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马耳他要塞

马耳他要塞(马耳他防御工事)

马耳他要塞简介

马耳他要塞:马耳他要塞,如果一定要挑医院骑士团近300年建设工作的毛病,那就是,保卫森格莱阿半岛和比尔古半岛的科托内拉防线还有改进余地。这道长长的防御工事始建于130多年前,但从来没有按照图纸设计而完工。其本质就是一条城墙和10座棱堡(8座大棱堡、2座小棱堡),缺乏壕沟和各种外垒掩护。

马耳他要塞·历史词解——

包围与封锁

奥斯曼帝国风光不再,医院骑士团也已出局,但马耳他岛依然上演着大国博弈的好戏。下文将以防御工事为线索,继续讲述这座要塞的故事。这次,争夺该岛的是一对百年宿敌——英国和法兰西。

拿破仑尽管只在马耳他逗留了约一周时间,但他迅速颁布了一系列参考法国新政府的激进法案,将共和理念注入这座小岛。

首先,废除封建制度、推翻贵族阶级,全民平等,释放所有奴隶,就连一直备受歧视的犹太人也有权建设犹太教堂。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自然被取缔。此外,增加教育覆盖范围,将基础教育延伸到乡村,一口气修了15座初级学校,教学内容当然是法语、法国文化和革命思想。看上去什么毛病也没有。

改革从长远看也许是历史进步,但在如此短的时间彻底破坏马耳他的社会结构实在冒进,不仅得罪了贵族和特权阶级,就连普通老百姓也难以接受。1798年9月2日,法国当局公开拍卖一座教堂的财物时引起激愤。随后,约10000名马耳他人拿起武器反抗“暴政”。拿破仑只留下的3000多名步兵和5个连的炮兵,根本不足以镇压起义,只得退回港区,依托瓦莱塔城固守。马耳他民兵看上去人多,大部分却没有什么军事素养,领导人也不懂攻城术。他们从滨海塔楼和炮台上卸下不少火炮,却不知如何使用;他们将瓦莱塔围住,竟拿法军无可奈何。

双方一时陷入僵局。法国人凭借骑士团的精良要塞控制了港区,并希望靠着18个月的粮食储备,等拿破仑征服埃及后顺道解决城外这群乌合之众。马耳他人仅凭自己的力量毫无胜算,唯一的希望是英国。不怕英国人不来,但凡跟法国敌对的,英国就一定会支持。不过在英军到来之前,马耳他人最害怕的就是法军离开城市、洗劫乡村,破坏全岛的经济基础,于是他们巧妙地利用要塞外业已存在的无数条石墙,建了一连串工事反包围要塞,尽最大可能遏制法军出城。

这些断断续续、散落田间的石墙是缺乏耕地的马耳他特产。它们原本的作用是将所有可以耕种的土地分割成细碎的地块。马耳他人将其连为一体,控制了乡间小道、主干道和山谷,在一些关键地点设置营地、炮台和哨所。这条呈半月形的防线从蒂格涅尔堡开始,逆时针延伸至港区西部陆地侧入口,与弗罗瑞安娜防线对峙,然后画了一条巨大的弧线向东直到海边的里卡索利堡前。防线全长大约10千米,说起来是工事,同一箭之遥华丽的瓦莱塔城相比,丑得不行。然而难看归难看,有效性却不容置疑。这堵墙大约齐肩高,光脚的岛民早已习惯这些路障,可以灵敏地一跃而过,反之训练有素、习惯排成线列阵型战斗的法军却很难通过。这些无处不在的石墙几乎贴着要塞缓斜坡,民兵时不时就能从墙后面瞄准要塞的法国哨兵,开枪后立即转移阵地。这种战术对法军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威慑,法军不再轻易暴露在掩体外,更不用说列队走出要塞来一次乡村大扫荡了。

马耳他人还通过倾倒碎玻璃破坏了法军大部分出城道路。后来一位登岛参与封锁行动的英军将领托马斯·格雷厄姆(Thomas Graham)在一封信中写道:港口周围到处都是障碍物,敌人只有很少几条路可供他们出击,蒂格涅尔堡和马诺埃尔堡前面的道路非常狭窄且状况不佳,面向科托内拉防线和里卡索利堡的所有道路都被破坏或堵塞。从他的描述中,可以嗅出“人民战争”的味道。

僵持对双方而言都很痛苦。坚守的法军再也不可能坐等拿破仑归来。纳尔逊已将法国舰队尽数歼灭在尼罗河出海口,地中海制海权自然落入英国人之手。没有援军和补给,瓦莱塔城内的粮食迟早消耗殆尽。马耳他人的日子也很难过。岛上的生产、生活资料难以自给,需要从岛外进口,而法国人可不会把好港口慷慨地给敌人使用。

9月底,一支结束尼罗河之战的英国分舰队抵达马耳他,向法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立即投降。革命时代的法军那是相当的硬气,毫不犹豫便拒绝了,并且绅士派头十足地表示“法国军人很讨厌这样的语气”。该英国舰队虽有13艘战舰,但受损严重,给叛军留下1200支滑膛枪后就匆匆离开,赶到直布罗陀维修。好在马耳他人没等太久,由亚历山大·鲍尔(Alexander Ball)舰长率领的小型舰队很快正式加入封锁行动,在控制港区外海的同时,亦有约500名陆战队士兵登陆。这点兵力显然不能强攻要塞,但可以保证法军不敢出来,法国海军不能进去。

如果说围攻战是攻守双方激烈决斗的话,封锁战就是彼此拿着钝刀子相互割,场面既难看又无聊。1800年夏季,法军已经吃光了存粮,连瓦莱塔城内的阿猫阿狗和老鼠也上了他们的餐盘。整个马耳他岛疾病横行,粮食严重短缺。法国战舰曾偷偷摸摸溜进来运输补给,可惜杯水车薪,无济于事。当时名义上负责封锁战的是纳尔逊勋爵,他正在那不勒斯休养,同英国大使汉密尔顿的夫人打得火热。从地中海全局分析,皇家海军的优势相当明显,马耳他的法军又跑不了,不管法国指挥官的嘴有多硬,空荡荡的胃迟早会使他们求饶。

1800年9月4日,走投无路的法军终于打着白旗从要塞中出来,签署了投降协议。历时2年又2天的围攻战没有发生火爆的战斗,没有英雄事迹,更没有血流成河。但法国人坚持了2年,就凭这一点也比医院骑士团要强得多。

吞并马耳他

英国在1800年将法国人赶出马耳他后,一开始其实并不打算吞并此岛。白厅的职业官僚和议员们都是精明的“商人”,做任何事情首先得评估投入产出比。此处毫无经济价值,不仅不能搜刮财富,还得倒贴资金维持统治,殖民马耳他显然是笔亏损的买卖。然而,如果英国人只会算“小钱钱”的账,也就不可能成为“日不落帝国”了。英国已经成为海上的超级强权,拥有一支医院骑士团所梦寐以求的强大舰队。它既是进攻力量,可以将英军投送到全球任何地方;同时也是防御的利器,只要控制海洋,任何敌人都难以登陆英伦三岛和英国的海外殖民地。所以,商业利益依靠皇家海军的保护,舰队需要良港的支援,没有直接产出的地方也可以为给英国带来收益。

后来的英国首相威灵顿公爵曾在英国上院直言不讳地说:马耳他是什么?它是一个要塞和一个海港,它是我们地中海舰队的巨大的海、陆军武器库,我们占有它,是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据点,而不是当作别的什么。

意思就是,英国不指望从这里挣钱,而是将其看作纯粹的军事基地。马耳他岛无疑有诸多缺点,但它是地中海的关键枢纽,扼守着帝国通往“皇冠上的明珠”——印度的海上动脉;特别是19世纪下半叶苏伊士运河通航后,马耳他的地位益发重要。在此之前,英国通往印度的海路有两条:一条需南下绕道非洲最南部的好望角,然后北上至印度,路途远,耗时长;另一条为地中海传统航线,抵达叙利亚海岸后穿越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再通过波斯湾直抵印度。这条路的缺点在于要途经奥斯曼帝国,很不可控,而且货物上船下船十分麻烦,成本高。苏伊士运河将地中海与红海连为一体后,大大缓解了英国的战略焦虑。只要控制住相对容易的埃及,凭借以马耳他为中心的地中海舰队保卫航线,从此直通印度如履平地。

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外,马耳他还拥有完备的要塞防御体系和港口设施,几乎可以直接拿来用作舰队基地——当然随着武器的进步,马耳他要塞也必然需要进行大规模现代化改造。从纯商业角度看,马耳他也是便捷的货物集散地和可靠的检疫港。这座天赐良港完全符合英国的国家战略,岂有不占之理。

英国人刚在马耳他站稳脚跟,便马不停蹄检查全岛防御工事并分析研究。这是十分紧迫的任务,当时除医院骑士团外(可以不予考虑),法国也宣称拥有马耳他主权(必须予以重视)。事实上,直到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结束后,马耳他乃至英国本土面临的法军入侵威胁才算解除。有趣的是,英国军事工程师实地考察后发现,不需要对要塞大动干戈,现成的拿来用就行。这还得感谢医院骑士团,其防御体系相当严密,质量也顶呱呱;而且马耳他大港是英国地中海舰队的主基地,对崇尚进攻的皇家海军而言,利用灵活机动的强大舰队控制岛屿周边海域才是最好的防御手段,不会移动的要塞反而显得太过死板。基于这种战略思路,尽管在大港附近还有一些薄弱点需要完善,英国当局也只是对现有的防御工事修修补补。

1802年,英法两国签订了《亚眠条约》,双方同意有条件地将马耳他归还给骑士团。这大概是骑士们重新占有马耳他的最后机会。可惜,保守的英国和处于革命中的法国很快就图穷匕见,爆发全面战争,《亚眠条约》自然成为一纸空文。

失去制海权的拿破仑分别在1806年和1807年颁布了《柏林敕令》和《米兰敕令》,宣布法国及其治下的领土断绝与英国的一切贸易往来;任何船只,只要来自或开往英国本土、殖民地或占领地区,法国控制下的港口就可以将其没收。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大陆封锁”。拿破仑真是气魄不凡:我控制不了海洋,就封闭大陆的所有港口。英国海军再厉害,也得靠港口休整和补给。当欧洲各大港口封闭后,马耳他成了地中海商船前往英国的必经之地。可惜“陆权”还是比不过“海权”,“大陆封锁”终究失败,但使马耳他列岛的经济复苏。

1815年,法国皇帝兵败滑铁卢,第二次退位后,轰轰烈烈的拿破仑战争终于以英国全胜而告终。至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因普鲁士和俄罗斯崛起而发生了几次局部战争外,整整一个世纪欧洲再无全面战争,西方人享受着科技进步的便利和资本主义的繁荣,进入黄金时期。不过,大国的博弈丝毫没有放松,英国政府意识到了马耳他岛的战略重要性,遂宣布其为皇家殖民地。自此,马耳他进入英国统治时期。

圣克雷芒后垒

如果一定要挑医院骑士团近300年建设工作的毛病,那就是,保卫森格莱阿半岛和比尔古半岛的科托内拉防线还有改进余地。这道长长的防御工事始建于130多年前,但从来没有按照图纸设计而完工。其本质就是一条城墙和10座棱堡(8座大棱堡、2座小棱堡),缺乏壕沟和各种外垒掩护。这还是小问题,大缺点是科托内拉防线与内线的圣玛格丽塔防线之间存在较大的开放空间。当进攻者突破科托内拉防线后,可以畅通无阻直抵圣玛格丽塔防线下。绝对不能让敌人有喘息的机会,一定确保他们遭受持续不断的打击,这是设计防御工事的基本准则。1849年,英国人修建了垂直于科托内拉防线和圣玛格丽塔防线,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的圣克雷芒后垒(St.Clement's Retrenchment)。该工事将这片开阔空间一分为二,可以有效实施侧翼火力攻击。此外,皇家工程部队耗费了4年时间,于1852年将圣玛格丽塔防线正中间的一段连接圣玛格丽塔棱堡和圣海伦棱堡的城墙改造为弗达拉堡(Fort Verdala)。这座堡垒正对着圣克雷芒后垒,本身就是一座大兵营,上面布满了炮台。

拉斯卡里斯炮台

虽然拥有强大的海军,圣埃尔莫堡、蒂格涅尔堡、里卡索利堡也足以封锁进港水道,时任马耳他总督威廉·里德(William Reid,1851—1858年在职)还是不放心,担心有敌舰深入港区,仅凭圣安杰洛堡的火炮似乎不够,于是他于1854年下令在瓦莱塔城东侧,正对着比尔古半岛的陆墙上修建一座与圣安杰洛堡遥相呼应的全封闭炮台。

Figure-0206-0327

◎照片正中间开有两层炮眼的建筑即为拉斯卡里斯炮台,炮台上方有拱券凉廊之处是礼炮平台,最左侧的防御工事为骑士团时期的圣彼得及保罗棱堡(St. Peter & Paul Bastion)。在黑火药时代,风帆战舰面对这样的炮台毫无胜算,可惜它生不逢时,一建成就落后于火炮的发展

里德总督看中了一处由拉斯卡里斯大团长修建的巴洛克式漂亮园林,那里还有一幢高档宅邸曾为骑士团大团长的夏宫。英国人便毁掉了住宅和部分花园,将崭新的工事命名为拉斯卡里斯炮台(Lascaris Battery)。

由于空间所限,拉斯卡里斯炮台平面呈不规则的梯形,分为上下两层,火炮全部隐蔽在建筑内部。炮台墙壁约厚1.3米,存储弹药的仓库则有厚达3米的墙壁和屋顶保护,风帆战舰上的火炮只能望“墙”兴叹。然而,好景不长,19世纪中叶的火炮技术突飞猛进,大炮利用黑火药击碎中世纪城堡的场景再次出现——线膛炮和爆炸弹可以把皮糙肉厚的要塞打得体无完肤。拉斯卡里斯炮台作为海防要塞,使用了不到10年就过时了,后来被改造成兵营发挥余热。

礼炮平台

在拉斯卡里斯炮台上方还有一座骑士团时代的古老工事——礼炮平台(Saluting Battery)。该炮台位于希伯拉斯山裸露的岩石上,军事位置优渥,可以居高临下控制大港海面。土耳其军在1565年的大围攻中,曾在此处设置火炮猛轰比尔古半岛,因此,吃过苦头的骑士团在修筑瓦莱塔时便将这里变成了核心火炮阵地之一。

按骑士团传统,防御区域按骑士们的语言不同分为八大语言区。礼炮平台和附近的圣彼得及保罗棱堡属于意大利语区。由于平台视野极佳,风景独好,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意大利骑士们的社交场所。于是在17世纪早期,一名富裕的骑士捐赠了拱券凉廊供战友们休闲娱乐。每到夕阳西下,骑士们便会欢聚于此,享受地中海的习习凉风,想必很是惬意。假如瓦莱特见到此情此景,不知会不会摇头叹息。1824年,英国人将这里改造成公园对外开放。

由于平台处于大港的核心区域,在建成初期便是礼仪场所,每逢节日、重大事件,有重要人物、舰只进港便会鸣响礼炮,于是自然而然获得“礼炮平台”的称谓。此外,平台还是一座时钟。骑士团规定,每天日出、正午和日落时分需要鸣炮,以提醒市民祷告,并且第一和第三炮也是开、关城门的信号。

Figure-0208-0329

◎从礼炮平台俯瞰大港,大炮正对着的就是圣安杰洛堡,如今平台上有8门32磅后装滑膛炮,每天12点、16点准时开炮,是旅客到马耳他的必打卡之处。如果乘坐豪华游轮进港,也可以享受鸣礼炮6响的待遇,过一过大人物的瘾

1824年,皇家海军在朴次茅斯首次提供了“计时球”服务。每天正午,一个高高竖起的木质或铁质球便会准时落下,为往来船只提供准确的当地时间。与此同时,一门礼炮也会鸣响,即使距离较远或视线被遮挡的人也能听到炮声后对时。这样船长们便能在离港前最后一次校准船上携带的航海计时器。当年可没有GPS,确定纬度可以利用六分仪;测量经度可就麻烦了,非精确的计时器不可,所以对时是航海安全的重中之重。如果读者读过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阳光下的罪恶》,一定对书中海岛鸣炮的情节印象深刻,这是破案的关键线索。这种“高”科技当然很快就在全世界的主要港口普及。马耳他岛的“计时炮”就安置在礼炮平台,日复一日从未间断;直到1923年11月,格林尼治天文台发出电报校时信号后才停止服务。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礼炮平台被改造为防空阵地,装上了44毫米口径博福斯式高射炮。不过,平台和山下的拉斯卡里斯炮台在空袭中被航空炸弹击中,部分损坏。战后经过修复后不再作为军事设施。礼炮平台也对外开放,是热门的旅游景点。

滨海工事过时

港区外也有医院骑士团的防御设施,即环岛建设的滨海塔楼和炮台系统,然而到19世纪20年代就太落后了。这套防御体系原本是防海盗的,虽经过升级改造,其炮台能应付桨帆战舰的攻击,面对强大的风帆战列舰却力不从心。1830年,有人提议彻底铲除这些早已破败不堪的工事,因为万一敌人登陆,反而能为其提供掩护。万幸这项议案未能得到批准,为马耳他岛留下了当年的历史风貌。

当时,英国也有自己的标准防御工事:马尔泰洛式塔楼(Martello tower)。这种圆形塔楼高12米,可驻扎1名军官及10—15名士兵;石墙可抗击实心炮弹的攻击;平台上安置有大炮,可360度开火。随着大英帝国不断扩张殖民地,马尔泰洛式塔楼也在全世界开花。如今不管是加拿大、澳大利亚,还是印度、南非,处处都有这种塔楼的遗迹。不过,马耳他却没有英国人的这种招牌建筑,因为这种塔楼无法抵御正规海军的新式火炮,而且放眼望去,已经没有海盗了!

话说困扰欧洲3个世纪,给医院骑士团带来巨大威胁的巴巴里海盗怎么不见了?1800年,有多艘美国船只在地中海遭受了劫掠,新兴的美国海军于次年派遣舰队开赴地中海,向巴巴里海盗宣战。此后几十年,美、英、法三国的新式海军轮番向海盗老巢——位于北非的阿尔及尔、的黎波里与突尼斯发起进攻。1830年,随着法军占领了海盗的最后据点阿尔及尔,历史上与加勒比海盗齐名的巴巴里海盗被彻底剿灭。这是西方全方位碾压东方世界的又一标志性事件。

不必考虑海盗的骚扰,英国当局放弃了滨海塔楼和老式炮台,开始重新设计马耳他全岛的防御体系。这将是一套完全不同的新系统,马耳他要塞迅速向现代化迈进。

武器的进击

要塞工事和进攻武器就像是螺旋式上升的两条线,只要武器稍稍领先,要塞必定会奋起直追,直到达成新的动态平衡。伴随着战争形式渐渐从“后近代战争”向“工业时代”演进,马耳他的防御工事自然将有脱胎换骨的变化。

虽然这是一篇有关要塞的文章,可是防御工事的每次革新必与武器的进步有关,所以有必要稍稍总结一下其发展历程。如果以火器开始大规模使用而定义“近代战争”形式的话,医院骑士团在罗得岛(1480年、1522年)和马耳他岛(1565年)进行的三场防御战可划为“前近代战争”。尽管火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冷兵器依然保有一席之地。在最后关头决定胜负的还是手持利刃的步兵。19世纪前,骑士团建设的要塞在此战争阶段具有压倒性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奥斯曼帝国再也不敢贸然围攻马耳他岛的直接原因之一。

美国独立战争和拿破仑战争期间,陆军进入“线列步兵阵列”时代,与之对应的就是火器占有绝对比例,冷兵器边缘化直至最后消失。不过,骑士团的要塞通过加厚城墙、改造棱堡而保持了对火器的领先,实心炮弹还是难以打碎厚重的堡垒。所以,英国人能在长达半个世纪内继续享受骑士团的红利,固守马耳他而高枕无忧。

Figure-0210-0331

◎悉尼港的马尔泰洛式塔楼——丹尼森堡(Fort Denison)

Figure-0210-0333

◎典型马尔泰洛式塔楼的剖面图

Figure-0211-0335

◎一张反映马耳他大港风貌的19世纪明信片,港区小船星星点点,市民安逸地在散步,一派平和景象

这种无所事事的状态持续到19世纪中期。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是一个分水岭,战争从此进入工业化时代。突然间,50年发生的变化比过去500年都要多。读者们熟悉的棱堡、滑膛炮、木质风帆战舰纷纷被新科技取代,坚船利炮打破了攻守平衡,迫使英国人全面改造要塞。马耳他岛迎来了骑士团之后的又一轮大型防御工事建设高潮。

促使这巨大变化的起因就是空心爆炸弹逐渐成熟。传统实心弹就是个铁质或石质的大疙瘩,依靠蛮力击毁要塞和战舰。从原理来看,这种火炮跟小朋友玩的弹弓差不多,炮弹的初始动能来源无非是将拉开橡皮筋的势能换成化学能而已。而填装炸药的爆炸弹则通过碎裂弹片和冲击波达到杀伤效果,对人十分有效,但当时对城堡的破坏不如实心弹,那怎么会影响马耳他要塞呢?这个得一点一点分析。

Figure-0212-0337

◎升起风帆,冒着黑烟的法国铁甲舰队在风力和蒸汽的推动下航行,这幅奇异的画面不是蒸汽朋克的艺术想象,而是当时真实的情况。法国海军的长足进步引起了英国严重关切

英国的马耳他防御战略是以要塞为辅、舰队为主,通过战舰得到制海权,进而阻止敌军靠近;无法登陆的陆军连“入场券”都没有,自然就谈不上围攻。在木质战舰的年代,英国无疑是海上霸主,皇家海军秉承“见敌必攻”的优良传统,取得海战胜利十拿九稳。其他国家躲都来不及,也就不敢轻易挑战其霸权。

那时的海战煞是热闹,几百门大炮对轰一整天,可以把敌舰打得千疮百孔,但彻底击沉战列舰却很困难,因此,真正意义上的歼灭战相当罕见,只有取得尼罗河海战和特拉法尔加海战胜利的纳尔逊勋爵才有资格称一代战神。然而,巨型战舰却可以被一颗小小的爆炸弹引发的熊熊烈火轻易烧毁。事情还没完,借由线膛炮发射的爆炸弹射程更远,精度更佳,简直就是木质战舰的天然克星。这导致海战产生很多意外和变数,英国的绝对海权瞬间不保。

解决办法只有从防护上下功夫。1858年,法国人先下手,在木质船体外包裹了一层铁皮,建造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光荣”号(Gloire),暂时领先一步。英国人也不遑多让,第二年开始建造划时代的蒸汽、风帆混合动力战舰“勇士”号(HMS Warrior)。这种战舰若放在一堆风帆战舰里,大概就是当年的科幻武器了。然而,彼时的海军技术发展实在太过迅速,如此先进的战舰竟然仅10年就落后于时代,转入了预备役。而1975年服役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40多年后改造改造还具有很大杀伤力。

淘汰全部木壳船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此期间,马耳他必须做好在没有海军掩护的情况下,自己长期坚守的最坏情况。雪上加霜的是,爆炸弹也在飞速进步,弹体从原先的球形变为圆锥形,加之引信改进,破坏石质建筑的效果惊人。可以想象,当一支动力强劲、用线膛炮远距离发射爆炸弹的铁甲舰舰队出现在马耳他海面上时,傲立于港区的瓦莱塔要塞将不堪一击。

这里我们可以又一次发现历史的有趣循环。16世纪,罗得城要塞的海墙部分比起陆墙薄弱很多,因为桨帆战舰的火力极弱,轻易不敢靠近有防御工事的海岸。风帆战列舰出现后,马耳他要塞一度处于下风,但骑士团迅速升级工事,再次压倒舰炮,取得防御优势。就连勇猛无比的纳尔逊勋爵也曾告诫同僚:“木头打不过城墙。”言下之意就是千万别逞强,看到要塞就绕道走。现在情况再次反转,“钢铁”对阵“石头”便大有胜算,因此在马耳他建设新要塞是刻不容缓的事。

“舰炮永远不是要塞炮的对手”,此后百年,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然而,历史简直是天生的戏剧大师,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航空母舰或陆地机场上起飞的轰炸机,刹那间就废掉了无论是要塞或战列舰上的巨炮。耐人寻味的是,炮弹似乎也遵循辩证法的原理。当所有人都以为实心弹会彻底退出军事舞台时,电磁炮技术又横空出世。也许“金属疙瘩”有朝一日还会重返江湖,再现辉煌。

面对军事技术日新月异,英国一开始也措手不及,还专门在1859年成立了皇家联合王国国防委员会(Royal Commission on the Defence of the United Kingdom),以评估岸线防御能力并提供建议。1860年,该委员会悲观地得出皇家海军已不足以确保制海权的结论,能保护本土免遭法国入侵的唯一办法是在海军基地、兵工厂和战略要地修筑针对性的大型要塞。此项计划将耗资巨大,花费20多年,刚一提出就引起广泛争议。尽管不乏合理之处,但委员会的提议违背了英国延续数世纪的国策。

建造要塞并没有错,不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医院骑士团因为没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员,而且防守的区域也仅限于数岛数城,所以依靠要塞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英国的领土遍布全世界,与其在所有地方修建不能移动的要塞,还不如打造一支强悍的舰队,可攻可守。因此,英国的防御战略一直就是集中全部力量发展海军;反之,海、陆军都得兼顾的法国(以及后来的德国)分散了资源,在追逐海权的竞赛中总是落后一步。

对自身绝对安全的执念迫使英国议会批准了这一英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防御计划。工程至19世纪80年代结束,共计完成各类防御工事76座,总耗资约1200万英镑。结果法国人未登陆不列颠,但没人为此高兴,因为事后得知法国压根就没有入侵英国的计划,法国在普法战争战败后就更不可能了。刻薄的英国舆论将这些要塞讥讽为“帕默斯顿的愚蠢”(Palmerston's Follies)。这些批评其实有失偏颇。军事技术进步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来不及跟上节奏或难以判断技术发展走向的情况下,委员会提出的保守但稳妥的方案应当作是花钱买平安!毕竟英国有钱,犯不着拿国家安全来冒险。

所谓“上行下效”。英国本土热火朝天,马耳他岛自然也不落后。首先,控制港区入口的三座重要堡垒——圣埃尔莫堡、蒂格涅尔堡、里卡索利堡——得以全面加固,以抵御爆炸弹的打击,并重新装备了新式火炮,确保在火力上不逊于铁甲舰。不过,仅凭骑士团时期的堡垒显然不能令英国当局完全放心,于是又在进港水道两边增加了4座全新的工事:斯利玛角炮台(Sliema Point Battery,1872年)、圣罗科堡(San Rocco Fort,1873年)、剑桥炮台(Cambridge Battery,1878年)和雷尼拉炮台(Rinella Battery,1879年)。它们虽然叫“炮台”,其实有的配置同高大上的“堡”差不多,都是当年先进军事工程的代表。此外,为弥补科托内拉防线不能覆盖的区域,英国人在港区新建了科拉迪诺防线。

19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马耳他殖民当局还在港区外围敌人最可能的登陆地点修建了一连串新式滨海防御阵地:彭布罗克堡(Pembroke,1875年)、圣列奥纳多堡(San Leonardo,1875年)、德利马拉堡(Delimara,1876年)、塔斯各堡(Tas-Silg,1879年)、赞科炮台(Zonqor,1882年),并大规模改造了骑士团时期的圣吕西安塔楼。

当威力更为强大的后装线膛炮入役后,英国毫不犹豫增建了6座配套阵地,德拉加尔齐亚炮台(Della Grazie,1889年)、斯皮诺拉炮台(Spinola,1889年)、加登炮台(Garden,1889年)、沃尔斯利炮台(Wolseley,1897年)、彭布罗克炮台(Pembroke,1897年)和班希萨堡(Benghisa,1910年)。为了港区安全,英国人一点也不敢马虎和松懈。

20世纪前的最后一项庞大工程——旨在防御岛屿北部地区的维多利亚防线(Victoria Lines)于1875年开工,1899年结束。这条防线计划利用大断层的地理优势,以宾马堡(Bingemma,1875年)、德佳炮台(Targa,1887年)、莫斯塔堡(Mosta,1878年)、圣乔凡尼炮台(San Giovanni,1887年)、加尔古尔炮台(Gharghur,实际上未建造)、马德丽娜堡(Fort Madalena,1878年)等要塞为节点,辅之以城墙连接,形成长达约12千米的延绵工事。

经过医院骑士团和英国人的不懈努力,弹丸之地马耳他终于成为世界上军事设施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这些堡垒遗产如今不再发挥实际功效,但它们是岛上旅游业的基础。当年花钱如流水,如今数钱数到手软,要塞正以另一种方式回馈马耳他岛。

雷尼拉炮台

法国在普法战争后元气大伤,19世纪70年代只造了8艘战舰,对英国的威胁总算消弭于无形。英法这对百年宿敌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越走越近,此后还将携手对付更厉害的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国。法国海军自然成了英军的盟友,不会觊觎马耳他。但俄罗斯的崛起令人担忧,其陆军天下一绝,不过海军实在不行,史上最不靠谱的圆形战舰就出自俄国。放眼望去,欧洲再无可与皇家海军匹敌的强大力量了,至于鼎鼎大名的德国“公海舰队”,那还早着呢,暂时不用理睬。

就在英国人以为能够高枕无忧时,1861年欧洲崛起了一股新势力——原本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在撒丁王国的领导下逐渐统一,成为新兴的意大利王国。尽管现在人们很鄙视意大利军队,但意大利王国皇家海军(Regia Marina)成立后,一段时间来势汹汹,发展迅猛。可惜好景不长,1866年7月22日,意大利海军就在利萨海战(Battle of Lissa)中原形毕露,被实力逊于自己的奥地利海军击败,把老祖宗自勒班陀海战以来的荣誉丢尽了。7年后,意大利同时开工建造了当时航速最快、火力最猛的铁甲舰——“杜里洛”号(Duilio)和“丹达洛”号(Dandalo)。2艘战舰分别于1880年和1882年完工,均安装了4门450毫米口径前装线膛炮(Rifled Muzzle Loader,RML)。这种炮重达103吨,最大射程6000米,能够将近900千克爆破弹以约500米/秒的出膛速度发射出去。它就是火炮史上赫赫有名的百吨阿姆斯特朗炮(Armstrong 100-ton gun)。当然其缺点也很明显,射速每15分钟只有1发,实在太慢,但只要打中,任对方是主力舰还是要塞,都将化为齑粉。

Figure-0216-0339

◎英国在1860—1914年期间新建的防御工事,大致可分为三个区域:

A 大断层防御工事,保卫马耳他西北部的堡垒,总体而言就是
1.维多利亚防线
2.宾马堡
3.德维拉墙
4.德佳炮台
5.莫斯塔堡
6.圣乔凡尼炮台
7.加尔古尔炮台
8.马德丽娜堡

B 东南海岸防御工事,主要防御马尔萨什洛克、马尔萨斯卡拉、圣托马斯等地区的多处海湾,分别为
9.彭布罗克堡
10.彭布罗克炮台
11.斯皮诺拉炮台
18.德拉加尔齐亚炮台
19.圣列奥纳多堡
20.赞科炮台
21.圣保罗炮台
22.塔斯各堡
23.沃尔斯利炮台
24.德利马拉堡
25.圣吕西安堡
26.班希萨堡

C 港区防御工事,大港和马萨姆谢特港入口处的新堡垒和炮台,如
12.斯利玛角炮台
13.剑桥炮台
14.在医院骑士团原有工事基础上翻新,并新增的火炮阵地,如圣埃尔莫堡、里卡索利堡和蒂格涅尔堡
15.弥补港区陆地方向最后漏洞的科拉迪诺防线
16.雷尼拉炮台
17.圣罗科堡和加登炮台

Figure-0217-0341

◎瓦莱塔要塞已经很成熟了,因此英军不需要重建炮台,在现有棱堡的基础上改造炮位即可。这处火炮阵地位于圣安德鲁棱堡上。瓦莱塔的防御工事受文艺复兴、第一次工业革命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各类军事设施的影响,有独特的“混搭”魅力

Figure-0217-0343

◎圣克里斯托弗棱堡,这是一座两层五边形棱堡,顶上的圆柱亭是1992年修建的,安放着“围攻纪念钟”,以纪念马耳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牺牲和卓越贡献

意大利人总是以古罗马后人自居,统一后更是自信心爆棚,发誓要拾回祖先的雄风。1882年,意大利外交家和政治家亚历山德罗·基乔洛侯爵(Marquis Alessandro Guicciolo)就大言不惭地说:“一个新国家的威名只有通过血的洗礼才能得到。”这可不是空喊口号,1862—1913年,意大利每年拿出国家财政支出的25%用于海陆军建设,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既然要重现古老帝国的荣光,地中海必然得是其囊中之物。用古罗马人的话说:它是我们的海(Mare Nostrum)。

离意大利近在咫尺的马耳他当局立即就察觉到危险,当时岛上所有要塞都不是这种巨炮的对手,于是急忙向伦敦救援,要求赶紧研制能够压制阿姆斯特朗炮的新武器。

当年的大炮对决蕴含着一种近乎原始的暴力美学,又有着蒸汽朋克式的梦幻感。就好似两个悍妇吵架,既要比嗓门大(大炮口径),也要比语速快(大炮射速),还要比吐沫星子飞得远(大炮射程),更要讲究骂到位(准确度)、骂得狠(炮弹威力);为了把中气练足,体积(炮台)也不得不膨胀起来。由于要塞炮固定在陆地上,天然就能比舰炮造得更大,长期看来肯定力胜一筹。

彼时前装炮已经发展到了技术极限,后装线膛炮还有待成熟,英国着实等不及了,唯一的办法就是购买一模一样的大炮解燃眉之急。说起来也是滑稽,这阿姆斯特朗炮产自英国,何以卖给外国“资敌”。其实这不怨资本家见钱眼开,原来当年海军部对此设计不感兴趣,没想到墙内开花墙外香,意大利海军慧眼识珠,斥巨资一口气订购了8门,占得先机。接到英国政府订单的巨炮生产商埃尔斯维克军械公司不敢拖延,无奈产能有限,短期内只能交付4门。原本计划全部运往马耳他岛,不料路过直布罗陀海峡时被截,当地英军拦下2门自用。剩下2门安全抵达目的地,分别安装到了专门为其建造的雷尼拉炮台和剑桥炮台内。由于功能差不多,两座炮台的结构也大同小异。

Figure-0219-0345

◎雷尼拉炮台总平面布置图

雷尼拉炮台为五边形,拥有独立的兵营、掩体、弹药库、锅炉房,人员编制包括炮组、机械维修组和驻守卫兵,主要是为了伺候正中间的那门主炮。这才刚刚进入工业化战争时代,其武器装备的复杂程度与医院骑士团时期已有天壤之别。

为了避免暴露在敌人炮火下,雷尼拉炮台几乎全部隐藏在地面下,只留炮管微微高出地面。面对来袭方向的护坡敷设了一层混凝土,其余附属设施,如宿舍、仓库等都全封闭在地下。

雷尼拉炮台没有副炮,自身的防御能力其实不强,只有装备了步枪的少量卫兵可利用狭窄的壕沟、有顶通道和射击垒等自卫。这不是设计疏忽,炮台绝非孤军奋战,其左右两侧还有里卡索利堡和圣罗科堡的掩护(保护剑桥炮台的是斯利玛角炮台、马诺埃尔堡和蒂格涅尔堡)。

随着技术发展,如今前装炮已经被后装炮完全取代,但因其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和可靠性高等因素,历史上前装炮曾经长期处于主流地位,阿姆斯特朗炮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熟悉拿破仑战争的读者一定对那时的炮兵作战场景不陌生:硝烟中,一群人有条不紊地在炮口前清洗炮膛、上弹、发射。这种模式应付19世纪上半叶的前装炮还行,面对阿姆斯特朗炮该如何是好?炮弹有将近1吨重,难不成炮手爬上梯子装弹?

在现代战争之前,武器和要塞是分离的两个部分,而雷尼拉炮台则是为大炮量身定做的工事。没有阿姆斯特朗炮,炮台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同样,若没有炮台的支持,大炮连动都动不起来。

这门巨炮安装在一架自重达45吨的铸铁炮架上,依靠蒸汽推动的液压动力装置操作。它的上膛过程堪称机械的舞蹈。首先,炮身后退至炮架尾部;然后,整体向左或向右旋转90度,原本扬起的炮管向下倾斜,正好对准侧面装弹仓的上膛口,装弹仓及其后面的弹药库完全封闭,处于工事的保护之下;随后,炮身又向前移动到炮架前部,顺势顶开上膛口的遮板。炮兵清洗炮管内的残余物后,一具18米长的蒸汽驱动液压填装器将重250千克的发射药包和900千克的炮弹塞进炮膛;接着是一套反向运动,炮身后退,炮管按照算好的射击诸元抬起合适的角度,旋转至来敌方向;最后炮身移到炮架前部就可以发射了。

毕竟是在陆地上,不存在战舰空间不足的难题,雷尼拉炮台拥有两套对称设置的上弹系统和蒸汽引擎,战时可交替运作,不会间断。万一蒸汽机损坏,还可临时抽调40名精壮士兵手动操作液压机,保持火力持续。加之其他来自动力和机械方面的改进,阿姆斯特朗炮的射速达到每6分钟1发,同时配合附近炮台的支援,硬件上算是能打个平手。如果再考虑英军主场作战,炮台位置固定不动,并早就算好了大炮射程内各着弹点的射击参数,可以做到看见敌舰就抢先发射,运气好的话甚至不用修正弹道,一发就击中目标。经过软件升级,英国一番手忙脚乱后总算维持了马耳他防御体系的微弱优势。

Figure-0221-0347

◎英国购买的4门100吨阿姆斯特朗前装线膛炮中,如今只留下2门,1门在马耳他雷尼拉炮台,1门位于直布罗陀要塞。请读者不要被图中大炮小清新的涂装所迷惑,它在当年绝对是恐怖的“战舰杀手”。粉色火炮和黑色炮架重达150吨,绝非一个人就能操作,正常情况下完全由蒸汽驱动。请注意画面左侧的黑色装弹仓和圆形上膛口,画面右侧也有一个对称的装弹仓,但被遮挡住了

1882年9月10日,万众瞩目的阿姆斯特朗炮抵达马耳他。上百人花了3个月将其运到早就虚位以待的雷尼拉炮台。1886年,雷尼拉炮台终于有了作战能力。1906年,曾经辉煌无限的阿姆斯特朗炮退出现役。20年来除了训练,没有在实战中打出1发炮弹,自然也无任何功绩可言。雷尼拉炮台也随之没落,沦落到给里卡索利堡当观察哨的地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艘德国巡洋舰在马耳他附近出没,尘封已久的阿姆斯特朗炮跃跃欲试准备大干一场。好在战斗并没有爆发,否则这门远远落后时代的巨炮必然以悲剧收场。德舰主炮能以每分钟2发的射速在15千米外轻松击中目标,前装炮没有任何胜算。

现在,雷尼拉炮台被改造成一座露天博物馆,尽管蒸汽引擎和液压系统不复存在,每年还是有一队志愿者为阿姆斯特朗炮塞进黑火药发射药包,空放一炮以保持大炮的状态,顺便吸引游客。每天,这里都有身着19世纪英军制服的演员现场表演。

14

◎这张图清晰地展示了如何给阿姆斯特朗前装线膛炮上膛

至于雷尼拉炮台的姊妹工事——剑桥炮台就没这么好的运气。20世纪50年代,阿姆斯特朗炮被当作废铁处理掉了,一所酒店侵占了部分炮台,失去了旅游价值。除了铁杆军事历史爱好者,恐怕很少人问津。

德拉加尔齐亚炮台

前装炮的辉煌很快就被后装炮(Breech Loader,BL)所取代。为了适应新的技术进步,马耳他急需一种专门为后装炮设计的火炮阵地。该类型工事共修筑了6座,除20世纪初修建的班希萨堡外,其余5座全部在19世纪最后10多年内完成。很可惜,这些炮台保存得不太完好,基本处于荒废状态,只有德拉加尔齐亚炮台还能大致一睹当年风貌。

德拉加尔齐亚炮台始建于1888年,由于附近骑士团时期建造的圣母玛利亚德拉加尔齐亚塔楼挡住了射界,英国工程师干脆拆了塔楼,但将名字保留给了新炮台。德拉加尔齐亚炮台于1893年完工,已经完全摆脱了棱堡外形,为多边堡(polygonal fort)形式,呈不规则的六边形,主要武器为10英寸(254毫米)和6英寸(152毫米)口径的后装炮各2门。

这个时代的炮台,除了炮膛不得不露出外,其他设施和设备都尽量躲了起来。在敌舰看来,这样的目标并不明显,就算发现了,弹道相对平直的舰炮炮弹也很容易越过炮台。加上坚固的混凝土得以大规模使用,取代了使用上千年的石材和土方,即使被炮弹直接命中也不会顷刻炸毁。炮台四周有一圈狭窄的壕沟,面对海岸线方向的左右顶角处有两个有顶通道,这是反步兵防御工事,炮台后侧的壕沟内有一些步枪射击孔。读者可能会发现,现代要塞的壕沟远比棱堡时代的壕沟要窄,这可不是为了节省土方量,而是因为斜射而来的炮弹击中壕沟崖壁的概率将随着宽度增大而增加。在黑火药时期,火炮得持续不断地瞄准同一点才可能轰垮城墙,要塞主要是防御敌人的步兵强攻,所以壕沟越宽越好。然而,在爆炸弹大行其道时,要塞和炮台只要一中弹就可能瘫痪,于是反步兵的壕沟也必须适应新形势,“退化”成一条细沟。

Figure-0223-0351

◎德拉加尔齐亚炮台遗址。整体高度压得很低,后方一处突出的方形石质建筑可能为非炮台建筑,为废弃后建造的。四座炮台上的后装炮已不复存在,但壕沟和突出的有顶通道还清晰可见

炮台自身的防御措施显然不够强,这也反映了英军推崇的御敌于海上的策略。所以,炮台的首要任务是阻滞敌舰队靠近岸边。没有海军陆战队登陆,自然无敌可防。一旦敌人的步兵靠近炮台,攻守双方用步枪对射,就意味着岛屿离沦陷不远了。

德拉加尔齐亚炮台所属的4门火炮是当时最先进的后装线膛炮,有多个型号,其中IV型和VI型用作岸防炮。这种炮最特别的地方是可以安装在所谓“隐没式”炮架上。炮架有一套复杂的机械结构,采用蒸汽—气动混合动力。火炮发射后,其后座力产生的动能推动炮身从发射位向后、向下移动到隐蔽在掩体之下的装弹位,同时通过活塞压缩汽缸内空气储存能量。待炮手填装完毕后,压缩空气再推动炮身复位,便可开始下一轮射击。

Figure-0224-0353

◎“隐没式”炮架示意图,根据图片说明,炮架上安装了阿姆斯特朗8英寸后装炮。圆形填装舱有厚达1米的混凝土保护层。舱室有推杆和吊具辅助装弹以及自动升降的观察梯

“隐没式”炮架的优点显而易见。不论是火炮还是炮手,大部分时间都在敌军的直接火力打击外,生存能力大大增强。低姿位炮身也简化了装弹流程,降低了炮手的工作强度,有利于持久作战。缺陷也不容忽视。“隐没式”炮架致命的缺点是“慢”,远低于未安装该炮架的同型号火炮射速。此时,军舰的速度也在飙升,等炮身慢悠悠抬起,敌舰早就跑得老远了。此外,“隐没式”炮架复杂的结构意味着其可靠性低,制造成本亦极为昂贵。到了航空时代,这种头顶大开的火炮阵地对空袭更是毫无招架之力。所以,综合分析得不偿失。后来,人们将火炮装进钢筋混凝土浇灌的炮塔内,彻底淘汰了昙花一现的“隐没式”炮架。

德拉加尔齐亚炮台服役不到20年就惨遭遗弃,后装炮和炮架也都当作废铁处理了。这些脑洞大开的武器若能存留,对机械爱好者而言想必是很有趣的景点。

维多利亚防线

在大英帝国如日中天的19世纪下半叶,维多利亚女王的威名被用在任何想得到的地理自然景观或各种民用军用设施上。马耳他当局也不能免俗,为了庆贺女王登基六十周年,一条原本名为“西北防线”的步兵防御体系被改名为“维多利亚防线”(Victoria Lines)。

马耳他岛的心脏瓦莱塔城一直面临着来自海陆两方面的入侵威胁。海防有沿海炮台和舰队负责,陆防虽然有弗罗瑞安娜防线、圣玛格丽塔防线、科托内拉防线和科拉迪诺防线,但几乎都是骑士团时期的建筑(科拉迪诺防线除外),况且瓦莱塔城已经延展到这些防线以外地区,所以扩大陆防范围势在必行。马耳他岛北部有一处大断层天堑,断层以北人烟稀少,没有水源,无论从军事上还是政治上都是修建工事的最佳地点。其实早在青铜时代,岛上的先民就在此建有要塞,医院骑士团建的也有遗址。

维多利亚防线的主体是一道长12000米、高约1.5米的石墙,垛口上开有枪眼,守军可居高临下向仰攻的敌军密集射击。石墙每隔一段距离便有炮台、堡垒、碉堡、马克沁机枪阵地、探照灯阵地等防御工事。大断层并非连续,而是被几处峡谷切断。平时这里是干河床,但在雨季时则会成为山洪的河道,因此防线在这些地方形成了类似桥梁的结构。防线上有4处重要节点,最早开工的宾马堡建于1875年,位于防线的最西端,1878年东端的马德丽娜堡奠基,1880年防线中段增建了莫斯塔堡。最后为了弥补维多利亚防线和东海岸滨海炮台之间的缝隙,英国工程师还设计修建了彭布罗克堡和彭布罗克炮台。

Figure-0225-0355

◎维多利亚防线

Figure-0226-0357

◎宾马堡结构图,该要塞位于海拔约180米的山上,根据山顶地形修筑,呈不规则形状。平面图左上方为来敌方向,炮台建在朝北的断崖边,可控制210度射击面。要塞后方地势平坦,因此挖有壕沟
1.主入口,通往主塔楼
2.隐蔽道
3.通往主入口的坡道
4.位于主壕沟内的反崖壁射击通道
5.主塔楼
6.内壕沟的有顶通道,内壕沟将主塔楼与火炮阵地分隔开来
7.通往内壕沟的坡道
8.9.2英寸火炮指挥塔
9.2门6英寸火炮指挥塔
10.1#炮位(6英寸Mk VII型后装炮)
11.地下弹药库及炮组掩体
12.2#炮位(6英寸Mk VII型后装炮)
13.3#炮位(9.2英寸Mk X型后装炮)
14.老旧的“隐没式”炮位
15.辅助入口,幕墙被切开一小段,以便运输工具进入要塞
16.主壕沟
17.由岩石直接切成的主塔楼内崖壁,开凿有射击孔

15

◎1900年5月,马耳他举行了一次大规模演习,以检验维多利亚防线的功效。一队英军正站在城墙后面等待指令。这种肩并肩排成一列的防御模式似乎是一种倒退,却也反映出英国对马耳他陆防体系的焦虑。即便没有更好的方案,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马该工程

维多利亚防线中段的重要节点是莫斯塔堡。该工程本来在1873年便提上议事日程,实际上却是东、中、西三座要塞中最后施工的。莫斯塔堡由下沉式五边形主塔楼和外围附属炮台两大部分组成,其设计思路大体与宾马堡类似。

根据19世纪初一位定居在附近的法国建筑师记载,莫斯塔堡所在地曾经有一座青铜时代的村落和防御工事。不过,英国军事工程师除了感慨几千年前的同行们所见略同外,压根就没考虑过保护文物,一切从实用出发,把这处军事要地彻底改造了一番。

莫斯塔堡最初配置的武器是7门64磅前装滑膛炮,安装在封闭的穹窖内。这种武器比起其他要塞中的后装线膛重炮显然很不给力,因为莫斯塔堡不承担岸防任务,其对手不是舰炮,而是登陆敌军的小型野战炮。它们固然打不穿铁甲舰,炸烂血肉之躯还是绰绰有余。当后装炮普及后,莫斯塔堡也没被忽视,现在遗址上的两座圆形炮台就是6寸后装炮的阵地。

这条看上去令人生畏的防线并非无懈可击。大断层在最西端的海拔急剧下降,与海岸之间形成了一道宽阔的缺口。位于高地的防线在此不得不戛然而止。在1900年的军事演习中,一支从西海岸登陆的部队在没惊动守军的情况下,从此处绕到了防线后方。弥补漏洞的办法有修建碉堡、机动野战炮的掩体,或者把石墙一直修到海边。可惜维多利亚防线本身就是落后时代的产物,再怎么弥补也无济于事。1907年,仅仅竣工8年的防线被彻底放弃,只有最西端的宾马堡和东端的马德丽娜堡作为滨海防御体系的一部分而留了下来。

Figure-0227-0360

◎莫斯塔堡鸟瞰

在新式武器的紧逼下,所有永久性防御工事都处于消亡的边缘。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初期,德军按照施利芬计划,大举进攻比利时。著名的列日要塞在短短11天就被攻破。其实德国人还浪费了6天时间,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姗姗来迟的奥地利斯科达兵工厂的305毫米口径榴弹炮和克虏伯兵工厂的420毫米榴弹炮。它们在8月12日抵达战场,16日比利时军便宣告投降。接着,那慕尔要塞抵抗了4天,安特卫普的4座堡垒在3天内失守,永久性工事在重炮的轰击下变得不堪一击。

Figure-0228-0362

◎英国在20世纪修建的主要防御工事示意图,为防御两栖登陆而兴建的大量碉堡或类似工事未在图中显示,它们位于传统的潜在登陆地点附近。新建的大型要塞只有班希萨堡和坎贝尔堡,其余全部为防空设施或机场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耗费巨资、精心设计建造的堡垒,其防御效果反而比不上简陋但灵活的野战工事。同样在一战,令人绝望的堑壕战让双方僵持在一起,胆敢发动进攻的一方必将遭受数以万计,乃至十万计的伤亡。这得归功于轻武器的进步。从美国内战开始,现代步枪和机枪的发明彻底改变了步兵的作战模式,更远的射程、更高的射速使过去那种肩并肩极具观赏性的线列阵型变成了散兵线,导致偌大的战场上枪声震天、炮火隆隆,放眼望去却看不到一个人影。第二次布尔战争时,只要持有毛瑟枪或李-恩菲尔德步枪的步兵躲在堑壕里,在几处要点布置马克沁机枪组,要不了多少人就能封锁特定区域,令敌军无法前进。布尔民兵就以这样的战术打得英国保守的正规军无计可施。

实战证明,静态防御思想行将破产。永久性的多边形要塞既然发挥不了作用,又有更便宜有效的野战工事可替代,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

坎贝尔堡

英国在地中海地区的头号假想敌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竟然背叛了盟友德国和奥匈帝国,选择加入同盟国。差点成为前线的马耳他就此逃过一劫。

战后,英国不再修建多边形堡垒,甚至连大型工事也不再热衷,只在因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致使东地中海局势紧张时修建了一座其貌不扬的坎贝尔堡(Campbell)。它是自1530年医院骑士团开始修筑防御工事以来,马耳他岛的最后一座要塞型防御工事,为长达4个世纪的军事工程画上了句号。它是一个典型案例,表现了其貌不扬的飞行兵器是如何将曾经不可一世的要塞变成低调、隐蔽的“受气包”。

Figure-0229-0364

◎坎贝尔堡结构图,底图引自Charles Stephenson,The Fortifications of Malta 1530-1945

骑士团时期的堡垒以陆防为主,英国统治期间的要塞则以海防为首要。无论敌方的炮弹来自何方,守军的策略都是将要塞沉降到地面下、隐蔽在壕沟后。然而,当危险不是来自同一维度的海面或陆地,而是高高在上的天空时,传统要塞承受的将是超维度打击。那些多边形轮廓、厚厚的幕墙、围成一圈的壕沟、固定不动的炮位,在飞行员看来都是再清晰不过的靶子。

为了达到从敌机眼中遁形的目的,坎贝尔堡的外形变得有趣起来,同马耳他其他大型工事迥然有异。英国的军事工程师们首次放弃了沿用多年的堡垒设计规范和教条,试图将要塞融入周边环境,如瓦莱塔城那样傲立沙场的雄伟堡垒终将成为绝唱。

坎贝尔堡官方名称为“堡”,其实是不准确的,其本质上是一座火炮阵地,任务是阻止敌舰接近岛屿,因此共设置有3个炮位,装备了6英寸后膛炮,其中3#位还可换为重型高射炮以适应新时代的对空战。坎贝尔堡在武器配置方面并无特殊之处,但因在设计之初考虑到防空需要,强调不出现可供识别的标志,观察哨、控制室、地下弹药库、绘图室、发电机房、岩石掩体、水箱等设施散落在四处或隐藏在地下,从空中看去就好像普通的农场和农舍。围墙修得也很随意,同马耳他岛分割农田的石墙很相似。读者们熟悉的壕沟、护垒、塔楼、有顶通道被废弃,就连大门也仅仅是在围墙上开一个口子,安装一道铁栅栏门。

围墙上毫无规律地布置了机枪碉堡和岗亭,与当时沿海岸线修建的大量混凝土碉堡并无不同。大部分火力点还是特意布置在围墙的拐角处,原理与壕沟内的有顶通道和射击通道差不多,两个火力点可以彼此配合,消除射击盲区或形成交叉火力。这些混凝土机枪掩体的结构很简单,入口都是一扇厚重狭窄的金属门,内部有机枪底座,上面可安装重机枪。在周围的其他地区,则通过一系列的步枪射击孔来提供防御。

1#和2#混凝土炮位各有一套完整的保障系统。地下装弹仓、消防站和炮组宿舍位于火炮后方,彼此有通道连接。装弹仓面积很大,有多个隔间,分别存放不同种类的炮弹和发射药筒。每个炮位都有3间独立宿舍,虽然在地下,但宿舍和通道都有窗户,光线可以从后侧面穿透下来,炮兵们的生活条件还是不错。3#炮位的土方规模相对较小,所有空间都得满足作战需要,炮组只好将就一下。他们的宿舍在炮位之外,好在并不远,有紧急情况时很快就能各就各位。

Figure-0231-0366

◎坎贝尔堡遗址,这处露天火炮阵地位于地下,如今只剩下空荡荡的混凝土结构,值钱的东西全部丢失。一层为弹药仓库,二层房间为值班炮兵宿舍

要塞正中间,紧邻炮台后方有一幢不起眼的小楼,称为炮兵观察哨(BOP)。名字虽然不高端,它却是整座工事的大脑和神经中枢,主要构成是敌舰定位单元和火炮控制室。定位单元负责探测和记录出现在视野中的敌舰距离、方位信息以及己方火炮着弹点。这些数据再通过自动电子同步机传递至测绘室。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便能在大比例尺地图上精确标识敌人的一举一动。汇总、处理后的信息接着传送到火炮控制室,计算敌军目标可能出现的新位置坐标,并算出射击诸元,指挥火炮行动。

测绘室是在岩石内凿出的房间,独立于观察哨,不过距离很近。附近的地下建筑还有发电机房、防空掩体和一个体积10000加仑(约4.5万升)的水箱。偌大的坎贝尔堡,露出地面的建、构筑物很少,地下有大量房间和通道。这不仅有助于保护部队免遭轰炸,而且大大降低了被飞机发现的危险。当时,英国本土及其殖民地都有按这种理念构筑的工事。

为了达到最大隐蔽效果,坎贝尔堡将大部分生活设施建在营区外,如守备部队的宿舍、餐厅、厨房、洗浴间。此外3座用于夜战的探照灯阵地也在围墙外。探照灯安装在混凝土掩体内,平时用金属遮板盖住,其电力由要塞内的发电机提供。

虽然坎贝尔堡是马耳他唯一一座考虑了防空需要的要塞,颇有特点,可惜现状很不乐观,几乎成了一片废墟,并不适合游客前往。

机枪碉堡

大型炮台是为敌军战舰准备的,如果炮台被压制或被摧毁,敌军成功登陆,难道就只能坐以待毙吗?英军的应对之策是大量兴建“滨海塔楼”——机枪碉堡。医院骑士团的塔楼,尤其是后期的拉斯卡里斯式和雷丁式塔楼,因火器威力不足只能充当瞭望台,而英军的碉堡配置了每分钟可射出500发子弹的维克斯重机枪。由于机枪只能固定在底座上,所以碉堡墙壁另有枪眼,供守军持步枪机动射击。

Figure-0232-0368 Figure-0232-0370
◎滨海碉堡 ◎虽然碉堡的各种口被封,机枪孔和出入口还是很明显,墙上有油漆涂装的痕迹

至1942年,马耳他一共有130座碉堡,其中46座集中在敌人最容易登陆的梅雷赫湾地区。碉堡十分低平,混凝土表面覆盖有小石块,与周边岩石融为一体。这种碉堡的伪装性不错,但持久性不强,难以长期驻守。

1939年,德国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大战一触即发。英军开始建设另一种更像火柴盒的碉堡,共3种型号。其中C型碉堡最为完善,就像缩小的要塞。其外围有铁丝网、反坦克障碍、探照灯,也有独立的宿舍。碉堡主体用混凝土浇灌,厚达50厘米。人员进出只能通过紧贴地面的一扇小钢门,但内部有上下两层,空间较大。做成方盒子,空间设计和施工固然容易,但如何伪装呢?英国工程师的方法十分“粗暴”,直接在墙面上刷油漆,远远看上去就像乡村小屋。碉堡房顶铺有一层沙砾以欺骗飞行员的侦察。整套工事的火力、防御力和自持力都大大增强。

这类碉堡的最大缺点是近战时难以自保,一旦敌人进入手榴弹投掷范围或火焰喷射器的射程,便意味着该工事很快就要沦陷。而且它们没有通风系统,抵御毒气攻击的唯一办法就是守军自带防毒面具。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大规模使用毒气弹,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恐怖还历历在目,防化学武器是所有军队的必修科目。

Figure-0233-0372

◎近景为一座建于二战期间的C型碉堡。照片上可发现其拐角处的3个机枪点和整面墙上的4个步枪射击孔。屋顶有观察塔,一名观测手可通过观察缝掌握战局,指挥机枪手射击。画面远处为医院骑士团在1673年修建的利皮亚塔楼,守护着马耳他西部的基内伊纳湾(?nejna Bay)

防空利器

尽管外形大变,坎贝尔堡也只是传统要塞防御思想的回光返照罢了,面对飞机的高维打击,口径再大的要塞炮也无能为力。从此,“防空”渐渐变成了军事防御的同义词,进入21世纪后,失去制空权几乎就等同于战败。

一战结束后,意大利再度成为英国的假想敌。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现代第一个法西斯政权出现,战争的阴云又开始在欧洲密布。1565年,来自西西里岛的援军拯救了绝望的医院骑士团;如今西西里成为敌人的领土,意味着敌军会来得更快。从意大利空军基地起飞的轰炸机只要20分钟就能抵达马耳他轰炸一番,趁英军还未来得及抵抗便扬长而去。1936年意大利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其空军还惨无人道地投掷芥子气炸弹。实战进一步证明了空袭的威力。

Figure-0234-0374

◎马耳他的“大耳朵”——声波镜

为了尽早得到预警,英国于1934年在大断层附近的加尔古尔村修建了一座怪头怪脑的设施:声波镜,看上去就像一只“大耳朵”,其功能也同耳朵差不多。这是一堵抛物面墙,高9米、长60米,原理与光学上的反射聚焦镜类似,收集远处飞机发动机发出的微弱声波信号,然后集中到安装在焦点处的麦克风,最后在控制室放大分析信号,可在敌机抵达34—60千米前发出预警。事实上,它无法探测距离,只知道敌机从哪个方向来了。随着飞机速度越来越快,声波镜能预警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短;若飞机时速为500千米/小时,它仅能提前5分钟发出警报。

Figure-0234-0375

◎拉斯卡里斯作战部就隐藏在这堆石头下,画面中的绿草坪为礼炮平台,现为公园,是瓦莱塔的最佳观景台,可清楚地欣赏大港、造船厂和对面的比尔古半岛、森格勒阿半岛。前方为圣彼得及保罗棱堡,后方那幢古典建筑原为教堂,现在是马耳他证券交易所

当雷达出现后,这种早期预警装置就迅速被淘汰。英国军方原计划在马耳他岛建设5座声波镜,实际只建成1座。

1939年5月,马耳他第一座雷达站,当时称为空军部实验站(AMES)241号,在西海岸的丁立崖(Dingli Cliffs)上修建。丁立崖是全岛最高点之一,可监控高海拔的飞行器。1940年6月,第二座雷达站242号则有能力监控中低高度的飞机。1941年大战正酣时,英国又一口气建造了501、502、504号雷达站。为了更精确地控制和协调战斗机防御,英军还专门设置了一座地面控制拦截站,编号314号。战争期间,雷达监测到的信息被传送到瓦莱塔城的拉斯卡里斯作战部。作战部就是整个地中海战区的英军中枢和指挥中心。

读者可能还记得,拉斯卡里斯是骑士团大团长,虽然颇有作为,但比起欧比松和瓦莱塔,还是略逊一筹,英国人何以对他情有独钟,以他的名字命名指挥部呢?原因很简单,作战部不远处是拉斯卡里斯炮台。

Figure-0235-0376

◎作战部内没有白天黑夜,24小时灯火通明。如果读者看过老电影《伦敦上空的鹰》,应该不会对这种指挥模式感到陌生。战后,这里曾被北约用作指挥部。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核大战一触即发,为防备苏联突袭地中海,作战部再次进入战备状态

拉斯卡里斯作战部位于礼炮平台下方150英尺(约45.7米),是一座完全在地下的建筑物,有着四通八达的通道和多个房间,曾经有高达1000人在里面工作。在骑士团时期,这里是奴隶们的居所;虽然英国人后来加装了通风系统,但比起地上的巴洛克豪华建筑肯定谈不上舒适,唯一的好处就是隐蔽和安全,不会因头顶上落下的炸弹中断运作。

作战部下属的分析室负责对雷达信号进行甄别。技术人员首先判断飞机属于友军还是敌人,然后计算距离远近和方位。指挥室有一幅超大号的地中海中部地区的地图,马耳他在正中间。根据送来的分析结果,年轻的姑娘们将对应标示物放置在地图上。处理后的信息将分派给各作战部门。高炮控制室需要协调所有高射炮和探照灯。战前,马耳他岛的防空武器仅包括34门重型和8门轻型高射炮以及24盏探照灯;战后,英国迅速从本土运来大批防空装备,因此调度工作相当复杂。海军指挥室负责舰队行动。岸防室则要制定防御作战方案,以应对轴心国可能的两栖登陆。

所有作战部门中,最重要的无疑是皇家空军战斗机指挥室。对付飞机最好的武器还是飞机。1939年战争爆发时,马耳他岛上有3座已建或在建机场——塔卡利战斗机基地(Ta' Qali)、卢卡轰炸机基地(Luqa)和哈尔法海军航空兵基地(Hal Far)——以及水上飞机基地卡拉夫拉纳(Kalafrana)。可惜几乎都是空巢,全岛仅有4架老旧的“角斗士”式双翼飞机,尽管后来不断补充飞机,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马耳他岛空军兵力都逊于轴心国空军。战斗机中队24小时待命,根据作战指令升空,在指定区域巡防。得益于高效率的指挥体系,飞行员们能够在燃油耗尽前,尽可能长时间滞空,同敌机战斗,而不是像无头苍蝇那样漫无目的地乱飞。

至此,马耳他岛的现代化防御体系初具规模,但诸如高射炮和战斗机这样的有生力量却很匮乏。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向英国宣战。次日,马耳他便遭遇空袭,来自天空的攻击将再次考验这座顽强不屈的小岛,历史上最后一次马耳他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马耳他保卫战

对抗奥斯曼帝国大军时,马耳他因比邻西西里,方便同欧洲大陆保持联系,占尽了地理优势,因此惊险地熬过了1565年的大围攻。然而1940年对抗意大利时,马耳他距离西面的直布罗陀要塞和中东的大本营埃及远了,顿时成为易攻难守的死地。虽然马耳他作为英国在地中海的战略中心已将近一个半世纪,但因意大利空军占有绝对优势,英国人在开战初期没有坚守的信心,认为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6月11日清晨,10架意大利的军机飞抵马耳他,轰炸瓦莱塔和造船厂。英军的“角斗士”式飞机迎难而上,在地面防空火力的配合下,竟然迫使敌机在4000米高空投弹,效果自然不佳,意军甚至还被击落1架。他们每次华丽出场,结果都令人尴尬。

Figure-0236-0378

◎意大利空军空袭瓦莱塔,圣埃尔莫堡和里卡索利堡清晰可见

“角斗士”们孤军奋战了大约3周后,4架计划前往埃及的新式“飓风”式战斗机在马耳他临时降落加油。既然当年直布罗陀要塞扣留了2门本来要送往马耳他的阿姆斯特朗炮,如今的马耳他英军也如法炮制:加油免费,飞行员连带飞机都别想走。此时,马耳他岛的重要性也愈发显著,英国政府不仅不指责马耳他的做法,反而派来更多战斗机,甚至连“威灵顿”式远程轰炸机也抵岛,还时不时主动出击轰炸意大利的海港和舰只。

从6月至12月,意空军对马耳他发动了100多次不同强度的空袭,但没取得什么战果。其海军对英军舰队也无可奈何。皇家海军多次突破封锁进入瓦莱塔输送给养。敌人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强大,马耳他意外地越战越强。一支分舰队和潜艇分队常驻马耳他,随时可以袭击往返于欧洲和北非的意大利运输船队。海军和空军有效地打击了轴心国通往北非的补给线。

意军在好吃好喝的情况下,战斗力也很堪忧,如今缺衣少食,北非战局立即陷入崩溃边缘。1941年1月,实在看不下去的希特勒决定出手拉盟友一把,派出第10航空军进驻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该军拥有61架俯冲轰炸机、77架水平轰炸机、12架侦察机和战斗机中队,加上意大利飞机,共有约250架可用于马耳他战场。反之英军只有约60架飞机可供防守。德军出手不凡,首次出击就重创英军航母“光辉”号(HMS Illustrious),随后开始对马耳他实施史无前例的猛烈轰炸,堪称小“不列颠空战”。

Figure-0237-0380

◎飞行模拟器中的马耳他港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着轰炸机空袭瓦莱塔城的轴心国飞行员所看到的景象大致如此

Figure-0238-0382

◎1942年4月7日,德军出动300多架次飞机对马耳他实施空袭,瓦莱塔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图为位于城区中心的歌剧院(被炸毁前的上色图片)

2月,德军开始向北非运送隆美尔指挥下的非洲军团;4月,德军进攻希腊;5月攻占克里特岛,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照此发展,马耳他内忧外困,必将陷落;同时,北非英军没有补给又面临强敌,也岌岌可危。盟军在地中海和北非的战局即将崩盘。

1941年6月22日,不按常理出牌的希特勒突然向苏联发起全面战争,屡立战功的第10航空军随即调离;刚刚经历克里特岛血战的德国空降兵损失惨重,也无力承担攻岛任务。没有德军协助,意大利人立马不行了,被一双铁手掐住脖子的马耳他暂时松了口气。劫后余生的英军开始大力加强马耳他的防御力量,并组建了K舰队对轴心国实施海上破交作战。与此同时,英国破译德国和意大利的密码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有了后方送来的“小抄”,马耳他的英军如虎添翼,到11月,轴心国运往北非的物资损失竟然超过60%,非洲军团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沙漠之狐隆美尔不得不撤退以缩短战线。

战场情况逆转,引起了德军统帅部的注意。北非虽是次要战场,面对心腹爱将隆美尔的催促,希特勒权衡利弊不能不管。于是,凯塞林元帅的第2航空队从苏联调离至地中海。近500架各类飞机旋即开始狂轰滥炸,仅1942年4月,德国空军就在马耳他投下了6700吨炸弹。英军常驻舰队不得不离港躲避风头,马耳他进入战争中最危急的时刻。

Figure-0239-0383

◎英国一艘航空母舰缓缓驶入瓦莱塔大港,古老的要塞和现代的战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Figure-0240-0385

◎大力神计划示意图
①首批空降兵空降地点
②第二批空降兵空降地点,两栖部队同时开始登陆
③突破英军陆上防御,占领附近的机场
④向瓦莱塔进军,同时更多部队通过飞机或舰船运送至马耳他岛

与此同时,隆美尔得到充足补给后大展神威,北非军团向东攻陷了重镇托布鲁克,一直杀到埃及境内的阿拉曼附近。可见地中海和北非虽各属两个战区,实为一体。只要马耳他能切断德意补给线,任“沙漠之狐”有通天的本领,没汽油的坦克也寸步难行!反之,若马耳他被压制,英军补给就会陷入困难,只能逃往埃及。这里有一条清晰的逻辑链:任何一方想在北非战场获胜,必须首先确保补给充足;补给来自海上运输;运输舰队处于以马耳他为基地的英国军舰、潜水艇和轰炸机的打击或护航半径之内。马耳他能否发挥作用,决定了正在沙漠中鏖战的双方军队的命运。

德军在1942年上半年的空袭固然卓有成效,但若没有步兵登岛实际控制,马耳他依然是心腹大患。为彻底解决马耳他问题,1942年4月底,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达成一致,决定在7月对马耳他实施空降登陆。两军参谋们根据前期侦察获得的精确航拍照片,很快拟定了一项复杂的作战计划,德军将其命名为“大力神行动”(Operation Herkules)。

当时,德国拥有世界上最优秀的伞兵部队。他们在入侵法国的战役中名噪一时,不过空降克里特岛时却因准备仓促而差点翻船。德国伞兵尽管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损失极为惨重,这也使得希特勒对空降作战心存疑虑。不管怎样,空降兵的机动和突防能力无出其右,“大力神行动”必须依靠伞兵完成。

众所周知,马耳他岛的防御重心在易于登陆的东北海岸及其首府瓦莱塔,西部悬崖峭壁,可供两栖部队登陆的海岸条件较差,然而这对伞兵而言不是问题。“大力神行动”的首批空降地点就在西南部的3处机场附近,有意避开碉堡林立、防备森严的东岸。空降部队共有29000人,其中德军1个师(11000人)、意军2个师(18000人),计划以伞降和滑翔机降的方式出现在英军阵地后方,着陆后立即分兵两个方向。一部向海边进攻,为两栖部队清理登陆场;另一部向附近机场挺进,夺得机场后,后续部队和补给便能通过大型运输机抵达战场。一旦空降部队得手,英军防御体系被扰乱,70000名意军便将携带重武器,乘坐登陆艇登陆。当时,岛上英军仅有15个营(11个来自英联邦成员,4个来自马耳他本地),共26000人,但拥有少量坦克和大量重炮,防御力量不容小觑,尤其是岛上布置了密集的防空火炮,这是德意空降兵的最大威胁。这项计划若能实施,必将是二战中极为精彩的一幕,一定会为后世历史学家和军迷们津津乐道,可惜脑回路奇葩的希特勒临时改变了注意。

有时候历史就是不可理喻。前面说到正是英国人把意大利打得太惨,这才吸引德国空军两次进驻西西里。如今在北非长驱直入,达到军事生涯巅峰的隆美尔也面临着一个问题:危机在胜利之后接踵而来。希特勒判断轴心国军队占领开罗指日可待,又何必冒着损兵折将的巨大风险强攻马耳他呢,况且承诺保护登陆部队的是意大利海军,把命运交给这样的猪队友着实太不可靠。于是,德军统帅部不顾隆美尔和凯塞林的反对,在最后一刻取消了行动,命悬一线的马耳他再次逃过大劫。

历史证明希特勒又错了。仅4个月后,隆美尔便在阿拉曼烧完最后一滴汽油后含恨撤退,兵强马壮的蒙哥马利则一战成名。此时,德军在东线正焦头烂额,就算还想重拾“大力神行动”,也抽不出兵力;意大利则更没有能力独立执行,马耳他总算彻底走出危机,开始转守为攻。它就像一把止血钳,死死钳住了轴心国的地中海补给大动脉。1943年5月,困在北非的25万名德意军队既无粮草又无救兵,逃也逃不回去,只能投降。从某种角度分析,北非战役与其说是英国第8集团军打赢的,不如说是马耳他岛上的水兵、潜艇兵和飞行员的功劳。

1943年7月初,盟军以马耳他为前进基地,一举在西西里岛成功登陆。同月20日,瓦莱塔城最后一次拉响警报。这是自1940年6月11日以来的第3340次空袭,长达2年5个月的马耳他保卫战胜利结束。马耳他也因西西里落入盟军之手而失去了战略地位,从此退出了战争。

是役,英军伤亡约2500人,平民伤亡约1300人,3万幢房屋被炸毁。美丽的瓦莱塔经历了二战期间最猛烈的轰炸后,到处是残垣断壁,骑士团时期的古老建筑和要塞多有损坏。当然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英勇的马耳他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贡献,也因此获得了由英王乔治六世颁发的乔治十字勋章。该勋章通常授予平民,与仅授予军人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并列,是英国最高荣誉。现在,马耳他国旗和国徽的左上角上还绣有这枚勋章。

Figure-0242-0387

◎马耳他国旗与国徽,左上角为乔治十字勋章。解释者不同,红白两色的来源也不同,最有可能是来自医院骑士团的红底白十字旗

今日马耳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面对风起云涌的殖民地独立运动,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英国也不得不正视国力大减的客观现实,开始逐步放弃海外利益。早在1943年7月,马耳他总督就放出风声,有意恢复马耳他的内部自治,不过防务仍属英国。至于马耳他未来是否自治,则存在争议。独立之路依然漫长。

1949年,英国和意大利共同加入旨在对抗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既然双方变成了盟友,马耳他的威胁便为零了。1956年,纳赛尔当选埃及总统,刚一上任就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这可要了英国的老命,英国联合在运河有巨大利益的法国和以色列出兵干涉埃及,史称“第二次中东战争”。当时,英法联合舰队就是以马耳他为基地杀向埃及的。这是马耳他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从此,马耳他在军事意义上的重要地位渐渐消亡。

16

◎充满古典气质又不失现代风韵的瓦莱塔,包括瓦莱塔、三姊妹城在内的港区居住了马耳他绝大部分人口。虽然马耳他领土面积是世界倒数第10,但其人口密度却名列前茅(第5)

1957年,英国全面整顿防务,开始减少马耳他的驻军和装备。该岛也从战略核心降级为辅助基地。1964年马耳他自治政府与英国当局开始就独立问题谈判,最后达成协议,规定马耳他为英联邦成员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同时英军可继续驻留10年。同年9月21日(独立日),马耳他正式宣布独立。1974年12月13日(共和日),马耳他改国体为共和制。1979年3月31日(自由日),赖着5年不走的英军终于全部撤离,把军事基地交还给马耳他政府。

2004年5月1日,马耳他加入欧盟;2007年12月21日,开始执行申根协议;2008年1月1日,成为欧元区。一言以蔽之,现代马耳他既有地中海的旖旎风光,亦有古老的军事遗迹,往来也很方便,真是个旅游的好去处,历史爱好者和军迷们切不可错过!

马耳他虽然在历史上战火纷飞,如今已宣布为中立不结盟国家。对马耳他人民(罗得岛亦然)而言,尽管失去了世人瞩目的焦点,不再为是是非非的中心,但能够远离大国博弈和民族争端,守着小岛平平安安地生活,也许是最大的幸福。

马耳他要塞大事记

1530年,骑士团抵达马耳他和的黎波里。

1534年,大团长利勒亚当去世,其后两任大团长任期极短。

1536—1553年,胡安·德·霍麦德斯·柯思科出任大团长。

1541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吞并匈牙利王国。

1551年,奥斯曼军队占领的黎波里,并大规模入侵戈佐岛。

1553—1557年,克劳德·德·拉森格勒出任大团长。

1557—1568年,让·帕里佐·德·瓦莱特出任大团长。

1565年,马耳他大围攻,骑士团决定修筑瓦莱塔城。

1570—1571年,土耳其人占领塞浦路斯。

1571年,瓦莱塔成为医院骑士团新首都,欧洲联军在勒班陀海战中歼灭土耳其舰队。

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格兰海军和恶劣天气所摧毁,一个新的海上强权冉冉升起。

1609—1618年,第一轮滨海塔楼工程开工。

1635年,弗罗瑞安娜防线和圣玛格丽塔防线开工。

1636—1657年,第二轮滨海塔楼工程开工。

1658—1667年,第三轮滨海塔楼工程开工。

1670年,科托内拉防线和里卡索利堡开工建设,奥斯曼帝国占领克里特岛。

1715年,开工建设滨海炮台和多面堡。

1723年,马诺埃尔堡、内陆及滨海城墙工程开工。

1773年,滨海城墙工程停止。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开始修筑蒂格涅尔堡,滨海炮台工程停止。

1798年,拿破仑·波拿巴率领法军远征埃及,途中入侵马耳他;医院骑士团象征性抵抗后投降,被迫离开马耳他岛。

1800年,英国战胜法国,美国海军对巴巴里海盗发起清剿行动。

1804年,美军占领北非城市德尔纳,海盗被迫签署城下之盟。

1815年,英国宣布马耳他岛为皇家殖民地。

1820—1830年,滨海防御系统因不能发挥作用而被英国放弃。

1837年,法国研制出新型爆炸弹。

1842年,远程前装线膛炮入役,配合爆炸弹使用,传统防御工事遭遇被淘汰的危机。

1849年,连接科托内拉防线和圣玛格丽塔防线的圣克雷芒后垒工程开工。

1854年,位于大港内拉斯卡里斯炮台开工。

1858年,法国海军建造了史上第一艘铁甲舰“光荣”号。

1859年,英国建造了全金属战舰“勇士”号。

1860年,皇家联合王国国防委员会建议在英国本土和马耳他建设更多要塞和防御工事;意大利联合海军创建。

1869年,意大利海军在利萨海战中被奥匈帝国海军击败。

1872—1882年,大量装备了新式前装线膛火炮(后期改为后装线膛火炮)的工事开建。

1880—1882年,意大利铁甲舰“杜里洛”号和“丹达洛”号完工,给马耳他带来巨大威胁。

1889—1899年,大量装备了后装线膛火炮的工事开建。

1899年,维多利亚防线在女王登基60周年之际宣告竣工。

1910年,班希萨堡开工建设,该工事同样装备后装线膛火炮。

1911—1912年,意大利占领利比亚。

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由于意大利未加入德奥协约国,马耳他没有遭遇直接攻击。空中力量开始显现。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22年,墨索里尼上台,马耳他成为意大利法西斯的潜在攻击目标。

1934年,为应对来自意大利空军的威胁,马耳他修建了一座声波镜。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空军投放了芥子气炸弹。

1937年,英国开工建设大型工事坎贝尔堡。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军在马耳他部署了本土之外的第一座雷达站。

1940年,意大利向英国宣战,随即空袭马耳他。

1941年,德国空军空袭马耳他。

1942年,旨在入侵马耳他的“大力神行动”流产。

1943年,英美盟军登陆西西里岛,马耳他保卫战胜利结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56年,英法联合舰队以马耳他为基地,出兵干涉埃及。这是历史上发生在马耳他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自此,马耳他的军事地位渐渐消亡。

1964年,马耳他独立,但保留英联邦成员国身份。

1974年,马耳他退出英联邦,成立共和国。

2004年,马耳他加入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