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王莽篡汉——定风波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5 21:34:18 0

一、卷土重来

事实上,隗嚣一半是气死的,一半是饿死的。人在做,天在看,隗嚣造反后,天水郡等地遇上灾荒。作为一方诸侯,隗嚣逃难路上,跟当年刘秀被王郎追杀时好不到哪里去,只能勉强吃到些许稀饭。

隗嚣死后,大将王元等人拥护隗嚣幼子隗纯继承王位。公孙述幽灵不散,再派军队前来支持隗纯。他们都像防着恶狼一样,防备着刘秀再次扑来。

与此同时,大司马吴汉等人,灰溜溜地撤回长安后,准备挨批。但是,刘秀什么都没说。

没说什么,并不等于什么都没做。明眼人一眼都能看出,此次西征隗嚣最大的赢家,不是刘秀,不是隗嚣,更不是吴汉、冯异等人。而是那个人见人怕、鬼见鬼愁的来歙表哥。

回想一下,来歙表哥只凭五千兵,顶住了隗嚣数万军队的数月进攻。从春天打到秋天,可谓打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境界。这种绝无仅有的守城之道,让诸将都长了见识。

现在,刘秀要做的,就是重新调整军队领导指挥权。任命来歙全权指挥驻守长安的部队和将军,太中大夫马援为其副手。

来歙表哥得到军权后,立即给刘秀上书,建议再次西征。他这样告诉刘秀:天水郡等陇西一带,正在闹饥荒,隗嚣集团军被我们折磨了一遍,残余所剩无几。我知道国家目前很困难,你要办的事也很多。但是,无论如何,你都要拨给我足够的军粮,率军西征,一举剿灭隗纯,巩固我们的战果。

来歙上书后,刘秀很快就批复了。他同意来歙率军西征,同时为西征准备了六万斛军粮。

公元33年,秋天,八月。来歙率征西大将军冯异等五位将军,向天水郡再次发起了进攻。

一眨眼,一年就过去了。这一年,包括来歙等征西将军,打得很猛,也打得很苦很累。在诸将中,拼得最苦的,可能是战争劳模、大树将军冯异。冯异的任务,就是阻击公孙述派来支持隗纯的部队。奋斗了一年,终于把对方消灭了。

打掉了援军,冯异又马不停蹄地攻打隗纯。人生在世,吃不完的饭,打不完的仗。打了一年有余,将士们累得骨头都要散架了,眼前这战争也不是特急,将士们请求冯异,可不可以让他们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来打。

可是冯异却说,不行,现在就打,必须打,赶快打,不能讨价还价。

此时,隗纯等人正躲在冀县落门(甘肃省武山县东北洛门乡)。想想,也挺为这小子悲伤的。才接老爹的王位没几天,竟然被冯异这种战争疯子、真正的战争劳模盯上,还有活路吗?

绝望的隗纯,带着绝望的心,决定跟冯异拼一场绝望的战役。双方激战数日,精力旺盛的冯异,没有拿下落门。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最不幸的是,他长年征战,身体严重透支,终于病倒了。

不久,冯异军传出了一个让刘秀无比悲伤,却让隗纯有如天助的消息——冯异病逝了。

冯异,东汉开国名将。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东)人。绰号,大树将军。死因,过劳死。死于公元34年夏天,谥号节侯。

死者逝矣,生者不息。八月二十五日,刘秀来到了长安。

刘秀不是出来参观旅游的,而是前来督战的。尽管经过第一次的狂风乱扫,但第二次西征并不轻松。冯异累死了,其他将领也没闲着,人人都很累。刘秀曾经拿下的高平县,上次撤军后又被抢回去了,猛人耿弇围攻高平城一年有余,竟然还是啃不下。

于是刘秀一到长安,就发话说:我要亲自上前线,倒要看看高平县真的有多么难打。但是,他话一出,有人就跳出来把他拦住了。

那人这样告诉刘秀:“我们的部队出战一年多了,兵疲马困的,陛下要跑山区前线,那地方不安全啊。”

刘秀听出来了,他们的言外之意,是部队将士现在自身难保,能撑着打就不错了,万一他这个当皇帝的有什么不测,很难做出快速反应。

接着,那人又告诉刘秀:“上次亲征时,光禄勋郭宪的警告您难道忘了吗?洛阳真的是离不开您呀,陛下最好留一手,防止后方乱民再起暴动。退一步来说,长安就在高平城与洛阳城中间,陛下如果想指挥作战,其实坐镇长安一样游刃有余,不必亲征。”

想劝阻刘秀的人,是寇恂,刘秀眼中的萧何式人物。但刘秀不睬寇恂,只是叫他跟着一起前往汧县(陕西省陇县)前线。

前面说过,邓禹吴汉等人,不听刘秀劝告吃过大亏。然而没听说过,刘秀不听将领们的话而吃过败仗的。刘秀还是那句话——洛阳离不开他,可是前线这帮将领一样也离不开他。

此时,驻守高平城的人,是隗嚣属将高峻。刘秀好像又想明白了一件事,隗嚣之前敢在刀口上跟他叫板,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手下属将有不少能打会战的。除了王元以外,眼前这个叫高峻的,连猛人耿弇都搞不定,可谓是猛人中的猛人。

刘秀把寇恂叫来,说道:“我给你个任务,麻烦你走一趟高平城。”

寇恂问:“什么任务?”

刘秀笑笑:“劝降高峻。”

劝降?是的,劝降。寇恂一愣,想了半天,突然才开悟:哦,原来可以这样。

天生万物,一物降一物。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猛男无论多猛,必有降他的药方。寇恂看出来了,高平县既然久攻不下,刘秀是想让他们换个思维,劝降了事。

这话听起来实在让人匪夷所思,耿弇都杀了一年了,杀不进城。竟然只要派人去耍个嘴皮子,就能搞定一切?不信,真的不信。

不信的,就等着看戏吧。刘秀写了一封劝降诏书,交给寇恂带到了高平城外。寇恂率军来到城下,派人传话进城,说要好好谈谈。接着,高峻派人出城。

寇恂一看,心里暗自一笑。高峻中计了。

高峻派出的使者,名唤皇甫文,是高峻的高级参谋,高峻军中大事,均有他来定夺。这厮很嚣张,说话就像鸟枪朝天,火药味极浓,寇恂跟他说三句话,没有半句是谈到一起的。

寇恂心里不禁冷笑起来。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点颜色,你就想开染坊。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接着,只见不耐烦的寇恂突然吼道:“来人,把他拿下,推出去斩了。”

寇恂这声怒吼,吓住了皇甫文,更吓坏了他的将领。众将领都劝寇恂道:“高峻在城中还有一万余精兵,且多是强射手。我们打了几年都没有把他拿下,如果诛杀他的使者,不是把事情搞得更坏?”

寇恂睬都不睬,又叫道:“我说斩就斩,别废话。”

跟皇甫文同来的,还有副使者。寇恂斩了皇甫文后,把副使者放掉。寇恂逼使者回去这样告诉高峻:“如果想投降,就早开城;不降也行,你就好好守城吧。”

寇恂的话才是真正充满死亡的挑衅的。他仿佛要告诉高峻,早投早幸福,早死早投胎,不信就等着瞧吧。

寇恂这话,简直就是刘秀当年吓唬隗嚣的克隆版。高峻一听,就怕了,他是真怕。副使者回城当天,高峻就举城投降。

高峻投降,当然是一件很兴奋的事。然而,寇恂属将都很迷惑,高峻被围攻几年,死都不降,怎么寇恂斩了使者,吓唬两句就降了?

于是,他们都跑来请教寇恂,只见寇恂笑着说道:“高峻使者态度强硬,如果放回去,高峻还真以为我们奈何不了他。把他杀了,表明力战态度。还有,高峻谋略,几乎出自皇甫文一人,把他斩了,高峻别无依靠,他不投降,还有活路吗?”

高,真高。众将领无不自叹弗如,齐夸寇恂。

事实上,寇恂只把话说了一半,却没有把剩下的那一半说完。我认为,高峻投降,并不是因为寇恂吓唬他两句就怕了。高峻真正惧怕的,是寇恂背后的老板刘秀。

我们知道,刘秀教训隗嚣之前,曾写了一封诏书,派来歙送过去。隗嚣没有回应,刘秀二话不说,挥兵杀将过去。此次,高峻再次见到刘秀亲笔写的劝降诏书,而刘秀已经亲自跑到前线,可见刘秀力战之决心。

自刘秀造反以来,敢惹他的,都没好下场。王郎惹不起,彭宠惹不起,张步惹不起,隗嚣惹不起,公孙述也惹不起,高峻有几个胆能惹得起呢?这注定是一场没有悬念的赌局,高峻只有投降。

事实证明,领导身先士卒的魄力,是相当带劲的。两个月后,来歙表哥率领各路将领,会聚落门城下,一举攻破隗纯军。隗纯属将王元逃跑,隗纯也跟着逃跑,路上被截住,斩首。

到此,隗嚣的造反势力终于被一扫而光。隗嚣完了,公孙述完蛋的日子,也就不远矣。

二、公孙述

公元35年,三月三十日。对公孙述来说,这是个不祥的日子,灾难的开始。这一天,刘秀调动兵力,水陆两条路线,正式对公孙述发起了总攻。

陆军由来歙表哥率领,水军由征南大将军岑彭统率。仅看“征南大将军”这几个字,就知道岑彭主要是做什么的。早几年前,刘秀就把讨伐的任务交给了岑彭,岑彭沿着长江水一路往上打,曾打到江关(重庆市奉节县)。

然而两年前,公孙述趁着刘秀追杀隗嚣,无力南顾,派大军沿江东下,一鼓作气,从江关一直打到荆门山(湖北省枝城市西北长江西岸)。然后筑桥封锁长江,断绝航船通道,斩断陆路,企图把岑彭永远挡在荆门山之下。

两年前很忙,刘秀的确无暇顾及长江。现在不一样了,陇西被扫平了,公孙述就是下一个隗嚣了。

上次,岑彭和吴汉联合攻打西县失败,护送吴汉撤军还长安,而他却按刘秀先前的吩咐,先一步抵达津乡(湖北省兴陵县东),紧盯公孙述动向。接着,刘秀派出的增援部队就来了。刘秀命令大司马吴汉,征发荆州武装力量六万余人,骑兵五千,前往荆门与岑彭会师。

两军会师后,岑彭集结数千艘战船,训练水军。然而这时,吴汉因为某事,跟岑彭发生了冲突。冲突的根源在于,跟吴汉在西县的情况如出一辙——人多。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上次攻打西县时,吴汉就是吃了人多粮少的亏。吴汉认为,同一个人,尽管不是在同一个地方,但是坚决不能在同一件事上跌倒了。于是,他就对岑彭说,我们人多粮少,不如打发一部分人回家。

但是,岑彭坚定不同意。他认为,公孙述兵力强大,人多才能拼大力气。而且此次与上次攻打西县情况截然不同,上次刘秀叫吴汉遣送的是民兵,可此次吴汉要打发的是水手。民兵好打发,也好找人,可是水手不一样。水军数千大船,缺少了水手可不是好玩的。

从职务来看,吴汉是大司马,是岑彭顶头上司。所以,岑彭要跟他争明显不行,于是他给刘秀打了一个报告,说明了一下基本情况。不久,刘秀下诏回复,吴汉一看,闭上嘴什么都不说了。

刘秀是这样说的:“大司马吴汉,尽管擅长陆战,可是对水战还一窍不通,攻打荆门的事,征南大将军岑彭说了算。”

事实证明,这是一个英明而正确的决策。

此时,替公孙述驻守荆门的,是翼江王田戎。两年前,正是这厮率军从奉节顺江直下,把岑彭辛辛苦苦抢下的地盘,全都抢回去了。老实说,公孙述派这么一个宝贝驻守长江,的确很靠谱。仅从他布置封锁长江的建筑和策略来看,就知道是个不好惹的人。

田戎绝了陆路,截江设阻,在长江两岸筑起桥堡,桥上撒满浮桥。大船想要通过,根本就没门。所以,岑彭要拿下荆门,就必须搞定漂在长江边上的浮桥。怎么样才能突破浮桥,这的确是个棘手的技术活。

事实上,无论活儿多棘手,只要脑子好使就行了。很明显,岑彭的脑子是够用的。

俗谚曰:宁可逆山,不可逆水。水战这玩意儿,还真不是一般人玩的。了解赤壁之战的人都知道,要想打赢水战,仅靠人多船大还不行,还必须靠天助。天要助人,不需别的,只需一场好风。

比较之下,后人周瑜和岑彭现在的处境都一样,敌人在上游,他们在下游。下游的船要走得快,必须得有东风。没有东风,即使周瑜有天大的本事,也只有望江兴叹:“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对岑彭来说,东风就像是他家吹出来的,想什么时候吹都是可以的。事实就摆在你面前,你不服都不行。

因为岑彭攻打公孙述的时间,是在四月。三、四月的春风,不吹则罢,一吹那是一个烈啊。

很快,岑彭在军中招募了一批士兵,组成了一支敢死战。他把这批人都装上快艇。岑彭给他们的任务是,全部立于江边待命,只要东风一起,即刻逆江而上,斩断浮桥,冲将过去。

就是在东风烈的日子,岑彭对田戎发起了攻击。

岑彭的突击队,乘着东风逆流而上。但是,当所有快船冲进浮桥中央时,却发现了一个致命问题——快艇被钩住,动弹不了啦。

真怀疑田戎是水鬼投胎来的,要不然怎么会如此熟悉水情,放钩钩船。然而,一幕充满悲壮情怀的奇迹竟然发生了。岑彭的突击队中,有一名叫鲁奇的,见冲垮浮桥无望,突然举起火把,点燃浮桥。

火势借着东风,东风推着火势,向长江两岸燃烧。火势迅速猛烈,两岸敌军桥堡都烧着了,塌陷一片,敌军乱成一团。

火候已到。接着,岑彭果断号令进军,满江战船,黑压压一片,压向荆门。岑彭乘势向田戎发起攻击,所向披靡,不可阻挡。田戎军中不算吓跑逃掉的,仅乱脚跌落水的,就有数千人。

岑彭这一战,打得漂亮极了。斩将数人,田戎吓得魂儿都要飞了,他日夜不停,一口气跑回了江州(重庆市)。此等速度,此等狼狈,此等惜命之举,真可谓可歌可泣,长江之水无不为之动容而滔滔不绝。

田戎在前面跑,岑彭则在后面紧追不放。很快,岑彭的水军就降临于江州渡口。

岑彭在长江水上观察,突然发现,田戎一下子溜得这么快,躲进江州城不是没道理的。江州城是典型的山城,山高水低,仰攻不利,这是其一。江州城池坚固,城中粮食充足,这是其二。真可谓,天时地势人和,全被占尽了。要想速攻下城,并非易事。

此时,田戎可能会认为,岑彭如果胆敢攻城,他奉陪到底。如果徘徊不前,肯定撑不住多久。粮食吃完了,他们自然灰溜溜地走人。

田戎这个主意是没错的。岑彭人多粮少,开战之前,吴汉就忧虑过的。汉军追杀千里,粮道跟不上,攻城不下,粮食不够吃,除了滚蛋还有更好的退路吗?

然而,岑彭还是要告诉田戎,别得意得太早了。就在长江水上,他已经发现了一条生粮之道。

去过重庆的人都知道,只要往朝天门广场一站,整个长江,皆入眼底。在重庆朝天门渡口,有一条长江最大的支流嘉陵江,在此与长江汇合,壮大了长江气势。天下的水,是相通的,凡是江水流通的地方,肯定有城。岑彭认为,与其在江州渡口被困住,不如绕道嘉陵江而上,攻城抢粮。

岑彭这招,学名就叫跳蛙战术。主意一定,岑彭就命令属将冯骏盯着江州,他亲率大军,直指垫江(重庆市合川市)。岑彭这一趟没白来,岑彭攻进垫江城后,第一个任务就是进城抢粮,不消多久,他竟然抢到了十万石粮食。

此时,大司马吴汉屯驻夷陵(湖北省宜昌市),当他闻听岑彭在前线打了一连串的胜仗后,率军乘船,快速跟进。然而,当水军一路高歌猛进时,从遥远的西北,却传来一个震惊的噩耗——中郎将来歙被公孙述的刺客暗杀了。

这是公元35年,六月。

来歙去年攻打落门时,王元成了一条漏网大鱼,逃出城后,直奔公孙述处。公孙述任命王元为将军,与领军环安一道率军据守河池(甘肃省徽县)。一年后,来歙率领虎牙大将军盖延等人,再次打败王元,与西南方的岑彭遥相呼应,鼓歌前进。

来歙还没出道前,世人只知耿弇猛。来歙翻山越岭,经过略阳城一战后,闻名天下,声名已经盖过耿弇。公孙述认为,只要来歙在,他就别想有好日子混。

公孙述想到了一个很没技术含量,却很管用的招数——派刺客刺杀来歙。

准确地说,想到刺杀来歙的人,不是公孙述,而是公孙述的属将环安。当然,环安要派间谍刺杀来歙,相信公孙述是点过头的。然而,刺客到底是怎么混进来歙军中,又是怎样刺杀来歙的,这是个谜。当虎牙大将军赶到现场时,来歙已经中刀。这绝对是个专业杀手,刺刀正中来歙要害。

来歙身中刺刀,还没有断气。悲壮惨烈之景,盖延都不忍看,只是低头俯在来歙面前,嗡嗡地哭着。这时,只见来歙大声吼道:“盖延,我叫你来,说为将军事托付于你,你却像个小女人似的,哭个屁呀。”

盖延止住眼泪和哭声,抬起头看着来歙。来歙说:“拿笔来,我要给陛下写奏章。”

盖延马上把笔递给来歙。来歙撑着给刘秀写了一封简短的奏章,同时还交代了被刺杀的过程:他是在夜里入眠后,被刺客突然闯进刺杀的。

来歙写完后,猛地抽出刺刀,气绝而亡。

三、疯狂

来歙被刺一案,犹如晴天霹雳,轰得刘秀两眼昏黑。刘秀读着来歙临死前写给他的奏章,不禁泪如雨下。

刘秀扫平隗嚣残余势力后,就回洛阳城了。分别才半年,来歙竟然就遇刺,阴阳相隔,从此再也不能相见。

不久,来歙棺柩就运回洛阳。刘秀穿着孝服,亲自送葬。处理丧事完毕后,刘秀做了一个令成都方面胆战心惊的决定——他要亲率大军,发动对公孙述的全面进攻。

刘秀是真要跟公孙述急了。无论为公还是为私,他要准备一起给公孙述彻底做个了结。

公元35年,七月,夏天,刘秀抵达长安城。

此时,公孙述也闻风而动了。他知道把刘秀惹急了,不得不全力拼搏,做好防范工作。于是,他几乎把所有兵力,分三道防线布兵。

前两处,派延岑等将领驻守广汉(四川省射洪县东南柳树镇)以及资中(四川省资阳市)。第三处,派出大将侯丹,绕过岑彭江州守军,顺江而下,驻守黄石(重庆市涪陵区东北珍溪镇),封锁长江。

公孙述的用意很明显,前两处防线,就是针对岑彭布置的;后一处,则是针对吴汉军奔上流而来的。从棋盘上来看,这的确是一个好局。

局是好局,但对岑彭来说,其实也不难破。从垫江往上,就是嘉陵江最大支流涪江,而广汉城就在涪江边上。公孙述之所以在广汉布兵,肯定是害怕岑彭拿下垫江后,一鼓作气,杀向广汉,然后折回资中直指成都。

既然公孙述都看出这步棋了,岑彭决定变一变。他把五万部队,交给属将臧宫,让他率军驻扎垫江一带,任务就是盯紧上游,牵制敌方大军。然后,他亲率大军顺江直下,奔回江州。

接着,岑彭出一招让公孙述大开眼界。岑彭不是要攻打江州,也不急于远奔成都,而是突然顺长江直下,攻击驻守黄石的敌军。

岑彭的策略是对的,他必须在吴汉大军赶来之前,扫清长江水上的一切障碍。

岑彭的确很天才。他顺江而下,大破公孙述大将侯丹两万兵。解除封锁后,扬帆而上,仍然弃江州不攻,日夜兼程急进两千余里,攻陷武阳(四川省彭山县)。

武阳,距离成都城航空距离六十千米。更猛的还在后头,岑彭乘胜而进,一直挺到了广都(四川省成都市南华阳镇)。广都,距离成都城只有数十里。

死神,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迫近公孙述。岑彭仿佛要告诉公孙述,他不仅仅是冲着成都城而来的,更是为来歙复仇而来的。复仇,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复仇更恐怖的力量吗?

刘秀也仿佛看到公孙述的悲剧了。

高手博弈,牵一而动十。一棋死,别的棋跟着死;一棋活,其他的棋也就活了。此时,岑彭留守垫江的部队也动了起来。

臧宫,字君翁,颍川郏(今属河南)人。早年当过亭长,投过下江兵,后来和下江兵首领王常一起跟随刘秀。刘秀见他低调厚道,做事勤快,以为亲信,拜他为偏将军。

岑彭把五万军交给臧宫,真是个苦差事。这五万人不是自家兄弟,而是投降过来的,人心很不稳定,很多人都准备逃跑回家了。人心不稳,不是他们朝三暮四,而是缺吃的。于是,臧宫就想,吃的都没有了,而后方运粮的又跟不上,留守还有什么意思,要不要撤军呢?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突然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如果撤军,士兵逃跑还是小事,军中可能会发生兵变。一旦造反兵起,失去控制,后果相当严重。于是他马上改变主意,决定不撤了。

现在只有一条路——想有吃的,就必须往前冲,攻城抢粮。

臧宫把目光投向了涪江上游的广汉城。前面说过,公孙述把广汉城交给了大将延岑驻守。延岑也是个难缠的人,但臧宫认为,要想冲出困境,就不要把对手当作难缠的灰太狼,而是把他视为可以撕掉的肥鸡。

这就是传说中的,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所以接下来怎么啃掉延岑这个战术问题,不得不引起臧宫重视。然而很快,臧宫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臧宫把部队分成三路:步兵走东岸,骑兵走西岸,水军走涪江。为了壮大声势,臧宫派部队沿着两岸的山,到处插旗。于是乎,所行之处,战旗翻滚,锣鼓喧天,山动地摇,大军顺顺当当地就开到了广汉城下。

臧宫在广汉城外虚张声势,真把延岑唬住了。延岑登高远望,山上山下,一望无垠,到处都是汉军飘扬的旗帜。延岑心里都不由得惶恐不安起来:复仇,汉军真是为来歙复仇来了。

延岑并不知道,臧宫不仅是为来歙报仇来的,还是抢粮来的。在这个世界上,饥饿的力量,不亚于复仇的火焰。紧接着,臧宫命令攻城,汉军士兵仿佛看到,广汉城那些白扑扑的馒头热气,正朝他们扑面而来,注入了他们的身体,他们充满了战斗的力量。

这场为馒头而战,为生存而战的战役,打得极为激烈。汉军一冲上来,延岑的部队竟然只有束手挨砍。成堆成堆的尸体被扔进涪江,鲜血染红了江水,延岑跑得腿都快断了,一口气就跑回了成都。

臧宫进城,抢粮、抢珠宝、抢人。都说延岑是只肥鸡,那真是没错,他的部队死有万余,投降的竟有十万以上。人多的打不过人少的,臧宫再次证明了高手实力的可怕。

臧宫拿下广汉城后,并没有急着追杀延岑。攻打成都城这种好事,他不想跟上司岑彭抢。他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北上替来歙报仇。

公孙述是刺杀来歙的幕后老板,王元则是执行者之一。王元等人被来歙打败后,逃回了阳乡(四川省三台县)。

阳乡,就在广汉城以北。只要扫平阳乡一带,公孙述的地盘,急剧紧缩,他困在成都城,就好像被关在笼子里的困兽,别无逃路矣。

于是,臧宫率军向北挺进。然而,当汉军迫近阳乡时,王元派人来说,刺杀来歙的事,俺也是被逼的,俺不想打了,俺想投降。

王元终于发现,隗嚣玩不过刘秀,公孙述离死也不远了。而他还是刺杀来歙的策划者之一,如果不投降,可能会比公孙述死得还惨。降了,复仇的火焰自然就烧向成都的公孙述。

王元举城投降了。这时,刘秀也站出来发话了。刘秀的信很简短,他告诉公孙述,如果想自保就投降,现在还来得及。刘秀派人把信送出后,好像了却了一桩心愿,打道回府,回洛阳城去了。

刘秀认为,公孙述是笼子里的狐狸,跑不掉的了。

的确是跑不掉了。岑彭也是这样想的。然而,岑彭没想到,公孙述死到临头,骨子特硬。刘秀的信一到成都城,众高官都跑来劝公孙述投降。公孙述却坚定地说道,哪里有投降的皇帝,不行,坚决不能投降。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顽固不化的公孙述,又做了一件疯狂的事。

公孙述认为,兔子逼急了都还咬人。何况他是一条疯狗,不反咬你两口,死都不瞑目。来歙死得不瞑目,他决定再让一个人也死不瞑目。

这个人,就是征南大将军岑彭。

想摆平岑彭,公孙述又想到了一招低成本的技术。这就是跟当初对付来歙一样,派人刺杀。怎么刺杀,他已经安排好了。具体情况如下:派出刺客,假装公孙述的奴才逃亡,投奔岑彭军队。然后,再趁机刺杀岑彭。

就在一天夜里,公孙述的专业杀手,很顺利地摸进了岑彭的帐里,岑彭被刺杀身亡。

当刘秀听到岑彭遇刺的消息时,几乎又要疯了。

吴汉,吴汉在哪里?旧仇未报,再添新怨。我仿佛看到,刘秀隔着千山万水,对着成都城喊道:“公孙述,你想被千刀万剐,朕就遂了你愿!!”

岑彭被刺杀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长江下游。吴汉才是真正要疯了,他率三万大军,一路赶,一路杀。不到一个月,他就从夷陵(湖北省宜昌市)打到了鱼涪津(四川省乐山市北)。

这时,刘秀发来诏书,命令已进入蜀地的吴汉:立即攻取广都(四川省成都市华阳镇),直捣公孙述心脏成都城。

刘秀果然是被逼急了。欠债还钱,杀人偿命,这是天经地义的。刘秀抛出来的这句狠话,仿佛给吴汉注入了无限力量。于是,在刘秀的鼓励下,吴汉放开手脚,进攻广都。

吴汉疯了,吴汉的兵也疯了。他们像杀人不眨眼的魔鬼,见人就砍,像砍白菜一样,砍得公孙述部队无不鬼哭狼嚎,四处逃散。

公孙述只知道,刺人是一件很刺激的事,并不知道被人追杀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来歙死了,岑彭也被刺了。然而,后面还有多少个来歙和岑彭正在朝成都扑来,这是公孙述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他眼睁睁地看着士兵们弃他而去,却无能为力。

吴汉真要把公孙述也追杀疯了。这时,疯狂的公孙述,开始疯狂杀人。凡是临战逃跑的,其家族都被拉出来砍了。

上帝要毁灭谁,首先要让谁疯狂。这句话我说过很多次,可是这一次却在公孙述身上深刻地体现出来,我不得不再多说一次。公孙述的疯狂屠杀,并没有吓住军心动荡的部队。

在这些将士看来,公孙述可怕,可是吴汉更可怕。于是乎,逃命就像传染病,在军中迅速传播,大批的蜀军仍然置公孙述屠刀于不顾,各寻逃路去了。

这时,刘秀又派人给公孙述送来了一道诏书。

刘秀跟公孙述说话的语气,一次比一次露骨。他告诉公孙述:“如果你现在投降,刺杀来歙和岑彭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你也不必放在心上,更不要担心家族性命不保。但是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不投降,下次想得到我的诏书,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刘秀后面那句话,说得真是意味深长,品之不尽啊。他仿佛要告诉公孙述:“如果顽固不降,我懒得理你了。就算是理你,下一次我就不是这样说话,更不是出这样的条件了。”

再退一步说,就算我对你客气,吴汉对你也未必客气。恐怕诏书来了,你也没命看了。

仔细观察刘秀这个人,每次他下诏跟敌人说话,从来都不是玩虚的。他要跟你说,你不听话,他要打你了,那就是真要打了。如果说要他狠狠地打你一顿,那真是要狠狠地打了。以前他是这样对隗嚣说的,现在他也是这样对公孙述说的。

公孙述终于发现,刘秀的确不是吓唬他的。不久,他又听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巴郡首府江州城,被岑彭属将冯骏攻破,翼江王田戎被生擒。巴郡都沦陷了,成都就是孤城。如果不降,孤城可能很快就会沦为鬼城。

但是,公孙述还是拒绝投降。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他还是那句话,天下哪有投降的天子。胜者为王嘛,打输了不丢人,降了才丢人。

公孙述想好了,就算死,也要跟吴汉军拼个鱼死网破。

事实上,公孙述这句也不是吹的。他的确有这个实力拼,兵是跑了不少,可是成都城里,还驻守十万余精锐。

刘秀不在前线,但他消息特别灵通。公孙述这十余万军队,他全看在眼里,放在了心上。他派人传话,告诉吴汉不要轻举妄动。

不轻举妄动,那怎么动?刘秀这样告诉吴汉:不轻举妄动,就是不要动的意思。你就尽管坚守广都城,等着公孙述来打。一定要记住,不要跟他决战。一跟他决战就上当了。如果他要进军,你就吊他胃口,把他转晕,搞得筋疲力尽,才可以出兵。

如果公孙述不出兵,那好,你就步步为营,向前推进,压迫他们主动出击。

刘秀这话很重要。但是,他忘了跟吴汉说一句:切记。如果不听我的话,吃亏在后头。因为你之前不听我的话,已经吃一次亏了。

刘秀这人,跟高祖刘邦有相似,有不相似。相似之处,都是雄才大略之人;不似之处,刘邦很爱吹牛,务虚也务实。刘秀呢,很少玩虚,基本是个务实主义者。

正因为他务实,所以特喜欢务实主义者。凡是少说话,多做事的将领,他都寄以重任。冯异是这样,偏将军臧宫是这样,吴汉也是这样。一句话,他爱死这些务实主义将军了。

当年,刘秀在北方追杀王郎时,正是吴汉深处渔阳郡等,带回了一支骑兵,并如实向刘秀汇报人数,让刘秀感动万千。

然而,吴汉够务实,同时也是一根筋的人。他脾气要倔起来,跟邓禹没什么两样。当年邓禹被赤眉打得狼狈不堪时,冯异和刘秀都劝他还是忍忍,结果就是忍不下那口气,一败再败,败得无地自容。

不过,吴汉跟邓禹稍有一点儿不同,这就是邓禹知错不改错,屡屡犯错。吴汉则是知错改错,改了再犯。比较起来,两者结果尽管是一样的,但是态度不同。态度决定命运,不可以轻视哪。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听。吴汉认为,上次犯了不小心的错。这一次不同了,没有刘秀,他自信自己照样摆平公孙述,拿下成都城。

果真是这样的吗?凡是不接受刘秀指挥的将领,多数都是吃大亏的。照这个定理来看,吴汉想绕过刘秀,搞定公孙述。但是一句话:悬,真的很悬。

成都城南门外,有一条河,叫锦江。吴汉认为,照目前这个形势,公孙述是不敢出城挑战的。按刘秀所说,步步为营,迫公孙述出城,这个很麻烦。不如直接把军队开到南门外,只要兵临城下,公孙述肯定出战。如此一来,岂不省事?

于是,吴汉率两万步骑混合兵,渡过锦江,在北岸驻营。同时大修浮桥,命令副将刘尚率一万人,在南岸待命。把这一切工作做好后,吴汉就向刘秀汇报了前线基本情况。

然而,当刘秀一看到吴汉的报告,震惊万分,火都大了。他即刻回了一封信,大骂吴汉。

吴汉只知求省事速战,却不知道刘秀之前,跟他说那番话的真正意图。在战场上,刘秀不是一个谨慎的人,也不是一个急功冒进的人,凡是他认为可以出手的,都毫不犹豫出手。但是,他这次让吴汉谨慎向成都城推进,其实就是放长线钓大鱼。

仔细想想,刘秀的指挥不是没有道理的。之前,吴汉攻打广都时,像砍白菜一样,砍得敌军都四处逃散,公孙述喊都喊不住,吓也吓不住。此情此景,成都城中还有十万余军队,足可说明一个问题——这帮人并不怕死。

孔子说,民不惧死,何以死畏之。在战场上,士兵都不怕死了,还有什么是可怕的呢?所以,刘秀就认定成都城内,公孙述这十万兵不容小瞧,必须小心对付。

只可惜,吴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刘秀要骂吴汉,不是要骂他乱来,不听指挥,而是头脑不够用,竟然布下了一个让公孙述可以下手的棋局。看看刘秀是怎么批吴汉的,就可以知道一二了。

刘秀是这样骂的:“我之前对你千叮万嘱,没想到你还是把我的话当耳边风了。这也就罢了,看看你布的什么阵。你深入敌方,却又跟刘尚相距二十余里。如此距离,只要公孙述派兵牵制你,围着刘尚打,你们俩根本都不能互相救援。赶快趁公孙述还没看出破绽之前,退回广都。”

兵法有云:兵无常势。在战场上,两军形成掎角之势,互相照应,到底多远距离才是合理的,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时候,一百里并不算远,正好合适,有时候,二十里好像又太远了。这个,要综合战场各方面的情况来看待的。

刘秀之所以说吴汉和刘尚相隔二十余里,太过遥远,并非是二十余里太远了,真实的情况是,吴汉离公孙述太近了。公孙述只要城门一开,大军压出,马上就见黑白。可是刘尚要跑来支援,估计黄花菜都凉了。

刘秀以为,他这封信应该可以来得及挽救吴汉。但是,他怎么也没料到,在吴汉收到他的信之前,公孙述已经看出吴汉的破绽了。

四、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

马援曾经说过,公孙述不过是只井底之蛙,并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这话说的是没错的。但反过来想一下,井底之蛙是不知道外面世界有多大,但很清楚井底有多深。公孙述很知道自己的老底,可是吴汉并不了解。

如果吴汉以为成都城,就是一口浅井,只要是个人,把桶往下面一伸,就能打到井里面的水。这样想的话,那就错了。现在公孙述很想告诉吴汉,成都这口井,深得很呢。

公孙述认为,吴汉欺人太甚,竟然把部队开到家门口,如果再不出兵,世人都视公孙述为无物了。好吧,给他点颜色看看,让吴汉知道井里的蛙,是多么可怕的一只大蛙。

刘秀给吴汉的快信,是担心公孙述用兵把吴汉缠住,先攻刘尚,再来摆平吴汉。就这点来看,刘秀是小瞧公孙述的胆量了。相反,公孙述是要先杀大狗,再打小狗。他派军牵制刘尚,重点攻打吴汉。

果然,公孙述派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等人,率军十万余人,分做二十营,倾城出动,向吴汉发起了攻击。此时,刘尚被公孙述另外一军缠住,欲救不得,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公孙述十万军像疯狗一样,围着吴汉厮杀。

这是吴汉做梦都没想到的。他太轻敌了,太小看公孙述了。没想到被追杀的绵羊,还能摇身一变成恶狗了。吴汉拼杀一整天,累得不行,只好败回营里。

这时,谢丰纵兵包围汉军营地。吴汉想逃跑,除非长了翅膀。他没有翅膀,注定被困死了。吴汉后悔死了,早听领导的话,怎么会有今天这种局面。

吴汉也认为,此役失败,看来是不可避免的了。

然而,吴汉还没有乱。他把诸将召来,宣布了一个重大突围决策。

吴汉说道:“我们翻山越岭,转战千里,兵临成都城,突然大祸临头,让人始料不及。而我们和刘尚又被切割阻断,不得联系,生死如何,不得而知。”

吴汉语气凌厉,接着说道:“我们想要活命,就得想方设法突围出去,与刘尚会师。若能同心一力,奋力拼杀,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在此一举。”

生的希望,就这样在绝境是被点燃了。吴汉也要让公孙述看到一个真正的吴汉,他拿得起,也放得下,从不悲伤绝望。

接着,吴汉把军中所有好吃好喝的,都拿出来犒军。将士们都吃饱喝足,喂饱战马,好像都准备逃路。但是,吴汉一点儿也不慌,他紧闭营门,坚守不战。为了迷惑敌军,他派人到处插旗点烟火。

一连三天,公孙述都只看到,吴汉在军中炊烟袅袅,不知在放火烧哪壶。

想知道吴汉烧什么水,答案马上揭晓。

我们知道,负责包围吴汉的是公孙述的大司马谢丰。这绝对是个偷懒大王,吴汉三天不战,他好像也在偷懒,待在帐里打瞌睡。但是,三天后,他却听到一个可怕的消息——吴汉不见了,他的大军也不见了。

真见鬼了。要煮熟鸭子,难道也会飞吗?谢丰郁闷死了。然而很快,他又听到吴汉的消息了。原来,吴汉在一天夜里,悄悄打开营门,人噤声,马衔枚,向南回移,与刘尚会师了。

谢丰这才发现,他被骗了。他看那袅袅炊烟和那满天旗帜,以为吴汉一时半会儿还不想出营。可没想到,吴汉声东击西,玩是却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其实,谢丰也不是随便偷懒的人,他只是太大意罢了。好在吴汉没跑多远,现在还可以追。于是,谢丰兵分两路,一路扑到锦江北渡口,防止汉军支援;另外一路大军,则渡过锦江,攻击与刘尚会师的吴汉。

谢丰想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吴汉大开杀戒,把所有兵力都投入战场。两军打得极为疯狂,刀砍钝了,剑刺不动了,就用拳头打。双方从早上打到晚上,吴汉大破公孙述军。公孙述的大司马谢丰和执金吾袁吉俩人,均被斩下马去。

但是,吴汉没有乘胜追击。都说了,他是个知错改错的学生。他想起了刘秀的话,只待敌人来攻,不要急着求决战。于是,他将刘尚留在锦江南岸,自己则撤回广都。

吴汉反败为胜,却没有胜利的感觉,反而像做了一场噩梦。他马上给刘秀写了一封谢罪书,报告了当前战况。很快,刘秀的诏书就回来了。这一次,刘秀却没有责骂,而是夸吴汉撤得及时,布兵也相当漂亮。

刘秀再次告诉吴汉:你留在广都,是最安全的。我料公孙述绝不敢绕过刘尚来攻击你。你和刘尚相隔五十里,距离并不遥远。只要公孙述胆敢攻击刘尚,你就赶过去救他。你以急兵之势,破他疲兵之战,绝对可以取胜。

吴汉捧着刘秀的诏书,不知如何言语。刘秀不愧是天下第一高手啊,大老远的,把战场情况以及敌人的脾气,竟然摸得如此滴水不漏。

事实也证明,公孙述并没有直接绕过刘尚攻击吴汉。吴汉经过休整后,公孙述亡我之心不死,屡屡出击。吴汉则见一次打一次,打了八场,胜八场。打得公孙述气息奄奄,彻底退回成都城,再也不敢出战了。

吴汉卷土重来,再次把大军开到了成都城外。

这一次,吴汉相信公孙述再也没有反击之力了。这时,汉军另外一路大军,也压到了成都,与吴汉会师。这路大军,就是岑彭的老部下臧宫率领来的。臧宫北上,搞定王元后,折身回攻。他一路斩杀,想拦都拦不住,公孙述的弟弟公孙恢,也被他拔掉了。

情不自禁地,我又想起了卞之琳的那首诗: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一夜,没有明月,只有无尽的风,刮过苍凉的天空。这一夜,注定无眠,生死不定,没有明天。公孙述仿佛看到,今夜,他将是天上的流星;今夜之后,成都城注定要将他遗忘。

公孙述看着城外的吴汉大军,犹如黑影摇动,不禁悲伤地问延岑道:“你告诉我,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延岑在广汉吃了臧宫一次败仗后,就躲回成都城。此时此景,他和公孙述一样,不过是两只落水的狗。在他看来,吴汉和臧宫要痛打落水狗,实在是逼人太甚了。

看着公孙述无限绝望的表情,延岑不知何来一股力量。突然,只见他对公孙述说道:“男儿当死中求生,可坐穷乎!财物易聚耳,不宜有爱。”

延岑的意思很明白,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坐以待毙呢?应在绝境中奋发起来,振臂高呼。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它干啥,不如散财招兵买马,再打他一场。

公孙述是刘秀最后一个对手,也是最强势的一个,更是最顽固不化的一个。他一直坚守着一个宁输不降的理念。你可以毁灭我,但你不能打败我。在逐鹿天下的战场上,尽管刘秀将一个个对手清除出局。但是,像公孙述这种为骄傲而战的精神,是值得人尊重的。

谁说井底深处不能诞生英雄汉子?至少我公孙述就是一个。延岑的话,让公孙述又长了志气。于是,他把所有财产都拿出来,募集战场杀手敢死队。所谓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公孙述就招到了五千敢死队员,把他全交给了延岑。

我把老本都交给你了,谋事在人,生死由天,一切就看你的了。

公孙述对延岑寄托了无数希望。广汉一战,延岑尽管输给了臧宫,却从此长了记性。他把当初臧宫忽悠他的那招,决定用来唬一下吴汉。

于是,他派人在成都城内,到处插上战旗,又是锣鼓喧天。在一片无比壮大的声势中,延岑从城里出一军,到吴汉军前挑战。

成都城可谓热闹极了。可是,吴汉却不知道,一只他看不见的手,正在向他脖子伸过来。

事实上,成都城外的热闹,都是假的。延岑趁汉军转移注意力后,亲率奇兵,潜到吴汉背后,杀进吴汉军中。收人钱财,就得替人办事。公孙述这笔钱真没白花,这些雇佣兵特别讲信用,杀人特卖劲。汉军在他们的冲击下,乱成一团。

延岑这招阳阴招,的确很猛,打得吴汉晕头转向。吴汉兵营混乱,坐骑惊叫,把他甩落水中。就在那生死瞬间,吴汉下意识地伸出一只手,狠狠地抓住了马尾。战马拖着他一路狂奔,跑出了险境。

大意,真的太大意了。

吴汉仿佛又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你最逼近胜利的时候,也是接近失败的边缘。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当你接近胜利时,往往会得意忘形,致使身体所有感官都放松警惕,集体性地陷了视觉和智慧盲区。而高明的危险对手,就是从盲区里一跃而起,一剑封喉,足可致命。

吴汉躲过一劫,心中却永远地留下了阴影。此时,东汉远征军只剩一个星期的粮食了。吴汉认为,按目前的形势,他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拿下成都城。不如……是的,吴汉准备撤了。但是,就在他准备秘密撤军时,有一个人跑得飞快,急切求见吴汉。

喊话要见吴汉的人,是刘秀特使张堪。

张堪,南郡宛县人。来歙生前,曾经向刘秀推荐张堪,连跳三级,升格为谒者。张堪此趟前来成都,是替刘秀给吴汉捎点东西的。没想到,他才走到半路,刘秀诏书飞到,拜他为蜀郡太守。

说刘秀不会务虚,真是没道理的。此时,成都城还处在公孙述的实际控制中,刘秀就拜张堪为蜀郡太守,明摆着就是开空头支票。尽管是个空头官衔,刘秀拜得自然,张堪也受得坦然。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张堪听说吴汉不伐公孙述了,那真是一个急呀。眼看就要到手的蜀地太守,如果吴汉就此撤兵,刘秀开的空头支票,真的就无法兑现了。所以,张堪一见到吴汉,说一千道一万,只有一个主张:公孙述必败,必须坚持伐之。

吴汉苦笑。可是伐战需要粮呀。没有粮喝西北风吗?张堪一听,笑了。粮草军械的事,很好办,马上就到了。

前面说过了,张堪不是空手来见吴汉的。刘秀让他带了点薄礼转交给吴汉。薄礼不多,也就是七千匹战马,军粮若干。

天啊,真是及时雨啊。吴汉激动得都要跳起来了。

张堪告诉吴汉,要想打败公孙述,其实很简单。办法就是主动示弱,诱敌出战。只要故意示弱,他必出城攻击。只要他一出城,即可野外与之决战,比攻城省事多了。

吴汉一听,点点头。刘秀之前不也是这样教导自己吗?张堪很够意思,关键时刻帮上他的大忙,蜀郡太守他是当定了。

之前,吴汉先前率军前进的时候,都是到成都城南门前驻军。这次不一样了,他决定换个方向,命令臧宫到成都城北面的咸阳门进驻。

看着汉军再次兵临城下,公孙述笑了。

的确,延岑上次出击打败吴汉后,他变得自信和从容多了。公孙述不急着出兵,而是找人算了一卦。

卜卦的内容很吉利,只有一句话:“虏死城下。”此卦意思很明显,敌人将被打败,大司马吴汉此劫难逃。

公孙述一看,犹如天助,腰板更硬了。他决定亲自率军出城,攻打吴汉。于是,他分兵两路,派延岑攻打臧宫,他自己则亲自率数万人,攻击吴汉大军。

在我看来,公孙述安排延岑攻打臧宫,还真富有深意呀。广汉一战,延岑输给了臧宫,简直是血本无归。此时,俩人再次碰面,这可是雪耻前仇的大好机会。

延岑先对臧宫发起攻击,打得很顺当。臧宫与延岑大打三场,三场全输。这三场胜仗,可真让延岑出口气了。可是,胜利也是靠力气打出来的,两军从早上打到中午,延岑军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全都累得只剩一口气了。

延岑上当了,公孙述上当了。饱人打饥汉,那是一个打一个准。这时,吴汉出手了。他命令护军高午等人,率精锐部队数万人,对公孙述展开反击。高午很猛,他一冲阵,到处寻找目标。很快,他发现了一个大猎物。

这个大猎物,当然就是公孙述。高午冲上去,一矛下去,正中公孙述胸膛,公孙述即刻滚下马去。当高午准备再补一枪时,突然旁边跑出数人,把公孙述抢了过去。高午还没回过神,公孙述已经被人拖着,一溜烟似的跑进城了。

事实上,高午不追也罢了。他那一枪,威力很足,正中公孙述要害。猜得没错的话,公孙述活不了多久的。

果然,入夜,公孙述就死了。

公孙述走之前,把兵权交给了延岑。大势已去,延岑再也振不起臂,也喊不出声。他很累很累了,不想再战了。

第二天早晨。延岑开城投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741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