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讲历史—— 历史事物的延续和断裂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13 21:33:06 0


历史不是照着设计改变的,这带来的另一个困扰是,有些事物在历史中内容改变了,名称却没有变;也有反过来的现象,有些事物获得了新的名字,在内容上却维系或继承了过去的某种相同的内容。

“封建”这两个字,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将近三千年。但汉初所说的封建,与周朝的封建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异,那就更不用说20世纪,中国人所说的封建,其含义与周朝、汉朝的封建有多大的不同了。

这提醒我们在分析爵制的时候,可以将这个制度当作“渐”的例证,并分析它在历史演进中,如何以同样的名称渐渐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爵”原本是封建制度中为贵族划分等级的封号,后来在秦国扩张的过程中被应用在一般人即非贵族之人的身上。秦国原本地处西陲,是周朝封建制度体系下的偏远国家,秦国既有的制度根基没那么深,相对容易产生变化。为了响应商鞅变法中对军功的强调,秦统治者将“爵”予以扩张,每个人都被授予一定的爵位,也就是每个人都有政府分派的一个社会等级,而且每个人都可以靠军功往上升;反过来,如果这个人犯了错误,作为惩罚,他的爵位也会被降级。

这样一种扩张的爵制,大大有助于征调和控制百姓。从春秋到战国,不仅战争越来越频繁,而且战争的参与者,从贵族变成了平民。在这变化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动员更庞大的军队,更有效地激励士卒奋勇作战的国家,当然就能在战争中获得优势。普遍化的爵制,让秦国百姓有强烈的意愿上战场,愿意奋勇杀敌,因为在战场上的表现好坏,可以具体而直接地反映在自身爵位等级的升降上。

可以这样说,扩张的爵制原本是秦国走向全民皆兵的一个制度性工具,但如此设计的制度,在秦朝灭亡后,被新建立的汉朝继承了。汉承秦制,最初几十年,汉朝没有对秦的制度进行全面改造,于是爵制留下来了,且逐渐蜕变为构成汉朝社会组织骨干的二十等爵制。也就是说,这不是汉朝皇帝和将相们的主观选择,知道爵制有用故而留着,还对之进行有效的改造,而是在时间的变化中,不依任何人的主观意愿而形成的。

日本历史学家西嶋定生(1919—1988)花了几十年的工夫,专注地研究汉朝二十等爵制,他还原了二十等爵制的社会功能,改变了我们对这段历史的理解。传统的历史研究沿用秦的概念,将二十等爵制看作“军功制度”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认为,汉不再是秦那样的军功社会,二十等爵制只是历史的遗迹,在汉朝也只是象征性的名词而已。

但是,分散在各种史料中的众多片段显示,汉朝的二十等爵制没有那么简单。经过西嶋定生的耐心整理后,我们惊讶地发现,那么大的一个汉帝国社会正常运作,竟然就是建立在二十等爵制的基础上。所以我们要从社会角度认识汉朝,不可能绕过二十等爵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419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