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谢迁

谢迁(明代名臣)

为官清正 勇斗刘瑾

谢迁简介

谢迁:谢迁(1450年-1531年),字于乔,号木斋,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明代中期著名阁臣。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年)状元。历任翰林修撰、左庶子,弘治初进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八年(1495年),入内阁参与机务,进詹事。弘治十一年(1498年),升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为人秉节直谅,见事明敏,善持论。与刘健、李东阳同辅政,政绩卓著,时人云“李公谋(李东阳的谋略),刘公断(刘健的当机立断),谢公尤侃侃(谢迁的能言善辩)”,为当时世称的“天下三贤相”之一。武宗嗣位,屡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时宦官刘瑾专权,排斥忠良,谢迁上奏请诛刘瑾,不纳,遂与刘健同致仕归。后遭刘瑾报复,夺诰命。刘瑾死后,复职,致仕。嘉靖六年(1527年),复入阁,居位数月,力求去。嘉靖十年(1531年)去世,赠太傅,谥号文正。著作有《归田稿》八卷,《湖山唱和诗》二卷传世。

谢迁传记——

谢迁(1449~1531),字余乔,浙江余姚人。成化十年(1474)科举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为状元。授编修之职,后累迁至詹事府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弘治八年被命与李东阳一起入内阁参予税务。时逢谢迁正在家守丧,故力辞其职,后孝宗帝同意其服丧期后任职。任职后不久升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并任太子的老师。为此谢迁上疏太子,要求太子一要亲贤人远奸佞,二要勤学问,少逸豫。孝宗帝闻知后对谢大加赞赏。孝宗在其晚年,对于当政时的某些弊政有所醒省,想予以革除,谢迁乘机进言说:“仅想设禁无益,宜命令有关衙司搜求弊端,明白奏闻。后宜严立条文,有犯必诛,如此诸多弊端,即可根除。”孝宗帝听后采纳其建议。当时谢迁与刘健、李东阳同为大学士辅政,而谢迁遇事果敢,为人沉毅,善发议论,当时世人都说:“李公为谋,刘公善断,谢公尤侃侃。”意思是说谢迁善于出谋划策。因此,天下人称其三人为贤相。

武宗继位之后,加谢迁为太子太傅衔,谢迁多次坚决推辞,未获许。后来武宗崇信刘瑾,谢迁等多次谋求诛除刘瑾,但武宗听不进他们意见,遂与刘健等一同要求致仕还乡,但未获允准。刘瑾对谢迁等忌恨不已。后来刘瑾的死党焦芳进入内阁,谢迁与刘健等为保自身,去意更加坚决,终获允准。回乡不久,刘瑾以莫须有的罪名,兴起大狱,打算把刘健、谢迁等逮捕入狱并剿灭其家产。后由于李东阳从中力劝乃止。但这时焦芳大声说:“就是不将他们下狱,亦当予以薄惩。”为此谢迁等被发配戍边,并追回其所赐所有的官物,此时人人皆为谢迁的安危担忧,而谢迁在家中与朋客弈棋如故。以后刘道被诛除,谢迁被官复原职,不久因年老致仕,弘治十年(1497)病卒于家,年83岁,谥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