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齐魏大战

齐魏大战(决定战国格局)

齐魏大战简介

齐魏大战:山东六国,最先拼杀的是齐、魏两国,发生了两次著名战争:一是桂陵之战,二是马陵之战。在齐魏大战结束后,魏国衰落,齐国崛起成为东方霸主。而西边的秦国在失去魏国的威胁后,迅速崛起,成为西方的霸主。至此,魏国独霸的局面结束,战国进入了齐秦争霸的新局面。

齐魏大战过程分析——

桂陵之战

魏文侯在位五十年而亡,他的儿子魏武侯继位。魏相公叔痤与魏国大将吴起不和。魏文侯在世时,公叔痤不敢拿吴起怎样。魏文侯一死,公叔痤就挑拨魏武侯与吴起的关系。魏武侯当公子时曾与吴起发生过矛盾,他继位后吴起又经常反驳他的某些观点和主张,公叔痤再一挑拨,君臣关系越来越紧张。吴起在魏国待不下去了,被迫离魏奔楚。吴起离开魏国时向西而泣:“秦略西河近矣!”不久,秦国开始与魏国争夺河西,十五年内爆发了六次战争。后来到了魏惠侯时期,来自河西秦国的军事压力越来越大,魏国就于公元前361年把都城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向东迁往大梁(今河南开封)。魏惠侯的战略眼光不行,他觉得大梁的地理环境很好,四通八达,大得地利之便,于是奉行四面出击的战略,急欲称霸中原。其实大梁是“四战之地”,周围缺少屏障,虽然避开了秦国的锋芒,却暴露在东方劲敌齐国面前。魏惠侯对韩、赵两国屡开战端,一心想把韩、赵两国兼并。韩、赵每次受到魏国攻击,都向齐国求援,这就导致齐、魏两强展开了生死拼杀。

马陵之战

桂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53年。在此前一年,赵国攻打魏国的属国卫国,卫国被迫倒向了赵国,魏国当然绝对不能容忍,魏惠侯命令大将庞涓领兵攻打赵都邯郸。赵国顶不住,向齐国求援。齐威王知道本国的孙膑与魏国的庞涓有仇,任命孙膑为大将,领兵救赵。孙膑说自己是“刑余之人”,不适合当将军。孙膑说自己是“刑余之人”,指的是他在魏国被庞涓谋害,受了“膑刑”(割掉了膝盖骨),不能走路了。孙膑是齐国人,是孙武的后裔,少年时与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庞涓当了魏国大将,由于齐国是魏国的战略对手,庞涓自知军事才能不及孙膑,决心先把孙膑除掉。他用欺骗手段邀请孙膑去魏国,然后加罪陷害,对孙膑施以膑刑,投进监狱。孙膑设法暗通齐国赴魏使者,将他救出,藏在齐国使者的车内秘密回到齐国。齐将田忌把孙膑推荐给了齐威王。这次齐国出兵救赵,孙膑不肯为将,但愿意当参谋,可以帮助出谋划策。齐威王就命田忌为将,让孙膑当军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齐军出动时,邯郸已被魏军攻破,田忌准备直接进入赵国境内与魏军交战。孙膑对他说,不,握紧了拳头解不开一团乱麻,劝架时不能去抢夺械斗者手中的剑戟,正确的方法是“批亢捣虚”。批,架开、撇开;亢,这里可作“锋”、“势”解。孙膑对田忌的具体建议是:避开魏军锐锋,派遣部分精兵疾走大梁,攻其必救,将主力部署在魏军回救大梁的必经之路桂陵一带(今河南长垣西北)。不出孙膑所料,庞涓以少量人马留守邯郸,主力弃其辎重,轻装回救大梁。魏军途经桂陵时,遭到齐军的伏击,魏军大败,庞涓被擒。桂陵之战是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经典战例。时至今日,这种作战思路仍然具有生命力。

桂陵战败后,魏惠侯不仅没有放弃称霸中原的企图,反而急于把充当中原盟主的梦想变成现实。他于公元前344年(桂陵之战后第十年),召集宋、卫、邹、鲁等几个诸侯小国会盟于逢泽(今河南开封南),自封为“王”,从此魏惠侯改称魏惠王,因为魏都在大梁,又称梁惠王。魏惠王在策略上做了一番调整:对秦国由攻转守;对韩、赵两国拉一个打一个。根据这一计划,他将桂陵之战前攻占的赵都邯郸还给了赵国,与赵成侯“盟于漳水”。第二年,又与秦孝公“会于彤”(今陕西西安附近)。稳住了秦、赵两国,魏惠王兴兵伐韩。他的战略意图是,先吃掉韩国,再制服赵国。待魏国恢复强势后,再与齐国决一死战,报桂陵战败之仇。但是,魏伐韩,却成了齐、魏马陵之战的起因。

马陵之战发生在公元前341年(桂陵之战后第十三年)。这次战事的起因是,庞涓奉魏惠王之命,领兵攻打韩都郑(今河南新郑),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又问计于孙膑,孙膑这一次向齐威王献的计策是:“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孙膑说,齐国要早一点向韩国表态出兵救援,但不要急于出兵。如果不早一点向韩国承诺出兵救援,韩国很快就会向魏国投降,使魏国拣个大便宜,这对齐国不利。但如果过早出兵,魏国的实力尚未受到消耗,那样齐国就要为救援韩国付出更大代价,这也不值得。必须先让韩、魏多拼杀一段时间,使魏国的实力消耗掉一部分,然后齐国再出兵,这样最合算,齐国既可“获重利”,又可“得尊名”。从孙膑这一计谋可以看出,从古到今的军事斗争,在本质上都是“自私”的。一点不考虑本国利益去为别国打仗,世界上没有这样的傻子。韩国得到齐国出兵相救的承诺后,拼死抵抗魏军,结果五战五败,韩都告急。韩国再次向齐国求救。齐威王见时机已经成熟,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孙膑为田忌拟定了一份作战计划,同上次桂陵之战一样,以少量精锐直奔大梁,攻其必救,齐军主力随后跟进。庞涓得悉齐军欲攻大梁,立刻撤去对韩都郑的包围,回军急救大梁。孙膑让田忌指挥齐军主力向东撤退,因势利导,诱敌深入。魏惠王早就想报桂陵之战兵败之仇,增派太子申随庞涓一起出征,率领十万魏军追击齐军。孙膑深知庞涓用兵习性,采取“减灶误敌”之计,刺激庞涓的轻敌骄狂情绪。齐军第一天置灶十万,第二天减为五万,第三天减为三万,制造齐军大量逃亡减员的假象。这里说的十万灶、五万灶、三万灶,都只是概数。马陵之战时齐军的总兵力约八万人,一人一灶只有八万灶。孙膑为了虚张声势,不排除让齐军士兵每人点燃几处灶火以误敌,但遍地的“灶火”痕迹肯定假得不行。庞涓毕竟领兵打仗多年,凭他的军事经验不至于看不出一点破绽。所以这一段文字是司马迁的文学夸张笔法,并不是史学的写实笔法。不管怎么说吧,庞涓发现齐军宿营地上的灶火痕迹一天少于一天,误判为齐军已逃亡过半,于是弃其辎重步卒,率领一支由战车和骑兵组成的轻锐之师,向东追击。

孙膑让田忌将齐军的伏击圈提前部署在马陵一带。马陵古战场究竟在何处,说法很多。据《史记》注,“濮州甄城县东北六十余里有马陵,涧谷深峻,可以置伏”,“庞涓败即此也”。马陵道是一段狭窄的山谷通道,从孙膑选择万名弓箭手夹道埋伏这一点来看,它不会宽于两面伏兵的箭矢射程,再宽就射不到了。但也不会窄于两辆战车并行奔驰通过的宽度,因为庞涓率领的魏国追兵是由战车和骑兵混合组成的轻骑,通道太窄了队伍会拉得太长、太单薄,极易被截断围歼,孙膑和庞涓都不可能忽略这些战术细节。孙膑让士卒将道旁一棵大树削白,上书“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并事先为伏兵规定,“见火举而俱发”。魏军入暮进入伏击圈,庞涓至树下,见有字,举火而观,“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矢”。但是,“庞涓举火观字”这一细节却写得过于夸张,他身为大将,位于中军,不可能是第一个到达树下的人,举火观字的可能是别人。孙膑再有神机妙算,也不可能把战局谋划到“万箭齐射庞涓”的精确程度。现代战争中的精确制导炸弹算是厉害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曾不止一次想一举炸死萨达姆,搞了无数次“斩首”行动,硬是没有炸到他。

司马迁是文章高手,他知道只有将笔触集中到庞涓与孙膑斗法这一点上,才能把战事描绘得简约而生动。司马迁写庞涓嫉贤妒能,残害孙膑;然后写孙膑大难不死,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中两败庞涓,情节跌宕起伏,令人过目难忘。司马迁这样写,我看还含有另一层深意,他想告诉后人,身为将领,应当处处为国家存亡着想。如果当上了将领还鸡肠狗肚、嫉贤妒能,于国于己都不会有好的结果。庞涓在魏国当上了将军,“自以为能不及孙膑”,那就好好学习吧,继续提高吧,他不,他要谋害孙膑。最终他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魏国。相反,孙膑有了本事不恃才,惨遭残害不失志,胸怀宽。齐威王要任命他为将军,他回答得坦坦荡荡:“刑余之人,不可。”但他决不推卸为国效力的责任,以残疾之躯随军出征,“居辎车中,坐为计谋”。齐威王起用孙膑,本意是把他与庞涓的“私仇”也考虑在内的,但孙膑在谋划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过程中,没有见他流露过半句与庞涓的个人恩怨,只见他处处在为齐国的国家利益着想,这才是真正的大将风度,他继承的是其先祖孙武的兵家道德。

马陵战败,不可一世的魏惠王终于被齐国打屈服了,他“抱质执璧”亲赴齐国“谢罪”,无异于向齐国举手投降。齐国两败魏国,帮了秦国大忙,等于帮助秦国搬掉了堵在东门外的一块大石头,从此秦国开始大举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