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近代岁月

中国简史——清末新政与武昌起义

历史大观园 近代岁月 2020-06-28 23:28:44 0

关键词:预备立宪/《临时约法》

1901年~1911年

20世纪初,为了应对内忧外患,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政府先后打出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旗号,着手实施社会变革,以应付日益严重的国内危机。然而这种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所谓新政注定是一场骗局,根本无法改变尖锐的社会矛盾。于是,在1911年这个辛亥年,四川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相继爆发,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统治最终被推翻。

夭折的新政

自光绪二十七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1~1905),清政府出台了多项“新政”措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政治方面:改革政治机构,修订法律;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裁撤冗衙,裁汰书吏差役,废止捐纳制度,整饬吏治。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始修改律例,取消凌迟、枭首等苛刑,轻犯或以工代罚,或收容习艺。军事方面:改革军制,编练新军和警察;裁减绿营、练勇,停止武科举;各省设武备学堂。经济方面:提倡商办实业;成立商部,着手制定一系列商务规章,鼓励私人资本自由发展;奖励发明创造者。文教方面:废科举、兴学堂;制定学堂章程,统一学制,通令各省选派留学生,奖励留学归国者;光绪三十一年(1905)成立学部,统管全国教育。尽管“新政”旨在维护和加强清王朝统治,但在客观上的确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型知识分子队伍的形成。可是,清政府为解决“新政”经费而增加名目繁多的新捐税,各级官吏借机勒索敲诈,下层群众不堪其苦,反而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在新政中,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趁势崛起,左右了晚清政局。

中国简史——清末新政与武昌起义

庆亲王奕劻

宣统三年(1911),清政府裁撤军机处,任命奕劻为“皇族内阁”总理大臣,组成庆亲王内阁。

中国简史——清末新政与武昌起义

十八星旗

十八星旗原是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的会旗,武昌起义成功后,中华民国湖北军政府宣告成立,十八星旗成为其旗帜。

日俄战争以俄国战败而告结束,强烈地震撼了清统治集团部分开明官僚和资产阶级上层人士,他们纷纷呼吁“立宪”;此时国内革命风潮日益高涨,清政府也想以“预备立宪”来应对社会舆论和革命风潮。光绪三十一年(1905)九月,清政府派出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五大臣考察归国后,奏报清廷称立宪可使“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清政府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七月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各地资产阶级上层人士联合开明官绅,纷纷成立社会团体,其中著名的代表人物及其团体有:张謇在上海组织的第一个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梁启超在日本建立的“政闻社”,等等。这些社团大造立宪声势,国内外遥相呼应,掀起了立宪运动。但是清王朝借“预备立宪”之名而行满洲皇族集权之实,在官制改革中,满足亲贵而极力打击汉族官僚,尤其是地方汉族封疆大吏的权势。例如袁世凯就被革去8项兼差,被迫交出四镇新军。清政府又用明升暗降的办法,将另一位地方实权派总督张之洞调到中央。清政府的这些举措加剧了汉族官僚集团的离心倾向,使自己愈加孤立。

因此立宪派发动舆论,批评清政府拖延,没有立宪诚意;一些地方督抚和大臣也奏请清政府加紧立宪。迫于内外压力,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八月一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宣布以9年为立宪的预备期。十一月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溥仪即位,改元宣统,其父载沣监国。载沣罢黜袁世凯,令其回籍,并陆续将军政大权收归于满族权贵手中。立宪派利用各省咨议局这一合法机构,联合敦促清政府加快立宪,并发起收回铁路和矿山利权的运动。从宣统元年(1909)十二月到宣统二年(1910)九月,立宪派接连发起三次大请愿运动,要求速开国会,成立责任内阁。宣统三年(1911)四月,清政府成立责任内阁,阁员13人,汉族官员仅得4席,满、蒙占9席,其中7人属于皇室,因此被戏称为“皇族内阁”,名为立宪,实则为专制。至此立宪派的幻想彻底破灭,很多立宪派人士和地方大员转而倒向革命阵营。在辛亥革命的暴风骤雨前夕,清政府彻底成为孤家寡人。

武昌起义

光绪三十一年(1905),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后,积极联络海外爱国华侨及国内其他会党,以武装起义为方式,积极地开展了旨在推翻腐朽反动的清政府的活动。同盟会会员多数都是接受新式教育的精英,他们在许多新式学校、会社都安插了自己的成员,并发展更多的人入会。甚至在清政府的新军军官训练学校——云南陆军讲武堂,全部47名教职员中,同盟会会员就达17人之多,这就直接为后来的革命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力量。同盟会还联络在湖北的科学补习所、日知会、共进会等革命社团,深入新军宣传革命。到武昌起义前夕,湖北新军中已有三分之一的士兵参加了革命组织,成为起义的主力军。宣统三年(1911),广州黄花岗起义失败以后,宋教仁提议“组织中部同盟会以谋长江革命”,主张在长江中下游各省同时并举,建立革命政权,然后北伐。7月31日,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在同盟会中部总会的努力下,湖北地区的革命组织实现了大联合。

宣统三年(1911)五月二十一日,四川保路运动爆发,武汉新军的大部分被调入川,同盟会认为在武昌起义的条件已经成熟。9月24日,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武昌召开联席会议,决定于10月9日发动起义,并推举文学社社长蒋翊武为临时总司令,共进会领导人孙武为参谋长,制订了相应的起义计划。10月9日上午,孙武在汉口俄租界赶制炸弹时不慎发生爆炸,引起巡捕房的注意,沙俄巡捕闻声赶来,起义相关的文件全部被抄获。湖广总督瑞澂接到租界传来的消息后,下令搜捕革命党人,武昌机关遭到破坏,形势十分严峻。在这紧急关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自发地行动起来。10月10日晚7时许,工程第八营革命党的总代表、班长熊秉坤领导该营首先行动,他率领10多名士兵直奔楚望台军械库,守库的本营左队士兵鸣枪配合,很快他们就顺利地占领了楚望台,工程营连长吴兆麟被推为临时总指挥。当天夜里11时左右,革命军以工程营为主力,分三路向督署发起猛攻,湖广总督瑞澂弃城逃跑。11日凌晨2时,革命军攻下总督府,武昌起义胜利。接着,革命军又先后占领汉阳、汉口、武汉三镇,迅速成立湖北军政府。不过,由于原来的起义领袖或被捕或被杀,革命军群龙无首,便拥戴在新军中有一定声望的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推举湖北咨议局议长、立宪派首领汤化龙为总参议。黎元洪宣誓就职后立即改组军政府,造成了由旧官僚、立宪党人控制湖北军政府的局面。

10月12日,清政府派陆军大臣荫昌率北洋新军两镇南下进攻革命军。11月1日,汉口失陷。3日,由上海赶来武昌不久的同盟会领袖黄兴临危受命,就任战时总司令。16日,黄兴率部偷渡汉水,反攻汉口失败,次日退守汉阳。21日,清军进攻汉阳,黄兴率革命军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27日汉阳又告陷落,革命军维持住与清军隔江对峙的局面。虽然军事上遭到败绩,但是在政治上革命军却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湖北军政府成立后,立即宣布废除清朝“宣统”年号,改国号为中华民国,又公布了《中华民国鄂州约法》,全国各地相继响应,不到两个月,全国有14省宣布独立,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12月29日,17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并于1912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了临时参议院,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月12日,清帝宣布退位。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主革命还远未完成。

中国简史——清末新政与武昌起义

油画《辛亥三杰》(黄兴、孙中山、宋教仁)

武昌起义爆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袖,孙中山正在美洲为革命运动筹款,未能亲自领导这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武昌起义成功后,孙中山奔走于美、法、英各国,开展广泛活动,希望得到列强支援。1911年11月24日,在国内致电催促的情况下,孙中山从法国马赛乘船回国,12月25日抵达上海。1912年1月1日,孙中山正式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jdsy/1578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