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细说历史——“唯禹之功为大”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3 23:59:47 0


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舜帝时代,可能已建立起了严格而正规的考核制度。“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远近众功咸兴。”(《史记·五帝本纪》)规定对上层社会人士每三年考核一次政绩。经过三次考核,决定该降级的降级,该提升的提升,该疏远的疏远,该亲近的亲近。考核是公平的,促使一切事业都兴旺发达起来了。

禹是个特例。

禹太忙了。十三年间,他无暇顾及回到帝都接受按惯例三年一度的考核。在这点上,舜认同了他。可以说,自上而下,都觉得禹是个信得过的人。现在是洪水治平了,他如释重负地回到了帝都,迎接他的是要同二十二位中央级的官员一起接受考核。

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粗略地记录下了这次考核的结论。总体上有一个结论,叫做“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这是一个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二十二位中央级的大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论。

接着是对每个人进行点评。

皋陶是分管刑法的,他办案还是公正的,因此百姓对他的判决能够心服口服。

伯夷是主持礼仪的,在他的教育下,天下的人上上下下都能谦让有礼。

垂是主理工程的,检查下来每一项大的工程都完成得不错。

益是主理虞政的,山陵、湖泊、河流的日常事务归他管,这些年的林业、渔业都有了发展,这份功劳归他。

弃是主持农业生产的,大洪灾时期农业关系到全体民众的吃饭问题,可是,这些年没有听到饿死人的事,这就是大功劳了。

契是担任司徒主管教化的,百官都亲善和睦。

龙是主持接待宾客及外交事务的,这些年来远方来客不但没有减少,而且还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看来,舜帝主持下的考核决不是走过场,要一个一个地过堂,而且每个人都要有实实在在的结论。

最后轮到禹了。

气氛分外的热烈,与会的每个人都发表了见解,最后是舜的归结性的点评,他用了这样六个字来形容禹的功绩:

“唯禹之功为大。”

意思是说,二十二位大员的功劳都是很大的,但是比较起来,那只有禹的功劳是最大最特出的,其他没有一个人是可以与之匹敌的。与会的所有人心服口服,大家报之以热烈的欢呼声。

那么,“唯禹之功为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功:“平治水土”。当年舜委禹以重任时就叮咛他:“汝平水土,维是勉哉。”其意思是说,你的主要任务是平定水土,你勤勉地做的重点就是这么件事。舜说出了当时华夏大地上千万民众的心声。大禹有戒于其父治水无功而被流放的教训,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外劳累奔忙了十三年,就是从家门口路过都不敢进去探望关照。他身先士卒,亲自操持测量工具,为水土整治工程划线定位。“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对此,《淮南子·修务训》概括评说禹“平治水土,定千八百国”。确实如此,洪水不平,千百之国的百姓哪会有安稳日子过?在长达百余年乃至数百年的洪水大泛滥期间,不知有多少个家破灭,不知有多少人死亡。如果让洪水泛滥下去,华夏民族的生存真的成了大问题。治洪成了民族生存最为突出的问题。

这是千秋万代的伟业,也是泽及子孙后代的伟功。大约一千五百年以后,周景王的一位特使刘定公在会见赵文子的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为鱼乎!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左传·昭公元年》)这是一段中国古典文化中很有名的警语,值得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置之座右,一日三复。这段话告诉人们:大禹的功绩真是辉煌伟大啊,他的伟大德行定能流传万古。要是没有禹,我们这些人大约都变成鱼了吧!我们现在能戴着礼帽穿着礼服,以治理民众,这都是禹的力量。你何不继承禹的功德,去好好维护民众的利益呢?

我们每一个华夏子民都应该反躬自问:作为大禹的后裔,我们享用着的是“禹之功”,可我们能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呢?这是很值得深思的历史课题。

第二功:“尽力乎沟洫”,即谓大搞农田水利。大禹疏导洪水入海以后,很快把治水的重点转到修建农田沟渠中去。其实,大禹的治水过程本身就蕴含有农田水利的因素,民以食为天,国以农为本,这是中国的古今不易之理。大禹深明此理,他在黄河流域治水的时候,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治平洪水上,而到了长江以南治理的时候,他考虑的问题又深入了一步,即注重农田水利,排除涝水,开辟良田。他总是一手抓治水,一手抓水利,力求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

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思索和实践,大禹又发明了“区”这个既蕴含治水系统、又囊括农田水利的新的人类社会生存模式。一些古典文献的记录证明了作为水利系统的“区”的存在。《尔雅》:“吴越之间有具区。”《山海经·南山经》:“有浮玉之山,北望具区。”《周礼·职方氏》:“扬州薮曰具区。”这些都说明,在历史上,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区”制的确是存在过的。而《尚书·康诰》说:“显民,用肇造我区夏。”这就进一步证明,“区”的实施肇始于“夏”,因此被称为“区夏”。

有学者认为:“区是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形式之一,是蓄水工程的先驱和古代堤防工程的演进。” 这样的农田水利模式一直沿袭至今,也逐渐从长江流域扩展到黄河流域,甚至更为广泛的地域。

第三功:“划为九州”。大禹在治水胜利后,将天下“划为九州”。对此,史籍上有不少记载。如《山海经·海内经》说:“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史记·夏本纪》说:“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这就是说,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他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这里至少有两大方面的好处:一方面是方便朝贡,既考虑朝贡物品,又要考虑到交纳贡物的运输路线。理清了山川资源的分布家底,使各地都能按照物产实力上缴相应的税赋,而不能有所隐瞒和遗漏。因此,国家的财政收入得到极大提高,国富民安,社会稳定有序,四海之内都服从大禹的领导。后人也看清楚这方面的重要作用,《汉书·食货志》有载:“禹平洪水,定九州,制土田,各因所生远近,赋入贡棐。楙(通“贸”)迁有无,万国作乂。”另一方面便于粮食调剂,解决粮食匮乏之地的“少食”困难。这是大禹厚生思想之体现,值得一书。

应该说,大禹关注民生的措施是很实在的。“食少,调有余补不足,徙居”。这可是个好办法。物品,尤其是食品,那样的匮乏,怎么办?就临时实行类似“配给”的调拨制度吧。粮食多的地区,你该拿一点出来,粮食少的由组织给予补足一点。“调有余相给”正是为了渡过这个难关。有的地方被洪水冲击得什么都没有了,那个地方一时也住不得了,就集体搬迁,到更适合的地方去建设新家园。

细说历史——“唯禹之功为大”

大禹画像

鼓励民众生产自救。不能把治理水患与农田生产绝然分裂开来,应该一边治水一边生产。“益予众庶稻”,这是一个大动作。益是一个有经验的实践家,禹就与益联手在一些治水已经取得相当成功的地方播种稻谷,取得成功以后再推广。稻是南方的食粮,后来推广到了北方,打破了自古亦然的南稻北粟的传统格局。

细说历史——“唯禹之功为大”

大禹治水图

禹还号召人们寻找“鲜食”解一时之难。洪水之灾使大片的田园荒芜了,却给飞禽走兽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生存和衍生条件。禹号召有余力的民众上山擒兽,下河捕鱼,猎取飞鸟,这些“鲜食”也可让人们渡过难关。

围海造田也是一大出路。事实证明,这次延续那么长时间的大洪灾是一次遍及全国的大海侵。到大禹治水成功的前后,大海侵退潮了,原先被大海吞没的大片农田重又浮出了水面。禹看到这个好势头,就号召民众围海造田。《越绝书》里说:“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小大有差,进退有行。”而“教民鸟田”者,正是大禹,这可以与《史记·夏本纪》中的“可种卑湿”相互印证。在古文中,“鸟”与“岛”可相通,因此,“鸟田”也就是“岛田”,而“岛田”在越民中又称为“丘田”。原来海侵退去以后,海边留下了大片的滩涂地,这些滩涂地如山丘、如小岛一般镶嵌在海边的大片湿地里;潮涨即被水淹没,潮落就露出海面。据一些史书记载,大禹就亲自率领越民进入水中的孤丘,建上围堤,平整丘土,播上百谷。因为当时这些“鸟田”都还是生土,禹与民众一起发明了种一年、养一年,种一丘、荒一丘的轮作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小大有差,进退有行”。直到当今,这样的耕作方式还在一些地区实行着。

第四功:“执玉帛者万国”,即谓统一天下。开发交通、安定九州,从而奠定了华夏民族的立国之基,使当时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部落联盟更加紧密。从《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可知,在尧任部落首领之时,万邦林立,各自为政,很难形成一个统一指挥的治水行动。到了舜时,舜又派了二十二个各部落的首领担任官吏,来分管各方面的工作,再派禹专门负责治水。在当时治水成了头等大事,大禹发挥了他的组织才能,他紧紧团结各氏族首领,把他们作为自己的“股肱心膂”,建立治水机构。按氏族所分布的地域来确定版图,调剂劳力。这样一来,大禹通过治水,把黄河中下游各氏族部落统一成为一个华夏族,把原来组建起来共同治水的机构,逐渐演变成一个国家政权机构,以号令“万国”。这对民族和谐相处起着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在《大禹谟》中,大禹提出的治国“九功”中,“惟和”是极为重要的一功。各族间的和谐、和平是要人们去创造条件维持和发展的。

大禹十分重视与各地区、各部族头面人物的和谐共处。他与东夷族的首脑益关系处理得很好,工作上也配合得十分出色。他与商的先祖,与周的先祖,与秦的先祖,相处的和谐程度都堪称典范。

最具经典意义的是“禹袒裸国”(见《史记·赵世家》)的著名掌故。在治水过程中,禹率治水大军来到了裸国。所谓裸国,就是一个处于天气炎热地带的部族。那里的人,男子除了穿一条裤头外,上身全赤裸着,就是女子,除了穿裤头、胸前束一条布带外,其他部位也是赤裸着的。为了便于与裸国的头领交谈,禹带头袒露着身子入境。随从人员阻止他说:“不可这样,华夏是礼仪之邦,袒身见客,成何体统?”禹笑着回答道:“入乡随俗,入裸国尊重裸国的礼数,这也是礼仪啊!”就径直赤着膊去见对方的头领了。对方头领看到禹是那样尊重他们的习俗,高兴得不得了,后来还帮助大禹一起治水呢!

后来赵武灵王在决定要实施“胡服骑射”时,也说到了这个故事,他说,舜的舞《有苗》,禹的袒裸国,都是敢于突破成见的勇敢行为。要实现“惟和”的目标,就得敢于随他人之俗,这样才能做到“和而不同”。

这样看来,禹的功绩的确是大大高于其他人,他的才干和德性,都在众人之上,一个以大禹为代表的时代的到来,是不成问题的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428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