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对于“共和”一词你了解多少?一起来解读下“共和”的历史和意义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4-13 14:43:36 0 共和

对于“共和一词你了解多少?其实远在几千年的周朝就出现了,到了近代才出现“共和国”一词,而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是历代知识分子论及周王朝时的理想。

对于“共和”一词你了解多少?一起来解读下“共和”的历史和意义

被理想化的人物与制度

追溯历史,我们会发现即使对于因社会形态迥异而产生的不同王朝,人们都能将这一王朝理想化来为己所用。持续到战国时代的周王朝对于战国时代的诸国而言,无疑是各国想直接继承其权威的对象,同时也是各国希望扳倒其权威的对象。

说到打倒周王朝的理由,各国只要搬出世道衰敝这个理由即可。但是若是说到继承其权威,各国就不得不摆出证据来证明周王朝是如何具有这个权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被理想化的人物与制度,并将其置于周王朝的发端之时与中兴之年。各国需要的设定是周王朝曾经一度衰敝而复中兴,但最终逃脱不了国运日下的命运。

战国时代各国打着各自的算盘,因此它们推崇周王朝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推崇周王朝的开国之际,而其他国家则极力鼓吹周王朝的中兴之年。

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们最后奉为经典的是周公旦的摄政时期,也是共和摄政时期。构成社会结构的基本关系从“大国”与“小国”之关系转型为领土国家的中央与地方之关系后,位于中央权力顶点的王权继承问题也被重新书写。这时王位继承权的判断标准不再是单一的血脉关系。由于这时许多成为王者的人直到春秋时代都还是一国的下臣,因此他们就需要一些更具有革命性的理论。所谓摄政,原本是指某一集团的长老遵从王的血缘集团的邀请,辅佐王及其一族。然而在具有革命性的理论中,摄政需要判断登基伊始的王者是否有德以治其国。因为有德,王才能在位执政,而非依靠血缘关系取得王位。

汉王朝也由于其奉为开国始祖的刘邦为庶民出身,所以与摄政时期相关的话题被大肆利用。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死后,由于成王年幼,周公旦开始摄政。时逢殷之余党叛乱,周公旦将之镇压。成王成人后,周公还政于成王。成王尚未长大之时,由周公旦与召公奭共同辅佐成王。

其后,到了周厉王的时代。周厉王暴虐无比,因此诸侯联合起来驱逐了周厉王,立其子为太子,让召公(召公奭的子孙)与周公(周公旦的子孙)共同辅佐之。召公与周公共同执政,故号“共和”。这是《史记·周本纪》中的记载。

以上内容为汉代的说明。正如前文所述,这一说明中被认为加入了一些原本并非事实的东西。但问题并不仅限于此。因为这个对“共和”的解释与战国时代史书所记内容相互矛盾。

据战国时代魏国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记载,所谓共和,实际是人名,是一个叫做“共伯和”的人。厉王被驱逐后,执掌朝政的人正是他。

在西周时代的青铜器铭文中,我们也能找出这个人的名字。共伯和在金文中记录为“子龢父”(龢=和)。《史记》记述为谬误,而《竹书纪年》所传所述才是正确的。

战国时代各国的说明比较零碎,但我们也能从若干制度的利用状况看出周宣王时期被认为是理想的时代。而剥去这一理想化的外衣,我们看清了事实,即曾经有个叫共伯和的人物存在。

金文研究表明,共伯和执掌朝政的年代只有“元年”。因为不久以后周王朝恢复了被驱逐的周厉王的年号。这段时间,周宣王长大成人,周厉王被置于隐退状态下。因此这时仅仅恢复了周厉王的年号而已。

摄政时期的象征:后世所推崇的“成”与“宣”

应支撑周王朝的一族之邀请,武王去世后,由周公旦摄政,周厉王被驱逐后由共伯和摄政。这一事实改头换面成了另一种说法。即摄政是为了养育年幼君主,并判断其是否具有君王之德行。

在这一说法的变化过程中,为了证明战国时代诸国之王具有正统性的“形式”也逐步形成。周王朝本身与此却无丝毫关系。

然而由于这个“形式”的关系,周公旦被奉为圣人,共伯和的时代也为人们所称道。对此,我们不能将其作为史实来加以论述,而是应当将其置于战国时代人们的理论构造中去讨论。

首位在战国时代称王的国家是魏。魏国创造了一种“形式”,即模仿成王在周公旦辅佐之下即位。即便是现在,那些效仿古人名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作为战国时代的知识分子,他们认为周武王克商,周王朝的奠基人武王之父文王和将周治理得国泰民安的周公旦都是特别的存在。而蒙受周公养育之恩登基为王的成王更是特别的存在。因此魏国便效仿文王、武王、成王与周公的“形式”,产生了魏文侯、武侯,及后嗣的惠成王。

也许文侯、武侯仅仅是想模仿周王朝的开国之君文王、武王的名字而已。但是,其后的魏侯在作为诸侯即位后,便开始效仿上文的文王、武王、成王的“形式”了。当时,周王和诸侯都有许多名号。例如,如果既是惠侯又是成侯,便合称为惠成侯。诸侯在其为数众多的名号中选用了“成”,又创造出“被养育成王”的“形式”。如此一来,原本作为侯即位的人到了中途忽然就变成了“王”。这就是惠成王(惠王加成王)。

这种“形式”强调一点,即周“文王”、“武王”之权威由“成王”继承。于是在此基础上就出现了一种论调,即魏的惠成王继承了周的权威。

紧随魏王之后的是齐。宣威王(威王加宣王)继承了桓武厉公(桓公加武公加厉公)之位。这是模仿周宣王继承周厉王的王位,才起了相似的名字。

魏抢先创造了这样一种好用的“形式”。为了与之对抗,其他诸侯国也绞尽脑汁创造出另一种“形式”。为此春秋时代的五霸之一齐桓公被推上神坛,而他的“战国版”则是战国时代的桓公(桓武厉公)。桓武厉公之子以诸侯(公)身份即位后摇身一变成了“宣王”。这就是齐国创造出来的新“形式”。

此后各国之王皆用“成”、“宣”的王号来称建国之君。也有模仿得露骨的人直接效仿“文王”、“武王”,用“文”“武”称之。

就像这样,战国时代出于各国的需要,周王朝的王名就这么被人随意地模仿使用了。其结果就导致周王朝原本清楚的史实变得晦涩模糊。于是历史记载就变了,周公旦的子孙周公与召公奭的子孙召公共同摄政的时期就成了共和时期。《史记》里面记载的就是这样的内容。

这虽然不是事实,但却堂而皇之地成了我们古典修养的基础中的基础。也正因如此,到了近代才出现“共和国”一词,而这个词语中所包含的是历代知识分子论及周王朝时的理想。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18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