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袁绍传——官渡鏖兵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13 09:09:06 0

袁绍以东西连营并进之法逼近官渡,阵形宏大,气势汹汹,迫使曹操出兵应战。在两军主力直接面对贴身近战的情况下,兵力比对方多出一倍有余的袁绍,自然要占据许多优势。因此,这一战的结果,是袁军获胜而曹军失利。

曹操知道这种贴近较力的战法于己不利,下令赶忙收兵还营,然后凭借早已筑起的坚固壁垒,固守不出,等待有利的战机。

时逢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逐鹿中原的英雄豪杰,无心欣赏自然界的美妙风光,一心要在血和火中寻觅最大的乐趣和刺激。袁绍见曹军坚壁固守,心想你这一套防御系统,难道还有公孙瓒的易京坚固么?易京尚且被我夷为平地,何况你这低矮薄弱的壁垒!由于有高峻的易京做比较,袁绍对曹营防御工事的第一印象即是“低矮薄弱”。因此,他决定先从敌方壁垒的上空施加攻击。

于是,袁军迫近曹营,筑起一座座土山,在山顶用木板围成箭楼,然后用强弩在上发射箭雨。这一着果然厉害,当即射中不少敌人,弄得曹营兵将在军中往来,都只能头顶盾牌。曹操很感被动,连忙集中军内能工巧匠,赶制出一种霹雳车来。所谓“霹雳车”,乃是一种能够抛射石块的移动性机械,因其抛射出的石块有如霹雳从天而降,故名。中国制造发石之车,已有悠久的历史。据一本作者托名范蠡的兵法书记载,早在三国以前,即有一种威力巨大的发石车,可以把十二斤左右的石块,抛射出三百步的距离。这种发石之车,又称为“砲车”。炮弹之“炮”字,之所以最初的写法是带“石”字偏旁的“砲”,即是因为最早的炮弹就是石头。曹军的霹雳车一投入使用,从天而降的巨石即把袁军的箭楼一一打得粉碎。至此,袁绍由空中杀伤敌人的手段基本上宣告失效。

空中受阻,不妨改从地下进攻,反正施行地道战己方很有经验。于是袁绍下令从多处挖掘地道,从其壁垒的下面通向曹营。不料这一手却是劳而无功,原来曹操察觉对方意图之后,便先在自己的营内挖掘更深的深沟。袁军的地道一在深沟的外侧露头,马上遭到曹军自上而下的猛烈打击。所以袁军挖掘的地道虽多,能够通过地道杀入曹营的将士却寥寥无几。袁军所擅长的地道战,在官渡也不灵了。

如是相持将近一月,曹操一方最先出现力量衰竭的感觉,因为他面临着三大日益严重的困难。

首先是将士疲乏。自从奔袭徐州的刘备开始,激战白马,再战延津,最后退守官渡,一边打仗,一边还要修壁垒,挖深沟,曹军的将士大半年来无片刻的休养生息机会,无不疲劳之极。曹军的兵力,原本就比对方要少,加之袁军逼近官渡以来,曹军伤亡不断增加,其比例已接近百分之二三十,这就使得余下百分之七八十的官兵任务更加繁重。人的承受能力总是有限度的,而曹军将士已经接近疲劳的极限。就连曹操本人,也有身心交疲之感,遑论其他。

再就是民心不稳。曹操所统治的地盘和人口,还不到袁绍的一半。这就意味着,在曹操治下的老百姓,为了支持同一场战争,不得不承担双倍以上的租赋和徭役。老百姓走投无路时是要变心的,哪怕你是什么“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也挡不住。由于不堪重负,曹操治下的百姓不断逃亡,前去投奔袁军。民心浮动,势必影响军心,曹操对此深感忧虑。

但是,真正最紧迫的问题,还是粮食的匮乏。当时曹军所需的粮食,主要来自许都一带的屯田区。建安元年(196)曹操迎汉献帝到许县,当年即在许县一带招募百姓屯田,成效非常显著。但是,由于许都屯田之兴办,迄今不过四个整年,加之近年来“许、蔡以南,人怀异心”,屯田之事不能不受影响,故而许都所积粮食,并不是极为丰富。而近数年中,曹操南攻张绣,东攻吕布和刘备,最后又与袁绍较量,征伐不断,军粮的消耗量相当巨大。这样一来,许都的存粮更不可能有很多。许都虽有一定数量的粮食,往北运至三百里外的官渡亦非易事。此时,袁绍不仅在官渡起土山,挖地道,猛攻曹操大营,而且接连派遣精锐骑兵,绕至官渡与许都之间,阻截曹军的粮道。负责曹军粮运的典农中郎将任峻,最后只得采取一种特别的运粮队形,以防敌人的袭击。任峻把每一千辆粮车组成一个大队,行进时分为十行,每行一百辆车,十行队伍并肩向前,两侧及前后皆由武装人员护卫。这样,在受到敌人进攻时,容易收缩反击而且受到的损失较小。不过,十行并进时必需左右照顾,行进速度又大为降低。凡此种种,均使曹军大营中的粮食储备日渐减少。迄至十月为止,曹军的存粮已经只能再支持一个月。一旦数万大军无饭可吃,不难想见那将会是怎样的可怕情景和结果。

上述三大困难,压得雄才大略的曹操也产生了动摇心理。他写信给留守许都的首席谋臣荀彧,说是准备撤军退回许都。荀彧深知,在此时此刻撤退,很可能导致全线崩溃的结果,所以他立即回信劝阻曹操道:“现今我军粮食虽少,总不会比昔日楚、汉在荥阳、成皋一带相持时的情况恶劣。当时刘、项双方均不肯先退,就是因为先退者必定失势。明公以弱敌强,扼袁氏之喉,使之不得前进,迄今已达半年之久。若再坚持,情况必有变化,此乃得失天下之关键性大机会,万万不可放弃!”

曹操豁然醒悟,便重新下定决心,在官渡与袁绍周旋到底。曹操终于在这紧要关头战胜了自我,那么袁绍的情况又如何呢?

此时的袁绍,依然未能克服从开战以来一直表现出的骄傲和固执。结果,在指挥上接连发生两次重大失误,让胜利的机会白白在自己手中悄悄溜掉了。

初冬十月,从冀州方向运来了上万车军粮。车队一过黄河,袁绍即派遣大将淳于琼率精兵万余人前去迎接。此时沮授又一次进言道:“还应派遣蒋奇将军,另率数千人马在粮队的外围不断巡逻,以防曹军突然袭击。”

如果说沮授此前的进言,袁绍都可以置之不理而未立即产生严重后果的话,那么这一次就不同了。事实上,袁绍和曹操此时的对峙,乃是一场比赛。比赛什么呢?比赛两种东西:在物质方面是比谁的粮食充足,在精神方面是比谁的意志坚强。粮食在现在已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袁绍本人对这一点也是很清楚的,所以他才不断派出骑兵去阻截敌军的许都粮道。而他对自己的粮运本应给予更大的重视,因为就在半个月前,他从冀州调运来的数千车粮食,一过黄河就被曹操派出的突击队拦截,全部焚毁,损失惨重。当时他也派了一员名叫韩荀的勇将,率领数千精兵沿途护送。但是,粮车的目标毕竟太大,数千辆粮车由数千人护送,平均每辆车才一人,敌军是很容易接近的。一旦接近,遭受焚毁即难以避免。有鉴于此,而今沮授才提出上述建议来。淳于琼率万余人护卫上万辆粮车,仍然是每车一卒的比例。因此,有必要另遣一支人马,把来犯的敌军拒之于远距离外,不使他们有靠近粮队的机会。即使有少数敌军突破阻截靠近粮队,淳于琼那万把人也很容易收拾他们,不会对粮队构成什么大威胁。可见沮授所言,乃是一种精心考虑的双保险办法,不失为万全之策。

此时,曹军的粮食储备只能勉强支撑一个月。假如袁绍采取了沮授之策,把这上万车军粮安全运到了官渡,那么袁军即可取得不战而胜之绝对优势。但是,假如这一大批军粮送不到官渡的话,那么握有不战而胜之优势者就不是袁绍,而是其对手曹操了。

在此决定生死的紧要关头,袁绍依然未能战胜自我和超越自我。他又一次拒绝了沮授的进言。

拒绝沮授的进言还可以用成见来解释,而拒绝许攸的献计,则纯然是一种罕见畸形的固执和骄傲心态在作怪了。上文已经说过,许攸是袁绍的旧交。十七年前袁绍移居洛阳,开始仿效孟尝君疏财养客起,许攸即同袁绍结为“奔走之友”。其后,许攸又追随袁绍于河北,成为其麾下主要智囊人物之一。对于这样一位有长期交谊的朋友兼臣僚,袁绍是不是表现得正常一点呢?否!他依然是那般固执和骄傲。就在淳于琼奉命率军前去迎接粮队之后,许攸来见袁绍,进献了一条妙计,他说:“曹操兵少而以全力抗拒我军,则许都留守之军必定薄弱。如果分遣一支精锐骑兵,昼夜兼行,偷袭许都,那么不费大力即可攻克此城,然后奉天子以讨曹操,曹操必成阶下之囚。即使一时未能攻克许都,亦可使之首尾难顾,破曹取胜,立能实现!”

许攸很冷静,他把眼光越过集聚了将近二十万众的官渡,瞄向敌方的腹心要害之地许都。当然,曾经对许都感兴趣者还不止他一位。六个月前,正当袁军渡河猛攻白马之际,就有一位局外人想出兵偷袭许都。这位善于捕捉机会者不是他人,即是“威震江东”的小霸王孙策。

孙策字伯符,乃扬州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富阳市)人氏。其父孙坚,字文台,曾在袁术手下效命,是讨伐董卓联军中最先攻入洛阳的名将,后来在为袁术进攻刘表时,被暗箭射中而阵亡。孙坚死,其十七岁的长字孙策即继统余众。东汉献帝兴平二年(195),二十一岁的孙策南渡长江,开始在扬州的江南部分谋求发展。数年之间,他先后攻占了江南的丹杨、吴、会稽、豫章和庐陵(治所分别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江苏省苏州市、浙江省绍兴市、江西省吉水县东北)五郡,以及江北的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潜山县),控制了扬州的大部分地域。建安五年(200)四月,孙策悄悄动员兵马,准备对许都进行闪电式攻击。就在行动快要付诸实施之际,孙策却在一次行猎中,突然被仇家的暗箭射伤,不治身死。

孙策之骁勇善战,比其父孙坚有过之而无不及。孙坚犹能打进比许都距离更远,防御更坚的洛阳,孙策岂有攻不下许都之理?果真如此,那么官渡之战必将以袁绍大胜而结束,此后的天下将很难有曹操容身之地。然而历史格局的变化,往往受制于某些偶然之因素。孙策此时偏偏要去打猎,身手矫捷勇猛的他,又偏偏被那枝利箭射中了面门。袁绍称霸天下的希望,冥冥之中即被无形之手一笔勾销了。

如果说孙策的命运非袁绍所可左右,那么袁绍本人的命运,就完全在他自己的掌握之中。孙策未能进攻许都,你袁绍可以自己去干,何必要他人相劝呢?何况许攸还特别点醒了这着妙棋!但是,对于许攸的建议,袁绍的答复只有一句话,他恨恨然说:“我就是先要在这里捉住曹操!”

原来,袁绍早已下令,要全军将士每人随身携带三尺短绳一根,一旦抓住曹操,就拿绳索绑了双手来见。他以为曹操已经成了笼中鸟、钩上鱼,只消再一伸手就可生擒活捉。既然只消再一伸手即可成功,他岂肯又到许都去开辟第二战场呢?

一句话把兴冲冲的许攸顶得灰心丧气。恰好这时他又得到了一个坏消息,说是其家属在邺城因犯法被收审。许攸觉得在袁绍手下效劳已再无必要,于是把心一横,找了一个机会便投了曹操。

曹操听说许攸前来投靠,高兴得连鞋都顾不及穿就出帐迎接。许攸初来乍到,便给光着脚板的新主公献了一份“厚礼”,他向曹操进计道:“今袁氏有上万车军粮,已经运到官渡以北四十里处的乌巢(在今河南省原阳县南)一带,而且守军防备不严。如果以轻兵袭击,一炬而焚之,则不出三月,袁氏自败!”

这般重要的情报和计谋,得来全不费功夫,曹操愁云尽扫,笑逐颜开,立即着手布置一切。为了确保成功,他决定置官渡大营于次要地位,自己亲自出马指挥放火烧粮。

先是在护粮兵力的配备上发生失误,接着又在第二战场的开辟上发生失误,二者中任何一次不发生,袁绍都有取胜的希望。而两大失误接踵出现,袁绍就只有大败一途可走了。

当天深夜,曹操留下曹洪、荀攸二人看守大营,亲自点起五千精兵,打起袁军的旗号,直奔四十里外的乌巢。一到乌巢,曹军便四处放起火来。袁军在睡梦中惊醒,也不知敌方来了多少人马,纷纷跳出营帐逃奔,秩序大乱。好在不久天边出现曙光,袁军主将淳于琼望见来敌人数不多,便收聚部下将士,一边救火,一边抵抗。曹操这时也了解到昨晚只焚烧了敌军少部分粮车,决定继续猛攻,以扩大战果。

早有快马将曹操亲自出攻乌巢的消息,报到了官渡袁绍的大营。救,还是不救?袁绍思忖片刻,认为此时曹军官渡大营空虚,正好直捣黄龙。于是命令麾下骁将高览、张郃,率领大营主力军团,立即猛攻敌阵。他对身边的长子袁谭说道:“即使曹操攻破乌巢,而我拔其大营,他亦无处可归了!”

平心而论,袁绍这种还击对方要害的还击手段还是可行的。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曹操攻破乌巢之前,抢先拿下对方的大本营。如果先于曹操得手,自然可操胜算;相反,如果曹操先行得手的话,军心势必浮动,那么要想拿下对方的大营就难了。

受命进攻曹军大营的张郃,字俊乂,乃冀州河间国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北)人氏,后来曹魏异姓五虎上将之一。此人是一员智勇兼备的将领,他正担心不能先于曹操得手,所以马上向袁绍请求道:“曹操自率精兵前往乌巢,必能攻破淳于琼等。琼等先破,则大事去矣,郃请先往乌巢救援。”

袁绍尚未答话,那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谋士郭图,便抢先反驳张郃道:“张郃之言非上策。为今之计,当急攻其大营,则曹操必还,乌巢之急可不救自解。”

张郃只好点出问题的关键道:“曹军大营极为坚固,攻之难以马上得手。如果乌巢先破,我们都将成为对方的俘虏了!”

统兵大将持不同意见,袁绍不能不加以考虑。但是,他仍然命张、高二将率主力军团急攻曹军大营,而只以少量轻骑兵驰援乌巢。这样,他便失去了最后一次可能破敌取胜的机会。

曹操得知袁军急攻本营,又发觉敌骑来援,立即意识到能否抢先攻破乌巢,乃是生死存亡所系,便亲执桴鼓,督促麾下将士拼力死战,同时命令观察敌军骑兵前进情况的侍从道:“敌骑来到身背后时,才准向我报告!”

兵家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曹军五千健儿见自己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统帅又率先垂范,无不以一当十,奋勇争先。袁军抵挡不住,终于全线崩溃。袁军主将淳于琼,以及将军眭元进、韩莒子、吕威璜、赵叡等人,全部阵亡。袁军所有粮食及其他军事物资,全部被焚烧干净。曹操得手之后,迅速回军官渡,并把从上千俘虏身上割下的成串鼻子向袁军展示,袁军士气顿时一落千丈。

听到众人对未能大力援救乌巢一事议论纷纷,郭图又羞又恼,竟然在袁绍面前进谗言说:“张郃在乌巢失利后大为高兴,并对主公有不逊之言。”

袁绍信以为真,大为震怒。正在前线奋战的张郃很快得知消息,又是气愤又是担心。气愤的是自己信而见疑,忠而受谤;担心的是袁绍将会对自己下毒手,宝贵生命可能作无价值之牺牲。罢罢罢,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我何不仿效许攸前去投奔曹公呢?张郃打定主意,便和知心同僚高览密商。那高览也认识到袁绍大败就在眼前,不愿与之同受灾祸,所以非常赞成老友改换门庭的主意。当下张郃与高览下令,焚烧进攻曹营所用的云梯之类器具,然后率领本部亲信部属前往曹营投降。

这一突然的变故,在袁军当中引起极大的惊扰和混乱。曹军抓住时机进行反击,袁军终于彻底崩溃,数以十万计的人马,在广阔的鸿沟水平原上四散奔逃。

袁绍及其长子袁谭等,在帐下八百铁骑近卫兵护卫下,夺路向北疾驰百余里,当天渡过黄河,算是逃脱了性命。而官渡大营中的大批军事物资、图书档册、金银珍宝等,则全部成为曹军的战利品。袁绍的十万军队,被曹军俘虏七八千人,其余除死伤者外,大部分乘乱逃散。这七八千俘虏,因有造反迹象,故而全部被曹操下令杀死,鸿沟水上,一片鲜血流红。

踌躇满志的曹操,开始上书向汉献帝报捷。按照当时的规矩,凡将帅出征,报捷文书均是“以一报十”。意谓斩首一,上报十;斩首十,上报百;斩首百,上报千,一律扩大十倍,以昭武功之赫赫。所以曹操的报捷文书这样写道:

绍宗族累世受国重恩,而凶逆无道,乃至于此。辄勒兵马,与战官渡。乘圣朝之威,得斩绍大将淳于琼等八人首,遂大破溃。绍与子谭轻身迸走。凡斩首七万余级,辎重财物巨亿。

但是,后世不少讲说三国者,不懂得当时“以一报十”的规矩,误以为曹军真的斩首数目就是七万多,以讹传讹,所以在此特作说明。

汉末魏初这二十余年间,天下干戈扰攘,攻伐不断。但是,在大大小小数以百计的战争中,真正能够对历史格局和走向起决定性作用者,当推官渡、赤壁和猇亭三大战役。首先爆发的官渡之战,决定了由曹操而不是袁绍,来统一中国的北方。此后,爆发于建安十三年(208)的赤壁(在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之战,则把曹操的势力限制在长江以北,从而使三分鼎立之局初步奠定基础。最后,爆发于魏文帝黄初三年(222)的猇亭(在今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之战,则把蜀、吴两国的共同边界固定在三峡一线,三分局面至此完全形成。由此可见,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纷乱局面演化为三国鼎立,实由官渡之战开其端绪。

若从用兵之道来观察,官渡、赤壁、猇亭三大战还有以下一些有趣的共同之点。其一,是三大战中败北者,均为主动发起战争者,如袁绍,如曹操,如刘备;获胜者均为被迫迎战后发制人者,如曹操,如周瑜和刘备,如陆逊。其二,是三大战中败北者,又均为对战双方主帅中的年长者,如袁绍年长于曹操,曹操年长于周瑜和刘备,刘备年长于陆逊。其三,是三大战中的胜利者,又都是交战双方中兵力数量上较弱者,曹操、周瑜、陆逊都是如此。以弱胜强,乃是共同特色。其四,是三大战中获胜者,皆用火攻奏凯,曹操用火烧粮,周瑜用火烧船,而陆逊则用火烧营寨。因此,我们可以形象地总结说,三国鼎立之局,是一批后发制人而以弱胜强的青年英雄,运用三把大火烧出来的!

曹操在官渡放了第一把火后,乘胜北进,追击袁绍。雄踞四州的袁本初,已经距其末日不远了。这正是:

十万雄兵遭惨败,中原主宰看曹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666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