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反复无常的乌孙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02 22:09:00 0

西汉名将之冯奉世

就在赵充国搞定羌人之乱时,乌孙又开始兴风作浪。都说时势造英雄,这时一个叫冯奉世的人浮出水面,走向了历史的舞台。

冯奉世是上党潞(今山西省潞城东北)人,出身于将门世家,他的祖先冯亭是韩国上党太守。当年秦国进攻上党,强硬地断绝了太行通道,打开了韩国的屏障,使得韩国无险可以据守,冯亭退守上党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举城献于赵国。赵国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赵括一起来抵抗强悍的秦军,最后战死在长平,成就一世英名。其宗族因此四分五裂,当秦国消灭六国后,冯亭后人冯毋择、冯去疾、冯劫都成了秦国的将相了。

到汉朝时,冯奉世祖父冯唐在汉文帝时期闻名于朝野,原因就是说话直率,不知忌讳,一根筋走到底。因此在朝中虽然是三朝元老(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人已不是那个人(从青涩少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者),官却还是那个官(郎中署)。也正是因为这样,有一次,汉武帝乘轿路过郎署时遇上了他,忍不住问道:“你这么老了,怎么还是一个郎署?”

冯唐叹道:“我在汉文帝时就为郎署了,只因生不逢时,一直怀才不遇啊!”随即他说出了“怀才不遇”的原因:

1.汉文帝名如其人好文,而我好武,因此得不到重用。

2.汉景帝人如其名好美,而我貌丑,因此得不到重用。

3.陛下您即位后文武皆好,美丑皆喜,却偏生重用年少的;而我却老了。因此也得不到重用。

汉武帝听了他的话很是感动,因此提拔他为车骑都尉。这便是“冯唐易老”典故的来由。有唐代文学家王勃的名篇《滕王阁记》为证:“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闲话少说,我们还是来说这冯唐之后的冯奉世吧!冯奉世生于汉武帝时期,在汉武帝末年,以“良家子弟”被选为郎官,当了宫廷卫兵。汉昭帝时,以其功劳补为武安长,后来因为一件事的差错,他干脆直接炒了汉昭帝的鱿鱼,回家过“躬耕于陇亩”的生活去了。这时才年过三十的他,且耕且读,学习《春秋》,攻读兵法,大有“以待天时”之意。

金子总是要闪光的。前将军韩增因为“慕其才”而把他推荐给汉宣帝,汉宣帝把他召来,进行了一次面试,结果顺利过关,被封为军司空。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冯奉世随军出征匈奴,这次他的表现得到了汉宣帝的认可,于是在凯旋后,汉宣帝给了他一件更伟大而神圣的使命:出使西域。

冯奉世的任务是:

1.对协助汉军打击匈奴有功的乌孙进行“安抚”。(汉宣帝也许是受赵充国的“安抚”政策可行性的影响)

2.进一步加强与西域各国的往来和联系。

3.护送大宛的使臣回国。

被授予卫侯的冯奉世带着随从人员及大量礼物护送“贵客”大宛使臣,呼啦啦地上路了,当走到伊修城(今新疆若羌东北)时,正准备就地休息的冯奉世接到前都尉宋将打来的报告:莎车(位于今新疆莎车县)发生叛乱事件。

莎车事件导致的直接后果有二:

1.杀死了坚持与汉朝友好往来的国王万年。

2.杀死了汉朝使者奚充国。

这里有必要先来看看这次流血事件的来龙去脉。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前面已经说过,为了汉朝利益,公主18岁嫁到乌孙国。她生子、参政、夺权,一生嫁了三个乌孙王,把该做的都做了,当真做到了“鞠躬尽瘁”。

她一共生有三个儿子,长子名叫元贵靡,是文武双全、德才兼备的人才,曾被翁归靡立为王储。次子名叫万年,风华正茂时候,作为特派生在京城长安“留学”。年老的莎车国国王在长安见过万年,十分喜欢这个年轻人,称其是不可多得的少年俊杰。莎车国的民众当时都很识时务地想找汉朝为“依靠”,而乌孙是当时西域最大的国家,再加上万年是“汉乌”的杂交产品,而且莎车国王当时又“无后”,因此,万年在他死后“理所当然”地接任了莎车国王。

万年上任后就显示出不凡的政治锋芒,励精图治,极力摆脱匈奴的控制和奴役。匈奴闻知后十分震惊,派出特使在莎车国王廷内部挑拨离间。事实证明,匈奴的离间计很快就成功了。莎车王的弟弟呼屠征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万年在这场政变中壮烈牺牲。

新任莎车国王呼屠征派出使者向他的周边国家宣称,北道诸国属匈奴,南道诸国应听从他的指挥。莎车与匈奴已结成联盟,由鄯善西去的道路已被他们垄断,要想去西域,须得留下买路钱。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冯奉世没有慌张,而是很镇定地找来副使严昌,两人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最后两人达成以下共识:莎车国内发生政变看似小事,实是不可不查的大事。如果不及早铲除立足未稳的莎车新王,势必养痈成患,难以制伏,以致危及整个西域的稳定和安全。

达成共识后,两人的眉头锁得更紧了。问题来了,要想镇压莎车,必须要有军队,调动军队又需要上报朝廷,路途遥远,一来一往,非朝夕之事。时间一长,边境形势会更加严峻,只怕到时会一发不可收拾。看来回国搬救兵这条路是行不通了。最后两人商量来商量去,只能是“就地取材”了:从附近各国去“借兵”,组成“联合部队”去平莎车的叛乱。

“要是各国不肯借兵呢?”严昌问。

“以汉朝的威名和实力,这兵他们是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冯奉世答道。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仅凭我们两个人的力量,他们不借我们也没办法啊!”严昌继续问。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难道我们就不能假传圣旨,以汉朝的名义向他们借兵?”冯奉世答道。

“怎么个假传法?”严昌第三问出炉。

“我有‘尚方宝剑’在此。”冯奉世说着把从朝中带来的符节通知拿出来,胸有成竹地道。

事实证明,冯奉世料想得果然没有错,因为有“尚方宝剑”在手,不久借到各国联合军一万五千多人,以南北夹击之势共同进攻莎车。新任莎车王呼屠征毫无防备,还没来得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其都城就被攻破了。呼屠征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学项羽当年以自刎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

莎车国之乱瞬间平息,冯奉世将呼屠征的头颅和平定莎车国前因后果的“报告单”送给朝廷。汉宣帝见到报告后十分高兴,当即召见前将军韩增,赞道:“真的很庆幸将军推荐到了这样的好人才啊!”(《汉书·冯奉世传》:贺将军所举得其人)

随后,冯奉世在“还兵”给各国后,继续他的“西游”。他因为在莎车一战成名,一路风雨无阻直抵大宛。大宛此时对他的大名“久仰”已久,因此进行了隆重的接待仪式。冯奉世在顺利地完成了使命回国时,大宛王赠送“龙马”(长得像龙的马),表示与汉朝的友好之情。

冯奉世荣归长安,汉宣帝很是高兴,众大臣此时都很识务地联名上疏,说冯奉世不辱使命,有功于国,理应封官加爵以示嘉奖。

这正合汉宣帝的心意,就在他要批上一个大大的“诺”字时,少府萧望之出现了。他语出惊人,开门见山地道:“皇上要对冯奉世加官晋爵,臣不同意。”

他随即提出了不同意的理由:冯奉世擅自发动小国之兵,虽有“平乱”之大功,但是“只能远观,切勿模仿”,如果加封冯奉世,将来他人出使时贪功趋利,也“模仿”冯奉世的方法,“假传圣意”私自动用兵马,在万里之外为求功名而与他国寻衅滋事,那样就会惹出很多是非来,所以臣认为不应给冯奉世加官晋爵。

汉宣帝认为萧望之说得也有道理,但冯奉世的“功绩”也不能全抹杀,于是,又来了个“折中主义”,对冯奉世只加官不晋爵,提升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4187.html

下一篇:边塞风云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