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英国王室一战

英国王室一战(维多利亚的秘密)

英国王室一战简介

英国王室一战:2013年7月22日,全球各大媒体的记者和英国民众聚集在伦敦圣玛丽医院外,焦急等待英国威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一位身穿英国传统服装的假冒王室公告员手捧“圣旨”,高声宣告了小王子降生的消息。大英帝国的王室成员向来都是世界新闻的焦点,英国王室一战(维多利亚的秘密)将走进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王室那不为人知的私密历史。

英国王室一战过程分析——

浊浪滔天

◎爱德华与亚历山德拉的婚礼

1897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陛下统治英国六十周年,给了她所统御的各阶层的数百万臣民参加一个史无前例的庆典的机会。整个帝国都沉浸在一种欢乐和感恩的热情中,每一个城市和村庄都张灯结彩、喜气洋洋,把这作为一个快乐而庄严的节日。庆祝活动持续了两个星期,其中最盛大的莫过于6月22日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感恩式。据官方公布,女王将乘御车到那里,途中巡行首都,以晤见她的人民和接受他们的祝贺。

6月22日,蔚蓝的天空和灿烂的阳光使这历史上举世无双的盛典显得光耀夺目。从白金汉宫出发之前,女王给帝国各处的人民发了一封电报:“我由衷地感谢我亲爱的人民,愿上帝保佑吾民。”女王的御车不仅走过了往来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那一段短路,越过了伦敦桥和威斯敏斯特桥,也遍行了泰晤士河南北两岸的通衢大道。全程约6英里,为时3个钟头。当女王的车驾通过时,拥挤在道路两旁的人群的答礼惊天动地,欢呼声中夹杂着爱戴和激动的热泪。

临近圣保罗大教堂时,军队列队而立,使女王陛下可以检阅他们。在这浩荡的行列中,不仅有英国陆、海军的代表,盛装华服、满身珠宝的“土邦主”所统率的印度帝国的仪仗队,还有各自治领和殖民地的军队或警察,包括加拿大王家骑警、黄金海岸的豪萨兵和香港的武装警察,等等。御车停在大教堂西门的前面,年迈的女王不必下车就可以参加简短的露天礼拜仪式。女王家族中一切在世的人都出场了,英国政府的全部首脑人物都来了,各国也派了代表出席。

在随后的两周里,女王在白金汉宫和温莎堡为议员及其夫人们分别举行了游园会,并接见了各属地的首脑并主持了他们就任为枢密院议员的宣誓仪式,还召见了英国国教圣公会的180名主教……

维多利亚女王忠于自己的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是一代楷模。她性格质朴、秉性真挚,被认为是美德的典范,受到民众高声喝彩。她与汉诺威家族中的历代先王截然不同。事实上,汉诺威王朝是英国历史上最腐败堕落、道德最败坏的王朝。

汉诺威王室本是德意志一个小诸侯国的统治者,机缘巧合才得以入主英格兰宫廷。1603年,“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驾崩,膝下无子女,都铎王朝也就此结束。为了避免发生因王位继承而引起血腥内战,英国上层贵族一致决定,用投票的方式来推选新国王。结果,曾经与都铎家族联姻的苏格兰斯图亚特家族戴上了英格兰统治者的王冠,并实现了英伦的南北统一,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名字也就此诞生。然而,斯图亚特家族的国王们的治国才能非常糟糕,英国几乎陷入了一个世纪的混乱。

詹姆斯一世在位期间(1603—1625年)与议会的纷争不断;1640年,查理一世发动了反对议会的战争,但以失败告终,被送上了断头台(1649年);紧接着,军事独裁者——克伦威尔建立了自己的铁腕统治(1653—1658年);1661年,查理二世回英国复辟为王,1685年即位的詹姆斯二世将国家引入一场宗教战争,原因是他想用罗马天主教取代英国的国教新教。所幸这次没有再出现血腥的内战,而是以一场所谓不流血的政变——“光荣革命”——完成了政权的转换。1688年,在上层贵族和议会的斡旋下,詹姆斯二世让位给自己的女婿——荷兰的执政者、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处死在白金汉宫门前。这幅画描绘了行刑之后,克伦威尔检视国王尸体时的场面。

威廉三世患有肺结核和气喘病,脚有点跛,他的妻子、詹姆斯二世的长女玛丽也不是个理想的公主——虽然颇有姿色,却有个不为人知的隐私,就是同性恋。她热恋的对象是王家鹰苑管理员的女儿弗兰西丝·阿斯普利。在一连串情谊绵绵的信中,玛丽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对弗兰西丝的爱情,但她显然没有忘记自己的性别,口口声声地称对方为“丈夫”。这段恋情最终无奈地结束了。一方面由于弗兰西丝的冷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父王的压力。当玛丽知道自己要嫁给威廉的时候,痛苦了整整一夜。不过,她还是接受了这个结果,试着去爱那个身体孱弱的丈夫。

◎威廉三世

◎玛丽二世 由于害怕惨遭和查理一世同样的下场,詹姆斯二世仓皇逃离英国,他的女儿、女婿未费一枪一弹,就轻易夺得了王位。

威廉沉默寡言,一直对妻子十分冷淡,岂料这场婚姻却给他送来了一个比荷兰更大、更强的国家,他意识到了妻子的好处,对她产生了由衷的感激之情。1689年,威廉三世将妻子封为女王——玛丽二世,与自己平起平坐。这是英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时期,即国王与王后共同执掌王权,享有平等的权利。新统治者还接受了阐明议会至高无上基本原则的《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的效力、不能征收赋税等,它实际上是一部限制王权和保障议会享有更广泛权利的宪法,议会被认为是掌握财政权的最高立法机构,与国王分享大权。

尽管英国议会承认了两人的共同统治,但玛丽一直甘居幕后,威廉实际是唯一的国王。尽管他拥有大部分权力,但他还是依靠妻子来处理除军事外的其他事务。玛丽二世勤勉于政务,得到了丈夫的万般宠爱。1694年,玛丽二世死于天花,威廉三世记念起妻子的好处,不禁悲痛万分、泪如泉涌。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嗣位法》,规定英国王位应由玛丽后嗣继承;如玛丽无后裔,王位则由妹妹安妮继位;若安妮去世时仍无任何直系后裔,王位应传给詹姆斯一世的外孙女、已嫁给汉诺威公爵的索菲娅及其信仰新教的后代。英国王位的继承人不得与天主教徒结婚。

1702年,威廉在花园里骑马时,被鼹鼠打的地洞绊倒,跌下马背摔断了锁骨。由于他身体虚弱,很快出现了并发症。两星期后,威廉病死。因身后没有留下任何后代,英国的王位便由安妮公主继承。安妮患有痛风,身体肥胖且行动不便,故行动时需要乘坐轮椅或者拖车。1683年,她与丹麦王子乔治结婚。他们夫妻恩爱,与人无求、与世无争。安妮先后17次怀孕,但遗憾的是,她生下的孩子大部分都是死胎,就算活下来的也都阳寿不长。当她1714年去世时,索菲娅已病逝,英国王冠就自然落到了索菲娅的儿子乔治·路德维格头上,是为乔治一世。从此,斯图亚特王朝宣告终结,汉诺威家族开始统治英国。

◎至少有50多位亲戚都比乔治一世有优先权,但他们坚决不肯改变信奉的天主教,从而使乔治一世继承英国王位成为顺理成章的事。

1660年,乔治生于汉诺威的奥斯纳布吕克。1680年,20岁的他满怀希望来到伦敦指望获得安妮公主的垂青,但初次见面因双方均害羞而无表示。据说,安妮对这位王子倒是一见倾心,因父亲反对而放弃了这门亲事。乔治空等了四个月,失望而归。1714年,已经54岁的乔治不太情愿地被英国议会从德国召来继位,当他所乘的驳船刚在格林威治码头靠岸,朝臣们就争先恐后地迎上前去讨好新主子。一开始,乔治对这里潮湿的天气没有好感。他对人说:“我在汉诺威生活得很好,要不是英国王冠比较诱人,我是不会到这里来的。”

乔治会说德语和法语,却不怎么会讲英语。他的英国大臣们又不会讲德语,君臣之间只好用法语交谈,但是,双方经常词不达意。后来,国王干脆不再参加内阁会议,不再去听那些他感到莫名其妙的英语。他要求大臣们给他书面报告,再把这些报告翻译成法语呈递给他。大多数情况下,他不了解需要他签署的那些文件的内容,他只签名,不管事。正因为他不怎么干涉国家事务,从而使内阁制度更趋成熟。英国政府的组织形式从来没有明确写在纸上,而是在运行时不断更改、完善的。

乔治五短身材,其貌不扬,令人乏味,言谈举止鲁莽粗俗,禀性脾气也都无出众之处。他那蹩脚的英语和稀奇古怪的德国风俗自然成了人们取笑的话题,不过,大家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对丑陋情妇的偏爱。他最著名的两个情妇都是从汉诺威带来的,一个肥得流油,另一个瘦骨嶙峋。人们给她们分别起了形象的绰号——“大象堡”和“五月柱” 。

◎图为索菲娅·多罗茜和她的一儿一女,儿子就是未来的乔治二世。

◎1743年,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德廷根战役中,乔治二世指挥英军与法军作战。在失去战马的情况下,他步行挥剑指挥战斗,最终赢得了胜利。

不过真正震惊英国人的是乔治对待自己妻子的不人道。1682年,乔治娶了他的表妹索菲娅·多罗茜为妻。这是一场政治婚姻,双方之间没有感情。这个美丽但头脑简单的女人对丈夫感到厌恶,开始在婚姻之外寻觅自己的乐趣。她找到了一个英俊的瑞典龙骑兵上校,甚至有谣传说他们计划私奔,但是没实施。1694年,人们发现那个瑞典军官失踪了!据说是乔治让人把他剁成了碎片,并将尸块埋在了王宫的地板下面。多罗茜的命运比这还不幸,离婚不说,还不许再见儿女,终身被监禁在一座城堡中,当时的她仅28岁。

乔治一世与索菲娅·多罗茜的儿子乔治·奥古斯塔斯——未来的乔治二世为母亲的命运感到忿忿不平,据说他曾游过囚禁多罗茜城堡的护城河,企图把母亲解救出来,但无功而返。他不肯宽恕父亲如此虐待自己的母亲,就在这样的仇恨中渐渐成长。传说小乔治天天盼着父亲咽气,以便能把母亲放出来,但这个愿望终究没有实现。多罗茜死于1726年,得知此消息的那一天,国王故意去剧场看戏。可怜的多罗茜死后七个月还得不到安葬。

有个算命先生曾对乔治一世说,妻子死后,他顶多能再活一年。1727年夏,乔治按惯例离开英国回汉诺威避暑,途中突然中风,病死在奥斯纳布吕克城他出生的那个房间里。英国人从不喜欢这位日耳曼国王,当他的死讯传来时,有人宣称:“魔鬼终于掐住了他的喉咙。”英国人很快忘了国王,甚至忘了埋他。没有人想到应该制定计划把他的灵枢请回威斯敏斯特教堂安葬。最后,乔治被埋在汉诺威的奥斯纳布吕克。

乔治二世是英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英俊国王之一。他相貌堂堂,高大魁梧,两眼湛蓝,肤色绯红。他是个无畏的战士,是最后一位御驾亲征的英国国王,他率军在欧洲大陆纵横披靡。他对历史和本族的家系很有研究,对古典文学也很喜欢。他的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都说得相当好。作为天生热爱音乐的德国人,乔治二世是音乐家亨德尔的赞助人。然而,这位国王并没有受到过英国人的多少尊重。

乔治从父王手中接过的除了王冠之外,还有与父亲一样令人费解的审美标准,给英国民众提供了不少茶余饭后的笑料。有人这样说:“对他而言,只有胖女人才是完美无缺的。”一次,在他离开英国回汉诺威后,有人把一匹瘦弱的老马放到伦敦的大街上,还在它背上贴了一张告示,上面写道:“别挡路!我是陛下的御用之马,从汉诺威运送国王及其情妇到英格兰的。”

乔治二世有过许多情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爱他的妻子——安斯巴赫公主卡罗琳,他只把这些情妇看作是国王的陪衬而已。王后也知道国王最爱的仍然是她,他总会回到自己的身边,所以也就容忍了丈夫的爱好,有时竟还为他挑选情人,不过每次她都要亲自确认对方比自己丑陋才行。

卡罗琳一直患有疝气,经常肚子痛,还伴有呕吐。她试图对国王隐瞒此事,因为国王对疾病一向感到恐惧,不希望失去这个世上少有的顺从、体贴的妻子。然而,由于耽搁过久,王后的肠子已经穿孔了,外科医生必须动手术打开肚子,取出坏死的部分。但是卡罗琳的内脏突然破裂,大出血把床都染红了。临死前,她恳求丈夫不要再婚,国王擦了擦眼里的泪水说:“我永不再娶,只要情妇。”

◎卡罗琳美丽又聪明,乔治二世非常爱她。卡罗琳体贴丈夫,也深知自己对丈夫的影响力。

国王自己死得也很不体面,因为他死在了厕所里。乔治二世患有便秘,1760年10月的一天早晨,他起得很早,喝了一杯热巧克力后就去上厕所了。谁知国王坐在马桶上运劲儿时用力过猛,引起心脏病猝发而亡。他的贴身男仆曾听到从厕所里传来一个很大的声音,其实那就是国王心脏迸裂的声音。

乔治二世与乔治一世的另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是他同长子弗雷德里克·路易的关系也非常不好。弗雷德里克1706年生于汉诺威,人人都叫他“可怜的弗雷德”。打从他生下来那天起,乔治二世夫妇就不喜欢他,或许是因为他的祖父乔治一世喜欢他,于是,他的父母就觉得应该讨厌他。由于他完全是在德国接受的教育,远离父母,所以那种很自然的爱的纽带就被斩断了。当1728年他到英国时,他父母甚至没有派人去接他。

弗雷德也用同样的态度回敬父亲,而且更加恶劣。他一辈子都在夸夸其谈,说当他的父王死去以后他要做些什么。当国王的人肯定都不喜欢有人提醒他们人总有一死,继位者正在一旁等着他们让出王位来。不过,乔治二世感到满意的是自己比儿子活得长。弗雷德于1751年因肺部受伤突然身故。乔治假惺惺地很悲痛,但公众没有被完全愚弄,很多人发现国王的戏演得太假。乔治二世居然命令,任何主教或与主教地位相同的人不得参加儿子的葬礼,不能唱赞美诗,也不准给前来悼念的人提供饮食。

继承乔治二世王位的是他的孙子、22岁的乔治三世——乔治·威廉·弗雷德里克,1738年生于伦敦。乔治三世从未去过汉诺威,是安妮女王去世以来,首位能说一口纯正英语的君主。小时候的他被描述成“沉默寡言,谦虚谨慎,动辄害羞的孩子”。其母萨克森-哥达公主奥古斯塔在挚友、清教徒布特伯爵的帮助下带大了儿子,并引导儿子改善王室的形象,根除淫乱的名声。与两位先王不同,乔治三世竭尽一切努力去完成国王的职责。但他在选择奴仆方面一意孤行,结果大权一度落在了亲信手里。他们对国家的政策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尤其是对美洲殖民地的政策,导致了美国的独立。

◎弗雷德的肤色发黄,鼻子弯曲,看起来不像是汉诺威王朝的后裔。有人说他生下来时被“掉了包”,这似乎是无稽之谈。

失掉美洲令国王受到了刺激,乔治三世的精神一步步走向崩溃,开始产生幻觉,并且语无伦次、疯疯癫癫。除了严重的腹痛之外,他还表现出四肢无力和小便颜色异常(呈紫褐色)。自那以后,医生和历史学家就对乔治三世的病争论不休。有人曾试图用心理学来解释,认为他患上的是抑郁症。但直到20世纪30年代才终于搞清楚,乔治三世得的是新陈代谢紊乱的疾病——卟啉病。假若新陈代谢过程中血液里产生的红色素过多,尿就变色,包括大脑在内的整个神经系统都会中毒,使人思维混乱,引起幻觉、癔症、偏执和精神分裂的症状。

乔治三世的病分别在1788—1789年间的6个月、1801年的3个月和1804年的4个月发作过。每次发作,他就会满嘴污言秽语,性欲大发,在王宫里追逐惊恐万状的侍女,强行求欢,令旁人目瞪口呆。御医们用残酷得令人发指的方法来为国王治疗。国王的主治医生名叫弗朗西斯·威利斯,是林肯郡一家疯人院的老板。假若国王拒不吃饭或吵闹不休,就把他的两腿绑在床上,再用一条宽布带沿着他周身捆扎起来。后来,又用一种特殊的椅子限制他的行动。十分讽刺的是,这个可怕的玩艺儿称作“加冕椅”。真正的加冕椅带来的是至高无上的威严,而这张椅子带来的只是屈辱。

在大多数正常的时候,乔治三世会谴责自己那群堕落的儿子们放荡不羁的生活。提起那群王子,纵使是人称“铁公爵”的威灵顿也不禁满腹牢骚:“对任何政府而言,他们都是最沉重的包袱。”最让人烦心的是威尔士亲王乔治·奥古斯塔斯——未来的乔治四世。他在公开场合道貌岸然,背地里却无恶不作,不仅暴饮暴食、嗜酒如命,胖得像漫画中的怪物,而且,还到处沾花惹草、赌博欠债。国王经常责打这个不争气的儿子,有一次,他抓住儿子的衣领,把他从椅子上拎起来,用力摔到墙上。奥古斯塔斯顿时就哭了,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常态,利用父亲的病为自己谋求好处。

◎乔治三世在位59年,终年时81岁,当时这两个纪录超越了以前的历任英国君主。但多次的精神错乱为他的晚年笼罩上一层乌云。

◎乔治四世是汉诺威家族中少见的才子,在文学艺术上颇有造诣,但英国的普遍民众十分反感他的放荡不羁。

◎这是一副1792年的讽刺漫画,把乔治四世描绘成好吃懒做、沉迷酒色的纨绔子弟,身边尽是空酒瓶、残羹和各种药品,还有用便壶压着的账单。

王子到处模仿父亲发疯时的丑态,希望政府把父亲永远关起来,这样自己就能当摄政王了。他就像等着吃死尸的秃鹫一样盼着父亲早日完全疯掉。他的等待没有白费。1810年,年迈的国王因老年痴呆症被关进温莎堡的一套窄小的屋子里,10年后在人们的忽视和淡忘中与世长辞,死时目盲耳聋。乔治四世终于如愿以偿即位,他的加冕仪式极尽了国王的盛荣,可说是历代以来最盛大的一次,耗资20.4万英镑(乔治三世的加冕礼只花了10万英镑)。但是肆意放浪的生活已经严重损害了他的身心健康。尽管如此,他依旧终日被一群情妇包围着,还经常服用鸦片酊。不出所料,没过多久,他就下地狱了。

天下女人

1784年,身为威尔士亲王的乔治四世就爱上了一位比他大5岁的天主教徒、寡妇——玛丽亚·安妮·菲茨赫伯特夫人,并与之秘密结婚,使自己面临失去王位继承权的危险。议会不得不出面干预,说服他甩掉非法的妻子,于1795年与其表妹、布伦瑞克公主卡洛林成了亲。卡洛林不仅肥胖,还粗鲁、庸俗、邋遢,乔治非常鄙视她。婚后一年她生下女儿夏洛特后,乔治四世就与她分居了。在以后的岁月里,卡洛林多半时间都在意大利,丈夫加冕时曾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门口被警卫挡住不让进。1821年,这位王后突然身亡。

◎玛丽亚·安妮-菲茨赫伯特夫人1788年的画像。乔治四世极其疯狂地爱着她,他虽然情妇不断,但最后还是会回到菲茨赫伯特夫人的身边。

◎卡洛林公主1820年的画像。乔治见到卡洛林时曾大惊失色:“天哪!我不舒服,请给我一杯白兰地。”婚礼上,他更是烂醉如泥。

◎夏洛特公主受到英国民众爱戴,她死后人们为失去这位公主而感到惋惜。

乔治和卡洛林唯一的女儿夏洛特是个感情强烈的女孩,生性冲动。当她发现自己自私的父亲和怪癖的母亲结婚完全是为了继承王位,对自己没有一丝感情后,她与父亲形同路人。17岁时,父亲决定把她嫁给奥兰治亲王。起初她同意了,可是,她突然喜欢上了普鲁士的一位王子,乃决意解除婚约。但还在交涉时,她又爱上了萨克森-科堡的利奥波德亲王。1816年,婚典在伦敦举行。次年春天,公主有喜了。可是分娩时,夏洛特却死于难产,生下的男孩也是一个死婴。

等到乔治四世1830年去世时,王冠不得不给了他已经65岁的弟弟威廉四世。谁也没有料到他会继承王位,因而无人教他怎样当国王。威廉还是一个13岁的少年时,就以海军候补生参加了海军,追随强大的英国舰队征战四海,练就了水手的坚韧性格和粗野作风。海上生活使威廉有机会在遥远异国港口的妓院里满足他的欲望。他在牙买加做过一次维护奴隶制的演讲,据说这是因为奴隶制可以满足他两个主要嗜好:鞭挞奴隶和与女奴通奸。即使当上了国王之后,威廉仍然不改水手的粗犷与直率,被人称为“水手国王”。

1794年,29岁的威廉王子与33岁的爱尔兰喜剧女演员多罗西亚·乔丹坠入爱河,共同生活了20多年,生养了10个子女。自然,这些孩子都没有继承王位的资格,他们都姓“菲茨格拉伦斯”。现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就是其后代。直到必须从王兄手中接过王位,威廉才不得不和乔丹夫人脱离关系,娶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妻子——同样来自萨克森-科堡的公主阿德莱德。虽然她非常丑陋,但是威廉别无选择,他所能做的只是竭力生下一个继承人。他们先后生下过5个孩子,但都无一存活。因此,他的弟弟们为了赶紧结婚生下一男半女而忙作一团,最后中头彩的是肯特公爵爱德华。

爱德华是乔治三世的第四个儿子,他是一个又高又胖,精力充沛的人。黢黑的皮肤、蓬松的眉毛,头顶上所有的头发全被染成亮晶晶的一片黑。他的衣服非常整洁,外貌死板,但与哥哥乔治四世和威廉四世一样,爱德华从年轻时私生活就极不检点,乔治三世只得把他放逐到直布罗陀,在那里指挥步兵团。他把烦恼都发泄在士兵身上。部队纪律异常严格,爱德华每天都早早起来操练、检查士兵,而且经常粗暴地责打他们。士兵们背后偷偷称他为“魔鬼”。粗暴的带兵方式终于使士兵们忍无可忍,他们在下级军官的带领下发动了兵变。

◎威廉四世在位仅七年。和其他君王相比,他是个比较容易被人遗忘的君主,人们之所以还能记住他,只因为他是维多利亚女王的伯父。

◎以不再重返舞台为条件,多罗西亚获得了补偿和孩子们的抚养权。不过,多罗西亚还是难以克制对演艺生活的喜爱,最终重返了舞台,威廉于是收回了她的权利。1816年,多罗西亚死于艺术之都巴黎。

公爵还没来得及报复便被国王调往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但不久,他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在新地方继续虐待行为,而且变本加厉。一次,他罚一位邋遢的士兵999鞭的笞刑。毫不奇怪,他的部下又发动了兵变。于是,爱德华又被派到了西印度群岛。怎奈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在那里的统治也很快出现了危机:当他在圣诞节下令关闭当地所有的酒馆时,整团的士兵发生了暴动。这次,爱德华用残酷的手段镇压了部下——3名带头叛乱的下级军官被绞死,几十人被施以笞刑。

◎肯特公爵爱德华

◎萨克森-科堡-雷宁根家族的维克托瑞公主的画像。大大咧咧的威廉国王和精明小气的弟媳维克托瑞性格不合,他从心里讨厌维多利亚这个盛气凌人的母亲。他的愿望就是尽量活着,直到维多利亚18岁,那时她就可以不需要母亲的摄政而独自执政。

爱德华公爵虐待士兵的行为引起了英国国内舆论的大哗,乔治三世不得不解除了这个“魔鬼”的职务,把他召回了英格兰。爱德华到处调动时,始终带着情妇朱丽·德·圣·劳伦特,她是亲信在法国为他物色来的漂亮金发姑娘,但她的经历却没人知道。回到英国后,公爵试图改变自己在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因此,他定期去教堂礼拜,赞助一些有影响力的慈善活动。体面的捐赠和情妇的挥霍花费了不少钱。后来,他和朱丽不得不流亡到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整日深居简出,以躲避债主和好事者的纠缠。

未来英国王位的第一继承人夏洛特的死,对爱德华来说,意味着机会。他的哥哥们都还没有结婚生子。不过,劳伦特身为平民,又是个天主教徒,显然不能当未来的英国王后。想要摆脱困境,并且尽快搞出个把子嗣来,惟一方法就是抛弃情妇,娶一位合法的妻子。正好劳伦特也没有为他生下一男半女。爱德华派人四处走访,寻觅合适的对象。长相、性格、爱好全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具备生育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手下终于找到如意人选:来自德意志一个小国的统治者、萨克森-科堡-雷宁根家族的维克托瑞公主。她虽是个寡妇(32岁),但风采依旧。

双方一拍即合,婚事操办进展迅速。至于维克托瑞究竟看上爱德华什么,人们就不得而知了。也许,在她看来,能够借此跻身英国王室,这件事本身就极具诱惑力。公爵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但是没有勇气向与他生活了25年的朱丽解释这件事情,甚至恳求不要把此事在报纸上刊登。可是,布鲁塞尔一家报纸还是登出了这条新闻。第二天早晨,不幸的朱丽在饭桌上最终得知了这个可怕的事实。爱德华回忆说:“她似乎没有什么过分或激烈的反应。”但他不知道,圣·劳伦特夫人的喉咙强烈地痉挛着,耳朵嗡嗡响着,差一点晕了过去。

1818年5月,爱德华和维克托瑞举行了婚礼。于是乎,两个心怀鬼胎的人走到了一起。而且,一切如愿,结婚不久,维克托瑞就怀孕了。1819年4月,夫妻二人横渡英吉利海峡,到达多佛港,踏上了英国的土地。同年5月24日,维克托瑞为公爵生下了一个女儿,经过反复考虑和选择,他们为她取名为亚历山德琳娜·维多利亚,一是表示对孩子的俄国教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尊敬,二是为了纪念她的母亲。这个女孩就是后来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可惜,初得千金的幸福并没有延续多久。仅8个月后,爱德华就突患肺炎去世。

爱德华死前不久,一个星相家曾对他说,王室中很快会有人死去。爱德华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是自己。“我的哥哥身体都不如我健康……我的命很硬,能把他们都克死。这样一来,王位就自然会落到我的头上,或是传给我的孩子。”然而,人算不如天算,1819年圣诞节期间,一家人观看露天表演时(一说是在打猎时),爱德华偶感风寒,从此一病不起,病情越来越严重,不久便撒手人寰(1820年1月22日)。

爱德华死后留给妻子女儿的是沉重的债务,从此,家里开始节俭度日。维多利亚的童年称不上无忧无虑。她和母亲住在肯辛顿宫——相当于英国王室接待贵族亲戚的招待所。它位于海德公园的西面,总面积不大,装修非常简单,屋内都是老家具,地毯也很陈旧。小公主总是穿同一套衣服。从小她就被灌输这样一种观念:女人频繁变换服饰不仅是挥霍浪费,而且是一种不良品行。她曾经在日记中写,那时家里总是吃羊肉,因为当时的羊肉比较便宜,以致她成为女王后就再也不吃羊肉了。

◎14岁时的维多利亚公主

11岁那年,维多利亚第一次知道了有怎样的辉煌前途在等待着她。保姆用许多卡片教她历代英王的世袭情况。后来,维多利亚自己都能把王位继承的先后顺序算出来,而且说“我最有可能是下一个”。不过,还是个小姑娘的她显然还不太在意这些,至于肯特公爵夫人,则毫不掩饰自己女儿将成为女王的喜悦,处处提防别人暗害女儿。不断有人提醒公爵夫人要防备她的小叔子乔治三世的第五个儿子、坎伯兰公爵恩斯特·奥古斯特。此人阴险狡诈,妒忌心极强,对王位早就垂涎欲滴。据说,他的党羽曾试图毒死小公主,但没得逞。

小维多利亚躲避“邪恶叔叔”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再次守寡的母亲总是受到总管约翰·康罗伊的影响。那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爱尔兰新贵,一般认为他是公爵夫人的情人。为了完全控制公爵夫人全家,包括维多利亚在内,他实行了一套严格的家政管理办法,使母女俩几乎与外部世界隔绝。康罗伊确信威廉四世注定将要被公爵夫人的女儿所取代,计划在国王去世而公主又不满18岁须由肯特公爵夫人摄政时,自己在幕后掌握实权。

◎总管约翰·康罗伊

小维多利亚在肯辛顿宫开始学习冗长繁琐的宫廷礼仪和许许多多的行为禁忌:不许和陌生人交谈,不能在外人面前流露情感,不得破坏规矩,不许按照自己的好恶选读书籍,不许吃定量外的甜品,等等。这些事情使维多利亚产生了逆反心理,从小就表现得很叛逆。她根本不把这个管家放在眼里,她是整个家中惟一一个敢于向康罗伊的严格管教发起挑战的人。这使得维多利亚今后能担当大任,出人头地。

维多利亚16岁之后,她的母亲每年夏天都带她去英国各地旅行,为的是让她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体察民情。1836年,康罗伊在英国北部和中西部为公爵夫人和维多利亚公主组织了多次规模盛大的“旅行”,声势近于国王巡幸,使威廉四世大为恼火。在温莎堡的一次高朋满座的宴会上,国王当着一百多位宾客的面斥责了弟妹对他的冒犯,希望自己多活些时日,以免出现某种不幸的局面。

威廉四世边说边指向维多利亚:“我将很乐意将王权亲自移交给那位年轻的女士,她是法定继承人,但我不想把它交给我旁边的这位夫人(指肯特公爵夫人),她身边充斥着心术不正的小人,而且行为举止极不得体。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我一直在忍受她对我的严重侮辱,但我绝不会再允许这种大不敬的事情发生。我要她知道我是国王,我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最终,威廉四世的希望如愿了。1837年6月20日,威廉四世驾崩时,维多利亚公主已在28天前到了法定年龄,不需要母亲摄政了。

◎画家笔下维多利亚收到继位消息的情景

维多利亚当上女王后发出的第一道命令就是把自己的床搬出母亲的房间——从此,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监视或管束她了。肯特公爵夫人听到后几乎精神崩溃,母女俩的关系就此破裂,直到多年后才恢复正常。同时,女王又果断行动——驱逐康罗伊出宫。她从未喜欢过康罗伊,也不愿再受他摆布。她慷慨报答了他从前的服务,封他为男爵并给他每年3000英镑的俸禄,他仍然是公爵夫人的家人,但他和女王的往来是完结了。她还将汉诺威领地和爵位让予坎伯兰公爵,从此,这块德国领土不再属于英国。

1838年6月加冕典礼以后,女王的顾问们马上为她考虑婚事。1839年,候选人之一,女王的表弟萨克森-科堡的阿尔伯特亲王访问伦敦时,第一次见面,维多利亚就对他一见钟情,立刻爱上了他。第二次见面后,她赞叹阿尔伯特“真是漂亮动人”。第三次见面就直接请他娶她。亲王没有立刻对她产生同等的深情,但他强烈的责任感及使命感,使他愿意与女王结婚。结婚的日子很快就定了下来。1840年2月10日,婚礼在伦敦举行。当高贵的新娘挽着略显矜持的丈夫缓缓走向圣坛时,教堂里回荡着坎特伯雷大主教朗诵的圣经祝词,全世界的人都在祝福这幸福的一对。

◎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的婚礼

在隆重而盛大的典礼上,维多利亚女王穿着一袭由漂亮的中国锦缎制作而成的白色礼服,拖尾长达18英尺,并配上白色头纱,光彩照人,惊艳了全场。而在那之前,英国王室成员结婚时均是头戴宝石皇冠,身穿镶满珠宝银饰的晚礼服,外披一件毛皮大衣。她的这一惊人之举,迅速成为一大风尚广泛流传,西方婚礼上新娘身穿白色结婚礼服也逐渐成了习俗并流传至今。

阿尔伯特非常英俊,他的到来在宫廷的脂粉堆中激起了一阵骚动,但他并不在乎这些,反而和妻子一起开始整饬宫廷的风气。亲王7岁时,其母被指控与宫内一名管家私通,后与其父离异,被送到瑞士居住,并禁止与儿女见面。阿尔伯特经常想念生母,但父亲不断地更换情妇,从不在儿子面前提起她的名字。年轻的亲王后被送往一所只招收男学生的大学学习,因此,他似乎不喜欢甚至害怕与女性有接触。阿尔伯特为人正直,作风正派,对妻子忠贞不渝,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越轨的事情。人们相信他在倡导严肃的道德风尚、严谨的礼节仪式方面起了更大的作用。

在乔治四世及其兄弟“过火”的私生活招人非议后,君主制的尊严和威望亟待恢复,阿尔伯特帮助妻子完成了这一使命。他秉性耿直,有崇高的理想,像普通百姓一样,简单朴素、表里如一。他热心支持许多有益的事业,这对维多利亚的影响是巨大的。当时对朝政不满的人提到女王时,总是把她作为阿尔伯特的王后,暗示她的丈夫才是实际掌权者。事实上,他始终一丝不苟、不偏不倚,就各种问题陈言进谏。两人一起树立的君主制新典范,从此成为英国后代国王的行动准则。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王室的风气很正,勤奋、自律、奉献贯穿始终。不仅为中产阶层效仿,并且是工人阶级宗教精神、纪律观念和道德风尚的一部分。

◎年轻的维多利亚女王

◎阿尔伯特亲王

19世纪中叶,英国在工业方面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迅速发展的英格兰中部和北部地区处处弥漫着矿井和锻造厂的烟尘。作坊、矿山和工厂创造的各种财富,使英国人的生活逐渐好转。尽管各地的繁荣程度不同,但这一景象使英国人产生了自信心。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议会发动了一系列改革,政府对公众更负责任,腐败程度也有所减轻。阿尔伯特亲王也体恤民情,特别是底层人们的生活。没有哪个王公贵族像他那样,关心工人的生存状况。他下令修建了许多疗养院,并在农村推广机械化大生产,解决了农民的疾苦。

此外,阿尔伯特还主张用科技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亲王对科学和艺术天生有着浓厚的兴趣,是他首先提出了举办世界博览会的设想。英国以前也曾举办过小型的工业博览会,他对此甚感兴趣。1849年,利物浦新建的阿尔伯特码头开放以后,亲王看到蓬勃发展的英国工业、海上贸易及其成果,深受鼓舞,于是热情地制定了举办英国博览会的计划。这个博览会将向英国和全世界展出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宣传国际自由贸易的好处,有助于世界和平。

阿尔伯特亲王力排众议,带领一个委员会艰苦地工作了两年,最终于1851年在海德公园举办了博览会。博览会总共展出了1.4万余项工业技术和产品,其中有半数是英国人的创造。主要的展厅“水晶宫”占地19英亩,由暖房专家约瑟夫·帕克斯顿设计。它陈列着博览会的大部分展品,把场地的所有树木也包在它的玻璃和铁架结构内,这是19世纪50年代的奇迹。尽管有人预言博览会注定要失败,但事实证明,阿尔伯特亲王的计划是正确的,它举办得非常成功,可谓名利双收。在6个月的展期内,每月有100多万人前往参观。

◎提起博览会,人们必然会想起与它同时诞生的那座以钢铁为骨架、玻璃为主要建材的建筑——水晶宫。水晶宫不仅是博览会的展览会场,也是工业革命时代的重要象征物。

◎博览会结束后,水晶宫易地重建,并于1854年再次向公众开放,规模较之前更大。它作为伦敦的娱乐中心继续存在了82年(1936年,水晶宫不慎失火遭焚毁)。

维多利亚女王为丈夫战胜攻击者而感到自豪。她说:“开幕日是我们一生中最伟大、最光荣的一天!”她多次去水晶宫,和成千上万的民众一起,唤起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博得了他们的深深爱戴。后来,阿尔伯特用举办水晶宫展览获得的大笔利润——16.8万英镑(这在当时绝对是个天文数字),买下了肯辛顿宫附近30英亩的土地,捐献给了英国的科学与艺术事业。今天,那里是维多亚和阿尔伯特纪念馆、科学馆、科学与技术皇家学院、皇家音乐学院和著名的阿尔伯特皇家音乐厅的所在地。

后生可畏

除此之外,女王夫妇还要接受更大的考验——必须生养子嗣,为王室传宗接代,而且多多益善。维多利亚女王在19世纪大力整顿人们的思想道德,严禁流传任何与性相关的东西。但在自己的婚姻生活里,她却相当热情奔放。阿尔伯特是拘谨之人,维多利亚用许多男人的裸体像装饰他们的卧室——也许希望这会刺激她那丈夫的欲望。这办法果然奏效,不久她就怀孕了。为了确保今后王位不会空缺,英国王室向来都采取“双保险”的措施:至少生两个孩子,一个继承人,另外一个替补。而维多利亚那“拘谨”的丈夫使她一共生了9个孩子——5女4男。

◎阿尔伯特亲王(左三)、维多利亚女王(右四,坐者)和他们的9个孩子的合影。威尔士亲王爱德华(伯蒂,左四)与维多利娅大公主(右二)分别站在父母身边。

1840年,长女奥古斯塔·维多利娅大公主呱呱坠地,1841年11月9日,长子又出生了,取名阿尔伯特·爱德华,昵称“伯蒂”,出生后25天即被授封为威尔士亲王。大女儿倒没令父母太操心,她性格开朗活泼,学东西也很快,3岁就会说法语和德语。她后来与普鲁士王位继承人腓特烈·威廉结婚,并生下了未来的德皇威廉二世。但是,大儿子在各方面都与他的姐姐极为不同,一直是个“问题孩子”,让女王夫妇担心不已。

◎童年时代的伯蒂

伯蒂在孩提时代虽然也活泼好动,但总显得精神有些不集中。他对周围的世界似乎没有一点兴趣,而且也懒得动脑筋。伯蒂长大一些后,学东西仍非常慢,而且特别费劲,因而,经常被人嘲笑。按照现代医学的诊断,伯蒂有明显的学习障碍症,很可能是阅读障碍。然而,在那个年代,对付这种智力欠佳或能力不足的孩子,只有一个办法:严加管束。也就是说,必须要不断给伯蒂施加压力,迫使他进步。

对将来做君主所必须的教育和训练,阿尔伯特亲王是非常重视的,更重要的是,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重复妻子诸位长辈沉浸的那种追求声色犬马的放荡生活。伯蒂6岁时开始接受正式教育,可所谓的正式只是徒有其名,阿尔伯特亲王从没有送儿子去任何如伊顿或哈罗之类的学校,而是采取家庭教育。他怕到了学校里伯蒂很有可能会和某些纨绔子弟搀和在一起,结果儿子到17岁的时候还从没有见过和他同龄、同阶层的男孩,也没有和他们说过话。他甚至都不能和姐姐妹妹们一起玩耍,因为父亲担心,和女孩子在一块儿的时间太长,容易让他变得娘娘腔。后来,伯蒂难过地回忆道:“我从没有过一个男孩的童年。”

阿尔伯特亲王将教育小王子的担子放在了顾问弗雷德里克·史多克玛男爵的肩上,后者决定按照最先进、最科学的德国理念来培养这孩子。教育的每个方面都应该与伯蒂是称职的大英帝国的王位继承人相符——伯蒂要成为哲学家式的国王,成为精神高尚的榜样。一些教育家提醒史多克玛这种训练方式过于严格,孩童所受的压力可能使他变“坏”,因为尽是道德说教没有父母的爱。但是,史多克玛不接受这一点,认为正确的方法是“一味学习,没有玩耍”,教育就是将尽可能多的知识夯实填到一个尽可能小的空间,至于学生的性格和能力,几乎从不考虑。

伯蒂的老师一个比一个严厉。第一个老师是莱弗·亨利·波赫,曾在伊顿公学教过书。他把时间安排得相当紧,小王子很难有休息的机会。小王子一天六个半小时的正规上课时间,另外一些时间学习多种语言。小王子整天都在做着没完没了的例句练习和语法填空,或者死记硬背一些数据、图标和地理名词。所有的娱乐活动都是教育性的,所有的书都不是欣赏性的。没有被阿尔伯特亲自审查过的教材,波赫是不能用的。波赫感到了这种例行公事的乏味。此外,他还必须把学生每天的学习进度——进步和不足——都详细地记录下来,汇报给女王夫妇。

这样下来,伯蒂就没有锻炼身体的时间了。阿尔伯特和史多克玛对英国人所热衷的团队体育活动持有偏见,他们大概觉得操场不利于国王的智力成长和道德培养。在父亲眼里,儿子不喜欢读书的原因,是他在嬉戏上浪费了太多时间,只有限制他的自由时间,才可以帮助他集中精力学习有用的东西。伯蒂玩耍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所有可能使他分心的玩具都被藏了起来。有一次,小王子有了2个星期的假期,波赫注意到他就像刚从拘留所里释放的罪犯。波赫非常同情这个可怜的学生。但阿尔伯特亲王认为这种同情足以解雇他。

来自剑桥学法律的吉布斯接替了波赫,准备严格贯彻史多克玛的教育计划。孤独的小伯蒂非常依恋波赫,对他的离开很失望,对新来的老师很不配合。小王子经常无缘无故大发脾气,朝老师扮鬼脸、吐唾沫、诅咒,把东西扔得满屋都是,因此不免挨了几顿板子。维多利亚很赞成打儿子,她和丈夫可从不娇惯孩子。她把儿子的每一个比较幼稚的错误,都认为是性格的缺陷,而不是小孩子的缺点。任何轻佻的行为都被无情压制了。如果不听话或不努力学习,不仅可以打屁股,甚至可以用鞭子抽。毕竟,伯蒂的职责不是自己享乐,而是治理国家。

◎长大一些的伯蒂与老师们在一起的情景。老师们给他的评语全是负面的:贪玩、没礼貌、粗鲁、傲慢。对此,女王夫妇很着急,恐怕影响到英国的江山社稷。

许多同时代的有识之士对小王子德国式的教育越来越恐慌,他们告诉女王和阿尔伯特,用这种方式给小王子灌输知识实际上没有什么好处,小王子应该进行体育锻炼,接触同龄的孩子。即使是吉布斯也警告过史多克玛,孩子需要释放一些压力。但是,史多克玛不知悔改,即使许多迹象表明这种方法行不通时也不回头。那些呼救信号被看做是应该做更多相同事情的依据。阿尔伯特把自己在儿子这个年龄时的日程表拿出来给每个人看:每天从早晨6点到晚上8点,学习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如果威尔士亲王想成为他父亲那样的人,他就必须照那样去做!

现在看来,女王夫妇教育儿子的方法完全是错误的。在如此高压的管制下,绝不会产生什么好结果。起初,父母还抱有一线希望:等孩子长大些就好了。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感到有些绝望,原本望子成龙,希望伯蒂学到更多的东西,结果伯蒂反倒越学越笨。在老师的压力下,伯蒂产生了叛逆心理。每多一次管束和调教,就会引起他的反抗。这只不过是遗传了汉诺威家族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

爱德华18岁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但是,这些房间不是用来喝酒或打牌的,也不是用来和女孩子玩的,女王夫妇给他这些房间的目的是希望他能够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专心学习。爱德华生日的时候,父母送了他两份特殊的礼物:第一份是一本以“生命由职责构成”开头的备忘录;第二份是45岁的身材魁梧的陆军上校——罗伯特·布鲁斯,他是来代替前任老师吉布斯的。

◎青年时代的伯蒂

实际上,这位上校的到来也意味着爱德华有了新的“管家”,使他免受外界的诱惑。同时,一些品质优良的军官也被选拔出来,担任威尔士亲王的侍从武官。但他们服从的不是爱德华的命令,而是布鲁斯的。没有上校的允许,亲王什么也做不成。布鲁斯上校以阿尔伯特亲王的行为规范为指导,详细规定了威尔士亲王在各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做,如不要在扶手椅里懒洋洋的,不要开玩笑。而那些侍从武官则奉命确保爱德华每一天的每一分钟都遵从这些规定。然而,父母的一片苦心最终适得其反。

伯蒂天生就喜欢逍遥自在,越是限制他接触外部世界的种种诱惑和乐趣,他就越发像着了魔似的时刻盼望摆脱脸色阴郁的父母和严苛的老师,逃出沉闷的宫廷和教室,到外面去寻找自由的世界和新鲜的刺激。阿尔伯特亲王曾让儿子尝试一下大学教育。他分别在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爱丁堡大学都呆过。但这些时间都被特意安排在假期,这样,爱德华就不会碰到任何其他学生。尽管如此,亲王还是结识了声名狼藉的“布灵顿俱乐部”的一些成员,他们似乎非常投机。

布鲁斯上校恪守着他的职责,从不允许年轻人来亲王的住处拜访。每当爱德华吃饭时,他和侍从武官都会陪着。谈话的内容就是模拟以前的战役或者比较旧伤口。但是,亲王身边的仆役显然不会完全听命于这样一群死板的、冷冰冰的军官,只要爱德华给点小恩小惠,他们就会对亲王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为他通风报信。只要一有时间,威尔士亲王就会偷偷溜到新朋友那里去。在他们那里,爱德华开始抽烟、赌博,还染上了喝酒、贪吃的恶习。这些人几乎都有放荡的经历,他们不断当着亲王的面吹嘘自己同女演员、交际花甚至已婚妇女的那些刺激的风流韵事,听得爱德华脸红心跳、跃跃欲试。

1860年,威尔士亲王执行了有生以来第一个重要的外交使命,女王和政府带着几分不安派他远赴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和美国进行正式访问。派一名王室成员访问美国的确是件冒险的新鲜事儿,但是王太子的访问取得极大成功。他在弗吉尼亚拜谒乔治·华盛顿的陵墓,在白宫的招待会和舞会上表现得非常友善,赢得了美国人的爱戴,人们十分赞赏他的平易近人。女王夫妇看到儿子变得有些懂事了,又有了希望,对他大加赞赏。当伯蒂远游归来,回到温莎堡的时候,受到了英雄的待遇。但是,同时也有人注意到,他对漂亮女郎特别感兴趣。这种兴趣导致他返回英国后不久就发生了一起不幸的事件。

◎爱德华一行游历尼亚加拉大瀑布时的留影,他的表现似乎让女王看到了希望。

◎身穿骠骑兵军礼服的威尔士亲王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爱德华的“第一次”竟是源自布鲁斯上校的“好意”。1861年,上校说服阿尔伯特亲王允许爱德华在驻扎于爱尔兰都柏林附近的卡拉格近卫掷弹兵团里呆上一段时间,接受军事训练,并参加在那里举行的演习,了解部队的生活。布鲁斯认为这是威尔士亲王军事生涯发展的好机会,希望能够锻炼亲王的性格,使他更有出息。但结果恰恰与上校想要的截然相反。一天夜里,几个喝醉酒的军官偷偷把一个名叫内丽·克里夫登的年轻女演员带进了威尔士亲王的帐篷……爱德华初尝云雨之欢,从那以后就不能自拔了。

爱德华显然对那女人很迷恋,两人的关系开始发展。他发狂地迷上了这个出身卑微的佳人。内丽经常出入营地里爱德华的住所,很快,军营都知道爱德华有了情妇。这消息很快就上了全国的报纸,伦敦市民给她起了个绰号——“威尔士王妃”。而她似乎对此感到非常骄傲,到处吹嘘自己的“战绩”。史多克玛把这消息告诉了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他俩的反应大不一样。尽管女王强烈反对不正当的性行为,但当事情涉及自己的儿子时,她无可奈何地承认“猫儿没有不偷嘴的”。她认为要使儿子年轻的欲望有所节制,最好的办法就是早点让他成婚。她的丈夫却大发雷霆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

阿尔伯特亲王的心都碎了,在他那受尽折磨的大脑里,儿子的纵情放肆和叛国罪并无两样。尽管经过严格的教育和培养,爱德华还是踏上了汉诺威祖先走过的那条令人厌恶的老路,这一点使得阿尔伯特十分惊恐,连判断轻重缓急的能力都没有了。他整晚睡不着,写了一封信,谴责儿子故意对爱他的父母残忍。他说,儿子的放荡是他一生中遭受的最大打击。阿尔伯特警告爱德华,如果那个女人怀了别人的孩子,也会说怀的是爱德华的,这会让他吃官司,令王室蒙受不白之冤和奇耻大辱。

但更糟的是,仅仅几个星期后,1861年12月14日,阿尔伯特就抱恨逝世了,年仅42岁。他死于伤寒引起的高烧,那在当时属于不治之症。究其原因,是温莎堡内的排水系统散发出的有害气体使亲王染了病。这种说法使悲痛万分的女王非常不舒服,她相信丈夫死亡是因为伯蒂丑闻带来的羞耻,因此把责任完全归罪于不孝的儿子,认定是他行为的不检点使阿尔伯特心力交瘁,过早去世。她在日记中这样写道:“那个孽种!每当我看到他,就禁不住浑身颤栗!”在给远嫁柏林的大女儿的信中,维多利亚甚至表露出根本无法忍受与儿子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

◎威尔士亲王爱德华与丹麦公主亚历山德拉的订婚照

◎阿尔伯特亲王临终前几个月,与维多利亚的合照。

女王命令儿子必须马上结婚,免得夜长梦多,又搞出其他绯闻来。父亲的去世使爱德华略感内疚,遂遵从母亲的意愿。他选中了丹麦公主亚历山德拉,并向她求婚,她也很快答应了他。亚历山德拉人长得漂亮,也非常聪明;为人乐观开朗,外向活泼。惟一的遗憾是她有些听力障碍。但是,伯蒂并不爱亚历山德拉,只是为了缓解母子关系,才结婚。1863年3月,他们宣布订婚。虽然阿尔伯特亲王死去已有5个多月,但维多利亚女王仍十分悲痛,不愿在公众面前露面,坚持婚礼不在伦敦而在温莎堡的圣乔治小教堂举行。

尽管20世纪后英国在举办王室婚礼的场面上无与伦比,但在19世纪中期却不是这样。同1981年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斯宾塞以及2011年威廉王子和凯特的婚礼相比,爱德华和亚历山德拉的就显得黯然失色了。不光缺乏王室气派和尊严,更有省钱的痕迹在内。接送新人的马车陈旧,马饰破烂肮脏,也没有玫瑰花装点和骑兵队开道。结婚仪式此前没有排练过,匆忙开始,草草收场。

不过,婆婆对这个儿媳的美貌和亲切有礼很称心。女王甚至含蓄地将儿子在都柏林军营里闹出的丑事告诉了亚历山德拉,当然,避重就轻地讲了些好话。她说伯蒂只不过是受了那个女人的引诱一时糊涂而已,并且已经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愧疚,再也不会跟那个女人有任何瓜葛了。维多利亚还坚持带这对新婚夫妇去朴茨茅斯拜谒刚建成的阿尔伯特亲王的陵墓。亲王生前,女王对他崇敬无比,亲王死后,她也奉他若神明。女王打开墓门,领了他们进去。她握住两人的手说:“他在祝福你们!”对女王来说,这个时刻远比婚礼要神圣。

但是,结婚刚一年半,儿子、儿媳就和女王出现了矛盾。1864年1月8日,亚历山德拉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一个小王子。维多利亚立即给孙子赐名阿尔伯特·维克托,用以纪念自己的亡夫。刚当上父亲的爱德华对此非常不满,不过也没有办法顶撞母亲,只好屈从了。没过多久,普鲁士与丹麦因争夺石勒苏益格、荷尔施坦因两块领地而开战时,女王和爱德华便发生了政治纠纷。女王同情普鲁士,因为那是她大女儿和大女婿的家,而爱德华则支持他妻子的国家丹麦。女王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代与欧洲各国的王室联姻,因此,她又被称为“欧洲的祖母”。这是1894年维多利亚女王(前排中)与家人的合影。她的外孙德皇威廉二世坐在其右边。

不肖之子

丈夫的去世让维多利亚整日郁郁寡欢,生活中似乎只剩下了对亡夫的哀思。她曾长时间离开伦敦隐居,竭力避免在公开场合出现,即使礼节性的抛头露面,也不戴王冠,而总是穿着黑色的衣服,一副寡妇的打扮。女王的所作所为恰恰更好地维持了江山社稷。她长期隐居,导致首相无法事事请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权利渐渐增大,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而她的儿女们通过与其他国家王室的联姻,如西班牙、希腊、罗马尼亚、俄罗斯和挪威,使英国的影响与日俱增,遍及欧洲。

在以后的岁月里,维多利亚女王尽管已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但仍然履行着国家首脑的职责,经常参与立法及其他事务。爱德华认为,父亲去世后,自己应该辅佐母亲管理国家。但维多利亚对他始终很反感。每逢他毛遂自荐想访问某些外国君主和政治家以便解决国际间的纠纷时,女王都会拒绝。每当大臣建议给他一把可以开启内阁公文箱的钥匙,允许他批阅国家机密文件时,她也拒不同意。

◎爱德华、亚历山德拉夫妇与长子阿尔伯特·维克托的合影。维克托天生发育迟缓,患有严重的发育障碍症。1892年1月,维克托死于肺炎,年仅28岁。

◎爱德华七世在世时吸烟成风,并使吸烟成为社会公认的一种行为。40岁时,他患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御医们劝他少吸烟,但他把医生的话当耳边风,根本不理会。

至于那些行礼如仪的事情,女王倒是颇愿委托她的儿子。因为维多利亚觉得这类活动太耗时间,对它们没有丝毫兴趣。爱德华越来越多地出席诸如桥梁通车、大厦奠基或落成之类的仪式,这些活动第一次在历史上成为王室成员的活动。除此之外,爱德华大多数时间处在休假状态,无所事事。和亚历山德拉的婚姻使他终于得以摆脱母亲的控制,离开幽暗、阴沉的宫廷。压抑、限制和克己都被抛到脑后,现在他可以尽情按自己喜爱的方式生活了。他始终忙着寻找新的乐子和刺激:走访有钱人家的乡村别墅、抽上等的雪茄、狩猎、赌博、观看赛马、参加舞会、去剧院看戏,等等。

爱德华与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阿尔伯特从不吸烟,他觉得那样让人恶心,爱德华却是个彻头彻尾的瘾君子,每天要抽12支雪茄和20支其他香烟。阿尔伯特只有在下国际象棋时才会喝点酒,而爱德华则是狂饮。阿尔伯特又高又瘦,爱德华却又矮又胖,在最能吃的壮年时期,他一天竟要吃五餐,每餐十几道菜。他胖得太离谱了,身高只有1.60米,腰围却足有1.37米,他总穿高跟靴子,使自己看起来高大些。阿尔伯特避开社会和传媒;爱德华乐群、怕索居,并成了时髦的社交生活领袖……儿子的生活方式当然使女王感到不快。她曾告诫儿子,一个追求享乐的贵族极易在忠诚的工人阶级中引起不满。爱德华却答道:拥有地产的贵族是社会的支柱,只要尽了职责,就有权享乐。

◎女王和约翰·布朗之间的微妙关系一直是英国王室和上流社会津津乐道的话题。女王的儿女们把这个忠实男仆称作“妈妈的情人”。甚至有传言说女王已秘密嫁给自己的仆人。

女王非常气愤,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到约翰·布朗那里去寻求一些安慰。那是一位苏格兰侍从官,负责照料女王的坐骑。阿尔伯特亲王死后,他和孤独的女王在一起的时间多了起来。他们之间建立了长期的友谊关系,他的身份也从普通侍从升格为贴身侍卫。女王曾赐给他一座小庄园。曾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传说他们已秘密结婚,某些小报就用“布朗夫人”指代女王。对别人的说三道四,女王不屑一顾,她只考虑自己的感受。1883年布朗去世时,女王异常伤心,亲自写下了讣告。她情真意切地写道:

在失去丈夫的那些年里,布朗是她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他与那些官僚完全不同,并不虚情假意地逢迎女王,甚至当着女王的面抽烟喝酒,这些行为让她感到新鲜,并获得了快乐。

布朗死后,他的位置被一个印度侍从阿卜杜尔·卡里姆取代。1887年,24岁的卡里姆来到英国,适逢维多利亚女王登基50周年“金色庆典”纪念。他很快赢得了女王的信任,成了她的新聊伴。她称呼他“芒思”,赐了他一处庄园,为他配备了仆从。女王对这个印度人的宠爱引起了大臣们的不满。他们指责这种亲密关系很不体面,但维多利亚置之不理。她认为,只不过是养个了与自己聊天的男伴,没事儿时解解闷而已,并无伤大雅,不会因此而威信扫地。

威尔士亲王也尽可能打破陈规,兼容并包地吸纳各方宾客。他的朋友有拥有地产的贵族、银行家和其他富商大贾。事实上,任何只要富有且风度翩翩,能够举行规模盛大的宴会和狩猎的人,王太子都喜欢结交。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与漂亮女人厮混。如果说,传宗接代是王位继承人所公认的任务的话,那么一共生下了5个孩子的爱德华与亚历山德拉可算是完成了这项任务。自打1867年患上风湿病后,亚历山德拉便很少出席公开聚会,越来越严重的听力障碍也使她慢慢从公众视线中消失了。因此,爱德华便开始去寻找新的“石榴裙”了。

爱德华在寻欢作乐时也不忘为他充沛的精力寻求出路,他养成了到处旅行的习惯。他常去法国南部的里维埃拉、德国的巴登-巴登以及波希米亚的马里安温泉。每次出国,官方都说他是去疗养,然而,细心的人很快就发现,温泉胜地除了环境优美、景色宜人外,还聚集了很多诱人的著名交际花和许多不正派的女人。爱德华最喜欢的是巴黎,那里简直是他的第二个家。他总会带上一群狐朋狗友去夜总会消遣,那些秘密的娱乐场所连他的母亲也从不知晓。那些场所以拥有高级妓女而著称,能够给他提供感官上的刺激。

◎珍妮·杰罗姆风流成性,情人无数,除了爱德华王储外,还有奥地利和普鲁士的王子。伦道夫·丘吉尔去世后,珍妮再嫁两次。

◎据卡米拉的朋友讲,卡米拉曾不止一次吹嘘,她的祖奶奶爱丽丝·凯佩尔就是爱德华七世的情人。卡米拉还向查尔斯开门见山地坦言:“我祖奶奶是你祖爷爷的情人。你觉得咱俩会怎样呢?”此言被广为流传。

爱德华与许多漂亮的英国女人和欧陆女人保持着亲密的“友谊”,她们走马灯似的出现在他身边。最初是有夫之妇莉莉·朗翠,随后是当时英国知名的女演员莎拉·本哈特。此外,他还与《纽约时报》老板的女儿珍妮·杰罗姆保持着暧昧关系,珍妮的丈夫是伦道夫·丘吉尔爵士,儿子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爱德华所有的情人中,爱丽丝·凯佩尔夫人是最重要的。1891年,22岁的爱丽丝嫁给了乔治·凯佩尔上校,29岁时又认识年已56岁的爱德华,两人随即打得火热。她对王子忠心耿耿,而且行为内敛,处事大方,彬彬有礼。

妻子对丈夫的风流韵事总是采取一种容忍和谅解的态度。伯蒂显然不是个忠诚的丈夫。这一点,亚历山德拉心知肚明。不过她仍自我安慰地幻想,丈夫在大多数时间还是最爱她的。后来,她甚至默许了爱德华与凯佩尔夫人之间的关系,这其中也包含了些许无奈吧,个中滋味恐怕只有她自己最清楚了。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凯佩尔的重孙女卡米拉,日后也成了一个名人,即现任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的第一个情人和第二任妻子。

这种交际使爱德华不止一次陷入婚姻纠纷和其它丑闻之中。有时,王室和政府官员不得不努力阻止这类丑闻的扩散,以免给王室抹黑。这种努力有两次失败了,王太子只好到法庭去作证。1870年,议会议员查理·莫登特爵士申请离婚,理由是其妻与爱德华的两个朋友通奸。莫登特夫人承认不仅与这两名被告有私通行为,而且和爱德华本人也有。因而,按照法律程序,王太子被传出庭,必须说出实情。好在法官临危救难,接受了他对指控所做的否认,认为莫登特夫人精神失常,帮他摆脱了官司。不过,证据显示,有几天下午莫登特爵士参加会议时,爱德华曾访问过莫登特夫人并与之单独相处。用当时的语言来说,他的行为有欠慎重,如果不是不正当的话。

◎爱德华除了不停抽烟外,还嗜酒成性。然而,直接影响他健康的就是暴饮暴食。对比前后两张穿军装的照片,可以发现他越来越胖了。

俗话说,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1890年的纸牌赌博案闹出了更大的丑闻。爱德华在约克郡参加聚会赌纸牌时,戈登·卡明上校被指玩假。大家一致同意,只要上校承诺今后不再赌牌,这件事就不外传了。但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一秘密还是泄露了出去。上校控诉几位牌友诽谤他,爱德华再度被传出庭作证。公众舆论不仅对王太子参与赌牌表示震惊,而且,因为他是陆军元帅,非但没将上校的行为通知其指挥官,反而隐瞒其玩假的事实,触犯了军规。报界对爱德华展开了激烈的抨击,其中,《每日纪事》评论道:“他乐于这种低级的牌赌,我们大为震惊,甚至可以说我们感到很恶心。而有朝一日,他将统治我们!”

1897年,“金色庆典”过去后的第十年,英国又举办了庆祝维多利亚女王即位60周年的盛典——“钻石庆典”。然而,隆重豪华的庆典刚刚结束、欢呼呐喊刚刚平息,政治的天空就阴霾密布了。多年来,英国人和布尔人在南非一直处得不愉快。1899年,双方长时间的不和突然爆发为全面战争。对英国来说,战事进行得很不顺利。布尔人以极快的速度采取了攻势。英军大败,伤亡甚众。但前方传来的噩耗使英国人挺起了腰杆,而挺得最直的就是年迈的女王。

尽管身体日衰,维多利亚女王仍驱车巡行伦敦的主要大街,以表达在那忧患的日子里她和她的人民在一起。她还亲自送慰劳品鼓励军队的士气、去医院慰问伤员、抚慰阵亡将士的家属,并以坚决的口吻告诫和激励政府的负责官员:“请了解,这所房子(温莎堡)里没有一个人抑郁不安。我不关心战败的可能性,因为根本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女王派罗伯茨勋爵担任总司令。罗伯茨勋爵统率的援军得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派来的分遣队的加强,他们比英国的军队更适应南非的艰苦生活。他们起了很大的,也许是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他们的到达,英军转守为攻,布尔人一败再败。

◎英国人利用他们资源和人力上的优势赢得了战争,布尔人被迫承认英国的统治。

胜利在望,但女王的精力消耗得太多了,无疑折了她的寿命。1900年12月,她去了怀特岛上的奥斯本——阿尔伯特生前最喜欢的地方修养。在这幽静的地方,女王写下了她的遗嘱。1901年1月,罗伯茨回国复命,女王接见了他。女王颁给他最高勋章,并封他伯爵。因其子已在战争中阵亡,女王允许他的女儿有继承权。1月19日,民众方才得知女王病重。医生公布的病状报告书中这样写道:“女王近来身体违和,目前已不能如往常一样驱车出游。女王因操劳过度,影响了神经系统。”几天后,女王病情加重。

1901年1月22日18时30分,维多利亚女王溘然长逝,享年82岁,在位63年7个月零3天。此时,她的儿子爱德华站在床的一边,外孙德皇威廉二世站在另一边。丧仪在温莎堡的圣乔治礼拜堂举行。遵照女王的遗命,她的葬礼用陆军仪式,一驾跑车装着小小的棺木。送葬的行列行经伦敦,她的家族成员以及欧洲所有王室的代表都参加了执绋。王室游艇“阿尔伯特”号穿过在放礼炮的两列军舰,将女王的遗体运送到朴茨茅斯,安葬于女王亡夫之侧。女王的去世宣告了一个辉煌盛世的结束。然而,没有人对未来感到恐慌,尽管他们心里清楚,下一任国王是什么样的货色。这一刻,人们反而如释重负。毕竟,该去的留不住,该来的始终会来。

女王逝世的第二天早晨,新国王便前往伦敦,在圣詹姆斯宫中举行了他的第一次枢密院会议。德文郡公爵以枢密院院长的资格正式公布女王去世,书记官朗读了新国王的即位诏书。然后,国王进入枢密院会议室。结束了坎特伯雷大主教主持的宣誓仪式后,国王向枢密会议致训词。国王未用正式发言稿,但声明他愿意不断努力,继承他那受人敬爱的母亲的遗志。他这样说道:“在担负起沉重负荷的时候,我也决心做一位严格的立宪君主,只要一息尚存,就一定会为我国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

在母亲行将就木时,爱德华为了讨好她,把自己未来的头衔称为“阿尔伯特·爱德华一世”。但如今,国王却把“善良的阿尔伯特”丢开,决定采用他英国祖先曾用过的古老名字。翌日,穿着华丽制服的掌礼官从白金汉宫的阳台上宣布新王登基,并在伦敦各处宣传。各城市则由市长们宣布。英国于是再度有了一位国王——爱德华七世。新王登基的时候已经60岁了,已是风烛残年,40多年贪吃、赌博和纵欲的生活使他变得肥胖和秃顶。英国人对他的品德和能力,能否正确地履行君主的职责,普遍存怀疑态度。生怕在新王的统治下,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所保持的高尚会一落千丈。然而,没过多久,种种疑虑竟都烟消云散了。

随着宫廷为先女王守制的期限已满,1902年2月11日,在圣詹姆斯宫举行了新王的第一次朝贺;3月14日,在白金汉宫举行了第一次朝觐;6月8日,爱德华国王和亚历山德拉王后参加了在圣保罗大教堂为南非恢复和平而举行的一次感恩式。加冕典礼订于6月26日举行,一切的一切都是为这件大事准备的。按照新王的意愿,典礼的规模异常盛大。与会的英国民政和军政的代表,整个帝国各自治领、殖民地和附属国的代表,世界各国君主、宫廷和政府的代表,都已齐集。但是,就在距离原定日期不足48小时的时候,英国和全世界都被英王病重、典礼必须延期举行的消息惊得目瞪口呆。

◎为了加冕典礼,爱德华七世不惜花费重金,让人打造了一辆全新的皇家马车,车身通体镀金,堪称无价之宝。

爱德华七世突然得了盲肠包膜炎,不得不施行手术。为了不浪费为典礼特别准备的大量食物——2500只鹌鹑、200条羊腿、牡蛎、大虾,爱德华把它们全部分给了伦敦东区的50万穷人和一般公务员。这件事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公众突然开始信任国王,到8月9日正式举行加冕典礼时,爱德华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已经由一个无用的废物上升为自查理二世复辟以来英国最受欢迎的国王了。

隆重庄严的仪式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英国王室成员、政府官员、来自各地的贵族以及各个国家的使节都参加了典礼。在圣坛上方的一个包厢里,聚集着一群艳丽的贵妇人。那里被含糊地称作“国王的马厩”,事实上,里面的女人都是爱德华的情妇。紧接着加冕礼之后便是一系列庆祝活动:8月12日,检阅殖民地军队;13日,检阅印度军队;16日,检阅海军。在秋季短期休假归来的时候,爱德华七世和妻子巡幸伦敦南区的街道,在市政厅与市长共进午餐,然后在圣保罗大教堂参加为他的康复举行的感恩式。

新国王上台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宫中门厅里的约翰·布朗雕像挪走,并命人烧掉了有关“芒思”的所有文件。同时,他蓄意把母亲的财产统统搬进温莎堡的贮藏室里,把父亲的房间也破坏掉。他还违背女王的遗愿,把奥斯本的宅第移交给国家。除了部分内室被改作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亲王的陈列室和纪念馆外,其他部分则拨给海军学院作为训练学校和伤病官兵的疗养院。

温莎堡、白金汉宫立刻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景象。阿尔伯特亲王死后没有动过一草一木的宫殿又被重新装潢,灯光、卫生等方面的设备都跟上了现代标准。国王一扫多年来笼罩在英国宫廷内部的阴霾,敞开了王宫的大门。原来幽闭的宫廷再度成为社交的中心,阴沉的午后引见废弃了,取而代之的是附带有宴会、舞会以及各种社交活动的晚朝。自从威廉四世去世后,英国王室已经60多年没有如此轻松和纵情了。

◎英王爱德华七世与亚历山德拉王后的合影。

◎爱德华七世是英国王室成员中第一位拥有汽车的人。1898年,他第一次驾驶戴姆勒汽车在公路上出现。1900年,他购买了自己的第一辆车,也是戴姆勒品牌。1905年,他又先后买下7辆戴姆勒汽车。

爱德华七世给人留下的印象有点像财大气粗的大老板。回顾英国王室的历史,还没有哪个国王像他这样喜欢讲究排场。他喜欢奢华、炫耀气派,对于各种名牌特别在行。国王本人不仅爱赶时髦,而且会亲自引领时尚潮流。比如,他用抽烟来装酷、戴草帽。此外,他还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比如坐着刚问世不久的戴姆勒汽车在伦敦大街上兜风。这在当时的英国算是标新立异的举动,因为保守的英国人根本不接受这个来自欧洲大陆的新生事物。

爱德华七世开创了英国历史骄傲张狂的风气,他举办各种活动,在公众场合出尽了风头。令爱德华感到非常欣慰的是,民众热情高涨。他的个人形象,体现了英国这个空前强大的“日不落帝国”作为世界霸主的国家地位和威望,从而唤起了普通老百姓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由于国王成功地调动起民众的激情,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民众对他糜烂的生活也就不再过多追究了。

其实,爱德华七世是个颇有心机和手腕的出色政客。他始终在找机会插手国家大事,从不甘心只是间接地对政策施加影响。在外交方面,爱德华的影响最为显著。他是一个善于结交的国王,对英国与各国的关系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在位期间,英国同法国、俄国以及正在崛起的新强国日本建立了友好关系。虽然英国并没有与它们真正结盟,但建立起的友好关系使欧洲的政治格局为之改变,其影响波及到整个世界。

海国传统

英国位于欧洲大陆边缘,地理位置对其外交政策有着深远的影响——这似乎使英国在外交时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积极参与欧洲大陆事务,要么从欧洲“孤立”出来。在斯图亚特王朝和汉诺威王朝统治期间,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一世曾一度主宰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为了反抗,英国投入了大量兵力。从1689年至1815年,先后发生过7次英法战争。在马尔伯勒公爵、纳尔逊和威灵顿的率领下,英军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

◎1815年6月18日,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威灵顿公爵指挥英军与普鲁士军队联手,打败了拿破仑一世,并迫使其退位,被流放至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

这些战争体现了英国对其商业至关重要的海洋的控制所必须采取的两大外交政策:不允许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在欧洲大陆占统治地位;同时,又与至少一个欧洲大陆国家保持密切联系。当法国是英国在大陆的主要敌人时,英国一直同奥地利或普鲁士保持着密切关系。这个时期末期,法国和整个欧洲大陆精疲力竭,德意志尚未统一、意大利仍四分五裂,奥地利、俄国、普鲁士和荷兰的力量和影响都有所下降,英国却安然无恙,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并在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处于绝对的统治地位。虽然同时期发生的工业革命已为英国带来了闻所未闻的财富和经济实力,但它仍乐于在控制世界贸易的同时,在欧洲大陆上保持力量平衡。

◎土耳其无法镇压希腊起义,请求埃及总督支援。1827年,英国、法国和俄国派出舰队干涉,在希腊的纳瓦里诺港,摧毁了土耳其和埃及的舰队。1830年,土耳其被迫承认希腊独立。

拿破仑垮台后的三四十年里,由于普遍精疲力竭,没有一个国家为了解决领土纠纷或称霸野心而诉诸战争,欧洲因此享有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和平发展时期。当然,也有一些政治上的困难,最明显的是不断凸显的民族主义,新的国家相继诞生,革命和社会动乱沉重地打击了许多欧洲强国——希腊人在1821年成功地进行了起义,从土耳其人的统治下赢得了独立;比利时人在1830年也进行了反抗,摆脱了荷兰的统治。

在比利时平原上,马尔伯勒和威灵顿曾挫败了路易十四和拿破仑这两个自有无敌舰队以来对英国最大的威胁。事后,英国便决定把这块敞开无阻、容易跨越的弹丸之地变成一个中立地带,并且根据维也纳会议解决拿破仑战后的遗留问题,征得其他列强的同意后,将比利时划给尼德兰王国。比利时人反对合并,在1830年初奋起反抗,引起一场国际争夺战。荷兰人力争保持他们的属地;法国人急于重新吞并他们一度统治过的地方,也插手进来,谣传法国国王要派出一个儿子到比利时即位。英国人对任何一个大国窜进比利时平原都特别敏感,于是进行干预。

列强在伦敦开会讨论这次危机,英国人懂得,一块属地总是各个邻国垂涎的目标,只有成为一个坚决维护其领土完整的独立国家,才能存在,才能成为一个安全地区。经过九年的努力,英国动用海军终于摆平了逐鹿比利时的各国,使它们最后承认了比利时的独立。维多利亚女王的叔叔、夏洛特的丈夫利奥波德当上了第一代国王,并使各国签订了一份国际条约,保证比利时成为一个“独立和永远中立的国家”。(英、法、俄、普、奥五国于1839年在这份条约上签了字。)

1848年法国爆发的革命使法国改朝换代,但是,它的影响并不局限于法国,它也影响了中欧——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人揭竿而起,在俄国的干涉下才被镇压住。成功的镇压鼓舞着沙皇在巴尔干采取一种更有侵略性的政策。奥斯曼帝国已经是一个衰朽的国家,俄国人希望能利用它的虚弱从中渔利,英国人却对此提出了异议,他们不能允许俄国在土耳其的崩溃中占便宜,希望能阻止俄国拥有进出地中海的直接入海口。

◎1854年9月,英法联军在克里米亚海岸登陆,然后向塞瓦斯托波尔挺进。他们在阿利马河高地上遭遇了俄军,英国人发起进攻赶走俄军的情景。

法国和英国联合起来反对俄国。1848年,拿破仑一世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在混乱中粉墨登场,巧妙地利用了自己名字的影响力,浑水摸鱼成为法国总统,是为“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他相当狡猾,他相信伯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英国的敌视,如果自己要使法国恢复昔日在欧洲享有的光荣与威望,就必须得到英国的支持。

1854年,一支俄国军队越过多瑙河,入侵奥斯曼;英国和法国对俄宣战,派兵保卫奥斯曼。奥地利要求沙皇从奥斯曼撤兵。俄国人答应了,但英国和法国仍决定给俄国一个教训。英法入侵克里米亚,进攻俄国在塞瓦斯托波尔的海军基地,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1856年,英国和法国胜利了。俄国暂时从东欧撤退,不再在欧洲事务中扮演积极的角色。此后的几十年,俄国主要活动在中亚和远东地区。

◎在萨多瓦战役中,腓特烈·威廉亲王指挥普鲁士军队向奥地利人发起进攻的情景。此战役后,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进程又迈出了一大步。

◎拿破仑三世向威廉一世交出自己的佩剑的情景。法皇孤注一掷地想要赢回他正在失去的声望,结果反倒使自己在色当做了俘虏。

拿破仑三世试图填补俄国留下的权力真空,重新确立在欧洲的外交优势。1859年,他援助“受压迫的民族”意大利反对奥地利,获得了胜利。作为报酬,他得到了萨瓦公国和尼斯城。同时,他还竭力重建殖民帝国,最大胆的计划就是派兵去征服墨西哥。然而,这样做使欧洲人怀疑起法国的野心,还萦绕在上一个拿破仑阴影下的英国也认为拿破仑三世是有野心的专制君主。因此,英法两国开始疏远。法国的孤立为普鲁士进行扩张创造了条件。

1861年,威廉一世登上了普鲁士的王位。他在继位初即任命奥托·冯·俾斯麦伯爵为首相,这对欧洲历史和现代政治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俾斯麦以超群的才能和冷酷的手段主宰着德意志实现统一的进程。经过深思熟虑,俾斯麦蓄意挑起了3次战争,打出了锻造德意志的三锤。第一锤是1864年普鲁士同丹麦进行的战争,普鲁士夺取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施坦因两个公国;第二锤是1866年的普奥战争,奥地利战败,成为普鲁士的附属国;最后一锤是1870年对法战争,拿破仑三世兵败被俘,并死于流亡途中。俾斯麦终于消灭了在欧洲的敌人,普鲁士得以主宰了德意志全境,威廉一世也被推上了德国皇帝的宝座。

◎1871年1月18日,在巴黎城外的凡尔赛宫明镜殿里,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接受了其他君主敬奉的“德国皇帝”称号。

1871年1月,在巴黎城外路易十四昔日巍峨、豪华的凡尔赛宫(当时是普鲁士军队的司令部)明镜殿里,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然后,德国又把一系列苛刻的议和条款强加给了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赔款50亿金法郎,德军在爱丽舍田园大街举行胜利阅兵式。法国人决心雪耻,到处寻盟友求帮助。不过,英国看到拿破仑三世垮台后很高兴,俄国人也趁机重新返回东欧,已统一的意大利对继续从法国求得帮助失去了热忱,而俾斯麦则施展巧妙的外交手腕阻止它们脱离德国。

尽管英国坚持孤立政策,俾斯麦仍推行外交和殖民政策,尽一切可能拉拢英国,此外,他还设法运用双边联盟拉拢在巴尔干半岛不断发生冲突的奥地利和俄国。1879年10月,德国和奥地利缔结了一个秘密防御协定,即人们熟知的“两国同盟”——责成两国在遭到俄国进攻时相互支援;如果发动进攻者为另一国家,则双方必须保持善意的中立;假如发动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则双方又有互相支援的义务。

两年后,意大利因法国占领突尼斯而深感愤怒,于是也加入这个同盟。这样,“两国同盟”扩大成为“三国同盟”。根据1882年订立的新条约,假如法、俄两国联合进攻,盟约就适用于三国;如果法国进攻意大利,则其他两国必须给以援助;反之,如果德国遭到法国的进攻,则只能得到意大利的援助,而得不到奥地利的支援;然而,假如进攻来自俄、法以外的另一大国,则缔约国彼此有义务信守善意的中立。

1881年,德国和俄国、奥地利签订了一个中立条约,规定如遇第四个大国进攻,彼此有义务信守善意的中立,并且承诺要相互尊重各自的利益。条约的期限为3年,1884年后又延长了。1887年,德俄两国又签署了一个新的秘密中立条约,即所谓的“再保险条约”。双方约定,如缔约国的一方遭到第三国的进攻,另一方必须保持善意的中立。俾斯麦把这个条约视作自己外交天才的成功范例。他说:“除了上帝,德国已无所畏惧。”

俾斯麦和俄国缔约后还不到9个月,1888年3月,威廉一世就在91岁生日前几天去世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婿腓特烈即位。腓特烈深受英国妻子的影响,对议会和君主立宪制兴趣浓厚,梦想有一天也能使德国走上自由主义和民主化的道路。可是他当时已身患重病,对时局不再有什么影响,在位仅99天就去世了。于是,皇位就传给了29岁的儿子——威廉二世。这位新君主在政治上缺乏经验,但又非常自负,虽然他赞赏俾斯麦,但当白发苍苍的俾斯麦试图改变他时,赞赏马上变成了因受触犯而产生的敌意。

◎俄土战争后,列强希望重建巴尔干半岛的秩序。因此,俾斯麦于1878年代表德国在柏林举行会议,邀请各国派代表出席。他一面让俄国放心,一面平衡英国与奥匈帝国的利益,从而达到了孤立法国的目的。

◎腓特烈和儿子威廉二世1862年时的合影。1888年威廉一世死后,腓特烈继承了德意志的皇位和普鲁士的王位。但在1887年他就已患了喉癌,结果只在位99天便去世了,因而又被称为“百日皇帝”。

◎一幅描绘俾斯麦下台的政治漫画——“领航员离船了”。威廉二世年少气盛,不甘受制于俾斯麦,而俾斯麦也明白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在一连串的政治斗争中感到心灰意冷,于1890年正式下野。

德意志的专制政体不能同时容纳两个他们这样的人物。当然,首相必须退出,因为皇帝是主人。就在1890年俾斯麦递交辞职书、退居乡下的采邑期间,沙皇委派特使来德国就延长“再保险条约”一事进行磋商。威廉二世认为自己不能再继续以前的政策。后来,尽管俄国做出了巨大让步争取同德国达成协议,威廉二世仍拒绝续订“再保险条约”。

对这位在外交上经验不足的皇帝的态度起决定作用的,是枢密顾问霍尔斯泰因和外交大臣比洛伯爵(后来任首相)对世界形势的判断。他们嘲笑俾斯麦诡计多端的外交花招太难捉摸,应该用一个简单的方案取而代之。他们认为俄法结盟是不可能长远的,深信英国也决不会与俄国和法国达成谅解,将会向德国靠拢。因此,德国可以享有自由行动和选择的权利,扮演世界仲裁者的角色。不幸的是,这个估计完全错了。

虽然“再保险条约”未被延长并没有切断德国同俄国的接触,但柏林的做法却引起德国对外政策改弦更张。俾斯麦十分担心且千方百计设法避免的事情现在变成了现实:陷于孤立的俄国开始接近法国。1891年,一支法国舰队访问俄国,受到热烈欢迎。1892年8月,两国总参谋长签订了军事条约,规定如果俄国受到奥地利和德国的进攻,或者法国受到德国或意大利单独的或者联合的进攻,双方应互相提供援助。1894年1月,两国外交部批准了这个军事条约。

欧洲大陆上的主要强国形成对立的两大阵营,双方的分歧渐渐发展成不可逾越的鸿沟。此时的英国正忙于本国事务,没有意识到形势的变化。16—18世纪,美洲的发现和商业革命的兴起促使欧洲各国在海外不断扩张,建立起各自的殖民地。19世纪,工业革命驱使欧洲人再次向海外扩张,攫取了更多富庶和具有战略地位的土地。这两场侵略扩张,英国获得了最多的利益。到19世纪末,大英帝国已经拥有地球上大约1/4宜居的土地,这些土地上居住着4.25亿人口。感到自豪的4150万英国人能够如此夸耀:大英帝国的国旗是永远不落的!

◎1898年7月,一支法国军事探险远征队在马尔尚少校的带领下抵达尼罗河畔的法绍达,显而易见是想在尼罗河流域获得一个立足点。随后,伦敦威胁巴黎,如果远征队不撤走将引发战争。11月,马尔尚率队撤离法绍达。

欧洲其他列强也在竭力寻求新的殖民地,以确保剩余资本和剩余产品有海外市场。但是,他们发现,世界上几乎所有地区都有大英帝国的影子。因此,欧洲其它列强与英国在不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法国与英国在上尼罗河流域和暹罗,俄国与英国在波斯、阿富汗和中国的东北及西藏。英国和德国的矛盾不像英国与其他大国的冲突那样尖锐,如果伦敦和柏林能签订一个条约确保世界和平,也未可知。

1898年,这样的条约有可能订立了。深感孤立的英国大臣约瑟夫·张伯伦曾对德国驻伦敦大使哈茨费尔德伯爵说,英国必须放弃它光荣的孤立政策,寻找一个盟友。他建议两国以相互谅解为基础,调和现有分歧,结成一种不亚于参加三国同盟的关系。但是,由于德国政府无法消除自己被当作英国在大陆上的利剑为英国利益服务的怀疑,反而希望自由行动,从英国和俄法可能发生的冲突中得到好处。

尽管遭到了失败,张伯伦还是不愿放弃,因而,布尔战争爆发后德皇1899年11月访问英国时,他又重提了结盟的事情。威廉二世先后两次接见张伯伦,并同他有过一次冗长的秘密谈话。后来,张伯伦在莱斯特的一次公开讲话中提到:“伟大的海上强国英国和陆军强国德国之间的天然联盟,将会是未来世界强大的一个势力,是和平的一个因素。”可是,德皇的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比茨对此泼了冷水。

◎在这张照片上,留着海神尼普顿式胡须的提尔比茨(中)正和威廉二世(左)在交谈。日后,他们为自己所做的那个漫不经心的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德国制定的海军扩充计划促使英国与法俄结成了同盟。

俾斯麦拒绝建设一支强大的适于远洋航行的海军,因为这一行动会激起与英国的海军竞赛。提尔比茨却认为德国远洋舰队不会激起两个大国的竞争,反而会与英国联盟。在他看来,如果德国建设起强大的舰队,英国人就会寻求与德国人的友谊,不会向德国人挑战了。

为了实现结盟而进行的最后一次努力,完全是出于德国驻伦敦使馆一等秘书埃卡德施泰因个人的主动精神。然而,由于柏林当局坚持缔结要有英国议会批准的正式盟约,而英国政府又反对这样密切的联系,这次协商同样也不了了之。不过,只要英国不参加德奥或法俄任何一方,欧洲的和平是能保持的。遗憾的是,这种和平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

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逝世后,局势便发生了逆转。女王偏爱德国事物,而她那喜欢与异端为伍的儿子显然偏爱法国事物。1855年,爱德华被带往法国访问时,曾对拿破仑三世说:“您有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愿做您的儿子。”他的这种偏爱,历久不变。1899年爱德华再次访问巴黎时,向刚入主爱丽舍宫的卢贝特说:“总统先生,我认为您和我可以办一些好事。”卢贝特回答:“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我的希望。”母亲在世时爱德华还不可能与她对抗,但她崩殂后,他便可付诸行动了。

外交革命

在那些同盟缔结的条约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一个,就是1902年1月英国和日本缔结的《英日同盟》条约,其内容为:缔约国双方相互承认有权保护自己在中国和朝鲜的利益,如英国在中国、日本在中国和朝鲜的“特殊利益”遭到他国威胁,或因中朝内部发生“骚乱”而受到侵害,两国有权进行干预;缔约国一方为保护上述利益而与第三国作战时,另一方应严守中立;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攻时,另一方应予以军事援助,共同作战。条约有效期为5年。秘密条款还规定:两国海军应配合行动,在远东海域保持优势。

这个条约对日本来说,其重要性是无以复加的——此条约意味着日本已被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承认了,并享有平等条件。随后,日本进攻俄国并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这是影响巨大的一件大事,整个亚洲大陆乃至全球,凡是有色人种和白种人相接触的地方,人们都察觉到了。它不仅是对俄国的打击,而且是对一切西方列强的打击,对英国也不例外。同盟不仅将英国在大洋洲各殖民地惧怕的一个强国化为一个友邦,还在太平洋上得到了一个强大的海军同盟,减轻了在远东地区所受到的压力。

◎和大英帝国以对等的条件缔结了同盟,使日本国民众感到欢欣鼓舞;而英国人对与黄色人种缔结关系平等的同盟却表示出无限地感慨。

英国既已摆脱孤立签订了一个同盟条约,也就不踌躇签第二个。它决定弥合跟法国的旧隙。这时,“有魔力的国王”爱德华七世的才能,为此铺平了道路。1903年5月,他不顾进行正式国事访问将会遭到冷遇的忠告,径往巴黎。他到达时,法国民众面带愠色,默不作声,有人还奚落了几声“布尔人万岁!”和“法绍达万岁!”但爱德华七世毫不介意。忧心忡忡的副官嘟囔道:“法国人不喜欢我们。”爱德华七世回答说:“凭什么他们就该喜欢我们?”然后,继续从马车上向群众点头微笑。

爱德华七世抛头露面了四天:出席了总统府的国宴和外交部的午餐会,在万森检阅了军队,在隆尚观看了赛马,参加了歌剧院的特别演出盛会,幕间休息时间同观众打成一片,并向一个著名女演员用法语表示祝贺,缓和了气氛。所到之处爱德华都发表演说,讲得谦和有礼,机智圆通。在爱丽舍宫的演说中,他说:“我自童年时起,就认识巴黎。我曾经时常访问她,我一直对她的无比美丽和市民精神,满怀敬慕。我将永远不会忘记,总统先生,我在你本人、你的政府和你的人民款待中所受到的欢迎,这使我相信,我的访问将会使我们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重新恢复,促进我们之间有助于双方利益的那种睦谊。”

◎要留意的是,英法协约消除了两国之间的各种摩擦,但并非一纸盟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经过摩洛哥危机之后,同盟关系变得越加牢固。

当爱德华离开巴黎时,群众山呼“吾王万岁”了。一个比利时外交官报告说:“这个国家人民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变是少见的。他赢得了所有法国人的心。”不出两个月,法国总统卢贝达访英国,在伦敦受到极热烈的接待。商谈漫长且艰难,因为讨论的范围过大,涉及全部殖民地的利益,所以,双方一再讨价还价。可是,出于一种“对德国的普遍反感”,经过大臣们艰苦努力、排难解纷,英法终于言归于好,在1904年4月签订了全面的协约。后来,任法国总统的彭加勒曾以法兰西精密的语法说出了同样的语句:“我的同胞中没人会忘记英王爱德华在这个决定性时刻给予那项永世长存的亲善工作可喜的推动力。”

◎日军对旅顺港的包围与塞瓦斯托波尔的围攻(1854—1855)极为相似。日军全力进攻203高地(俄军的防御轴心),终于将守军逐出了阵地,但俄军的机关枪和大炮也对日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

《英法协约》包括三个协议,不但谈妥了关于摩洛哥和埃及的问题,而且澄清了关于西非、暹罗、马达加斯加和新赫布里底群岛的一些突出事情。法国放弃了它在纽芬兰捕鱼的垄断权。作为交换条件,英国在西非几内亚的冈比亚河和尼日尔河地区与塞内加尔之间的边界问题上作了重要让步;调整了两国在新赫布里底群岛实行的共管制度,并划定了在暹罗的势力范围,以及解决了马达加斯加岛和桑给巴尔岛的关税争执。最重要的是北非,法国承认了英国在埃及的实际地位,英国则承认了法国在摩洛哥的优先要求和利益。

协约成了事实,德国国内的反应不一。柏林的政府当局特别是霍尔斯泰因仍认为它没有带来什么联盟,只不过是对悬而未决的争执做了合乎常理的解决,从而结束了长期的摩擦,但两国联合不会真正持久,估计1904年2月爆发的日俄战争会迫使英国站在它的盟国日本一边,法国站在俄国一边。可这种推测却是缺乏现实基础的,无论是英日关系还是俄法关系都没有影响英法协约,因为局限于日俄两国的战争仅仅要求英国保持善意中立,而同俄国的军事同盟只是在欧洲同三国同盟进行战争的情况下,才对法国产生义务。

威廉二世怒不可遏,企图另外打造一个新组合。他似乎已经想出两种可使英法协约丧失效力的办法。第一种是凭借以武力为后盾的外交胜利来昭示世界,友好协约根本不具效力,并表明世界上的重要协议如果没有德国的参与是不成的。第二个办法是和沙皇密谋,将俄国拉进德国的势力范围,其最终结果是把法国也拉进来,建立一个反对英国的德俄法组合,造成俄法同盟决裂,并使英法协约与德奥意三国同盟相对立,同时又像俾斯麦时代一样获得俄国的保证。

◎1905年3月31日,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图为德皇的大批随从骑着马慢慢地通过丹吉尔拥挤街道的情景。德皇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列强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

1905年,俄国已在争夺朝鲜和满洲的战场上败于日本人之手,它在军事上的积弱无能已天下共知,欧洲因之失去平衡。各国政府都在同一瞬间意识到,不论哪一国政府,如果有心要趁此时机开启战端,法国势必要在无盟国的情况下单独作战。德皇受到首相比洛的鼓励,立即抓住这一引人注目的时机,咄咄逼人地显示了德国日益增长的力量。3月底,当法国开始对摩洛哥进行“和平渗透”,不仅想把该国的全部国债集中在自己手里,而且要使其海关和军队也受自己控制时,德皇在巡游地中海的途中亲临了丹吉尔港。

威廉二世逗留了两小时,对苏丹做了一次访问,且发表了一篇演讲,强调他以保护摩洛哥的独立和主权为己任。此言一出,举世为之轰动——这不啻是给法国下了战书。巴黎的外交部确信能得到英国的支持,于是甘冒战争风险,做出了愤怒的回应。但是,考虑到俄国同日本作战惨败,继而因革命兴起已遭到削弱,而英国的主要力量——皇家海军不能靠轮子跑上陆地,德国陆军的绝对优势和目空一切的威胁,法国总理府痛苦地作了让步。他们建议德国按照英法协约解决两国之间的殖民地争端。为了使法国在国际上受到耻辱,英法协约失去效力,使双方认识到彼此的支持毫无价值,从而重新考虑同德国结盟,德国坚持召开一次国际会议,讨论摩洛哥的形势。

1905年夏天,德皇又邀请沙皇尼古拉二世到芬兰湾的布页科,在没有大臣的陪同下,进行了秘密会谈。他草拟了一个巧妙的条约,约定如果德俄双方之一受到一个欧洲大国的攻击,另一个将有义务在欧洲给它支持。当然,威廉二世也非常清楚,俄国不可能失信于法国而接受他的条约,他的打算是,此条约成既定事实后再邀请法国。他认为,只要双方君主签字,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威廉二世口若悬河、能言善辩,尼古拉信服地签了字。

◎在这张照片上,德皇威廉二世和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互示友好,各自穿上了对方国家的军装。尽管他们是表兄,可他们的国家确是对手。

威廉二世对如此戏弄表弟感到踌躇满志、兴高采烈。他弥补了致命的失误,使德国的后门安全了。包围圈打破了,整个局势似乎就要变得对德国有利了。但他所看到的仅是一个幻影。沙皇将条约带回国,大臣们看了之后惊恐万状,向他剖析威廉二世诱使他干了一件自相矛盾的蠢事:在一场可能爆发的战事中,如果站在德国那边,他就抛弃了与法国的同盟。沙皇在群臣面前颜面尽失,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他恨威廉二世这样作弄他,决定今后不再信任这位表哥。于是,这份条约被搁置起来,虽然它从来没有被正式废除,但实际上已经夭折了。

同俄、法结成欧洲大同盟的计划失败后,摩洛哥问题成为破坏《英法协约》的主要手段。德国指望在号召的国际会议上解决此问题,然而,命中注定它又要失望了。由于德国的催逼,1906年1月,会议在西班牙南部港口城市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从一开始,德国人便发现他面对的是比自己更强大的恃强凌弱者。阿尔赫西拉斯距离直布罗陀的英国海军基地仅有几英里,英国早把整个大西洋舰队和地中海舰队都调集于此,包括20艘战列舰、数10艘巡洋舰和驱逐舰及其它舰艇,阵势很是吓人。会谈期间,英国人利用一切机会,邀请各国与会代表登上一艘名叫“英王爱德华七世”的旗舰,并设宴款待他们。

◎1906年1月,德国召开了阿尔赫西拉斯会议,由于英、俄支持法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协议。

英国海上力量的威胁,使德国在这次会议中没有任何收获。虽然通过了在形式上承认摩洛哥独立的决议——这意味着如果时机到来,德国可以合法地再次提出摩洛哥问题——但法国同西班牙一起负责掌管摩洛哥的警察,仍保证了法国在当地的影响力。最重要的一点是,德国非但没能够搞垮英法同盟,反而加强了它。英国政府不仅答应给法国外交上的支持,而且还暗示,一旦德国进攻法国,英国不会保持中立。虽然英方拒绝书面保证给予法国武力支持,但双方的总参谋部人员举行了正式会谈,制订了一份共同作战计划,作为预防措施。

爱德华七世不断出国访问,罗马、维也纳、里斯本、马德里,且不限于仅拜访王室。他每年都去马里安温泉疗养,并在那里同外号为“老虎”的法国总理乔治·克列孟梭各抒己见。“老虎”对爱德华七世说,有朝一日法国需要帮助的时候,仅靠英国的海上力量是不够的。他请国王注意,拿破仑是在特腊法尔加尔角受挫,但最终却是在滑铁卢被彻底打败的。当时,英国的军事体制正在全面刷新,布尔战争已显示出英国陆军在组织上的许多缺陷。历届陆军大臣并非怠于发动改革,各种方案虽接二连三地被提出,但都石沉大海,因为多数党一直主张缩减陆军预算。对此,新任陆军大臣理查德·霍尔丹反抗道:节约和效率并不是对立的。他相信,可以用比过去少得多的钱打造出一支军队,但如果想要一支精良的军队,即使费用再多,也再所不惜。

◎理查德·霍尔丹(1856—1928),1879年进入律师界,1890年成为王室法律顾问,1895年当选议员,1911年被封为子爵。他最大的功绩是在担任英国陆军大臣期间(1905—1912)进行了军事改革。

英国正规陆军在新体制下进行了周详严密的训练、组织和准备工作。这支军队包括6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由4个旅组成),炮兵队、工兵队、医疗队和运输队也是一应俱全,一共有14.5万人和6.7万匹马。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立即组成一支“远征军”跟法国人并肩作战。第二线军队负责沿海防务,由旧民兵、志愿兵以及义勇骑兵组成,共20万人,分成14个步兵师和14个骑兵旅。平时,每个师各由一名少将训练指挥,并在陆军部的指示和监督下负责行政事宜。旧有的民兵预备队取消,代之以一个特别分遣队,用于补充战争动员时担任辅助任务的勤务部队。此外,大学和其他公立学校还成立了军官训练团,必要时,可大量地供给受过训练的品质优良的军官。

协约中的俄国,地大人多,诱惑着整个欧洲。尽管在对日战争中声名狼藉,但只要想起它那惊人的人口、资源和潜力,英国和法国就感到心宽胆壮;反之,德国人则提心吊胆、寝食难安。英国同日本结盟阻止了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并使俄国对君士坦丁堡和海峡地区的觊觎未能得逞。然而,德国太咄咄逼人,以致英俄消除敌对情绪、清除旧有分歧的愿望变得迫切。英国此时已对奥斯曼帝国失去兴趣,这为英俄双方就各自在亚洲的殖民目标达成谅解扫清了道路。同时,法国也殷切希望它的两个盟国能言归于好。于是,在法国的热心促成下,两国开始正式谈判。最后,按照英法协约的榜样,英俄在1907年8月31日签订了英俄协约,解决了发生摩擦的3个地点——西藏、阿富汗和波斯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

对于西藏,英俄同意中国(清)是西藏的宗主国,保持西藏领土完整,英俄双方不能吞并西藏,绝不干涉内政,不索取铁路、公路、电报和矿山租让权或其它权利;不派遣代表到拉萨,只通过中国政府和西藏办理交涉。关于阿富汗,俄国承认它不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英国对其有特殊利益,保证不派遣任何代表到喀布尔,同它的一切政治关系均以英国为中间人;英国声明,没有改变阿富汗政治地位的任何企图,只就和平的意义来运用它的权力,绝不策划或鼓励任何反俄的举措;同时,两国承认对方在阿富汗享有完全平等的商业机会。最重要的是关于波斯的问题。英俄承诺波斯的完整和独立,并保持对其它一切国家的工业和贸易的门户开放。波斯被划分成3个区域:北部和西部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和东部是英国的;双方的势力范围中间有一个中立地区,在这里两国得自由获取政治或商业的让与权,但同时放弃在分别划给双方的势力范围以内的任何这类的自由。

与英法协约在英国和法国受到欢迎的情况不同,英俄条约在英国和俄国都不大受欢迎。俄国由于对日战争失败引发了国内革命,英国公众对沙皇应付这种局面采取的严厉镇压措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爱德华七世认为,为了去除萦绕在脑际的疑虑与隔阂,进行王室的友好接触势在必行。1908年,他乘御用游艇前往雷维尔(爱沙尼亚的塔林港)进行国事访问,不仅同沙皇进行了亲切的交谈,还同皇后跳了一曲华尔兹《风流寡妇》,这支舞居然使自戴上罗曼诺夫王朝的后冠以来一直都郁郁寡欢的皇后嫣然一笑。不过,这次会晤还是在英国议会中引起三名议员的批评,国王出于报复拒绝邀请他们参加在白金汉宫为全体议员举行的花园茶会。

◎1908年英王访问雷维尔期间,登临沙皇御用游艇时拍摄的照片。为了显示友好,他们也各自穿上了对方国家的军装。

英俄协约触怒德皇的程度不亚于英法协约。威廉二世认为他那身躯肥硕的舅父是个马基雅维利式的敌人,是策划建立德国包围圈、实施反对德国联合行动的元凶。“他是一个魔王!”在有三百名宾客的午宴上,德皇激动地说道:“你们想像不出他是一个怎样的魔王!”在英国,爱德华七世以个人的和蔼可亲赢得了“和平缔造者”的美名。英国流传这样一首受人欢迎的歌谣:

只要有一位像爱德华七世这样的好国王,就不会发生战争。

然而,欧洲好似游戏棒那样叠得盘根错节,所有强国都已加入两大敌对的联盟体系,抽动一根就不能不牵动其余。每当发生重大争端时,两方的成员即使对争端持怀疑态度,也不得不支持各自的盟国。它们担心自己的同盟瓦解后,自己会被孤立,从而遭受危险。因此,就算是小小的争端,往往也会成为重大危机。两大联盟的所有成员国,不论愿意与否,都将卷入其中。

走向战争

俾斯麦有言在先:“巴尔干地区的一些混账事儿,会点燃下次的战火。”当民族主义已在西欧和中欧获胜时,在东欧和南欧,奥地利帝国、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仍是各民族的“牢狱”。不过,由于民族主义运动已在他们四周取得成功,这些牢狱中的居住者正变得愈来愈难以控制。最初的缺口是土耳其的巴尔干臣民打开的。塞尔维亚人早在1804年就举行过起义,但到1815年时,才在奥斯曼帝国内部获得一个自治地位。其后,希腊人经过1821至1829年的持久独立战争后,从土耳其赢得了完全的独立。罗马尼亚人稍迟些,于1859年赢得自治。

◎1804年,塞尔维亚人举行起义。土耳其人趁欧洲忙于对付拿破仑之际,调集大军镇压。1813年,塞尔维亚人打了败仗。土耳其人重新占领了这片地区后,肆意劫掠屠杀。这种形势下,塞尔维亚人于1815年再次发动起义,并且得到了相当大的自治权。

英法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成功阻止俄国后,奥斯曼帝国得到了20年左右的相对和平时期。这20年,巴尔干半岛、克里特岛和亚美尼亚,不同种族、宗教集团的叛乱不断发生。1871年,在法国败于德国后,俄国重又推行积极的反土耳其政策。1877年,奥斯曼帝国与俄国战火又起。战争的结果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黑山赢得独立。如果不是欧洲其他列强阻止的话,俄国会把土耳其人全部从欧洲排挤出去。

同时,英国、法国、奥地利也在攫取奥斯曼帝国的领土。1878年,奥地利得到了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这两个省份的托管权;1881年,法国夺取了突尼斯;1882年,英国占领了埃及。所以,奥斯曼政府为了对付内部叛乱和外部侵略,求助欧洲最强的军事大国——德国,进行军队改革、走近代化道路的事情,毫不奇怪。一个德国军事顾问团被请来帮助奥斯曼建立军事院校,结果,大部分受训的奥斯曼军官明显地被打上了普鲁士的烙印,变得越来越亲德了。

◎1876年的漫画,显示俄罗斯(牵狗的人)怂恿巴尔干各国攻击奥斯曼帝国(远处的背影),而攀在栅栏上警察约翰·布尔(英国)则警告沙皇要小心行事。

1896年,一部分驻守在马其顿的尉官和校官组成了一个秘密的政治团体,即“青年土耳其党”。1908年夏天,他们发动政变,一举成功,建立了一个效法西方议会政体的立宪国家。已经自主但仍受土耳其统治的保加利亚,利用当时的混乱形势于10月5日宣布独立。这些事件尽管令人震惊且意义重大,却完全被维也纳政府正式兼并名义上属苏丹、事实上已属维也纳的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事件所掩盖。

与此兼并事件最有利害关系的就是塞尔维亚。若干年来,特别是1878年以后,在塞尔维亚小而古老的国家里,民族意识就在迅速地成长,建立强大且统一的塞尔维亚国家的理想影响着许多人。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塞尔维亚人带着期待的心情观看同胞的宣传。维也纳单方面采取的兼并,对其边境对统一投以热情的塞尔维亚人来说,自然是一个震撼。塞尔维亚政府坚决反对,提出强烈的抗议并动员了军队,同时,还呼吁俄国,理所当然地期待它作为“斯拉夫兄弟”的同情,并给予支持。一时间,人们都在猜想战争已迫在眉睫,欧洲的和平全系于俄国的态度。

奥地利采取的独立行动也使德皇怒气冲天:“这是对土耳其的侵略!”他在有关公文上这样批注:“是英国可以对中欧大国妄加猜疑的好材料。维也纳……已经可恶地欺骗了我们。……英王现在将会把‘条约的防卫’铭记在他的旗帜上了。……爱德华七世赢了我们一个大回合。”可是,他又无可奈何,因为他很清楚,奥地利是德国唯一坚定的盟国,不能与之争吵;除承认这个吞并而外,别无它法。德皇以戏剧性的语气宣称,如果盟友被迫动干戈,一位身穿“闪耀甲胄”的武士将会出现在其身边。1909年3月底,柏林通知俄国,如果俄国援助塞尔维亚,那它不仅是对奥地利宣战,也是对德国宣战。

◎一幅描述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被奥地利踩在铁蹄下的土耳其漫画。维也纳兼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举动也激起了奥斯曼帝国极大的愤怒,因为这两省在法律上还在苏丹的统治下。

俄国虽然愤怒,但是由于在1904—1905年的战争中败于日本,接着在1906年又非常困难地镇压了国内革命,元气已经大伤,尚未喘过气来,并没有作战的准备。英国和法国对奥地利的行为表示遗憾。但总的来说,它们对巴尔干事务不如对与德国的关系那样关心。于是,两国从旁斡旋,使俄国政府让了步,塞尔维亚也就只好忍气吞声暂且默许了。土耳其从奥地利得到220万镑作为放弃两个省份的补偿,保加利亚也一次性付出500万镑结束了对奥斯曼政府的进贡。危机结束了,同盟国获得了胜利,但俄国和塞尔维亚无法忍受遭受到的失败,他们对德国和奥地利的怨恨反而更深了。

德皇威廉二世并不是唯一一位为波斯尼亚危机所困扰的君主,英国国王也深受困扰。爱德华七世在宫中收到消息时,震惊不已。在场的人从来没有见过他那样激动,那样心烦意乱。尽管此后没有爆发什么新的惊人事件,但爱德华七世却发作了几次心脏病。医生断定国王的时间不多了。1910年1月,爱德华七世在前往马里安温泉和比亚里茨以前,祝贺德皇生日快乐,送了一根手杖作为贺仪。4月底回英国后,他处理国事时并未露出精力衰竭的迹象,但一个月后,噩耗传来——爱德华七世因肺炎在白金汉宫逝世了。公众知道国王病了,却没想到他会离去得这样快。

◎晚年的爱德华七世,他的鬃毛猎犬踯躅在身边。

爱德华七世临终前的日子被人认为是“生命不息、忙碌不止的回光返照”。1910年4月24日星期三,国王从法国比亚里茨游历回来时,已经咳嗽不止,但仍去皇家歌剧院看了戏。第二天,他应付了一些会谈后,晚上才去看大夫。周五晚上,国王不顾医生的劝阻,又去听歌剧了。周末,他下榻王室属地诺福克桑德林姆宫,并在大风大雨中亲自监督装修工修缮宫内的主厅。几天以后,爱德华七世身染重病。这显然是因为他在乡间度假时,受了潮湿气候的影响,此外,因淋雨而造成的感冒也是原因之一。尽管如此,国王仍继续处理国务,而且,就在5月5日那天下午,还在问他的赛马“飞跑女巫”是怎样在赛马大赛上获胜的。

民众聚集在白金汉宫周围,焦急地等待着国王的最新消息。第二天,当太阳从云雾后面钻出,并且比一年中的任何时候都光彩夺目的时候,人们开始振奋起来;当寒冷的小雨下起来的时候,人们的心便又沉了下去。不久,有消息称国王已经处于病危关头。那天中午,爱德华七世在白金汉宫接见财政顾问时,还吸了一支雪茄。用过午餐回到寝室后,就昏倒在敞开的窗子前。由于长年吸烟,国王40岁时就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御医们曾劝他少吸烟,但他把医生的话当耳边风,根本不去理会。到了60岁,连续发作的支气管炎使他的呼吸越发困难了。

◎前来参加英王爱德华七世葬礼的欧洲八国君主,中间坐着的是乔治五世,站在他身后的是脸上留着举世闻名翘胡子的德皇威廉二世。

亚历山德拉得到丈夫病重的消息,立即匆匆赶到宫里。爱德华临死之前,王后通知了国王最喜欢的情妇——爱丽丝·凯佩尔夫人,并让她与王室成员一起守候在国王的床前。5名医生迅速奔到国王的床前,可是已经无济于事,为了减轻他的痛苦,只好给他注射了吗啡。午夜来临前,国王与世长辞了,终年68岁,统治英国仅9年时间。当爱德华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宫中陷入一片惊慌时,王后这样说道:“至少我现在知道,他将会在哪里了。”

世界各国对这突如其来的消息的惊愕程度,并不亚于英国。俄国说:“我们失去了外交的支柱。”在法国,据《费加罗报》的报道,英王逝世引起了“深深的哀痛”和“惶恐不安”;巴黎大街上灯柱和店家的橱窗因为失去了一位“伟大的朋友”,都披上了黑纱,马车夫的鞭子上也系着黑绉纱蝴蝶结;甚至在其他城镇,也可以看到挂着黑纱的英国故王相片。在东京,不忘英日同盟之功的家家户户,挂着两国国旗,并在旗杆上缠着黑纱。在德国,不论感情好不好,是按常规办事的,陆、海军全体军官服丧八天!在领海内的舰队鸣炮致哀并下半旗,帝国议会全体肃立谛听议长宣读唁电,德皇亲自去英国大使馆吊唁。

欧洲各国帝王纷纷赶到英国参加爱德华七世的葬礼。德皇也乘坐他的“霍亨索伦”号游艇,在4艘英国驱逐舰的护送下来到了英国。他将船停舶在泰晤士河口后,乘火车抵达维多利亚车站,到站后,他受到表弟、新王乔治五世的欢迎。5月20日上午爱德华七世出殡时,至少有包括威廉二世在内的9位外国君主、5位储君、40多位宗室贵胄、7位皇后,不计其数的王公贵族、达官显贵,和为数不多的来自非帝制国家的特使参加。

议会塔尖沉闷的钟声响了九下,灵柩裹着王旗,由20名身穿蓝衫、头戴草帽的水兵抬着紫、红、白相间的炮车。阳光下,闪烁着的“剑光”——德国、俄国、奥国显赫的轻骑兵和重骑兵,以及爱德华曾任名誉官长的其他国家的骑兵部队,在立正致敬。灵车由英国骑炮兵队曳着,其两面是黑压压的人群,鸦雀无声;阻拦人群的近卫军警戒线,纹丝不动。皇家近卫骑兵队的乐队奏着《扫罗王》的送葬曲。送葬的行列就在警戒线之间徐徐前进。长长的出殡队伍,沿着白厅、林荫大街、皮卡迪利大街和海德公园一直到帕丁顿火车站,遗体将从那里送往温莎安葬。

◎灵柩要先停放在威斯敏斯特教堂祭奉3天。在此期间,灵柩由王家卫队守候,老百姓可以悼念。英国人把这项仪式称为“躺在国家的怀抱中”。

伴随灵车走着的是爱德华七世的63名侍从副官,全部都是贵族,英国的3位陆军元帅在最前面,6位海军元帅在最后面。爱德华七世的坐骑,由两名马夫牵着,鞍在人不在,马镫上马靴倒置;鬃毛猎犬踯躅在后面,更添了睹物思人的伤感。接下来的是大队伍:穿着有中世纪纹章战袍的传令官们、银杖侍从、白官仗侍从、王室侍从武官、苏格兰弓箭手、假发黑袍的法官们、深红法衣的高等法院的首席法官、紫色长袍的主教们、戴着黑丝绒礼帽和伊丽莎白式饰边衣领的王室卫队成员、号手。再接着就是帝王的队伍。前排居中的是新登基的英王乔治五世,左侧是爱德华七世的兄弟康诺特公爵,右侧是德皇威廉二世。威廉二世,骑着青灰马,穿着嫣红的英国陆军元帅服,手执着元帅杖。他后面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希腊国王乔治、挪威国王哈康、西班牙的阿方索、葡萄牙的曼努埃尔、缠着穆斯林丝头巾的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德、比利时国王阿尔贝、奥地利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的继承人尤素福王子。

◎缓缓行进在伦敦大街上的爱德华七世的出殡队伍途径维多利亚女王铜像时的留影

继帝王之后是皇室贵胄:日本天皇的兄弟伏见宫亲王、俄国沙皇的兄弟米哈伊尔大公、意大利国王的兄弟奥斯塔公爵(穿着天蓝衣着、戴着翠绿羽翎头盔)、瑞典国王的兄弟卡尔亲王、荷兰女皇的丈夫亨利亲王,再就是塞尔维亚、罗马尼亚和门的内哥罗的王储们。他们后面是一辆玻璃车厢的马车,载着新寡王后和她的姊妹俄国皇太后,再后是12辆马车,载着各国的王后、贵妇以及东方各国的王公显贵。再后面是德国的小诸侯:汉诺威、萨克森-科堡、萨克森-哥达和萨克森-科堡-雷宁根的大公们。此外,还有暹罗的一个亲王,波斯的一个亲王,前法国奥尔良王室的五个亲王,戴着金流苏土耳其帽的埃及总督的兄弟,穿着浅蓝绣花长袍的大清帝国载涛贝勒。在这绚丽壮观的行列中有三个穿着便装的人:瑞士的加斯东-卡兰先生,法国外交部长皮雄先生和美国的特使、前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葬礼上,德皇百感交集。他在公开场合举止得体,和英国亲戚在一起时黯然神伤,但私下又不禁倨傲自得——舅父已从欧洲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他的时机到了,就按捺不住玩起新的阴谋来。面对自己已为三国协约包围的情况,德皇力图恢复俾斯麦的“再保证政策”。1909年2月,他同法国缔结了一个关于摩洛哥的协定;1910年,同俄国缔结了另一个关于它们各自在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利益的协定。此外,英德两国也欲达成真正的和解。虽然英国劝说德国将海军计划放慢、承认英国是霸主的一切尝试失败了,但在其他问题上一直没有停止过协商,并且在争执的有关德国修建经中欧穿越巴尔干、土耳其至中东的“巴格达铁路”问题上,达成了一致——英国得到了从巴格达到波斯湾铁路末端的修筑权。

◎游弋于阿加迪尔港外的“豹”号炮舰

这些协议本应该能造成三国协约的瓦解,然而1911年的扰攘事件却使三国协约更加巩固。1911年,摩洛哥出现的危机比1905—1906年的更加严重。动乱中,法国人声称居住在那里的欧洲人的生命安全处于危险之中。为此,法国政府派遣一支军队前往救援,于4月在拉巴特登陆,5月21日占领首都非斯。尽管法军指挥官接到严格命令,不得有看似威胁苏丹君主权或否认该国领土完整的行动,但德国人却猜疑这是法国为攫取整个摩洛哥而迈出的第一步。德国政府表态:“倘若法国军队觉得有留驻非斯的必要,使得苏丹只有在刺刀的援助下才能维持统治,那么整个摩洛哥问题将重新出现。德国将认为阿尔赫西拉斯协议已是一纸空文,各签字国有恢复行动的完全自由。”

1911年6月23日,乔治五世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加冕。上午8时,教堂里已挤满了准备在这里逗留一天的人们,大街上也挤了成千上万的人。他们等上几个小时,为的只是能看上一眼从这里经过的王家队伍。室内的昏暗、室外的阴云,与前来参加仪式的人们鲜艳华丽的礼物、珠宝饰物形成鲜明对比。仅一周后的7月1日,德国海军的“豹”号炮舰奉命驶入摩洛哥港城阿加迪尔;7月2日清晨,巡洋舰“柏林”号也进港,停泊在“豹”号之侧。德国计划控制摩洛哥南部,其驻各国的使领馆说,摩洛哥南部的德国公司请求政府派兵把他们从当地人的野蛮中拯救出来。问题是,发生了所谓攻击事件的地区,根本就没有德国公司。唯一的获救者是汉堡某贸易公司的一位代表。三天前,他在75英里外的小城摩加达接到命令,要他立即赶往阿加迪尔等待“被救援”。

全欧洲各国窃窃私议的都是一个词——“战争”。就在这个月里,法国和英国总参谋部共同签署了一份备忘录,明确规定战争到来后,英国一旦出兵介入,步兵师应在动员的第四天上船,骑兵在第七天上船,炮兵在第九天上船;第十二天时,所有部队将在勒阿弗尔、布伦或鲁昂登陆,然后改乘火车在莫伯日地区的指定地点集结,这样在第十三日即可投入战斗。英国陆军参战之后配属于法国陆军,部署的地区将是法军防线的延伸地区,担负警戒翼侧的任务,防范敌方的包围。时间表来得正是时候。

◎漫画《我以为是纸!?》,英国在危机时支持法国,加强了两国之间的紧密关系,所以英法已成为军事联盟。

英国为了向世界宣告自己是法国坚固的后盾,选择财政大臣大卫-劳合·乔治为传达人。7月21日,他在伦敦市长官邸发表了一次演说:“我必须说这一点,我认为不仅为了本国的最高利益,而且也为了世界的最高利益,英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来维持它在各世界大国中间的地位和威望。但是,如果我们被迫陷于这样一种处境——英国不得不放弃若干世纪以来由于英勇行为所赢得的伟大地位;英国的利益受到严重影响,在国际上却被认作无关紧要——和平才能得到保证的话,那么,我要郑重地说,以这种代价换取的和平将是我们这样的大国所不能忍受的耻辱!”

这种宣告不仅限于英国的官方发言人,议会反对党的领袖们也认为最好警告一下德国,要德国不必指望政党之争会使英国陷于瘫痪,他们说:“如果任何人认为我们因为国内有困难,便会容许自己被清除出欧洲地图,我们就会这样说:‘这些人完全不了解英国人民的性格和反对党的爱国心。’”幸而英国政府的坚定态度把德皇吓住了,遏制了德国官方黩武的激情;而大多数德国人对处于非洲的这片雾气弥漫、瘟疫肆行的热带雨林并没有真正的兴趣,也肯定不愿意冒战争的风险去攫取它。无奈之下,德国人只能寻找摆脱困境的出路。德国人知道,只要与法国和解,英国就不会向其盟友提供援助。

德国完全同意把摩洛哥交给法国,但作为补偿,它要求得到法属刚果地区。起初,德国人要价甚高,坚持要法国交出整个刚果。但是,法国在英国的支持下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到1911年11月初,拖拖拉拉的交涉才有了结果——法国政府通过自己坚定的态度迫使德国承认法国对摩洛哥的保护权,法国同意割让刚果殖民地的部分地区、通向刚果河的通道和一块狭长的海岸地区。这对法国而言,是重大胜利,对德国则是莫大羞辱。英法,团结得更紧密了。

世界之战

德国的让步纵然不是受了英国的影响,也是因为近东的局势。三国同盟的一个重要成员——意大利,已经对土耳其发起了进攻。意大利在加入同盟国时就已表明,条约不适用于其与英的关系,因为意大利半岛拥有漫长而不易设防的海岸,必须依靠称霸海洋的英国。一旦英国和中欧疏远,意大利就必然抛弃它的盟友。早在1902年,意大利就同法国签订了一项秘密协定,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利益;作为法国承认意大利对的黎波里地区的利益的回报,协定还约定两国中的一方遭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严守中立。而且,英德关系日趋恶化也促使意大利脱离柏林和维也纳,虽然它仍是三国同盟的成员国,但它正日益强烈地谋求向协约国靠拢。

1908年,意大利已经开始了对的黎波里地区的经济渗透,正式兼并只不过是时机问题。但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发生后,作为“先头部队”的意大利商人和工程师却发现自己处处受到新任命的土耳其官员的阻挠;同时,德国的考古学家和地质学家在的黎波里的科学调查也显得加倍热心。双方的活动可有什么联系?英国似乎要永久占领埃及。法国已雄踞阿尔及利亚和突尼斯,和德国的协调又给它在摩洛哥自由行动的权利。剩下的只有的黎波里这一隅之地了。意大利大为惊慌,看到自己大有被挤出北非沿海而分不到一杯羮的危险,于是要求苏丹允许意大利占有的黎波里,并且不及答复就宣战了(1912年9月)。

◎1911年,意大利人夺取了土耳其在北非利比亚的属地,由此开始了巴尔干纷争的第二个回合。

意大利人没有遭到多大抵抗就占领了的黎波里的沿海城镇,但是在腹地,受阻于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联合抵抗,战果不多。看上去战争将要无限期拖延下去的时候,奥斯曼政府突然同意和意大利商谈——奥斯曼卷入了另一个更加严重的冲突:1912年10月,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巴尔干同盟,联合对抗土耳其帝国,并且在几个星期之内使之屈膝。土耳其战败后呼吁欧洲列强进行调解,再次把欧洲推向全面战争的边缘。

奥地利对巴尔干同盟这种迅速胜利尤感不安,因为这不免会使塞尔维亚趾高气扬。维也纳决心在必要时以武力制止塞尔维亚扩张到亚得里亚海岸,于是和俄国的传统对抗又爆发了,矛盾也尖锐起来。最后,英德两国政治家合作,德国阻止了奥地利对塞尔维亚采取行动的企图,而英国迫使俄国放弃对塞尔维亚的支持。1913年5月底前,在伦敦签订了和约。列强建立了一个新的独立国家——阿尔巴尼亚,从而阻止了塞尔维亚人在亚得里亚海边定居。但是,和平仅仅维持了一个月。

战胜者由于就瓜分战利品的问题未能取得一致而争吵起来,爆发了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保加利亚在奥地利的怂恿下向塞尔维亚和希腊发起进攻,土耳其和罗马尼亚也支持保加利亚和希腊对塞尔维亚作战。柏林再次阻止奥地利积极插手这一冲突,因此奥地利无法提供所答应的援助,致使保加利亚处于完全孤立的境地,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一败涂地。奥地利的外交失利和塞尔维亚的胜利给予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运动新的鼓舞。

“在波斯尼亚,1913年是革命组织纷纷成立的一年。”一位当时驻维也纳的塞尔维亚外交官证明:“青年人不想别的,只想用炸弹、暗杀、炸药,来毁掉一切、消灭一切。人人都在叫嚷:‘行动、行动,不要再空谈了。’”1914年6月28日,奥地利皇储弗兰兹·斐迪南大公及妻子在访问波斯尼亚省首府萨拉热窝时遇刺身亡。刺客就是当地一群激进且狂热的塞尔维亚族青年。随后的调查发现,他们使用的武器是从塞尔维亚搞来的,但未能查出阴谋者同塞尔维亚的恐怖主义组织“团结或死亡”(更以“黑手会”著称)的联系。

“黑手会”这个秘密团体于1911年在贝尔格莱德成立,其公开宣称的目的是“为实现民族的理想,联合所有塞尔维亚人”,成员大都是军官和政府官员。黑手会领导德拉古廷·德米特里耶维奇上校,绰号“阿皮斯”(即“蜜蜂”),是塞尔维亚陆军的情报头子。“阿皮斯”并不是恐怖主义的新手。1903年,26岁的他就是策划暗杀被认为亲奥地利的塞尔维亚国王亚历山大·奥布雷诺维奇和王后德拉加的罪魁祸首。他带领人在夜里闯进宫,把国王夫妇从一间密室里拉出来,反复射击、砍劈后,把血污的尸首抛下了楼。

弗兰茨·斐迪南被定为暗杀的对象,因为他曾说过,将来当上皇帝,要给予波斯尼亚以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同等地位。这一政策对要建立大塞尔维亚的“黑手会”来说是个威胁,“黑手会”害怕这一改革将减少南斯拉夫人对奥地利的憎恨和敌意。但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结果都是一样的。这时,“该死的联盟体系”开始采取无情的、致命的行动。首先,奥地利作出了帝国正处于被撕成碎片的危险之中,要生存就必须采取强硬措施的决定。接着,德国保证,不论奥地利决定采取什么行动,它都给予全力支持。德皇以为一开始就十分明确地摆出这种姿态,俄国未必敢支持塞尔维亚反对奥地利。但这次他显然失算了,到了1914年,俄国已恢复过来,可以反击了。

7月23日,奥地利向塞尔维亚提出了条件苛刻的最后通牒。俄国对斯拉夫朋友的膺惩不能漠视,警告奥地利说攻击塞尔维亚会立即引起俄国的动员。但是,奥地利消灭塞尔维亚的决心已定,它依赖德国盟友的军事力量威慑俄国迫其让步,使它在维也纳摧毁塞尔维亚的同时不敢采取行动。塞尔维亚7月25日的答复初看起来好像是要调解,但实际上却受种种条件限制。这分明是推诿,显然无法令人满意。奥地利立刻断绝了同塞尔维亚的外交关系,并于7月28日向塞尔维亚宣战,次日开始炮击贝尔格莱德。俄国遂于7月30日命令全国总动员,黑山也加入塞尔维亚这一边反对奥地利。

◎奥布雷诺维奇王朝倒台后,野心勃勃的塞尔维亚军人扶植起倾向俄国的卡拉乔治维奇王朝,结果产生了咄咄逼人的反奥地利政策。

第二天,柏林向圣彼得堡和巴黎发出最后通牒。俄国被命令要“在12小时内停止对奥地利和德国的每项战争措施”,并“通知德国”。俄国答复说,时间太仓促,不能停止动员,但只要继续谈判,俄军将不会越过边境。德国于是在8月1日动员对俄宣战。柏林给巴黎的最后通牒要求法国于18个小时内答复法国对“俄德战争”的态度,并挥舞着铁拳说:“如果法国动员就无可避免地意味着战争。如果它宣布中立,则须交出凡尔登等地的几处要塞受德国军事管制,待对俄战争结束后再归还。”对这个侮辱,法国的回答是动员。德国便于8月3日也向法国宣战。

而英国呢?当奥、俄、德、法军事调动时,它在未来战争中究竟应该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没有确定。自萨拉热窝发生暗杀事件的消息传到伦敦之日起,英国政府就抱着日益焦虑的心情不断努力使奥地利和塞尔维亚间的争端局部化,以维护欧洲的和平。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在7月26日提议,由德、法、英、意等无利害关系的四国开会调停奥、塞不和。柏林拒绝了他的提议,说这一争端仅同两国有关,应由奥国和塞尔维亚两国独自去解决。7月27日,格雷再次建议调停,但维也纳拒绝同俄国及其它各列强讨论,和塞尔维亚发生的争端“纯然”是“奥地利的事”。

当俄国下达总动员令时,一切“局部化”的希望都化为泡影了。和平虽不复指望,但格雷继续为争取和平而努力至最后时刻。7月29日,他还致电柏林:“德国只要能为和平计而扭转局面,则按照德国所认为可行的方法调解,当可立即执行。”德国驻伦敦大使卡尔·利希诺夫斯基亲王,是德国和西方维护和平的热心拥护者。他抓住英国大臣格雷最后的建议,只要俄、奥、德之间还存在和平解决问题的希望,法国应当在军事上保持中立。在一封与其说是表述事实不如说是表述主观愿望的给柏林的电报中,他说格雷的建议“似乎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攻打法国,英国将保持中立,并将保证法国的中立”。

◎美国漫画《友谊之链》,描绘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若奥地利攻击塞尔维亚,俄罗斯将攻击奥地利,然后,德国会攻击俄罗斯,法国和英国将进攻德国。

◎一幅题为《禁止通行》的战争漫画——在比利时,一个板着面孔的小男孩,挡住侵略者德国去路的情景。德国被画成口袋外挂着香肠的一个胖老头,看上去很滑稽,但不可恶。

得意洋洋的德皇对他的参谋总长毛奇宣称:“那么,我们的全部兵力前进吧,只向东方。”毛奇感到苦恼,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极力主张君主打消这种想法,因为“这是不可能的,由几百万人组成的军队的前进……是多少年来辛辛苦苦工作的结果。一旦计划好之后,是无论如何不能改变的”。威廉二世最后对毛奇的恳求作出让步,但坚持推迟24小时后就越过法国的边境。

德国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召见驻柏林的英国大使爱德华·戈申爵士,并告诉大使,如果英国能保持中立,那么,在对法战争胜利后,德国将会尊重法国的领土完整。傍晚,来自伦敦的消息清楚地表明英国政府拒绝接受这一建议,表示不会保证中立。德国参谋总长毛奇如释重负,立即下令军队按照入侵时间表开始行动。

8月3日,德国仍继续希望英国作壁上观,而法国则害怕。也难怪它会如此,战争在这个阶段上是无法避免了,除非英国毫不含糊声援法国,强有力的警告说不定会使德国悬崖勒马的。法国总统彭加勒在他办公室召开的一次会议上告诉英国大使:“如果英国立即声明它要支持法国,就不会有战争,而德国也将马上改变态度。”法国的焦虑使英国感到他们休戚相关。大批群众自发聚集在白金汉宫外面,英王和王后受到热烈欢呼,英国和法国的国歌也被人群高唱起来。

8月2日,德军首先侵入卢森堡。因为法德边境的防御工事很坚固不易入侵,所以柏林才会要求卢森堡允许德军随意通过。同一天,德国驻布鲁塞尔公使向比利时政府递交了照会,提出了保持“友好”中立的条件:比利时必须不反对德国军队假道它的领土;凡因此造成的所有损失,德国愿意赔偿;媾和后撤出比利时领土,并愿“保证比利时王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

这违反了英德和其他国家于1839年签订的保证比利时永久中立的公约。第二天,比利时国王向英国国王提出个人呼吁,要求保护他的国家。英国签订的比利时中立公约,并不单单是对一个弱小国家的崇高关怀。英国的海上优势不能容忍强大的大陆国家——之前是法国,现在是德国——控制极为重要的海峡沿海地区。德国人于8月4日上午入侵比利,为英国提供了可正式参战的借口。

下午3点,爱德华·戈申爵士奉英国外交部之命要求德国保证比利时的中立,因为比利时中立是条约约定的内容,应予尊重。然而,贝特曼-霍尔维格则这样回答:“仅仅为了一张废纸,英国却要去与有亲戚关系的民族交战。”他愚蠢的评论,被协约国的宣传人员利用后产生了恶劣的影响。知道德国拒绝对尊重比利时的中立时,英国内阁开始进行战争投票。午夜,一封电报发给了英国陆海军的所有指挥官:“对德开战。”这样,在萨拉热窝谋杀事件才过去5个星期,欧洲大小不一的7个国家就已开始互相进攻。按照爱德华·格雷的说法:“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在我们有生之年,将再也看不到它们重放光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兴高采烈的群众和开拔士兵高唱《马赛曲》或《蒂珀雷里》等歌曲的歌声中开始的。交战双方的军列上都用粉笔写着“圣诞节回家”。所有的民族都满怀信心期待这场短暂的战争将带来的胜利。但是,他们不久便发现自己卷入了一场持久战。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先后卷入的有六大洲的30多个国家。随着战斗的进展,交战双方都不断增添新的盟友。

◎1914年8月21日,英国骑兵在比利时的蒙斯附近向德军发起进攻。但是由于机枪的使用,其巨大的杀伤力使骑兵在前线再难有用武之地,不久就被召回后方,马匹用于运输,从前的骑士则不得不徒步参加作战。

意大利拒绝履行三国同盟条约参战,宣布保持中立。它声称奥、德从事侵略已使所订的条款无效,并于1915年加入协约国对从前的伙伴宣战。长期以来对俄国图谋君士坦丁堡感到惊慌的土耳其同德国结盟,保加利亚不久也加入中欧强国的阵营。先后加入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有大英帝国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在远东,印度自动地站在英国统治者一边对德宣战。日本当然也支持它的盟国英国,它乐于利用条约,把德国驻防军队从中国山东的战略性口岸胶州湾赶走。三年内,葡萄牙、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和希腊、弹丸之地圣马力诺也将参战,成为欧洲最后几个卷进来的国家。

1917年至1918年间,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都直接或间接卷入了战争。1917年4月,美国对德国宣战;12月,对奥地利宣战。古巴和巴拿马迅速追随美国向中欧列强宣战。还有暹罗、利比里亚、中国、巴西、危地马拉、尼加拉瓜、海地、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都跟着参加了对德战争;玻利维亚、厄瓜多尔、秘鲁和乌拉圭也同德国断交。不过,除了美国,上述这些国家的宣战,道义上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实际上的意义。最后,人多势众、实力雄厚的协约国大获全胜,同盟国势单力孤,一个接一个地都垮了,停战协定于1918年11月11日签订。

这一天,伦敦阴云密布、细雨纷纷,但上午11时后,雨停了。英伦岛上的人们得知了停战的消息。转眼间,街头巷尾、广场和公园都挤满了欢腾的人们。他们自发集结在白金汉宫面前,11时15分,乔治五世身着海军上将制服,偕同王后、太子和康诺特公爵一齐出现在阳台上。在近卫军的军乐队伴奏下,群众唱起了国歌。随后,国王夫妇坐上敞篷马车,在伦敦城里穿行,为的是让更多民众一睹圣容。狂欢持续了一整天。翌日,国王和王后参加了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的感恩式,在那里和全国各地响起的歌唱,与其说是凯旋之歌,毋宁说是感谢战争成为过去的和平之歌。

得不偿失

在宣布艰苦奋斗日子结束,“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的那天晚上,乔治五世下令开启尘封已久的白金汉宫酒窖,让大家开怀畅饮。据史料记载,为庆祝打败了德国人,国王打开了先王乔治四世的一瓶佳酿白兰地,这是当年为了纪念威灵顿在滑铁卢战胜拿破仑而特别封存的。不过,据说这瓶酒因为放置时间过长,喝起来有股土腥味。

◎1917年4月2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召开国会特别会议,请求授权对德宣战。两天后,参议院以82票对6票通过了参战决议。4月6日,众议院以373票对50票,作了类似的表决。

这场空前的全球大战,交战双方差不多动员了6500万人。其中协约国4000万人,同盟国2500万人。伤亡人数是惊人的,尽管永远不可能确知,但据研究估计,直接战死或因伤致死的战斗人员在1000万至1300万人之间,不同程度负伤的约有2122万人。财富的损失也是前所未有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则达1516亿美元。

大不列颠为协约国的事业贡献了9496370人,其中英国600万人,帝国的其它部分300多万人。共有3266723人死伤和失踪,实际牺牲的约100万人,将近200万人受伤,其中伤重致残或形貌损毁者有好几十万人。还有许多人将在精神病院度过漫长的岁月。与杀人盈野的陆地战场相比,海战虽然在武器装备方面耗资巨大,人员伤亡数量却相对较少,甚至可以说微不足道的:海军伤亡27215人,其中溺毙或击毙的有22258人。

◎1914年9月22日晨,3艘英国装甲巡洋舰被德国潜艇“U-9”号(艇长奥托·韦迪根)击沉了,1459人丧身大海。从此,潜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德国齐柏林飞艇轰炸一座俄国城市的情景。

英国国内的“战线”也受到了损伤,战斗的参与者不再仅仅是那些雇佣兵和职业军人,全英人民也被卷入战争的漩涡。德国人先是驾驶齐柏林飞艇,后来又改用哥达式轰炸机对英国本土实施轰炸。这是自1066年诺曼底人入侵并占领英格兰以来,战火首次降临英伦岛。被炸死的老百姓有1413人,伤的更多,许多房屋被炸毁、烧毁;德国潜艇击沉协约国和中立国的船只吨位达1115.3万吨,其中英国损毁的不下900万吨,从事商运的海员死亡14661人,受伤3万人,损失的船舶和货物价值计7.5亿英镑。

这场战争同样摧毁了社会制度和政治结构,它对政治的影响至今犹存。战争彻底改变了英国人的想法,形成了对德国的偏见。1914年战争爆发后,英军在德国军队的疯狂进攻下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使英国社会一片骚动,点燃了英国人仇恨所有德国人的怒火。当时的英国,一旦见到德国姓氏的人,人们便流露出鄙夷的表情,而后就是拳脚相加,还有的当场被扣押送往警察局。就连英国人喜欢养的德国小猎犬,也被列入了黑名单。

仇恨情绪甚至蔓延到了英国上流社会,亲手组建了英国远征军的理查德·霍尔丹就是这潮流的最大牺牲品。有人揭发他曾在一次晚会上谈起德国是他的精神家园。实际上,这位前陆军大臣只不过是在回忆自己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的岁月,顺便提及的。然而,英国媒体却把这一事情炒得沸沸扬扬,结果引发了一场全民声讨运动。霍尔丹每天收到的恐吓信多达2600封。在如此形势的逼迫下,他只好辞去公职,以慰国人。

霍尔丹并不是惟一一位因为德国丢掉乌纱帽的人,乔治五世的侄子路易斯亲王也未能幸免。路易斯,即德国巴登堡公爵路德维希,青年时代都是在英国度过的,而且一直在英国海军服役,是个事业有成的模范军官。自1912年起,他就开始担任地位仅次于海军大臣的海军参谋长职务,这也是皇家海军职业军官的最高官衔了。战争爆发后,亲王的德国出身在英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尽管乔治五世亲自为他说情,但是迫于舆论压力,路易斯还是被免职了。直到1921年,也就是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英国人才恢复他的名誉,并重新授予他海军上将军衔。可心灵的创伤是永远都无法愈合的。

此后,有人斥责白金汉宫里还隐藏着“德国间谍”。乔治五世对民众的排外情绪感到非常震惊。但他自己对此也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宫内惟一来自德国的侍女艾尔萨被遣送回国。到了1916年,战争已经进行过半,老百姓的反德声浪更加高涨,国王本人也被牵连了进去。尽管乔治五世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但是这个王室很长时间以来还顶着德国名字。按照历史学家的说法,英国王族与德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祖籍可以追溯到汉诺威、萨克森-科堡这些家族。英国王室成员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只好让步,与德国亲戚划清界限,完全代表本国人民。

为王室改换门庭的建议被提上议事日程,乔治五世让手下人征集一个更合适的名字。很快,各种建议就被汇总过来,堆满了他的办公桌。最终,担任国王私人秘书的阿瑟·比格在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之后,拿出了最佳方案。1917年7月17日,英国王室正式对外发布公告,宣布将家族名称改为“温莎”这个非常英国化的称谓。与此同时,所有与德国有亲戚关系的贵族家庭也都相继改名,前文提到的路易斯亲王将家族姓氏改成了英国化的“蒙巴顿”;所有拥有英国封号的德国贵族,其头衔全都被取消,比如,汉诺威家族从此不再是坎伯兰公爵了。

◎一幅描绘乔治五世为安抚民心,舍弃自己德国姓氏的英国漫画。“温莎”一名来自温莎堡,是英国最古老的王宫之一,据闻是由“征服者”威廉一世选的址。

一夜之间,英国王室再次受到民众的追捧,乔治五世的王位获得了巩固。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海峡对岸的欧洲大陆,大战使若干古老的君主政体彻底消失,君主们一个个灰溜溜地离开了历史舞台。1917年,有三百年历史的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已无比虚弱,以致于它未经挣扎就被革命灭亡了。1918年的德国也是一片混乱,饥民同军队联合起来,放逐了德皇;同时,汉诺威、萨克森-科堡、萨克斯-哥达和萨克森-科堡-雷宁根等大小诸侯们也被剥夺了特权,被扫地出门。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往日的强大化为泡影,数世纪之久的哈布斯堡和奥斯曼等王朝亦被肢解。

这次大战标志着欧洲开始衰落。法国流尽了鲜血,丧失了一等强国的地位。英国也破了产,不再是世界金融中心。战前,英国经济以进口食品和原料、出口成品为主,建造了世界上2/3的新船只,出口了生产的7/9棉布、1/3煤和1/4钢铁,此外,还从海外投资、金融业务和商船运输中得到大量无形收入。世界大战刺激了英国自治领国家的工业化,打破了这一经济平衡;英国商船队在很大程度上遭到破坏;英国支付军费总额达95.9亿镑,贷给盟国的约15亿镑,最后不得不向美国借款。英国成了战胜国中的最大输家,其境遇与战败的德国没有什么两样。

英国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在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中,美索不达米亚、外约旦和巴勒斯坦受托给英国管理。而在德国殖民地中,坦噶尼喀大部分地区划给英国,多哥兰和喀麦隆由英法瓜分;西南非洲分给南非;至于德国在太平洋上占据的岛屿,赤道以南的归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但是,英国对它们的控制力已被大大削弱,英国再也没有足够的力量维持它在全球的地位了。同样,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英国的衰败创造了一个权力真空,引得西半球和远东迅速成长起来的新势力竞相弥补。

◎出席巴黎和会的“四巨头”——美、英、法、意四国首脑。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左二)不愿意任由法国称霸欧洲大陆而与自己抗衡,因此不赞成过于削弱德国。

欧洲所有国家在烈火中都被烧焦,就像庞大的世贸双子塔一样彻底倒塌了。美国取代西欧国家一跃成为世界上财政和工业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它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英国发起挑战,并且最终取得了成功。同时,从俄国的革命种子成长起来的大“帝国”,借助下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强国的宝座。如果维多利亚女王有幸活到这时,看到英国这番败落景象,对儿子恣意妄为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她会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