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疑问

刘备“携众渡江”到底携的是“人”还是“民”?

《三国演义》想把刘备塑造成为一个“仁君”,可是写来写去老是写不像。“携民渡江”看起来很感人,可是一仔细推敲,破绽又露出来了。

刘备“携众渡江”到底携的是“人”还是“民”

《演义》精心刻划的刘备,是一位理想的“仁德之君”。他爱民如子,与百姓同甘苦,同患难。而老百姓对刘备,也是衷心拥戴,誓死相随。双方这种融洽的“君民鱼水情”,在“携民渡江”一段情节中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携民渡江”来源于《三国志·先主传》的有关记载:赤壁战前,曹操南伐。刘备自樊城向南撤退,经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进攻刘琮,占领荆州。刘备说:“我不忍心这佯做。”遂驻马呼唤刘琮,刘琮心怀鬼胎,不敢答应。

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至当阳,众十余万,驼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是刘琮左右及荆州人(不是荆州“民”),这些人的身份应当是荆州的各级官吏佐杂和军人士卒。此时刘表新亡,刘琮已决定降曹,襄阳城内人心浮动,一片混乱。这些人不愿意投降曹操,刚好刘备经过,驻马一呼,这些人便相随而去,成为刘备的部队。沿途再收罗一些先期流亡的人员,所以“比至当阳,众十余万”。在这些人中,自动丢弃田园产业跟随刘备逃跑的,可能也有一些,但为数不会太多。因为仓卒而走,许多人来不及也无法全副武装,所以形成“虽拥大众,被甲者少”的局面,这十余万人自然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

魏晋时代的史学家也认为跟随刘备的人并非百姓,裴松之为《先主传》作注时,引用了史家习凿齿的一段话:

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

他认为,跟随刘备一同撤退的人,乃是“三军”和“赴义之士”,这种理解显然是正确的。

由于《三国志》记载过于笼统,更由于宋元以来对刘备的推崇,三国故事的编造者和《演义》的作者便把追随刘备的十余万之众统统说成是百姓,编造出一个感人至深的场景。

《演义》第四十、四十一两回中写道,曹操铁骑南侵,刘备准备撤离新野时,先通知百姓往樊城微退,以免受到曹军的残害。还专门派孙乾往河边调拨船只,救济百姓。曹军逼近樊城时,诸葛亮劝刘备火速放弃樊城,取襄阳暂歇。刘备首先想到的仍是百姓,于是命关羽准备船只,送新野、樊城百姓渡江,还派孙乾、简雍在城中四处宣传通知。“携民渡江”的场面是如此的感人,特录于下:

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号泣而行,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

刘备对于此情此景的反应又如何呢?

玄德在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之。闻者莫不痛哭。船到南岸,回顾百姓有未渡者,望南而哭。玄德急令云长催船渡之,方才上马。……

刘备这样的反应,太过火了,近乎于作秀。难怪毛宗岗忍不住提笔批道:

玄德之欲投江与曹操之买民心一样,都是假处。然曹操之假,百姓知之,玄德之假,百姓偏不以为假。虽同一假也,而玄德胜曹操多矣。

看来,在这里确实是在表演,既然是表演,就难免露出破绽。《演义》的作者一心想把刘备塑造成为一个“仁君’,但常常事与愿违,却把他刘备写成了一个伪君子。

原因很简单:像刘备这样的仁义君主,根本就不曾存在过。所以作者写来写去,老是写不像。

在这时,《演义》又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缺点:“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yw/137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