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宋真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在泰山封禅的皇帝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5-08 17:11:13 0 赵恒

任何时代都是这样,每个朝代总会出现一些拉后腿的家伙。这家伙就是王钦若。王钦若早忘了自己当初给皇帝进言放弃华北、避难南方的事,现在反过来咬定这次檀渊之盟的议和是结了“城下之盟”。说这是被敌人攻到城下,被敌人逼迫签订的屈辱的协定。实际和议内容正如我们上边所说,根本不是他说的什么屈辱协定。但是从形式上看,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看法。本来兴高采烈的真宗被他这么一说,情绪大落,又反悔这次议和,进而罢免了寇准。真宗还是觉得郁闷,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为了恢复和宣扬业已坠地的(真宗自己觉得)皇帝权威,真宗策划实施了一系列国家级仪礼。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天书降临和封禅。

宋真宗: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在泰山封禅的皇帝

景德五年(1008)正月,臣下报告说宫殿门楼屋顶挂有不知从哪儿飘来的黄帛。真宗马上招集王旦、王钦若等臣下,给他们说去年十一月发生在自己寝室的一件奇异事件。有天晚上突然进来一个神人对他说:“在宫中做一个月道教的黄道场,就会有天书大中祥符降临。”他说现在出现的这个黄帛肯定就是天书。他让宦官爬上屋顶取下黄帛,只见上边开头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恒”是真宗本名。臣下是绝不允许直接写皇帝名字的,所以这毫无疑问应该是神人写的(按当时的避讳制度应该是这样。当然,为了制造神人天书的假象,事前得到真宗许可,臣下写上“恒”字是完全可能的)。

天书都降临了,当然马上就改元。年号干脆就是“大中祥符”。有一个韩国总统名叫“大中”,那是儒教经学中表示“皇极”的意思,自古就是象征王的一个词。蒋介石字“中正”,也是取自“大中至正”。

真宗为了奉安天书修建了庞大的宫殿群。既然有神暗示的天命降于皇帝,所以就出现了劝进皇帝封禅的运动。首先是泰山封禅祭场一带民众一千二百八十七人自发(当然是地方官僚支持的)上京上奏劝进。真宗说自己不够资格,所以回绝。第二次,规格提高,当地的进士率领八百四十六人上京请愿。真宗还是没有点头答应。那么下次就该更高级别了。第三次宰相王旦等率领文武百官、军队将士、州县官吏、附属国首领、和尚道士、社会名流和各地长老共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人的大规模请愿团请求真宗封禅。真宗终于说“既然大家如此抬举朕”,遂答应十月封禅。为了封禅,真宗精心策划了一场可与禅让比拟的大戏。

封禅,按当时的儒家经学思想,是只有实现天下太平的皇帝才有资格实施的一个仪礼。上古的帝王们都实施过,后来的社会脱离儒家之道而中断,秦始皇那样一个没有资格的暴君,用被神仙思想毒害的形式封禅,曲解了这个神圣的仪礼。汉武帝的封禅也被儒家指三道四。后汉光武帝恢复了本来的形式,唐高宗、唐玄宗以及稍稍不合规范的武则天也继承了这个形式。

其实这些都不过是儒教的神学学说,实际上秦始皇按神仙思想搞的才是最古的形式,而上古的那些,都是他们捏造的。所以这是一个儒教非常重视的神圣仪式。本来前皇帝太宗在平定北汉后雍熙元年(984)也曾计划封禅,却发生了皇宫火灾,觉得是受到上天的谴责,所以没有能够实现。只要宋朝以汉朝、唐朝的王权为模范实施统治,那么这就成了一个人们期待什么时候一定应该实施的仪礼。天书降临,人们当然地认为这就是上天的暗示。

南宋李焘编纂的北宋编年记《续资治通鉴长编》(下略称为《长编》)在这一年的记载中,用大量篇幅记载了封禅准备的情况。真宗数次指示不要花太多经费修缮沿途道路和所要通过的城门。其实这是例行伎俩,只不过是想要表明“皇帝慈爱,遍及天下民生”而已。

朝廷派学者官僚孙奭出使契丹,向契丹通告封禅一事。护卫真宗去泰山将有大量部队移动,怕被契丹误解为军事行动。孙奭出发时,真宗叮嘱曰:“我们每次派使节去,人家都要盛情接待,太给人家添麻烦了。你这次就在国境把朕的手书传给人家就行了。”孙奭回来报告说契丹说“收取岁币以外的礼物违反盟约”,所以没有接受带去的大量礼物。真宗听后大赞道:“异域常能固守信誓,良可嘉也。”《长编》描写的真宗,简直就是一个太平盛世的明君。

事前在开封的宫殿认真进行了演习后,十月四日,真宗一行浩浩荡荡向泰山出发。二十三日,开始登山。同行的近臣们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可是年已四十的真宗却视蜿蜒无尽的石阶于不见,兴致勃勃如履平地。昨日的坏天气无影无踪,秋高气爽蓝天白云。第二天拂晓,在山顶举行了封禅仪礼。唐玄宗以来二百七十年,终于又举行了一次。这是一个宋朝终于与自己引以为范的大唐王朝并肩看齐的瞬间。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封禅。

归途,真宗到曲阜,在孔庙隆重祭祀了文宣王(孔子的谥号)孔子。同时,给孔子的称号前追加了“玄圣”二字。虽然出典是《庄子》,但是后来的儒教文献都使用,说明绝不是根据道教思想命名的。

后世再也没人搞过封禅——徽宗时蔡京准备搞,但是徽宗完全没兴趣——其原因,是因为封禅被从儒教教义中抹杀了的缘故。一百年后的苏轼如下记述真宗封禅的起因:真宗因为“城下之盟”郁闷不欢,王钦若建议征讨契丹。但是真宗说,“想到民众将要受苦我不能发动战争”,拒绝开战。王钦若又生一计,建议封禅。真宗很为难说:“没有天瑞怎能封禅?”王钦若马上反问道:“难道陛下相信上古圣王时代的‘河图’和‘洛书’是真的吗?”他暗示真宗奇迹是人创造的。于是,他们就开始捏造天书。后边我们还要论及,苏轼的时代正是儒教开始变质的时期,封禅被当作迷信批判。真宗成了追求汉代以来的皇权形式的最后一个皇帝。从那以后,开封城外南郊的郊祭和利用宫殿举行的明堂祀两种上帝祭祀,皇帝亲自担任祭司每三年周期性举行一次。

虽然大中祥符元年声势浩大的封禅活动随着真宗返回开封告一段落,但真宗开始的国家祭祀庄严化行动并没有到此结束。首先,针对封禅祭祀上天,在山西汾阴又举行了对土地神的祭祀。他还把上天最高神的名称定为“玉皇”,作为皇家的祖先神崇拜。认定“玉皇”和儒教一直称作昊天上帝的上天神是同一的。直到现在,民间还把玉皇大帝当作天神信仰祭祀。

真宗还新设了祭祀出现在自己梦中给自己种种启示的神人的仪礼。他说神人就是宋朝皇家远祖名叫“赵玄朗”。按他所说的时间计算,此神人应该是生存在春秋时代晋国臣下始称赵氏以前的人,但是莫名其妙却姓赵。正像日本的《古事记》所记载的神代的事情一样,是不能用“汉意”来衡量的。真宗营造了祭祀赵玄朗的宫殿玉清昭应宫,还把赵玄朗的画像挂在供奉皇家祖先遗像的景灵宫里。真宗还给赵玄朗追赠圣祖庙号。

玄朗的意思就是“黑亮黑亮”。这个看起来自相矛盾的名字,反映了当时的宗教风气。“玄”是汉代末期开始受到重视的一个哲学概念,含有这个字的词语很多,经常被使用。

但是,因为真宗的梦,以后这个字被禁止使用了。因为是皇家祖先的大名,所以应该避讳。日本也知道的四神之一玄武,被改称为真武。因此,本来是龟和蛇合体的一个神,经常被误解为“真的武人”,连神本身的特征都发生了改变。孔子的庙号玄圣,也被改称为至圣,这个用法今天在日本的汤岛圣堂等处还能看到。唐玄宗也去其尊号中的一个字,称作“明皇”。连真宗自己,如果能用玄字的话,说不定也能得到玄宗庙号。除此之外,几百年来惯用的许多“玄×”全都被禁止和废止。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大限度继承和发展了玄学思想的真宗,却葬送了玄学思想。代替“玄”字,在思想界开始风光的字是“理”字。其实这个字,也是为了避讳唐高宗的名字“治”,七世纪以后才开始频繁使用的文字。

当时有一个官僚上奏说:“我们大宋继承的是大唐,所以我们不应该是火德,而应该是金德。”真宗要遵守太祖决定的事项,所以没有采纳。但是官僚说“还有很多人持有同样意见”。可见这种见解在当时是很流行的。实际上太宗的时候也有同样的上奏记录。这也是一个说明当时人认为大宋是继承了大唐的王朝和时代,象征当时人自信的事例。这个自信,后来竟发展到凌驾大唐之上的高度。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7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