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弱宋”幻化出杨家将

宋代虽经济发达,但却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弱宋”。您要问这个“弱宋”怎么弱法,记得咱在前面说过,宋军与契丹的战争,胜率只有八十比一;与金人的对抗就更寒碜,让人家一下子捉走了俩皇帝;到蒙古人这就更甭说了,江山让人家的铁骑踢腾得粉碎不说,最后一个皇帝还被逼得跳了海。这样,杨继业、杨延昭、佘太君、穆桂英等亦真亦幻的英雄人物就开始登场了,但这恰好从反面说明大宋王朝之弱——毫无保留地开发老杨家的人力资源,男丁统统战死了,就让十二寡妇征西;实在没人了就让百岁太君挂帅。您说这老赵家用人是不是也太狠了点儿?当然这不是真正的历史,只是百姓的一种期盼,盼着官军能像传说中的杨家将那样有点血性,去战场上厮杀,别光耗子扛枪——窝里斗。

据考证,杨家将的故事流传至今已有千年。据欧阳修在书中记载,杨继业及其亲属抗敌的故事,在他们死后不久就开始在民间传播了,“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历史上的杨家将,主要是指杨继业、杨延昭、杨文广三代。杨继业是山西神木人,也有人说是山西太原或保德县人。我们刚才说了,最早提到杨家将的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他与杨家同朝为官而且交情不错。在皇祐三年也就是公元1051年,欧阳修为朋友杨畋的父亲杨琪写过《供备副使杨君墓志铭》,其中说道:杨琪的伯祖,名为继业;继业之子,名为延昭;继业父子都是智勇双全的名将,号称“无敌”。与其他资料对证一下可以看出,欧阳修笔下的这位杨继业,就是《宋史》中所说的杨业。此外大文学家苏轼也曾写过一篇叫《杨乐道哀辞》的文章,说的也是杨业后人杨畋的事迹。欧阳修和苏轼是当时的主流作家,专搞严肃文学,从来不在二流小报上发表花边儿新闻,所以他们的记载是可信的。

杨业原是北方割据势力——北汉的大将。他在北汉供职二十九年,一直升到节度使。赵匡胤驾崩后,宋太宗曾多次派兵北伐。公元979年初,宋太宗再次带兵攻打太原,北汉军队弹尽粮绝后援不继,北汉皇帝无奈投降了宋朝,但忠臣杨业仍“据城苦战”。宋太宗频频招降,“业乃北面再拜恸哭,释甲来见”。敢情赫赫有名的杨业对大宋王朝来说属于起义投诚人员,只能限制使用。这正是日后他兵陷陈家谷,援兵久久不至,最后无奈自杀的重要原因。

话说,杨业降宋后,宋太宗任命他为代州刺史,驻守在雁门关一带,与强敌辽军抗衡了八年。曾因大败辽军而升任观察使。986年,宋太宗大举伐辽,杨业作为其中的一路兵马战败被俘,拒不降辽,绝食三日而死。

杨业共有七个儿子,名字分别是延朗、延玉、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彬。杨延昭又叫杨延朗,除他之外,其他六子史书上并不见多少记载。不同史书中记载的杨业的儿子,名字甚至数量都不一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杨业之子中真正战死的只有延玉一个,其他的都得以善终。既然杨家的老爷们儿大多健在,打仗时当然也就没有麻烦杨门女将。

杨延昭是杨业七子中最著名的一个,他是著名的抗辽名将。有关杨家将的小说、戏曲,甚至一些史书,说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四”、“老五”、“老六”的都有,当然记载最多的还是“六郎”。其实把杨延昭叫“六郎”还是出口转内销的——它是辽人送给杨延昭的外号。有关这一点儿,《宋史》、《续资治通鉴》、《东都事略》都有记载:“契丹惮(旦)之,目为六郎”,“敌惮之,目曰六郎”,“虏畏之,呼为六郎”。这意思就是说,杨延昭英勇善战,屡败强敌,契丹人对他又怕又敬,所以才称之为“六郎”。

那么“六郎”这个词,为什么能表示出敬畏之意呢?史学家认为:契丹是把杨延昭比为天上北斗第六星与南斗六星了。按《大象列星图》上的解释:“南斗六星主兵机,北斗六星主燕地。”燕地就是今天的河北省一带,当时大部分属契丹。所谓“主兵机”,就是军事统帅之像。杨延朗负责北宋的北部边境,镇守三关。所谓“三关”也就是河北北部的益津关、瓦桥关、高阳关。杨延朗与辽军打了几十年仗,立下了许多战功,于是契丹人便把杨延昭也就是杨延朗“喻以为震慑本国的大星”。这也就是“主燕地”。常征先生在《杨家将史事考》一书中说:“时间即久,辗转相传,杨延朗的朗就渐渐演化为郎——杨延朗和杨六星便复合而成杨六郎”了。可见,“六郎”并非兄弟大排行中“老六”,实际上延昭在杨业七子中行大,是杨大郎。

杨延昭有仨儿子,杨文广是老三,知名度较大。看过小说《万花楼》的大概都记得,杨文广曾跟随大将狄青南征,后来又驻守在陕西与西夏军对阵,也曾与契丹人交战。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三个人应该说是杨家将中最真实的人物。

我们刚才说过,北宋的欧阳修最早记载了杨家将事迹。到了南宋,已有说书人在勾栏、瓦舍里讲述他们的故事了,同时还出现了一些话本,现在还留下了《杨令公》、《五郎为僧》两个话本存目。到了金代,杨家将的故事又被搬上了舞台;发展到元代,完整保留至今的《孟良盗骨》、《五郎为僧》等有关杨家将的杂剧共5个,基本上是依据传说和话本编演的。到了明万历年间,又出现了长篇小说《北宋志传》和《杨家府世代忠勇演义志传》(又叫《杨家将通俗演义》)。也就到这时候,杨家将故事才在几百年的传播过程中基本成型,包括杨业、佘太君、杨六郎、杨文广、穆桂英在内的人物悉数登场。

清代的许多杨家戏,例如二十四场特大型连本戏《昭代萧韵》及《铁骑阵》、《雁门关》等,大多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来。因此可以说,有关杨家将的小说与戏曲,算不上是纪实文学。如果说《三国演义》是“七实三虚”的话,有关杨家将的戏曲、小说,连这个标准也达不到。大家所熟悉的佘太君、穆桂英、杨排风、八姐、九妹以及孟良、焦赞等,正史中基本无记载,但却不能一概说历史上没有其人。

如果仅从戏剧效果而言,杨家将故事中最讨人喜欢的角色,不是男丁,而是女将。她们形象俊美,贤惠善良,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关键时刻还上得了战场,是难得的复合型人才。可见民间文学的想象力完全可以压倒历史。

这其中首席形象代言人,就是杨家老祖母佘太君。她最早出场是在元杂剧中,一开始就是个艺术形象而非历史人物。清以前的史料从未提及佘太君,其为杨业妻的说法亦不见于宋元正史、笔记及地方志中,明代成化时期的《山西通志》只记载了杨家三代,也没有佘太君之名。但若据此说佘太君是完全虚构的,很多人感情上接受不了,也不符合真实历史。杨业一定是有妻子的,被尊称为“太君”也是够级别的。到了清代,地方志开始出现有关佘太君的记载,由于这其中留存的历史空间太大,想象的空间也太大。

据记载,杨业转战晋西北,在离石、临县一带驻屯时,迎娶了府州折德扆的女儿佘赛花。折家自唐至五代再到北宋,一直是陕西府谷地区的豪族。佘赛花的曾祖父曾任唐代麟州(今陕西神木)刺史,隶属于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730年被后唐明宗授为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关中金石记·折克行碑》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毕沅不仅是个官,还是历史学家,《续资治通鉴》的主编。他曾多年官任陕西巡抚,所以对陕西、山西一带的地理、人文掌故还是较为了解的,他对折太君的考证可能还是有些根据的。

《宋会要辑稿》记述了另一个折太君,她是丰州刺史王承美的夫人。折夫人以谋略胆识辅助承美屡立战功。这个折太君与杨业、杨延昭为同时代人。折氏夫妇守边四十多年,契丹闻之胆寒。这个折太君抗辽、上状、进宫等活动与戏曲小说中的佘太君故事很有相似之处,其子文玉、怀玉跟杨家儿郎的名字也类似。因此,戏曲小说里的佘太君,也可能是从王刺史之妻移花接木而来。

在戏曲、小说中,折太君,骨折的折被读成了赊的音,估计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但也有人说,将“折”改为同音的“佘”是为了图吉利,因为老杨家男女为大宋征战“折”的太多了。佘太君作为杨家老祖,肯定非常珍惜自家的人力资源,也肯定为杨家征战出了不少好主意,但小说、戏剧中描写她百岁挂帅的情节,却纯属民间文学虚构。您想,大宋代再没人,也不会让一个离休五十年的老人上前线。

至于杨宗保和穆桂英,在史书中也不见记载。小说中说穆桂英是杨文广之妻,戏曲中又说她是杨宗保之妻、杨文广的妈,辈分上先乱了。

说起来,《辕门斩子》的故事是《杨家将》戏曲中最为精彩的情节,戏剧冲突非常激烈也很好看,但戏中的主人公穆桂英和杨宗保却真的对不上号。说起来,历史上并没有杨宗保其人,那个杨六郎的英雄儿子其实叫杨文广。

杨文广,字仲容,是杨延昭也就是杨六郎的第三个儿子,父子的年龄相差有四五十岁。文广不光与父亲年龄相差较大,在军中建立功名的时间也较晚,所以父亲健在时他的知名度不够高,这也就难免让人们引起辈分上的误会,后来的说书人也就想当然地在这爷俩之间安插了一辈人。

据《宋史·杨文广传》中记载:庆历四年,范仲淹宣抚陕西“与(杨文广)语奇之,置麾下”。范仲淹开创的庆历新政,主要反对的就是恩荫滥赏制度,所以杨文广得到老范的赏识,不是因为他是名门之后,而是因为他自己杰出的军事才能。他曾跟随大将狄青剿灭了广西侬智高起义,因此获取了功名。不过此时的杨文广已年届半百,完全不是戏台上英俊小生的形象了,当然也没上演过阵前招亲的喜剧。

杨文广真正作为统帅之才,是在他临近古稀之年之时。当时他被任命为“秦风路副都总管”,率兵镇守陕西边防。有一次,西夏军队南下攻打北宋的秦州(今甘肃天水),杨文广接报后,立即带兵急行军至筚篥城(今天水西北的甘谷县),积极构筑工事,严阵以待敌军来犯。等到西夏军队远途奔袭之时,面对森严壁垒的宋军营垒久攻不下,因为粮草不继只得大举撤退。杨文广见西夏军突然撤退,马上派兵追杀,一举消灭西夏兵勇近千人。宋神宗闻报,真是久旱逢甘雨呀——大宋王朝自建立以来,对北边的强敌,很少打过这样痛快的大胜仗。于是,就下诏褒赏其功,并赏赐杨文广玉带宝马。从此以后,文广的官运就是想挡也挡不住了,到75岁病死军中时,他已是仅次于两府的军事长官了。您要问杨文广的军职到底有多高?说白了,等于眼下的国防部副部长吧。他在军中的地位影响已远远超过了他的祖父杨业和父亲杨延昭了。那么,阵前曾招收过土匪女强人的事儿,就是有也不能再提了,老提这个影响进步呀,在这种事上可不能瞎找乐!

说起穆桂英,她虽是个文学化人物,可也不完全子虚乌有。欧阳修在《供备副使杨君墓志铭》中说到:杨琪初娶慕容氏。杨琪和杨文广是堂兄弟,杨琪能娶慕容氏女,杨文广自然也能。慕容氏是鲜卑族的大姓,杨家老祖佘太君就有鲜卑血统,当时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通婚的也不少,所以长期居住在山西一带的杨家兄弟娶俩鲜卑女是完全可能的。故此,有人考证穆桂英即慕容氏,穆桂英的穆和慕容氏的慕两个字音同,慕容两字快读时也可以读成“穆”,而且在《杨家将通俗演义》书中穆桂英还被写成“木桂英”,很具有少数民族姓氏特征。

京剧《穆柯寨》中的穆桂英是穆洪举穆天王之女,穆天王是处于宋、辽争斗夹缝中,以武力自保的少数民族头领。他既不臣服于辽,也不臣服于宋,而是两头通吃,只是在穆桂英与杨宗保成亲后才倒向大宋,帮助北宋大破了辽国的天门阵。如果我们以当时北方鲜卑族人之女慕容氏来解释穆桂英的话,那么这支居住在北方非辽非汉的鲜卑族群,出个善骑射、有胆略的女子是完全可能的。只是这样的女子,很难达到既婀娜多姿又能征惯战的戏剧美人标准,打仗既然勇敢,娶回家对您实行家暴也是完全可能的!

关于穆桂英的民族和出生地还有多种说法:有人说,穆桂英的出生地在山西保德县的穆塔村;也有人说,她的出生地是在河北易县的穆柯砦;另外在北京的顺义、密云也有穆柯砦。还有人说,在贵州遵义有个穆家川,穆桂英可能是仫佬族人;甚至还有人说,穆桂英属云南丽江木族,木族酋长自称木天王,酋长居住的寨子名字就叫穆柯寨。可见穆桂英已不仅是汉族百姓心目中的女中豪杰,还成了中国各族百姓共同敬仰的巾帼英雄。

在有关杨家将的小说、戏曲中,还有两个几乎一生下来就为杨家帮忙,而且绝对不收劳务费的人,一个是八贤王赵德芳,一个是宰相寇准。每当杨家碰到过不去的坎儿了,这两人肯定会准时出现,而且出现了就会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谁让老杨家请的这俩保镖血统高贵,行政级别高呢。套用现在一句流行的广告词儿:这药,管用!

赵德芳和寇准为了救老杨家,有时甚至不惜违犯法律,法外开恩。比如京剧《辕门斩子》里说杨宗保在阵前招亲,严重违反军纪,虽然规定违律者斩,可是八贤王赵德芳还是极力为小杨开脱。他还积极帮助老杨家把坏事变成好事,不但留下了大孙子,还带回来个能文能武的漂亮孙媳妇。一句话,只要杨家有需要,一个王爷八千岁、一个当朝的宰相,都会二话不说,积极地来为老杨家保驾护航,您瞧这面子有多足。

其实,“八千岁”的事迹在正史中并无记载,“八千岁”应该是太祖之子赵德昭、太宗之子赵恒、真宗之弟赵元俨三结合的人物,是对“兄终弟及”、皇位继承错乱的一种文学美化。其实,史书中并无一个连万岁爷都敢管的“八千岁”,小说、戏剧中这样写,可以找到很大的市场卖点,但历史上却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八千岁”是后代老百姓为老杨家请来的超级保护神,以便在老杨家受到冤屈时,有人出来替他们挡横儿,那意思就好像眼下老百姓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有困难找民警!

说起来,寇准在历史上虽然确有其人,他在治理国家上业绩也不错,但精明的寇准对潘、杨之间的矛盾并没有介入多少,因此小说、戏曲中,提到的寇准积极保护老杨家,专门打击老潘家的故事情节,几乎完全是虚构的。

大家可能都知道,在有关杨家将的小说、戏曲里,有一个专门跟老杨家作对的大奸臣潘美,对了,小说、戏曲里叫他潘仁美。说起来这可是一个大冤案。本来,从南宋到北宋,对潘美功过的评价还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只是到了元代之后,经过民间文学家的大忽悠,潘美才逐渐被塑造成了专门跟老杨家作对的反面典型,还命人射杀了杨七郎。在小说、戏曲里,潘美似乎无才无德无战功,只是靠美人计,才当上了大宋国丈,成为朝廷重臣的。可当上朝廷重臣的潘美,偏偏专门爱跟辽人勾结,出卖他女婿的江山,陷害杨家的一门忠烈。如果他不是契丹人早年派过来的潜伏特务的话,真不明白,潘美这样做,图的是嘛?难道他把卖国当成自个儿的专业了?

其实历史上的潘美,无论是在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天下的征战中,还是在抗击契丹入侵的战斗中,都作出了比杨业更大的贡献。咱们上次说过,潘美是咱们天津蓟县人,老话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所以早在五代十国的战乱年代,少年潘美就胸怀大志,一心想“立功名,取富贵”,不愿默默无闻地“与万物共尽”。公元954年在周世宗柴荣与契丹军队的战斗中,年轻的潘美曾率领精兵成功地狙击了敌人进攻,使辽军无法援汉,为打败北汉立下了汗马功劳。

赵匡胤建立大宋王朝以后,潘美顺应天下思定的大势,在朝内说服后周旧臣归顺大赵,在朝外则勇敢地平定割据势力的叛乱,可以说为当时国家的安定团结立下了绝世之功。这么说吧,连老赵家改朝换代的文件,都是人家潘美晓谕天下,向各界人士传达的。后来潘美又在灭南汉、取南唐,统一全国和数十年的抗辽斗争中,立下了累累战功,成为大宋王朝的开国元勋。尤其是他指挥的巧渡长江、攻取南唐的战役,堪称渡水攻城的范例,成为后代军事家教科书中的经典。

至于说到潘美靠美人计当上皇帝老丈人,专权害人,更是小说家的诬蔑不实之词,应予彻底平反,恢复政治名誉。实际上潘美只是太宗的亲家,他的女儿嫁给了太子不假,可到死他也没被升格为国丈。因为女婿还没当上皇帝,潘家的八女儿就死了,最后连跟真宗一块儿进入太庙的资格都没得到。因为潘氏女上岗证上写的是太子妃而不是皇后,所以潘美就是想让女儿吹吹枕边风、让龙头转向,风力也远远达不到皇上那儿!

潘美之所以被戏剧、小说写成白脸大奸臣,倒确是因为杨业之死造成的。就这件事而言,潘美也确实有一定的责任,但领导责任却该由监军王侁和刘文裕来负。在北宋初年的雍熙北伐中,宋与辽在山西北部对阵,杨业主张坚守雁门关,“用时间换空间,积小胜为大胜”。可皇上派来的监军王侁、刘文裕却主张主动迎击敌人。这时,久经战阵且在官场混了多年的潘美,却打起了小算盘,瞻前顾后就是不发表自己的意见。结果杨业在对宋军严重不利的形势下,被王侁和刘文裕逼迫出战,并让潘美在陈家谷口(今陕西朔县南)设伏,等待杨业将敌诱出山谷时,予以合击。工于心计的潘美,虽然知道王侁、刘文裕他们根本不懂军事,但就是不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是按照他们带来的阵图行事,因为他们是代表皇上而来的,自己犯不上跟皇上抬杠。更何况老杨业还是起义投诚人员,限制使用,跟他在一块自己早晚也会被审查,挂起来留待运动后期处理。

话说,潘美按照王侁、刘文裕的部署,带领伏兵在谷口等了三个时辰,仍然不见杨家军的踪影。王侁以为杨家军进展顺利,为了争功,他立马命令潘美撤去伏兵,致使杨业在陈家谷因无后援接应而大败,被俘后的杨业坚贞不屈,绝食而身亡。

潘美未能抵制王侁的决定,完全是出于自保,而作为一军之统帅,没有主动出兵救援,确实难逃重责。但是话说回来,潘美虽是当时北伐军的统帅,但王侁和刘文裕作为监军,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特权,因此军事上他没有最后拍板儿的权力,所以主要领导责任不能让他来承担。另外,潘、杨两家根本不像小说、戏曲中说的有世仇,而是一向合作得很好,潘美根本没有理由去陷害杨业。至于说到他跟契丹勾结,主动卖国求荣,故意陷杨业于死地,实在于史无据。作为北宋的重臣名将,他的一家老小、祖宗坟地都在祖国,他这样做图啥呀?

我们上次说过,每次前方开战,皇帝不但派监军,还亲自下阵图遥控前方战事。这是因为,宋代皇帝对前方的将帅非常不放心,尤其是对杨业这样的起义投诚人员戒心更大。杨业主张坚守,更违背了皇帝的意图,加大了皇帝的猜疑,所以说杨业之死可能蕴藏着更大的阴谋。这样的阴谋设计只能口授给王侁、刘文裕这样的监军,而不大可能告诉前线将领潘美,因为潘美也是皇帝的内控对象,不可能跟他交这样的心。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雍熙北伐功败垂成,潘美并没有收获任何好处,而是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巨大代价——被愤怒的太宗皇帝降官三级,先任真定府知府,后任太原府知府,脱离了抗敌前线,而监军王侁则受到了更重的处罚:“除名,隶金州。”这也从正面说明对杨业之死负有主要责任的是王侁。

潘美一生的英名,晚年因自己患得患失、优柔寡断、误伤战友、贻误了北伐大计而蒙羞。北伐战败归来,他心中抑郁,一年以后就病死在太原任上,而不是像小说、戏曲所说的那样,死在开封府尹寇准刀下。因为据《宋史·太宗纪》中记载,潘美死于公元991年,寇准任开封府尹是在十一年以后,处事公道、精明强干的寇准难道会掘开坟墓,斩杀潘美尸体吗?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潘美不是一个很坏的人,他起码会因做错了事而自责,并抑郁而亡。不像有些人无论干多少坏事、整死多少人也不受良心谴责,永远能找到为自己开脱的理由,他们真称得上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最离奇的是,潘美死后,民间文学居然在京城开封,臆造出了潘、杨二湖,一清一浊,泾渭分明。在有些地方,甚至不许潘、杨两家的后代结亲,这一族规不知破坏了多少年轻人的幸福。都说野史杀人,敢情这民间文学、道听途说,不但可以杀人,甚至还能阻止人类的繁衍和发展!

杨家将的悲剧命运,折射出的是北宋政治、军事的衰落。人们可以因一个人的牺牲,树立一个英雄典型;或因一次战役指挥失误,塑造一个超级坏蛋,但大宋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是政治、军事、文化多重因素造成的,杨业和潘美不过是一对命运近似的悲剧英雄罢了。

话说回来,老杨家干的事也并不是件件光明磊落,他们的后代也干过如“我爸是李刚”的坏事儿。比如周密在《齐东野语·向氏粥》中就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儿:说是宋高宗时,长期掌握兵权的杨存中在闺女生子之后,一次性“拨吴门良田千亩以为粥米”。啥意思?就是说,为了给刚出生的外孙提供生活保障,一回就强占了百姓千亩良田,以致引起公愤。说起来,杨存中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官声还是不错的,起码在积极抗击金兵这件事儿上,跟他的先祖杨业还是保持一致的。可强占民田这事儿,却怎么说也不地道。

当时杨家的家庭教师,名叫王禅,是绍兴九年的进士。王老师仗着自己曾是大将军刘光世的得意门生,所以就犯了回楞,他听说东家为了解决尚在襁褓中的外孙吃饭问题,竟然“私拨民田”实行强迁,致使吴门多个村寨的老百姓失去了土地,所以非常气愤,于是就给杨存中写了一封信。

他在信中严肃地指出:都说你们老杨家世代忠烈,是百姓利益的忠实捍卫者,所以您应成为各级官吏的好榜样,并给您的宗族子弟带出个好风气。作为官二代要想将来平安无事,做父母的更应多做为国为民的“功德事”。可您现在却强霸民田,实行强迁,简直太不靠谱了。您现在有权有势别人不敢惹您,等有一天您离休没权了,不怕有人检举揭发您吗?不怕有人跟您秋后算账吗?到时候,不仅您身后会留骂名,您的子孙后代也离倒霉不远了。我这话,可能有点儿直,可是良药苦口利于病,请您三思!杨存中读完这封信,没喝姜糖水却惊出了一身冷汗,马上派人退还了老百姓的土地,社会和谐因此得到了有效落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135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