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历史解析——衣饰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4 11:54:10 0


著名的官员沈括断言:“衣冠故事,多无著令。”但在宋代,有关衣饰的规章中对服饰的材料和颜色的规定大部分沿用唐代的规定,官员的官服被分为朝服和日常着装的公服两种。另外,还有许多种半身、长袖的宽松服,适合休闲时穿,这些服装大多数绘制有图案,用丝绢或其他材料制成。休闲所穿的服装类型较为简单,一般遵循实用和时尚原则,朝廷对其制作、穿着并无正式的规定。

宋代士大夫在公开和私人场合所穿的服饰有几个共同的特点。它们都是用丝绢所制,有圆领,衣襟在右边收边,这是遵循儒家所提倡的古代传统。朝服要比公服宽,袖子又长又宽。朝服之内,还穿有几层短上衣和衬衫,几种类型的短礼服和半长的裤子以及丝绸内衣。冬天时一些朝服可以添加衬里或丝绵用于保暖。朝服的颜色在宋代有几次变化,但通常一品到三品官员可以穿紫色,四品和五品穿深红色,而六品到九品穿绿色或青色。像唐朝一样,官员的妻子和母亲也可以穿不同颜色的衣服以代表她们丈夫或儿子的品级。

中国的官服吸收了“蛮夷”的一些元素,诸如骑马射箭时很有用的短窄袖子的上衣,这种上衣还有一条系带,其末端下垂着,这种着装还要配备高帮的护腿靴。只有官员才有资格用玉、金、银或犀牛角来装饰他们的腰带。冬天时,有钱人穿着皮袄。1052年一个寒冷的冬夜,梅尧臣到永济仓巡视时,他的狐皮袍子破了个洞,不再保暖了,只好用黄狗皮子来修补。老百姓也可以穿白色(有时可以是黑色)的麻质衣服。最穷的人——受剥削的矿工和长江上的纤夫——甚至是赤身干活的。偏远乡村的老人据说没有大衣穿,于是就抱着孙儿取暖。

11世纪,乡下赤脚女人的衣着很简单——一件务农的服饰,有时搭配一条青色裙子。而有钱人家的女性却有数百件上衣、大衣、或长或短的衬衣、裤子、裙子、背心和各种式样的内衣,质地有丝绢、棉和麻织品,其织法各异,图案丰富。农妇所穿长衣,前面开襟,袖子很长,有衣服一半的长度。胸部以下系一条长裙。通常衣领的长度有2米,而宽度只有10厘米,穿起来像戴了条围巾,为了保持形状,领子两端还挂着玉制的坠饰。1087年所做的真人大小的等候站立的女子泥塑像保存在山西的一座有名的庙宇里,从这尊塑像我们可以看出,女子在所穿着的带有蓝色和绿色窄袖的衣服内还穿着几层衬衣,这种穿着也是很普遍的。

宋徽宗在下面这首诗词里刻画了一位知文识礼的宫女的外貌特征:

纤眉丹脸小腰肢,宜着时兴峭窄衣。

头上宫花妆翡翠,宝蝉珍蝶势如飞。

南宋时流行的女装是带有漂亮的半透明袖子的背心。杭州的织工所生产的丝质女装都有拥有一个按所穿季节而命名的名称,如春幡、灯球、竞渡等。衣饰上的不同花卉主题图案代表了四季。贵族家庭的女子可以在私人场合穿上镶金边的衣服。宫内女子在早晨所穿戴的服饰,到了晚上就成为平民百姓的最新流行款式。

历史解析——衣饰

图22 有牡丹图案纱罗织法的带半透明袖子的背心(出土于黄昇墓,1243年,福建福州。《福州南宋黄昇墓》)

考古发现证明,分量较重的彩锦在唐代较为流行——经常装饰有外族主题图案和符号——而到了宋代则被纱罗织物取代。唐代彩锦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它用金丝与丝绸所织,而宋代的丝织品大多数用不是很显眼的花卉、藤蔓图案和其他的精美花饰如牡丹、芙蓉、梅花、竹叶、莲花、菊花和山茶花等来装饰(图22)。相比于较重的金属器皿,宋代的精英们更喜欢光滑的陶瓷。他们对分量轻的精美丝绢的喜好可能被视为对他们在金属器皿和陶瓷的偏好之间的一种平衡。宋人对纱罗织物的喜好胜过彩锦,这在每年的纳税产品数据中有最充分的体现。纱罗的产量超过彩锦的13倍。宋元时期的绘画作品也反映了织机所产的是纱罗织物而不是锦(图23)。

历史解析——衣饰

图23 生产纱罗织物的织机(南宋,13世纪。《农书》卷24:7ab)

契丹人在文化上更接近于唐朝而不是宋朝,从他们一直在生产的金银制品中大概就可以看出来。在唐代的影响下,他们的胡服最后转变为顺从了其南方邻国的习俗,他们不仅穿着用羊毛、毡、皮毛、皮革所制的衣服,后来也穿上了汉式的短上衣和长袍,尽管样式不完全一样。契丹男人穿圆领窄袖长袍,所系皮腰带“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他们所戴的毛毡帽有许多装饰,走动时帽子像在随风摇动,这也是他们独有的衣饰特征。契丹女人穿窄袖上衣,裙子的腰带上挂有玉环。大多数场合下流行穿窄袖,袖子的宽度甚至可以把手都掩盖住了。男人和女性在上衣之内都穿各式各样的裤子,穿上皮靴(有时是皮鞋)就可使着装更为完美了。契丹人喜欢穿没有衬里的衣服,其颜色为红色和绿色。贵族们穿着黑色偏紫和纯白色的貂皮。甚至社会底层的人也穿着用貂、羊、鼹鼠和沙狐等动物的皮毛制作的保暖衣服。

10世纪时的契丹统治者喜欢汉式服装。937年,辽太祖穿上了真正天子之服。947年,辽国的汉人官员穿汉服,而契丹族官员(和皇后)继续穿着本民族服装(包括他们必不可少的毛毡帽)。在宋朝汉人眼里,这些辽国汉服的扣纽扣的方式是不正确的(胡式),扣在左边是不对的。但至少这些衣服与契丹人传承自唐代的汉服在裁剪和样式上是有明显区别的。970年后,所有的契丹高级官员都被要求穿上汉装,然而契丹族的下级官员穿戴的还是他们参加大射柳仪式及祈雨仪式时所穿着的本民族服饰。1055年,皇帝命令所有契丹官员,不仅仅是高层,都必须穿汉式服装。

除了典型的契丹和皇家汉式的日、月、山的标志,那个时期的契丹服饰上还有龙的形象。来自唐代和更早的汉人王朝的十二生肖图案也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衣服上。城市居民都习惯于穿汉服,其中也有人穿胡服;而辽国皇帝在接见宋朝使节时穿的是汉式黄袍。于是,辽国南部地区的契丹人在10世纪时经历了彻底的汉化过程。

辽国继续生产有名的织锦。但他们给织锦添加了新的、更大的图案设计,使用了前所未有的金线织锦技术,金国在1125年灭辽后得到了这些技术。1027年辽国下令禁止穿着用杂色丝绢和金线所织成的时尚衣服。这表明契丹贵族所穿着的漂亮服饰已经广泛地使用了高档的丝织物,尽管皇亲国戚们必须得到许可才能穿着这些衣物。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802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