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鄢陵之战

鄢陵之战(晋楚主力大会战)

鄢陵之战简介

鄢陵之战:鄢陵之战,是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晋国和楚国为争夺中原霸权,在鄢陵地区(今河南省鄢陵县)发生的战争。在战争中,晋国军队善察战机,巧妙指挥,击败同自己长期争霸中原的楚国及其联盟郑国的两国联军,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晋国俘获了楚王子公子茷,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鄢陵之战是春秋战国经典战役之一,这场战争后,晋、楚两国都逐渐失去以武力争霸中原的强大势头,中原战场开始沉寂下来。

鄢陵之战过程分析——

鄢陵之战,是指公元前575年,晋国和楚国为了争夺中原霸权,而在鄢陵(今河南省鄢陵县)进行的一次战役。该战以晋国获胜,楚国落败告终。晋楚矛盾是怎么来的?晋军又是怎样取胜的呢?

晋楚矛盾蓄积日久

公元前579年,晋、楚两国在宋国的西门外举行第一次弭兵会 盟,同意停止战火。次年春天,晋厉公率晋国将士前往周都王城(今河南省洛阳市王城公园附近),与齐、宋、卫、鲁、郑、曹、邾、滕等八国军队会师,共同筹划攻打秦国的事宜。同年夏天,晋大夫吕相奉命前往秦国,历数秦国罪状,并与秦国绝交。

之后,晋厉公正式率领联军攻打秦国,秦国慌忙出兵迎击,双方在麻隧(今陕西省泾阳县北)展开激战。结果,晋联军获胜,秦军战败。

麻隧之战的失败,秦国一蹶不振,无法再对晋国西部构成什么威胁,而晋国则由此免除了心头大患,势力日益强盛,中原诸国纷纷成为晋国的属国。

作为晋国争霸中原的强力对手,楚国因为在麻隧之战中没有援助秦国,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晋国联军以横扫之势打败秦国,气焰难当,而己方局面则变得十分被动。

公元前577年,郑国出兵攻打许国并攻人许都的外城,许国眼看情势紧急,只好割地求和。作为楚国的属国,许国的遭遇让楚国国君气不打-处来,一年之后,楚国发兵攻打郑国,紧接着又向卫国下手,一直打到首止(今河南省睢县东)。

见楚国如此强势,晋国的中军将栾书意图发兵给楚国点颜色看,但遭到了韩厥的反对。公元前575年春,楚共王在武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北)派遣公子成前去郑国,向郑国求和。于是,郑国背叛晋国,与楚国结盟。之后,郑国子罕率兵进攻宋国,并先后在汐陂(今河南省商丘市、宁陵县之间)、汐陵( 今河南省宁陵县南)击溃宋军。

晋国听说郑国叛晋投楚,还敢兴兵伐宋,决定不再隐忍,准备兴师伐郑,一面自备军马,一面派人前往卫国、齐国、鲁国联络援军。郑成公听说晋国要攻打他们,慌忙向楚国发出求救信号。楚共王经过一番考虑,决定出兵救郑,随即命令司马子反、令尹子重和右尹子革率领三路军队,北上援救郑国。

晋国用计败楚军

公元前575年六月,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县北)相遇。当月二十九日,楚军趁晋军不备,向晋军阵营逼近,企图在齐、鲁、宋等国的联军赶到之前速战速决,击溃晋军。

由于晋军的阵营前方存在泥沼,兵车无法出营列阵,在楚军步步逼近的情况下,晋军明显处于不利地位。晋军中军将栾书在思索之后,决定原地坚守,等到各国援军到达后发起反攻。然而,新军将卻至却不同意栾书的观点,他认为楚军看似占据有利战局,但却存在诸多弱点,晋军应该抓住机会,抗击楚军。最终,晋厉公采纳了卻至的建议,决定率军迎战。

楚共王在晋国叛臣伯州犁陪同下,登上楼车,观察晋军的动静。

而晋厉公也在楚国旧臣苗贲皇的陪伴下,观察楚军的动静。作为楚国旧臣,苗贲皇自然非常熟悉楚军的内情,他向晋厉公提议说:“楚国的精锐部队都在中军那里。希望您能分出一些精兵来攻击楚国的左、右两军,再集中三军攻打楚王的中军,一定能大获全胜。

晋厉公欣然接受苗贲皇的建议,调遣中军将、佐各自率领一路精锐部队加强左、右两翼的战力,随即开辟道路,从泥沼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果然击败了楚军薄弱的左、右两军。楚共王见晋中军力量薄弱,随即率领中军展开攻势,不料遭到晋军的顽强抵抗。战乱之中,楚共王的眼睛负伤,楚中军被迫后撤。

次日,楚共王决定再次展开攻势。天一亮,楚国的司马子反便派人抚慰伤员,修理武器,清理战车,整装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而晋国一面,苗贲皇也通知全军做好准备,并故意放松对楚国战俘的看守,让他们逃回楚营,报告了晋军备战情况。

楚共王得知晋军战备充分,随即召集群臣商讨对策,子反因为醉酒,未能参加。楚共王随即下令楚军连夜撤退。楚军退到瑕地时,子反受到共王谴责而懊悔不已,随后,子重暗示子反自杀谢罪,子反果然就范。楚共王听说后,立即派人劝阻,但为时已晚。

公元前575年六月三十日,晋军攻占楚军营地。鄢陵之战以晋军胜利,楚军撤兵宣告结束。

鄢陵之战是晋、楚继城濮之战、郎之战之后第三次重大会战,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经典战役之一。经此一役,晋国击败楚国,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中原地区的优势地位。不过,虽然借此一战重振霸业,但晋国和战败方楚国一样,逐渐失去了对中原各国的威慑力和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