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继业者战争

继业者战争(希腊化时代的开端)

继业者战争简介

继业者战争:继业者战争,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互相竞争承继人的战争。继业者(希腊语:Διάδοχοι)泛指承继人。在泛希腊历史中,专指亚历山大大帝死后互相竞争的承继人,希腊语专称为Επίγονοι。这是古希腊历史中希腊化时期──是很多希腊以外的民族接受希腊哲学与风格、希腊的文明生活及希腊的宗教观的时期──的开始。

继业者战争过程分析——

亚历山大之死与继业者的崛起

在腓力二世(Philip Ⅱ,公元前359—前336年在位)继位之前,马其顿仅仅只是希腊北方一个无足轻重的半蛮族国家,虽然他们自称是希腊人(有可能是未随赫拉克勒斯后裔子孙南下的多利安人),语言亦颇为相近,甚至就连王族也被认为来自阿尔戈斯(Argos),但与希腊诸邦还是存在隔膜。腓力二世继位之后,便仿照希腊推行了一系列涉及政治、军事和经济方面的改革,使马其顿的国力逐渐强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在喀罗尼亚之战(Battle of Chaeronea)中决定性地打败了当时希腊最有实力的两个城邦——雅典和底比斯组成的联军。次年,在科林斯召开的泛希腊会议上,腓力二世被推举为盟主和远征波斯的马其顿-希腊联军总司令。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在旧都埃加伊(或译为埃盖)参加女儿的婚礼时遇刺身亡,其子亚历山大三世(Alexander Ⅲ,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336—前323年在位)在军队的拥戴下继位。

◎《亚历山大大帝大帝入巴比伦城》,法国画家夏尔·勒·布朗

亚历山大用最快的时间相继击败了骚扰马其顿北部的色雷斯和伊利里亚(Iliryia)蛮族,接着又南下镇压了希腊的反对者,摧毁了历史悠久的底比斯城。在这之后,他便于公元前334年率领4万大军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入侵亚洲。亚历山大用了10年时间,先后在格拉尼卡斯河之战(The Battle of Granicus,公元前334年)、伊苏斯之战(Battle of Issus,公元前333年)和高加米拉之战(Battle of Gaugamela,公元前331年)中摧毁了波斯军队的主力,然后带领大军向中亚和印度进军,在海达斯佩斯河之战(Battle of the Hydaspes,公元前326年)中击败了印度的波鲁斯,建立了一个疆域横跨爱琴海到印度河流域的庞大帝国。只是由于士兵们的坚决抵制——他们不愿意再继续冒险前进,亚历山大才被迫停下脚步。在苏萨(Susa),亚历山大为马其顿和希腊将士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集体婚礼,新娘们都是来自波斯和亚洲各地的贵族女子,这一举动被视为是两大文明的结合。此前亚历山大已经有了一个妻子罗克珊娜(Roxane),她是巴克特里亚土王奥克夏特斯(Oxyartes)的女儿。现在亚历山大和他最亲密的战友赫菲斯提翁(Hephaestion)又分别迎娶了大流士三世的两个女儿,她们是在9年前的伊苏斯之战中被亚历山大俘虏的。

然而没过多久,赫菲斯提翁便因病去世,这给了亚历山大沉重的打击,当时他正计划仿照马其顿人的模式训练一支波斯军队,并发动对阿拉伯或北非城市迦太基的远征。公元前323年,在一次宴会过后,亚历山大便一病不起。6月初,西方历史上最伟大的征服者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的王宫中病逝,终年33岁。临终前,当众人询问由何人做他的继承者时,亚历山大只说了一句含混不清的“给最强者”便撒手而去。由于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在亚历山大死后召开的巴比伦会议上,诸将争吵不休。当时王后罗克珊娜已身怀六甲,因此伙伴骑兵司令佩狄卡斯主张,如果王后顺利生下一个男婴,就由这个拥有亚历山大血脉的孩子继承王位;而反对者认为,马其顿的王位不应由一个具有一半亚洲血统的人来继承。托勒密主张应由腓力二世健在的另一个儿子阿里达乌斯继位,并得到了方阵指挥官梅利埃格等人的支持;海军司令尼阿库斯主张由亚历山大的私生子赫拉克勒斯继位。

最终各方达成妥协,得到军队支持的阿里达乌斯(后改称腓力三世)和罗克珊娜腹中的胎儿(如果是男孩的话)共享王位,由戴有亚历山大印章戒指的佩狄卡斯任摄政和御营指挥,梅利埃格则为他的副手。未几,佩狄卡斯设计谋杀了梅利埃格,独揽大权。而在后宫中,罗克珊娜处死了大流士三世的两个女儿,她的儿子在不久之后降生,是为亚历山大四世。


《巴比伦分封协议》(Partition of Babylon)中的权力分配

摄政:佩狄卡斯,亚历山大身边的七个侍卫首领之一

伙伴骑兵统领:塞琉古(Seleucus)

(马其顿、伊利里亚、伊庇鲁斯和希腊)留守:安提帕特(Antipater)

色雷斯:利西马库斯(Lysimachus),亚历山大身边的七个侍卫首领之一

赫勒斯滂-弗里吉亚:莱昂纳托斯,亚历山大身边的七个侍卫首领之一

大弗里吉亚(Greater Phrygia)、潘菲利亚(Pamphylia)和吕西亚(Lycia):安提柯(Antigonus Monophthalmus)

卡里亚(Caria):阿桑德(Asander)

吕底亚(Lydia):米南德(Menander)

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帕夫拉戈尼亚(Paphlagonia):卡地亚的攸美尼斯(Cardia of Eumenes)或尼卡诺尔(Nicanor)

奇里乞亚(Cilicia):菲洛塔斯(Philotas)

埃及:拉古思之子托勒密,亚历山大身边的七个侍卫首领之一

叙利亚:拉俄墨冬(Laomedon of Mytilene)

美索不达米亚:阿尔卡西劳斯(Arcesilaus)

大米底亚(Greater Media):培松(Peithon)

小米底亚(Lesser Media):阿特罗巴特斯(Atropates),佩狄卡斯的岳父,后成为米底亚北部的阿特罗帕特尼王朝的首任君主

波西斯(Persis):朴塞斯塔斯(Peucestas)

卡曼尼亚(Carmania):特勒波勒摩斯(Tlepolemus)

赫卡尼亚(Hyrcania)、帕提亚(Parthia):菲利普(Philip)或弗拉塔费涅斯(Phrataphernes)

索格迪亚纳(Soghediana)、巴克特里亚(Bactria):斯塔萨诺尔(Stasanor)

德兰吉亚纳(Drangiana)、阿里亚(Aria):斯塔桑德尔(Stasander)

阿拉霍西亚(Arachosia)、格德罗西亚(Gedrosia):西比亚提斯(Sibyrtius)

帕罗帕米西亚(Paropamisia):奥克夏特斯,罗克珊娜的父亲

旁遮普(Punjab):塔克西莱斯(Taxiles)

印度河:波鲁斯(Porus)

犍陀罗(Gandhara):阿格诺尔之子培松(Peithon,son of Agenor)


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希腊时,在雅典,人们纷纷走上街头庆祝。亚历山大生前颁布的两项命令让他成为众矢之的。在密友赫菲斯提翁死后,亚历山大要求希腊人向他献祭,这对虔诚的希腊人来说是一种亵渎。在返回巴比伦后,亚历山大又下令让所有希腊城邦召回被放逐者,并恢复他们的公民权。希腊人有理由担心这将使被放逐的僭主们重返希腊,亚历山大被认为正在改变他早期的政策,打算在希腊复兴僭主制。尽管亲马其顿的政治家福基翁(Phocion)一再告诫雅典人不要轻举妄动,但是在民意的推动下,雅典公民大会决定派出一支由列奥提尼斯指挥的雇佣军前往埃托利亚(Aetolia)。列奥提尼斯首先打败了前来阻拦他们的彼奥提亚人,随后与埃托利亚人和色萨利人结盟。在温泉关,列奥提尼斯打败了前来镇压的安提帕特——他受命在亚历山大远征期间留守马其顿,迫使他退守附近的拉米亚(Lamia)。亚历山大的授业恩师亚里士多德其时正在雅典,混乱的局势迫使他逃离雅典,前往附近一座有马其顿驻军的基地避难,并于次年(公元前322年)在此去世。

◎亚里士多德正在为亚历山大授课

首先赶来解围的是莱昂纳托斯,他是赫勒斯滂-弗里吉亚省的总督,又是腓力二世的孀居女儿克里奥帕特拉的未婚夫。莱昂纳托斯的军队约有2万人(其中步兵2万人、骑兵1500人),对面的希腊人亦旗鼓相当。然而没过多久,莱昂纳托斯便在一次战斗中为希腊人所杀。随后赶来增援的是克拉特鲁斯,当时他正指挥着一支万余人的老兵队伍在小亚细亚。阿卡纳尼亚人的入侵迫使埃托利亚人退出联军,其他人也担心自己的领土会遭到邻居的入侵,至于拥有全希腊最强陆军的斯巴达,则始终按兵不动,就像雅典在10年前斯巴达起兵反抗马其顿时做的那样。在随后爆发的克拉农之战中,克拉特鲁斯指挥一支多达4.8万人(其中步兵4万人、投石手和弓箭手3000人、骑兵5000人)的军队击败了仅有2万多人(步兵25000人、骑兵3500人)的希腊联军。另一方面,海军司令克莱图斯指挥着一支以腓尼基水手为主的舰队(240艘战船),在基克拉泽斯群岛中的阿莫尔戈斯岛附近打败了名满希腊的雅典舰队(170艘战船)。随后,安提帕特率军逐个击破了反抗的希腊城邦,雅典被迫接受了比之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时更加苛刻的条件:马其顿在比雷埃夫斯附近的曼基尼亚山上驻军;有权修改雅典的法律;剥夺所有财产在2000德拉克马以下者的公民权,并将他们放逐到色雷斯。

在遥远的巴克特里亚,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立即在当地引发了一场叛乱。先前,亚历山大在镇压了当地的反抗者后,为了巩固对新征服的巴克特里亚和索格狄亚那的统治,除留下数万士兵驻防外,还从马其顿和希腊等地大量移民。(殖民者)由于远离故土、羁留异域,因此时常发生叛乱。早在公元前327年,在巴克特里亚的卫戍部队就发生过哗变;次年,又有3000希腊移民在巴克特里亚和索格狄亚那叛乱,试图效法色诺芬从陆路返回希腊,但遭镇压。亚历山大死后,在巴克特里亚和索格狄亚那,有2万步兵和3000骑兵整装西进,企图返回希腊。佩狄卡斯对此大感震惊,他担心这将会危及马其顿人和希腊人对亚洲腹地的统治。培松受命率军前去阻止他们。培松曾试图劝说他们为己所用,但未成功。按照佩狄卡斯的命令,培松将他们解除武装,然后全部杀害。至于他们的财产,则被培松麾下的士兵瓜分。

欧律狄刻(Eurydice)是被废黜的马其顿国王阿明塔斯四世与腓力二世之女库娜涅(Cynane)的女儿,库娜涅的母亲是一位叫奥妲塔(Audata)的伊利里亚公主,是达尔达尼人国王巴尔底利斯的女儿。欧律狄刻曾经名叫阿狄亚,早年丧父,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库娜涅从小就教授女儿骑马、狩猎、格斗作战的技巧,就像当年奥妲塔教导库娜涅这些技巧一样。公元前323年,在得知腓力三世于巴比伦被推举为国王后,留在马其顿本土的库娜涅就带着欧律狄刻动身出发前往巴比伦,准备让欧律狄刻嫁给腓力三世,使自己的女儿成为王后。然而她们一行来到小亚细亚时,被摄政佩狄卡斯的弟弟阿尔塞塔斯(Alcetas)带兵拦截,库娜涅遭处决。处死王室成员的举动引起士兵们的强烈不满,佩狄卡斯只好让腓力三世和欧律狄刻成婚以安抚士兵们的怨气。

第一次继业者战争及其后的短暂和平

埃及的托勒密首先起来挑战佩狄卡斯。他与护送亚历山大灵柩返回马其顿安葬的阿里达乌斯(马其顿军官,非腓力三世)相勾结,秘密将灵柩送往埃及,安置在孟菲斯城外的一座神庙里(公元前323年年底)。本来佩狄卡斯与安提帕特的女儿订有婚约,然而在莱昂纳托斯死后,他取消了这份婚约,打算迎娶再次孀居的克里奥帕特拉。这一轻率的举动导致他与安提帕特之间的联盟瓦解,安提帕特转而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克拉特鲁斯。巴比伦会议召开时,克拉特鲁斯远在小亚细亚,故一无所得。三方迅速组成了一个反佩狄卡斯的联盟。

◎一座托勒密一世的石膏像

公元前322年年初,佩狄卡斯率领大军进攻埃及。托勒密一面率军前往东部的佩鲁修姆(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门户);一面下令处死了暗中勾结佩狄卡斯的前任埃及总督克里奥米尼,没收了他在任期间搜刮的巨额财产。托勒密的舰队牢牢扼守着河口,使帕迪卡斯的舰队无法进入尼罗河,帕迪卡斯试图夺取该地的一处要塞,也未能成功。在佩鲁修姆的进攻受挫后,佩狄卡斯率军进至下游的赫利奥波利斯附近。第二次渡河行动起初十分顺利,部分士兵成功登上了尼罗河中的一座沙洲,然而由于突然河水泛涨(可能是托勒密掘开了尼罗河大坝),后续部队没能成功渡河。担心遭到托勒密袭击,佩狄卡斯遂下令让已经渡河的士兵悉数撤回东岸。两次渡河行动的失败,引起了军中将士的不满,动摇了佩狄卡斯的威望。此时,几名高级将领——塞琉古、培松和安提贞尼斯(银盾步兵团长),合谋暗杀了佩狄卡斯。佩狄卡斯之死标志着马其顿众将之间第一次内战结束。

尽管佩狄卡斯死于埃及,忠于他的军队却在攸美尼斯的率领下,在小亚细亚战场上杀死了克拉特鲁斯。攸美尼斯在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时代曾是王室书记官,深受国王重用。在亚历山大死后的短暂混乱中,他曾参与调解众将之间的矛盾,后被任命为卡帕多西亚或帕夫拉戈尼亚的总督,负责攻打当地独立的地方贵族。攸美尼斯虽长期担任文职,却颇具军事才能。赫勒斯滂海峡位于小亚细亚西北部,是通往黑海的必经之路,攸美尼斯和克拉特鲁斯的军队在此相遇。克拉特鲁斯是马其顿军中少数几个威望仅次于亚历山大的将领之一,攸美尼斯手下的马其顿士兵拒绝与他作战,毕竟攸美尼斯说到底只是一个来自色雷斯-切索尼斯(Thracian Chersonese)的希腊人。尽管经过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两代君主的统治,马其顿人与希腊人之间的隔阂仍然很深,在后者心中,马其顿也只不过是一个半蛮族国家而已。攸美尼斯只得带领一支以新归附的东方士兵为主的军队应战,这对克拉特鲁斯来说无疑是有利的。因此在战斗打响后不久,克拉特鲁斯就带领麾下骑兵发起猛攻,不料却意外坠马而死。攸美尼斯隆重地安葬了克拉特鲁斯,又收服了他群龙无首的部下,实力大增。

佩狄卡斯死后,公元前321年年初,马其顿众将与王室成员在叙利亚城市特里帕拉迪苏斯(Triparadisus)会集,这已是亚历山大死后对权力的再次分配。托勒密对埃及的统治权得到承认,他的辖区还包括了利比亚和阿拉伯地区。刺杀佩狄卡斯的三人——塞琉古、培松和安提贞尼斯分别获得了所属的省份,其中塞琉古得到了巴比伦尼亚,培松获得了米底亚,安提贞尼斯获得了苏萨。至于最重要的摄政人选,托勒密主张由阿里达乌斯出任,他曾帮助托勒密将亚历山大的灵柩运往埃及;另一位候选人是安提帕特,他得到了主要王室成员的支持,主要是腓力三世的王后欧律狄刻。经过妥协,安提帕特最终获胜,成为马其顿的摄政。除安提帕特以外,受益最大的当属安提柯,他不但控制了小亚细亚几个重要的省份,还获得了对亚洲各省军队的统率权,他的部下“白色的”克莱图斯(Cleitus the White)斯则获得了吕底亚。


《特里帕拉迪苏斯分封协议》(Partition of Triparadisus)中的权力分配

摄政:安提帕特

伙伴骑兵司令:卡山德(Cassander)

叙利亚:拉俄墨冬

奇里乞亚:费罗萨努斯(Philoxenus)

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安菲马库斯(Amphimachus)

巴比伦尼亚:塞琉古

赫勒斯滂-弗里吉亚:阿里达乌斯

苏萨:安提贞尼斯,前银盾步兵团长

吕底亚:克莱图斯

大弗里吉亚、潘菲利亚和吕西亚:安提柯

奇里乞亚:费罗萨努斯

米底亚:培松

波西斯:朴塞斯塔斯

埃及:托勒密

色雷斯:利西马库斯

卡曼尼亚:特勒波勒摩斯

里海之门(Caspian Gates)以内的米底亚:培松

帕提亚:菲利普

德兰吉安纳、阿里亚:斯塔桑德尔

索格迪亚纳、巴克特里亚:斯塔萨诺尔

阿拉霍西亚、格德罗西亚:西比亚提斯

帕罗帕米西亚:奥克夏特斯

旁遮普:塔克西莱斯

印度河:波鲁斯

犍陀罗:阿格诺尔之子培松


从公元前321年到公元前319年的不足3年时间里,安提帕特担任摄政,大致维持了继业者们的和平。在公元前320年夏季,托勒密利用犹太人过传统节日时,偷袭了耶路撒冷,将大量犹太人带回亚历山大里亚这座由亚历山大奠基的伟大都市。他们的聚居地正是后来这座城市的一个主要城区——犹太人区的前身。对耶路撒冷的征服使托勒密的控制区域扩展到了叙利亚南部边界,拉俄墨冬和费罗萨努斯的属地成为他与安提柯之间的缓冲带。

◎中世纪插图中关于托勒密袭击耶路撒冷的场景

第二次继业者战争

公元前319年,安提帕特病逝,临终前将摄政一职交给了一位腓力二世时代的老臣波利伯孔(Polyperchon),而非自己的儿子卡山德(他被任命为波利伯孔的副手)。安提帕特这一有意或无意间的举动,点燃了新一轮内战的烽火。

波利伯孔的权力受到各方挑战,除了卡山德外,还有埃及的托勒密、色雷斯的利西马库斯和小亚细亚的安提柯,他们组成了一个反波利伯孔的同盟。同时,安提柯还向卡山德提供了一支4000人的军队以及一支舰队。为了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获得希腊人的支持,波利伯孔以摄政的名义颁布了一项法令,宣布将不再支持各个城邦内部的僭主势力,并撤回驻扎在各个城邦中的马其顿驻军,允许遭安提帕特处罚的城邦恢复独立。波利伯孔的新政迅速在希腊各地掀起轩然大波,人们纷纷驱逐了在腓力二世、亚历山大和安提帕特摄政时代扶植起来的僭主和亲马其顿势力。

只在两个地方——麦加罗波利斯(Megalopolis)和雅典,波利伯孔的法令遇到了一些阻碍。麦加罗波利斯是少数几个仍支持卡山德的希腊城邦,它是一座阿卡迪亚人的城市,由底比斯名将伊巴密浓达(Epaminondas)所建。在留克特拉战役后(Battle of Leuctra,公元前371年),底比斯军队入侵伯罗奔尼撒,帮助阿卡迪亚人建立了麦加罗波利斯,目的是遏制南面的斯巴达势力。北方的马其顿崛起后,麦加罗波利斯又倒向了腓力二世。公元前331年夏,当亚历山大的军队正在向美索不达米亚挺进时,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发动了一场反对马其顿的战争,驻扎在科林斯的一支马其顿军队被打败。伊利斯、除佩利尼以外的亚该亚同盟、除麦加罗波利斯以外的阿卡迪亚同盟(Acadian Alliance),都加入了进来,联军总兵力多达2.2万人(步兵2万人、骑兵2000人),其中包括大量从亚洲返回的希腊雇佣兵,他们多数原在波斯总督和将军帐下效力,亚历山大的东征使他们失去了生计。而当时安提帕特正指挥留守马其顿的军队主力在色雷斯镇压一场叛乱。斯巴达人在获胜后立即包围了麦加罗波利斯,这座城市是进入美塞尼亚(Messenia)的门户。斯巴达人试图恢复昔日霸权的企图使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原本打算派舰队支持的雅典现在拒绝出兵。斯巴达人对麦加罗波利斯的围攻持续了半年之久,始终没能突破城防。在与色雷斯的叛乱者达成妥协后,安提帕特立即挥师南下,沿途征募了一支多达4万人的大军。由于大量的马其顿士兵都已随亚历山大前往亚洲了,因此这支军队主要以蛮族战士、同盟雇佣军和少量马其顿士兵组成。斯巴达人放弃了对麦加罗波利斯的包围,向南退至拉戈尼亚边界。在库里图斯隘口,斯巴达人在一场血战后崩溃了,有5300人被杀,包括他们的国王。

在拉米亚战争失败后,雅典受到了严厉的惩罚,曼基尼亚山上的马其顿驻军始终令雅典人如鲠在喉。因此当波利伯孔颁布法令取消对僭主的支持并撤回驻军时,雅典人积极响应。失去支持的僭主派贵族则勾结卡山德,使后者的部下接管了山上的要塞,并拒绝执行波利伯孔的命令。

麦加罗波利斯不但支持卡山德,还收留了许多遭驱逐的僭主。为此,波利伯孔一面派他的儿子亚历山大带领一支军队前往雅典,驱逐法勒隆的德米特里;一面亲自带领大军南下攻打麦加罗波利斯。负责指挥麦加罗波利斯城防的是一个曾随亚历山大远征东方的雇佣军军官达米斯(Damis),亚历山大死后他返回希腊,定居在麦加罗波利斯。当波利伯孔的大军兵临城下时,达米斯由于他丰富的军事经验被推举为指挥官。波利伯孔在城外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攻城塔,派人在城下挖掘地道,又以弩炮破坏城墙。在一段城墙因遭到破坏而倒塌后,达米斯估计第二天波利伯孔会用战象为先导攻城,在动员市民修建第二道临时城墙的同时,他在遭到破坏的城墙两侧埋伏了大量投石手和弓箭手,又将尖木桩埋设在缺口处的地面上。到了次日,波利伯孔果然以战象为先导攻城,在冲入缺口后受到埋在地下的尖木桩以及两侧的远程武器打击。受惊的战象发狂般转头向后逃去,一下子便冲垮了在它们身后列阵的马其顿士兵。而在另一方面,波利伯孔的军队偷袭曼基尼亚山的计划被僭主派贵族泄露给了卡山德的军队,这一计划未能成功。

波利伯孔在希腊受挫使他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卡山德趁机占领了马其顿。腓力三世的王后欧律狄刻与卡山德结盟,使后者成为她丈夫的摄政。当卡山德率军南下希腊与波利伯孔作战时,欧律狄刻成为马其顿的统治者。为扭转败局,波利伯孔转而与奥林匹亚斯(Olympias)结盟,并认命正转战亚洲各地的攸美尼斯节制东方诸省的军队。奥林匹亚斯带着她的外孙亚历山大四世与支持她的军队攻入马其顿,由于士兵们拒绝与亚历山大的母亲和儿子作战,奥林匹亚斯轻易获得了胜利,腓力三世与他的妻子欧律狄刻在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被擒并被关押起来。奥林匹亚斯担心腓力三世继续存在的话将会威胁亚历山大四世的王位,因此于当年(公元前317年)年末处死了腓力三世,欧律狄刻亦被迫自杀。然而好景不长,当卡山德于次年结束了希腊的战事后,再次攻入马其顿,奥林匹亚斯在皮德纳被俘后死于石刑(即被乱石砸死)。随后,卡山德为腓力三世和欧律狄刻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他们安葬在旧都埃加伊。至于亚历山大四世和他的母亲罗克珊娜则被软禁在安菲波利斯城外的一处宫殿里。

佩狄卡斯死后,攸美尼斯一直带领他的部下转战于亚洲各地,他的主要敌人是身兼大弗里吉亚、潘菲利亚和吕西亚三省总督及亚洲诸省统帅的安提柯。公元前318年年末,安提柯和攸美尼斯的军队在米底亚南部山区隔着一条山谷溪流对峙。由于缺乏食物和草料,安提柯决定前往南面的坎巴塞尼斯(Campasenes)山谷建立冬季营地。该地位于苏萨和埃克巴塔纳之间,不仅尚未被战火破坏,土地富饶,且易守难攻。通过秘密渠道得知这一消息后,攸美尼斯也开始行动。其实他也打算前往坎巴塞尼斯过冬,只是由于安提柯占据了通往这一地区的大路且双方一直处于对峙状态才作罢。攸美尼斯故意让“叛逃”到安提柯营中的士兵告诉他,前者将率军渡河发动进攻。正当安提柯严阵以待时,攸美尼斯利用夜色的掩护,让辎重队沿着一条隐蔽的山间隘路秘密前往坎巴塞尼斯,士兵们则携带长途行军所需的口粮紧随其后。攸美尼斯在岸边故意摆出一副大战即将来临的架势,成功地迷惑了安提柯。直到次日凌晨有侦察兵向他报告攸美尼斯已拔营而走时,安提柯一直带领军队在营地附近严阵以待。攸美尼斯为军队赢得了一整夜的时间,当安提柯的骑兵追上他的后卫部队时已是天明时分。安提柯故意制造他已率领大军赶到的假象,迫使攸美尼斯列阵迎战,成功地为后续步兵争取了时间。双方势均力敌,都希望通过一场胜利打通前往坎巴塞尼斯的道路。战斗一直持续到夜幕时分,双方不分胜负,他们各自的左翼都被击败,右翼又都取得了胜利。安提柯尽管在战场上获得了优势,但由于损失惨重,被迫放弃对(通往坎巴塞尼斯)道路的争夺,向北返回米底亚过冬。攸美尼斯顺利地进入坎巴塞尼斯,在那里建立了冬季营地。

尽管攸美尼斯一再命令部队不要分散得太远,但仍不能阻止士兵们分散居住在各个村落中,这导致军队失去了在受到攻击时迅速集中的能力。在从间谍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安提柯决定出其不意,将分散在坎巴塞尼斯的敌军各个击破。从他的冬季营地出发有两条路可以通往坎巴塞尼斯,其中一条较远,但沿途人口稠密,有足够的物资供给军队;另一条路较近,但沿途人口稀少且缺乏水源,很难供给军队。安提柯选择了后者,因为这条崎岖的道路可以直通攸美尼斯的冬季营地。安提柯让士兵们携带十天的口粮以及兽皮制作的水囊,并为马匹准备了充足的草料。出发前,安提柯还故意散布谣言,宣称他将前往亚美尼亚招募更多的士兵,以补充在坎巴塞尼斯山路中的损失。为了迷惑攸美尼斯派出的间谍,安提柯故意带领军队向亚美尼亚方向行军,直到进入山区后,才转过头来沿着那条崎岖的山路向坎巴塞尼斯进军。

本来这个偷袭计划天衣无缝,安提柯的军队在夜间行军,而且只在白天宿营时点火取暖,可是由于天气十分寒冷,有士兵不顾禁令在夜间引火取暖,因此暴露了踪迹。却说攸美尼斯在进入坎巴塞尼斯后,由于部队分散在各处,一直没有放松警惕,不断向附近地区派出巡逻队和侦察兵。当得知北方山区出现大量营火时,攸美尼斯立即做出部署,他让士兵轮流占据两侧山脚的突出部,点起大量营火,做出一支大军正在集结的假象,迫使安提柯放弃了奇袭的计划。攸美尼斯则利用这一时机,集中军队并构筑设防营地。

公元前317年年初,事情出现转机:同卡山德争夺希腊失败的摄政波利伯孔与奥林匹亚斯结盟,攸美尼斯被授予节制亚洲诸省军队的权力,因此实力大增。在波斯境内的帕莱塔西奈(Paraitacene),攸美尼斯与安提柯的军队正面相遇,前者有4.1万人(其中重装步兵17000人、轻装步兵18000人、骑兵6000人以及125头战象),后者有4.4万人(其中重装步兵28000人、轻装步兵5500人、轻装骑兵6900人、重装骑兵3700人以及65头战象)。安提柯的优势在于他的重装步兵和骑兵人数远远超过攸美尼斯,而后者的轻装部队数量更多,且战象是前者的一倍。

安提柯将轻装骑兵部署在左翼,重装骑兵和轻装步兵部署在右翼,重装步兵组成的方阵位于阵线中央,战象则分散部署于阵前。攸美尼斯亲自指挥位于右翼的重装骑兵,而其他骑兵、战象和轻装步兵部署于左翼,重装步兵组成的方阵位于中间。战斗开始后,安提柯左翼的轻装骑兵首先发动进攻,攸美尼斯的骑兵数量处于劣势,为此他不得不派部分左翼骑兵前往增援。而在阵线中央,攸美尼斯麾下的银盾军团老兵成功击退了安提柯数量占优的重装步兵,安提柯被迫投入重装骑兵,勉强止住了颓势。此战中,安提柯手下有3000—7000人被杀,而攸美尼斯只损失了约1000人。

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双方继续在波斯境内不断交战。公元前316年冬,在波斯境内的加比奈(Gabiene),双方再次爆发会战。安提柯此时能召集起来的军队只有3.1万人(其中步兵22000人、骑兵9000人、战象64头),攸美尼斯此前损失较大,仅剩2.3万人(其中步兵17000人、骑兵6000人、战象114头)。战场位于一片平坦的沙地上,安提柯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只是在战象的数量上仍不及攸美尼斯。重装骑兵、战象和轻装步兵组成了安提柯的右翼,其他步兵和轻装骑兵组成了他的左翼,其子德米特里(“破城者”)指挥右翼的伙伴骑兵,他本人指挥左翼的方阵步兵。在他们的对面,攸美尼斯仍然像帕莱塔西奈战役时,将其精锐的银盾军老兵部署在阵线中央。战斗开始后,双方部署在阵前的战象和轻装步兵首先发生接触,继而是双方的重装步兵。属于安提柯一方的培松带领精锐的米底亚骑兵故意在战场上扬起沙土,形成一道沙雾挡住视线,在攸美尼斯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悄悄绕过其侧翼,袭击了他们位于后方的营地,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其中包括银盾军团老兵们多年来积聚的行李和辎重。在德米特里的打击下,指挥攸美尼斯左翼骑兵的波斯总督朴塞斯塔斯逃离战场。失去了战象和重装骑兵的攸美尼斯被迫下令撤退,在各部中只有银盾军团老兵井然有序地撤离战场。在战场上失利的攸美尼斯带领部队返回营地后,失去了所有行李和辎重的银盾军团老兵逮捕了攸美尼斯及其他指挥官,将他们交给安提柯,以换回他们损失的行李辎重。攸美尼斯与其主要将领安提贞尼斯和欧西德莫斯(Euthydemus)等人一道,在审判后遭处决。

◎马其顿持盾兵,by Johnny Shumate

攸美尼斯和奥林匹亚斯相继被杀使波利伯孔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公元前315年,历时4年的第二次内战(或继业者战争)结束,几位势力强大的继业者(或军阀)瓜分了帝国的版图,其中卡山德统治马其顿和希腊的大部分地区,雅典由他的部下法勒隆的德米特里(Demetrius of Phalerum)统治;托勒密除统治埃及以外,还控制了朱迪亚(今巴勒斯坦)和昔兰尼加(位于今利比亚北部)等地;安提柯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则控制了小亚细亚的大部分地区,并将手伸向了两河流域和叙利亚;色雷斯被亚历山大麾下的另一位将军利西马库斯统治。

第三次继业者战争

在所有继业者当中,安提柯的野心是最大的,他试图重新统一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公元前316年年末,在处死了攸美尼斯后,他将军队开向两河流域,逮捕并处死了在加比奈之战中投资敌营的米底亚总督培松,兼并了他的省份。为避免落得和培松同样的命运,巴比伦尼亚(Babylonia)总督塞琉古带领少量亲随逃往埃及。据说,当时有一个迦勒底人占星家曾向安提柯预言,塞琉古将在未来成为亚洲的主宰者,并最终会杀死他。安提柯当即派人追赶塞琉古一行,但为时已晚。

托勒密联合卡山德要求安提柯将侵夺的省份还给塞琉古,在遭到拒绝后,便联合色雷斯的利西马库斯组成了一个反安提柯联盟,第三次继业者战争爆发。

◎一座塞琉古一世的青铜头像

公元前314年,安提柯为了在战争中争取更广泛的支持,宣布支持希腊城邦获得自由,并反对任何形式的驻军——不过他的后代似乎并不认同这一宣言。此举明显针对的是卡山德在希腊地区的统治。安提柯和他的儿子德米特里建立一个由爱琴诸岛(希俄斯岛、利姆诺斯岛、莱斯博斯岛和萨摩斯岛等)组成的岛国城市联盟(Island City Alliance),以阻止卡山德对小亚细亚西部的入侵。安提柯还与在上次战争中失败的波利伯孔取得联系,让他在希腊牵制卡山德。波利伯孔此时正在伯罗奔尼撒半岛,手中控制着亚历山大的私生子赫拉克勒斯。

安提帕特所处的位置使他不得不同时面对来自多个方向的敌人——西面马其顿的卡山德、南面埃及的托勒密。由于斯基泰人和色雷斯人的入侵,色雷斯的利西马库斯未能立即参战,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安提柯的压力。从公元前314年起,安提柯用了整整一年时间围攻并占领了支持托勒密的提尔。公元前312年,托勒密与塞琉古进攻加沙。该城位于腓尼基与埃及的边界,是进出埃及的必经之路,安提柯派他的儿子德米特里前往迎战。

托勒密和塞琉古的军队有2.2万人(其中步兵18000人、骑兵4000人),德米特里的军队约有1.7万人(其中12500人、骑兵4400人、战象43头)。托勒密和塞琉古把大部分骑兵部署在左翼,德米特里则针锋相对地增强左翼实力,并命令右翼骑兵不要主动发起进攻,以达到延缓战斗进程的目的。战斗开始前,托勒密和塞琉古从斥候处得知德米特里的阵形后,立刻改变部署,将精锐骑兵集中到右翼,并在骑兵前面铺设障碍(如铁蒺藜和钉子),并部署标枪手和弓箭手用以防御战象,由重装步兵组成阵线中央,其他骑兵则被部署在左翼。战斗开始后,德米特里左翼的骑兵在战斗中获得优势,继而又以战象发动进攻,但因受阻于铁蒺藜以及标枪、弓箭的打击而损失惨重。德米特里失去战象的左翼骑兵渐渐不支,他被迫带领军队向后退去,托勒密则趁机占领了加沙城。

◎一座德米特里一世的石膏头像

加沙之战后,安提柯失去了对南线的控制,受托勒密支持的塞琉古趁机带领一支军队返回巴比伦尼亚,驱逐了安提柯留在当地的驻军,收复了这一地区。安提柯委任的米底亚总督尼卡诺尔,联合阿里亚总督埃瓦戈拉斯(Euagoras)率领一支17000人的军队从北面入侵巴比伦尼亚,而塞琉古此时仅有不足4000名士兵。为此,塞琉古指挥军队在底格里斯河边沼泽地附近袭击了正驻扎于此的米底亚-阿里亚联军,埃瓦戈拉斯在混战中被杀,尼卡诺尔带领部分士兵连夜逃回米底亚,并向安提柯求援。塞琉古收编了留在营地内的米底亚-阿里亚联军,兵力增至2万人。留下部分士兵防守巴比伦尼亚后,塞琉古带领军队向东方进发,陆续征服了波斯、阿里亚、帕提亚、米底亚和苏锡安那等地。因为巴克特里亚总督斯塔桑诺(Stasanor)在战争中始终保持中立,故得以幸免。安提柯派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乌斯带领步兵15000人、骑兵4000人前往救援尼卡诺尔。

公元前311年,安提柯相继与卡山德、托勒密和利西马库斯缔结和约,各方约定在亚历山大四世成年前都要维持现状,至此第三次继业者战争结束。然而,安提柯并未与塞琉古缔结和约,双方之间的战争仍在继续,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尼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以及对东方诸省的控制权,成为争夺的焦点。

公元前310年春,德米特里率军进入巴比伦外城,塞琉古的部下帕特罗克勒斯指挥守军坚守城内的两座要塞。德米特里率军经过苦战夺取了第一座要塞,但第二座要塞始终未能攻下。德米特里留下6000士兵(其中步兵5000人、骑兵1000人)继续围攻这座要塞,自己率领其他的军队返回叙利亚。同年秋,安提柯率领一支约4万人的大军再次入侵巴比伦尼亚,此时已从东方前线返回的塞琉古率军迎战。为获得足够的补给,安提柯纵容军队在巴比伦尼亚境内大肆劫掠,引发了当地人的敌意,塞琉古则利用了这一有利态势,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从公元前310年年末至公元前309年年初,双方在两河流域对峙,直到托勒密发动对奇里乞亚的袭击,安提柯才从巴比伦尼亚撤军。

虽然卡山德与塞琉古缔结和约,同意在亚历山大四世成年前维持现状,但他仍然担心亚历山大四世的存在将来可能会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公元前310年,卡山德毒死了处于软禁中的亚历山大四世和他的母亲罗克珊娜,并对外封锁了这一消息。卡山德又与身处伯罗奔尼撒的波利伯孔媾和,条件是后者必须处死在其手中的亚历山大私生子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的母亲巴尔馨是波斯总督阿塔巴佐斯的女儿,先嫁给罗德岛的门农,在其死后又成为亚历山大的一个情妇。

第四次继业者战争

公元前309年,托勒密对小亚细亚南部、爱琴海和希腊沿岸的入侵,再度挑起了他与安提柯之间的战争。公元前308年,托勒密再度与卡山德结盟,以共同对抗安提柯的军事威胁。为避免三面受敌,安提柯与塞琉古缔结了和约,承认了后者对巴比伦尼亚、美索不达米亚以及东方各省的控制。安提柯本人亲自坐镇南线,派他的儿子德米特里率领舰队向西入侵希腊。公元前307年,德米特里的军队解放了阿提卡,迫使亲卡山德的僭主法勒隆的德米特里逃亡埃及。雅典人热烈欢迎了帮助他们恢复自由的德米特里,后者慷慨地将舰队中的部分船只移交给雅典人。自15年前的阿莫尔戈斯海战以来,雅典的舰队便一蹶不振,至此才得以重建。

公元前306年,德米特里率领舰队向东入侵托勒密控制下的塞浦路斯岛,而非在希腊继续扩大战果,随同前往的还有新组建的雅典舰队。德米特里打败了托勒密留在岛上的守军,后者退守至萨拉米斯,并向托勒密求援。一支由托勒密亲自指挥的、包括140艘战船和200艘运输船的舰队从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出发,北上前往塞浦路斯,与当地守军的60艘战船会合。德米特里的舰队由180艘战船组成,其中30艘来自雅典,由安提柯的海军司令拉里萨的梅迪乌斯(Medius of Larissa)指挥。经过激战,德米特里的舰队获得胜利,以损失20艘战船的代价,击沉敌船80艘,俘虏140艘(其中包括100艘运输船)。托勒密舰队损失过半(200艘战船中损失了120艘),最终萨拉米斯的守军被迫投降。当德米特里获胜的消息传到安提柯在叙利亚北部奥伦斯特河畔建立的城市安提戈尼亚时,“国王万岁”的呼声响彻全城。

在塞浦路斯摧毁了托勒密舰队的主力后,安提柯决定趁热打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入侵埃及。同年年末,安提柯率领数万大军在舰队的支援下入侵埃及,然而严冬将至,补给运输困难,托勒密则率领军队固守埃及的门户佩鲁修姆。安提柯的舰队因为风暴而搁浅,无法对陆上部队进行支援,安提柯被迫撤军。在埃及受挫后,安提柯决定进攻罗德岛,因为其与托勒密一直保持着盟友关系。早在入侵埃及时,安提柯就派出一支舰队封锁罗德岛,以阻止他们支援托勒密。公元前305年,德米特里指挥远征军和舰队在卡里亚南部集结,除200艘战船外,还有170艘运输船搭载着4万步兵以及数目不详的骑兵。卡里亚的海盗舰队亦参加了此次行动,其数量竟有1000艘之多。

当舰队抵达罗德岛外海时,德米特里打算利用夜色掩护,凭借舰队规模庞大的优势首先从海上发起进攻。德米特里用4艘改装过的巨型战船搭载作为攻击平台的塔楼(其上配有弩炮和弓箭手),它们在拖船的牵引下缓缓驶抵港外,其余战船则封锁了通往外港的航道,另有400名步兵悄悄登上了港口外侧的防波堤。当守军发现海面上的巨舰和攻城塔后,立即用部署在港内的防御武器发起攻击。战斗十分激烈,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上午,罗德岛人用港内停泊的3艘战船冲出包围圈,焚毁了其中两艘巨舰,迫使德米特里暂时撤退。另外两艘巨舰则在途中因风暴而沉没。德米特里放弃了从海上进攻的计划,转而在陆上发起进攻。

为了能够攻破罗德岛坚固的城墙,德米特里建造了一个被称为“破城者”(Helepolis)的巨型攻城塔,其高约34米,底座面积430平方米,它的8个巨大的轮子由一个需要200个人操作的巨型绞盘控制。“破城者”的底下3层,由下到上依次为从大到小3座弩炮,可以发射重量不等的石块来攻击城墙。其上两层的士兵则使用远程武器打击城墙上的守军。攻城塔的每一侧都建有隐蔽的通道,以便操作室内的士兵用破城槌来攻击城墙。攻城塔的表面覆盖有金属板,且每一层都配有灭火工具,以防遭到守军的火攻。德米特里的工兵以攻城塔为掩护,在城下挖掘地道试图破坏城墙。起初罗德岛人对此并未察觉,后来透过一名落入他们手中的马其顿士兵之口,才得知了这一计划。罗德岛人开始在城内挖掘反方向地道,双方的工兵在已贯通的地道内相遇并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终罗德岛人获得了胜利。在挖掘地道的计划失败后,德米特里继续以“破城者”进攻守军,并最终突破了一段城墙,而罗德岛人已用障碍物构筑了一道临时城墙。至次年年初,“破城者”攻破了临时城墙,德米特里以1500名重装步兵登上城墙,却被罗德岛人和托勒密的雇佣军击败。

◎攻城塔“破城者”模型

公元前304年年初,围城战已持续了一年之久,托勒密利用这一时机,在亚历山大里亚以最快的速度重建了受损的舰队。此时,不论是身在都城的安提柯,还是顿兵于坚城之下的德米特里,都感觉时不我待,决定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围困。德米特里与罗德岛媾和,后者承诺不参加任何反对安提柯的军事行动,交出100名人质并加入由后者发起的岛国城市联盟,此后德米特里率军撤离罗德岛外海。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此战使德米特里获得了“破城者”(Poliorcetes)的称号。罗德岛人将德米特里遗留在海滩上的巨大攻城塔拆毁,在港口附近筑造了一座能够俯瞰整个港口的太阳神赫利俄斯的铜像,以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铜像的体积如此巨大,以至于它被认为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罗德岛港口的巨像

当亚历山大四世和他母亲的死讯公布后,继业者们相继自立为王。首先称王的是安提柯,他在公元前306年于叙利亚的都城安提戈尼亚加冕为王,他的儿子德米特里亦同时获得国王封号。次年(或公元前304年),托勒密和塞琉古相继在埃及和巴比伦尼亚称王,卡山德亦自称为马其顿人的国王,利西马库斯则成为色雷斯的国王。

塞琉古在底格里斯河畔建造了一座城市,并命名为塞琉西亚,巴比伦的铸币厂亦被搬迁至此,该城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一直是塞琉古王朝的政治、贸易、文化中心,是希腊东方最大的城市之一。巴比伦日趋衰落,至公元前275年时,他的儿子安条克一世干脆将巴比伦城的全部人口迁移到这座希腊化城市。据说,当时塞琉古曾向巴比伦的祭司们请教何日是新城市动工的最佳时间,祭司们故意将一个错误的日期告诉塞琉古,然而当真正的吉日到来那天,塞琉古的士兵们却自发地开始建造新城市。后来当塞琉古逮捕并审问这些祭司时,后者才供认了这一切。

塞琉古称王得到了东方诸省总督的支持,他们需要塞琉古的帮助来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和孔雀王朝的威胁。而拥有一个亚洲裔的王后阿帕玛,也为塞琉古的统治加分不少。

公元前305年,塞琉古平定了东部的巴克特里亚诸省。当时摩揭陀的孔雀王朝正威胁着马其顿的印度诸省,出身贵族的旃陀罗笈多是这个王朝的首任君主,他在老师考底利耶的辅佐下征服了北印度。在与旃陀罗笈多的战争中,塞琉古可能处于不利地位,被迫割让了包括阿拉霍西亚、帕罗帕米西亚在内部分土地,旃陀罗笈多本人或他儿子娶了塞琉古的一个女儿,并送给后者500头战象和许多礼物。塞琉古派遣大使麦加斯梯尼驻于孔雀王朝在华氏城的宫廷。公元前302年,塞琉古率领大军返回塞琉西亚。

公元前304/303年,德米特里在与卡山德的战争中夺取了科林斯地峡,并试图恢复腓力二世和亚历山大时代的泛希腊联盟,他宣称只有“希腊人的自治才能给他带来伟大的荣耀”。这个新组建的泛希腊联盟,由国王(主要是德米特里)任命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实际权力也掌握在国王手中。兰帕萨库斯的阿戴曼图斯(Adeimantus of Lampsacus)是德米特里在委员会中的代理人,在他的提议下,建立了为纪念两位国王而举行的公共庆典。在军事压力下,托勒密亦被迫退出战争,转而与安提柯议和。

公元前301年,在弗里吉亚(位于小亚细亚西部内陆)境内的伊普苏斯,安提柯指挥8万大军(其中重装步兵45000人、轻装步兵25000人和骑兵1万人)迎战由利西马库斯、卡山德和塞琉古三方组成的联军7.5万人(其中重装步兵4万人、轻装步兵2万人和骑兵15000人)。可以说双方在兵力上旗鼓相当,但安提柯只有75头战象,而联军有400头来自印度的战象和100辆卷镰战车(scythed chariots)。在布阵方面,双方均将步兵列在阵线中央,利西马库斯和卡山德将骑兵平均分配在两翼,又部署了100头由塞琉古提供的战象,其余战象由塞琉古指挥,右翼骑兵由利西马库斯指挥,左翼骑兵则由塞琉古之子安条克指挥,轻装步兵部署在阵前;安提柯则把精锐骑兵都部署在右翼,由其子德米特里指挥,将轻装步兵部署在阵前,并加强了方阵纵深。

◎一枚卡山德发行的银币正反面

战斗开始后,首先交战的是双方的轻装步兵,继而投入战象作战。双方的轻装步兵都试图靠近并割断敌方战象的腿筋,却又都不得不保护己方的战象。德米特里以精锐骑兵击退了安条克指挥的左翼骑兵,随后他在试图从侧翼袭击塞琉古战象时受阻。而在联军右翼,当利西马库斯开始获得优势时,他把部分弓骑兵和轻装步兵派往阵线中央,在他们的协助下,安提柯的轻装部队被击败。随后,安提柯的步兵遭到了敌军轻装步兵和弓骑兵发射的远程武器猛烈攻击,顿时阵脚大乱。在混乱中,安提柯被一支标枪射死。得知主帅阵亡的消息后,安提柯的大军全线崩溃,只有德米特里率领少量军队(步兵5000人、骑兵4000人)摆脱了联军的追击,而后逃往以弗所。

伊普苏斯之战后,利西马库斯、塞琉古和卡山德瓜分了安提柯的土地,其中利西马库斯获得了爱奥尼亚、吕底亚、赫勒斯滂-弗里吉亚、帕夫拉戈尼亚,卡山德获得了卡里亚,而塞琉古获得了叙利亚北部、奇里乞亚和卡帕多西亚。至于托勒密,虽然他没有参加伊普苏斯之战,却趁机占领了山谷叙利亚。这也为后来的一个半世纪里,塞琉古和托勒密之间的六次叙利亚战争埋下了伏笔。

伊普苏斯之战后的第四年(公元前297年),马其顿人的国王卡山德病逝。卡山德是一个既有文学修养又颇具野心的人物,他重建了被亚历山大毁灭的底比斯,并将位于塞尔迈湾沿岸的塞马改建为塞萨洛尼基,又在波提狄亚城的旧址建立新城市卡山德里亚。在去世前一年,卡山德打退了凯尔特人对马其顿的入侵,大获全胜。

在伊普苏斯之战中失利使德米特里的声望受损。公元前295年,他带领舰队从以弗所出发前往希腊,以武力重新占领了雅典,又出兵占领了许多希腊城市。随后几年,德米特里一直蛰伏于希腊等待时机。他把女儿斯特拉托妮可嫁给了塞琉古,自己则娶了托勒密的女儿。

◎位于今阿尔巴尼亚的皮洛士铜像

卡山德死后,他的长子腓力四世不久亦随他而去,次子安提帕特二世通过政变放逐了亚历山大五世,谋杀了他们的母亲帖撒罗尼卡,因为后者似乎更偏爱弟弟。亚历山大五世向伊庇鲁斯国王皮洛士和希腊的德米特里求援,并在后者的帮助下重新登上王位——现在马其顿有了两个国王。作为酬谢,亚历山大五世将几座位于边界附近的城市割让给伊庇鲁斯。德米特里亦向马其顿进军(公元前294年),并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支持,他们已经厌倦了卡山德诸子之间的内战。亚历山大五世企图暗杀德米特里,结果却反被后者所杀。随后,德米特里又打败了卡山德的另一个儿子安提帕特二世,宣布自己为马其顿国王。

德米特里继位后,即派人采伐上马其顿境内的木材,建造了一支强大的舰队,同时极力扩充军备,打算恢复其父昔日的疆域。这引起了塞琉古、托勒密和利西马库斯等人的忧虑,他们遂结成一个反德米特里联盟。另一方面,由于德米特里在生活上奢靡无度,逐渐引起了马其顿人的不满,因此当伊庇鲁斯的皮洛士和色雷斯的利西马库斯相继入侵时(公元前288年),德米特里麾下的马其顿士兵拒绝作战,他被迫逃回希腊。随后,利西马库斯又打败了皮洛士,夺取王位,成为马其顿和色雷斯统治者。

利西马库斯是亚历山大时代的马其顿将领,在第一次分封会议中获得了色雷斯。地处巴尔干北部的色雷斯,位于多瑙河、黑海、普罗庞提斯海、爱琴海与巴尔干山脉之间,境内土地肥沃,沿着海岸线散布着许多希腊城市。公元前340年,腓力二世出兵征服了色雷斯西部的几个部落,建立了腓力比波利斯(Philippopolis)殖民地,并在此设置了一名将军,作为国王的代理人统治色雷斯。

在失去马其顿后,德米特里决定孤注一掷入侵小亚细亚。公元前285年,在补给线被切断且军中瘟疫流行的情况下,德米特里向东进入奇里乞亚,准备在此过冬。塞琉古禁止其入境,迫使他向北退入卡帕多西亚山区,并封锁了道路。不久,德米特里带领饥寒交迫的部下向塞琉古投降,而后遭到软禁。其子安提柯二世曾打算用在希腊的全部领土甚至他本人来换取父亲的自由,但德米特里终究没有被释放。公元前283年,德米特里在软禁地病逝,塞琉古将他的骨灰送往希腊交给其子安提柯二世,后者在科林斯为他举行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德米特里战败后,反德米特里联盟亦不复存在。公元前284年,利西马库斯处死了他的继承人阿加托克利斯,儿媳卡姗德拉等人逃往塞琉西亚。塞琉古向利西马库斯宣战,并率军入侵后者控制的小亚细亚西部。公元前281年,亚历山大最后的两个继业者——利西马库斯与塞琉古,在吕底亚境内的库鲁佩迪安决战。结果利西马库斯战败被杀,获胜的塞琉古占领了小亚细亚西部和色雷斯。未几,塞琉古遭托勒密·克劳诺斯暗杀,后者是托勒密的长子,此时正避难于塞琉古的宫廷中。托勒密·克劳诺斯遂成为马其顿和色雷斯的统治者。

塞琉古之死标志着长达42年(公元前323—公元前281年)的继业者之争的终结,在这些杰出的“军阀”中,没有一人获得成功。严格意义上来讲,托勒密并不能算作继业者,因为他很早便放弃了对帝国统治权的争夺,安心经营埃及,其政策的一切目的也都是维持对埃及的统治。无疑他是众人中最成功的一位,其后代对埃及的统治持续了近3个世纪。在这场竞争中,从亚洲到欧洲,成千上万的希腊人和非希腊人埋骨黄沙。最接近成功的当属安提柯,他无疑是所有继业者中最具实力的,但不利的位置使他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最终在伊普苏斯战场,遭到塞琉古、托勒密和利西马库斯围攻的安提柯,兵败被杀。在他之前,只有安提帕特曾短暂地维持了平衡,但他在临终前的选择却使帝国分崩离析。至于他的儿子卡山德和另一个继业者利西马库斯,他们的势力范围从来就没有超出过昔日的希腊世界。

尾声:六次叙利亚战争

从公元前274年到公元前168年,亚洲的塞琉古王朝与埃及的托勒密王朝之间的六次的叙利亚战争,可以视作是继业者战争的延续。公元前301年的伊普苏斯之战后,托勒密对叙利亚南部地区的占领成为这一系列战争的导火索。这片被称作科勒叙利亚的土地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就如昔兰尼和塞浦路斯那样,它为埃及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前哨阵地。

◎托勒密四世发行的金币(左侧那枚是其父托勒密三世的头像,右侧那枚是托勒密四世的头像)

◎ 

◎一枚安条克二世时期发行的银币正面

◎ 

◎一枚安条克一世时期发行的金币正反面

公元前282年,托勒密在亚历山大里亚去世,王位由其少子托勒密二世继承。次年,塞琉古在巴尔干遇刺身亡,其子安条克继位。公元前276年,托勒密二世同母异父的兄弟马加斯(Magas)在昔兰尼自立为王,并与安条克结盟。马加斯是托勒密的继子,但与托勒密二世的关系恶劣。起初战局对托勒密二世十分不利,他受到来自昔兰尼和叙利亚两方面的威胁,只是因为小亚细亚的战事拖住了安条克,他才没有从北面入侵埃及。至于昔兰尼方面,一场叛乱迫使马加斯撤军。公元前274年,托勒密二世开始反击,他派出舰队从海上对塞琉古王朝控制的地区发动袭击,最远抵达黑海沿岸。甚至他还计划从红海出发,穿越波斯湾入侵塞琉古王朝的腹地巴比伦尼亚,以减轻后者对科勒叙利亚的压力,但未成功。战争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71年,托勒密二世占领了小亚细亚南部的奇里乞亚、潘菲利亚、基克拉泽斯群岛和爱奥尼亚的米利都。

公元前261年,安条克在吕底亚的萨尔迪斯与帕加马王国作战时阵亡,他的儿子安条克二世继位。公元前260年,托勒密二世首先发动进攻,在爱奥尼亚的以弗所打败了安条克二世。为了对付托勒密二世,安条克二世与马其顿的安提柯二世结盟。约公元前255年,安提柯二世的舰队在科斯岛海战中打败了托勒密舰队,使后者一度失去了对爱琴海诸岛的控制。安条克二世则相继收复了奇里乞亚、潘菲利亚、爱奥尼亚的米利都以及以弗所。公元前253年,由于希腊的科林斯发生叛乱(背后可能有托勒密的支持),以及北方蛮族的威胁,安提柯二世退出战争。随后,安条克二世与托勒密二世议和。双方同意进行一次王室联姻,托勒密二世将自己的女儿贝勒尼西嫁给安条克二世。安条克二世与妻子劳迪丝离婚,并于次年迎娶了贝勒尼西。

◎一枚安条克三世发行的金币

公元前246年,安条克二世去世,留下贝勒尼西和她年幼的儿子。为了确保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王位,贝勒尼西向她刚刚继位的哥哥托勒密三世求援,后者也打算利用侄子来控制塞琉古王朝。托勒密三世迅速北上占领了塞琉西亚佩里亚,随后进入安条克,受到了当地希腊人的欢迎。在此他得知妹妹和侄子遇害,以及安条克二世与劳迪丝的长子塞琉古二世继位的消息。托勒密三世率军东进,沿途未遇任何抵抗,便占领了塞琉西亚。埃及国内爆发的一场叛乱促使他从前线撤军,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从公元前245年到公元前241年),他将主要精力都用在扩展从小亚细亚到色雷斯的海外领地上,没有继续深入亚洲内陆。公元前245年,塞琉古二世的盟友安提柯二世在安德罗斯岛附近一场海战中以一支规模较小的舰队,打败了由以弗所的索弗隆(Sophron of Ephesus)与托勒密·安德罗马克(Ptolemy Andromachou,托勒密三世的私生子)指挥的一支规模庞大的托勒密舰队。另一方面,塞琉古二世与他的弟弟安条克·伊拉克斯因为小亚细亚的归属权发生了冲突,塞琉古王朝内战爆发。直到公元前241年,塞琉古二世才与托勒密三世达成和解,割让了塞琉西亚佩里亚。

公元前219年,塞琉古二世之子安条克三世向托勒密王朝宣战。在征服了沿海的腓尼基城邦后,安条克三世率军向埃及挺进。在公元前217年的拉菲亚战役中,托勒密四世出人意料地打败了安条克三世的军队,后者损失了超过1万人,另有数千人被俘。这与首席大臣索西比乌斯在战前为托勒密四世招募并训练了一支由3万埃及人组成的军队不无关系。虽然托勒密四世取得了此战的胜利,却因国内发生起义而被迫与安条克三世议和。

公元前202年,利用托勒密王朝陷入内乱之机,安条克三世联合马其顿的腓力五世再度入侵。安条克三世虽一度在加沙受挫,却在次年的潘尼翁战役中大获全胜,打败了由埃托利亚的斯科帕斯(Scopas of Aetolia)指挥的托勒密军队主力。腓力五世夺取了托勒密王朝在小亚细亚和色雷斯的属地,而安条克三世征服了科勒叙利亚、奇里乞亚、朱迪亚和塞琉西亚佩里亚。后来在罗马使者的斡旋下,安条克三世同意不入侵埃及,以免影响谷物的出口。公元前195年,安条克三世与托勒密五世缔结和约,后者承认了安条克三世对其海外领土的占领,并迎娶安条克三世的女儿克利奥帕特拉一世为妻。

然而没过多久,安条克三世就在罗马-塞琉古战争中失败,被迫放了小亚细亚的大片领土。公元前170年,安条克三世之子安条克四世入侵埃及,在佩鲁修姆打败了托勒密军队,占领了下埃及,包围了亚历山大里亚,并自称是侄子托勒密六世的保护人。公元前169年,托勒密向罗马求助。起初他们的请求并没得到回应,因为当时罗马正在与马其顿的珀尔修斯作战。直到第二年,罗马在皮德纳战役中打败了珀尔修斯,才派出由莱纳斯率领的一个使团前往安条克四世的营地,要求他离开埃及和塞浦路斯,否则将兵戎相见。迫于罗马人的压力,安条克四世撤军。

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六次叙利亚战争可以说是继业者时代冲突的继续,在这一系列战争中,塞琉古王朝和托勒密王朝的国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尤其是塞琉古王朝,频繁的内外战争使帝国在公元前2世纪后最终分崩离析。

继业者时代的战争与战役

第一次继业者战争(First War of the Diadochi)

时间:公元前322—公元前322年

作战地域:小亚细亚、埃及

交战方:佩狄卡斯VS安提帕特、克拉特鲁斯、安提柯和托勒密

结果:佩狄卡斯死后,在安提帕特的主持下,各路诸侯会聚于叙利亚小城特里帕拉迪苏斯,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签署了一份新的分封协议

赫勒斯滂海峡战役(Battle of the Hellespont)

时间:公元前321年

作战地域:赫勒斯滂海峡附近

交战方:反佩狄卡斯阵营VS佩狄卡斯阵营

兵力:2万人VS2万人

指挥官:克拉特鲁斯、涅普托勒摩斯(Neoptolemus)VS攸美尼斯

损失:不详

结果:佩狄卡斯阵营获得胜利,攸美尼斯接收克拉特鲁斯的步兵

第二次继业者战争(Second War of the Diadochi)

时间:公元前319—公元前315年

作战地域:希腊、马其顿

交战方:波利伯孔、奥林匹亚斯、攸美尼斯VS卡山德、安提柯、托勒密

结果:波利伯孔在失败后逃往伯罗奔尼撒半岛,马其顿的卡山德及其盟友获得胜利;亚历山大四世及其母罗克珊娜被软禁在安菲波利斯附近的一座要塞内,腓力三世及其妻子欧律狄刻被杀,而杀死他们的奥林匹亚斯也在被俘之后被卡山德所杀

比雷埃夫斯围攻战(Siege of Peiraieus)

时间:公元前318年

作战地域:雅典外港比雷埃夫斯

交战方:卡山德VS波利伯孔、雅典

兵力:不详

指挥官:法勒隆的德米特里乌斯VS亚历山大

损失:不详

结果:卡山德获得胜利,法勒隆的德米特里乌斯成为雅典的僭主;法勒隆的德米特里乌斯在雅典的统治持续了10年之久,直到公元前307年才被安提柯之子德米特里乌斯所驱逐

麦加罗波利斯战役(Battle of Megalopolis)

时间:公元前318年

作战地域:美塞尼亚境内,麦加罗波利斯

交战方:马其顿(波利伯孔)VS麦加罗波利斯

兵力:不详

指挥官:波利伯孔VS达米斯

损失:不详

结果:麦加罗波利斯获得胜利,马其顿人被迫撤退

帕莱塔西奈战役(Battle of Paraitacene)

时间:公元前317年

作战地域:波斯境内帕莱塔西奈

背景:作为腓力四世及其祖母奥林匹亚斯与摄政波利伯孔的支持者,攸美尼斯被任命为亚洲军队的总司令,可以节制东部各省的军队,安提柯是他的主要敌人

交战方:安提柯VS攸美尼斯

兵力:约4.4万人VS约4.1万人

指挥官:安提柯VS攸美尼斯

损失:3700—7700人被杀VS540—1540人被杀

结果:胜负未分

加比奈战役(Battle of Gabiene)

时间:公元前316年冬

作战地域:波斯境内加比奈

交战方:安提柯VS攸美尼斯

兵力:约3.1万人VS约2.3万人

指挥官:安提柯VS攸美尼斯

损失:约5000人伤亡VS损失惨重

结果:安提柯获得胜利;返回营地后,士兵们逮捕了攸美尼斯及其他指挥官,将他们交给安提柯,以便换回他们损失的行李和战利品;攸美尼斯及其主要将领安提贞尼斯和欧西德莫斯等人在审判后被杀

第三次继业者战争(Third War of the Diadochi)

时间:公元前314—公元前311年

作战地域:美索布达米亚、希腊、黎凡特和爱琴海诸岛

交战方:(埃及)托勒密、(色雷斯)利西马库斯、(马其顿)卡山德、塞琉古VS(小亚细亚)安提柯

结果:公元前311年,筋疲力尽的安提柯与卡山德、托勒密和利西马库斯媾和,第三次继业者战争结束;不过,塞琉古不在和平范围之内,安提柯仍继续对巴比伦尼亚发动进攻

提尔围攻战(Segie of Tyre)

时间:公元前314—公元前313年

作战地域:腓尼基境内提尔

交战方:安提柯VS提尔

兵力:不详

指挥官:安提柯VS不详

损失:不详

结果:安提柯获得胜利

加沙战役(Battle of Gaza)

时间:公元前312年

作战地域:黎凡特加沙

交战方:埃及的托勒密、塞琉古VS德米特里

兵力:约2.2万人VS约1.7万人

指挥官:托勒密、塞琉古VS德米特里

损失:不详VS阵亡500人、被俘8000人及战象

结果:托勒密获得胜利,占领加沙城

巴比伦尼亚战争(Babylonian War)

时间:公元前311—公元前309年

作战地域:两河流域巴比伦尼亚

交战方:塞琉古VS安提柯

结果:公元前309年,由于托勒密袭击奇里乞亚,安提柯被迫从巴比伦尼亚撤军

第四次继业者战争(Fourth War of the Diadochi)

时间:公元前308—公元前301年

作战地域:小亚细亚、黎凡特、塞浦路斯和埃及

交战方:安提柯VS托勒密、卡山德、塞琉古、利西马库斯

结果:托勒密、卡山德、塞琉古、利西马库斯获得胜利,并瓜分了安提柯在亚洲的领地,其中利西马库斯夺得了小亚细亚西北部,卡山德夺得了小亚细亚西南部,塞琉古夺得了小亚细亚的其他地区和叙利亚,托勒密则获得了奇里乞亚和黎凡特南部

萨拉米斯海战(Battle of Salamis)

时间:公元前306年

作战地域:塞浦路斯岛萨拉米斯

交战方:安提柯王朝、雅典VS托勒密王朝

兵力:180艘舰船(其中30艘来自雅典)VS 60艘舰船(墨涅拉奥斯)、140艘舰船和200艘运输船(托勒密)

指挥官:“破城者”德米特里、拉里萨的梅迪乌斯VS托勒密、墨涅拉奥斯

损失:20艘舰船受损VS80艘舰船沉没、40艘战船和100艘运输船被俘

结果:德米特里获得胜利,墨涅拉奥斯被迫投降

罗德岛围攻战(Siege of Rhodes)

时间:公元前305—公元前304年

作战地域:罗德岛

交战方:德米特里VS罗德岛

兵力:约3万人VS1.1万人

指挥官:德米特里VS阿尔斯

损失:1300人VS5400人

结果:罗德岛人获得胜利,德米特里率军撤退

伊普苏斯战役(Battle of Ipsus)

时间:公元前301年

作战地域:小亚细亚境内,弗里吉亚,伊普苏斯

交战方:安提柯王朝VS利西马库斯王朝、安提帕特王朝、塞琉古王朝

兵力:8万人VS7.9万人

指挥官:“独眼龙”安提柯、“破城者”德米特里VS利西马库斯、塞琉古、卡山德、帕尔帕拉鲁斯(Prepelaus)、佩里斯特拉库斯(Pleistarchus)

损失:损失惨重VS不详

结果:安提柯阵亡,利西马库斯、塞琉古和卡山德瓜分了前者的疆土,其中利西马库斯获得了小亚细亚西部和北部,塞琉古获得了小亚细亚其余地区和叙利亚,卡山德获得了小亚细亚的西南部

克罗佩狄乌姆战役(Battle of Corupedium)

时间:公元前281年

作战地域:小亚细亚境内,吕底亚,萨迪斯附近

交战方:色雷斯王国VS塞琉古王朝

兵力:不详

指挥官:利西马库斯VS塞琉古

损失:不详

结果:塞琉古获得胜利,托勒密一世之子托勒密·克劳诺斯成为马其顿和色雷斯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