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翁同和

翁同和(晚清著名政治家)

两朝帝师 十载枢臣

翁同和简介

翁同和: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家、书法艺术家。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翁同龢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幼学欧、褚,初学董其昌、米芾,中年后由钱沣上追颜真卿,又不受颜字束缚,结体宽博开张,笔画刚劲有力,风格苍浑遒劲,朴茂雍容,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

翁同和传记——

江南常熟翁氏家族是晚清显赫的家族之一,也是在朝廷中为官延续时间最长的一脉。千古文人帝师梦,封建文人最大的梦想与渴望就是能够成为皇帝的老师,而翁氏家族一门就出了两个帝师,翁同和与他的父亲翁心存,可谓极尽读书人之荣耀。

翁同和(1830-1904),翁心存三子,字叔平,号声甫,晚号松禅、瓶庵居士,咸丰六年一甲一名进士,时二十七岁,官翰林院修撰。《清史稿》记载,听命在“弘德殿行走,五日一进讲,于帘前说《治平宝鉴》,两宫太后嘉之。累迁内阁学士。”同治病逝后,光绪继位,慈禧命直毓庆宫,为光绪师傅,深得光绪倚重,可谓两朝帝师。同和曾任刑部右侍郎、户部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任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曾“两蒙赐‘寿’,加太子太保”,后追谥“文恭”,可谓十载枢臣。特别是“密荐康有为”,手拟《明定国是诏》,号称“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治风波中,他处在帝党和后党之间几起几落,对内力求变法图强,对外力求抗敌雪耻,地位弥足轻重,成为不可不提的帝师级人物。

翁同和在朝地位显赫与他的父亲翁心存是分不开的。《清史稿》记载,翁心存,字二铭,道光七年进士,曾“人直上书房,授惠郡王读”“十七年,复直上书房,授六阿哥读”“宣宗二十九年,至京,仍入直,授八阿哥读”“咸丰八年,充上书房总师傅”“同治元年,人直弘德殿,偕祁寯藻等授穆宗读”,在朝前后长达三十多年受到咸丰、道光帝和诸位亲王的青睐。还曾经主持过江西、浙江、广东等省的乡试,历任江西、四川、广东奉天学政,故他的学生遍布南北,先后任工部、吏部、户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后来因为他的大儿子翁同书时因安徽巡抚缘事系狱,不久,去世,心存“伏诏赐恤”,上称其“品端学粹,守正不阿”,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谥“文端”。

江南彩衣堂

今天我们在常熟古城区翁家巷仍然可以看到翁氏故居,这是一所典型的江南风格的建筑。粉墙碧瓦,静静地坐落在小巷深处。这就是彩衣堂,当年翁同和的父亲翁心存买下来作为孝养母亲的地方。取老莱子的传说,故名“彩衣堂”。《艺文类聚》中说:“老菜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乌于亲侧。”后用老莱子著彩衣为孝养父母之词。唐人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

兵戈不见老莱衣

叹息人间万事非

也是此意。现彩衣堂为翁同和纪念馆。

翁氏一脉历代以诗书礼仪相传,虽属簪缨之家,但到了翁心存的父亲时,已是家道衰落,渐见贫寒的光景了。翁心存不负众望于道光七年中进士,后终跃龙门。道光十四年,翁心存准备回老家常熟为七十五岁的老母亲庆贺寿辰。途经苏州,只见苏州巡抚衙门正在举行宴会,大小官员身着彩衣在狂欢漫舞。原来,这一年正好是道光皇帝的生母纽祜禄氏六十岁万寿庆典,其先人曾在苏州为官。道光帝皇后的父亲曾为苏州将军,皇后本人从小在苏州长大。所以,苏州官员都想借此机会好好表现,以望日后得以升迁。翁心存现在路过此地,触景生情,更加思念白发苍苍的高堂老母。于是他请江苏巡抚陈銮陈芝楣题写了“彩衣堂”的匾额,回家后给老母祝寿时便立悬于堂前。从此以后,“彩衣堂”便成了常熟翁氏家族的代称。

动荡的少年时代

翁同和少年时代在清朝道光年间鸦片战争、内外交困时期中度过,同和在父母亲的耳濡目染之下苦读诗书,同时逐渐地接触社会、认识时局。

当时,朝中围绕禁烟的问题已经形成了势同水火的两大派别。1838年四月,鸿胪寺正卿黄爵滋向皇帝上了一道奏疏,恳切指出:“自道光三年至十一年,每岁漏银一千七八百万两,自十一年至十四年岁漏银白银二千余万两;自十四年至今渐漏三千万两之多。此外,福建、浙江、山东、天津各海口合之,又数千万两。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鸦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臣不知伊于胡底。然则鸦片之害,其真不能救乎……”道光帝览奏心惊,也确实感受到了鸦片输入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粮饷枯竭的严重事实,决定任命林则徐(翁心存的太老师)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翁心存的老师汤金钊也积极支持禁烟。心存与二人的师生渊源关系人所共知,而他在南书房当差又深知宗室亲贵势力的强大,深感在夹缝中生存的危险,决定借奉养老母脱离这权力之争的中心。

翁心存告养还乡还因为他不是那种热衷功名、贪恋富贵的人,一想到白发苍苍的母亲,想到家中可爱的儿女,便下决心回家,侍奉老母,品尝天伦之乐。于是他给皇帝上了一道情辞恳切的奏章,道光皇帝深受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六月,翁心存回到常熟,把彩衣堂修缮一番,准备在这个安静宽阔的院子中过过闲适舒心的生活。娱亲课子之余,就在草坪上和儿女们谈古论今。不久,道光二十一年(1841),鸦片战争的烽火烧到了长江两岸,表面平静的生活就此结束。

在家乡期间,翁心存被苏州府和常熟县聘为常熟游文书院的掌院,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加上常熟地区文化积淀深厚,社会风气以“重文词、好文学”著称,心存受他的老师汤金钊影响,研究学问主张通经致问,所以他勉力弟子关心国事,“以天下安危为休戚”。在此期间,他的最小的儿子同和和长孙曾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游文书院,长子同书考中了进士,“彩衣堂”增添了又一重光彩。心存授课之余,便是教同和与曾文读书作文,还常常在节假日带他们出去游玩,一边指点常熟胜迹,一边启发他们体会圣贤书中的道理,借以砥砺他们的志节。这段时间,同和很快读完了《资治通鉴》、《周礼》、《史记》等书。

道光二十一年(1841)的夏天,正是江南天气闷热之时,翁心存一家突然听说禁烟的林则徐等人已被革职查办,鸦片战争的烟火已经烧过来了!翁家老小便急急忙忙投奔苏州远郊的一家亲戚而去。待生活稍稍安顿下来,年方十二的同和与曾文叔侄俩就在翁心存的督促下读书,虽值战乱,人心惶惶,但是二人勤奋好学的精神给一家人逃难的生活增添了些许安慰。在他们居住的地方,有著名的“蕲王庙”。南宋著名的抗金名将韩世忠,他晚年就居住在苏州,后被追谥为“蕲王”,埋葬在他们现在所住的灵岩山。翁心存多次带他们去凭吊这位爱国名将,给他们讲述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的故事,他们最喜欢的是“黄天荡”的一段。二人率军“归师独遏当强寇”(清赵翼《黄天荡怀古》)的抗金业绩给他们幼小的心灵深深的震撼。

“黄天荡”是长江下游一段,在南京的东北面。南宋建炎四年(1130)冬天,金将完颜兀术,南侵后向北逃回,当时韩世忠正好镇守秀州(嘉州),得知此消息后,特意让老百姓张灯结彩,军营中也是彩灯高挂,以庆贺元宵。完颜兀术探知后,以为宋军毫无防备,打算偷渡过江,想不到,韩世忠夜率轻骑八千,人衔枚,马摘铃,早在金兵之前镇住金山寺,扼断长江,拦住金兵归路。双方打到黄天荡,金兵被困于荡中。完颜兀术想以名马、重金收买世忠,希望能放他一条生路。遭到世忠拒绝,金兀术问他到底要什么样的条件时,世忠义正词严地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可以相全”。韩世忠以八千人拒金兵十万之众,凡战四十八日。还有,“击鼓战金山”恐怕是黄天荡战役中最为动人心魄的一幕了。《宋史纪事本末》记载,“双方接战江中,凡数十合,世忠力战,妻梁氏亲执桴鼓,敌终不得济,俘获甚众,擒兀术之婿龙虎大王”后金兀术虽然借着大雾,命令军士开掘河道脱逃,但自此一战之后,金兵不敢再渡长江。

翁心存还给他们讲南宋时,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抵抗金军的进攻;元末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汀洋》)为国捐躯的爱国行为;明末,少年英雄夏完淳为抵御满清进攻“投笔新从定远侯,登坛誓饮月氏头”(夏完淳《鱼服》)的壮举等等,谈到了许多在民族危难的紧急关头,民族英雄捐躯赴国难的爱国壮举和民族精神。翁心存循循善诱,进一步说到:“诗人在《黄天荡怀古》这首诗的最后发表议论为‘自古庸臣好和议,寒潮呜咽使人悲’,这是点睛之笔,当年的秦桧如此,如今广州的那些朝廷官员也是如此啊。”

在避难期间,翁同和随着父亲和家人谈古论今,各抒己见,闲暇时间,就去游历名山大川。在他们居住的灵岩山以北还有一座天平山,山势高耸,常年云雾缭绕,又叫白云山。苏州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家乡。宋仁宗的时候,范仲淹长期守卫西北边疆,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活经验,而且他把当时的边塞风光和将士们报国立功之志反应在他的不朽词作里,如《渔家傲》: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由于范仲淹带领将士们守卫边疆有功,仁宗皇帝就把天平山赐给了他,所以山上有范仲淹的故居“端园”和祀庙“白云观”。翁同和叔侄俩常常到这里来游玩,缅怀古人,同和父亲的学生汪藻也带他们到处瞻仰遗迹,讲述范仲淹的赫赫战功和刚直不阿的品质,一起背诵范仲淹那首不朽名作《岳阳楼记》,他们对范仲淹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更加钦佩了。

后来战争稍稍平息一段时间之后,翁心存带着全家老小又回到了“彩衣堂”。可是不久,英国军舰又驶入长江,攻打吴淞炮台,战争的愁云再次笼罩在江浙一代老百姓的心头。

不久,翁心存听说夷兵已经逼近苏州,常熟城内的大小绅商正纷纷逃往城外。翁心存发动全家老小,准备再次出逃。可是,他的母亲和大儿媳妇由于上次逃难心有余悸,不肯出城,心存劝说半天,她们还是不愿再抛头露面,寄人篱下了。心存以从来没有过的语气对他们说:“不要再糊涂了!听说英夷在宁波‘烧杀劫掠,一城皆空’。退去时还掠去大批的妇女,而且纵兵杀戮,积尸如山。出去受几天苦算什么?怎能坐以待毙?再说了,大儿子同书在外做官,家中如有差错,怎向孩子交代?”无奈,举家又迁,行船到常熟西南听说夷兵正在向苏州进发,不得已把船驶入卫家浜,临时找了一处闲房,暂时安顿下来。

翁氏一门世代书香之家,战乱中东躲西藏的生活也改变不了他们长期以来养成的读书习惯。在临离开家的时候,翁心存特意给儿子拿了一本明末著名爱国将领瞿式耜被俘后的诗集。瞿式耜,江苏常熟人,李白成攻入北京后,崇祯吊死。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清王朝建立。瞿式耜等人拥立桂王朱由榔在肇庆称帝,以继承朱明正统,年号永历,是最后一个南明政权。瞿式耜在永历小朝廷中,任兵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与同行们苦心经营,力图恢复。可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最终被清兵击败。瞿式耜和张同敞拒绝投降,端坐在大堂上,终为清兵所虏,清人多次劝降,瞿严词拒绝,逼其为僧,瞿也不答应。被囚四十多日,终为所害。在狱中,他与同行张同敞写下百十首诗。他因气节高尚而为士林所爱,在此国难深重之际,翁心存教儿孙读这样的诗,可见其用心良苦。

同和现在十二三岁,但多灾动荡的岁月使他过早成熟。他也十分仰慕瞿这样的先贤,不止一次凭吊过瞿的墓宅。如今能细读他的诗,翁同和格外用心,读到兴致高处,他便高声朗读。

籍草为茵枕块眠,

更长寂寂夜如年。

苏卿绛节唯思汉,

信国丹心只告天。

九死如饴遑惜苦,

三生有石只随缘。

残灯一室群魔绕,

宁识孤臣梦坦然。

……

他的祖母、母亲、嫂子和姐姐听到同和在吟诵这首《浩气吟》,心有所感。姐姐寿珠走到弟弟面前,见同和两眼望着远方,似在深思。寿珠走过,同和从神思中回来,寿珠问他道:“这诗写得好吗?”同和应道:“好!令人荡气回肠,肃然起敬。身处囹圄,却心系国家,浩歌长吟,快哉,快哉!直和文山先生的《正气歌》相逼。”说罢,不觉又吟诵起文天祥的《正气歌》来了。这是文天祥被俘囚禁在府学胡同土牢时所作。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日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势磅礴,凛然万古存。

……

清脆的声音,在屋中回响。

正在此时,翁心存从外边回来了,给他带了一本顾炎武的《日知录》。顾炎武,字亭林,苏州昆山人。明亡后与原明总兵王侑才、举人周宝瑜等人起兵抗清,据守昆山,失败后,顾炎武的母亲何氏、两个弟弟同时遇难。嗣母王氏听说后绝食而死,临终留下遗言:“我虽妇人,身受国恩,与国俱亡,义也。汝勿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则吾可以瞑目于地下。”顾自小受母亲影响,后清廷多次相召,均为严词拒绝。在他写的《精卫》一诗中可见表明其心志:“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英军攻破镇江后,大肆劫掠。所过之处繁华变为瓦砾,安乐变成惊恐,老百姓也组织起来反抗,一段时间内,翁心存一家所寄居的周围村庄常常是枪声大作,火光冲天,哭声、喊声、叫声、枪声响成一片,而翁家一门老小,都是没有作战能力的人,常常被吓得瑟瑟发抖,妇女们手里常握一把剪刀,准备到最后时刻自杀,儿童们则紧紧围在大人周围。万幸的是,英军没有来他们居住的这个小地方。这些都在翁同和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军签订了《南京条约》,英军退出长江。九月,翁氏一家又回到了老家。但经过这次惊变之后,翁家大女儿、媳妇、母亲相继生病,不久,又相继去世。翁氏一家一年之内,连遭三劫,彩衣堂一时间笼罩在极度痛苦的气氛中。同和目睹此惨境,肝肠寸断,终于害了一场大病。鸦片战争给同和带来的种种灾难,相信在他一生中永远都不会忘记。翁同和的少年时代就是在这样动荡的时代中渡过的,战争、逃难接踵而来,目睹了种种家仇国恨,但无论到了什么时候,父亲都对他进行谆谆教诲,引导他向爱国志士,抗侮英雄学习,这些,无疑对翁同和以后的政治生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初为帝师

1845年,翁同和在苏州应试中名列第三,七月,叔侄二人一同参加院试,双双考中秀才,这年,二人都已16岁。之后,翁心存受聘并接任紫阳书院掌院,同和又以第四名的成绩入选苏州紫阳书院,再次成为父亲的亲授弟子。

紫阳书院之名由紫阳夫子竹溪而得名。它的办学宗旨是“勿务华而离其实,亦求精而入于虚。”紫阳书院在规模和实力上都比翁心存以前任职的游文书院大得多了,尤其是它的掌院几乎无一例外是当时饮誉海内的著名学者。如钱大昕、吴省兰、俞樾、俞正燮、李兆洛、冯桂芬、刘熙载等。他们主张通经致用,而不只注重考据科学。如冯桂芬“黜华崇实,去惑存真”,刘熙载主张“所贵于学求尽道”,等等,这些学说与主张,对于翁同和等这些年轻的才子影响巨大。他们也不再是只读圣贤书,而是对国事非常关心,“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翁心存在户部任职时,对官场中司空见惯的腐败行为是深恶痛绝,他个性耿直,由此为官多年两袖清风,享有“天下仰真品德”“廉正传于四海”的美名。

咸丰十年,1860年,翁心存位高权重,终于由宦海的浪尖被迫卷入到海底。三月的一天,被革职留任,后官复原职。哥哥同书也是几次蒙狱,同和为营救父亲和兄长整日奔走。

翁心存后又几经起伏,等再次授读小皇帝同治时,已是年逾古稀,体弱多病了,但为了能够早日开脱长子同书的冤情,为了能够博得两宫太后的欢心,他仍然是强支病体,授读格外认真。这年的12月26日,心存的身体已经一日不如一日了,突然两宫太后下了一道懿旨,恩准他的长子同书暂时回到心存的身边。等他到家时,这位帝师已经气若游丝了,他听说儿子回来了,勉强睁开双眼,看见长子同书站在自己面前,他不禁心底有一些安慰,翁同书是双膝跪地,泪流不止。就在这天晚上,心存阖然长逝。后同书被贬往甘肃,求功心切,繁重的战事与复杂的斗争终于拖垮了这位曾经立过赫赫战功的武将,不久也撒手人寰,后被追谥“文勤”。同和满怀悲痛,仔细为他修订了年谱,并且尽心栽培侄儿。

鉴于父亲在弘德殿平素的声名,而且两宫太后又特别关注小皇帝的学习,加之听说同和是咸丰六年的状元,待人平和,处事公允,家学渊源极厚,于是两宫太后特意传旨,让翁同和在弘德殿行走。

下诏第二天,翁同和就在醇亲王的带领下入宫晋见两宫太后。养心殿中慈安、慈禧两位太后正襟危坐,小皇帝坐在两太后前的御榻上。翁同和进殿后即刻叩头请安。

两位太后仔细端详翁同和后慈安太后首先问道:“下跪可是大学士翁心存之子翁同和么?”翁同和一听皇后提到了刚刚去世不久的父亲,心中一热,答道:“正是。”凭着感觉,他知道二位太后对往日尽心尽力辅导同治帝的事迹甚为满意,不禁心潮澎湃,紧接着说道:“谢皇上赐谥‘文端’。”接着,慈安太后又问到了翁氏家族中在朝为官的翁同书(翁同和的哥哥)和翁曾源(翁同和的侄子)。慈禧太后发话了:“真是父子三翰林,叔侄双状元啊!”翁同和赶忙道:“谢太后!太后过奖,愧不敢当!”慈安太后也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翁家父子学问好。这次请你来,主要是想让你教导皇上。”翁同和叩谢:“谢太后隆恩。臣虽才疏学浅,但蒙皇恩浩荡,臣定当殚精竭虑、肝脑涂地以报天恩!”

自此,翁同和开始了他的帝师生涯。

他给同治帝讲的是《帝鉴图说》。这是一本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亲自编撰的供年仅十岁的小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阅读的教科书。这部书是张居正精心选择的内容,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历代帝王事迹为内容,写成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同时配以形象的插图。上部分“圣哲芳规”,讲的是历代帝王励精图治之举,下部分“狂愚覆辙”,剖析了历代帝王倒行逆施的祸行。图画栩栩如生,内容结构清晰简洁,非常的传神。

上午同治帝的课程是《尚书》,《尚书》本就诘誳拗口,加上授读的理学家倭仁食古不化,小皇帝听得是索然无趣,《尚书》之后又由倭仁的学生徐桐讲读《孟子》,《孟子》里有很多生动的故事,却也被这位不善表达的先生讲得枯燥无味了。所以一到进膳时间,同治帝是如释重负,很快就由太监们抬着进养心殿了。

翁同和的《帝鉴图说》虽在下午,但是这本书图文并茂,加上翁师傅对这本书早就了如指掌,因此内容虽深,典故虽多,讲起来却驾轻就熟,深入浅出,颇为同治帝喜欢。每到他授读此书的时候,他就让小皇帝把书打开,同治帝很喜欢其中的图画,每翻到有图画的地方,自己就先很专注地看。画中的内容他当然不可能完全看懂,翁同和看时机已到,就开始授讲。正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他指着书上的图画说:“臣今天进讲‘授书于屏’一节。皇上请看,这画面上画的是唐宣宗。他登基之时,唐王朝已经不像‘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一样强盛了,藩镇割据,兵戈不止。他胸怀大志,十分仰慕先祖唐太宗的文治武功、虚怀纳谏、励精图治。因此,专门将《贞观政要》中一些话语写在屏风之上以鞭策自己,如‘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等等。”翁同和根据同治帝的心理特点、年龄阶段和兴趣爱好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小皇帝听得是十分入神、津津有味。翁同和非常注重从思想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结合授读这位年幼的小皇帝。不久,同治帝向翁师傅提出也要摘录先皇的名言贴在屏风上,每日观看默记。翁同和非常高兴,觉得同治帝资质不错,非常聪明。师生关系也在日渐密切。

同治帝喜欢翁同和的授读方式和内容,天性所至,下学后,常常在两宫太后面前演示自己刚刚学过的本领和才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她们自己听来的故事。两宫太后很高兴,表扬翁同和,说:“翁师傅书讲得好,皇帝很喜欢。”这样一来,翁同和的声名就在朝中传开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翁同和书讲得好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却遭到了其他几位师傅和一些大臣们的不满。一时间,翁同和也感觉到了这涌过来的阵阵暗流,他也不禁反躬自问,仔细排查自己平日言行是否有乖张之处。

尽管如此,翁同和在弘德殿授读同治帝长达九年,授读的成功,使他在两宫太后及王公大臣之间初步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挣得了一席之位,为他日后跻身政要奠定了重要基础。

每到翁同和授读此书的时候,他就让小皇帝把书打开,同治帝很喜欢其中的图画,每翻到有图画的地方,自己就先很专注地看。

再为帝师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这位刚刚十九岁的皇帝患天花病逝于养心殿。翁同和十年磨一剑,含辛茹苦培养起来的第一个皇帝一朝丧命。同治帝驾崩对于翁同和的仕途发展可谓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不得不另辟蹊径,等待机会。第二年正月二十日,在文武百官的山呼声中,又一个小皇帝登上了“金銮宝座”,这就是光绪帝。慈禧又命同和入值毓庆宫,为光绪师傅。从光绪识字到翁同和因支持维新变法削籍归里,师生相处达二十四年。在学习上,翁是光绪的师傅,在生活上是他的监护人,在政治上,他又是光绪最宠信的大臣。此期间,他曾历任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人军机,兼任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他为官廉正,奖掖后进,在对内外一些重大问题上的主张充分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与李鸿藻,藩祖荫等大臣同属朝中的清流派。

翁同和在中状元前,曾在刑部当差七年,中状元后,曾暂代刑部右侍郎。因此,他对刑部内幕和法律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就在他为同治帝的陵墓积极奔走策划之时,浙江余杭县杨乃武案发生了。这宗案件惊动朝野,太后降旨,身为刑部右侍郎的他立即走马上任着手调查这件扑朔迷离、涉嫌重重的案件。余杭县刘锡彤,捏供杨乃武因奸谋杀葛品连。此案经杭州知府、浙江巡抚、刑部侍郎三审具结,草率奏报,使杨乃武、葛毕氏(小白菜)枉坐重罪。翁同和到任后,他细阅全部案卷,发现供词与诉状的疑点和漏洞甚多。于是,他又询阅了杨乃武姐姐的京控呈词和浙江绅士的联名呈词,走访了浙江籍的京宫,听取了刑部经办人员的各种意见。在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研究后,翁同和对此案提出了驳议,并在醇亲王和慈禧的同意下,由刑部对全案作复查,直至最后查明真相,全案得到平反。在刑部任上,翁同和还推翻了两起量刑不当的案件,并针对狱囚多逃跑的情况,采取了改善狱囚生活待遇、严禁滥施刑罚等措施。在吏治腐败的封建统治下,翁同和这种认真执法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弘德殿授读同治帝十年中,翁同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没有想到光绪元年的一天,他接到两宫太后懿旨,让他再为帝师,辅导光绪帝。翁同和是心潮澎湃,翻涌不止,他反复思量决定再次走马上任,重为帝师。

光绪二年二月二十一日(1876年3月16日),这一天是翁同和第二次荣任帝师的开始。这天早晨,他早早起来,准备去参加光绪帝的入学仪式,心中不禁感慨万千:没想到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皇帝这么快就一命归西,也没想到自己能够子承父职,能再为帝师;也不知道眼下这光绪帝的资质如何;更是没想到自己今后的日子又要在这宫殿中度过了。岁月如飞刀,刀刀催人老啊,自己现在已经是知天命了,而皇帝才刚刚六岁,等到他长大成人,至少还得十几年。人生,有几个十年呢?如果将来皇帝英明,也算此生一大欣慰了。在这春寒料峭的早晨,阵阵寒风袭过,他却感到热潮澎湃。有遗憾也有希望,兴奋中夹杂着华年不再的感慨,憧憬中也少不了几许对未来的担忧。

“开学典礼”结束后,翁同和便像以前那样兢兢业业地教光绪帝读书了,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耽误。嗣子去世,对于年过半百的翁同和来说是一次沉重的打击,令他数日神智恍惚。之后他几乎把全部的心血和慈爱都倾注到光绪皇帝的身上,每次上课之前,他都要观察一下向来体质弱的皇帝的气色,问问他生活的具体情况。有一次,翁同和在教光绪帝《帝鉴图说》的时候,小皇帝还自己画了一幅“天人交战图”,画中人物,怪眼圆睁,虎头虎脑,颇有生气。翁同和夸奖他画得很好。光绪帝受到夸奖,十分开心,学习更加有兴趣了,看着小皇帝一天一天进步,翁同和的心情逐渐地安定明朗起来了。他把自己思念嗣子嗣孙的一腔柔情尽付光绪。

光绪自幼离开生身父母,生活起居都是太监一手料理,太监重利轻义,欺负光绪年幼,常常不好好照顾他,遇到这种情况,翁同和非常生气,禀报太后,严加管教这些惟利是图的太监。逐渐地,在光绪帝的心中,翁同和成了他的保护神和挡风墙,师生关系日益密切,感情逐日加深。翁同和在日常的生活和读书过程中发现皇帝天资聪颖,决定在新的一年里要加强对他的学习和帝德方面的教育,让他早日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有作为的英明之主。

光绪帝十二岁时,已经读完《帝鉴图说》《诗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礼记》《尚书》等书,理解问题的能力和知识储备已经有了相当的提高。翁同和决定给光绪帝开一系列课程,从而完成对他“帝德”的培养,有《通鉴览要》《圣祖圣训》《读史论略》《明史》《中国分省地图》等等,指导皇帝关注地理,关注民生疾苦,特别是注重教育光绪帝联系实际,在新的形势下分析国事的能力和思想。在翁同和的悉心教导下,这位少年天子逐渐地濡染儒家思想,如他的习作“荷插携锄当日午,小民困苦有谁觉”虽然稚嫩,但情真意切是先秦儒学中可贵的“爱民”思想。

康熙皇帝是小光绪崇拜的偶像,讲到《圣祖圣训》中的康熙事例时,小光绪便缠着翁同和给他讲康熙帝的文治武功。翁同和的口才很好,随着他抑扬顿挫的声音,康熙帝十二岁智除鳌拜、平定三藩之乱、西征葛尔丹、英勇善战,智谋过人、神采奕奕的形象就被激活在小光绪的面前,他听得十分入神,时而激动,时而沉静,时而惊奇仿佛时光在他眼中倒流,完全沉浸在历史的回忆中了。往往到了下学的时刻还恋恋不舍、不肯回宫。翁同和希望眼前的这位光绪帝能够像当年的康熙帝那样雄才大略,功耀千秋。光绪虽聪颖过人,资质很好,但也有任性、倔脾气的时候,如他喜欢学诗,不喜欢作论。这时,翁同和就拿康熙帝来劝导他,说《圣祖圣训》中康熙帝日理万机,处理政务,批奏章,晓谕大小臣子,都是以论的形式。一听师傅这样说,光绪就格外专心地学习,渐渐地,作论的兴趣也日臻浓厚。一段时间之后,论文便写得明白通顺,而且颇有见解。一次在论唐玄宗理财的文章中,光绪写道:“善理财者,藏富于民;不善理财者,敛富于国;国之富,民之贫也……以帝王之尊,而欲自营筐箧之蓄,其为鄙陋,岂不可笑也哉。”翁同和看后大为激赏,喜不自胜,连声赞扬:“真乃天下之福也!”光绪帝在论文中提到的思想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中的“藏富于民”的思想。一个国家,只有百姓都富裕了,这样的统治者才是善于理财的统治者,国家才会稳定,如果民不聊生“路有冻死骨”统治者却过着“朱门酒肉臭”的生活,这样,国家将会很危险。

时光如梭,转眼光绪帝已经十五岁,在翁同和呕心沥血的教导下,光绪帝学业、思想、才德都超越当年的同治帝。那时的清王朝正处于鸦片战争之后社会急剧变化的时候。翁同和便有意识让他与魏源、冯桂芬接触,读他们的著作,放开眼光,观察在全世界背景下中国的情况。魏源(1794~1857),晚清思想家。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此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由习王守仁心学而改从今文经学,论学以“通经致用”为宗旨。对于充斥朝野的考据学风和理学的性理空谈,皆加贬斥,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一度应钦差大臣裕谦聘,人浙江参赞军务。兵败,感愤时事,撰成《圣武记》14卷。又遵友人林则徐嘱,据林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冯桂芬(1809~1874),林则徐的得意门生。道光二十年(18401进士)。所学甚博,论学不为门户之争,能接受资本主义影响,主张“采西学”,“制洋器”,“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他的主张对洋务派有很大影响,被改良派奉为先导。俞樾曾经赞扬他“于学无所不通,而其意则在务为当世有用之学”。

翁同和授读光绪帝的大部分时间中,清政府都处在内忧外患日益严重的岁月里,因此,翁师傅特别注重培养光绪帝处理内政外交的能力,指导他如何分析国事,批阅奏折。如中俄伊犁交涉中,翁同和给他讲述新疆的历史,介绍左宗棠等与李鸿章等之间的争论,日本侵占琉球事件,中法战争种种,年轻的皇帝渐渐廓清了眼前的重重迷雾,在复杂的时事关系中渐渐走向成熟。翁同和热切地盼望着光绪帝长大成人,亲裁大政,能够力挽狂澜于既倒、解民之于倒悬。虽最终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经过翁同和、曾纪泽等人的多番努力,总算为国家争回了一些利益。同样,在琉球问题中,翁同和与藩祖荫等人认为日本是借机生事、敲诈勒索中国。如不抵制,一味顺从,日本会得寸进尺,无休无止,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几人周密磋商巧设延期处理之计,严加防守沿江沿海各省,琉球交涉不了了之。

之后,翁曾三入军机,为国效力;中法越南战争中,在对待黑旗军刘永福的问题上,翁同和与主和派的斗争更加激烈。刘永福领导的黑旗军是应越南政府邀请与法军作战的,曾多次挫败法国侵略军,在著名的纸桥战役中歼敌二百余,并击毙了法军头子李威利。翁同和称赞是对法战争“第一捷音”。在军机会议上,他提出要犒赏黑旗军,授予刘永福武职游击的官衔,提供军饷和器械。而法国侵略者视黑旗军为眼中钉,把驱逐黑旗军作为停战条件。对此,李鸿章曲意逢迎,认为不消灭黑旗军,将来由法军自行驱逐,则边患更大。翁同和极力反对,气愤地指责李鸿章“直视刘团为眼中钉,不知安于何心!”但是,由于军权掌握在李鸿章手中,加上慈禧、奕訢犹豫不决,黑旗军终因孤军无援,节节败退。翁同和十分忧沮,断言:“日后大局可危”。他在日记中一再表露他身居高位而不能有所作为的羞愧。中法战争失败后,国内爱国人士纷纷上书参劾恭亲王奕訢和军机大臣,主张“杀李鸿章”。慈禧下令罢免军机全班人马,翁同和加恩革职留任,退出军机处,仍在毓庆宫行走,教授光绪读书。任户部尚书筹集军饷,查处制钱舞弊,反对慈禧太后铺张浪费,内外交困之际,费百万白银搭彩栅为自己祝寿。为日薄西山、千疮百孔的清王朝挣命补天。

中国维新第一导师

维新变法失败后,翁同和翘望企盼却沉冤不洗,怀着富国强兵的未了心愿溘然逝世。康有为从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万分悲痛,他写了《哀词》十四章以叙述二人之间的非凡友谊,高度评价了翁在戊戌变法中的功绩。在《哀词·自序》中,康有为这样写道:“戊戌为中国维新之第一大变,翁公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这是后话了。

1889年光绪帝亲政以后,虽托名皇帝,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慈禧太后大权在握,满朝重要部门几乎全是太后的人。作为皇帝师傅的翁同和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久在朝中活动的翁同和,对朝局可谓洞若观火,于是他一方面劝光绪帝尽量顺从慈禧太后的意思办事以韬光养晦,一方面利用科考的机会为光绪帝延揽人才。几年之后,经过翁同和的努力,吴鲁、吴荫培、文廷式、张謇、康有为等人先后积聚在了光绪帝周围,翁同和则自然成为了这些帝党人物的领袖和核心人物。

张謇,著名的江苏南通实业家,“开学典礼”结束后,翁同和便像以前那样兢兢业业地教光绪帝读书了,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耽误。光绪二十年状元,从事轻工业,他与“一代船王”卢作孚和从事重工业的张之洞、从事化学工业的范旭东齐名,后来被毛泽东赞誉为“中国近代工业不能忘记的四个人”。但是他的实力能够彰显和翁同和不能说没有关系。张謇与翁同和虽属师生关系却似“忘年交”,几乎无话不谈。一次张謇落第后去拜别翁同和,一进门就行大礼,翁同和是双手搀扶他显得非常激动:“老朽虽数次任考差,竭尽全力,披沙拣金,但仍野有遗贤,遗憾至深!”

张謇苦笑到:“科场中向来有‘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的说法,能否高中,文章善否尚在其次。晚生这次来是向恩师辞行的。”“唉,”翁同和长叹一声,“也罢,如今这个时局,不从政也罢,‘今之从政者殆尔’!”张謇见恩师言转沉重,不由关切道“恩师也不必太在意!保重身体要紧!”翁同和说道:“有心留你在京师当差,只是被朝中这些昏庸固宠之辈阻挠……”张謇见翁老前辈说得有些激动,连忙劝到:“恩师的一腔热情晚辈尽以知晓。学生从戎多年,目睹国势日渐衰颓,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回乡经营纱厂,以图实业救国,做一些有用的事情。弟子明日离京,临别之际,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当讲不当讲。”翁同和道:“但讲无妨。”张謇遂提起当时社会局势,眉宇之间甚为担忧:“恩师在朝为官多年,又两为帝师。如今北方黄河泛滥,长江又连遭水灾,民不聊生。而朝中屡屡奢靡,动辄百万之资,民有怨言啊,这些恐有损恩师清誉。”翁同和一听,知道天下百姓已经是怨声载道了,他沉默片刻:“老朽也略知一二啊!”张謇见状,似乎不忍再说下去,但他终于说道:“民间现在流传一句谚语,实为百姓怨言啊。还望恩师能够明哲保身。”

“什么谚语?直讲无妨。”张謇沉吟片刻,说道:“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百姓饥(李鸿章为安徽合肥人,翁同和为江苏常熟人,这句话是讥讽二人身为权臣却不恤民情)。”

“啊?”翁同和很受震撼,身体虽然没有从椅子上站起来,脸色却突然变了,连连叹道:“老朽真是对不起天下百姓啊。”张謇劝道:“恩师请保重,您也不必过分自责。您地位特殊,难免代人受过。在弟子看来,您处于一个位高权重、但极为棘手的关系之中。是是非非,难以澄清,不如……不如及早引退。请三思。”翁同和听罢,抚须沉思,良久不语:“老朽也不是没有此意啊。只是觉得时机不妥。眼下皇帝刚刚亲政,我若撒手不管,骤然离去,实为不忍。他日上报圣主,若获恩赐归乡,定当与君遨游五湖。”

后张謇再次参加科考,终于独占鳌头。张謇明白,翁同和的极力提携实是为光绪帝招揽人才,他不得不放弃在家乡方兴未艾的纱厂,前往京师为国效力。

经过翁同和的大力荐举和苦心经营,终于在光绪帝的周围积聚了一批饱学之士。他们大部分是翁同和的门生和属下,如林盛昱、黄思永、张謇、文廷式、丁立均、沈增桐等人,他们在朝中官职虽不大,地位虽不显赫,但是在社会上很有影响力,足以左右当时的社会舆论,属于朝中“帝党”一派,翁同和自然成为他们的核心和“下情上达”的重要人物。这些帝党在甲午战争是主战拒和的主要政治力量。

当时,日本已对朝鲜觊觎已久,积极在朝鲜部署军事,当时,日军驻朝的军队已达七千而清军仅一千五百人。敌强我弱、众寡悬殊,李鸿章主张通过外交手段来解决。翁同和得知朝鲜的局势严重之后,据实向光绪帝奏报,光绪帝深为忧虑,决定加派翁同和、李鸿藻等人参与军机会议,商讨解决中日朝鲜争端的办法。翁李二人对李鸿章在中法战争中一味妥协避战的做法深为不满,认为和议应以武备为基础,一味主和,吃亏甚多。但在新的国难当头之际,他们并不愿以意气相争,理智地分析战局。当时光绪帝一再叮嘱:要牢记中法战争的教训,不要畏首畏尾。太后也表示主战。然清军贻误军机,不认真备战,导致战争开战失利。此时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岁的“万寿圣节”,紫禁城一派喜气洋洋,殊不知前方战事连遭惨败,当时任军机大臣兼兵部尚书孙毓汶与李鸿章沆瀣一气,为取悦慈禧太后,一味地避战求和讳败不报,导致前线战败数日以后北京尚无消息。慈禧太后为了自己过生日,把军国大事置于脑后。翁同和等人忧心如焚,在军机处的建议一再被当作耳旁风,和战之争再度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翁李二人认为,多少年的吃亏总误在一个“和”字上面,如果这次对日本再忍辱避让,后果不堪设想。不如让北洋水师早做准备。光绪帝得知,自然也急:“前次已令李鸿章增兵,不许观望不前。为何贻误至此?”“李鸿章指望英、俄斡旋,虽有谕令,一个‘和’字当头,难免延宕时机,让倭人领先。”翁同和说道。他说,战争不能一味依靠外援,且我北洋水师数量可观尤在对方之上,不致畏惧日本国。“帝党”主战的一致要求,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反响,一时之间,御侮主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这时,李鸿章依靠列强斡旋的活动也一一失败,日本决意发动侵略战争,清政府也被迫发布对日宣战的诏书。此诏书一出,极大地激发了中国国民抗敌的爱国热忱。战争是离不开经费的,慈禧太后不惜重金,耗资百万搭建祝寿彩棚,任意挥霍战争经费,许多正直有良心的官员联名上奏,请求太后停止庆典,集中财力物力对付日本侵略。翁同和认为这些奏折是合情合理的,也与其他官员上奏,陈述筹款的艰难,请求停止万寿庆典。在众人的压力之下,慈禧太后不得不降下谕旨,停办奢华的庆典工作。中日争端和停办庆典的事情让慈禧太后不能容忍光绪及翁同和势力的发展了,虽然觉得彻底遏止他们为时过早,但慈禧太后已经准备伺机报复了,开始周密计划。

中日战争最终以清政府的失败告终,李鸿章惨淡经营的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灭。光绪二十年二月二十四日,屈辱的《马关条约》签订了。翁同和得知内容后,声泪俱下:“台湾若割与日本,我朝恐要失去天下人心了!”他在日记中伤心地写道:“覆水难收,据铁铸错,穷天地难塞此恨也!”《马关条约》签订以后,朝野上下反对的呼声越来越高。正值会试之年。举子们齐聚京师,一个个义愤填膺,痛骂李鸿章等人卖国媚敌。他们联名上书,要求拒绝《马关条约》。康有为挥泪演讲,慷慨激昂,从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到刚刚结束的中日甲午战争和这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下的举子们为他那滔滔的演讲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捶胸顿足时而狂呼怒号……康有为的弟子梁启超宣读了二人写的万言书,赢得了举子们的喝彩和热烈的掌声,举子们一致同意,先后签名,约一千三百多人。之后,他们向都察院投递。这就是旷古罕见的“公车上书”,古老的京城为之震动。翁同和当天便听说了“公车上书”的消息,他大为赞赏,为举子们的忠诚和热忱感动,看过“万言书”之后,他也意识到;要皇上一展雄才,要挽救清朝颓败屈辱的局面、要富国强兵,不能再维持现状了,必须变法维新。在他的支持下,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中外经闻》,变法维新的声势一天天壮大起来了,接着他向光绪帝荐举了康有为。

翁同和支持光绪变法图强,受到了顽固派的猛烈攻击。特别是《明定国是诏》公布之后,一方面是维新运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另一方面是顽固派官僚的阴谋反对。不久,翁同和接到御旨,被开缺回籍,这对维新派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戊戌变法”之后,西太后囚禁了光绪帝。翁同和得知后,非常悲愤,为了全身远祸,他用仅有的积蓄给自己建造了一处住宅“瓶芦”,房子建成以后,他便闭门谢客,在这里读书、写字、作画,偶尔出去走走,品茶喝酒。在隐居的几年中,翁同和心中始终存有一线希望,希望能够再次回到光绪帝的身边,希望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国家富强起来,但是,几年过去了,仍然不见有赦旨传来,他希望的火苗渐渐地暗淡了。光绪二十九年的一天,翁同和终于没有等到他殷切希望实现,想到自己沉冤至死而难以大白于天下,是忧心如焚,百感交集,如梦往事、万般情绪齐上心头,他强忍满眶眼泪,口占一绝:

六十年中事,凄凉到盖棺。

不将两行泪,轻向汝曹弹。

第二天,这位饱经忧患的近代政治家,怀着一腔未了的心愿,溘然长逝。正在瑞典流亡的康有为从报纸上得知了这一消息,非常悲痛,做诗以寄哀情,称翁同和是“中国维新第一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