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中国简史——郑和七下西洋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6-28 23:12:16 0

关键词:海禁

1405年~1433年

郑和远下西洋,足迹遍及东南亚各国,直至非洲东岸,可谓一时盛举,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诸多的思考和疑惑。明太祖制定了种种限制宦官权力和品级的“祖训”,时隔未久,成祖却让宦官郑和担此重任,是什么促使成祖违背太祖成法?郑和七次出航,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目的到底是什么?这些都要从成祖的继位经历和郑和的身世说起。

郑和其人

永乐三年(1405)六月的一天,太平洋上风平浪静,碧波万顷。刘家港(今江苏太仓东浏河镇)海面上却异常喧闹,62艘巨型海船整齐地排列着。只听一声令下,这支绵延十余里的船队浩浩荡荡,乘风破浪,向南驶去。

奉圣旨执行这项任务的就是明成祖的心腹、三保太监郑和。郑和(1371—1434)为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本姓马,名和,小名三保,人称“三保太监”。郑和从小接受了良好教育,对远方异域、海外一些国家的情况有所了解,并对各种文化都有很强的包容力。

郑和11岁时,朱元璋的大军打到了云南,郑和被明军抓获,此后随着军队转战北方。8年后,郑和被送到燕王府服役。此时的郑和丰躯伟貌、博辩机敏,深得朱棣的赏识。在“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明成祖朱棣登基后,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永乐二年(1404)正月初一,朱棣亲笔赐姓“郑”,从此名为“郑和”。

明朝初年,国势蒸蒸日上,朝气蓬勃。明初的几位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使得经济繁荣、国力强大。纺织、制瓷等手工业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造船、航海业有了较大发展,科技和航海技术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航海知识的丰富,都使郑和下西洋成为可能的客观基础。

朱棣作为一位有宏图大志的帝王,登基仅三年就如此兴师动众,力排众议,命郑和率使团下西洋,另有其主观原因。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这成为日后很多野史演义的依据。然而,一下西洋,是为寻找建文帝的踪迹,尚有可能;七下西洋,则不太可能。不过,永乐帝通过扬威海外来缓和建文帝朝的遗老对他的不满,达到稳定自己统治的目的是可能的。《明史》中还记载有“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应该是永乐帝派郑和下西洋的第二个原因。永乐年间,国力强盛,“北虏”蒙古势力已被驱逐出关外;“南倭”在明军的打击下不敢再贸然进犯,集权统治已十分牢固。明成祖这是要向异域展示国家的富强、军队的强大,恢复同海外各国的朝贡往来,重塑“天朝大国”的地位。

中国简史——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海船模型

七下西洋

永乐三年(1405),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伴随郑和出使的随员有2.7万余人,除了水手、官兵之外,还有采办、工匠、医生和翻译等,船队使用的海船性能、装备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队中的大船舶名为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就是普通的船长度也有37丈,宽15丈。其船队规模之大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1492年,哥伦布首次进行远洋航行,其船队仅有3艘船和90名水手。郑和率领船队,携带国书和大量金银、绸缎、瓷器等物品,从苏州刘家港起航,在福建五虎门(今闽江口长乐港)集结操练,待到入冬,东北季风盛行的时候,船队拔锚扬帆,第一站到达占城(今越南),揭开了七下西洋的序幕。

中国简史——郑和七下西洋

青花龙穿花纹扁壶·明

明永乐青花瓷器发色浓艳,有铁质黑斑,这是由于当时所用的青料是“苏麻离青”,这种青料是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从海外带回来的,原产伊朗。正是这种青料的使用,才成就了永乐朝青花瓷在中国瓷器史上的地位。此瓶所用青料就是典型的“苏麻离青”。

中国简史——郑和七下西洋

金锭·明

这枚金锭出土于明代梁庄王墓中,为永乐时期郑和下西洋带回的黄金做成的大金锭。正面铸有“随驾银作局销镕/捌成色金五拾两重/作头季鼎等/匠人黄关弟/永乐拾肆年捌月日”的铭文。银作局是明朝内廷二十四衙门之一,负责制作金银钱币、器具等。

明朝时以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为界,将南海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远及印度和非洲东海岸的广大地域概称为“西洋”,以东称“东洋”。郑和所到之处,主要是当时所称的“西洋”范围,即东南亚各国,故史称“郑和下西洋”。郑和每到一国,都会和当地君主会见,宣读明成祖的诏书,赠送冠服和珍贵的礼物,并赐给国王诰命银印,向这些国家表达明朝愿意与之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的愿望,招徕各国向明王朝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同时,郑和船队也与当地进行贸易活动,以中国的手工业品交换各国的土特产品。

当然,七下西洋,所到之处并非都是友好的欢迎,也会有纠纷,有战斗,但都被郑和举重若轻地解决了。在近30年间,郑和碰到过三次战役:一次是擒获盘踞在苏门答腊半岛的陈祖义海盗集团;一次是帮助苏门答腊平灭叛乱;一次是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王企图抢劫郑和的船队。

明朝的收获

永乐年间,在郑和下西洋的带动下,明朝的外交关系迅速发展。通过郑和的船队,更多的国家了解了中国,了解了明朝国势之强盛、物产之丰富,纷纷派遣使臣回访,表示愿意实现双方的友好交往。有的国家的君主还携妻带子亲赴中国访问,许多多年不与中国来往的东南亚国家,甚至一些从未与中国有过交往的东非国家都与明朝政府建立了外交关系。在明成祖看来,郑和下西洋最大的外交成果就是“远人来贡,百王来朝”。

中国简史——郑和七下西洋

青花人物纹如意耳扁壶·明

如意耳扁壶的器形受到中西亚陶器及玻璃器的影响。小口,细颈,腹部扁圆,平底无足,颈部两侧各有一弓形耳连接颈部和肩部。全器以青花为饰,腹部主题纹饰为山水乐舞人物。人物的脸容和服饰呈现异族面貌。人物的姿态与组合和14世纪伊斯兰祈求干涸泉水再度流动的画作相当近似。

郑和下西洋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有助于调解东南亚各国的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维护周边的稳定,提高明朝的威望。活跃而频繁的朝贡往来,客观上带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闻名海外,南亚各国都想和中国发展贸易,只是由于明初一直实行海禁政策而没能实现。郑和的到来,主动带给各国发展贸易的机会,自然令各国趋之若鹜,纷纷响应。在与各国的文化交往中,郑和及随行人员马欢、费信、巩珍等记录各国风土人情,特别是带回了当时人称“麒麟”的长颈鹿以及斑马、鸵鸟等珍禽异兽,令国人大开眼界。此外,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新的航海路线,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通过大量的海洋勘测实践绘制而成的《郑和航海图》,是郑和海洋考察活动的标志,比世界公认最早的英国“挑战者”号的海洋调查活动(1872~1876)早了400多年。

永乐二十二年(1424),明成祖朱棣死后,仁宗朱高炽和宣宗朱瞻基先后登基。他们和朝中保守的大臣们一样,认为“下西洋”劳民伤财,收效不大;打破海禁,有伤体统,辱没了文化传统和儒家风范。于是,重新执行“海禁”政策,“罢宝船弊政”。

宣德六年(1431),郑和以死谏要求出海,得到了宣宗的批准。作为明王朝开放政策的余波,郑和完成了他最后一次下西洋的活动,不过规模已大不如前。有说法认为,宣德八年(1433),就在这次航海的归途中,一代航海家在他热爱的大海上离开了人世。也有记载郑和于宣德十年(1435)病逝于南京。轰轰烈烈、名噪一时的下西洋壮举终于落下了帷幕,明朝刚刚开启的大门又紧紧地关闭了,随着海禁政策的实行,中原大地进入了漫长的闭门自守的岁月。

历史断面

《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成于永乐五年(1407),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有22877卷,又凡例、目录60卷,全书分装为11095册,引书7000多种,字数约有3.7亿,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类书,内容包罗了经、史、子、集、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戏剧、小说、技艺诸项,还收录了整个元代的类书《经世大典》,规模之大,历史上无与伦比。《永乐大典》作为世界上著名的百科全书,显示了古代中华文化的光辉成就,是一部集大成的旷世大典。《不列颠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1575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