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古代生活史——官署、官职的简称和别称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7-15 00:54:34 0


这一时期各国的职官制度由于历史传承的原因和契丹、党项、女真等民族部落制的影响,显得十分复杂而又变化多端,官署、官职的简称和别称林林总总,不胜枚举。

一 两宋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宋代的职官制度尤其复杂而多变。

1.中央官署和官职

二府:北宋前期,朝廷设“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时称“二府”,又称“两司”。中书门下居东,称“东府”;枢密院居西,称“西府”。元丰改制后,宰相治事的官署亦称“东府”或“东省”,枢密院则称“西府”或“西枢”

中书门下:北宋前期承晚唐之制,在宫中设置“中书门下”,题榜“中书”。其办公厅称“政事堂”、“西枢”、“兵府”,别称“都堂”。中书门下和中书省以及中书侍郎、中书舍人均可简称“中书”,容易相混。

正宰相简称“平章事”或“同平章事”,尊称“相公”,简称“首台”,别称“夔”。副宰相简称“参政”。两名参知政事和三名枢密院长官,合称“五府”

哲宗时,开始设“平章军国重事”或“同平章军国重事”之职,以处硕德重臣,位居宰相之上,简称“平章”

枢密院:枢密院简称“枢府”、“密院”“西枢”、“兵府”,别称“宥府”。枢密院的长官枢密使简称“枢密”,知枢密院事简称“知枢”,两者别称“枢相”、“大貂”;枢密使并直太尉,俗称“两府”。其副长官是枢密副使,简称“枢副”或“副枢”;“签署枢密院事”或“同签署枢密院事”,简称“签枢”或“同签枢”。“签署”二字,在英宗即位后因避“御讳”,改为“签书”

凡以亲王、留守、枢密使、节度使而兼门下侍中、中书令、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都称“使相”

三司:三司号称“计省”、“计府”。长官“三司使”别称“计相”,三司副使别称“鋍”。宋时“相公”一词的涵盖面可以有所扩大,但仍限于称呼高官。

翰林学士院:简称“学士院”,别称“北扉”、“北门”。又因其正厅名“玉堂”,故又别称“玉堂”。学士院的翰林学士承旨简称“翰林承旨”,别称“翰长”、“院长”。翰林学士尊称“内翰”、“内相”,别称“典制北门”、“北门承旨”、“坡”或“銮坡”。遇到起草重要文书,朝廷派两名学士“当直(值)”,称“双宣学士”。其他官员入院而末授学士,称“直学士院”,别称“直北扉”。北宋前期,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者,称“内制”,知制诰以及元丰改制后的中书舍人称“外制”,内、外制总称“两制”

三省:门下省,又称“左省”,别称“东台”、“黄门”、“鸾台”。元丰改制后,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称为“左相”,门下侍郎也别称“黄门”。给事中简称“给事”,别称“夕郎”、“青琐”。中书省,又称“右省”,别称“西台”、“紫微”、“凤阁”、“凤池”等。元丰改制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称“右相”,中书侍郎也可简称“中书”;为副相时,别称“小凤”

门下省设起居郎,称“左史”;中书省设起居舍人,称“右史”,总称“二起居”或“两史”,别称“左螭”和“右螭”。但在北宋前期,“两史”仅用以寄禄,并不典职,而另外委派官员领其事,称为“修起居注”,简称“修注”官。中书省设中书舍人,简称“中书”或“中舍”别称“紫微”。久任中书舍人者别称“阁老”。知制诰美称“三字”官。“权中书舍人”别称“摄西掖”

尚书省,又称“都省”、“南省”、“南宫”,别称“文昌”、“中台”、“内台”。尚书省长官的办公厅也称“都堂”,易与北宋前期政事堂的别称“都堂”相混。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别称“左辖”和“右辖”,总称“丞辖”或“纲辖”。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左、右仆射称左、右丞相作为正宰相,别称“左揆”、“右揆”,总称“两揆”。尚书左、右仆射,左、右丞,中书侍郎,门下侍郎总称“八位”。在左、右仆射为正宰相时,尚书左、右丞和六部尚书总称“八座”

尚书省左、右司别称“都司”、“大有司”、“都曹”

吏部又称“文部”、“天官”。户部又称“地官”,别称“民部”、“民曹”、“版曹”。礼部又称“春官”,别称“南宫”、“兰省”、“仪曹”。礼部尚书简称“礼书”,礼部侍郎别称“春官贰卿”,礼部郎官别称“南宫舍人”。权礼部郎官别称“摄郎仪曹”。兵部又称“武部”、“夏官”。刑部又称“秋台”、“秋官”,又称“宪部”。工部又称“冬官”,别称“起部”。工部侍郎简称“工侍”。六部的尚书别称“太常伯”,侍郎别称“少常伯”

六部和三省、枢密院“管干架阁库”或“主管架阁库文字”官简称“架阁”,别称“掌故”。六部监门官别称“城门郎”、“户郎”、“门长”

寺监:各寺卿又称“大卿”;各监正长官又称“大监”。九寺中,太常寺简称“常卿”别称“礼寺”、“曲台”、“颂台”。太常卿简称“常卿”别称“乐卿”,太常少卿简称“常少”、“少常”,别称“奉常”、“少奉常”。太常丞简称“太丞”,太常博士简称“太博”、“常博”。宗正寺简称“宗寺”、“司宗”,别称“麟寺”、“秋宗”,宗正卿简称“宗卿”,宗正少卿简称“宗少”。大理寺别称“棘寺”、“棘司”、“棘署”,大理卿简称“理卿”、“理寺长”,别称“月卿”、“棘卿”,大理少卿简称“理少”,大理丞别称“棘丞”,大理寺主簿简称“理簿”,大理评事别称“廷评”。司农寺别称“大司农”、“大农”、“扈农”、“农扈”、“田寺”;司农卿简称“农卿”,因管辖仓贮,又别称“走卿”;司农丞简称“农丞”。太府寺别称“外府”、“司府”,太府卿别称“忙卿”。光禄卿别称“饱卿”。鸿胪卿别称“睡卿”。六监中,国子监别称“成均”(学校亦然)、“胄监”,国子祭酒尊称“监长”、“司成”,国子监丞别称“胄丞”,国子博士简称“国博”。太学博士简称“太博”,武学博士简称“武博”。将作监别称“匠寺”、“工监”、“匠监”。将作监和少监别称“大匠”和“少匠”或“小匠”。将作监官员总称“工官”。殿中监丞简称“殿丞”。军器监简称“军监”,别称“戎监”,又称“武监”。各监的主簿都简称“监簿”

御史台:别称“宪府”、“宪台”、“南台”、“南司”、“兰台”、“横榻”、“中台”、“乌台”、“乌府”、“霜台”、“柏台”。御史中丞简称“中丞”、“台长”、“宪长”、“台丞”,别称“中宪”、“中执法”、“中司”、“独座”。侍御史知杂事简称“知杂御史”,别称“杂端”、“台端”。御史中丞、知杂侍御史皆可别称“端公”。御史台下设三院:侍御史主管的“台院”,殿中侍御史主管的“殿院”,监察御史主管的“察院”。察院设六名御史,称为“六察”。殿中侍御史别称“副端”。监察御史简称“察官”,别称“豸”

谏院:又称“谏垣”。左、右谏议大夫简称“大谏”,别称“大坡”。左、右司谏别称“中谏长”,左、右正言别称“小谏”或“小坡”

秘书省别称“蓬省”、“麟台”、“芸台”、“兰台”、“道山”。其长官秘书监简称“秘监”,别称“大蓬”;秘书少监简称“秘少”,别称“小蓬”、“少蓬”;秘书丞简称“秘丞”。秘书丞与太常丞、宗正丞总称“三丞”。秘书省的属官著作郎别称“大著作”、“大著”,著作佐郎别称“小著”。著作郎和著作佐郎总称“二著”

馆阁:别称“道山”。任馆职者也称“省官”。资政殿大学士简称“大资政”或“大资”,观文殿大学士简称“大观文”,观文殿学士简称“观学”,端明殿学士简称“端明”,显谟阁学士简称“显学”,显谟阁直学士与徽猷阁直学士等都称“阁学”。据方勺《泊宅编》、高承《事物纪原》等书记载,龙图阁学士简称“龙学”、“龙阁”,别称“老龙”(王得臣《麈史·谐谑》作“大龙”);龙图阁直学士也可简称“龙学”、“直龙”,别称“大龙”(《麈史·谐谑》作“小龙”);龙图阁待制简称“龙制”,别称“小龙”;直龙图阁简称“直龙”,别称“假龙”。任直龙图阁而至死者,称为“死龙”。集贤殿修撰简称“殿撰”,俗称“热撰”;秘阁修撰简称“秘撰”,俗称“冷撰”;天章阁待制简称“天制”,枢密直学士简称“枢直”或“密学”、“密直”

2.地方官署和官职

路级官署:转运使司简称“漕司”、“漕台”。转运使简称“运使”,别称“外计”、“计使”。转运副使简称“运副”,转运判官简称“运判”。掌管两路以上的“都转运使”,简称“都运”或“都漕”。提点刑狱司简称“提刑司”,又与御史台一样别称“宪台”,又别称“宪司”、“臬司”。提点某路诸州军刑狱公事简称“提刑”;如由武臣充任“同提点刑狱”,简称“武宪”。提举常平等司总称“提举司”,其长官总称“提举官”。提举常平司别称“仓司”、“庾司”。提举某路常平简称“常平使者”、“常平官”。提举茶盐司简称“茶盐司”,提举某路茶盐简称“提盐”。提举学事司简称“学事司”、“学司”;提举某路学事简称“提学”。漕司、宪司和仓司号称“外台”。监司又可称“监职”或“部刺史”。安抚使司别称“帅司”,安抚使别称“帅臣”

古代生活史——官署、官职的简称和别称

韩世忠致某总领、少卿咨目(选自上海书店编《宋元尺牍》)

路级一些特殊官署,如制置使司简称“制司”,别称“制阃”。其长官制置使,简称“制臣”或“制使”。发运使司简称“发运司”,其长官发运使简称“发运”。总管数路“某某等路都大发运使”别称“大漕”,发运副使简称“发副”。总领某路财赋军马钱粮所简称“总司”、“总所”,别称“饷所”、“饷司”,其长官“总领某路财赋”简称“总领”

州级官署:北宋都城开封府和南宋都城临安府,其长官是牧、尹,委派亲王充任,称“判南衙”。实际并不常设,而另派“权知府”一人为长官。凡任权开封府知府或临安府知府者,称“尹天府”;任临安府通判者,称“絬天府”

各州的长官“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别称“牧”、“郡太守”、“太守”、“郡守”、“专城”、“五马”、“郡寄”、“紫马”、“州将”、“明府”、“府君”、“明使君”。另设“通判州军事”,简称“通判”,俗称“悴”、“悴贰”,别称“监州”、“半刺”。添差通判俗称“添絬”或“员外絬”

各州录事参军简称“录事”、“录参”。知录事参军简称“知录”。司户参军简称“司户”,别称“户曹”。司法参军简称“司法”,别称“法掾”、“法曹”。司理参军简称“司理”,别称“仪曹”、“理掾”

各州幕职官简称“职官”,别称“宾佐”、“幕客”、“从事”。签署(书)判官公事厅简称“都厅”,徽宗宣和三年(1121)改称“签判厅”或“签厅”。其长官签书判官公事(节度州即称签书节度判官公事),简称“签判”。徽宗时曾改称“司录”。节度、观察或军事判官厅简称“判官厅”,其长官节度判官简称“节判”,观察判官简称“察判”,军事判官简称“军判”。节度、观察或军事推官厅简称“节推厅”、“察推厅”或“推官厅”,长官节度推官简称“节推”,观察推官简称“察推”,军事推官简称“推官”。凡推官也可简称“推”。节度掌书记厅简称“书记厅”,其长官为节度掌书记,无出身者则称观察支使,简称“书记”,“支使”。幕职官皆可别称“从事”,有时路级官属如勾当公事和州的通判也可用此称。此外,州学设教授,教授可至州衙厅前上下马,故称“上马官”。所有学官为“缓慢优闲之职”,号称“冷官”。在都城的府学任教官,则称“京教”。在诸王宫任大、小学教授者,也简称“宫教”

驻泊兵马都监厅、兵马都监厅和兵马监押厅简称“驻泊厅”、“都监厅”和“监押厅”。其长官驻泊兵马都监、兵马都监和兵马监押,分别简称“驻泊”、“都监”和“监押”

县级官署:知县和县令都称“作邑人”,别称“明府”、“明大夫”、“明廷”。县丞如差京朝官任职,称为“知县丞”,简称“知丞”。县丞别称“赞府”。县尉别称“少府”、“户尉”、“仙尉”

3.阶官

北宋前期阶官中,太子赞善大夫简称“赞善”,太子中舍简称“中舍”,“中舍”与中书舍人无关。元丰官制后开府仪同三司简称“开府”,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简称“金紫”和“银青”,以下自光禄大夫、宣奉大夫至承直郎都摘取前两字而省去“大夫”或“郎”字作为简称。其中中大夫则例外地简称“中大”。京官和选人都以“郎”为阶官,其简称即省去“郎”字,如通直郎简称“通直”,宣教郎简称“宣教”,修职郎简称“修职”

武臣官名的简称不太复杂,如三班奉职简称“奉职”,左右班殿直简称“殿直”,左右侍禁简称“侍禁”,东西头供奉官简称“供奉官”,内殿崇班简称“崇班”,左、右骐骥正使和副使简称“骐骥”。这些简称不分左右,不辨正副,容易引起混乱。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一步改革官制,用“大夫”和“郎”代替原有的阶官。这些新的阶官在简称时,一般省去。如《说郛》卷37《摭青杂说》有“吕忠翊”和“贺承信”,即是吕姓忠诩郎和贺姓承信郎。为了表示郎和大夫的区别,如武官有亲卫郎和亲卫大夫,岳飞任亲卫大夫,则称“亲卫岳大夫”

宋代还以节度使和观察使为“两使”。节度使有时称“节钺”。承宣、观察、防御、团练等正使,简称时一般省去“使”字。遥郡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简称“遥察”、“遥防”、“遥团”、“遥刺”。其中遥郡防御使,未立军功,不准“落阶官”,俗称“秃头防御”。

宋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将阶官分为左、右,凡阶官前带“左”字者,因“左”字像“右”字开口,所以别称“开口官”

二 辽代和金代

辽代:辽代的官制有蕃汉并行,自成系统;名实不一,复杂多变;制度疏略,记载错乱等特点。辽代既不像唐、宋官制那样繁琐,又不像金、元官制那样自成体系,而只是因俗而治,因事设官,因人设职。但辽代没有留下记载职官制度的原始典籍。《辽史·百官志》只是元代编修者依据见于纪、传的官名,参考唐制,勉强排比拼凑,以致重复错乱之处甚多。有关官署、官职的简称和别称也极少记载,仅有如称枢密院为“枢府”

金代:金代的职官制度杂糅了女真族的军事部族制和辽、宋的旧制。金太祖建国伊始,封其弟完颜吴乞买(名晟,后为太宗)为谙班勃极烈,国相完颜撒改为右国论勃极烈,完颜辞不失为阿买勃极烈,弟完颜斜也(杲)为国论昃勃极烈。勃极烈具有部落贵族议事会的性质,又是辅助皇帝的统治机构。太宗灭辽,仿辽朝南面官制,以汉官治汉地,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会宁府朝廷则仍行女真官制。熙宗时,“颁新官制及换官格”,“大率皆循辽、宋之旧”。海陵王时,撤销中书省和门下省,只设尚书省,成为朝廷最高行政官署。尚书省以下,分设各院、台、府、司、寺、监、局、署、所等。

1.尚书省和其他中央官署、官职

尚书省有时简称“尚书”。左、右丞相简称“丞相”,平章政事简称“平章”,参知政事简称“参政”。尚书省的长官尤其是参知政事常被人尊称“相公”

左、右司郎中和左、右司员外郎别称“首领官”。左、右司的属官都事皆可径称“都事”,或直称“左司”或“右司”。尚书省讲议官简称“讲议”。户部尚书、礼部尚书等往往省略部名,只称“尚书”;但有的户部侍郎、员外郎或刑部和吏部郎中,常省去侍郎、郎中或员外郎的官称,只称部名。作为某部侍郎不省称“某部”而径称“侍郎”者甚少。

此外,枢密院简称“枢密”或“枢府”。尚书省和枢密院合称“省院”。其副长官枢密副使简称“副枢”,签书枢密院事简称“签院”,枢密院判官简称“枢判”、“院判”。翰林学士院,简称“翰苑”。翰林学士承旨简称“承旨”,别称“翰长”;翰林学士简称“学士”、“内翰”;翰林待制简称“待制”,翰林修撰简称“修撰”;翰林直学士简称“直学士”,应奉翰林文字简称“应奉”。翰林直学士和待制、修撰、应奉文字也皆可称为“内翰”,翰林侍讲学士和待制、应奉文字皆可简称“翰林”。有时,翰林待制也被人尊称为“学士”。御史台别称“宪府”,御史中丞简称“中丞”,监察御史简称“监察”或“御史”。殿前都点检简称“点检”。左、右谏议大夫简称“谏议”,左、右司谏简称“司谏”。判大宗正事简称“判宗正”;司农少卿也可简称“司农”;国史院别称“史馆”,编修官简称“编修”;太常卿别称“奉常春官”,太常丞也可被人尊称为“太常”。秘书监简称“秘监”,秘书少监简称“秘书”。有时,秘书省著作郎也称为“秘书”。著作局的著作郎简称“著作”。大理司直简称“司直”。司竹监使简称“监使”。皇太子的居所称“东宫”,别称“春宫”;太子太傅等统称“宫师”。记室参军简称“记室”

2.地方官署和官职

金代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路、州、县三级建制。路设兵马都总管府、按察司(即提刑司)、安抚司(即宣抚司)、转运司等。提刑司作为“专纠察黜陟”的官署,“当时号为‘外台’”。按察使简称“按察”,提刑司判官别称“外台判官”。都转运使司简称“漕司”,其长官都转运使简称“都运”。有时中都路转运使也可简称“都运”。转运使简称“运使”,转运副使简称“漕副”或“运副”。安抚司简称“安抚”,经略司简称“经略”。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简称“西台”

各州的正职长官如节度使、防御使、刺史别称“州将”。副职长官如同知防御使事、同知州事别称“州絬”,府的同知府事也称“絬”。府的判官简称“府判”,而防御州的判官则称“防判”。防御州的防御使简称“防御”。各节镇的节度使和节度副使简称“节度”或“节使”和“节副”。节度判官和观察判官,次赤县的县令,各总管府的推官,简称“节察令推”。“盐度户勾”是指三司的盐铁、度支、户部三科的勾当官。

各路总管府的兵马都总管简称“总管”。金末,各地分设行总帅府事,简称“总帅”,别称“行院”

3.阶官

金代的文官,其中正二品至从六品皆称某某大夫,正七品至从九品皆称某某郎。前者皆省略“大夫”二字,如正奉大夫简称“正奉”。武散官自正三品至从三品称某某大将军,正四品至从四品称某某上将军,正五品至从六品称某某将军,正七品至正九品称某某校尉,从九品称某某副尉。如金吾卫上将军简称“金吾”,武略将军简称“武略”,忠武校尉简称“忠武”,皆省略“上将军”、“将军”、“校尉”等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2532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