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曹丕传——柳暗花明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3 11:36:44 0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一年(216),在曹丕的政治生涯中,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年。

仲春二月,曹操得意洋洋地率领西征兵马回到邺城。此次西征,曹操不仅收降了张鲁,夺得汉中,而且顺便清除了盘踞关陇的韩遂势力,从而形成虎视益州的态势。西征大获全胜,曹操便有充足的理由来把自己的封爵提高一等。所以在五月间,汉献帝下达诏书,晋曹操之封爵为魏王。王爵与天子之间,相差仅有一阶而已。曹操把自己的封爵提到人臣所能享有的最高等级之后,接下来就不能不考虑继承人选问题。从建安十八年五月曹操晋封魏公起,太子人选久无定议,一直虚悬至今。久拖不是办法,不仅政治形势不允许久拖,而且曹操本人的年龄也不允许他久拖,逼得他要早点作出抉择。此时的曹孟德,已经六十二岁。古人寿促,七十即称古稀。眼见得大半截身躯埋入黄土,你还下不了决心,难道要等你眼睛闭了之后,由子嗣们自己去抢个头破血流吗?

思前想后,曹操决意在近期之内把太子人选定下来。由于兹事体大,所以曹操开始在重臣之中秘密征求意见,再来看是立曹丕还是立曹植。这样一来,曹丕兄弟之间的政治争夺,便开始进入决定性阶段。

曹操既然把这一问题交付朝臣们考虑,出于不同的政治动机,臣僚随之分成拥兄与拥弟两派。

先说拥弟派。这一派的中坚分子,是杨修、丁仪与丁廙三人,此外尚有荀恽、杨俊、孔桂等次要人物。

杨修其人,前文已有介绍,此不赘述。丁仪,字正礼。丁廙,字敬礼。二丁乃是同胞兄弟,祖籍沛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淮北市西北),是曹氏的大同乡。丁氏兄弟的父亲丁冲,与曹操自来相善,所以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擢升丁冲为司隶校尉。丁冲其人,爱酒如命,竟至于在司隶校尉任上,因饮酒过度而“醉烂肠死”。丁冲死后,曹操顾念旧情,有心把爱女许配与丁冲的长子丁仪,以润泽丁氏。但是,曹操尚未见到过丁仪本人,故而向熟悉丁家大公子的曹丕征询意见。曹丕据实以答,没想到因此而与丁氏兄弟结下深仇大怨来。

原来,这丁仪虽然内秀,外貌却有点欠缺。其一眼早年失明,这在当时称之为“眇”,而今俗呼作“独眼龙”是也。曹丕认为“女人观貌”,也就是女性择夫首先是看容貌,所以妹子未必喜欢一只眼的丁仪,主张另择佳婿。曹丕所建议的对象,是伏波将军夏侯惇的次子夏侯楙。曹操觉得儿子之言有理,当即应允。事情过后不久,曹操下令选用丁仪为丞相府的幕僚,以作补偿。丁仪到职,曹操立即召见并与之谈论。自来取士以才为先的曹操,对丁仪的识见和口辩大为赞赏,不禁私下悔叹道:“丁仪,佳士也!即使其双目皆盲,都应当嫁女给他,何况乎只是一目失明?子桓此儿误我了!”

后来,丁仪得知底细,自然对搅黄自己好事的曹丕恨得入骨。从此,他与担任曹操近侍的老弟丁廙联手,一心拥戴曹植,必欲把曹丕从继承人的位置上推下来而后快。你不让我当魏王的女婿,我也不让你当魏王的太子,丁仪就是在这种复仇心理的驱使下投入一场政治赌博,直到后来输掉了兄弟二人以及全家男口的性命为止。

荀恽,字长倩,豫州颍川郡颍阴县(今河南省许昌市)人氏。颍川荀氏亦是东汉的名门大族。荀恽之父荀彧,字文若,是曹操手下智囊团中的首席谋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曹丕对荀彧一直毕恭毕敬。建安十七年(212)荀彧死后,曹丕又对荀恽寄予厚望。此时,荀恽官任虎贲中郎将,是汉朝宫廷卫队五个分队司令官之一,而且他还娶了曹操另一个女儿为妻,在曹操面前也算说得起话的人物。可惜事与愿违,荀恽之心竟向着三舅爷曹植,令大舅爷曹丕气得咬牙切齿。荀恽其后早死,不然在曹丕得志时他的日子恐怕会难过。

杨俊,字季才,司隶校尉属下河内郡获嘉县(今河南省获嘉县东)人氏。其人有干才,时任魏国中尉。汉代制度,诸王的封地境内,设有中尉一官,其任务是统属王国自有的军队,维持境内治安。曹操以异姓封王,特选杨俊为自己封国的中尉,可见对之相当信任器重。至于孔桂,乃凉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省甘谷县东)人氏,时任骑都尉,为曹操的亲信侍从。杨、孔二人,在这场兄弟争位的政治斗争中都倾向曹植,后来也都遭到曹丕的严厉报复。

拥兄一派的朝臣明显占有多数。在文臣当中,态度鲜明支持曹丕为继承人者,有太中大夫贾诩、丞相府东曹掾兼魏国尚书崔琰、丞相府东曹掾兼魏国尚书仆射毛玠、丞相府东曹掾邢颙、魏国虎贲中郎将兼侍中桓阶等多人。此外,魏国大理钟繇,魏国奉常王朗,魏国黄门侍郎夏侯尚,以及武将之中的征南将军曹仁,曹操帐前近卫军将领曹休、曹真,都与曹丕保持着亲密关系。从他们在曹丕当权用事之后备受优宠的事实来推测,这些人当初一定是曹丕的坚定支持者。

拥兄派所持的理由,崔琰在其答对中说得明白而简练。他向曹操陈说道:“按照《春秋·公羊传》所述的义理,立太子应依照长幼之序;加之五官中郎将仁孝聪明,当然应由他继承正统。微臣不才,愿以生命护卫原则。”

崔琰字季珪,乃冀州清河郡东武城县(今山东省武城县西北)人氏。清河崔氏,亦属名门。崔琰其人正直而有治事之才,是曹操手下最为得力的干员之一。他所坚持的《春秋公羊传》的义理,就是上文已经提到的“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两条。其实,崔琰的堂侄女,嫁与曹植为妻,按说他和曹植的关系要更深一层。如今他出于公心,维护曹丕的嫡长子地位,这使曹操也有所感动,以至于“喟然叹息”。

如果说崔琰是从正面说明道理,那么贾诩则是从反面加以论证。贾诩其人,前文有所介绍,向曹丕贡献“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这十七字真言者,就是此人。由于贾诩谋略出众,不仅曹丕要向他讨教,就是老谋深算的曹操,也要请他帮自己拿主意。这贾诩果然不是虚有其名,当他回答曹操的询问时,其表达方式与他人迥然不同。

一日,曹操召见贾诩,要他就自己继承人选问题发表高见。贾诩呆坐许久,一言不发。曹操忍不住问道:“与卿相语而不答,是何道理?”

贾诩正正经经地回答道:“适才心有所思,故而未能立即奉答大王。”

“所思何事?”曹操问。

“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贾诩恭恭敬敬回答。

曹操一听,顿时明白了贾诩的弦外之音,不禁哈哈大笑。原来,袁本初即是袁绍,刘景升即是刘表,二人曾经分别雄踞冀州和荆州多年。袁绍和刘表同属汉末的风云人物,然而又都犯了一个偏爱幼子的毛病。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袁、刘两位割据一方的诸侯,竟然得了庶民百姓的通病,破败的祸种先就在内部生了根发了芽。袁绍病死前,把大权交付给幼子袁尚,引起长子袁谭的不满,从此兄弟刀兵相见,最后让曹操坐取渔人之利,自取灭亡。刘表临终,令幼子刘琮继统荆襄,把长子刘琦外放到江夏郡去任太守,兄弟不和削弱了自家的实力,所以曹操才能在旬月之内席卷荆州。贾诩所谓“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意思是提醒曹操不要废长立幼,以免重蹈他人的覆辙。

平心而论,在以上两派当中,拥兄一派的意见是值得重视的。如果曹操一定要立曹植,除非他对曹丕及其坚定支持者施行非常手段,否则今后宫廷流血事件断难避免。果真如此,届时就该轮到江东的孙权和益州的刘备来收取渔人之利了。

不过,道理归道理,感情归感情。理不胜情之事,即使在英雄人物身上也是经常发生的。尽管拥兄一派的臣僚人数较多,而且理端辞切,曹操依然下不了最后的决心。到了这一年的夏秋之际,曹操听信了丁仪的谗言,先将崔琰处死,紧接着又把毛玠废黜。拥兄派少了两位中坚人物,曹丕所面临的局势反而更加严峻起来。

几乎绝望的曹丕,仍然以忍字当头,咬紧牙关坚持。世间上的事,其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当事者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能不能再坚持那么一时半刻。好不容易又熬到了冬十月,曹丕的命运终于出现了大转机。

转机的出现,是因为曹植及其支持者犯了一个致命性的大错误。

这年十月,草木摇落,朔风时起。曹操以魏王兼汉朝丞相的身份,亲率水步三军,再度从淮南方向进攻孙权。夫人卞氏,次子曹丕,曹丕之子曹睿,曹睿之妹东乡公主,都随从曹操前往,唯曹丕之妻甄氏因病留在邺城。

邺城留守之职仍由曹植担任,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留镇魏国都城。前两次,他倒是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没有出一点差错。这一次情况不同了,由于取得太子的桂冠看来大有希望,加之对留守事务又因熟悉而生出懈怠之心,结果曹植便做出了一件曹操绝对不能容忍的越轨之事。

欲知曹植做出何等越轨之事,须先将有关的文化知识,即当时制度及邺宫建筑略作交代。

秦汉时期,天子离开皇宫外出巡游,将使用一种专为他修筑的御道,时称为“驰道”。

据史籍记载,驰道的宽度是五十步,两旁每隔三丈,约合今七米,即植松树一株,颇为壮观。天子以下的诸色人等,不仅不能在驰道上行走驰骋,就是要想横越驰道,也必须从指定的地段通过,如同现今马路上的人行斑马线一般。如有违犯,必受严厉的惩罚。《汉书·成帝纪》有这样一段故事叙述,说是汉成帝刘骜在当太子之时,某日突然接到其父皇汉元帝的急召。当时刘骜住在桂宫,与汉元帝的寝宫仅仅隔着一条驰道。但是刘骜出得桂宫之后,不敢随意横越驰道,只好打马向西,一直跑到长安城西的直城门附近,才从指定地段跨过驰道。然后又回马向东奔回来,进入父皇寝宫。汉元帝早已等得不耐烦,便问太子何以姗姗来迟。刘骜据实以告,汉元帝见太子很守本分,不禁大为高兴。随后,汉元帝又特别下令,准许太子随便横越驰道云云。

曹操受封为魏公及魏王之后,邺城作为魏国的首都,城内也建成了专供曹操使用的驰道。东西驰道长七里,东起建春门,西至金明门。南北驰道长五里,南起章门,北至广德门。这两条驰道把邺城分成大体相等的四部分,而位于西北方向的四分之一城区,即是魏王宫殿与魏国官署的所在地域。

宫殿区的北半部是魏王家族的生活区。其东为寝宫所在,有鸣鹤堂、木兰坊、楸梓坊、温室、文石室、东堂等宫室。其西为园囿所在,有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芙蓉池诸景观,统称作西园或铜雀园。宫殿区的南半部是魏王的办公区,主要由两组建筑构成。西面一组建筑的主体为文昌殿,这是王宫的正殿,也是魏王在重要节日大会群臣之所。东面一组建筑的主体为听政殿,此乃魏王日常办公之处。听政殿东侧,自北向南,有尚书台、内医署、御史台、符节台、谒者台、丞相府诸曹等办事机构。整个办公区遍植槐树,一片青翠。

听政殿前正对进出魏宫的大道。由此大道向南,依次穿过升贤门、宣明门、显扬门,便到了魏宫的正门。正门的正式名称叫做“司马门”。在司马门设有公车司马令的官员,负责出入检查与夜间巡视。出司马门继续向南不远,便上了邺城的东西驰道。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司马门只供魏王曹操本人的车驾出入,其他任何人出入王宫,只能经由司马门两侧的掖门。

曹操率军出征之后,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的春天。早春二月,孙权为了缓和外部的压力,便仿效越王勾践对付吴王夫差之术,遣使向曹操请降。曹操也巴不得暂时安定东方,以便专力对付西边的宿敌刘备,于是乎显出宽大为怀的模样,恩准孙权俯首称臣。双方假戏真做,表演一番,三月初曹操即开始退军北归。

这一月,曹植听到前线传来的好消息,高兴莫名,当即邀集心腹僚佐痛饮于听政殿侧的议事厅。是时,春花已发,春草已生,值此良辰美景,富于文学气质的曹植本已无比兴奋;加之诸宾客又纷纷捧场,说是此番大王不战而收降江东,功德巍巍,归来后其名位必将再进一步而与天子此肩,既然大王比肩天子,君侯你必将正名为太子无疑。曹植听了愈加得意,连连举觞满饮,很快就喝得醉眼陶然。

吃饱喝足,曹植吩咐侍从备车,他要带众人去西郊十里的漳河之滨游春。众宾客虽然面带春色,心中却还清醒,他们鱼贯而行,步出司马门西掖门后,在门前依次登车。

先行一步的曹植就没有这么守规矩了。他在议事厅前上车坐定之后,随即命令侍从大开中门。蹄声得得,朱轮滚滚,片刻功夫他便从升贤门驰抵司马门。公车司马令依照制度,请曹植由掖门出宫,不料却遭到一顿痛斥。可怜的守门官无可奈何,只好敞开正中的司马门,让曹植的座车从中驶出。

出得王宫,驭者顿辔扬鞭,那车如风驰电掣一般直奔正南,转眼便把诸宾客的随从车辆远远抛在后面。到了与驰道相交的丁字路口,驭者正想向西转弯进入驰道旁侧供常人使用的便道,不料却听到主人要车驶入驰道的命令。略一迟疑之后,驭者催马向前,进入宽阔平坦的驰道。但见黄尘起处,车去如飞。和煦的春风,不断吹拂着曹植那发热发昏的额头,使他感觉到一种说不出的快意。道旁的百姓,看到驰道正中一闪而过的华贵专车,都怀疑是不是魏王本人已经回转邺城了。

这一天的曹植过得非常之愉快。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天,曹植亲手葬送了自己的大好政治前途。

不久,魏王曹操凯旋回到邺城。他一听到曹植擅自开启司马门并驱车于驰道的消息,不禁气得七窍生烟。他心想:我虽年迈,总还未死,这个孽种就急不可耐想取我而代之了么?于是立即下令处死那位公车司马令。同时,又痛责曹植一番。从此,曹植在曹操心目中便不再占有重要的位置。

老弟的不幸却是老兄的大幸,曹丕命运的大转机就这样到来了。这正是:

老弟轻狂遭白眼,为兄克己遇生机。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671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