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狐媚惑主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7 11:51:26 0


武则天是怎么跟李治搭上关系的呢?这还得先从唐太宗之死说起。根据《旧唐书·太宗本纪》的记载,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的五月二十六日病死在终南山的翠微宫,享年五十二岁。导致唐太宗死亡的直接原因是“痢病”,痢就是痢疾,是拉肚子肠炎之类的疾病。不过,在此之前唐太宗已经病了好几年了,他的病在当时的史书中称为“风疾”。风疾是指中风,这是李唐皇室的家族遗传病。从贞观二十一年开始,唐太宗就感染了风疾。得病之后,他觉得在长安城的太极宫住着很不舒服,因为太极宫地势低洼,让人气闷。为了养病,他在地势比较高敞开阔的终南山修建了翠微宫,作为疗养的行宫。可是疗养来疗养去,这病没养好,反倒越来越重,最后就病死在翠微宫里。

一 流落尼姑庵

皇帝病死在宫城之外,对政治可能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容易引发动乱。因此,唐太宗在临死之前召来他的妻舅、长孙皇后的哥哥、元老重臣长孙无忌和另一位元老重臣褚遂良,交代后事,让他们忠心辅佐太子,稳定局势。两人接受了这个政治遗嘱之后,马上安排禁军护送太子李治回到长安,先稳定局势。同时自己带领其他随行人员,护送太宗灵柩,返回长安。两批人马汇合之后,才昭告天下,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又经过几天的紧张运作,这年的六月一日,太子李治在太极殿即位,这个新皇帝就是后来的大唐高宗。

唐太宗一死,武则天马上就面临着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她以后的生活怎么办呢?根据北朝以来的惯例,死去皇帝的妃嫔有三种安置方式。第一种,妃嫔自己育有子女。那么,有子随子,有女随女,跟着自己的孩子到宫外居住,安享晚年。这是最好的情况。第二种,妃嫔没有子女,但是具备某种特殊才能。这样的人会继续留在宫里,为新皇帝服务。比如,唐高祖的薛婕妤是当时的大文豪薛道衡之女,薛道衡曾留下“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的名句,让同样有文人情怀的隋炀帝嫉妒得要命。隋炀帝掂量掂量自己的本事,觉得这辈子想超过薛道衡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干脆以莫须有的罪名把老薛杀了了事。杀人之后,隋炀帝很解恨地说了一句话:看你能不能再“空梁落燕泥”了!薛婕妤早年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学养深厚,满腹经纶。唐高祖死后,她虽然没有子女,但是因为饱读诗书,被唐太宗留下来,让她继续留在宫里任职,教育自己的儿子。她教的这个学生是谁呢?就是后来的大唐高宗李治。这是第二种情况。第一和第二种情况的人数都不太多,最多的是第三种情况:妃嫔既没有子女,又没有任何特殊才能,那怎么办?依据北朝惯例,她们或者被安排到为故去皇帝修建的别庙里,或者被安排到国家指定的尼姑庵或者道观之中,当尼姑或者是道士。这是最大多数人的命运。武则天呢,就属于这沉默的大多数,在先皇归去的哀乐里到尼姑庵当尼姑去了。

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太宗崩,武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感业寺在哪儿呢?这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一个问题。现在主要的说法有三种:第一种,感业寺在长安城西南部的崇德坊,崇德坊原来有两个尼寺,东边的叫做道德尼寺,西边的叫做济度尼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后,这两个尼寺都搬家了。道德尼寺搬走之后,原址建成了崇圣宫,这就是唐高宗给唐太宗建的别庙;同时,它西边的济度尼寺也搬家了,原址改成灵宝寺,安置唐太宗没有子女的妃嫔。按照这种说法,感业寺就在崇德坊的济度尼寺的旧址,当时叫感业寺,后来由于历史变迁,又改名叫做灵宝寺。这种说法最早是由北宋的宋敏求在他的《长安志》中提出来的。

第二种说法是在第一种的基础上产生的,见于南宋程大昌的《雍录》中。程大昌说,崇德坊有两个尼寺,东边的叫道德尼寺,西边的叫济度尼寺。唐太宗死后,两个尼寺分别搬迁,其中济度尼寺就搬到了长安城东边的安业坊,在安业坊又改名叫灵宝寺,这就是史料中所提到的感业寺。可以看出,第二种说法可能是程大昌对宋敏求第一种说法的误读或者误记。

第三种说法是现代学者提出来的。现在西安有一所小学叫做感业寺小学,感业寺小学的原址就是唐朝的感业寺。感业寺小学在哪儿呢?比对唐朝长安城史料,感业寺小学应该在唐朝的禁苑之中,没出大内。

三种说法哪种可信呢?我个人认为第一种是最可靠的,理由有两点。第一点,这个记录出现最早。持这种观点的宋敏求是北宋人,北宋离唐朝相对较近,比较容易了解唐朝的真实情况。第二点,既然是安置唐太宗的妃嫔,那么这个寺的位置应该和唐太宗的别庙相去不远。唐太宗的别庙崇圣宫就在崇德坊道德尼寺的原址之上,证据确凿,向无异议,那么它西边的济度尼寺旧址用来安置妃嫔,也是最合理的一种安排。所以我认为,武则天当尼姑的感业寺就坐落在长安城西南的崇德坊。

到感业寺当尼姑可能是武则天整个生命线的最低谷了,为什么这么说?前面我们说过,一个女子到了后宫本来就前途莫测,得皇帝宠爱的机会很少。可是皇帝死了之后,到尼姑庵里给皇帝当未亡人,出头的机会可以说是等于零了。因为所谓“未亡人”,就是这个人虽然还没有死,但她今后生命的唯一目标就是等死,等着到九泉之下去跟皇帝会合。但我觉得,机会的有无和大小原本就因人而异,因为人在机会面前的反应是分层次的:

第一个层次也是最低层次,我管他叫凡人,常常是机会到了手边都可能抓不住,任由机会悄悄溜走,然后自己再追悔莫及。

比这高一个层次的,我管他叫强人,强人的特征是什么啊?只要有机会来了,一定能抓住它,借助机会走向成功,所以强人也就是成功人士。

再往上一个层次,就是最高层次了,我管他叫超人,超人不是等待机会,而是创造机会,叩开命运之门。武则天就是我所说的超人,她即使在感业寺这样的不利环境之中,也能够创造机会,让自己走出阴影,走向辉煌。

二 爱上父皇的才人

武则天是怎样创造机会呢?她施展手段,把自己的命运和当时的皇帝李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个事情并非起源于感业寺,早在武则天进入感业寺的前几年,她已经开始逐步实施这一计划了。《唐会要》记载说:“时,上在东宫,因入侍,悦之。”这是讲武则天和唐高宗二人初步建立关系的一段经典史料。“上在东宫”,表明是在李治当太子时期,“因入侍”,是说侍奉病中的唐太宗。有了这段史料,我们就能够把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建立感情联系的时间段给确定下来。因为唐太宗是贞观二十年得病,贞观二十三年去世,所以太子李治伺候唐太宗于病榻前,确定一定以及肯定是在这三年之间。“悦”是喜欢,但是放在男女之情上,就不是一般的喜欢,而是爱慕了。也就是说,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太子李治不可救药地爱上武则天了。这个事情大家可能不太理解,李治和武则天是庶子与庶母的关系,也就是,儿子和父亲的妾之间的关系。儿子爱上庶母是乱伦啊。一旦被发觉,就是十恶不赦了。另外,李治比武则天小了整整四岁,他怎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爱上比自己大四岁的庶母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还得先分析一下李治的性格。李治是何许人?他是唐太宗的第九个儿子。从长孙皇后的角度来讲,他是嫡出的第三子。按照常理,当太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贞观元年,唐太宗刚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嫡长子李承乾就已经被立为太子了。李承乾小的时候聪明伶俐,但是长大之后就不学好了,骑马、喝酒、打猎、玩娈童,真是“五毒俱全”的问题少年。并且,他还因为打猎把腿给摔折了,成了残疾人。这还不算什么。要命的是,他还有点心理问题,喜欢当突厥人。他没事就把头发披散开来,像突厥人那样梳成满头的小辫子。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最喜欢学突厥首领死的样子。经常把自己装扮成突厥首领,假装突然倒地而亡,身边的人都装成突厥百姓,骑马围着他转,边转边哭,同时还要割耳嫠面,就是用刀子划耳朵、划脸,让血泪合流,表现自己的无比伤心。大家正在表演这悲痛万分的场面时,李承乾会死而复生,一跃而起,哈哈大笑,说,等我有了天下,我就带着几万兵跑到兰州去,在那儿,我就把头发解开,然后委身于突厥的首领阿史那思摩,在他手下当个小官,那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快活的事儿了。这叫什么话啊?这是大唐太子该说的话吗?这样的人以后怎么当皇帝啊?这是人格分裂。所以,太宗渐渐地不喜欢他了。

根据继承的原则,嫡长子不行,就该轮到嫡次子了。长孙皇后生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唐太宗所有儿子排行中的老四,是魏王李泰。李泰生得仪表堂堂,而且喜欢读书,当年他老爸李世民不是搞了个秦府十八学士吗?他亦步亦趋,也网罗了一些文学之士来替他编书,编了一本《括地志》。这本书可是与众不同,怎么个与众不同?它和言情小说有什么区别呢?《括地志》是讲山川地貌的一本书,和政治、军事、经济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都密切关联,所以这书意义不同寻常。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魏王李泰眼界不凡,称得上是那种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人,挺适合当皇帝的。唐太宗越看越喜欢,觉得这儿子像我,于是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太子。

我们也知道,唐太宗当皇帝当得不光彩,他是通过玄武门之变杀死了自己的亲兄弟,逼父皇退位才当上皇帝的。这给他的儿子们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让儿子们觉得皇位是可以靠争取得来的,谁有本事,谁争得过,谁就是皇帝。李泰看到父亲喜欢自己超过太子,就开始拉帮结派,简而言之,开始搞小团体。另外一方面,李承乾觉得自己失爱于父皇,弟弟李泰又野心勃勃,也害怕自己变成第二个李建成。他勾结了一些文臣武将甚至还有亡命之徒,想要提前夺权。这个阴谋在贞观十七年因为一个别的案子被牵连出来了。唐太宗知道后异常愤怒,他想,我是通过造反起的家,我儿子再造我的反,那还了得?他决定亲自提审李承乾,问一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干。面对父皇的盘问,李承乾回答说:“儿臣已经贵为太子,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如果不是四弟李泰苦苦相逼,我怎么会走到这步田地呢?父皇如果废了我,让李泰当太子,那我可真是落入他的算计之中了。”唐太宗听了这番痛彻肺腑的表白,也开始自我反省,觉得自己如果废掉李承乾,改立李泰,就等于再开一个恶例,让儿子们彼此竞争皇位,长此下去,以后宫廷里可就血腥不断了。为了保持稳定,太宗痛下决心,把李承乾和李泰双双废黜。这样,按照继承顺序就轮到嫡三子,也就是老九晋王李治做太子。于是,天上掉馅饼,一下子就砸中了这个十六岁少年的脑袋,他当时都被砸懵了,从来就没想过啊。

少年李治被立为太子了,他到底是否符合当太子乃至以后当皇帝的要求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性格特征吧。李治的性格可以归纳为五点特征:

第一点,孝顺。李治是个好孩子,温情脉脉。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去世。当时李治才九岁。他悲不能忍,哀感行路,他爸爸和舅舅都被深深感动了,都想着以后好好照顾照顾这孩子。对母亲这样,对父亲也是如此。贞观二十年,唐太宗打高丽回来,在路上,腿上长了一个毒疮,不能走路。李治看见二话没说,扑上去就把毒给吮出来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这都是可以上孝子传的孝行啊。

第二点,友爱。李治对兄弟都非常友爱。他的大哥李承乾和四哥李泰双双被废,要贬到穷乡僻壤了,他前去送行。看到哥哥们衣衫单薄,随行人员很少,他非常不忍,给父皇上书,说哥哥们虽然犯了罪,但是请求父亲念及父子之情,给他们一条生路,多多地给他们衣食补给,让他们吃得好,穿得好,这样心情慢慢地快活起来,能够多活几年。由此可以看出李治对兄弟的眷眷深情。

第三点,聪明感性。《旧唐书·高宗本纪》说,唐高宗幼而“歧嶷”,所谓“歧嶷”,就是不一般的聪明,是聪明绝顶。李治的才气,表现在文学方面,他擅长写华丽的诗文,如行云流水;表现在书法方面,他的字写得大气磅礴,可能李唐皇室没有字写不好的,唐太宗、唐玄宗都擅长书法,当时是一个书法艺术流行的时代。他还酷爱音乐,曾经为舞蹈配乐,在宫中演奏,风靡一时。从这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才华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很感性,有艺术家气质。

第四点,柔弱。李治的柔弱在当时尽人皆知。唐太宗对此也很清楚,而且非常忧虑。《旧唐书》记载:唐太宗曾经对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奴,雉奴仁懦,得无为宗社忧,奈何?”“雉奴”是李治的小名,“仁懦”是一个粉饰性的词语,就是懦弱。用到皇帝、太子身上,就说仁懦,说他心地仁厚,只是胆子小一点儿,可是偌大的李唐江山,他没有足够的魄力来管理,怎么办?唐太宗晚年做了许多事情,都是针对李治这种柔弱的性格,想帮他扫平障碍。比如,唐太宗晚年东征西讨,打高丽,打薛延陀,就是为了清除这些可能会给儿子找麻烦的强邻,他怕儿子以后难以对付这些边疆民族。另外,他晚年杀了几个桀骜不驯的大臣,也是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比较安定的国内政治环境,与其以后给儿子留下祸患,还不如提早收拾了。还有,为了培养李治,唐太宗还经常对他进行言传身教。父子一起泛舟湖面,唐太宗就说:“君,舟也;人,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是荀子的话,是说我们当皇帝的就好比这船,老百姓就好比这水,水能把我们这船漂浮起来,但是也能把我们这船打翻。这是告诉李治要爱惜民力,不能逼老百姓造反,如果百姓不安,你的皇帝之位就不稳了。此外,唐太宗临终前安排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辅佐他,希望把他扶上马再送一程,也是针对他这种柔弱的性格所采取的措施。

第五点,他对年长的女性有很强的依赖心。他的母亲长孙皇后死时,他就哀伤不已,表现出强烈的孺慕之情,后来,父亲请薛婕妤给他当老师,薛婕妤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母亲的角色。他对薛婕妤也非常依恋。他当皇帝之后,薛婕妤觉得自己的使命完成了,请求出家为尼,李治特别舍不得让她离开,说:师傅,您当尼姑可以,我在大内给您造一座寺,您就在宫里头出家,这样我想您的时候随时都能看到您。这反映出他对年长有权威的女性有强烈的依恋心理,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好多学者认为李治有恋母情结,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三 病榻偷情

李治性格如此,武则天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上集说过,武则天坚强、独立、有表现欲。这样的两种性格有明显的互补性。所以李治一看到武则天英姿飒爽的形象,马上被深深吸引住了。这就是史料中所说的“悦之”,一见钟情。那么,武则天怎么处理和太子之间的感情呢?必须注意到,太子喜欢武则天的时候,唐太宗已步入晚年了。武则天明白,皇帝行将就木,要为自己的前途打算了。可以肯定,以武则天的性格,她必定会积极促成这段感情进一步向前发展,主动去迎合太子,追求太子,把浅浅的“悦之”变成深深的两情相许。这样,武则天在进入感业寺之前已经走过了她和李治感情三部曲的第一步,我们可以称之为“病榻偷情”。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和太子偷情,这需要怎样的勇气啊,武则天做到了。

四 尼寺传情

但是,仅仅依靠感情特别是君主的感情是很不牢靠的。李治和武则天在唐太宗的病榻之前虽然就两情相悦了,但是,李治即位后,并没有对武则天做什么特殊安排,他还要忙着处理军国大事呢。因为是青年登位,面对整个大唐帝国,他很紧张,怕自己办不好,所以他父亲是三天一上朝,他是一天一上朝,每天都接见文武大臣,访察民情,想要当一个好皇帝。可以说,在皇帝的心里头,江山总比美人更重要一些。所以,他没有特殊照顾武则天,还是让她和别的妃嫔一起到感业寺去了。但是,武则天的非凡之处在于,她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希望。而且,她也有足够的能力让希望变为现实。在感业寺中,武则天努力维持着不绝如缕的感情,让它继续牵动着李治的心。

有什么材料可以证明她在感业寺中还不甘寂寞,继续让高宗李治为她魂牵梦绕呢?这可是大内秘事,史料中确实不会留下记载,但是武则天创作的一首情诗,透露了一些重要信息。这首诗名字叫做《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诗的大意是说:我心绪纷乱,精神恍惚,把红的都看成绿的了,要闯红灯了。为什么我如此憔悴呢?就是因为整天想着你。如果你不相信我每天因为思念你而默默落泪的话,你就打开箱子看看我的石榴红裙吧,那上面可是洒满了我斑驳的泪迹呢。这首诗写得情真意切,据说后来的大诗人李白看到之后,也不由得爽然若失,觉得自己不如武则天。

怎么能够证明,这首诗就是武则天在感业寺的时候写给李治的呢?武则天一生分为有限的几段。太宗才人,高宗皇后,大周皇帝。那么,这诗有没有可能是武则天当才人的时候写给唐太宗的呢?不会。为什么呢?作为才人,武则天天天围绕在太宗身边,掌管照料他的起居,她没有理由思念太宗,因为思念的产生需要距离。再说,我们也看不出这对老男少女之间还有这么强烈的爱情。有没有可能是武则天当皇后时写的呢?也不会。武则天和唐高宗形影不离,更没有思念的机会,而武则天在高宗时代私生活很检点,没有思念别人的可能。还有没有可能是在高宗死后,武则天写给那些面首的呢?也没有可能。因为无论是薛怀义还是张易之兄弟,武则天都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用不着思念,武则天对他们也不会有这么深的感情。这首诗所体现出的痛苦、恍惚的感情只能存在于武则天当尼姑的时候。尽管前途渺茫,但还存在着一线希望,这希望就是她和李治那段旧情。她把赌注全都押在李治身上,所以相思成疾,以至于看朱成碧了。

这首诗写了之后是怎么处理的呢?是不是和石榴裙一起压箱底了呢?不可能。这首诗是一封情书,是要拿出来表白的。对于武则天来说,这还不是一封普通的情书,而是扣开李治心扉,也是扣开她自己命运之门的敲门砖。她怎么可能让敲门砖躺在箱子里呢?她必定得通过什么渠道把它交给李治,让他知道,此地有一个尼姑,过去和你有着那样一段感情,她现在还在每时每刻思念着你,真是“一寸相思一寸灰”啊。唐高宗面对这样的真挚告白,想想当日的心心相印,他还能放得下武则天吗?这就是武则天感情三部曲的第二步,我管它叫“尼寺传情”。

五 执手激情

我们为什么说这首诗或者其他类似的诗文一定发出去了呢?因为李治终于被打动,决定来看她了。永徽元年(650年)五月二十六日,唐太宗周年忌这天,李治到感业寺行香来了。忌日行香,是唐朝社会的风俗。自从北朝以来,佛教流行,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日常行为,某些仪式后来又上升为国家礼典。根据当时的礼仪制度,皇帝死后的周年,继嗣的皇帝要到寺院上香,为先帝祈福,同时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行香是固定仪式,但到哪个寺院行香就由皇帝决定了。李治放着长安城里那么多的名寺不去,偏偏选择武则天所在的感业寺,显然,他没有忘记她。进入感业寺后,两人干了些什么事情呢?根据《唐会要》记载:“上因忌日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潸然。”两个人面对面,潸然泪下。见一面不容易,那真是望眼欲穿啊。下次相逢,又不知是何年何月,怎不叫人泪眼婆娑呢?现代许多学者不太相信《唐会要》的记载,他们的理由是,忌日行香是国家礼典,李治的随员肯定不少,感业寺的尼姑当然也不止武则天一个。他们怎么可能在这样的场合激情对泣呢?但是我认为,这件事必定发生过,理由有三:

第一,文本的理由。《唐会要》是一本经得起推敲的史书,保存了唐朝大量的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原始资料,它和现在街头小报不一样,不是专讲绯闻的,没有必要制造这么一个谣言出来。

第二,人情的理由。武则天在感业寺待了一年,她盼什么?她就盼李治来呀,盼星星盼月亮,盼得深山出太阳,这太阳就是李治。现在李治真的来了,她怎么能不张开双臂拥抱光明?再说了,君心难测,他今年想着你,明年可能就想着别人了,所以皇帝好不容易来这么一次,怎么能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第三,性格的理由。武则天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她的父亲武士彟当年就肯冒身家性命之险,追随李渊造反,武则天本人在唐太宗时代,也有过出位之举。她不怕赌博,愿意赌上一把。所以这个时候,她是纵使身边有千军万马,我的心中只有你。两个人就这么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了。

这件事是武则天和李治感情三部曲的第三步,我管它叫“执手激情”。李治是一个温柔多情、有浪漫气质的青年,经过这么一番激情表演,李治的心被彻底俘虏了。到此为止,武则天经过病榻偷情、尼寺传情、执手激情,已经走完了她和李治的感情三部曲,可以说是“万紫千红安排就,只待春雷第一声”了。那么,这声期待已久的春雷是谁为她打响,或者说,这个机会是谁为她创造的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292.html

上一篇:后宫风云
下一篇:初入宫廷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