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王安石如何改革科举制度?宋朝的科举与唐朝科举有什么不同?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5-08 23:14:06 0 王安石

王安石如何改革科举制度?宋朝的科举与唐朝科举有什么不同?除王安石的六大变法外,在诸多政策中,还有几个重要政策对后来的中国政治与文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王安石如何改革科举制度?宋朝的科举与唐朝科举有什么不同?

其一是科举改革。王安石废止了业已失去实际意义的诸科,改为礼、法、医等专门科。另外,废止了科举中此前最有名的进士科必须的命题作诗,把得分重点放到用自己的语言论述经书的意义上,出题范围扩展到议论历史上的事件、人物以及对现实政治的献策等。

“经义”除《论语》和《孟子》为必修以外,还在五经中任选一经必修。五经本来包括《春秋》,但是新法用《周礼》取代了《春秋》。本来的理由似乎是因为要正确理解《春秋》的内容比较困难,但是说王安石坏话的人造谣说王安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仅把官报的短片连接起来,没有什么整体意义)”,轻蔑《春秋》。重视《周礼》与前边提及的问题相关,是王安石及其继承者们的特征。

这里值得关注的是《孟子》。实际上把《孟子》与《论语》正式并列为儒教重要经典的就是王安石政权。我们把儒家思想当作“孔孟之道”教,其实就是从这时开始的。在政治上与王安石水火不容的程颢、程颐兄弟也很重视《孟子》。朱熹继承这个潮流,集大成为朱子学,从此确立了《孟子》经书的地位。一般容易被人忽略,其实彰显孟子的最大的有功之人是王安石。

与此同等重要的是,王安石完善了学校制度。科举是选拔人才的手段,同时培养人才也是国家大事。王安石大规模扩大和整顿了国立大学,并由中央政府发给经费,完善了地方的学校。到宋徽宗时,制度更加充实。中央和地方均设上舍、内舍、外舍三个等级的教程,称作三舍法。王安石改革虽然是以健全财政为重点的,但是他们并不是只追求眼前利益,为给国家培养优秀人才他们也不惜增加国库负担。王安石们的改革,有这种长远目光。国家百年大计,指的应该就是这种方针。及至南宋,民间资金设立的书院教育盛行一时,加剧了儒教文化的浸透。

我们一般称之为科举的制度,正式称呼应该是“选举”。《唐书》(欧阳修的《新唐书》)以后的正史中都有“选举志”一章,记录着科举制度的沿革。本来在汉代,民间人才的选拔是地方官的工作,称为“乡举里选”。隋唐以后,皇帝亲自“选拔推举”自己的部下,就变成了“选举”。“选举”分几种“科”,所以也被称作“科举”。

宋朝科举与唐朝科举最大的不同,是增设了皇帝亲自做考官的殿试,人事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里。因此,形成了图示的地方(解试)与中央(省试、殿试)的三段考试制度。

殿试的合格者按成绩排序,授予不同称号(为避免繁杂,本书通称进士)。这个称号影响一生,比如“同进士出身”即使经过铨试(官僚资格复试),要做高官也是不容易的。如果不是科举中举的,仅仅是因为官僚家庭出身的军人或胥吏,那就更不容易了。

官僚们原则上三年进行一次职务考评,按成绩升官。包括从选人开始的所谓京官、朝官等阶段,能奔到其顶点当上三公(宰相引退后的名誉职务)的,整个宋代也没有几个。

·——科举制度(根据平田茂树《科举与官僚制》作成)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6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