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近代岁月

中国简史——甲午战争

历史大观园 近代岁月 2020-06-28 23:24:33 0

关键词:《马关条约》/三国干涉还辽

1894年~1895年

光绪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894~1895),日本挑起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因为1894年按中国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史称“甲午战争”。最终,腐朽无能的清政府输掉了战争,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英、俄、美、日、法、德等国竞相争夺在华权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出现空前的危机。

甲午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派兵协助镇压。日本一方面诱引中国出兵,一方面成立大本营,准备挑起战争。6月8日,直隶提督叶志超等率部抵朝。日本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借口,乘机出兵,占领了朝鲜皇宫,扶持了以大院君为首的傀儡政权,强迫朝鲜与之签订了《日韩同盟》,并以朝鲜政府的名义要求中国撤兵。清政府则要求日本同时撤兵,但日本决意挑起战争,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7月25日,日本在丰岛(今韩国仁川市西部)附近海域对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及护航舰只发动突然袭击,同时向驻守忠清道牙山县的清军发起进攻。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日本随即向中国正式宣战,甲午战争爆发。

中国简史——甲午战争

北洋水师装甲舰“镇远”号的主锚

中国简史——甲午战争

颐和园船坞

在日本倾全国之力扩军造舰备战的同时,清政府却放松了国防建设,从1888年就再也没有为北洋水师购置新军舰,从1891年起更是停拨了海军的弹药经费,其理由居然是为慈禧庆寿修建颐和园三海工程。

中国简史——甲午战争

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的日军士兵

照片上手持指挥刀的是一名日军军官,两名黑色军装的日军军曹和其他日军士兵手持的是日本生产的明治三十年(1897)式“金钩”步枪。日俄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于1904年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了一场极不光彩的战争,通过这场战争日本攫取了中国东北大量的殖民利益。

8月上旬,总兵卫汝贵、左宝贵等率四部援朝清军万余人抵达平壤。9月15日,日军分三路进攻平壤,战斗在大同江南岸、玄武门外、城西南三处展开。日军主攻玄武门,总兵左宝贵登城指挥,中炮牺牲,玄武门失守。当晚,叶志超等弃城而逃,到26日,清军全部退至鸭绿江以北中国境内,日军占领朝鲜全境。在陆军争夺朝鲜半岛的同时,日本海军也出动至黄海西部。9月上旬,清廷由海路运援兵赴平壤,北洋舰队奉命护航。17日,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后正准备由大东沟口外返航,与日舰遭遇,黄海海战爆发。北洋舰队参加战斗的军舰为10艘,日本海军为12艘。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本多艘军舰。但北洋舰队中“致远”号亦受重伤,管带邓世昌为保护旗舰,下令向敌先锋舰“吉野”号猛冲,以求同归于尽,不幸中敌鱼雷,200余人牺牲。战斗共历时5个多小时,双方伤亡惨重,日舰撤离战场,北洋舰队也返回旅顺。这一战中,北洋舰队5艘军舰沉毁,日军5艘军舰受重创(后两舰沉没)。北洋舰队返回旅顺后,李鸿章下令水师避于威海港,实行“保舰制敌”的消极防御方针,等于把黄海制海权拱手让人。

清军溃退中国境内后,清政府任命四川提督宋庆为诸军总统,率清军共82营约3万人驻守鸭绿江北岸。但各部之间缺乏协同,不服宋庆调度,士气不振。10月24日,日军泅水过江,当夜又在虎山附近的江流中架设浮桥渡军。25日晨,日军向虎山(今属辽宁丹东)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奋勇还击,因势单力孤,伤亡重大,被迫撤退,日军占领虎山。清军其他各部得知虎山失陷,不战而逃。26日,日军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属辽宁丹东),鸭绿江防线全线失守。

10月24日,另一路日军2.5万人在军舰的掩护下,在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11月6日,日军攻占金州(今属大连)。17日,日军开始向旅顺口进逼。驻守于此的清军有1万余名,但早已军心涣散,毫无斗志。22日,日军攻陷旅顺口,对旅顺口的居民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全城数万居民最后幸免于难的只有36人。

旅顺失守后,北洋舰队尚有各种舰艇26艘,却根据李鸿章的防御方针龟缩于威海卫港内。1895年2月3日,日军占领威海卫城,水师提督丁汝昌坐镇指挥的刘公岛成为孤岛。5日凌晨,旗舰“定远”号中雷搁浅。10日,“定远”号弹药告罄,管带刘步蟾下令将舰炸沉,以免资敌,并自杀与舰共亡。11日,丁汝昌也自杀殉国。12日,洋员浩威伪托丁汝昌的名义,向日军投降。17日,日军在刘公岛登陆,威海卫海军基地陷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之后,连占凤凰城(今属辽宁丹东)、海城(今属辽宁鞍山)等地。清政府调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以期挽回颓势。1895年1月17日起,清军先后数次大规模反攻海城,皆遭挫败。3月上旬,山海关外的牛庄、营口、田庄台相继失守。10天之内,清军6万余人便从辽东全线溃退。威海卫失陷后,清廷派李鸿章赴日议和。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订,甲午战争结束。

瓜分中国的浪潮

光绪二十年二月(1895年3月),李鸿章等人乘坐德国轮船启程直奔日本马关。20日,李鸿章来到马关,在春帆楼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等人举行停战谈判。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李鸿章迫于日方的武力威胁,最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实际上是允许日本控制朝鲜);向日本赔款白银2亿两;将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永远让与日本”;允许日本在中国内地设厂;增开通商口岸;等等。台湾被割让的消息传到岛内,全台湾悲愤到了极点,人们涌入巡抚衙门,反对割让台湾。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侵占。他们坚持了近半年,历经大小百余次战斗,抗击了日军两个师团和一支海上舰队的进攻,打死击伤日军3.2万多人,最终因为力量悬殊,岛内人民的反抗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之久。

《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认为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将阻碍它向中国东北的扩张,于是联合法、德两国照会日本政府,要求其退还辽东半岛。日本无力对抗三国的军事行动,被迫退还辽东半岛,但要求清政府付出3000万两的“赎辽费”。此后,西方列强掀起了一个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国于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迫使李鸿章签订《中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该条约使俄国取得了中东铁路的修筑权,加强了它在东北的垄断地位。德国强迫清政府订立《胶澳租界条约》,规定将胶州湾租借给德国,租期为99年,德国通过该条约把山东变为其势力范围。光绪二十三年(1897),法国迫使清廷声明,保证不将临近越南的云南、两广割让或租借给他国,并同意将广州湾租给法国。从此,云南、广西、广东三省成为法国的势力范围。为了分享列强在华攫取的权利,光绪二十五年(1899)八月至十月间,美国分别向英、俄、德、日、意、法等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宣称: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任何既得利益,其他国家不得干涉;各国运往“势力范围”内各口岸的货物,由中国按中国现行约定税率征收税款等等。俄、德、英、法、日为了消除彼此在利益上的摩擦,基本同意美国的宣言,这样列强在事实上达成了共同侵略中国的协议。

中国简史——甲午战争

漫画《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逐渐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英国占据长江中下游,沙俄的势力在整个中国北部,法国侵入两广、云南,日本侵占台湾,美国要求“门户开放,利益均沾”。

帝国主义列强利用清政府甲午战争惨败之机,趁火打劫,一方面强租海港并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同时又通过向清政府贷款、争夺中国的路矿权、在华开设工厂等方式大搞资本输出,攫取中国利权,控制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帝国主义在华的激烈争夺,使中国被瓜分的大祸迫在眉睫,亡国灭种成为日益迫近的现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jdsy/1577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