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宋元文明

中国简史——推行汉法与四等人制度

历史大观园 宋元文明 2020-06-28 23:07:00 0

关键词:四等人制度

元朝时期

蒙古族原是一个以游牧经济为主的民族。当蒙古铁骑一踏入中原,汉化也就提上蒙古统治者的议事日程。因为军事上的胜利并不能解决农业文明与草原游牧文明的激烈冲突。面对先进的农业文明,蒙古统治者要统治中原,势必需要改变落后的游牧经济,采用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国家制度和政治制度。

改汉制、兴汉法

改汉制、兴汉法肇端于成吉思汗时期。1219年,正在中亚征战的成吉思汗邀请全真教领袖丘处机北上论道,表面看来,是要向丘处机学习长生不老之术,但他真正感兴趣的却是全真教治国安民之术。丘处机也坦率地说,他没有长生不老之术,只有养生之法。在和成吉思汗的密谈中,他针对蒙古军队的屠杀掠夺,一再阐释治国应“以敬天爱民为本”、长生应“以清心寡欲为要”的政治观点。他劝诫成吉思汗释放“驱口”,尊重汉地习俗,重视农业,等等。成吉思汗指令耶律楚材将谈话记录下来,说是要传给他的子孙。这说明成吉思汗对汉法开始有所重视。丘处机离去后,耶律楚材也多次向成吉思汗进言采用汉法。由于忙于征战,成吉思汗无暇考虑怎样有效地治理统治区,因此,耶律楚材最初并没有得到重用,但成吉思汗晚年曾对窝阔台说:“此人天赐我家,尔后军国庶政,当悉委之。”这为窝阔台后来采纳耶律楚材的汉化政策创造了有利条件。窝阔台时期,耶律楚材参照汉法,建议军民分治,建立赋税制度,废除屠城旧制,汉化取得初步成果。

中国简史——推行汉法与四等人制度

《历代帝王像》之元成宗像·清·姚文瀚

元成宗是元朝第二位皇帝,元世祖忽必烈之孙、太子真金之子。

忽必烈受过很深的汉文化教育,在争夺汗位和统一全国的殊死争斗中,又得到汉族知识分子的大力支持。这使他深深认识到汉法维护对其统治的重要性。忽必烈即位后,在全国推行汉法。具体而言,忽必烈在初期推行的汉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定国号及礼仪制度。忽必烈之前的成吉思汗、窝阔台汗等都没有纪元年号。忽必烈即汗位后,便采用中国传统的年号纪年法,定年号为“中统”。阿里不哥归降后,改年号为“至元”。至元八年(1271)十一月,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等汉人文臣的建议,定国号为大元,设太庙,祭祀祖先,仿照宋、金朝礼仪制度制定节日、庆典的朝仪,将皇权提高到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第二,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体制。在汉族知识分子的帮助下,元世祖忽必烈参照宋朝制度,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权的统治机构。中央设中书省,管理全国政务,其长官为中书令,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处理具体事务;设枢密院管理军事,长官为院使、副使;设御史台,负责监察百官,长官为御史大夫。除大都及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辖外,其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各行省下辖路、府、州、县,分设总管、知府、知州、知县。从加强中央集权来说,元与宋的统治机构是一脉相承的。但宋朝的制度在加强皇权的同时,重点在于对地方的防范;元朝的制度在加强皇权的同时,还让地方机构发挥积极作用。元朝行省制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地方行政机构的重要改革,对以后各朝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虽改行省为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为“行省”。今日之省,也是由元代行省制度演变而来的。

第三,重用儒士,尊崇儒学。蒙哥汗时期,忽必烈奉命管理漠北汉地。他开始广泛延揽天下儒士,咨询治国方略。这样,许多怀才不遇的汉族知识分子如窦默、姚枢、许衡、刘秉忠、郝经等,纷纷归附忽必烈,为他出谋划策。他们积极地用“以儒治国”的思想来影响忽必烈。刘秉忠向忽必烈灌输“以马上取天下,不可以马上治天下”的儒家思想,同时又进言“孔子为百万师,立万世法”,应尊崇孔子;姚枢向忽必烈提出建立学校、重视儒学、培育人才的建议;郝经提出“行中国之道,即为中国之主”等。忽必烈都一一采纳了这些建议,并重用了这些儒臣,如刘秉忠官拜光禄大夫;窦默官拜大学士,累赠太师和魏国公;郝经、姚枢等都被给予高官厚禄。

中国简史——推行汉法与四等人制度

影青釉自在观音像·元

这座观音头戴宝冠,面容慈祥,微含笑意,身着佛衣,袒胸赤足,平和自然,造型及釉色极为精美,是元代瓷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

中国简史——推行汉法与四等人制度

浴马图·元·赵孟

中国简史——推行汉法与四等人制度

作为元代唯一一位诗、书、画三绝的大家,赵孟

中国简史——推行汉法与四等人制度在绘画技巧上别有创造。他的《浴马图》描绘了奚官浴马的场景,全画描述了9人14匹马,人物皆为唐装,马匹丰肥圆润,神态轻松自如,是难得的艺术精品。此画于1964年由郑洞国将军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

汉化与反汉化

忽必烈早期对儒学有很大兴趣,但体会粗浅。后期在理财问题上与儒臣发生分歧,他便认为儒臣不识时务,渐渐疏远了他们。蒙古旧贵族趁机掀起了反对汉化的高潮。从忽必烈后期到元朝灭亡,汉化与反汉化的斗争都十分激烈,在太子真金之死和南坡之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太子真金是忽必烈的儿子,深受汉文化的熏陶。真金为燕王时,由王恂讲解儒学的三纲五常和治国之道,许衡讲经史。至元十六年(1279)十月,真金开始参与政务。他选用了许多儒士为幕僚,以“仁”治国,凡是扰民的苛治,一旦听说,即刻废除。他对阿合马、桑哥等旧贵族视若仇人。因此,真金的仁政招来了许多仇视汉法、坚持蒙古旧制的守旧势力的反对。在忽必烈晚年,他们离间忽必烈和真金的父子之情,使忽必烈怀疑太子真金阴谋夺位,便严厉追查。太子真金在忧惧中死去,汉化受挫。

元英宗时期崇尚儒学,大兴汉法,任用汉文化素养较深的拜住为相,同时又不断削弱守旧势力的力量,推进汉化的进程。但随着汉化的深入,反对力量也渐渐汇集到以铁失为代表的守旧势力的麾下,对抗英宗的汉法政策。至治三年(1323)八月初,英宗南还,在上都南面的南坡驻营,铁失等守旧派调集所管辖的军队,发动兵变,将英宗大帐包围。铁失先杀中书省右丞相拜住,再杀英宗,后世称之为“南坡之变”。继位的泰定帝实际上是保守的草原游牧贵族集团利益的代表,这反映了蒙古统治集团内部汉化和反汉化的激烈冲突。

不管元朝中后期反汉化的斗争如何激烈,元朝推行汉法政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也取得了一些成就。首先是尊奉孔子。忽必烈虽采取过一些崇儒措施,但对孔子没有特加尊崇。成宗即位后,下令尊崇孔子,称“孔子之道,垂宽万世,有国家者,所当尊奉”。武宗即位后,又称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超过了历代王朝对孔子的尊奉。仁宗时,命令国子监刘赓到曲阜,以太牢(牛牲)祭祀孔子。皇庆二年(1313)又以宋儒周敦颐、程颢、张载、司马光、朱熹等从祀孔庙。次年又封孔子第五十三世孙袭封衍圣公,以表明对儒学的尊崇。

其次是正式实行科举。早在世祖忽必烈时期,朝廷便围绕科举的行废问题展开讨论。一直到皇庆二年(1313)中书省上言实行科举,以经学取士。这年十一月,仁宗才下诏正式开科取士,规定各地推举年25岁以上的举人经乡试后,次年二月在礼部会试,然后御试,以后科举每三年开试一次。科举考试内容以《大学》《中庸》《论语》《诗经》等“四书五经”为主。与前代相比,元代科举在考试程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发展和完善。元代开科取士,在政治上多少满足了汉族知识分子要求广开仕途的愿望,也使汉文化在蒙古人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中国简史——推行汉法与四等人制度

西湖胜景图(局部)·元

这幅绘制于元代中期的图卷,以全景写实的手法再现了经历战乱之后杭州西湖人烟稠密,屋宇鳞次栉比,湖上船只往来的盛况,反映了元代自成宗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

最后是编纂和刊刻书籍。汉文化造诣比较高的元文宗图帖睦尔即位不久,就创设奎章阁学士院,专门研究和鉴定书画,同时又设艺术监,负责校正、刊刻儒家书籍。从天历二年(1329)年到至顺二年(1331),文宗组织一大批文人,编纂了《经世大典》,这是一部集元朝典制之大成的著作。元顺帝至正三年(1243),开始编修金、宋、辽三国史书。另又修订英宗时期颁布的《大元通制》,于至正五年(1245)年成书,赐名为《至正条格》,这是元朝在汉化道路上取得的最后一项比较大的成就。

四等人制度

尽管元朝中后期陆续取得了一些汉化成就,但由于守旧势力的阻碍,使元朝的汉化呈现出二元格局的特点,大量不适应汉地情况的蒙古旧制继续存在。比如投下制度、怯薛制度等。但最为史书诟病的是元朝统治者推行民族等级制度,也就是所谓的四等人制度。

元朝建立之后,作为统治民族的蒙古族,自然首先要确立本民族的社会地位。忽必烈依照民族成分、被征服的先后顺序以及对蒙古统治者的归附程度,将全国居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各等级在政治、经济上的权利和义务有很大的差别。第一等级的蒙古人在政治、经济等多方面享有许多特权,拥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还可以任高官而受轻罚。第二等级的色目人主要指西夏人,也包括中亚、东欧地区的各个被征服民族。第三等级为汉人,主要指女真、契丹以及原金朝统治下的北方汉族人。他们在各方面受到的限制比较多,缺少政治特权。第四等级为南人,也称新附人,是元代社会地位最低的一个社会等级,主要指原南宋治下的各族,以汉族为主体。

元朝在将各族人民划分等级之后,又把所属人口按照应服差役的不同、交纳贡赋的品种以及种族、宗教等区别,分为民户、军户、匠户、冶金户、打捕户、葡萄户、畏兀户、也里可温户等,分别承担不同的徭役,称为“诸色户计”。按照不同的职业,元朝将人民分为10个等级,从上到下分别是:官、吏、僧、道、医、工、匠、娼、儒、丐。儒指儒家知识分子,在历代封建社会中是四民之首,而在元代却排到了第九位,在娼妓之后,可见元代统治者对文化知识的轻视。

等级制与诸色户计等方法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了元朝的社会组织网络。这种划分具有强烈的民族歧视性质,是元朝民族分化政策的具体体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ywm/1575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