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古典时期

世界史故事——第一个皇帝,第二个帝国

历史大观园 古典时期 2020-07-01 13:41:12 0


公元前286年至公元前202年间,秦灭六国,成为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帝国,但很快就灭亡了。

再把视线转回中国。所有诸侯都已经在分封的土地上称王(与亚历山大帝国的总督差不多),各国之间征战不止。秦国迅速崛起,新王继位,商鞅遭车裂,之后秦国军队继续征战。其他诸侯国也是如此。齐国大败魏国,之后魏国国力下降;楚国最终吞并了越国,取代魏国成为三强之一。此时,秦、齐、楚有三分天下之势。

多年来,这三个诸侯国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对统一天下有清晰的规划。但秦国的军队经过商鞅的训练,在三国之中是最强悍的。公元前260年,秦国打败赵国(晋国分裂后形成的三个王国之一),其野心已经初露端倪。在中国广阔的平原上,对垒两军的规模往往非常庞大,而在多山的希腊或者意大利半岛上,根本无法展开如此庞大的军队。两国交战,往往造成数以十万计的人丧生。赵军投降后,大批俘虏被屠杀。

四年后,秦国入侵王畿,吞并周的领土,终结了周王朝几百年来的统治。前249年,秦相吕不韦又带兵灭掉了周的残余势力。“秦庄襄王灭东周……”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周既不祀。”由于多年来周早已名存实亡,所以几乎没有人真正注意到这一点。

但是在秦军入侵周都洛邑后,发生了一场灾难性的事件。秦国将九鼎从王畿运走,但是其中一鼎落入水中;秦国千方百计打捞,但均告失败。所以就只剩下八个鼎。天赐王权的象征已被损坏,不再完整。

?

公元前247年,秦国的新王继位,他就是年轻的嬴政。他的父亲庄襄王在位不到三年就去世了,当时嬴政只有13岁。替他治国理政的有多位大臣。

他比大多数年轻的国王都要幸运。摄政的官员恪尽职守,他们执行嬴政的意志,击退了秦国邻国的攻击,包括在嬴政成年之前挫败五国联盟企图灭秦的图谋。

22岁时,嬴政已完全掌握了秦国的权力。此时,他打算征服的不只是周边的邻国,而是整个中国。公元前232年,秦军的规模已空前壮大;公元前231年,按司马迁的记载,他首次下令将各个年龄段的男子登记在册。公元前230年,中原各国开始一个接一个被吞并。韩国于公元前230年投降,两年后,赵国投降。燕国太子丹担心秦国势力日益膨胀,派出刺客伪装成使臣来到嬴政的宫殿,希望在秦国入侵他的领地之前将其除掉。嬴政识破了假使臣的真正目的,将其杀死。次年,他进军燕国,迫使燕王杀死太子丹,并砍下他的头。

嬴政接下来的统治以残酷为特征。这也使他登上了其他国王未曾攀登上的权力巅峰。诸国相继落入嬴政之手。公元前225年,魏国投降;公元前223年,楚国投降;公元前221年,齐国也被迫投降。到公元前221年末,在他的父亲去世26年后,嬴政成了全天下的主人。对此,司马迁写道:“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

世界史故事——第一个皇帝,第二个帝国

地图19-1 秦灭六国

现在,嬴政不再仅仅是一国之王,而是皇帝。他称自己为“始皇帝”,意思是“第一个皇帝”。从这一天起,我们可以将这片国土称作“中国”了,这个名字最早就是来自第一个大一统的秦帝国。

这个新生的国家之前从未有过单一的政府,这意味着秦始皇必须创立一个单一的政府。不过他不是一切从头开始(这样做本来会较为容易),而是在现有的一堆不实用且又彼此相互矛盾的习俗和官僚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政府。

与在一片未开发的土地上建一座新房相比,重修一座古老而摇摇欲坠的房子是一场噩梦。这项工作需要勤奋不懈,秦始皇也的确表现得非常勤政。他打破了家族势力、财富继承和宗族忠诚的旧传统,取而代之的是,他将帝国分成若干易于管理的部分,设立36个郡,每个郡又分成若干县。设郡守(文职官员)、郡尉(军事官员)管理各郡,另设郡监(监御史,简言之,就是间谍),负责监视郡守、郡尉。官员的亲眷不能做官,秦始皇甚至没有把国事交给儿子分担——看来他认同一种非常古老的观点,即世袭王权不利于国家的健康发展。此外,他命令之前各个国家的贵族都搬来都城咸阳定居。在这里,他们生活舒适,但同时也受到密切监视。

他紧接着进行了其他方面的改革。他修建四通八达的驰道;他开挖运河用于运输和灌溉;他重新制定历法,这样一来,他统治下的所有人都遵循相同的历法。在他称帝两年后竖立的石碑上写道:“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器械一量,同书文字。日月所照,舟舆所载。皆终其命,莫不得意。”这些改革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而且,百姓对这些改革也十分高兴,他们觉得这是通往崭新的幸福生活的道路。

像商鞅一样,秦始皇不喜欢孔子的学说以及任何似是而非的学说。他认为,稳定国家的关键是高效的自上而下的统治而非形而上学的冥想。所以,他将商鞅焚书的建议更推进一步。他的丞相宣布了他的新规定:

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这一法令使大量的书籍横遭劫难,幸免的只有医学、占卜和农艺类书籍。

后世并不欣赏这个决定(司马迁尖锐地评论道,“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但是对于一个要从一堆旧事物中创造一个新国家的人来说,他的这些做法自有其内在逻辑。各诸侯国有很多旧时的经典和文献,记录着事情原来的做法;秦始皇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新的国家,在这里不可“以古非今”。同时期,为了国家的统一,亚历山大已经身经百战,希腊人通过节日团结各个城邦,阿育王尝试着建立一个共有的宗教愿景,秦始皇则全力销毁那些记载着这个国家曾一度四分五裂的证据,将他的帝国融为一体。秦始皇要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

也许是这份对新开始的坚持让秦始皇开始修建长城。事实上,长城并不是全新的事物,之前的诸侯国都曾修建城墙抵御蛮夷,或是用于互相防御。但秦始皇决定将所有的城墙连在一起,他把这项工程交给了他的将军蒙恬。

许多西方国王都曾在不同时期建造城墙以抵御敌军入侵。但是,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在整个帝国的边界建造城墙。秦始皇的长城是由土和石头砌成的,是他眼中中国的具体化,这一共同的文明靠着比砂浆更坚固的纽带紧紧相连;长城以内属于中国,长城以外则是居无定所的蛮夷之地。

但这一象征是以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的生命为代价的。建造连绵不断的城墙需要就地取用各种材料(在山上是用石头,在平原地带则用夯土,在沙漠中则是用沙子和砾石),长城的建造者则是佃农、战俘、士兵,还有农民,这些人都是为了国家利益而被征召来服徭役的。

?

秦始皇不仅在活着的时候对中华大地影响深远,而且在死后也要永垂不朽。他让人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陵墓,除了埃及,我们从未在其他地方见过如此宏伟的陵寝。司马迁在《史记》中对这座墓有所描述。根据他的描述,秦始皇一直考虑自己能否永垂不朽,因此一登基就开始着手这件事:

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最令人吃惊的是,他的坟墓里放置了7000多个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马俑。它们手持真正的青铜兵器,是以真实的士兵为原型塑造的,在这个庞大的陶俑队伍中,没有两张脸是雷同的。

像埃及的第一位法老一样,秦始皇必须把分散而独立的小国统一起来;像这些法老一样,他必须在充斥着不同意见的王国中让人们服从他。但是秦始皇的时代距离公元前3000年法老所处的年代已经非常久远,他已经不能再通过迫使数百名官员陪葬来彰显他的权力。于是他用陶制的兵马俑填补这一空缺,这一做法曾令人感到困惑。

世界史故事——第一个皇帝,第二个帝国

图19-1 秦兵马俑

真人大小的陶俑,于1974年在中国西安秦始皇的陵墓中被发现。图片来源:埃里希·莱辛/艺术资源,纽约

公元前210年,在做了26年秦国国王和11年中国皇帝后,秦始皇被葬入陵墓。他被小心地埋葬在这座豪华的坟墓里,墓穴上面覆盖了泥土,然后再种上树木,所有参与设计的建筑师一律被处死,这样一来,它的入口就永远不会被人发现。

秦始皇死后,他的王朝很快就覆灭了。秦始皇的继承人是他21岁的儿子胡亥,即秦二世。秦二世的统治并不稳定,他父亲的帝国建立不久,各个独立的王国归服中央集权政府的时间并不长。他对他的宠臣赵高抱怨说:“大臣不服,官吏尚强,及诸公子必与我争,为之奈何?”

赵高建议秦二世靠武力展现他的权威,清除所有看似犹犹豫豫、不愿意接受他的权威的郡守和前贵族。秦二世欣然接受了这个建议,开始排除异己。这场大清洗以成百人(甚至包括妇女,其中十人被拖出来当众五马分尸)的死亡告终,对此举国震惊。尽管如此,秦二世还是感到越来越不安,集结了由5万精锐士兵组成的军队,让其驻扎在首都周围。

仅7个月后,驻扎在原楚国境内的军队就发生哗变。起义是由那些遭受秦官吏压迫的人发起的,从一个郡蔓延到另一个郡,参加者多到不计其数。秦二世的军队无法镇压这场起义。在秦统治下一度隐姓埋名的贵族一个接一个冒出来,纷纷称王:首先是赵王,接下来是魏王、齐王和燕王。各国旧势力已经开始卷土重来。

内战开始了,并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愈演愈烈。秦二世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就连丞相赵高也借故不去上朝,害怕皇帝在盛怒之下会杀了他。赵高称病躲在家中,并在家里策划了宫廷政变;他的女婿将负责实施政变,除掉秦二世,由另一个王室公子即秦二世的侄子取代他。

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表明,丞相赵高事实上早就想借国家的动荡来夺取政权。为了逼迫他的女婿阎乐带人闯入王宫,他绑架了阎乐的母亲,将其扣为人质。同时,他小心翼翼地躲在后面,继续假装效忠皇帝。

阎乐左右为难,最后只得率领军队袭击皇宫,闯进大殿,他朝秦二世头顶正上方的绸帘射了一箭,以吸引秦二世的注意。秦二世此时已经被皇宫侍卫抛弃,他要求面见丞相;阎乐则受到幕后主使人的指挥,拒绝了这一要求。随后秦二世开始讨价还价。他提出他愿意退位去做郡守;后来说做一个小军官也行;最后,他又提出,只要能活命,他愿意当个平民。阎乐拒绝了他的这些要求,最后他告诉秦二世,丞相早已经下令要杀了他。说罢,他的士兵们纷纷上前准备动手,但秦二世在他们靠近之前自杀了。

随后丞相又重新露面,拥立秦二世的侄子子婴继位,但新皇帝并不信任他的拥立者。继位后他便将赵高召到宫中,当场将他杀死。秦三世子婴在位仅46天,之后一支由刘邦率领的起义军攻入了皇宫,子婴投降。不久以后项羽率领的起义军到来,项羽杀死了子婴,大肆屠杀朝廷官员,随后焚烧宫殿,将抢得的珍宝分给他的盟友。项羽将秦国划分为18个新的王国,由诸侯和部将为王。司马迁最后写道:“秦竟灭矣。”

?

五年后,中国回到了往日四分五裂、战乱不休、多国并存的局面。随后,出现了一个新的领导者,他靠个人奋斗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他就是刘邦,他靠自己的手段在秦朝的改革中获益:他出身农民之家,后来当过一个小官(一名亭长,负责管理一队囚犯)。在秦以前的旧制度下,他是不可能担任这样的官职的。

他在起义之初加入了项羽的军队。灭秦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原来楚国的领土。他将另外一块位于汉中的较为偏远地方赏赐给刘邦,封他为汉王。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项羽还谋杀了那个最有资格自称楚王的人。

这为刘邦提供了机会。他率领自己的军队攻打项羽,宣称要讨伐杀死楚王的凶手。他最初对项羽的攻击并不成功,但他还是设法占领了黄河岸边的荥阳城。从这里开始,他与其他自立为王的人进行了持久的战争。

世界史故事——第一个皇帝,第二个帝国

到公元前202年,他凭借自己的能力控制了中国几乎每一个古老的王国,而项羽仍然是他最大的(现在是唯一的)敌人。不过,项羽此时已经意识到自己斗不过刘邦了。项羽为人凶残,越来越不得人心;他屠杀了秦廷所有的人,这件事并没有被人遗忘;此外,他所到之处鸡犬不留,将一切都破坏殆尽,这也让他臭名昭著。在最后一战中,他走投无路,支持者越来越少,陷入四面楚歌之中,最终拔剑自刎。

刘邦称帝,庙号高祖。他用项羽最初给他的封地的名字“汉”作为自己的王朝的名称,定都长安。汉朝将是大一统下中国第一个统治时间比较久的王朝;它统治了400年,它的基业建立在秦朝短暂而辉煌的统治之上。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yfowm/1702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