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韩世忠

韩世忠(南宋名将)

韩世忠简介

韩世忠: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字良臣,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十八岁时应募从军,在抗击西夏、金国的战争中为宋朝立下汗马功劳,又在平定各地叛乱中作出重大贡献。先平定了苗刘之乱,在黄天荡大败颜宗弼,为官正派,不依附奸相秦桧,为岳飞遭陷害而鸣不平,后悠游而终。累迁至镇南、武安、宁国三镇节度使,封爵咸安郡王。晚年杜门谢客,口不谈兵,悠游西湖以自乐。今有词作《临江仙》《南乡子》等传世。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韩世忠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宋孝宗时追封蕲王,位列七王之一。淳熙三年(1176年),谥号“忠武”。后配飨宋高宗庙廷。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清时期更配享历代帝王庙。

韩世忠传记——

韩世忠(1089~1151),南宋著名抗金将帅,与岳飞齐名,并称“韩岳”。字良臣。延安(今陕西延安)人。韩世忠投戎以来,历经百余战,屡建战功。高宗绍兴四年,因战功被誉为“中兴武功第一”。后置背嵬军,兵屯楚州,使金、伪齐军不敢人犯,成为保卫东南、蔽遮江淮的重要屏障。

一、征战南北智勇平叛

韩世忠年少时性格粗犷,鸷勇过人,18岁时,以武勇应募乡州,开始了军旅生涯。

徽宗崇宁四年(1105),夏兵侵扰宋境,宋调兵守御,韩世忠随军前往。在此次战役中,韩世忠奋勇当先,斩关杀敌,连连打退夏军。因战功显著,上司呈报其功。此时权奸童贯治管边事,怀疑所报有讹,只给韩世忠进补一级。

宋钦宗时,宋军大校李复蛊惑士兵叛乱,附和者多达数万。韩世忠受命率所部人马追击,至临淄河岸,韩世忠兵不满千人,分作四队,布铁蒺藜自己堵塞归路,并下令说:“进则胜,退则败,逃跑者命后队剿杀。”于是宋军勇往直前,大破叛军,并斩李复。叛军余党奔溃,韩世忠乘胜追击,追至宿迁地方,叛贼尚有万人,正饮酒作乐,毫无防备。韩世忠单骑而至,大声呼喊说:“宋大军至矣!尔等若放下刀剑投降,我将保尔等无事,日后共图功名。”众贼惧怕请降,并向韩世忠跪进牛酒。韩世忠不慌不忙解鞍下马,吃肉饮酒。到天明仍未见宋军来,叛贼始知上当,但已无济于事。韩世忠单骑降叛贼,以功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

后金兵攻赵地,韩世忠在半夜天降大雪时分,击退金兵的进攻。宋廷嘉奖韩世忠,升其官职为嘉州防御使。

靖康之难后,康王赵构即皇帝位,是为高宗。赵构登位以来,不思收复中原,而一味南退,引起朝中一些将臣的不满。高宗移跸临安(今浙江杭州)不久,朝臣苗傅、刘正彦反,逼赵构让位,举朝震惊。这时,朝臣以张浚为首,在平江(今江苏苏州)商议平反讨乱。当时握重兵者有张俊、刘光世参与此举,韩世忠也带所部兵来。

三月,韩世忠率兵至秀州(今浙江嘉兴),称病不行,却暗中加紧营造云梯、兵械。不久,韩世忠随即发兵直指临安。

韩世忠兵至临平(今浙江余杭县东临平山下),苗傅派苗翊、马柔吉依山阻河为阵,并在河道中流设置鹿角。韩世忠带领士兵丢舍舟船,奋力拼战。张俊又带兵至,刘光世也带兵至,叛兵稍怯。韩世忠又舍马操戈而前,命令将士:“今日当以死报国,凡脸上不被叛军射伤者皆斩!”于是将士更奋力向前。这时叛兵列神臂弩,都满弓以待。韩世忠怒睁双眼,大声疾呼,挥戈冲锋在前,叛兵不能抵挡,弓矢尚未发出,韩兵已至,叛军遂败逃。苗傅、刘正彦闻听兵败,打开涌金门,率两千精兵逃遁。

韩世忠带兵进入临安,高宗闻讯步出宫门迎接。高宗握住韩世忠的手边痛哭边说:“中军吴湛助逆最甚,尚留在我身边看管我,能否先除掉他?”韩世忠慨然应允,于是去见吴湛,握手相语间乘机折断其中指,派人绑缚于市曹斩之。后又捉住此次变乱的谋主王世修。高宗感动不已,诏授韩世忠为武胜军节度使,御营左军都统制。韩世忠又上言说叛贼尚拥精兵,离京城又近,应予讨平,赵构同意。于是韩世忠又带兵追苗、刘于渔梁驿。叛兵见韩世忠追来,未战而溃。韩世忠俘获刘正彦及苗翊,又在建阳擒住苗傅,俱押送临安诛杀。

平苗、刘之反,韩世忠身先士卒,冲锋于前,功劳最大。高宗手书“忠勇”二字,绣于旗上,双手举旗授于韩世忠,并授韩世忠为检校少保,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时年韩世忠40岁整。

二、战黄天荡振宋军威

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兀术亡统率大兵再度南下。东京留守杜充怯敌无能,宋军江防全面崩溃。金兵乘胜渡过长江,围攻建康,杜充又弃城逃跑,后降金。

韩世忠原先屯兵镇江,宋军溃败,他也兵退江阴,以前军驻青龙镇,中军驻江湾,后军驻海口。高宗召见韩世忠,意欲请其护驾南逃。韩世忠奏说:“敌军在江南肯定不会长久,我愿率兵留在长江一带,以断金兵归路,并尽死一战。”赵构许之。

适逢上元节,韩世忠故意在秀州张灯结彩而会,以迷惑金人,暗中却已引兵突至镇江。这时,金兵因种种原因决定引兵北还。三月,金军至镇江,但韩世忠兵已先至,屯焦山寺,金军北归受到阻止。兀术亡下书约韩世忠战,韩世忠答应。约定之日,宋军奋勇当先,梁氏夫人亲自擂鼓催战,金兵败退无法过江。金兀术亡无计北归,只得表示愿将在江南所掠全部珍宝物品送于韩军,求放一条道路北还,韩世忠不允。金兀术亡又愿奉献名马求道而还,韩世忠仍不答应。这时有金兵从淮东来,相援兀术芒。援军在江北,兀术军在江南,韩世忠以战船间隔其间,这样宋金两军边战边行,韩世忠终于将金军逼至黄天荡(今江苏南京东北)内。

金兀术亡计穷,请求面见韩世忠,韩世忠见之。兀术亡乞求甚哀,韩世忠说:“若还我徽钦二帝及两宫人员,恢复我以往疆土,则可以放你北归。”兀术语塞无以对。后数日,兀术请求再会,出言不逊,韩世忠欲引弓射之,兀术驰马逃去。兀术回营后征询破敌之法,有闽人建议凿渠直通长江上游。金兀术采纳其计,派兵一夜凿渠有30里,随后便率军出黄天荡。但韩世忠及时发觉,尾追不舍,金兵渡江仍未成功。金军至建康,韩世忠兵扎城外长江水中。四月下旬,兀术又采用闽人之计,出轻便小舟靠近宋军大船,然后用带火之箭射宋船篷帆,矢下如雨,宋船起火,而且船大无风难以行动,金军趁势进攻宋军,宋将孙世询、严允皆战死,宋军败退七十里。金兀术这才急忙带兵过江北还。

此次战役,韩世忠以8000人战兀术十万兵,巧妙利用地形之利、南方宋军水战之长,与金兵相持约四十天,金兀术几成瓮中之鳖。虽最终北归,然金军昔日之威风尽皆扫地,丑态迭出。后来兀术亡北归后,每遇亲识谈及此战,均“相持泪下,诉以过江艰危几不免”。史载,金军自此役后,“不敢复过江矣”,宋金战场也转移集中于江北的两淮、两河地区。

三、建中兴功为东南屏

高宗绍兴三年(1133)三月,诏进韩世忠为开府仪同三司,淮南东、西路宣抚使,置司泗州(今江苏盱眙北)。

绍兴四年,岳飞率宋军收复襄阳六郡,金人与伪齐政权大恐,于是联合出兵十万,向两淮地区反扑。高宗赵构闻知此息,又惊恐不定,一面派魏良臣等人出使金朝,向金乞和,一面又召见韩世忠,予以手札,诏其整军守备,伺机进取。韩世忠出兵迎敌,一面派统制官解元守高邮,防御金兵步卒,一面亲率骑兵驻守大仪镇(今江苏扬州西北);同时借魏良臣之口迷惑敌军,说奉诏还兵镇江,并故意撤灶行军。金将听说韩世忠已退兵,便大胆南下,进入韩世忠的布阵范围。韩世忠见时机已到,便传令鸣鼓,顿时鼓声震天,伏兵四起。金军没有准备,顿时大乱。韩世忠令其训练有素的背嵬军人人各持长斧,上击人胸,下砍马腿,金军更乱,多陷泥沼之中。韩世忠遂令各阵军马出击围敌,金军连人带马死伤甚众。当时还是冬季,金军粮道受阻,军无所吃,杀马而食。金军生怨,兀术亡遂趁夜引军北还,伪齐政权的刘麟、刘猊也只好丢弃辎重而遁去。

大仪镇之战是违诏作战,但当赵构等人得知宋军全胜、敌军已退逃的消息后,顾不得追究韩世忠违诏之责,反而大加褒奖。当时群臣入贺,认为韩世忠此举乃为“中兴武功第一”。

绍兴六年(1136),韩世忠任武宁安化军节度使,及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今江苏淮安)。韩世忠“身披草莱,立军府”,与将士共同参加劳动,“夫人梁氏亲自织薄为屋”。后又抚集流散,通商惠工。并积极训练士卒,加强背嵬军战斗力,兵虽三万,却坐镇江东,蔽遮江淮,成为保卫宋室的重要屏障。

这时,张俊以右相视师,命韩世忠攻取淮阳(今江苏邳县东南)。驻守淮阳的敌军是刘豫伪齐兵。韩世忠带兵渡过淮河,沿着符离(今安徽宿县)北进,至淮阳城下被敌军围困。韩世忠奋击冲杀,率军溃围而出,却不遗一镞。部将呼延通与金将牙合孛堇战,扼其喉而擒之,宋军乘势掩杀,金兵败退。韩世忠再围淮阳,淮阳守敌固守其城,宋军攻围六日而未下。兀术与刘猊带兵救援,韩世忠求救于张俊,张俊不与援兵。于是韩世忠乃勒马至阵前,并派人告诉敌人:“锦衣青马立于阵前者,乃韩相公也!”敌兵将遂有惮意。韩世忠又命杀其前导引路者二人,敌遂引兵退去。朝廷诏令班师,韩世忠率军还楚州。

绍兴八年(1138)底,宋金达成和议,金归还黄河以南地区,宋向金称臣,并每年纳币输绢。

绍兴十年,金人败盟,兀术亡又率九万金兵南犯。韩世忠兵镇楚州,敌不敢犯。

绍兴十一年,兀术亡又率大军南犯。高宗诏令各军合兵淮西以待敌。既而金兵兵败柘皋,不久却攻陷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韩世忠引军与金兵战于淮河岸边,金人料知不能取胜,遂渡过淮河北去,自此不敢入侵淮东。

四、力反和议勇斗权奸

在南宋诸大将中,韩世忠与岳飞是力反和议的主战派代表人物。早在高宗登帝位初期朝议移跸之事时,韩世忠就极力反对,上言说:“国家已失河北、山东,若又弃江淮,更有何地?!”恢复中原之志,昭昭然。绍兴四年,金人与伪齐联合出兵南侵时,韩世忠违诏作战,大败金军。可见其为克复中原,甘冒大逆之险。

秦桧为相,宋廷加快了与金军议和的步伐。绍兴八年(1138),金人废刘豫,中原震动,韩世忠谓机不可失,请全师北伐。但秦桧掌权,不许他北伐,还把他从江北调回江南,屯兵镇江。韩世忠说:“金人诡诈,恐以计缓我师,乞留北军蔽遮江淮(即仍屯兵楚州一带)。”不许。韩世忠又上言,力陈和议之非,愿效死节,率先迎敌。章十数上,皆慷慨激切,又未许。韩世忠又请求单骑赴临安,面见高宗奏议,高宗赵构只表面上褒扬他一番,也未许。

绍兴八年底,金使肖哲入宋,带来金朝的议和条件:宋对金称臣,每年纳币输绢。当金使宣读议和条款时,高宗赵构必须脱下皇帝服,改穿臣服,北面跪拜,接受“诏令”。事情传开,举朝震动。韩世忠与众正直大臣俱上疏反对。韩世忠四次上疏反对议和,他说:“(议和)不可许,愿举兵大战,兵势最重处,臣请当之。”后又请面奏赵构,不许。在这种情形下,韩世忠密令其部下扮成红巾军,伏兵洪泽镇,准备拦劫北归的金使。因部下张抃告密,金使改道而归,事未成。

绍兴十一年(1141)四月,为扫除和议障碍,赵构、秦桧密谋收三大将兵权。秦桧最恨韩世忠,因为他资格最老,反对和议最激切。而这时张俊为独揽军权,与秦桧狼狈为奸,先欲谋夺韩世忠的背嵬军,分而治之,然后再予迫害。六月,张俊和岳飞至楚州,视察韩世忠的部队。张俊悄悄与岳飞商谋其事,岳飞非但不从,反而批评了这位年长自己近二十岁的枢密使,张俊甚恼。其后岳飞又将此事告知韩世忠,韩世忠面见赵构据理陈词,秦、张阴谋才未得逞。

绍兴十一年十月,赵构、秦桧再派魏良臣出使金朝求和。韩世忠又上言说:“自此人情消弱,国势委靡。谁复振之?北使之来,乞与面议。”赵构亲诏不允。韩世忠再上奏章,“力陈秦桧误国”。秦桧趁机煽动党羽弹劾韩世忠。但赵构搁置未理。韩世忠遂几次求退枢密使职,以示抗议。赵构趁机准奏,于是解其兵职,罢为醴泉观使,晋封福国公。

韩世忠被解职后,“杜门谢客,经常骑驴携酒,从一二小童游西湖以自乐”,往日将佐罕得见其一面。

绍兴二十一年八月,韩世忠去世,终年63岁。晋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