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评论

朱国治,“三藩之乱”真忠烈抑或元凶?

历史大观园 历史评论 2020-05-28 15:13:22 0


1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朱国治,貌似是一个悲剧英雄。

云南巡抚朱国治弹劾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势力坐大,恐有异心。与此同时,吴三桂也是举报朱国治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谁是谁非?在康熙帝的朝堂上,以索额图为首的权贵大臣,为了不惹吴三桂引发兵变,要求严惩朱国治。

皇帝下旨,朱国治披枷进京。康熙帝来到狱中,欲杀朱国治,但说杀他并非因他诬陷吴三桂,而是为给国家争取两年稳定,以后定当给他昭雪,子孙受封。

朱国治做出慨然赴死的样子。康熙却下令释枷,说杀忠臣自己岂非昏君,并下旨加官重任朱国治,重返云南,继续牵制和监视吴三桂。

此处设计周培公出场,为朱国治献策,让这个历史上是中和殿大学生、抚远大将军图海门客的师爷周昌,在电视剧中被虚构成了助力康熙逼降王辅臣、平定三藩的大将军。但朱国治受命监视平西王、死于吴三桂刀下,是真实历史。

朱国治原为江苏巡抚,于康熙元年因丁父忧不报告擅自回家守孝,被部议擅离职守之罪革职。康熙帝亲政后,下诏起用朱国治,补云南巡抚,提着脑袋赴命滇地,做康熙帝筹划撤藩大业的探路石。

鳌拜死后,少年老成的康熙帝威权自专,千里之外的吴三桂似乎闻到了少年天子的撤藩气息。于是,吴三桂与老部下重新部署计划,一边大肆找朝廷要这要那,一边网罗亡命之徒操练。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七月,吴三桂见康熙帝批准了平南王尚可喜第十一次提交的归养辽东的辞职报告后,遂乘势发出了移藩的最高指示,震惊朝野。于是,吴三桂也装模作样地请求移藩锦州,以探康熙帝的反应。

吴三桂原以为朝廷会忌惮他手握重兵,进行慰留,哪知康熙帝初生牛犊不怕虎,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撤藩令。康熙认为吴三桂之子、和硕额驸吴应熊,是控制在京城的质子,且与建宁公主已经生子,料想吴三桂因子孙投鼠忌器。而且,吴应熊也表明了“终守臣节,保全禄位”的态度。

当然,康熙帝明白“三桂蓄异志久,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清史稿·吴三桂传》),派礼部左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傅达礼等前往云南,给吴三桂带来一份手诏:“王其率所属官兵趣装北上,慰朕眷注,庶几旦夕觏止,君臣偕乐,永保无疆之休。”同时强调“王到日,即有宁宇,无以为念”(《清圣祖实录》卷四十三)!康熙帝警示吴三桂: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

钦差会同吴三桂及云贵总督、云南巡抚等议商布置官兵防地、撤兵起行等事务,约定:十一月二十四日正式移藩北上。朱国治对吴的配合很满意,于是请示皇帝在驿道上增设驿堡,调拨人员马匹,全力以赴地送瘟神。

2

瘟神不是那么好送的。吴三桂不甘心由威震一方的平西王、坐拥重兵的大将军,变成任人宰割的富家翁,决意铤而走险,表面上安排家人热热闹闹、匆匆忙忙地打包行李、财宝装箱,暗地里派心腹大将胡国柱、夏国相、马宝等,迅速带自己的人马扼守关隘。

开启战端,要师出有名,所以他命人准备檄文,自称“原镇守山海关总兵官、今奉旨总统天下水陆大师、兴明讨虏大将军吴”。他所奉的旨来自伪造的“明三太子”,而他屈节臣服了三十年的清朝皇帝成了他如今发兵讨伐的“虏”。

前次降清,已让同胞唾骂,降而复叛,他更要表示悔悟。于是,吴三桂在起兵前三日,约请巡抚朱国治、按察使李兴元、知府高显辰、同知刘昆到王府喝茶。

吴三桂要走了,朱国治等虽很紧张,但王爷有请,自然不敢怠慢。

吴三桂的茶不好喝。他不想走了,而要朱国治们跟着他一起造反,说只要朱大人们识时务,成功后可封王拜相。

这些官员虽都是汉人,但不想做反复小人,也不想背主叛国。朱国治当场大骂吴三桂是一个降后复叛的乱臣贼子。

朱国治之骂,戳痛了吴三桂的心窝子,被“开膛示众”(《研堂见闻杂记》)。

康熙帝在平定三藩后,特地下谕说:“朱国治当逆贼吴三桂反叛之初,抗不从逆,遂被杀害。捐躯殉难,深为可悯!”并兑现荫其子的承诺。后来,雍正帝将朱国治入祀昭忠祠。《清史稿》也把他列入“忠义传”中。

3

就对待吴三桂反叛之事,朱国治虽被祭旗,却是气节浩然、慷慨赴死的忠烈人物。

然而,顺治十六年(1659年),贡生出身的朱国治,从大理寺卿的位置,被外调江宁任江苏巡抚,成了封疆大吏,有过弹劾、罢免庸劣累民的布政使陈培正的治绩,却在江苏干过两起性质恶劣、情节严重、影响极坏的害民大案。

一起是著名的江南奏销案,一起是将著名才子金圣叹等斩首的哭庙案。

朱国治在任搜刮无度,人称“朱白地”,是一个羞辱斯文、不折不扣的酷吏。

《清史列传·朱国治传》记载:顺治十八年,朱国治疏言“苏、松、常、镇四府钱粮,抗欠者多。因分别造册,绅士一万三千五百余人,衙役二百四十人,请敕部察议”。他举报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均为抗粮,建议朝廷将欠粮者不问官做得多大,不分粮欠得多少,在籍缙绅一律按名黜革,现任官概行降两级调用;秀才、举人、进士凡未完钱粮者皆革去功名出身。

某探花欠银一钱亦被罢黜,吴伟业、徐乾学、徐元文等名士几乎全部罗织在内,一时“士籍学校为之一空”。

奏销案还未了结,顺治帝驾崩。苏州吴县正在发生抗粮哭庙事件。秀才们为声讨县令任维初贪酷,组织了一次请愿,跑到文庙先圣牌位前痛哭,发泄怨恨与牢骚。

秀才们哭庙之际,正值哀诏到达苏州,府衙设灵举哀痛哭三日。秀才们的举动被认为是触犯了顺治帝的灵位,犯下了大不敬之罪,朱国治下令,将请愿哭庙的诸生拘捕,送到江宁会审,严刑拷问,“拟不分首从斩决,妻子财产入官”(《清朝野史大观·金圣叹小传》)。

金圣叹作为哭庙文的起草人,被朱国治定为首犯,冠以“摇动人心倡乱,殊于国法”之罪,被判死罪,在南京三山街执刑。

惨烈至极!《清朝野史大观·金圣叹小传》记载:“同死者十八人。

呜呼!

专制国官吏之淫威,文网之严密,文人苟非韬晦自全,鲜有不遭杀身之惨祸者,况放诞不羁之金圣叹哉!”

《研堂见闻杂记》更是将奏销案和哭庙案联系一起,揭露行凶作恶者“抚臣朱国治既以钱粮兴大狱,又杀吴郡诸生一二十人,知外人怨之入骨,适以丁忧罢”。

嚣张的朱大人心虚也怕报复,便以其父亡故按儒家礼教观念回家守孝,孰知他投效清廷被列入汉军正黄旗,而旗下者有不丁忧的规定,“守丧二十七日,即出视事”。他提交报告要延长守孝期限,朝议许其终制,另任韩世琦接替。韩氏还未到任,朱国治担心民众闹事揪住他不放,仓猝离职,轻舟遁去。

百姓拍手称快。但韩氏上任,见朱氏早就走了,于是报告朝廷。朝廷以大臣擅离汛地,拟降五级,而严旨切责,将血债累累的害人虫朱国治革职为民。

酷吏本性难改,后来复出的朱国治初到云南时,虽是带着皇命而来,却对吴三桂卑躬屈膝,称臣行大礼,想以结欢的方式,让吴三桂对这个肩负监视使命的朝廷大员输送利益。吴三桂很是厌恶,朱国治恼羞成怒,改屈节为密报,不无添油加醋,同时对手下也是克扣军粮。另外多次向下属官员索要巨额贿赂,曾逼着大理知府冯苏找吴三桂借三千两白银了难,很不得军心和民心,最后死于吴三桂刀下。

行刑者为吴三桂的女婿兼爱将胡国柱。有意思的是,前番朱国治杀了金圣叹后,苏州传有一首民谣:“天呀天,圣叹杀头真是冤,今年圣叹国治杀,明年国治又被国柱歼。”(《平滇始末》)愤怒的民众寄望国家栋梁大臣严惩擅杀的朱国治,不意朱国治在云南遇到了胡国柱。

这是对他向来横征暴敛、滥杀无辜,有了一个貌似报应的惩罚。康熙帝的撤藩令,是让吴三桂感到人生茫然的政治攻势,而贪婪的朱国治却是强索不成反强迫吴三桂造反的一个元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xh/274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