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贵阳之战

贵阳之战(王三善解除贵阳受围)

贵阳之战简介

贵阳之战:贵阳之战,明天启2年2月,叛军首领安邦彦亲率数万军包围贵阳。时贵州总兵张彦芳镇铜仁,都司黄运清驻遵义(均属贵州),贵阳兵力空虚。官军数救不果。至11月,城中原有民户10万,存者仅1000余人,城中危急。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决定分兵三路进援破围:副使何天麟督兵7000人从清水江进为右翼,佥事杨世赏督兵1万人从都匀(今贵州都匀市)进为左翼;王三善亲自率军2万人,与道臣向日升、副总兵刘超、参将杨明楷等从中路进击叛军主力。王三善连夜进军,12月4日,前锋刘超率步卒冲入敌营,阵斩叛军猛将阿成,攻夺龙里城,6日,王三善乘叛军不备,率军进击,安邦彦退屯龙洞(贵阳市南),官军攻夺高寨七里冲,乘胜进兵毕节铺(在龙里卫境),参将孙元谟、杨明楷大败叛军,擒获安邦彦弟阿伦,斩首万余级,叛将安邦俊中炮死,官军进抵贵阳城下。

贵阳之战过程分析——

贵阳之战,是指明天启二年,即1622年的十二月,在明平安邦彦之战中,贵州巡抚王三善为解除贵阳受围与安邦彦叛军进行的一次作战。最终,官军以少胜多,以两万兵力击溃安邦彦围城的十万叛军,使贵州转危为安,扭转了平叛战争开始以来的被动局面。那么,官军究竟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彝族起义首领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呢?

王三善以少胜多

天启二年二月,叛军首领安邦彦亲自率领数万军力包围贵阳。当时,贵州总兵张彦芳镇守铜仁,都司黄运清驻守遵义,唯独贵阳兵力空虚。见叛军来袭,官军数次前往救援未果。当年十一月,城中原有的十万民户,活着的只剩一千余人,贵阳城危在且夕。

新任贵州巡抚王三善决定分兵三路破围。他派副使何天麟督兵七千人,从清水江前进,是为右翼;佥事杨世赏督兵万人从都匀(今贵州都匀市)前进,是为左翼;王三善则亲自率领两万人,和道臣向日升、副总兵刘超、参将杨明楷等从中路进击叛军主力。

此后,王三善连夜行军。当年十二月,前锋刘超率步兵冲入敌营,斩杀叛军猛将阿成,攻取龙里城。两天之后,王三善乘叛军不备,率军发动进攻,安邦彦仓皇退至龙洞(今贵阳市南)。接着,官军攻夺高寨七里冲,并乘胜进兵毕节铺(在龙里卫境),参将孙元谟、杨明楷等率军大败叛军,擒获安邦彦的弟弟阿伦,斩首一万多人,而叛将安邦俊则中炮死去。接着,官军进抵贵阳城下,安邦彦随即渡过陆广河逃遁,贵阳之围告解。

安邦彦借机起事

此战的叛军首领安邦彦,是贵州织金那威(今织金官寨)人,同时也是明朝末年著名的彝族起义将领。天启二年二月,安邦彦起兵响应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起义,自称“罗甸大王”,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彝族反明大起义,其领导下的起义队伍,波及贵州大部、四川、云南、湖南等地,曾先后三次围攻贵阳。

安邦彦是贵州水西( 辖鸭池河以西地区)宣慰使尧臣族子。天启元年,即1621年,四川永宁宣抚使奢崇明趁机起兵反明,据重庆,攻合江。消息传到贵州时,贵州全境戒严。为支持奢崇明,同时实现自己称雄一方的夙愿, 安邦彦随即决定借机发难。为此,他特地到巡抚官邸拜见了李松,谎称与奢氏有仇, 希望发兵围剿永宁。李松知道他心怀叵测,随即拒绝了他的要求。不过,安邦彦虽然碰了钉子,但不死心,在返回大方后,依旧积极地策划反明事宜。

奢崇明叛乱以后,明廷调兵平叛。安邦彦以援川为名,在天启二年二月,率两万兵力赶到毕节(今属贵州省),发动叛乱,自称“罗甸大王”,随即在乌撒(今贵州威宁)土知府安效良的协助下,攻占毕节……之后,四川东川(今云南会泽)、云南沾益(今云南宣威)、贵州洪边(今贵州开阳县境)等地的土官纷起响应。

叛军相继攻陷安顺、平坝、沾益、龙里、普安(今贵州盘县)、安南(今贵州晴隆)等地,切断了官军援路以及滇黔通路。当年二月,安邦彦率军包围了贵阳,扬言要直抵中原。宝庆、靖州(今湖南靖县)等地为之震动。

当时,贵阳兵力空虚,候代巡抚李樗、巡按御史史永安督率军民坚守孤城。而总兵张彦芳则由铜仁(今属贵州)率两万兵力赴援,但被叛军击败于龙里。三月,明廷令贵州附近的各镇派精兵应援,同时调派湖广、云南、广西三省共四万官军人黔。

当年六月,新任巡抚王三善率军一万进驻平越(今贵州福泉),等待各地援兵。副总兵徐时逢、参将范仲仁也领兵增援,在新添(今贵州贵定西)瓮城河被叛军打败,贵阳陷人援军不至、粮草断绝的境地。之后,王三善分兵三路破围,贵阳之战随即爆发。

最终,贵阳之围告解。湖广、广西及四川援黔部队先后到达贵阳,王三善又兵分三路进军水西。1623年一月,安邦彦联合永宁(今四川叙永西南)奢崇明和乌撒安效良,诱使官军渡过陆广河,先后在陆广、鸭池大败官军,龙里一带重新被叛将何仲蔚占据。贵阳也再次受到威胁。

安邦彦战死四川

同年四月,安邦彦打算再次进犯贵阳。王三善派遣祁继祖、参将王建中等,先后在莲花堡、青岩、八菇荡等地击败叛军,擒拿多名叛将。五月,安效良投降。又过了一个月,总兵张彦芳又在羊耳击败叛军。

当年九月,滇师分两路援黔,解除了安南之围。十月,王三善亲自率军六万,渡过陆广河,略地三百里,斩杀叛军-万八千人,直捣大方(今属贵州)。接着,水西宣慰使安位(安邦彦之侄)丢下大方,败走火灼堡(今贵州黔西西北),安邦彦则逃窜至织金(今属贵州)。在驻屯在大方三个多月后,王三善因后援不继,粮饷断绝,于1624年正月撤退,结果遭叛军追击。王三善不幸殒命,诸将也有一百多人战死。

当年四月,云贵总督兼贵州巡抚蔡复一派遣鲁钦、参将尹伸等,在凯里、普定(今贵州安顺市)等地屡次击败叛军。十一月,安邦彦驱兵三万余人,渡过三岔河,打算进犯普定。蔡复一随即派遣鲁钦等,在汪家冲、蒋义寨大败叛军。接着,官军乘胜追击,渡过三岔河,直抵织金。

1625年正月,鲁钦等人在渡河回师时,遭遇叛军袭击,死亡两千多人,蔡复一因此被免职。当年三月,明廷任王城为贵州巡抚,但实际上仍由蔡复一和巡按监军傅宗龙主持贵州的军务。蔡复一等人决定采取沿河驻兵、就地屯田等策略,彻底封锁水西。

1626年三月,为了摆脱日益困顿的处境,安邦彦率数万军力进犯威清(今贵州清镇)、威胁贵阳,结果大败,被迫撤回水西。经过两年多的休养生息,安邦彦不断蓄积力量,兵力发展到了十多万人。

崇祯元年,即1628年六月,明廷起用朱燮元为兵部尚书,由他总督云、贵、川、湖、广西军务兼贵州巡抚,移驻贵竹司(治今贵州贵阳)。之后,朱燮元广开垦,据险要,立营垒,不断充实军伍。

次年四月,朱燮元派遣贵州总兵许成名等,从永宁出兵收复赤水卫(今四川赤水河),揭开了与叛军主力决战的序幕。当年八月,安邦彦分兵守陆广、鸭池、三岔等要地,并进逼遵义,自称“四裔大长老”,合兵十万进击赤水。之后,朱燮元让许成名佯败,诱敌至永宁一带,先后在五峰山、桃红坝、鹅项岭大败叛军,斩杀数万叛军,安邦彦、奢崇明等全部丧命,叛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再后,安位率余部继续顽强抵抗。朱燮元随即采取“四面迭攻,渐次荡涤”的作战方针,屯兵险要,逐步压缩包围圈,经过一百多天的围剿,斩杀叛军一万余人。

1630年春天,安位遣使乞降。至此,安邦彦的叛乱彻底被平定,贵阳也彻底摆脱了叛军的围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