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约翰一世

约翰一世(“蓝眼睛”)

约翰一世简介

约翰一世:约翰一世·齐米斯西斯(John Tzimiskes, 希腊语:Ιωάννης Α΄ Τζιμισκής,约925年-976年1月10日),拜占庭帝国马其顿王朝的第八位皇帝(969年-976年在位),也是前任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的外甥。他是一位勇猛而敏锐的军事天才,尽管在位时间不长,却成功扩张了帝国的领土并大幅增强了帝国的军事实力。

约翰一世传记——

969年末,“万城之女皇”君士坦丁堡城内,东罗马帝国皇家大教长摆出一副义正词严的姿态,面对迈进圣索菲大教堂的“蓝眼睛”约翰·齐米斯西斯,声称这是一场可怕的丑闻,外甥为夺取皇位竟然谋杀了他的亲舅舅——“白色死神”尼基夫鲁斯二世。他拒绝为这个当时东罗马帝国杰出的将军加冕。

但不动声色的约翰早就明白,所有这一切只是故作姿态,他静静地等着大教长提出加冕的条件:第一,处置凶手;第二,废除尼基夫鲁斯二世对教会权力扩大与土地扩张的严厉打击政策;第三,放逐前皇后,即危险迷人的赛奥法诺。

约翰很快对大教长的条件做出了反应。首先,他废除了尼基夫鲁斯反对教会权力扩大和土地扩张的法令,因为这条是大教长一派的利益核心所在。接着,他让一个叫利奥·巴兰特斯的将领顶替自己,成为杀害尼基夫鲁斯二世的凶手。而对于放逐赛奥法诺的要求,他也坚决执行了,将她放逐到了马尔马拉海上的肯纳里拉达岛。

任何人都可能会膨胀——连战连捷的将军会认为他在战场上能无往不胜,而像赛奥法诺这样美貌绝伦的女人会认为她在何时都能获得男人的宠爱,把男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甚至杀掉他们(尼基夫鲁斯二世就死在了她的手中)。也许她认为,现在这位45岁英俊勇武的约翰就是她的真命天子。但不幸的是,她这次碰上了对手,约翰·齐米斯西斯与他的舅舅不同,年轻时就是著名的情场老手,在他的价值观里,与权力相比,女人不值一提。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约翰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政治婚姻——与君士坦丁七世的女儿结了婚。他唯一能给赛奥法诺的,就是为她的两个孩子提供保护。

◎大主教为约翰·齐米斯西斯加冕

◎古籍中拜占庭妇女的头饰

拥有亚美尼亚血统的“蓝眼睛”约翰·齐米斯西斯谋杀舅舅后,于970年获得了东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权。与禁欲式的舅舅不同,他热爱女人和美酒,但他不是堕落贵族,他拥有无畏和冷静的气质,并掌握着高超的单人作战技巧。据说,他可以纵马单手攻击敌人的一个分队,冲阵杀死大量的敌人后还能返回东罗马军队的密集队形中。另外,他还擅长运动和射箭,他的射箭技术尤其好,箭支甚至可以从戒指中间穿过去,就像荷马笔下的希腊英雄奥德修斯。除此以外,约翰还可以驱马挥杆将放置在玻璃杯上的马球打出,玻璃杯却纹丝不动。

◎975年,约翰在皇家牧场狩猎。

如果尼基夫鲁斯二世是一位优秀的理工状元,那么,约翰就是一位优秀的文科状元。在军队建设方面,他尽管并未像前任那样有技术性创新,但却拥有全局观、灵活的军事谋略以及笼络将士的本领。他最有名的部队就是由4000人组成的“不朽军”,“不朽军”来自于东罗马帝国早期对手——波斯萨珊帝国让人胆寒的重铠骑兵部队。这些骑兵由拜占庭中央军精锐铁甲圣骑兵组成,装备、战术与其他铁甲圣骑兵同出一辙,不同之处在于气势——他们浑身披挂金色的战甲,远远望去如同数千金甲战神。他们是拜占庭历史上最威武的骑兵,他们一出击就意味着战斗到了最重要的关头,金光闪闪的重铠骑兵的猛烈冲锋会令敌方胆寒,让己方士气大振。

与尼基夫鲁斯四面开仗经常陷入混乱的状态不同,约翰对内对外的一系列举措稳定了国内外局势,他收缩了拜占庭帝国的扩张阵线,让皇室女眷和西方帝国奥托二世联姻,缓和了与意大利的紧张局势。

尼基夫鲁斯二世的侄子——被称为帝国第一猛将的巴达斯·福卡斯,在领地凯撒利亚发动叛乱后,约翰派遣自己的小舅子——巴达斯·斯科莱鲁 应对。临行前,约翰嘱咐斯科莱鲁两件事:第一,“尽可能不让同胞的鲜血沾满土地”,因为约翰明白士兵是帝国的宝贝,一场血腥的内战可不是他想要的;第二,叮嘱斯科莱鲁可以许诺反叛者金钱和荣誉,甚至是将军的职位,并给了他可以用来证明的金印。

◎不朽军

斯科莱鲁执行了约翰的计划,他将间谍化装成乞丐,偷偷混进了对方的军营并开出了投降可以得到的好处。就在此时,叛将巴达斯·福卡斯却在凯撒利亚效仿他的叔叔,换上了皇帝才能穿的“猩红色长靴”,并宣布自己为罗马人的新皇帝。有趣的是,刚换上新鞋不久,他就听到部下在斯科莱鲁的利诱下纷纷倒戈的消息。他非常苦恼,劝说部下自己在单挑方面是无敌的,斯科莱鲁无法与自己匹敌,所以他们应该继续支持他。尽管如此,他的部下还是不停投奔斯科莱鲁。最后,福卡斯只能选择逃跑。不过,他的单挑能力确实不错。在斯科莱鲁的围追堵截下,他还是逃走了,而且,他还回马一锤杀死了一员将领。

平定叛乱后,约翰还需要处理另一个大问题。由于尼基夫鲁斯一次外交政策的失误(这种失误貌似不少),罗斯大公斯维亚托斯拉夫在帝国的支持下日益强大。这位维京人后裔英雄征服了哈扎尔王国,又趁保加利亚帝国内乱之际击败了保加利亚人,还俘虏了保加利亚的小沙皇。壮大后的罗斯势力不再满足于与东罗马帝国签订的旧约,他们开始向色雷斯平原扩张。970年,罗斯联合佩切涅格游骑兵和保加利亚仆从军共3万人对拜占庭帝国发起入侵。约翰派遣小舅子斯科莱鲁前去迎战,带领军区农骑兵1万余人以伤亡55人的代价大破敌军,斩敌数千人。由于这次入侵损失的几乎全是佩切涅格人和保加利亚仆从军,罗斯军队没什么损失,所以,斯维亚托斯拉夫不以为意,随后将军队人数加至65000人,继续入侵。

◎约翰时代的皇家海军高级军官

罗斯军队除了人多势众,还有四大法宝。第一是维京近卫军,他们拥有北欧维京军事传统,喜爱战斧与阔剑,身穿重甲,力大勇猛,战力超卓,冷酷无情。如果单挑,几乎没有东罗马步兵是他们的对手。第二是维京人的龙头战舰,这些船只吃水浅、速度快,这让他们在浅水区可以对沿岸地区进行意想不到的突然袭击。第三是他们的斯拉夫步兵——南俄至巴尔干地区受过最好训练的步兵,有可以遮住脚踝的大盾装备,并像罗马军队一样可组成纪律严明的阵型,尤其擅长“塔”阵。第四,他们拥有与罗马军队不相上下的标枪手,据东罗马的将领称,罗斯军队的标枪“可击穿罗马重骑兵的铠甲”。

面对强大的罗斯军队,约翰一世充分展示了他的谋略和远见,这在其并不长的统治时间里可谓是相当辉煌的一页。他没有采用惯常的从多瑙河平原水陆并进的方式发动反击,因为罗斯的数万大军将在河流附近严阵以待,用要塞和栅栏进行防御,让拜占庭军队陷入令人讨厌的消耗战。他决定在罗马人的礼拜日(一般人认为拜占庭人不会在节日作战)那天,主力军偷偷从保加利亚地区那些崎岖的山路迂回,绕道后方之后再展开,在保加利亚地区普雷拉科夫城击垮罗斯人的势力。而300多艘装备着“希腊火”的大型舰只组成的辅助舰队,等到礼拜日之后再大张旗鼓从东部出发,进攻多斯托隆城,并与迂回的主力军在那里会师,同时控制多瑙河水道,让罗斯人以为这些战舰上装满了罗马士兵。

◎罗斯的精锐军队

约翰一世的这个方案被绝大多数将领反对是正常的,因为历史上的拜占庭将领,甚至皇帝,死在保加利亚山区的不在少数。他们几乎谈“保加利亚山区”色变。但皇帝力排众议,坚持执行这一方案。他的四万大军就这样进入了保加利亚山区。这并非出于莽撞,事实证明,约翰的战略思想与“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皇帝通过危险和崎岖的地形时,仔细检查急行军的步伐,让步兵和骑兵在安全的山坡上休息,并且这个山坡“一定要有充满水的河流从两侧通过”。同时,他还派出大量侦察兵,检查四周的路线。当他的大军到达普雷拉科夫城时,东罗马大军顺利钻出山道展开了密集队形。这让罗斯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怎么也没料到约翰胆敢选择拜占庭军队最畏惧的路线。

罗斯军队迅速在城下摆开阵型迎击约翰的军队。他们的步兵被证明与东罗马步兵不相上下,鏖战许久未分胜负。但最终,4000名金光闪闪的“不朽军”重骑兵们平举长矛,从左翼猛烈冲锋了结了这一切,罗斯军队在东罗马超重装骑兵的枪刺马踏下崩溃逃入城内,伤亡达8500多人。约翰则一鼓作气,命令架设云梯直接对普雷拉科夫城进行强攻。在一个名叫西奥多·赛奥斯的罗马勇士的带领下,东罗马部分士兵登上了城头。同时,城外的士兵也撞毁了城门的支点和螺栓冲进城,完成了对外城的占领。这次战斗中,他们还俘虏了保加利亚沙皇,约翰决定扶植他为保加利亚的傀儡皇帝。

罗斯人最精锐的维京近卫军守卫着普雷拉科夫城的皇宫,他们坚持战斗,据说有150名罗马士兵在皇宫内被他们杀死。这时,约翰命令士兵停止进攻,在宫殿里到处放火,将罗斯人逼到广场上后再派遣他麾下的第一名将——斯科莱鲁带领最精锐的士兵,冲进广场完成了最后的歼灭。

紧接着,拜占庭主力军越过占领的城市继续前进,与辅攻的海军在多瑙河附近的多斯托隆城会师。被动的斯维亚托斯拉夫必须亲自面对拜占庭军队的背后来袭,他的大军在城墙下摆开阵势。在城外的战斗中,罗斯步兵再次证明与罗马步兵不相上下,但“不朽军”铁骑的密集墙式冲锋再次冲垮了罗斯步兵的防线,迫使斯维亚托斯拉夫龟缩在城中。约翰一世一如既往,不愿派兵强攻坚固的城市,也不愿与城内的数万大军死拼。根据历史学家李斯特萨福(C.Lisitsov)的说法,多斯托隆的城墙最厚处可达4.7米。于是,约翰选择长期围城。因为他知道,罗斯人的军队高达数万人,多斯托隆城再大也供养不起这么大的军队。

◎拜占庭“不朽军”冲击罗斯重装步兵

斯维亚托斯拉夫准备使用罗斯人的第二个法宝——龙头战舰进行突围,但拜占庭舰队已经封锁了这一水域,恐怖的“希腊火”将龙头战舰瞬间化为灰烬,最后只能作罢。

罗斯军队连续几次突围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城内的粮食短缺越来越严重。围城三个月后,斯维亚托斯拉夫决定发动孤注一掷的突围。约翰已经估算到对方这次行动的规模,在敌军倾巢出动之际,他命令中央阵线迅速假撤退,避开罗斯人的冲击。罗斯军队的攻击非常猛烈,许多东罗马骑兵在罗斯人的标枪下落马。谨慎的约翰不愿意扩大假撤退造成的不确定性,迅速派遣“不朽军”向前顶住了罗斯军队的猛攻,并让斯科莱鲁从主战线带领骑兵迂回至敌军后方进行包围。罗斯人为逃命自相践踏,大败,损失高达15000多人。

顶不住的斯维亚托斯拉夫终于决定投降了。出乎他预料的是,约翰一世给他的条件非常优厚,还给了22000名罗斯人足够的食物(每人2个迈迪摩尔的食物,1个迈迪摩尔等于52.5升),以便他们安然返回家乡。深谋远虑的皇帝并不打算自己管理当时贫穷且是事故多发区的南俄地区,打算留着他们节制保加利亚人和哈扎尔人。在己方兵员损失甚微的情况下,约翰一世仅用四个月就击败了强悍的对手,而且将他们削弱成一个可以控制的盟友。事实证明,这对之后的拜占庭帝国大有裨益——稳定了西方和北方。正因如此,拜占庭帝国的皇帝才能在东方发动新的攻势。

东方攻势实则是一次巨大的“圈钱行动”,尽管赢得对罗斯的战争是整个军事史上一次伟大且必要的胜利,但这是一次纯粹的“高消费”军事行动,对罗斯宽容的政策也使东罗马帝国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而当时叙利亚的哈姆丹王朝已经垮台,小割据势力四分五裂却相当富庶,简直就是展开了诱人的姿态等着约翰去征服。

◎约翰接受罗斯人的投降

客观地说,约翰于972年开始的东方攻势毫无难度,真正的硬骨头已经被尼基夫鲁斯二世啃了——曾经彪悍的哈姆丹王朝“统治之剑”赛弗道莱势力早已被“白色死神”的铁骑踩得粉身碎骨,约翰纯粹是在吃肉。

其实在972年,东方兴起了一个强大的王朝——攻克开罗并定都此地的法蒂玛王朝(该王朝将成为世界三大伊斯兰势力之一)。但法蒂玛王朝还不稳定,当时正处理内部矛盾,在争夺叙利亚的问题上,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与时间的赛跑中,约翰一世占了上风,顺利进行了这次声势浩大的劫掠。迪亚巴克尔、锡尔万等城市纷纷投降,大马士革也不例外。虽然约翰没有直接统治这些地区,但劫掠所得极大满足了帝国军队的需要。“这里(锡尔万)是一座光辉灿烂的城市,财富和牲畜比附近的其他城市都要多,他(约翰)从那里带走了无数的精美礼品、黄金和白银以及用金子织成的服装。”拜占庭帝国的势力在叙利亚得到了新的推进,约翰回来时,带了“三百万黄金与白银”返回君士坦丁堡。在他的“礼物”中,甚至还有赛里斯人(即中国人)与阿拉伯贸易流传过来的布匹和香料。“市民们惊叹这一数量,带着尊敬欢迎他,赞美这些胜利。”

在政治手腕上,比起自己的舅舅,约翰显得无比成熟与谨慎。他从不会做任何一时兴起或惹怒民众的事情。面对公众时,他总是一副风度翩翩、优雅温和的样子,对支持他的市民和贵族都非常慷慨。他还把财富分给首都近郊的农民,以至于当时的宫廷大总管巴西尔认为,“如果不限制他赠予臣民的习惯,他恐怕会掏空整个帝国”。此外,他还拨款给麻风病医院,让患者有更多的住所,并常去看望他们,给他们送钱。虽然那些病人肢体都溃烂了,约翰依然坚持去。

◎古画虽然残破,但仍能看出是宫廷侍女在为胜利归来的约翰一世戴冠,女性的服饰与发型设计对今天的时尚界依然有重大影响。

约翰战胜罗斯后,在首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和盛大的宴会。部下为他准备了白色骏马拉着的黄金战车领导游行队伍,但约翰拒绝了。约翰在第一辆战车上放置了圣母像和缴获的保加利亚沙皇皇冠,自己则手持权杖跟在后面,游行一结束,他就立即进入索菲亚大教堂祷告,并将沙皇皇冠当作礼物来献上。也许,这些就是一个优秀的帝王应具备的素质。

约翰的死是非常离奇的,现在有几种说法。第一种是,约翰征服大马士革返回君士坦丁堡后,就大病不起,于976年1月突然去世。另一种说法是,一批反对约翰的军事贵族联合大总管下毒手杀死了约翰。第一种说法似乎更可信,巴西尔总管担心如日中天的约翰威望会越来越高,进而废掉马其顿王朝真正的子嗣,从而威胁自己的地位,所以趁约翰到达阿楚拉平原时在饮料中下了毒。而且,这种毒药“很难被确诊”。总之,约翰一世即位六年后,就离世了。

约翰一世是非常优秀的军事指挥者、富有魅力的领导者,也是一个手腕老道的政客。虽然他不似尼基夫鲁斯是军种、军制、战术的开拓者,但他懂得进退,无论是对军事、外交还是内政,都知道如何进取。他懂得“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成果”,对罗斯的胜利即是如此。

◎971年,多斯托隆城下,约翰一世的军队在与突围的罗斯军队激战。

约翰的优秀将领,如巴达斯·斯科莱鲁、米哈伊尔·波伊斯都得到了该有的重用,甚至原来被尼基夫鲁斯攻克的克里特岛阿拉伯首领的儿子阿尼莫斯,都为他的个人魅力折服,成了他的勇将。

但问题是,约翰一世只统治了帝国六年,如果他没死,他是否能缓解帝国内部当时的首要矛盾——贵族的土地兼并。也许是因为他没有时间,也许是因为他无法削弱与摧毁支持他的阶级——他也是这些军事贵族与土地贵族的一员。这种兼并在他的统治时期已非常严重,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罗曼诺斯一世以及君士坦丁七世极力保护的农兵制度。

从尼基夫鲁斯二世开始,蓬勃发展的帝国力量和贵族军队就被扩张土地的欲望驱使着。帝国版图的大幅度扩张,给马其顿王朝的“征服者时代”再次镀上了一层厚厚的金色。但随着时间推移,军事贵族们要么堕落为中饱私囊的土地贵族或“包税人”,要么就将欲望集中在至高无上的皇位。这些将欲望之光集中在皇位上的人一旦开始争夺,就会酿成可怕的内战,这是古代任何中央集权帝国都无法避免的。

军事贵族们的争端,不会都如约翰对付猛将巴达斯·福卡斯那样,在不动摇帝国的根基或现有成果下结束。政变,也不会都如约翰一世反对他的舅舅这么轻松——除了皇帝,只死了一名侍卫。约翰一世时期,东罗马帝国政权的更替在“极其幸运”的状态下完成了。尼基夫鲁斯二世在东方的伟大成果由于阿拉伯世界的混乱得以保留。很多时候,内战是在实力不相上下的军事贵族之间展开的,为了皇位,他们会使用一切手段,明知国外势力会趁机蚕食国家利益,也去拉拢。这样做的结果是,“征服者时代”的成果很快就会付之东流。

约翰一世在世期间,对军事贵族帮派和反对派,都是以安抚为主。猛将巴达斯·福克斯即使叛乱失败,家族利益也没有受到损失,只是暂时失去了职务。所以,至少在约翰一世统治的六年内,他不可能,也没有进行动摇或者改变这种贵族做大的状态。而他的猝死让局势更加凶险——在他之后,没有人能够号令群雄,让军事贵族俯首帖耳——无论是小舅子斯科莱鲁,还是猛将福卡斯都不行。没有保护的巴西尔二世和君士坦丁八世,当时正值青春,他们像玩偶一样被大臣们看管在紫色寝宫里。阿拉伯帝国崩溃时的场景似乎就要在东罗马上演:年幼的哈里发被干掉或被废黜。苏丹贵族们控制大权,互相攻打,甚至向外国出卖利益,致使帝国四分五裂。同理,这种局面也会让东罗马帝国960—976年间的征服成果化为泡影。

但命运之神为东罗马帝国打了另一扇大门——年轻的巴西尔二世,一个目睹了自己父亲离奇死亡、母亲被流放的孩子,一个被两代战神架空的皇帝这时登上了历史舞台。谁也没有预料到,这个少年时代对帝国事务毫无发言权的皇帝即将崛起,并在血腥四溅的战场和阴谋重重的宫廷中战胜了所有敌人。在他执政时期,他打破了贵族集团控制朝政和军队的局面,并在数十年的征服中与拜占庭军队合为一体,成为帝国军队中至高无上的“军神”。他的名字也成为东罗马帝国最辉煌时代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