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赤眉军起义

赤眉军起义(内讧致败)

赤眉军起义简介

赤眉军起义:赤眉军起义,赤眉军于天凤5年(公元18年)在莒(今山东莒县)起事,首领为琅琊人樊崇,以泰山山区一带为根据地,与政府军对抗。几年之间发展到数万人,其中主要由农民组成,大多不识字,因此以口头传令为主。组织包括地位最高的三老、其次有从事、卒史等名称,大多延用汉朝乡官的名称。随著赤眉军的发展,在地皇3年(22年)王莽派出其子王匡、廉丹率约十万军队进攻赤眉军,惨遭挫败,赤眉军发展到十万人以上,势力扩及青州、徐州、兖州、豫州各地。23年,更始皇帝刘玄已即位并攻入长安,赤眉军先是愿意降于更始,但双方随即再度开战,25年赤眉军兵分两路,由樊崇和徐宣分别率领,进攻关中,并拥立汉宗室刘盆子为帝,徐宣任丞相,樊崇因为识字,任御史大夫。同时更始军内部产生内争,将领王匡投奔赤眉军,随即赤眉军攻入长安,杀死刘玄。

赤眉军起义过程分析——

绿林农民义军,是新莽末年农民起义战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推翻新莽政权发挥了关键作用,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战争档案

时间:公元18年一公元25年

参战方:赤眉军、王莽军

战场:关东

主要将帅:樊崇、王国

战争回放

新王莽天凤五年(公元18年),继王国、王凤领导的绿林农民起义之后,琅琊人樊崇亦在莒县(今属山东)聚众起兵,队伍迅速发展到万余人。琅琊海曲(今山东省日照市)有个姓吕的老大娘,儿子是县里的一个公差,因为没肯依县官的命令毒打没钱付税的穷人,被县官杀害了。这一来激起了公愤。有上百个穷苦农民起来替吕母的儿子报仇,杀了县官,跟着吕母逃到黄海,一有机会就上岸打官兵。

这时候,另一个起义领袖樊崇带领几百个人占领了泰山。吕母死了后,她手下的人投奔樊崇起义军。不到一年工夫,就发展到一万多人,在青州和徐州之间来往打击官府、地主。

同年内,东莞(今山东沂水)人逄安、东海(郡治郯县,今山东郯城北)人徐宣、谢禄、杨音聚众响应,推樊崇为帅,队伍发展至数万人。

义军转战于青(即青州刺史部,辖今山东德州市、齐河县以东,颊河、渤海以南,泰山、沂山及诸城,胶县、海阳以北及河北吴桥地区)、徐(即徐州刺史部,辖今山东东南部、江苏长江以北地区、安徽东北部) 一带,给王莽地方官军以沉重打击。新王莽地皇二年(公元21年),卫莽遣太师羲仲景尚、更始将军护军王党率兵赶往青、徐。

镇压樊崇义军。由于莽军烧杀掳掠,残害百姓,失道无助,被义军击败,景尚被杀。

义军的胜利与发展,使王莽统治受到威胁。地皇三年四月,王莽再遣东岳太师王国、更始将军廉丹率十万大军进剿。樊崇闻讯,为了交战时便于识别敌我,遂令全军朱红涂眉,故称“赤眉”军。赤眉军与莽军会战于成昌( 今山东东平西),王匡、廉丹被歼万余人,惨败而逃( 参见成昌之战)。

赤眉军乘胜追击,再杀廉丹及其校尉二十余人。王匡率残部逃回洛阳。此后,赤眉军进占濮阳(郡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陈留(郡治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州) 一带,直接威胁战略要地洛阳。王莽急忙命大司马董忠加紧训练士卒,加强京城防御;同时遣大将军杨浚防守敖仓( 军用粮仓,位于今河南荥阳北黄河中)、司徒王寻率兵十万驻屯洛阳,以阻止义军四进。

四年二月,王莽再遣王国、国将哀章率军东攻赤眉。是时,赤眉军已占有今山东、江苏、安徽、河南交界的广大地区,兵力达数十万之众,与日益壮大的绿林军相互呼应,构成对王莽政权的极大威胁。

四月,王莽为对付迅速发展起来的绿林军,被迫抽调王寻等率大军南下。赤眉军继续活动在东方广大地区。同年六月,以绿林军为主体的汉更始军在昆阳大败莽军四十二万,从根本上动摇了王莽政权。九月,更始军破洛阳、占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推翻王莽政权。

更始帝刘玄迁都洛阳之际,赤眉军正活跃在濮阳一带。樊崇亲赴洛阳,欲与更始合作,但受到刘玄的歧视与排斥,几十万大军未得到妥善安置。樊崇乘刘玄迁都长安之机,潜回军营。为解决粮食补给,赤眉军进入颍川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樊崇、逄安率领攻占长社( 今河南长葛东北)、南下宛县(今河南南阳市);一部由徐宣、谢禄等率领,攻拔阳翟(今河南禹州),西至梁县(今河南临汝西南),击杀了更始河南太守。

赤眉军虽接连获胜,但因缺乏明确的斗争目标,士卒大多疲弊厌战,意欲东归乡里。樊崇等赤眉军将帅,不满刘玄所为,又恐东归后,大军自散,遂决策西攻长安,以求新的发展。赤眉军分兵两路,分别从武关( 今陕西丹凤东南)和陆浑关(今河南宜阳东南)向关中进军。次年正月两路会师,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阌乡(今河南阌乡东南)连败更始军。六月,赤眉军进抵华阴( 今陕西华阴东),立刘盆子为帝,建元建世。九月攻破长安,推翻更始政权。

赤眉军虽有百万之众,但所面临的形势却十分严峻。刘秀趁赤眉进攻长安之机,遣兵攻占洛阳,切断了赤眉与东方的联络。南阳( 郡治宛县,今河南南阳市)、汉中(郡治西城,今陕西安康西北)的更始势力王常、刘嘉扼住了赤眉向东南发展的道路;西北有隗嚣据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刘秀部将邓禹据枸邑(今陕西旬邑东北),使赤眉军无法向西北发展;加之关中屡遭战乱,百姓饥馑,地方豪强隐粮聚众,坚壁抗拒。赤眉大军实际上困处长安,四面受敌。

在这种形势下,赤眉军领导者未能采取任何积极措施,反而论功争赏,以至在推翻更始帝刘玄仅四个月后,因粮食补给困难,不得不暂弃长安,向陇(今甘肃庄浪东南)就食。建武二年九月,又因隗嚣的袭击及大雪阻挡及杜陵之战战败,回军再人长安。十二月,赤眉二十余万人终因补给断绝,弃长安东归。

此时,刘秀已建都洛阳并遣兵攻占了洛阳以南及以东地区,刘秀部将冯异等先行占据华阴、新安(今河南渑池东),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北),堵住了赤眉军东归要道。刘秀还定下若赤眉东撒,则以宜阳之兵向新安聚集;若南撤,则以新安之兵向宜阳聚集的截击战略。建武三年正月,赤眉军东归至华阴与冯异军相遇。华阴、湖县两战,赤眉军虽战败汉军,但仍未改变其饥疲困境。随后,被冯异军击败于崤底(崤山谷地) (参见崤底之战),损失八万余人。樊崇率余部十几万人折向东南,又被刘秀亲率的重兵包围于宜阳,虽经苦战,终因粮尽力竭,被迫投降。

历史影响

赤眉起义沉重打击了王莽政权,推翻了更始政权,可是对地主阶级新生力量刘秀却没有清醒的认识:同刘玄大战时死伤惨重,却让刘秀渔翁得利,没有战略眼光;流动式作战,没有稳固的根据地,受挫后无法保证兵源、粮食的供给;盲目西进,仓促东发,以致攻不能攻,守不能守。同拥有优势兵力,装备齐整,军粮充足的刘秀军作战失败是必然的,但樊崇领导的赤眉军大起义,却写下了历史光辉的一章。赤眉军是和绿林军一样强大的一支农民武装力量,在关东地区消灭了王莽军的有生力量,但由于没有同绿林军协同作战,在消灭王莽之后,两只武装力量发生了内讧,最终导致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