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只剩8000人,为什么还能取得最后胜利?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5-09 20:28:47 0 朱棣

建文元年(1399)七月四日,朱棣举办宴会庆祝病愈,并招待包围燕王府官兵的指挥官。该指挥官认为逮捕燕王万无一失,放心地接受邀请,却被杀害在宴会席上。与此同时,朱棣的心腹们打败失去指挥官而陷入混乱的官军,几乎控制了整座城市,整备了阵容。朱棣立刻发布檄文,文中宣称此次军事政变不是针对皇帝的叛乱而是为了铲除皇帝身边的奸佞之臣,并以此声称“为君主靖难”,后来此次战争就被称作“靖难之役”。

建文帝朱允炆为巩固政权,都做了哪些事?

朱棣的主张依据的是朱元璋对诸王制定的《皇明祖训》第十三条:“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既平之后,收兵于营,王朝天子而还。”虽然朱棣说是为了清君侧而辩解其起兵的正当性,但他并没有得到皇帝的密令。

朱棣与皇帝之间的战争持续了三年,使得整个华北平原荒废,直到建文四年(1402)六月攻陷南京。处于劣势的朱棣得以最后取得胜利,最大的原因应该是朱元璋的肃清行动使皇上周围没有了能干的将军。朱棣即位(永乐帝)后,取消建文年号,定为洪武三十三年,次年正月起开始使用永乐年号。

由于正规官僚、军队都已被南京的皇帝铲除,所以发生军事政变时朱棣的周围只有区区8000人。在这个艰难的时期支持朱棣的是宦官,其中最为杰出的是刚刚步入25岁门槛的马和。据说他充分发挥军事指挥的才干,在最后攻陷南京时威名远扬。朱棣为纪念他的功勋赐姓“郑”。郑和成为宦官之首,被冠以“三保太监”的名号。

提到宦官,人们印象中就是用尖尖的嗓子说话、被扭曲了性欲转化为变态的爱欲及物欲的那种人。但这种形象是清末宦官被禁于宫廷之内所创造出来的。清朝鉴于明代因宦官横行而衰亡的历史教训,将宦官完全限定为自愿者。基于这个原因,有人为了在贫穷的社会阶层中生存下去而自行阉割,或者是将子弟阉割,造成宦官的质量下降。

另外留于后世的史料,大部分出自拥有儒学教养的官僚之手。对官员来说,与皇帝有着私人关系的宦官都是他们的夙敌。知识分子对宦官没留下什么好的记录,宦官的功绩从历史中被抹杀掉了。在这种情况下,关于中国宦官的负面评价就被单纯放大了。

明代尤其是朱棣重用的宦官当中像郑和那样的豪杰并不在少数。隋唐时期宫刑作为一种刑罚被废除以后,自愿者、死囚减刑者、他民族的俘虏以及从外国来的奴隶、朝贡国送来的被阉者就成为宦官的主要来源。郑和成为宦官的经历前文已有叙述,是在他成为俘虏之后。几次三番的蒙古远征,应该也为朱棣的皇宫带来了不少成为俘虏后被阉割的蒙古族宦官吧。

明朝还对过去在蒙古统治下的朝鲜半岛的高丽及越南要求进贡被阉割的人。这么做一是为了管理从各国搜集到后宫来的女性,另外应该是为了搜罗精通各国文化、语言的人才而需要宦官。永乐元年(1403),明朝向朝鲜刚成立不久的李朝要求进贡60名火者,李朝将数量减少了一些最终进贡了35名。这些从朝鲜送来的被阉割者多被评价为颇有能耐。

朱棣身边的宦官,从其出身来看可以说是非常国际化的。在这种环境中,朱棣新的对外政策的构想形成了。郑和肯定将自己祖父与父亲去麦加朝拜的见闻讲给了朱棣。朱棣利用他身边的宦官开展了积极的对外政策,有时还被评价为元朝忽必烈帝国的再兴。但实际情况是这是一项受皇帝与宦官私人关系所支撑的、极为个人的行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82.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