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列国史志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

历史大观园 列国史志 2020-06-29 00:36:34 0

关键词:爱情观/理想国

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

他师从苏格拉底,后又收亚里士多德为学生,可谓希腊三贤中承上启下的关键性人物;他对爱情有诸多独到的见解,却因为太过于高屋建瓴而不受时人的认可;他凭借自己的哲学思想构建出完美的理想国,却因过于理想化而难以实现。他就是继苏格拉底之后的古希腊又一位思想巨匠——柏拉图。


出身贵族

柏拉图(约前427—前347)原名阿里斯托勒斯,“柏拉图”只不过是他的一个绰号。相传,当时柏拉图肩宽背阔,体格强健,于是他的体育老师给他起了“柏拉图”这个绰号,有宽广之意,后来这个绰号就流传开来,以至于人们都忘记了他的原名。另外一种说法认为,柏拉图的额头很宽(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他的雕像中看出来),所以有了这个有“宽阔”之意的绰号。

与苏格拉底出身平民阶层不同,柏拉图出生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他的母亲是雅典改革者梭伦的后裔,所以他们家庭宣称自己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受这种家庭出身的影响,柏拉图起初想继承家庭传统,将来从政,而且凭借家庭的势力,想在雅典高层谋得一职是不难的。

但是,随之而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改变了柏拉图的想法。在数十年的战争中,自以为制度和国力双重优越的雅典不仅惨败给了斯巴达,而且耗空了国家储备,民众的生活被逼向了绝望的边缘。

而在这种情况下,雅典的统治者不仅没有痛定思痛,反而寻找替罪的羔羊,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就是在这个时候被国家处以死刑的。看到备受人民尊敬的老师被国家处死,柏拉图对整个国家的制度失望了。他放弃了从政的念头,而是继续钻研哲学,希望能凭借自己的思想给国家带来新的出路。

就这样,出身贵族的柏拉图选择了一条异常艰难,却备受世人尊敬的哲学探索之路。

坚持甩手臂的学生

柏拉图的一生可谓硕果累累,他不仅将智慧散播给雅典人民,而且著书立说,完成了很多巨著,包括著名的《理想国》和《法律篇》。与其说他聪慧过人,不如将这些著作归功于他的坚持不懈。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将苏格拉底所寻求的德性的普遍定义和绝对本质独立化与个体化,从而创立了自己的唯心主义理论。他于公元前387年在雅典创办了他一生都引以为荣的雅典学园。

他在师从苏格拉底读书时,有一天苏格拉底在课堂上给学生们出了一道“难题”:“你们先把手臂尽量往前甩;然后收回来,再尽量往后甩。每天做300下,你们能坚持吗?”

他的学生听完之后,不禁偷偷笑了起来: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会坚持不下来。于是大家纷纷接受了这个挑战。

一个月过去了,苏格拉底问他的学生:“每天300下,有多少人坚持下来了?”有90%的同学举手,兴奋地表示自己做到了。

两个月过去了,当苏格拉底再次问到这个问题时,只剩80%的学生举手了。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

图为雅典学园的壁画,画中人物千姿百态、热闹非凡,呈现出了浓厚的学术氛围。其中心人物是边走边争论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一年过去了,当苏格拉底严肃地问到这个问题时,大家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用沉默表示自己的失败。这时,课堂上只有一个人慢慢地举起了手,他就是柏拉图。

虽然说甩手臂和事业的成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这种小事正体现了柏拉图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柏拉图的成功便有了合理的解释。

柏拉图的爱情观

柏拉图的爱情观受苏格拉底影响很深。

有一次,柏拉图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爱情?”

苏格拉底把他领到一片麦田说:“去麦田里摘一枝最大的麦穗给我,只许摘一次,不准回头。”

于是柏拉图走进了麦田,过了一会儿,他两手空空地从麦田的另外一端走回来。已经等候在那里的苏格拉底问他:“为什么你没有摘到麦穗呢?”

柏拉图回答道:“因为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不敢过早做决定,因为害怕前面还有更大的麦穗;同时因为不可以回头,所以即使前面越来越小,也不能回头去找那些错过的。”

苏格拉底笑笑说:“这就是爱情。”

后来柏拉图又问苏格拉底:“老师,什么是婚姻呢?”

苏格拉底把他领到一片树林说道:“你进去砍一棵最大最茂盛的树回来,这棵树对我很重要,我要装饰房子。还是那个规矩:只能砍一次,不能回头。”

柏拉图一头走进了树林。过了一会儿,他拖着一棵不大不小的树出来了。苏格拉底问道:“这应该不是最大的吧?”

“不是,”柏拉图说,“但是我发现越往前走,树越小,我怕到时候就剩小树苗了,所以就将就着砍了一棵送给您。”

苏格拉底说:“其实,这就是婚姻。”

沿着老师的路继续探索,柏拉图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爱情观,后人称之为“柏拉图式爱情”,其基本内涵便是,要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沟通和依靠,同时否定肉体上的欲望,也就是纯粹的“精神恋爱”。

第一,柏拉图认为,爱情要尽量理想化,尽量浪漫,甚至可以浪漫到无法实现的地步。在理想化的爱情之中只图付出,不求回报,这种心态似乎注定了一种悲剧式的结局。

第二,柏拉图式爱情。只求精神上的相濡以沫,不求肉体上的欲望放纵。柏拉图认为,男女肉体的结合是肮脏的,当人们醉心于这种兽欲的时候,会忽略对爱情真谛的探索。所以他提倡纯粹的精神世界的爱情。

第三,平等和自由。柏拉图是较早提出男女平等这一概念的思想家。他认为,人们在出生之前和死亡之后都生活在真实的观念世界中,每个人都是雌雄共体的,然后因为犯了错误被贬到人间,变成男人或者女人。所以人的前半生都在寻找自己出生之前的“另一半”。在这种意义上,男女是平等的,都是失去了另一半的人。

柏拉图的理想国

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雅典的衰落,老师苏格拉底被处死,这一连串的事件迫使柏拉图找寻一条救国的道路。经过不懈的探索,柏拉图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国”设想,并在《理想国》(又译《国家篇》或《共和国》)中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城邦的大小要适中,不能太大,因为太大不容易管理;同时不能太小,太小的城邦很难建立威信。理想国的大小应该是,站在中心的高塔上,刚好可以将整个城邦尽收眼底。

理想国的公民被分为三个阶层:治国者、卫国者和劳动人民。因为柏拉图认为奴隶并不是人,所以没有将他们划分到任何阶层。治国者是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他们用敏捷的头脑规划治国方案,解决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柏拉图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担此重任。卫国者是管理国家的小部分精英,他们负责保护整个城邦的安全。他们的职位可以被自己的后代继承,但是地位并不牢固,劳动人民的孩子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晋升到卫国者阶层。同时,卫国者如果不认真履行职责,也有可能被贬到劳动人民阶层。劳动人民是理想国的最低的阶层,他们辛苦劳动,为治国者和卫国者提供稳定的物质供应。三个阶层在理想国中要各司其职,只要分工明确,就能保证城邦的兴盛。

同时,柏拉图把理想国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各个阶层不能为自己谋取私利。譬如,为了保证整体利益最大化,治国者可以欺骗其他阶层;治国者和卫国者不能有自己的家庭和田地,因为这些都是私利的表现;劳动人民更不能拥有奢侈品,只能一心一意提高生产,为治国者和卫国者服务。

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

古希腊陶罐

这幅彩陶画描绘了哲学大师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对话的情景。

除此之外,理想国还特别重视教育,因为柏拉图认为,只有聪明的下一代才能带领国家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要接受语文、数学、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的教育,只有那些出类拔萃的学生才能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哲学家。

不过,柏拉图的思想也有保守的一面。比如,理想国要严格禁止荷马等悲剧诗人的作品的进口,因为他认为这些人的作品会毒害儿童;他甚至认为,理想国建立之初,所有10岁以上的人都要被遣送到国外,因为他们已经被以往的文化毒害至深,没有前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lgsz/1597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