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古典时期

博物思史——犍陀罗佛陀坐像

历史大观园 古典时期 2020-07-01 20:12:51 0

博物思史——犍陀罗佛陀坐像

石像,出土于巴基斯坦

公元一百年至公元三百年

巴特西公园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听起来不像是会邂逅佛陀的地方。但正是在这里的和平宝塔一侧,一位来自日本的长濑法师每天都会敲着木鱼在四尊镀金佛像的注视下穿过草坪。法师对这几尊佛像极为熟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个伦敦人都很熟悉。从泰晤士河看过去,佛像结跏趺坐,双手置于胸前。无须过多描述,因为坐佛是世界宗教史上最著名、历史也最悠久的造型之一。

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尊用灰色页岩雕成的佛像。这种岩石中含有结晶碎片,在光照下光芒闪烁。佛像头与手的大小与真人类似,但身体较小。他盘腿呈莲花坐,手置于胸前。双肩皆披袈裟,身上有表现袈裟皱褶的厚重深刻的衣纹。脚大部分隐藏在衣服之中,只露出脚心朝上的左脚的几个脚趾。他的头发整体向上束起,顶端似有发髻,但其实那是佛陀智慧的象征。他眼帘低垂,安详地看向远方,双肩往上至头后的圆盘状物是他的光环。

如今,在全世界都能找到宝相庄严的佛陀坐像,但起初,佛陀其实并没有供人瞻仰的具体形象,几百年间都只能通过一些象征物来表现。佛陀以人类的形象示人,始于一千八百年前的巴基斯坦。

彼时佛教已经存在了数百年。据佛教文献记载,佛陀曾是公元前十五世纪北印度迦毗罗卫国的一位王子,他放弃了王族生活,成为一名苦行僧,想参透人生的苦痛与无常,助人脱离苦海。在漫长的苦行生活之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悟道四十九天后终于开悟,脱离了人生的贪、嗔、痴。从那一刻起,他便成了佛陀,意为“觉者”或“悟者”。他向僧侣传授自己的佛法,僧侣们再将其传向亚洲各地。佛法在向北传播的途中来到了今巴基斯坦东北部的犍陀罗,即喜马拉雅山山脚的白沙瓦附近。

所有宗教都需要面对一个关键问题,即如何理解永恒与无限,人类又如何亲近神?有的宗教采用了吟诵的方式,有的则完全依赖文字,但大部分宗教都认识到,神像能让凡人感受神的力量。在大约两千年前,几大宗教都开始用神像来传道。基督教、佛教和印度教几乎在同一时期采用人类的形象来表现本教神灵,这难道仅仅只是巧合?不管真相如何,三大宗教都在这一时期创造出了流传至今的神的形象。

自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犍陀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佛教圣地及雕像,数量比在其他古印度地区发现的总量还多。事实上,我们这尊栩栩如生、大小等同真人的佛像便来自这一地区。在一千八百多年前,这样的一尊雕像必定会令佛教徒心生恭敬。在那之前,教徒们一直用一些象征物来代表佛陀,如他开悟时的菩提树、一双脚印等等。这是他首次拥有人类的相貌。

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教授印度艺术史的历史学家克劳汀·波兹-匹克隆解释道:

佛陀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因此并非神灵。约两千年前,人类开始把几百年前的智者与各种神灵用人类的形象表现出来。代表佛陀的形象首先被雕刻在舍利塔的四周,以他曾于其下开悟的那棵菩提树为象征。而对佛足印的崇拜至今在印度还很兴盛,足印代表了曾在世间留下足迹,但如今已离开人世的人。之后的象征手法变得愈加精巧,他们用燃烧的柱子代替菩提树,火焰象征着佛陀发出的光芒。这些象征方式逐渐成为艺术手法,导致了其后佛陀具象的诞生。

本节中这尊佛像大约雕刻于公元三世纪,是已知最古老的佛像之一。当时犍陀罗在北印度贵霜王朝的统治之下,该王国的领土从喀布尔一直延伸到伊斯坦布尔。其时,丝绸之路连接着中国、印度与地中海地区,贵霜王朝位于这条路线的节点上,因而国力强盛。始于犍陀罗的主干道向西穿过伊朗,一直通往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国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因而可以修建大量寺庙和佛像,并能派出僧侣,四处传扬佛法。能够流传至今的宗教,起初都是靠着贸易与国家实力发展起来的。佛教的创始人当年抛弃了荣华富贵,过着苦行僧的生活,但矛盾的是,佛教的繁荣靠的却是奢侈品贸易。僧侣们与丝绸等贵重物品一起踏上旅途,随身携带佛像。也许在语言不通的时候,用人类形象表现的佛像更能体现佛法的深意。

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佛像有四种标准姿势:卧姿、坐姿、站姿及行姿。这些姿势所表现的与其说是某一时刻,不如说是佛陀生活中的某一侧面。本文中的佛像表现的就是佛陀开悟时的形象。他身着袈裟,但蓄有头发,与普通僧人不同。他已脱掉了华丽的衣饰,摘掉了珠宝。他的耳朵上不再坠有沉甸甸的金饰,但长耳垂上的耳洞仍显露了他的王子身份。他的莲花坐姿是佛教中冥想与说法时的姿势。

这尊佛像与后来出现的成千上万的类似佛像都有着同一个目的。曾做过僧人的图登金巴向我们解释佛像如何助人开悟:

修行者凝视佛像,佛的形象随之进入他们的心灵。之后他们思考佛的身、语、意。佛像能令信徒想起佛陀,回忆起他的奉献、开悟以及重要事迹。不同形式的佛像实际上就代表了不同的事迹。比如,佛陀有一个很著名的姿势:结跏趺坐,手作说法印。其实严格来说,这应该叫转法轮印,意为转动佛法之轮。

这正是本文中坐佛的手势。法轮象征了通往开悟的道路,是印度艺术中已知最古老的佛教象征。佛陀的手指代表法轮,他为听众转动法轮,让他们能放下虚幻的现实,脱离苦难与自我,进入极乐的涅状态。佛陀教导:

外饰粉脂。璎珞衣服。华钗钏。假庄严身。痴人不知。横被诳惑。于色境界。妄生欲心。若有智人。正念观察妇人身体体性如是空无有主。犹如梦幻。

佛教的所有艺术都教导人们不要眷恋虚幻的物质世界,即使它所依赖的是佛像这种物质实体。下一节的文物来自印度教,他们信仰众多神,并相信物质的丰富能使人快乐。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yfowm/1708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