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高允

高允(北魏文学家)

高允简介

高允:高允(390年-487年),字伯恭,渤海郡蓨县(今河北省景县)人。北魏时期宰相、文学家,丞相参军高韬之子,曾创作《酒训》。少年丧父,大器早成,气度非凡。举孝廉出身,初为渤海郡功曹,迁冀州(杜超)从事中郎。神麚四年(431年),任中书博士,用心教导太子拓跋晃。迁中书侍郎,跟随司徒崔浩修撰《国记》。卷入"国史之狱",得到太子拓跋晃奋力营救,坐罪免职。文明太后称制,累迁镇东将军、中书监,册封咸阳郡公。出为散骑常侍、征西将军、怀州刺史。历仕五朝, 备受尊礼。太和十一年(487年),去世,享年九十八岁,追赠侍中、大将军、司空公、冀州刺史,谥号为文。

高允传记——

高允(390~487年),字伯恭,北魏渤海(今河北沧州)人。少时出家当和尚,不久还俗,千里投师求学。他曾做过数年郡功曹小吏,因廉洁奉公而受到嘉奖;也曾随岳平王讨伐北凉(今甘肃境内),因战功卓著而封爵。此后,官职迅速升迁,很快便被任命为著作郎、中书令兼太子师。

一、为民请愿

自北魏消灭了北凉,入主中原,统一北方,总算结束了十六国长期混战的局面。但战争创伤严重,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遭到了极大破坏。再就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基于本民族(鲜卑族)传统观念,仍大量禁封良田以供狩猎放牧。照史书上的记载是:当时“良畴委而不开,柔桑枯而不采”。如此一来,当地百姓虽然免遭了战乱之苦,但仍无休养生息之地,不得不继续四处逃难。

面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高允心急如焚。在一次与太武帝论政之机,他详细道出了自己的见解,并反复建议废除田禁,让百姓重返家园,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太武帝深以为然,遂下令“除禁田,悉以抚民”。

不久,高允又发现王室婚丧嫁娶奢侈浪费;上行下效,给百姓带来极大灾难。同时,太子也听信小人之言,营立私田,畜养鸡犬,甚至让人拿到集市上去卖。在他的影响下,王公大臣也都变着法儿与民争利,使百姓深受其害。于是,他又多次进谏,力主“简婚嫁,薄丧葬”;将太子“所在园田,分给贫下,畜产贬卖,以时收散”。

鉴于文成帝拓跋溶的大起宫室,高允也进谏劝阻。他说:“如广修宫室,斫材运土,须动员杂役丁夫数万人;一夫不耕或受其饥,一妇不织或受其寒,况数万人之众”。

以上建议,几乎全都被皇帝采纳,使百姓从中受益匪浅。

二、舍己救人

高允为官,执义守法,犯颜直谏,曾救护了许多人才。尤其是编修《国记》案,深受时人敬仰。

太武帝时,高允奉诏与司徒崔浩同修《国记》。因崔浩公务繁忙,具体著述实际上是由高允主持的。高允基于鲜卑族刚从原始社会向封建制转化,有许多不合封建礼教之处,却并未掩饰美化,而是据实而写,结果,有些章节被人认为“直书国恶,不为尊者讳”。《国记》修成后,崔浩将它刻石立于魏都平城的郊外大道上,公布于众。于是,大大触怒了鲜卑贵族。太武帝更为恼火,当即定为“暴扬国恶”之罪,下旨将有关人员处死、灭族。

太子为了替其老师高允开脱,决定和高允一起进见太武帝,并再三嘱咐他:至尊如有询问,你尽管顺着我的话说。待见到太武帝,太子首先奏道:高允在臣宫相处多年,为人小心谨慎。他虽与崔浩同撰《国记》,但损益褒贬,均系崔浩总裁。高允没等太子将话说完,马上据实承担了责任。太武帝大怒,决定立斩高允。太子又急忙解释道:高允这是惧怕父皇天威,一时惊惶失措,语无伦次。儿臣曾私下问过他事实真相,他已承认全系崔浩所为。高允一听,连连摇头,再三表示:这是太子哀怜他,为他乞命;事实上,太子从未问过他,他也从未说过那样的话。还强调说:臣罪当灭族,不敢妄言!太武帝见他如此表现,不由得动了心,感叹道:“临死不移,人情之所难;为臣不欺君,不愧贞臣,应赦其罪。”随后,命高允起草诏书:自崔浩以下,僮吏以上,百二十八人皆夷五族。但高允却“持疑不为”,又冒死为崔浩争辩。最后,经太子反复说情,只杀了崔浩及其姻亲族人,其余仅以身死。

多年后,太武帝与人谈及此事,还颇为感慨地说:当初,假如没有高允力争,要多死数千人!

三、恩泽多方

高允自太武帝至孝文帝,出入三省参与枢密50多年。太武帝与他同定律令,共商政朝;文成帝对他礼敬更甚,不呼其名而尊称“令公”。其间,他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多方为百姓谋利益。

高允到了暮年,仍时时处处想着他人。

在他96岁那年,孝文帝派御车接他进宫。不料,途中马受惊,翻了车,使他面部3处受了伤。孝文帝大怒,决定将驾车的人先打40大板,然后斩首示众。高允却力言无恙,再三恳请孝文帝免了那人的罪过。孝文帝看在老臣的面子上,只好收回了成命。

此后不久,中黄门苏兴寿搀扶着高允行走。突然,不知道从哪儿蹿出了一条狗,把高允惊倒在雪地上。苏兴寿顿时吓得嘴唇发青、浑身打颤;而高允却一再安慰他,还让他不要将此事讲出去。

后来,有一位名叫窦瑾的大臣因坐事被杀,儿子逃亡,其妻焦氏年老无靠。窦瑾昔日的亲朋故友,惟恐受到连累,谁也不肯救助她。高允听说后,立即让人将焦氏接回自己家,并一连养护她6年多。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野史上都有记载。

四、自奉清廉

在北魏官场上,贪污腐化之风盛行。而高允却自奉清廉,出污泥而不染。

在他官拜中书令时,虽蒙皇宠,却依然“家贫布衣”。文成帝曾亲自到他家视察,见其只有草屋数间,布被藏袍,厨房的灶台上仅有一点咸菜而已。不禁感叹道:古代所谓清贫之人岂有此乎!于是,一回宫立即赐帛五百匹,粟千斛。但是,高允却坚辞未受。

高允曾多次以年迈为由奏请还乡,文成帝始终没有同意,反而拜他为镇军大将军,领中书监,又迁尚书领散骑常侍。准他乘车入殿,朝贺不拜,给了他许多优惠待遇。

高允享年98岁。这在历代名臣中,也是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