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布衣天子——美丽女人们伴随皇帝同行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7-05 11:23:48 0


朱元璋在昏迷时突然呼唤:“四儿……四儿……来没有?”,皇太孙和他的臣僚们一阵紧张:他是想召见燕王吗?临终前他托孤给驸马梅殷:“若有人敢违天命,汝可代朕举兵伐之……”总管太监宣布遗诏:“所有妃嫔美人一律为皇上殉葬。”宫中白练飞舞,美丽的女人们凄惶地陪伴皇上去另一个世界。

洪武三十一年这个漫长的五月,朱元璋都是在病榻上度过的。在这段时间,他仍然关注国事,每天要求皇太孙来他榻前把大臣们的重要奏章念给他听。当他神智清楚的时候,也口述御批,要允炆为他代笔写在奏折上。不过这些御批多数要经皇太孙和他的辅弼大臣仔细斟酌才发下去执行。如果他们发现皇上因老病思绪紊乱使御批有不当之处,仍由皇太孙在老皇上御批后面再写几行字。这样的方式大臣们都习以为常了,他们都原谅老皇上的颟顸昏聩,人不能精明一世,总有退出历史舞台的一天。

朱元璋在缠绵病榻期间,觉得一天的日子特别长。阳光从寝殿东边的窗棂中照射进来,慢慢地在铺着红毯的地面上移动,到中午时刻才消失,他才意识到这一天已经过了一半。

打从他二十五岁投红巾军起,四十六年间有哪一天曾经这样悠闲过?这时他不免也像常人一样,颠三倒四地回顾起那些逝去的岁月来。

他最不愿意回忆的是充满艰难屈辱的青少年时代,尽管他在许多文告中以“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自诩,那不过是更加彰显取得天下的艰难和可贵。他的父辈和祖先都是乡间泥土地里胼手胝足劳作的农民,自己当皇帝后立即将他的四代祖先分别封为仁祖、熙祖、懿祖和德祖。把他们的枯骨搜集拢来建立规模宏大的陵园。可惜由于国事繁忙,这些祖陵建成后他一次也没有去瞻拜过。

回想起来最能让他感到兴奋的是渡江后与群雄逐鹿江南的那些年月。虽然是屡逢惊险几陷绝境,充满血腥杀戮的回忆,然而最后剪灭群雄定鼎天下的快慰是只有他能够体会到的,因为登上皇帝宝座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他朱元璋!

以后的三十年有余,他是在乾清宫并不轻松的皇帝生活和后宫的倚红拥翠中度过的。数不清的美丽女人给性欲极强的皇帝带来了感官上的快慰,让他常常有不虚此生的感觉。然而他从来没有体会过唐明皇和杨贵妃那种痛心彻肺的爱,为此不免有些遗憾。他想:凡事不能两全,自己要做威猛的开国之君,大概就不能像唐明皇那样倾情。

最使病中的老皇帝惴惴不安的还是自己这一生诛杀的那些文臣武将。当时为了坚持自己刚猛的国策,为了给仁弱的继位之君清除障碍,诛杀功臣勋将他毫不心慈手软,制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和株连过甚的党案也毫不脸红。现在他后悔了吗?未见得如此。只是那天晚上被李善长他们追杀的噩梦使他产生了一些莫名的恐惧。朱元璋是很迷信的人,他迷信天象,也迷信蛊魇之术,在建中都宫殿时还因此杀了许多匠人。将来到了地府,胡惟庸、李善长他们若再来追杀他怎么办?那时他已不是皇上,也不再有御林军和锦衣卫保卫。想起这些他就不寒而栗!

在老皇帝的枕边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藏在锦盒里用蜡封好的遗诏。这是他在这次重病前就准备好了的。遗诏中他已确定把皇位传给他的孙子允炆,这是无可更改的事。然而当他想到自己栖身孝陵之后,自己那些强悍的儿子将会与新君发生怎样的冲突?他们能相安无事吗?他记起了五年前允炆初立时祖孙俩的谈话,允炆问他:“边境不靖靠诸王,诸王不靖,孙臣又靠谁呢?”如果在那次东角门立储会议上,自己不感情用事,排除干扰为求以后一世之安择贤而立,现在岂不没有这样的忧虑吗?

许多问题在他脑子里杂乱无章地冲突着。这还是他病情稍有缓解神智比较清醒的时候,一旦病情加重,神智马上趋于混杂紊乱,脑子里想的许多事情就混沌不清地扰在一起了。

闰五月初八日,一个阴霾满天的日子。朱元璋的病情急转直下。他形容枯槁,面如金纸,已经服不进汤药了。御医们向皇太孙禀告:皇上疾大渐,已无可挽回了。皇太孙急命召大臣们进宫,他自己跪在朱元璋的病榻前,准备聆听祖皇弥留之际的最后遗命。

朱元璋在一阵间歇的昏迷中,忽然挣扎着说出几个令皇太孙甚为震惊的字眼:

“四……四儿……”

允炆忙凑上去,凑在他耳边问:“皇爷爷,您想说什么?慢慢说。”

“四……四儿……来没有?”

允炆警觉地看看病榻旁边,只有一个老太监和自己两人。他示意老太监照料皇上,自己起身走出宫外。

齐泰和黄子澄刚刚闻讯赶进宫来。允炆把他俩拉过一边。悄声地说:

“齐大人,祖皇刚才问四儿来没有?他老人家好像要召见燕王。怎么办?”

黄子澄焦急地说:“皇上这时候召见燕王干什么?是不是他又变卦了,想传位给燕王?”

齐泰倒较为镇静,他道:“皇上现在病入膏肓,神志不清,什么古怪的想法都有可能产生。我们只能拖时间,拖到他……”

允炆道:“祖皇若坚持要召见燕王,我也不能忤旨呀!”

齐泰问:“皇上是指名叫燕王吗?”

“不,他是问四儿来没有?”

“四儿?殿下,依臣之见这么办。宫中有叫四儿的人没有?”

允炆道:“啊,我记起来了,长春宫有个叫四儿的宫女,长得很美,祖皇还临幸过她。”

齐泰兴奋地说:“快去把她叫来!”

允炆立即让老太监招来几名太监。

“你们谁看见四儿了?快去把她找来,皇上宣她呢。”

太监们急忙分头四处去寻找,终于在御花园找到了宫女四儿。

老太监和允炆将四儿领到朱元璋病榻前。

“皇上!皇上!四儿来了。”

四儿连忙在榻前跪下。

“奴婢四儿给皇上请安。”

朱元璋在迷惘中睁开眼。

“你?谁叫……你来的………”

“李公公说皇太孙吩咐,万岁爷要召见奴婢。”

朱元璋向允炆望去,允炆低着头躲开他的目光。

四儿试图挨近皇上一些。

“皇上,奴婢……”

朱元璋厌恶地:“拉……拉出去……”

两名太监立刻将四儿架走。

在宫门口,四儿恐惧地大喊起来:

“皇上饶命!皇上饶命!”

顽强的生命力让朱元璋又在死亡的悬崖上挣扎了两个昼夜。闰五月初十,他出现了最后的衰竭和回光返照征象。大臣们齐集在宫里送他们的皇上启行。他们静静地围立在一起,有时悄悄地互相低声耳语,唯恐破坏他们的皇上通往另一个世界时的庄严肃穆。

朱元璋挣扎起最后的一点精神,用游丝般的声音发出最后的诏令。

“召……驸马……梅殷。”

老太监忙向宫外的官员们宣旨:

“万岁召驸马都尉梅殷晋见!”

年近五十的梅殷是朱元璋二女儿宁国公主的丈夫。他原是汝南侯梅思祖的从子。洪武二十三年梅思祖追论胡党,其子辽东指挥使梅义竟被灭族,而梅殷因公主的缘故丝毫未受波及。他文武兼备,曾经出任山东学政,现在总兵淮安一带。他虽受皇上亲信,但终究不是皇太孙辅弼大臣的核心。所以众大臣听到皇上在弥留之际宣他不免有些诧异。

梅殷随老太监走近御榻,跪倒在地。

“臣婿梅殷恭请圣安,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元璋示意梅殷将右手放在他的被子上,他勉力伸出自己干枯的手握着他,断断续续地说:“朕……要走了……你是……朕最……信赖的……女婿,朕托孤……于你,扶保……幼主……登基……”

梅殷连连叩头泣道:“臣婿领旨,一定不负父皇圣恩。”

朱元璋用眼光示意老太监,老太监取出床头的密旨交给梅殷。

朱元璋的声音颤抖而又坚定:“若……有人……敢违天命……汝可代朕……举兵伐之……”

梅殷捧旨再拜道:“臣叨受圣命,虽粉身碎骨,万死不辞!”

这时朱元璋用细细的安详的声音道:“叫……他们……都进来……”

老太监忙出去宣旨:“皇上召各位大人晋见!”

齐泰、黄子澄和六部大臣、五军都督、都御史们一齐拥进寝殿,分成几排在御榻前跪下。

“臣等恭聆圣谕。”

朱元璋唤道:“齐泰。”

“臣在。”

“代朕……宣……遗诏……”

“臣遵旨。”

老太监从朱元璋枕边取出装遗诏的锦盒,撕开漆封,取出遗诏交齐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智,好善恶恶,不及多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有之?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佐,以安吾民。丧葬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行事。钦此!”

齐泰宣诏完毕,众臣再三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允炆跪在榻前,涕泪俱下。

“祖皇,您还有话要对孙儿说吗?”

朱元璋艰难地摇摇头,这时他已命悬游丝,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了。他缓缓地抬眼望着梅殷,梅殷上前跪下。朱元璋竭尽最后一丝力气将允炆的手交到梅殷手中。然后脑袋一歪,一代铁血君主溘然长逝,永远地离开了他的国家和臣民……

“祖皇!祖皇!皇爷爷!您不能这样就走啊!”

允炆立即扑上去,号啕大哭起来。

众臣虽然早就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以结束他们两天两夜辛苦的守候。可是在他们的皇上撒手西去的这一刻,他们难免有些茫然。不知没有皇上的明天会是什么样子。

现在他们唯一可做的,就是用哭声表示自己的悲哀,为他们的皇上送行。

皇宫中顿时哭声震天。

老皇帝走了,新皇帝还没有登基。在这几天中,南京城中的官员百姓怀着各种心态送走他们的皇上。有些官员庆幸从此得到了解脱,上朝时再不必提心吊胆地瞅着皇上的腰带了。其实朱元璋晚年时,除了那个贪赃走私的驸马爷被赐死外,以严刑峻法对待臣下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年轻的皇太孙在老皇帝在世时就摆开了要施行仁政以收揽民心的架势。现在祖皇的遗诏给了他实现自己政治抱负的机会。唯一可虑的就是他的那些强藩叔王们,他能挟朝廷之力,在与他们的角斗中占得上风吗?看来死去的老皇帝都有所担忧,要不然为什么在遗诏中他一定要“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儿子们为老子奔丧是天经地义的事,他如此小心翼翼是为什么?他托孤于驸马梅殷:若有人敢违天命,让他代天行讨,举兵征伐。这个敢违天命的人会是谁?梅殷能胜此重任吗?

这些都是京城一些官员百姓耿耿于怀的问题。终究,带给他们许多血腥记忆的洪武朝已经过去,新的朝代即将到来,他们只能期待新的皇上给他们带来新的生机。

老皇帝的灵柩停在皇宫中,等待举行葬礼的那天到来。

皇宫中到处挂满白色的孝幛。各个宫中朱元璋的数十名妃嫔美人在悲哀的哭声中怀念着得到皇上宠幸的那些美好日子。她们有的为他生育了皇子公主,在过去已尽享尊荣;有的入宫不久还只有十几二十岁。她们或是偶沾雨露,或是连皇上的面都没见着。不管怎样,作为皇上的妃嫔、美人,她们是一群令人羡慕的美丽女人。

她们在嘤嘤悲泣中,心怀忐忑,不知将会有怎样的命运降临到自己身上。

宫中的总管太监来了,他用冷酷的声音宣读了老皇帝的遗旨:内宫中所有妃嫔、美人及皇帝临幸过的宫女,一律为皇上殉葬。因宝庆公主年幼,留其母张美人抚养,免其自尽。钦此!

顿时,伴着一片凄厉的哭声,一匹匹白绫在宫中的雕梁画栋间高高飘悬。太监们用冷冰冰的声音催促着:“娘娘,请上路吧!”一个个美丽的女人们在凄惶的哭声中陪伴她们的皇上前往另一个世界去了。

六天后,朱元璋的遗体移葬孝陵。从皇宫到孝陵的路上,孝幡飞舞,哀乐震天,载着已故皇上的灵车缓缓移动,送葬的皇室及文武百官都穿着白色的孝服,一路举哀。灵柩两旁是荷枪执戟的士兵,默默地拱卫着他们的统帅通往天国之路。两旁的百姓扶老携幼,怀着诸种不同的心情来送走他们的皇帝:有的唏嘘,有的敬仰,有的暗自庆幸再也不必在这个暴君的阴影下生活了。

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初十,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于南京西宫,享年七十一岁。这位出身微贱的马上皇帝,历经十六载艰难百战,剪灭群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他登基以后,推行严刑峻法,处心积虑地诛杀功臣,集大权于一身,企图让朱明王朝的统治一代一代顺利地延续下去。谁知事与愿违,在他死后不久,一场惨烈的皇位争夺战立即在他的子孙间爆发,腥风血雨复又笼罩着中原大地……

退休以后,蜗居陋室数年,翻破了多册厚厚的《明史》及其他参考资料,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

对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历史上的评价甚多。记得小时候看的一本演义小说《大明英烈传》对他诛戮功臣就有倾向性的批评。可骂虽遭人骂,明太祖朱元璋的名气和影响远胜其他君王,无疑,他是一位卓越的天才人物(依我看,历朝历代的开国君主都是旷世奇才)。不是天才,他能由一个红巾军的“九夫长”开始打拼,短短十六年就剿灭群雄定鼎天下,开创一个长达二百七十余年的大明朝吗?

领衔编撰《明史》的清代名臣大学士张廷玉是这样称颂他的:

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赞文的后半部还举了他许多文治武功的事例。唯一略带褒贬的一句是:“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就是这“治尚严峻”四字涵盖的实质内容,成了后世批评朱元璋,甚至称他为暴君或准暴君的由来。

暴君喜杀人,朱元璋则以“屡兴党狱,诛戮臣民”著名。洪武朝期间发生了几起大案:十三年至二十二年胡惟庸党案、十五年空印案、十八年郭桓案及二十六年蓝玉党案。朱元璋在位的三十一年间,据吴晗先生统计,这几起大案被诛杀的就达十几万人。如此瞎折腾,社会人心何能不动荡,还能建成什么“治世”呢?洪武二十四年户口调查,全国人口比十年前锐减三百一十万就是明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朱元璋在逐一剪灭群雄时,总结其成功之道有二:一是不嗜杀人,二是能团结将帅。看来当上皇帝之后这两条他都忘得干干净净了。

朱元璋是个勤奋的皇帝。他常以自己“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戴星而朝,夜分而寝”来教育儿子们。他又是个不贪奢华享乐的皇帝,他命尚膳司每餐只给自己和皇后上八道菜,多了就要撤下去。有人献给他一张陈友谅的金镂床,他鄙斥说:“如此淫巧之物,与孟昶的七宝溺器何异?”意思是陈友谅沉溺于此类东西,哪得不亡国?他命将那架床打烂,取下珠宝交马皇后保管。

朱元璋很重视聘用文人儒士来治理国家,他打下集庆后即多方礼聘江南名儒宋濂、刘基、章溢、叶琛出山,筑礼贤馆待之。后来江南文士集团成了他治理国家的重要力量。他也很重视教育和科举考试。在因杀人太多、各级官员匮乏时,数千名国子监生成了补充官员的重要来源。他还强令各省州府举荐读书人为朝廷所用。对于不肯合作的文人,他还特别制定一项特殊的法律:“寰中士夫不为君用,是自外其教者,诛其身而没其家,不为之过。”

总之,朱元璋是个不同寻常、性格特别复杂的皇帝。就拿他诛戮功臣这个最大的劣迹来说,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开始时,朱元璋还是采取联姻的办法笼络功臣们,并没想到有朝一日要对他们大开杀戒。

自然,几十万字的小说,绝不拘泥于某一方面。明史浩瀚如烟海,各种重要的事件、各种不同境遇的人物、历次重要的战役……史实有据,只需要作者去想象和描写其中的细节,当然还需要适当组织一下。因为正史是由帝王本纪、人物列传和各种志、表组成,弄得不好就写成了大段大段的白话版人物列传,读来索然无味。

到底应该怎样评价朱元璋?首先是看他的成就。推翻腐败的异族统治,创建一个新的王朝,结束了混乱的军阀割据,这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他的坚毅与魅力,勤奋与节俭,在管理国家和军队方面的创新精神,对培养和利用人才的执着,对官吏的使用和驾驭等,都足以为后世人主景仰效法。《明史·选举志》载:“洪武间定南北更调之制,南人官北,北人官南。”异地为官制度就是他发明的。另外,各地的总兵官他也不让待久了,时行调迁。不过他最明显的缺点就是太爱杀人了,草菅人命,所以难逃暴君的恶谥。

另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寡人好色。大概这也是帝王的通病。

随着朱元璋去世,多灾多难的洪武朝终告谢幕。孱弱而有书生气的建文帝觉察了前朝的痼疾,决心逐步施行仁政以收揽民心。然而,面对崛起于北方的强藩,他和他的臣僚们显得束手无策。靖难烽烟骤起,又一个论其成就不逊于乃父朱元璋的人物走上历史的前台,演出一幕幕悲壮的活剧。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1892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