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瞧这一家子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3:43:15 0

魔鬼有几个?七个大魔鬼。七个魔鬼一个家。萧衍共有八个儿子,依次为:萧统、萧综、萧纲、萧绩、萧续、萧纶、萧绎和萧纪。

萧衍的儿子们

萧家人太多,这么多人名怎么记。萧家系文化高门,梁武帝时代江南文化达到顶峰。中国历史诸皇帝们当中萧家文化程度最高。曹操也不错,可惜曹操不是皇帝。单从名字上看就是书香门第。八个儿子的名字都带绞丝旁,一个不差,容易记忆。下面有几个人名不需要去记,昭明太子萧统去世;萧综在《南北朝那些事儿3》中有过重点介绍不再重复,去北方做驸马死于尔朱家族之乱;萧绩和萧续分别死于公元529年、公元547年,死在侯景之乱前。

这样的话,只剩四个儿子,三子萧纲、六子邵陵王萧纶、七子湘东王萧绎和八子武陵王萧纪。另外加上三位,范阳王萧范,临贺王萧正德,岳阳王萧詧。

为什么说这是七个大魔鬼呢?因为他们都有争帝位的心。有上进心是好事,为上进去损害他人的利益不算好人。介绍完七只魔鬼,梁朝后期历史的脉络清晰可辩。

昭明太子去世,萧衍抛弃传统的君位传承秩序方法,立三子萧纲为太子。萧衍犯下大忌,昭明太子萧统自有传人。萧统死了,由儿子接替才是正统。皇帝死了儿子接,太子死了也应该是皇孙继承。兄终弟及的方法自西周时代中国传统社会就不用了。游牧民族一直沿用,那是些非文明人。

这种传位方法有利于国家稳定,兄终弟及容易引起动荡。萧衍的想法与众不同,或者说萧衍考虑事情有自己的一套。昭明太子去世时萧衍时年六十七岁,属于那个时代的高龄老人。萧衍不可能预见到自己尚有二十年的活头。正如他给臣民开出的理由“不可以少主主大业。”把国家交给成年人。萧衍完全吸取齐武帝萧赜教训。萧赜死时就立二皇子与皇长孙徘徊不定,最终选择皇长孙,也就选择了被权臣萧鸾夺去政权、高武子孙死绝的道路。做为亲身经历的当事人,萧衍不想重走萧赜老路。

萧纲错在不知退,坦然接受太子之位而不知隐患多深。当然,话又说回来,大哥二哥都死了,老三再没什么想法,只能是缺心眼。这样一来,有序的君位传承方式打破了。既然老大老二死了老三可以干,那么老三死了,老四也可以干。六子萧纶就这么想。当四皇子、五皇子又死掉的时候,萧纶的念头更加强烈。

说到梁武帝的儿子们,文学可以抛到一边不谈,因为他们个顶个的饱学之士。借用萧纶的一句诗可以看出萧衍诸子中最为顽劣骄横的皇子的才华与抱负,“方同广川国,寂寞久无声”。

萧纶喜欢混在社会上玩,任南徐州刺史时曾微服到市场上去,碰到一个鱼贩子。萧纶问鱼贩,本州刺史为人怎么样?鱼贩道:“急躁暴虐。”萧纶大怒,让鱼贩吞吃生鱼,活活将其撑咽而死。遇到送葬的队伍,萧纶扒下孝子的孝服自个穿上,趴地上号啕大哭。回到府里做了一口新棺材,将府司马崔会意钉进棺材里,雇了一批社会上闲杂老太太唱着挽歌出丧。

崔会意从棺材里出来后单骑进京告状。萧衍大怒,下诏将萧纶下狱赐死。萧衍对待皇族,大棒从来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做做样子而已,最终不了了之。出狱后的萧纶派人找来一个长相极像萧衍的老头,戴上皇冠,穿上龙袍。假萧衍高高在上,萧纶跪拜痛哭,辩解无罪。越说越生气,从地上爬起来,将扮萧衍的老头扒去衣冠,拖到堂下一顿痛殴。萧纶甚至纵容手下打手杀害朝廷命官。不管他怎么闹不影响前程,萧衍善待皇族的政策不变。

湘东王萧绎是萧衍自以为是的受害品。萧绎本来挺英俊的一个人,小时侯一只眼害病。萧衍忙活起来,他什么都懂,全才皇帝嘛,亲自开方治病。越治病越严重,结果瞎了一目。

萧绎从小喜欢读书。手不释卷形容人爱读书,勤奋好学,并不是说整天拿着书不松手。萧绎就是手把书卷不松手的人,白天读书,晚上睡觉握着书。萧绎一只眼失明后看书累眼,不能天天看,改成听书,安排手下人读。萧绎听书不分昼夜,睡觉也听。

一个人读一晚上书太累,于是给萧绎读书变成一种职业,一个更次一班轮班倒。古时一更相当于现在两个小时。晚上加两小时的班,工作量倒也不大。前半夜和黎明前当班容易,晚睡或者早起两小时而已。午夜当值困倦易寐。读书的人趁萧绎睡沉鼾声大起之时打个盹,偷个懒,少读两页。现代社会也有人睡觉时听唱片、看电视。但是,你睡觉听歌看电视纯粹浪费电。萧绎不同,但凡有人偷懒,少读,跳跃着读,立刻就醒了。重读,罚款,打屁股。

萧家子弟读书各有目的。萧纲读书为了吟诗做文章。萧纲大文学家、大诗人。观察一个人是否某一行业的名师大家,除了看成绩之外,看此人有没有创意。萧纲写文章作诗有个口号,“文章且须放荡。”用现代话讲,写文章要写女人,写爱情,写风花雪月,写隐私,写床上事。

萧纲的观点被宋明社会视为惊世骇俗。有时候,真理需要穿透千年迷雾才能验证。近代社会,托尔斯泰、曹雪芹、雨果、玛格丽特等大师写女人谈爱情。现代社会,村上春树、贾平凹、六六等作者更是揪住性爱不松笔,反反复复,如此而已。色情文学的作者们更需给萧纲立个牌位,上上香火。庙门的楹联题上萧纲的传世名言:“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萧纶读书为了取乐,把荒唐经典化。坏人都会干坏事,但是把坏事干得有新意有内涵全指胸中的墨水。萧绎为什么读书呢?为算计人。

萧衍能文善武,自然希望儿子们文武双全,有一次问萧绎:“孙策在江东,于时年几?”萧绎答道:“十七。”萧衍道:“与你同岁。”

三国演义呼孙策作小霸王,冲锋陷阵,所向无前,十七岁丧父独创江东大业。萧绎不善骑马,何止不善,根本不会骑,当然不希望做孙策,自诩诸葛孔明。论治国,论谋略,萧绎不及诸葛亮。论文采,论读书,论作诗,论算计人,诸葛孔明甘拜下风。

萧宏的儿子萧正信从小不聪明,却又喜欢附庸风雅,整天摇一把白团扇。身为堂兄的萧绎取笑人家,假做好意题写八个字。萧正信不解其中嘲讽的意味,摇着团扇穿堂入户,招摇过市。

傻瓜不放过,聪明人更不放过。义兴昭长公主嫁给琅琊王氏王琳生了不少儿子,其中八九个儿子当世名气极盛,粉丝极多。萧绎嫉妒,把兵户出身的小舅子王珩改名叫做王琳。每逢与王氏子弟相遇,萧绎便将小舅子唤来,或者时常提起小舅子的名字。南北朝重家讳,王家子弟一听父亲的名字生气的生气,逃跑的逃跑,哭泣的哭泣,萧绎心满意足,洋洋得意。琅琊王氏毕竟是望族,若是那般小族人家的子弟才华学问高过他,比如刘之遴,直接毒死了事。

史书评价萧绎“性好矫饰,多猜忌。”坏人喜欢读书,有了知识,恶毒。萧绎是最典型的代表。老毛说过“读书越多越反动”,就是指这种人。这种人想当皇帝,其不择手段,其卑鄙下流,可想而知的。

有一件事最令人惊骇。萧绎听到五哥萧续去世的消息,非但不悲伤,反而兴高采烈,高兴得一跃三尺,连鞋都撑破了。亲情淡薄到极点,仇恨占据灵魂。其实两人小时候非常要好,因为萧绎的母亲阮令嬴之所以得到萧衍的宠爱完全倚仗萧续的母亲丁令光。

阮令嬴是谁?她本姓石,萧遥光的妃子,后来萧遥光败亡,被东昏侯萧宝卷收了去。萧衍入建康,从萧宝卷的妃子里选了四个女人,潘玉儿、吴氏、佘氏,还有石令嬴。由于范云多嘴,萧衍把佘氏赐给大将王茂,潘玉儿不忍背叛萧宝卷自缢而死。也就是说萧衍霸占萧宝卷两个女人,所以要给石令羸改姓。两个女人生了两个儿子,一个萧综,另一个即是萧绎。萧综自认为是萧宝卷的遗腹子,拒不承认父亲,跑到北朝去了。萧绎天监七年生人,实实在在萧衍的亲生儿子。

丁令光与阮令嬴关系亲密,萧续和萧绎“少相狎”,相当于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秦钟。两个少时好友反目成仇缘自一个女人李桃儿,萧绎任荆州刺史时结识的红颜知已。李桃儿长得并不漂亮,但是才慧过人,当世才女。南朝才女如云。南北朝时期女人地位在中国历史中数一数二。不讲三从四德,不讲从一而终,不讲无才便是德。宫体诗的繁荣离不开一大批女性读者的支持。李桃儿,其中的佼佼者。萧绎离任时携李桃儿入京城建康。宫中管制严格,李桃儿无名无份不得进入皇宫。这种闲事一般人懒得管,偏偏萧续告了一状。萧绎只得将李桃儿送回荆州,离别时赋诗一首,题目叫做《送西归内人》:“秋气苍茫结孟津,复送巫山荐枕神。昔时慊慊愁应去,今日劳劳长别人。”

萧绎也算多情种子,不明白萧续奈何拆散有情人,莫不成两人旧情未断。萧续男儿中的大丈夫,勇武有力,骑射过人,被萧衍誉为我家任成王,比作曹操的那个黄须儿曹彰。独眼美少年千古罕遇,也许萧续出于嫉妒吧。

萧续的儿子萧应值得一提,不是太聪明,而是有些弱智。萧续死后,萧应第一时间视察库房,发现一堆堆的金块,问身边的随从,“这东西可以吃吗?”随从道:“不可以吃。”萧应说:“既然不可以吃,你们都拿走吧。”题外故事,浪费大家一点时间。

不管怎么说,萧绎和萧续有怨。有怨归有怨,毕竟是兄弟。人死为大。人们须时刻铭记,丧钟为已鸣。齐国人笑看秦灭五国时孰不知已为亡国之人,英法出卖捷克时孰不知败局已定,苏联人笑看巴黎沦陷时孰不知自己将付出二千六百万条生命,希特勒占领欧洲时孰不知为日尔曼民族带来最大的灾难。

孔子大师讲孝弟、博爱,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自己。一个人活在世上极其孤单,若想做成事业必须有他人的帮助。赢得财富的途径就是让更多的人自愿地为你工作。怎么才能让更多的人心甘情愿对你好呢?首先你要对他人好。吴起为士兵吸脓即希望士兵奋勇杀敌。一个只懂得算计别人的人,即使满腹才华、聪明睿智、高贵尊荣,最后都会被他人抛弃。这是萧绎留给我们的教训,他的故事刚刚开始。

世上的父母多钟爱最小的孩子,生性豪爽的蒙古人由排行最小的儿子继承财产,称为“守灶者”。老幺武陵王萧纪深受萧衍宠爱。扬州辖京都建康。兄弟们中间萧纪第一个任职扬州,萧衍亲赐四字送行:“清、廉、慎、勤。”

可惜萧纪的表现令老皇帝担忧。儿子们成年之后,萧衍重新划分他们的势力范围,萧纪担任益州刺史。益州地偏路远,萧纪哭闹不去。萧衍叹息着说出心里话:“天下方乱,唯益州可以免祸,多多努力,好自为之。”萧纪出镇益州在梁武帝大同三年,北方双雄高欢和宇文泰激战正酣。梁朝未参与北方的战争,但是,北方政局连年动荡不可能不波及江南。

萧衍对前途充满忧虑,看不透后世和未来。宋、齐两朝骨肉残杀,四川由于地处千里之外的西陲,一观二望,反应不及。反应不及,往往救了坐镇蜀地的龙子龙孙的命。萧衍把最心爱的儿子封到蜀地,希望他远离京都,远离是非之地。舐犊情深,萧衍对远行的萧纪道:“你经常说我老了,我还想活到你从益州回来的那一天。”

萧纪辜负老父亲一片心意,侯景乱后非但不肯明哲保身,不远万里去建康争位,父子一门尽被萧绎杀害。

除去萧衍的四个儿子,孙子岳阳王萧詧对帝位耿耿于怀。萧詧只是昭明太子萧统的第三子。萧统死后,萧统一系失去继承帝位的权力。大哥萧欢和二哥萧誉倒未表示出强烈的不满,萧詧痛哭流泣,一连几天不吃饭。不满埋在心里,时间不会遗忘巨大的痛苦。

大有萧衍当年风范的侄子萧范对皇位抱有非份之想,早已引起萧衍的注意,属于重点提防人物,只是萧衍疏漏了一个不该疏漏的人。

乱伦的准太子

从某种程度上说来,萧正德算萧衍半个儿子。萧衍早年无子。不是萧衍不能生育,而是妻子郗徽只会生女孩,一连生了三千金。郗徽出自名门望族高平郗氏,母亲是公主。南北朝讲究门当户对,她嫁给萧衍算下嫁。萧衍在家里无地位,不敢纳妾,直到担任地方大员雍州刺史才偷偷摸摸娶汉水边洗衣服的女孩丁令光。萧衍登基称帝时郗徽去世,难怪萧衍见到萧宝卷的美女们挪不动腿,欲望的弹簧压抑过紧。

没有儿子之前,萧衍从六弟萧宏那里过继一个儿子抚养,就是萧正德。萧正德给萧衍当了四、五年儿子。后来,丁令光生出男孩,萧衍将萧正德送回家。这样一来一往,萧正德深受打击。寻常人家倒也罢了,这可是太子之位,一国的财富呀。好比中一份亿万元的大彩票,等领钱的时候人家告诉你,号码公布错,什么心情啊。

萧正德越想越气,一怒之下跑到北方去,留下一首诗《咏竹火笼》道出此时的心情:“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销,欲知怀炭日,正是履冰朝。”竹火笼即一种内置瓦器蓄火、可供燃香的竹编香笼,功用相当于现在的暖手宝、热水袋之类的东西。有大有小,做工精致,用来温被、暖袖、熏衣等等。萧正德的诗喻义明了,竹火笼用于寒冷的季节,如同当初你萧衍没有儿子过继我。现在呢,有儿子啦,我失去作用,就像垃圾般任意抛弃。

萧正德自称废太子,在北方过得更不如意,受到北魏国的两位驸马萧宝夤和萧综的排挤。他没有萧宝夤和萧综那般感人泪下的故事,魏人听不到传奇,不予重视。两相对比,还是江南好,萧正德逃回梁朝。萧衍不追究,一边流泪,一边规劝。萧正德破罐破摔,与几个贵族子弟干起拦路抢劫的勾当。杀人越货,抢人妻女,无恶不作。他不缺钱,缺得是那份刺激,那份快感和郁闷的发泄。萧正德混上江南四大恶少的名头。不久,那三个恶贯满盈的贵族子弟纷纷正法,因萧正德做过几年萧衍的儿子照旧逍遥法外。萧正德做得最过份的事莫过于兄妹乱伦。当然,那个时代这种事屡见不鲜。

萧正德的妹妹长乐公主所嫁亦是豪门,陈郡谢氏谢禧,谢安一族的后人。萧正德与妹妹偷情乱伦。长乐公主嫁人后两人仍藕断丝连。为长相厮守,萧正德与长乐公主定计,找来身材、相貌与长乐公主相仿的婢女,穿戴公主的服饰,手臂戴上公主的玉钏,一身珠光宝气,捆将起来,扔到公主的床上。然后,萧正德纵火焚烧公主府第。人们找到婢女的尸体时,误以为公主被大火烧死。真正的长乐公主隐姓埋名,自称柳夫人,与萧正德双宿双飞,生有两个儿子。

这一招不是萧正德的专利,前废帝刘子业为娶姑姑新蔡公主曾经干过一次。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刘子业与姑姑未能保守秘密,萧正德兄妹乱伦的事一样不胫而走。黄门郎张准当着皇族大臣的面大骂萧正德道:“我的野鸡不是长乐公主随便你夺走!”张准驯养过一只诱捕野鸡的雉媒,羽毛华丽,国色天香,被萧正德看中抢走。雉媒就是人们利用野鸡好色的毛病,施展美鸡计,诱捕野鸡的美鸡。当时诸王在,皇太子也在。张准当众宣扬萧正德的丑事,想瞅准时机要回美鸡。两人几乎动起手来,多亏武陵王萧纪劝架,好说歹说,萧正德把美鸡还给张准。

萧正德郁闷,这不是一只鸡的问题,也不是长乐公主的问题。倘若自己是皇太子,张准胆敢如此嚣张吗?萧正德暗中屯积粮食和物资,蓄养一批死士。总有一天你张准乖乖把美鸡送来,我和妹妹也不必偷偷摸摸。怎么才能有这么一天呢?做皇帝,只有当上皇帝才能为所欲为。

跳出包围圈

侯景谋士徐思玉看透萧正德这个人,一个敢想敢做无所畏惧的家伙,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造反派。侯景联络萧正德,许诺立萧正德为皇帝。强盗遇上土匪,臭味相投。萧正德比侯景还着急,写信忽悠侯景赶快起兵,越快越好,没有万一,只有一万,你在外,我在内,大事肯定成功。

所以,当五路梁军分四路杀来之时侯景并不慌乱。王伟献计避实击虚,直取建康。长江自古号称天险。曹操兵败赤壁,太武帝拓跋焘数十万铁骑临江叹息,难迈大江一步。侯景区区数百名骑兵,不到一万步兵,想过长江痴人说梦。但是,拓跋焘骑兵虽多没有船只,侯景有船。萧正德有船,侯景就有船。曹操的失败,在于敌人有所准备,侯景行动必须快,快到敌人尚未封锁江面已然渡江。

眼下之计,先跳出五路梁军的包围圈。王伟再献妙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然后再声东击西。

侯景的叛乱属于超级大冒险。刘裕京口建义时尚有恢复晋朝的响亮口号,有一定的号召力。再者刘裕击败孙恩在百姓和军队中有声望。侯景不过丧家之犬,走投无路来到梁国,人生地不熟,江南百姓如何肯跟侯景造反,何况侯景不是汉人,而是北方的羯人。

只要走错一步棋,满盘皆输。难以想像的是,侯景每一步军事行动都走对了。寿阳城自然有朝廷的密探。侯景先做出死守寿阳的假象,然后以打猎为名率兵出寿阳,人们毫无察觉。大家发现出城的侯景不再回来,产生疑惑,侯景扬言南下攻取合肥。

合肥是鄱阳王萧范的地盘,精兵锐卒尽在城中。侯景打合肥纯粹找死。未等人们回过味来,侯景率军突袭谯州(今安徽滁州)。谯州守将萧泰猝不及防,城破被擒。侯景一举跳出梁军包围圈。侯景继续发力,兵进历阳(今安徽和县)。历阳守将庄铁有所防备,夜袭侯景。庄铁毕竟不是久经战阵的侯景的对手,偷袭失手后投降。庄铁的建议证实王伟奇袭建康计划的可行性。梁朝太平的时间太长了,五十年,长江天险防守薄弱,大江之上只有王质的三千水军,至关重要的采石渡口竟然无兵防卫。

侯景的军队赶往大江,江面出现数十艘大船,那是临贺王萧正德的接应船。侯景没发现梁朝水军的一只战船,江面宁静得可怕。侯景派出士兵驾小舟侦察。侦察兵渡过长江,折返回报:“王质的水军从采石撤退了。”

侯景拔出长剑差一点砍下侦察员的脑袋。

起兵叛魏以来,侯景一直倒楣,运气非常差,十万军队越打越少,最后只剩八百人。叛变梁朝,侯景运气出奇的好,从八百人慢慢发展到一万多。每走一步似乎都有上天护佑。强占寿阳,萧衍不怪罪;壮大自身,萧衍不起疑;成功跳出梁朝大军的包围圈;得到萧正德渡江的船只;长江上唯一一支水军竟然不战自退。侯景不相信迷信,只相信实力。运气太好,说明不正常。侯景起疑心,怀疑侦察兵胆小怕事,根本未过长江,故意欺骗。侯景令侦察兵再次渡江,务必折一根树枝来。

江东树枝到手,不由侯景不信。不到岸边折不到树枝,侯景确信大江之上没有敌人,喜出望外,现在可以说,胜利在望!

侯景接连施展出妙招,而萧衍则是昏招叠出。虽然朝廷受到侯景欺骗,对叛军下一步军事行动缺乏预判,但是各地仍不断将叛军动向情报送往建康。侯景向长江方向挺进之际,萧衍仍然未能明确判断出侯景的军事意图。

梁朝中央官员没打过仗,也不会打仗,只有羊侃有资格与萧衍讨论军事议题。萧衍向羊侃征求意见。羊侃建议速派两千人马占据采石渡,修筑防线,向邵陵王下达袭取寿阳的命令。羊侃的应对之策算得上狠毒,直接端掉侯景老巢,釜底抽薪。叛军前进不得,后退无路。这些刚刚组建起来的乌合之众只能解散。

一向果断的萧衍此时犹豫起来。朱异提出反对意见:“侯景必无渡江之志。”侯景不渡江向长江出击做什么,莫非到江边几日游?谁都听得出朱异的话毫无道理,偏偏萧衍认可。

有人认为萧衍晚年昏愦,侯景献地两年来所做的一切可以证明;也有人认为萧衍过于轻视侯景。对于真正的军事家来说,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必须重视敌人。萧衍可以公然宣称折根木棍揍侯景的屁股,但在军事战术上不能不小心谨慎。邵陵王萧纶奉命出征时萧衍做过最高指示:“侯景小竖,颇习行阵,未可以一战即殄,当以岁月图之。”对付久经战争考验的侯景,不能指望一战而胜,依靠军队和物质的优势拖垮敌人,这是萧衍的战略思想。十倍于敌人的军队,百倍于敌人的土地和资源,萧衍做出持久战姿态,表明非常重视侯景,惧怕侯景过人的军事指挥能力。

侯景当然不可能来江边旅游,那么只有三种解释。一是无目的逃窜;二是渡江袭击建康;三是急于决战,诱使梁军主动出击。无目的逃窜字眼用在身经百战的侯景身上,那是一种侮辱,决不可能。渡江袭击建康,萧衍认为也无可能。长江不是陆地,不是城镇,说过就过。侯景无船,即便抢些渔船,岂是梁国水军的对手。侯景放弃陆战优势,与梁军争胜于大江,那是极端的军事冒险。萧衍判定侯景在玩引蛇出洞的把戏,渡江乃是佯动,诱使梁军主动进攻,各个击破。若依羊侃对策,五路梁军不再协调统一,到达寿阳势必有先有后,正中侯景诡计。

勇于承当责任是奸臣优良品质之一。优秀的领导不会轻易表明态度。世事无常,谁又能确定自己永远正确。一旦错了,贻笑千古。岳飞不是秦桧可以杀死的,但秦桧杀掉他,替宋高宗赵构背了上千年的黑锅。洞察萧衍心理的朱异揽过责任。无论日后侯景渡与不渡,我都没有错。这也是秦桧敢于用“莫须有”罪名除掉岳飞的原因。当然,拿秦桧杀岳飞的卑鄙无耻举动来比朱异的军事战术选择不很恰当。但是,历史和人心深处千般雷同,读史使人明智不是说说而已。

熟悉北方鲜卑人不畏死亡冒险精神的羊侃叹息道:“我们败了!”

未能迅速攻击寿阳,萧衍错过消灭侯景最佳时机。但是,萧衍不会坐视侯景军队向江边移动不加理会,尤其历阳发生战斗之后。朝廷任命萧正德坐镇丹阳郡,负责建康及长江防务,同时下令王质的水军向采石方向巡逻,屯驻采石渡。

长江无险

任命萧正德担任城防司令实在是件有趣的事情,那就等于用侯景守建康。萧衍最大的失误在于未能认清萧正德的真面目。他作梦也不曾想到萧正德会帮助侯景造反。

人做每一件事须想到后果。萧正德帮助侯景会得到什么?萧正德希望当上皇帝。这是根本不现实的事情。侯景失败,萧正德会丧命;侯景成功,也不会立萧正德,因为萧衍的子孙们控制着梁朝大部分土地。立萧正德等于把侯景推到国家公敌的位置上去。与其让萧正德做皇帝,何如自己来做。

萧衍忽略人性的贪婪。人性的贪婪在于不计后果。资本之所以在全球掀起大风大浪,正是依附在人性贪婪之上。300%的利润敢于冒绞首的危险,皇帝的诱惑远远超过3倍。贪婪冲昏人的头脑,泯灭人的理智。

对于侯景来说,长江是不可逾越的天险,即使渡过也无粮食补给;对于萧正德来说,送侯景过长江易于反掌,补给更非难事。

难事变成易事,坏事变成好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也是自然界的规律。看过八卦图的人会明白,世界原本如此。

长江之上原本有一支常驻水军,将领王质带领下移师采石渡。偏偏此时此刻,临川太守陈昕向朝廷请命去守采石渡。陈昕是白袍将军陈庆之第五子,武功高强,曾单骑擒杀北朝勇将,梁朝硕果仅存的优秀青年将领。十二岁参军,跟随父亲一路打往洛阳,途中生病回到江南免过白袍队全军覆没之灾。历阳战事爆发,朝廷调陈昕回京。一心报国的陈昕认为王质的军队不堪重任,主动请缨,用心是好的,萧衍也挺高兴。孰不料陈昕的军队尚未出发,朝廷调王质为丹阳尹的诏书已到。王质一刻未耽搁,立即动身去丹阳。

一般来讲,官员调动需要交接,新官未到旧官不能离职,何况采石乃长江防线至关重要的一节。细想一下,王质匆忙离职不难理解。此时坐镇丹阳郡负责京都防卫的镇北将军是萧正德。萧正德把大船派出去接侯景,巴不得王质赶快走,恰好王质新职务是丹阳尹,归萧正德管辖,十万火急把王质催来。有句俗语叫做“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在南北朝时代不适用。将领们手下都有自己的部曲、家兵。部曲、家兵不属于国家,是私人武装,个中原因在这里不需再解释,以前讲过。所以陈昕才说王质的水军轻弱,而自己的部队久经战阵。王质一走,带走部曲家兵。用人用自家人,这些人都是部队中的骨干人员。军官、骨干们一走,剩余的士兵们群龙无首,不可能去长江上击沉侯景的战舰,何况侯景乘坐的船只名义上是萧正德的补给运输船。

曹操、拓跋焘引以为恨事的长江天险形同虚设,侯景如履平地。萧衍最放心的一环成为最致命的一环。侯景渡江,军马数百,士兵八千人。

萧衍大为震惊,事实证明他的战略战术彻底失败。萧衍的威信在臣民心目中一落千丈。当太子萧纲一身戎衣出现在净居殿时,萧衍清楚,到了交权的时候,紧紧握了四十七年的皇帝权杖该换人。世事变幻莫测,几天前萧衍信心满满、踌躇满志,而今一盆冷水浇下。残酷的事实摆在面前,不服老不行,八十五岁,莫非真老了。

萧纲向皇帝请示方略,萧衍说了一句话:“这是你的事情,何必来问我,内外军队全部交给你。”

临阵换帅兵家大忌,但战争中走马换将的事屡见不鲜,人们渴望通过换人改变旧有的模式,激发人气,萧衍也想换一种方式赌一把。姜是老的辣,萧衍老谋深算。老谋深算意味考虑事情太多、太全面,想尽善尽美,往往事与愿违。乱拳打死老师傅,老师未必一定比学生强。萧衍VS侯景,败在过于追求完美。诛杀侯景想杀得名正言顺,擒拿侯景想拿得稳稳当当。对比双方力量,让侯景过长江,萧衍败得彻头彻尾。

几个回合下来,萧衍的自信荡然无存,提前将帝位让给儿子。萧衍又大错了一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萧纲均难比萧衍。萧衍搞不定的事,萧纲如何能搞定。萧衍的心理素质本不至于如此之差,萧衍毕竟八十五岁高龄,身体各个机能都在下降,短短一年多发生的事情,尤其对战侯景的结果令萧衍心态失衡,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如果继续由萧衍掌握全局,尚有击败侯景翻盘的机会。换成萧纲,一点机会都没有。

写写淫诗艳曲,一百个侯景不如一个萧纲。用兵打仗,一百个萧纲不如一个侯景。萧纲对叛军的情况一无所知,而侯景对建康城中的情况了如指掌。不仅仅因为有萧正德,谋士徐思玉孤身进入建康城打探消息。此时入敌营九死一生,徐思玉敢来。徐思玉欺骗城中人,说他背叛侯景投降朝廷请求面见皇帝。有人怀疑徐思玉是刺客,朱异一口否定:“徐思玉岂是刺客!”徐思玉当然不是刺客,也不是叛徒,而是密探。他身上带有一份能保证自己有来有回的文告,那是一份侯景起兵的文告,文告宣称侯景起兵只为清君侧,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谁是奸臣?朱异。

来而不往非礼也,人家敢来,我们岂能不去,朝廷使者来到侯景的营盘。当使者责问侯景起兵原因时,侯景大言不惭地对使者道:“做皇帝。”一边的王伟嘿嘿解释道:“朱异乱国,侯王除奸臣而来。”

清君侧,古老的欺骗手段,掩耳盗铃而已,没有一个忠臣会用武力清君侧。

攻城战一触即发,对比双方实力,各有所长。侯景的长处在于将领,军队的各级军官均为百战之将。萧纲的最大优势在于军队,建康人口据《太平寰宇记》载,城中二十八万余户。按每户四人计,已过百万。一百万人中能拿起武器作战的男人少说也有十万之众。但是,没有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建康城太平近五十年,优秀贵族子弟大多在边镇为将,剩下来的只是些涂脂抹粉的小男人。这些人一生不会骑马,没见过兵器、铠甲。写写诗、泡泡妞那是可以的,指挥军队打仗,冲锋向前,拼刺刀见红,开肠破肚,实在勉为其难。故而王伟笑话建康城中的人:“城中非无菜,但无酱耳!”

建康城中有没有将领呢?只有一位,从北方来的羊老虎羊侃。好在太子萧纲意识到这个问题,军事指挥权全部交给羊侃。

太子萧纲有城池,有粮食,有援军,有补给。侯景没有。侯景渡江时,《南史》和《资治通鉴》记载马数百匹,兵八千人。按《梁书》记载,马数百匹,兵千人。即使《梁书》记载有误,侯景兵力也不足一万,要粮食没粮食,要补给没补给,要援军没援军,处于大大劣势。然而,侯景一仗改变了这个局面。

奇袭建康

侯景奇袭建康。奇袭战讲究出其不意。叛军渡过长江,战略目标暴露。

南京城素有“龙蟠虎踞”之称,自古形胜之地,地势雄伟险峻。滚滚长江由西南北上折而向东,沿江丘陵起伏;北依鸡笼山、覆舟山、玄武湖;东濒青溪;秦淮河穿过城南。因山峰和江河之险,梁都建康沿续东晋南朝传统,无外郭城墙,由几座城池结合山川构成。西面的石头城和西州城;北面的白下城;东面的东府城;南面有丹阳郡城,呈众星捧月般护卫着内城,内城中心即皇宫所在地-台城。

建康易守难攻,城中粮食物资充足。侯景只能寄希望于快,速战速决。叛军推进速度极其迅速,十月二十二日渡江,二十四日抵达秦淮河。

侯景能从长江边兵不血刃一口气杀到秦淮河,在于防守建康南大门丹阳城的萧正德故意放水。萧衍与太子萧纲直到此时仍未意识到朝中有内奸,竟将防守内城宣阳门的重任交给故意败退下来的萧正德。丹阳郡城丢失,叛军直接面对秦淮河。

庾信负责秦淮河防务。庾信是南北朝的大文学家,极负盛名的《哀江南赋》即出自此人的手笔。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说,庾信须感谢侯景。侯景之乱改变庾信的一生,使他写出流传千古的优秀作品。此之前,他是个情色文学作家,宫体诗的代表人物。再怎么说,情色文学受正统文学的排斥,红楼梦都曾被道学家们贬为“淫书”。侯景乱梁,庾信才会来到长安。人生历练、失败之痛、思乡之苦、悲国之愤激发潜能。西魏、北周、隋均尊庾信为文坛一代“宗师”。庾信的“怨歌行”即他个人命运的真实写照: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北朝文学大宗师此时此刻正端坐在朱雀门城楼上,一袭大袖宽衫,脚踩木屐,口嚼甘蔗,悠哉悠哉。魏晋南北朝讲究风度,南朝更甚。前秦天王苻坚百万大军压境,谢安从容对弈,和别人下棋。区区侯景万把人马,庾信尚不放在眼里。庾信来守秦淮河,因为他是太子的人。

太子萧纲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他的战略思想就是防守。梁军中央军主力在寒山损失惨重,萧纶进攻寿阳又带去一部分人马。城中训练有素的士兵所剩无几,甚至把监狱里的囚徒都武装起来。建康城太平日久,禁卫军们站站岗、走走队列倒也称职,与叛军打野战恐怕不是对手,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队伍更是乌合之众。建康与寿阳不同,寿阳位于南北朝边境线上,萧衍为争夺寿阳与北魏打了二十多年的仗。寿阳人会打仗,建康人不会。萧纲认为,不和侯景硬拼,守住建康城,用不了多久各地勤王部队到达,叛军必败。

萧纲军事部署如下:保卫建康的总指挥是萧纲长子萧大器,副总指挥才是羊侃;五子萧大春守石头城;东宫学士、建康令庾信守秦淮河的重要通道朱雀桥;萧推守东府城;谢禧、元贞守白下城。事实证明萧纲就是一个蠢货,他任命的将领,除了羊侃都是些扯蛋的人,庾信扯了第一把蛋。

朱雀桥是秦淮河最大的浮桥。太子萧纲想把浮桥拆了。萧正德不让拆,桥拆掉,侯景怎么过来。萧正德说,拆桥会动摇民心。现在军队乱了套,都往军械库跑,抢武器、抢装备。老百姓再乱起来,趁机打砸抢,控制不住局面。

萧纲一想,也是个理儿,桥不拆,派重兵把守。于是庾信手拿甘蔗,带宫中三千禁卫军防守朱雀桥。

道理再简单不过,既然不想主动出击,留着浮桥做什么。转眼间,尘头大起,喊杀震天,侯景的军队杀到。庾信一边嚼着甘蔗,一边慢条斯理下令拆除浮桥。刚刚拆了一条船,叛军冒出地平线,庾信看到令人恐怖的一幕,外星人入侵,魔鬼来了。

庾信的上一任建康令王复不认识马,误以为大老虎。庾信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有将才,因为他认识马。然而,庾信不认识侯景阵中的马,哪有穿衣服的马,还穿着铁衣。当然有,不仅有,存在了两百年,只是庾信从来没有打过仗。马是怪物,骑在马上的人也是怪物,铁衣铁面,只有眼睛和一双手露在外面。

建康人没见过铁甲骑兵,上一次见北方人马披甲的重装骑兵尚要回溯到一百三十多年前,当年,刘裕利用投降的南燕国铁骑保卫被卢循围困的南京城。侯景的军队,连重装步兵均面戴铁面,透过铁条看到那一双双被欲望扭曲充满疯狂的野兽般的眼睛。

这是一支亡命之师,从他们渡过长江那一刻起,侯景在他们的心里刻下一行字:胜者称王,败者做鬼。

抵御亡命徒,需要拿出不怕死的精神,这种精神恰恰是有钱人缺少的。他们牵挂太多。世间的牵挂太多,胆子也就变得越来越小。庾信就是这种人。门阀贵族的优雅在于国家和法律的保护。失去国家和法律的保护,仍能从容面对贪婪、凶恶的人们,那才是真正的优雅,才是真正的勇士。否则,优雅和高贵只是贴在脸上的一张华丽的纸,风一吹便脱落了。

铁甲兵手握刀矛,一排排向秦淮河涌来,有如青色的海洋。乱箭划破长空。庾信咀嚼着甘蔗,已经品尝不到甜蜜的滋味。“嗖”,一支冷箭钉在身旁的城门柱上,箭尾摆动,发出“嗡嗡”的响声,手中那截甘蔗应声而落。庾信惊得灵魂出窍,如果继续留在朱雀桥的城门楼上,会有一支箭钉进他的胸膛。

庾信跑了,扔下三千将士不管。士兵们见长官不见了,也纷纷逃命,又一道天险让给侯景。萧正德党羽修好浮桥,迎接侯景渡河。庾信若能坚持一小会儿,太子萧纲派出的三千援军即到。对比双方人数,六千对八千,又占有地理优势,怎么也能抵挡一下。

战争决不是简单的数人数。一名优秀的军官抵得上十万雄师。援军将领是那位领水军统领王质。当他的号称精锐之师的三千人马迎头遇到叛军时,不等摆好阵式,士兵们先跑了。难怪陈昕说王质军队的战斗力差。既使士兵如虎,怎奈军官如羊。

宣阳门下,大叛徒萧正德与侯景会师。梁朝军袍红色,由于朱异供应青布给侯景,所以叛军的军服是青色。萧正德的军队反穿军袍,露出青绿色的里子。两家会师,叛军声势更盛。最要命的是,萧正德防守宣阳门,宣阳门是建康内城的大门。进入内城,气势宏伟的皇宫映入眼帘。

出奇的顺利,大大出乎侯景的预料。从渡江到来到皇宫前,侯景几乎兵不血刃,未遇到像模像样的阻击。如果说这是萧正德的功劳,令他更为诧异的事接连发生。萧大春放弃石头城逃跑,谢禧、元贞放弃白下城逃跑。拱卫皇宫的四座重要的城池只剩东府城尚在朝廷手里。石头城那是梁国屯放常平仓粮食的地方,萧大春等于将叛军最缺乏的东西拱手相让。

萧衍父子龟缩到皇宫内,人们争先恐后逃往皇宫,聪明人开始向皇宫运米。一座小小的宫城,聚集十万男女,搬进四十万斛粮食。

形势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变化,短短一天的时间,侯景占领大半个建康城,控制数十万居民,又得到常平仓的大米,萧衍父子反倒处于劣势。

不堪一击,不堪一击啊。侯景万分得意,上天的旨意,不信不行啊。又一个高王诞生啦。高欢是侯景的偶像,眼见比肩偶像,梦想成真。

倘若战争就此结束,那么建康上百万居民会从恶梦中解脱出来。因为侯景出兵前效仿高欢发布过命令,不乱杀人,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令行禁止。但是,侯景高兴得太早,恶梦刚刚开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354.html

上一篇:台城保卫战
下一篇:别怪我心狠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