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陶渊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他是哪个朝代的?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1-08-25 23:09:45 0 陶渊明

大家好,欢迎收看本文章,在这美好的一天中,遇见您是我的福气,遇见您是我的幸运,希望这篇文章“陶渊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他是哪个朝代的?”能够给您带来一点生活中的趣味!

陶渊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他是哪个朝代的?

01

405年,东晋王朝有两个人做出了不同的人生选择。

刘裕在彻底平定了“桓玄之乱”后,又收复淮北十二郡,被封为“豫章郡公”,食邑万户,从此,成为东晋王朝最大的权臣。最终,他也逐渐走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道路,在15年后废帝自立,开创南朝宋王朝。

另一个人则是彭泽县令陶渊明,他再一次辞职回家了。

没错,陶渊明是东晋的,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西晋,西晋之后经过司马氏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之后,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东晋王朝。

我们开始陶渊明的故事。当时的东晋吏治腐败、经济崩溃,门阀士族吃香喝辣,升斗小民每天都在为糊口而奔波,大家都认为这是掌权的司马道子父子造成的。

6年前,江州刺史桓玄起兵“清君侧”,面对“为国建功”的机会,陶渊明的小宇宙爆发了:“桓将军,我来助你一臂之力。”

可历史证明,凡是“清君侧”,往往是要把皇帝拉下马。在感受到桓玄想要称帝的野心后,陶渊明立刻辞去工作,转身就投奔了讨伐桓玄的刘裕,成为刘裕麾下的一名参军。

等到桓玄失败、刘裕大胜时,陶渊明才发现:“天下乌鸦一般黑,刘裕也想称帝。”他再一次挂印辞官,去投奔建威将军刘敬宣,并在刘敬宣手下担任参军一职。

可他没想到,刘敬宣在风云激荡的乱世中,竟然没有半点担当,于是他辞官了。这一次,陶渊明彻底失望了。

当他孑然一身回到家中时,面临的是家徒四壁的窘境。家人吃饭要米粮,孩子上学要学费,自己还爱喝点酒,在现实的压力下,陶渊明在叔叔陶夔的劝说下再次出仕,担任彭泽县令。

三个月后,督邮来检查公务。这位督邮凶狠贪暴,每到一地都“吃拿卡要”,比周扒皮还狠。县吏提醒陶渊明:“我们要穿正装、备好礼,恭恭敬敬地迎接。”陶渊明一听就怒了:“我连桓玄、刘裕都不愿伺候,还能伺候这等卑鄙无耻之人?岂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

既然不能达济天下,那就独善其身吧。陶渊明决定与这个黑暗的世道划清界限,于是挥笔写了一封流传千古的辞职信——《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田园都快荒芜了,还是回去吧,那里才是我该去的地方。心灵早已成为身体的奴隶,让我不得自由,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

我根本不羡慕富贵,也不羡慕神仙,只有人间的清闲生活,才是我所期盼的。要么趁良辰吉日去踏青游玩,要么在田里种点蔬菜,要么就登山狂啸,伴随着潺潺流水声填诗做赋。如果人生能够这样过,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

陶渊明离开喧嚣的名利场,回归到原始质朴的乡村田园。

陶渊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他是哪个朝代的?

02

回到农村老家后,他开辟了一块宅基地,用茅草、土坯盖了几间简陋的屋子。后院栽几株榆树和柳树,前院种满了桃树和李树,吃饭时就坐在树下,与黄狗为伴;晨起时就在院子里活动筋骨;果子熟了,顺手摘下就能吃。

简洁的庭院没有喧嚣纷扰,宁静的内心没有功名利禄。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如此诗意,那他怎么生活?

每天早晨,他就扛起锄头走向农田深处。他在南山下种了点豆子,结果没好好打理,野草长得比豆苗都多。陶渊明“吭哧吭哧”地锄草、翻土,到晚上才能披星戴月地回到家里。但是辛苦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人活着,开心最重要。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东晋出了陶渊明这朵奇葩,引得很多人前来围观。一名基层军官来拜访陶渊明,正好赶上他在酿酒。当时的酒糟刚好煮熟,需要用布过滤一下,陶渊明随手就解下头巾用来过滤酒糟,用完之后又戴到头上去,结果弄得头上全是酒糟沫子。但他根本无所谓,转身就接待了军官,二人端着新酿的酒痛饮三大碗。

陶渊明的朋友颜延之要去南京上班了,临行前来他的隐居地告别。二人借着痛饮的机会互诉衷肠。就在送别时,陶渊明为颜延之写了一首送别诗。估计颜延之作诗水平不太行,所以他想用舞剑来回赠陶渊明,可一摸腰间:“出门竟然忘记带剑了。”陶渊明就随手从树上折了一截树枝:“你就用这个代替吧,反正都是直的。”就这样,颜延之以树枝代替剑,舞得风生水起。陶渊明则在树下抚琴,仿佛“高山流水”的故事重新上演。

江州刺史王弘特别欣赏陶渊明,于是向他发出邀请:“我们做朋友吧。”陶渊明好不容易逃出官场,怎么可能再结交高官显贵?于是回绝了。

在被陶渊明拒绝之后,王弘就成了陶渊明的疯狂“粉丝”。有一天,陶渊明准备去庐山游玩,王弘请陶渊明的朋友在半山腰备好酒菜,等他爬到半山腰时,看到朋友在那里喝酒,立刻跑过去蹭吃蹭喝。

就在这时,王弘假装刚好路过,也趁机来到酒席前。陶渊明心知肚明,但他把表面功夫做得十足,三人在那里举杯畅饮,直到日落山头才尽兴而归。

为什么陶渊明辞官归隐,还被大家羡慕不已?因为陶渊明用他的率性、洒脱,活成了所有人最想成为的样子:不为金钱名利而活,只为取悦自己。

陶渊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他是哪个朝代的?

03

早年的陶渊明并没有这么“任性”,他和大部分人一样,也曾对功名利禄十分渴望,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才华,去实现济世安民的政治抱负。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再如: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陶渊明少年时就立下大志向:此生定要建功立业,横行天下。他像所有年轻人一样,满怀欣喜地拥抱世界。可现实的打击,一次次地折磨着陶渊明。

29岁时,他成为江州祭酒。在这个年纪就成为正厅级干部,可谓前途无量。不幸的是,江州刺史名叫王凝之。此人没有继承其父王羲之的半分神韵,甚至没有妻子谢道韫的文学才华,他能得到江州刺史这个重要的职位,只因为他是琅琊王氏的子弟。王凝之迷信五斗米道,成天抛下公务不管,跑去求神祭祀,以至于把堂堂公务大厅办成水陆道场。

作为副手的陶渊明只好每天帮他处理工作:上级来检查工作,王刺史在求神,陶渊明去接待;群众来反映问题,王刺史在念经,陶渊明去挨骂;同事来请示工作,王刺史在打坐,陶渊明去协调。

如果只是工作上的事也就罢了,可偏偏陶渊明与琅琊王氏是仇人啊。当初他的曾祖父陶侃凭借实力和机遇,从县级公务员一路升迁为江州刺史,却因王敦要扩充家族势力,就被排挤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广州。不过,后来王敦叛乱,陶侃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成为平定王敦叛乱的大功臣。

祖传的仇恨和现实的困境,让陶渊明终于决定不伺候王刺史了。两个月后,他辞职回家。

此后,陶渊明就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来回摇摆。

五年后,桓玄起兵“清君侧”,他为了报国理想而积极参与。当理想遭到亵渎时,他同样可以转身投奔刘裕,讨伐桓玄。当刘裕彰显野心时,他丝毫没有留恋功名,转身就走。只要身段软一点,就能留在县太爷的位置上继续作威作福,可他还是选择离开,从此与山林为伴。

为什么陶渊明被后世如此推崇?因为他只遵从自己内心的感受,活出了真正的自我。当世人纷纷成为名利的奴隶时,陶渊明不留恋、不争抢,只留下一个潇洒的背影,让世人心生向往。

陶渊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他是哪个朝代的?

04

陶渊明的境界,我们都是身不能至、心向往之。上初中时,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过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当时我十分不以为然:“男子汉大丈夫,怎能不砥砺奋进,而去过自己悠闲的小日子呢?”可当我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后,面对社会中的潜规则、职场上的人情、公司里的钩心斗角,无数次对自己说:“算了,别干了,大不了回家种田。”

可当早晨醒来,看着节节攀升的房价、廖廖可数的存款、没有还完的花呗、还未到账的工资,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满面疲惫的妻子,我真的没有一丝勇气把辞职报告交上去。这时,我才明白成年人的世界,不是谁都有资格说“放弃”二字的。

这才是生活本身。放弃疲惫的生活,离开艰难的职场,大部分人是想过的。可我们终究不是陶渊明,做不到一言不合就离开。为什么陶渊明被怀念至今?因为他敢于放弃眼前的苟且,奔向诗和远方的田野。

陶渊明的故事是怎么样的?他是哪个朝代的?

05

王国维评价陶渊明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420年,刘裕篡位称帝,建立南朝宋王朝。面对改朝换代的局势,陶渊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改名为陶潜,发誓永不出仕,并写下著名的《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正如学者费勇所说:“陶渊明所表达的意思是,你们去闹吧,折腾吧,我就在这里喝着酒,看着你们得势又失势。而我在自己的人生莽原上开疆拓土,桑麻日以长,我土日以广,不亦乐乎!”

陶渊明建造了一座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任何人都不可能找到那里,因为它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想要逃,可世间哪有真正的桃花源?只有在心中开辟一方天地,建造一个无人打扰的世界,在那里安放我们的情怀、信仰和理想。

在夜深人静时,独自一人轻轻地来到这里,拿起洁净的手帕,擦拭着那盏名叫“初心”的明灯,让它永远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若如此,我们每个人都是陶渊明。这就是陶渊明的故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3170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