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历史解析——卫生与梳妆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24 11:54:05 0


司马光告诉我们,家中的婢妾、奴仆鸡鸣即须起床,梳洗、穿衣之后,他们就要开始一天的劳作了。官员们每十天可以休息一天,而百姓、商人和农民除了年节外,则需整年劳作。自古以来,官员们在假日时沐浴清洗自己的长发,平时头发是绑扎起来,再戴上官帽或其他盔帽的。平民百姓则用布盖裹头部,或戴上用竹子或稻麦秆所做的宽檐帽,并在下巴系绳固定好。契丹男子遵从北方游牧习俗剃光头,或在后脑勺留着一束头发。但在寺庙,他们会把头发留长,长度有时甚至可及肩。

通常,上流社会的男女在晨起后都用草药皂液倒入水盆中用来洗脸、洗手,男人还要刮干净脸部。如果男人留胡须,一般都留八字胡和山羊胡。多数人都定期在家沐浴,在当时能拥有自己的浴室还算是很奢侈的事情,但对于那些家中缺少浴室的人来说,各主要城镇里数以百计的营业性的浴室可以提供比较舒适的沐浴条件。杭州的浴室经营者还组织起行会组织“香水行”。当时的规矩是用冷水洗浴,而热水洗浴还不普遍。和宋人有贸易往来的阿拉伯人认为中国人不干净,因为“他们大便之后不用水来清洗身体,而是用中国的纸来擦拭”

沿海地区的卫生要比华北地区搞得好。白居易是北方人,他在一首诗中描述了有一天早上他如何进行了一年中的第一次沐浴。四川人因为一生只洗两次澡而出名——出生后一次,死后一次。当时一些来自讲究卫生的东南地区的名人也习惯了这种状况,他们也变得不大情愿洗澡,喜欢在公众面前不修边幅。宰相王安石就因其不讲卫生和让人不舒服的凌乱头发而出名。因此毫不奇怪的是,大多数人为各种各样的寄生虫而苦恼不已,特别是虱子“密布于腰带和衣袍下面,然后爬满衣领”,床上还不时出现各种虫子。

牙齿的普遍状态似乎也不容乐观,这也是一件关系到每个人的大事。中国人当时还没使用牙刷,而是在餐后用一块布来擦洗牙齿和牙龈。9世纪初,韩愈曾在诗文中描述他“去年落一牙,今年落一齿”。而当时他才42岁,生命才过了三分之二。这可能是由于他患有维生素B1缺乏症(这种病症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患有脚气)所致。他知道,对他这样的年龄和地位的人来说,脱落牙齿的相貌是很让人吃惊的。他也承认自己进食有问题,说话发声也不清晰。

我们不了解女性的沐浴习惯,但我们可以从诗人赞美宫廷女子的肌肤光滑柔嫩的诗句中推断,女性比男人更加在意如何保持清洁和迷人的外表。从黄升和周氏夫人(生活于13世纪)的奢侈衣橱中,我们发现了毛巾、头巾、香料和用丝绢做的女性经期卫生用品。这些物品都是标准的女性盥洗用品(图20)。

唐末,女性们把头发盘卷成精巧的各种类型的圆形或角形的发髻,有时候佩戴着冰蓝色的翠鸟羽毛。许多关于宋代女子坐在梳妆台的镜子前、婢女陪侍于旁的描写证明精美的发型还是很流行的。姑娘们把头发盘卷起来。而当一个女人“及笄”时,就表明她是已婚女子了。发型经常能代表女子所属的社会阶层,社会底层的女人用发带把头发卷成比较适当的圆形发髻。高耸的束发——经常是把头发用膏剂处理过,使得头发显得光滑油亮,有时候还添加些假发增强效果,通常还用头饰、宝石、各种单的或双的发簪及各种帽子来装饰和固定发型——显然有助于确认一个女人是属于官员阶层还是士绅阶层。宋真宗的妻子刘后(969—1033)的肖像画于1033年或之后不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她的穿着:她头戴镶有珠宝的凤冠,冠上的图案是22名女道士和几条被浮云和花朵围绕着的龙(图21)。

历史解析——卫生与梳妆

图20 周氏夫人正在晨间洗漱(北宋,1099年。河南禹县1号墓室壁画。宿白)

时常在室外活动的男人其肤色都因日晒而显得比较深。而女人就不一样了。十一二岁时,许多女孩都会用镜子,也知道怎么护理她们的皮肤了。有专门的美容店铺可以提供用于防护冬季凛冽寒风的面具。据说在春天时戴着这样的面具有护肤美容的作用。从刘后的肖像就可以看出那时已经在使用多种面部美容护理用品了。元初士大夫王恽(1227—1304)在1277年对这幅肖像有这样的描述:“用紫色粉,自眉以下作两方叶,涂其面颊,直鼻梁上下,露真色一线,若紫纱幂者”,她的这副妆容被称为“巧笑”。京城的时髦女子把脸部修整为白色,两颊涂上深玫瑰色的脂粉。淡白的面容似乎证明了深闺里的女性与外界的隔绝;人们也认为这反映了女性品行的纯洁。香闺、脂粉这些东西也是宋代中国人的性爱想象品,提到这些东西连开明的儒家批评家们都感到难堪。有一首匿名作者的词里就提到了雪白肌肤、香气、透明丝袍等性暗示的词句——“绛绡缕薄冰肌莹,雪腻酥香。”

历史解析——卫生与梳妆

图21 刘后肖像(作于1033年或之后。她头戴镶有珠宝的凤冠,冠上的图案是22名女道士和几条被浮云和花朵围绕着的龙。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种似乎有性含义的化妆是拔掉眉毛再画眉——一种从唐朝就已经流行的时髦做法。据梅尧臣说,甚至男人出于虚荣心也这么做,特别是当他们黑发中出现了白发时。唐代女性在自己脸上绘制花形图案;她们还把自己的嘴唇涂成红色,目的是给人留下一个樱桃小嘴的印象。而在宋代,嘴唇虽然还是涂成红色,但恢复了自然的形状。指甲也被画上了色彩。

文身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依其罪行的严重程度,罪犯的脸上会被文刺上或大或小的字。在前额、两颊或耳下文刺的结果是导致被刺者的身体损毁。当文身成了一种时尚而不是惩罚时,开封的纨绔子弟们有时会在全身文上青色的龙、鸟、人、风景等图案,甚至有的还文写诗词。他们可能把自己的身体想象为一幅强壮的、有象征性的艺术作品。但是,如此大面积的文身,在文刺的时候会引发很大的疼痛感,而且这种行为既冒险又昂贵。南宋初年,全身文身不再出现了,但局部的单一图案的文身还继续流行。不少士大夫的妒妻把婢女的脸文上月亮或铜钱的形状,目的是对婢女进行惩罚和羞辱。朝廷用同样的方法给低级军士刺上花纹——比较有名的做法就是“花腿”——目的是防止他们逃跑。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802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