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第一次英荷之战

第一次英荷之战(First Anglo-Dutch War)

第一次英荷之战简介

第一次英荷之战:第一次英荷战争(英语:First Anglo-Dutch War;荷兰语:Eerste Engels-Nederlandse oorlog,1652年-1654年)是四次英荷战争中的第一次,战争的起因是贸易问题,英国颁布《航海条例》,1652年5月,两国舰队在多佛海峡发生冲突,与荷兰的海上贸易发生冲突。而导火线却是英国攻击荷兰商船,结果引发大规模的船舰行动,7月8日正式宣战。英国海军封锁了多佛海峡和北海,拦截荷兰商船,荷兰则组织舰队护航,双方海战逐渐由封锁反封锁的贸易战发展为主力舰队间争夺制海权的决战,1653年8月,荷兰集中海军力量与英国决战被击败,英国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制海权,使依赖贸易[1]生存的荷兰经济瘫痪。荷兰通过厄尔巴岛海战、里窝那之战的胜利使英国在地中海的贸易完全陷入瘫痪状态。经过在地中海特别是大西洋的诸次战斗,英国也同荷兰一样被战争拖得疲惫不堪,于是同意进行和平谈判。战争互有胜负,然而在最后关头,荷军溃败。1654年双方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荷兰认输并承认航海条例。根据合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并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第一次英荷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荷兰领悟到船舰上的弱势而开始各个重大的造船计划,在各地开始建造风帆战列舰,甚至法律明文规定不得将这新造的六十艘出售,第二次英荷战争其实已经在酝酿当中。1652年5月,英国海军将领罗伯特·布莱克率领20多艘舰船在多佛尔海峡巡逻,与荷兰海军上将马顿·特罗普率领的42艘为商船护航的军舰不期而遇。

第一次英荷之战过程分析——

一、开战前的荷兰

1568年,西班牙治下的尼德兰爆发独立运动。1609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被迫在为期12年的停战协议上签字,尼德兰成功取得事实上的独立。1648年,尼德兰北部的八个省(荷兰省、西兰省、乌特勒支省、格尔德兰省、塞尔省、弗里斯兰省、格罗宁根省、德伦特省)宣布组成荷兰联省共和国(以下简称荷兰),定都于海牙。

荷兰采取民主议会制,各省有自己的议会和议长,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为荷兰联省议会,首脑为大议长,联省议会在海牙办公,负责外交、军事和税收。理论上,各省在联省议会都有一票,但德伦特省由于太过贫穷,没有财力向联省议会缴税,因此在联省议会没有席位。除了德伦特省外,其余七省各有一票,各项政策都由大家投票解决。议会由大议长主持,大议长长期由工商实力最强的荷兰省垄断。另外,联省议会还控制了负责海外殖民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的董事直接对联省议会负责。因为荷兰省和西兰省在东印度公司里股份最多,因此在关于殖民贸易的问题上,两省的意见也最有决定意义。

理论上,各省的议长是各省的最高首脑,但实际上,在荷兰,除了议会之外,还有另外一支政治势力,代表人是荷兰执政。在独立战争时期,由于军事需要,荷兰设立了执政这个职务,负责指挥尼德兰军队与西班牙作战。战争结束后,由于各省议会的制度都不够成熟,执政的职务被保留下来,负责协助议会处理政务。联省共和国原本应该有七名执政(德伦特省因太穷而长期被忽视,没有执政),但大部分时间里,七省执政都由奥兰治家族的一名成员兼任。执政掌握着军队,且拥有官员任命权,实际权力大过议长,因为缺乏约束执政的法律条文,理论上,执政的权力可以扩大到无限,与国王并无太大差异,例如尼德兰独立战争的领导人奥兰治亲王,虽然他仅是三个省的执政,但却被世人称为“荷兰王”。

◎ 荷兰的军舰、渔船与商船模型

荷兰国库收入的57%来源于商人缴纳的税金,因此,商人掌握着议会的话语权,如果议会不能满足商人的要求,他们就会拒绝缴纳税金。按照法律,各省的政务应该由各省召开会议决定如何处理,但因为执政的存在,奥兰治家族可以干涉任何一个省的市政运作,商人们反对这种情况,但没有解决的办法。总体而言,议会掌握立法、税收与外交,而执政掌握着军权和行政权,两派各有其支持者,这也是荷兰成立初期长期存在的政治难题——代表集权的奥兰治派与代表自治的议会派的路线之争。

荷兰只有4万多平方公里,自然资源十分匮乏。在生计的驱使下,荷兰大力发展渔业,双桅捕鲭船就是这个时候发明的。这种船载重52—65吨,甲板上可以进行加工腌制和保存鱼类的工作,每年出海三次。另外一种鲱鱼横帆船也是荷兰渔船的主流,这种船载重60吨,长宽比为4.5:1,具有优异的耐波性、机动性和较快的航速,并且可以进行海上拖网作业。荷兰人凭借自己的捕捞技术和船舶制造技术垄断了17世纪的北海鲱鱼业,此外,冰岛的鳕鱼业和斯瓦尔巴群岛的捕鲸业也由荷兰人掌控。

◎ 1662年的阿姆斯特丹

海上作业给荷兰人带来了财富,也为荷兰的海上运输打下了基础。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依靠商业和海上运输业,荷兰的资本主义体系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1670年,荷兰商船的总吨位达到了568000吨,是当时欧洲商船总吨位的一半。

荷兰的造船业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了躲避关税和装载更多的货物,荷兰人发明了笛型船(Flute),这是一种新型的中型商船,吨位在200—500吨之间,大量使用滑车或绞轮,几乎不带武装。滑车的存在使得笛型船的操作十分方便,只需要很少的水手就可以正常航行,而不要火炮则大大节省了造船的成本,并为货物省出了更多的载重。很快,这种船就取代了西班牙帆船在运输业中的地位。因为相对于笛型船来说,动辄上千吨的西班牙帆船不仅操作不便,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时,由于不易操作,航行的过程中触礁的概率也比笛型船大。除了这些优点外,笛型船最大的长处是面窄舱阔,因为当时欧洲海关普遍按照甲板的面积征收关税,笛型船的造型可以保证商人用少量的关税运输货物。

16世纪的时候,欧洲的香料主要来自东南亚,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控制了大部分香料产地,荷兰人则负责把香料运到欧洲,然后收取运费。很快,荷兰人就发现,因为风浪和海盗,他们每次出海都有船毁人亡的风险,但即使如此拼命,自己所得的利润也不比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更多。为了抢夺香料产地,从而获取更多的利益,荷兰人在17世纪成立了联合东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的前身是荷兰五个临海省份的贸易公司,为了更好地同其他国家竞争,1602年3月20日,五省的贸易公司宣布合并,成立联合公司,总部在阿姆斯特丹,同时在五省都设办公室。它是世界上第一个股份有限公司。经荷兰联省议会许可,荷兰在东南亚和南亚的一切商贸行为都由东印度公司决定。此外,它还有权代表荷兰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行使国家主权,包括开战、缔约、统治、抽税、讲和等。17世纪,东印度公司拥有10万名职员、1万名士兵,数千艘商船、41艘军舰,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公司,也是东南亚一带不可忽视的一股武装力量。

◎ 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巴达维亚”号模型

◎ 17世纪荷兰军舰的油画

1619年,荷兰人将英国人赶出班达群岛,并于1621年控制了班达群岛,垄断了肉豆蔻的生产。此后,荷兰人经过苦战,击退了英国人、万丹人、雅加达人组成的联军,然后在巴达维亚建立东亚商馆总部,作为东印度公司的办公中心。1634年,荷兰人占领丁香产地摩鹿加群岛,1656年,他们全面垄断了丁香贸易。17世纪40年代,荷兰人与统治巨港地区的苏丹签约,获得了独家收购胡椒的权利。1641年,荷兰人击败葡萄牙人,占领了马六甲海峡。

◎ 荷兰东印度公司战船的油画

香料给荷兰人带来了巨额的利润。17世纪50年代,东印度公司每年可以销售2.5—3万磅丁香、400—600万磅胡椒、20万磅左右肉豆蔻。由于垄断了产地,荷兰人以极其低廉的价格从原料产地收购香料,然后运到欧洲高价售出。以丁香为例,东印度公司每年以每磅0.15里尔(1里尔约等于大清0.67两库平银)的价格在马古里收购丁香,而运到欧洲后,它的平均售价是每磅13.96里尔。17世纪50—60年代,东印度公司已经掌控了东南亚几乎所有的香料贸易,到了17世纪80年代,全球的香料市场都被荷兰人垄断了。

除了香料外,荷兰还用高价从印度收购了大量土布,把英国东印度公司挤出了土布市场。印度土布在东南亚很受欢迎,不仅可以卖得高价,还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直接兑换香料。单是1652年,就有31万匹土布被销往印度尼西亚,17世纪60年代,东印度公司每年贩卖的土布价值在800万里尔以上。

荷兰人把香料贸易,欧洲的航运业、造船业、渔业,波罗的海的贸易和欧亚之间的商业运输都掌控在了自己手中。当时,荷兰是全球第一商业大国,被人称为“海上马车夫”。

◎ 荷兰总司令海军上将特罗普

◎ 荷兰海军中将米歇尔·德·鲁伊特尔

◎ 荷兰海军中将德·威斯

二、开战前的英国

◎ 英国旗舰“海上君主”号的素描

◎ 17世纪的12磅舰炮

◎ 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

因为税收问题,英王查理一世同国会起了冲突,经过七年内战,议会党战胜王党,于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了共和政府。

和平下来的英国人发现,他们的商贸地位正在不断下降,而这一切都是拜荷兰人所赐。在海上,荷兰人是英国商人最可怕的竞争对手。因为笛型船的发明,荷兰航运的费用仅是英国的1/3—1/2;在商船吨数上,当时英国商船的总吨数为17万吨,而荷兰的商船总吨数是英国的3倍以上。此外,英国有1/4商船都来自荷兰的船舶工厂,因为荷兰船只便宜,价格不到英国商船的一半。

在北海,荷兰人大肆捕鱼,然后把鱼以低廉的价格卖到英国,严重影响了英国本土渔民的利益;在东印度群岛,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各种手段占据了香料市场,英国东印度公司被迫前往印度发展。荷兰人还在航运上全面压制英国人。到最后,英国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商贸都被荷兰商人垄断了。除了商业冲突,英荷之间还有政治矛盾。在英国内战的时候,荷兰曾给予查理一世大量金钱支持,尽管这并未改变战争的结局,但议会党一直对此耿耿于怀。

英国商人希望垄断殖民地贸易,议会党也十分厌恶荷兰人,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决定对荷兰商人进行制裁。由于无法在自由竞争中取得胜利,英国决定用战争除掉荷兰。英国国会一边加强海军建设,一边在1651年推出了针对荷兰商人的《航海条例》。

《航海条例》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条:

1.只有英国及其殖民地所拥有或制造的船只可以运送英国殖民地的货物;

2.某些殖民地产品只允许在英国本土或英国其他殖民地销售,如烟草、糖、棉花、靛青、毛皮等;

3.其他国家的商品必须经由英国本土才能运送到殖民地销售;

4.限制殖民地生产有可能危害到本土商业的产品,如纺织品。

荷兰人对《航海条例》十分不满,因为这完全是针对荷兰的中介业和航运业来的。1651—1652年,超过百艘的荷兰商船因为违反《航海条例》被英国逮捕,还有27艘商船被英国海军将领乔治·艾斯丘以赞助王党的罪名扣留。作为实际上的海上霸主,荷兰无法忍受英国人的挑衅。1652年,荷兰各省海军部开始提高关税、征召船只,战争一触即发。由于英吉利海峡是荷兰海运的必经之地,为了确保自己货物的安全,荷兰人组建了专门针对英国的护航舰队,当商船进入英吉利海峡时,全副武装的护航舰队就会跟商船同行,直到离开英国人的势力范围。

◎ 英国海军上将乔治·蒙克

◎ 英国总司令海军上将罗伯特·布莱克

三、第一次英荷海战

◎ 第一次英荷海战双方交战地点

多佛尔海战

英国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荷兰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1652年5月18日,暴风袭击了一支荷兰商船队和它的护航舰队。为了躲避风浪,舰队指挥官马尔腾·哈珀茨松·特罗普将舰队带到佛兰德斯港,但舰队下锚停泊没多久,风暴就席卷了佛兰德斯。风浪中,舰队的锚链都被扯断了,船只在海上随波逐流,飘过了英吉利海峡,来到了英国的海岸。

最终,荷兰人在南佛兰附近的多佛尔找到了合适的避风港,舰队指挥官特罗普将舰队驶入多佛尔港,然后派遣两名信使往北前往唐斯,将自己的亲笔信交给当地守将英国准将波恩。

在给波恩的信里,特罗普简单阐述了自己来到多佛尔的原因,并提出在英国水域抛锚避难的请求。波恩阅读了特罗普的来信,对他的请求表示允许,但对这批意外来客,波恩也充满了警惕。

当时,英荷两国的冲突已经很激烈了,为了监视避风的荷兰舰队,波恩率领一支由9艘战舰组成的分队停泊在唐斯北面的古德温暗沙。与此同时,英国海军名将罗伯特·布莱克带着自己的22艘战舰从拉伊湾开往多佛尔,与波恩一起监视多佛尔的荷兰舰队。

特罗普在多佛尔避风的这段时间,英荷双方相安无事。5月19日,风浪停止了,特罗普带领舰队离开多佛尔。在回程的途中,意外发生了。特罗普遇上了一支从地中海归来的荷兰商船护航舰队。据这支舰队的指挥官叙述,一周前,他的舰队在穿过英吉利海峡的时候遇到了一队英国战舰,按照航海条例,他下令降下旗帜向英国船只行礼,不过接下来的情况十分令人遗憾,他的善意并没有得到对方相应的回报。在他的舰队降下旗帜的同时,英国战舰上的火炮却开始轰鸣,幸运的是,英军的炮击并未对舰队造成太大的损失。特罗普听完这一切后,下令舰队掉头向西北驶回多佛尔。在他看来,面对英国人的挑衅,火炮是最有效的反击手段。

负责监视特罗普的布莱克舰队此时正在多佛尔附近。根据克伦威尔的法令,所有经过北海和英吉利海峡的船只都必须降旗向英国国旗致敬,但来势汹汹的荷兰舰队显然没有准备这样做。面对荷兰舰队的无礼行为,布莱克接连鸣炮两声警告对方。荷兰舰队听到炮声之后并没有做出任何改变。于是,布莱克下令装上实弹攻击对方。

◎ 多佛尔海战双方交战图

第三炮直接命中了特罗普的座舰,几名荷兰水手受伤。特罗普下令旗舰“布雷得罗德”号侧舷开火还击,第一次英荷海战就此拉开帷幕。此刻是下午4点。

当时的风向为东风,布莱克舰队位于特罗普的7点钟方向。战斗情况对荷兰人很不利,虽然从纸面数字上看,荷军有40艘战舰,比英国多18艘,但荷军的舰队还担任着保护商船的任务,无法在战场自由活动,开战后不久,荷兰舰队就被英军分割成数段,无法相互支持。同时,前几日的风暴还给不少船只造成了损伤,面对火力强大、船体坚固的英国战舰,荷军战船十分吃力。双方开战半小时后,波恩率领麾下9艘战舰加入战斗,攻击荷兰舰队后卫。

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夜幕降临后,特罗普指挥荷兰舰队组成防守阵型,在夜色的掩护下带着商船返回了本土。

此战中,荷军一艘名为“圣劳伦斯”号的战舰被英国人俘虏,英国人解散了这艘船上的船员,然后把船拿到市场上卖掉了。而另一艘荷兰战舰“圣玛丽”号被炮火打得失去行驶能力,全体船员被俘之后,“圣玛丽”号随着海风漂回荷兰海岸,荷兰工程师检查完船只之后,宣布其没有任何修理的价值。与荷军的损失相比,英军损失甚微,没有一艘船只被俘或被击毁。战斗结束后,特罗普向布莱克致信,希望对方赔偿船只损失并道歉,但布莱克拒绝了他的要求。

特罗普十分愤怒,他向荷兰联省议会上书,声泪俱下地控诉英国人的无礼行为。在他的建议下,议会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舰队,特罗普担任指挥官。不久,特罗普带领这支舰队再次迎战英军。

北海之战

1652年6月,按照英国共和国议会的命令,布莱克率领一支舰队前往北海,袭击在那里进行捕捞作业的荷兰渔船。同时,另外一支舰队的指挥官乔治·艾斯丘也奉命前去多佛海峡拦截即将通过那里的荷兰商船。

6月初,艾斯丘在加莱附近海域遭遇荷兰船队,经过一番激烈的交火,荷兰护航舰队葬身海底,商船全部被俘。特罗普听到这个消息后,率领荷兰主力舰队出海寻仇。在唐斯,特罗普遇到了艾斯丘的分队。由于艾斯丘的战舰数目只有荷军的1/4,因此他采取防守阵型,一边交战一边向英国港口方向退却。特罗普原本计划全歼这支小舰队,但由于风向不利进攻,被英国人逃掉了。特罗普十分愤怒,决定掉头到北海去找布莱克寻仇。

布莱克在北海的行动十分顺利,他成功驱散了荷兰的鳕鱼捕捞船队,并缴获了不少物资。志得意满的布莱克放出风声,声称要去奥克兰和设得兰群岛之间设伏,伏击一支从东印度群岛返回荷兰的商船船队。这支船队听到消息后,为了躲避布莱克,改走苏格兰水道。特罗普从荷兰捕捞船的水手口中得知这一切之后,立刻率军前往设得兰群岛,寻找布莱克决战。

6月26日,特罗普发现了布莱克的踪迹。双方尚未交手,海面便刮起了台风,西北风将荷兰舰队吹散,特罗普带着劫后余生的舰队撤回荷兰,战舰数目不足40艘。虽然被吹散的大部分战舰后来还是陆续返回了荷兰,但仍有12艘永远消失在了大西洋。与荷兰人的悲惨遭遇相比,布莱克十分幸运,当时他的舰队在桑德湾避风,躲过了这场浩劫。由于荷军损失惨重,特罗普遭到政敌的猛烈攻击。不久,联省议会就罢免了他的职位,改由荷兰省舰队司令威特·德·威斯中将担任联省舰队总司令。

普利茅斯海战

英国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荷兰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贸易是荷兰的立国之本,因此,虽然出海有风险,联省议会还是冒着被英国人截击的危险继续向海外派出商队。1652年8月26日,在23艘战舰和6艘纵火船的护卫下,一支由60艘商船组成的商队开往地中海。在普利茅斯外海,他们遇到了艾斯丘指挥的英国舰队。英军有40艘战舰和5艘纵火船。荷军此次的指挥官是中将米歇尔·德·鲁伊特尔,他和艾斯丘私交不错,不过在国家利益面前,私人间的友情显得十分苍白,艾斯丘率先攻击了他的老朋友。虽然英军比荷军多17艘战舰,但荷兰的不少商船也有武装,这些武装商船参加战斗后,英国便失去了数量优势。

舰船在大洋上航行的时候,并非完全垂直于海面,当有风浪的时候,船只便会左右摇摆。当时的战舰普遍装有三层火炮,如果船只处于下风处,面对敌人的侧舷会被抬高,最底层的炮位就可以露出水面开炮。因为仰角较大,此时的火炮很容易攻击到敌人的桅杆、风帆和索具。但上风处的战舰情况就很不妙了,面对敌人的侧舷会被风浪压入海面,三层火炮只剩两层可以接敌。

战斗开始后,鲁伊特尔一方面与英国舰队保持距离,另一方面则把舰队部署在下风处,由此,荷兰战舰便不停发射链弹扫荡英军的桅杆和索具。

海战时,船体中弹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如果水线以下中弹,水兵们就必须马上进行排水工作,以免战舰沉没。因为破洞在水下,木工修理起来会相当麻烦。如果中弹的地方是炮眼,那么火炮就可能被当场打坏,炮手也会有生命危险。当遭到重炮攻击的时候,炮弹可能会穿过船体,伤害到舱内的人员,一旦有人阵亡或受伤,整个船舱内的工作都会被打乱,直接导致战舰火力下降。更严重的时候,穿过船体的炮弹会打坏桅杆的底部,导致帆船失去控制。

虽然击中船体可以给敌舰带来更大的损害,但当时火炮的命中率不高,在颠簸的海面打中船体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舰长在作战时会优先把敌方的船帆当作攻击目标。相对船体而言,风帆的目标更大,也更容易命中,如果风帆遭到破坏,战舰就没了动力,要么无法行进,只能当固定炮台,要么就得退出战场。虽然战舰上的索具会以铁链加强,但这仍然无法抵御炮击,链弹能在瞬间将船帆撕碎,也能轻易打断帆船的桅杆。

英国战舰的行驶速度越来越慢,虽然他们努力追击荷兰人,但始终无法靠近对方。最终,英国人放弃了追击,准备撤回港口。这时,鲁伊特尔率领舰队追击英军,一直追到普利茅斯,最后因为风向转变,才折返回来。在这段时间里,荷兰商船趁机冲出海峡,安全驶入大西洋,鲁伊特尔的护航任务成功完成。整个战斗中,双方都没有损失船只,但人员伤亡却不少。

此战是荷兰宣战后的第一次胜仗,英国海军因为这场败北颜面尽失,鲁伊特尔却由此一战成名。这也是鲁伊特尔第一次全权指挥海战。战争结束后,他回到荷兰与新的海军司令会合,开始准备下一次海战。

肯特诺克沙洲海战

荷兰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海军,只有临海的五个省有自己的舰队与海军部,各省的海军司令彼此平级,没有上下从属关系。发动战争时,各省都需要拿出钱和战舰,组建各自的分队,分队司令即为各省的海军司令,多个分队共同组成一个大型舰队,然后由各分队司令开会推举出一名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大舰队总司令。与其说大舰队是国家海军,不如说它是五省联军更为恰当。在这种模式下,如果主帅没有足够的威望,那么分队司令根本就不会听从他的号令。

当时的荷兰,有威望担任大舰队司令的唯有特罗普上将一人,但他已经被联省议会免职了,新任的司令威斯没有特罗普的名声和能力,同时还在政治理念上与其他将领有很大矛盾。

荷兰有两大政治派别。一个是共和派,也称议会派,他们认为真正的共和制比半世袭的执政体制更适合荷兰;另一个是执政派,这派的观点与共和派截然相反,希望奥兰治亲王家族永远执政荷兰。除了荷兰省的舰长和司令,大部分海军将领都是执政派的支持者,包括西兰省舰队司令约翰·艾佛森中将和前总司令特罗普上将,而威斯则是共和派支持者。威斯上台后,艾佛森以辞职表示自己的不满。

艾佛森辞职后,荷兰省舰队和西兰省舰队的矛盾越来越大,当新任舰队司令威斯前往旗舰“布雷得罗德”号的时候,船上的水手嘲讽了他一番,拒绝了他的登船。无奈之下,威斯只好到东印度公司的“威廉王子”号去升起自己的将旗。幸运的是,这次没有人阻碍舰队司令的脚步,但也没有人欢迎他,因为“威廉王子”号甲板上全是烂醉不起的水手。

虽然荷兰海军内部不和,但该打的仗还是要打。自英荷开战以来,双方交战三次,荷兰人输掉了其中两场,为了拯救日益低落的士气,荷兰需要一场胜利。从经济角度讲,一日不夺回海峡,荷兰的经济命脉就一日不被自己掌握。9月25日,威斯和鲁伊特尔在比利时西北的奥斯坦德会面,威斯希望发动一次攻击,找回荷兰海军的颜面。他率领60艘战舰出海,目标是多佛海海峡。

◎ 肯特诺克沙洲海战交战图

天公不作美,风向不利于威斯的计划,荷兰舰队行进速度缓慢,直到9月28日才出现在肯特诺克沙洲,而英国人已经准备好战斗了。英军舰队一共68艘战舰,指挥官布莱克坐镇旗舰“金色魔鬼”——“海上君主”号,在肯特诺克等待着荷兰人。

“海上君主”号是当时世界上火力最强的战舰,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排水量达到1600吨的三层甲板战舰。它设计制造于1636年,在1637年10月下水,舰体长51米、宽14.7米、高23.17米。由于此船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下令制造的,因此,船上的雕刻都由宫廷画师凡·戴克亲自设计,并全部包了金箔。这艘超级战舰花费了66000英镑,这些钱足够造出11艘装载着40门火炮的战舰。在设计师菲尼亚斯·佩特父子的规划中,“海上君主”号应当安装90门火炮,但查理一世将火炮的数量增加到了104门,其中有24门铸铁炮是当时口径最大的火炮,可以发射42磅实心弹。所有火炮的重量加起来一共有153吨之多。由于火炮太重,影响了战舰的机动性,1660年,英国人拆除了“海上君主”号的20门火炮和火炮所在的一层甲板,将其改装成两层火炮甲板战舰。

从“海上君主”号下水到之后的30年里,它一直是世界上火力最强的战舰,由于吃水过深,它只有在夏季才能出海作战。“海上君主”号参与了英国多次对外海战,曾6次击败荷兰战舰,3次击败法国战舰。这9次胜利中,有8次是在1660年后。1696年,“海上君主”号上的一支蜡烛引起了火灾,最终导致它被大火烧毁。

9月28日下午5点,英国舰队发起进攻。参加战斗的英国战舰有68艘,上面一共携带了2400门火炮和10000名船员,对面的荷兰人有60艘船,上面有1900门火炮和7000名船员。

当时海上刮的是西南风,荷军处在上风处,英军发动进攻后,布莱克率领英军中央分队由南向北冲向荷军。在海面上,布莱克的进攻路线与荷军舰队队列形成一个直角。面对来袭的英国舰队,威斯没有时间思考战局,他迅速命令荷军舰队分为前锋、中央、后卫三个分队。

由于布莱克的中央分队进攻速度太快,英军其他分队都被远远地甩在了后面。为了追上布莱克,伯尔尼和佩恩率领分队全力前进,队列全被打乱了,战舰零落地分布在海面上,各自前行。因为船体吃水太深,布莱克的旗舰“海上君主”号和佩恩的旗舰“詹姆斯”号先后搁浅在肯特诺克沙洲附近的浅水区,原本被布莱克抛在身后的其余英国战舰则在风力的作用下越过了他的旗舰,继续冲向荷兰人。

英国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荷兰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威斯看到英军队列散乱,认为有机可乘。在英军先头舰队几乎进入开火距离的时候,他突然下令整支舰队由西转向南方。冲锋的英军战舰扑了个空,然后越过了荷兰舰队。趁着英军舰队断成两节的时候,威斯率领整支舰队出击,目标是落在最后面的伯尔尼分队。

伯尔尼此时已经被荷兰人切断了和布莱克的联系,他遭到了鲁伊特尔和威斯的夹击,荷兰人暂时占据了上风。这时,之前搁浅的“詹姆斯”号和“海上君主”号摆脱了困境,先后加入了战局。

英军的两艘旗舰火力强大,船体也比较坚固,战争的天平很快倒向了英国人,不少荷兰战舰都被打伤,威斯的旗舰“威廉王子”号桅杆都被打断了。在逆境中荷兰舰队凭借良好的操船技术和近战技巧,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双方从下午5点打到下午7点,荷军损失了2艘战舰,1艘被俘,1艘名为“巴勒·冯·阿尔克马尔”号的战舰因为弹药库爆炸沉入海底。

第二天早上,荷军出现内讧,15艘原本属于西兰省的战舰私自离开,原因是他们不愿接受威斯的指挥。荷兰联省舰队只剩下40多艘战舰。而英军的增援部队却赶到了,加上增援的部队,英军有83条船了。虽然差距巨大,但威斯还是想再战,不过科内利斯·艾佛森和鲁伊特尔都劝他撤退,因为除了战舰数量差距大外,荷军不少战舰都受了重伤,继续战斗的话,前景并不乐观。最后,威斯接受了撤退的建议。在他和鲁伊特尔的指挥下,荷兰舰队开始有序撤退。布莱克发现对方撤退,出动战舰进行追击。不过,英军的追击并没有对荷兰舰队造成损失。两天后,荷军返回本土,布莱克放弃追赶。

此战中,英国人的强大火力给荷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荷兰人意识到,如果要同英国人对抗,不提高自身战舰的火力是不行的。为了取得下一场战争的胜利,荷兰人开始设计新的战舰,这些战舰将在第二次英荷海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邓杰内斯海战

为了给肯特诺克沙洲海战的失败找一个负责人,也为了平息海军将士的普遍不满,威斯被免去了联省海军司令的职位,特罗普又回来执掌这支纪律散漫的联省海军了。

◎ 邓杰内斯海战英军撤退路线

肯特诺克沙洲海战之后,英国共和政府上下都弥漫着乐观的情绪,多数人都认为荷兰舰队已被彻底击败了。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英国将一部分战舰派往地中海封锁荷兰的商运路线。这个决定使英国本土的海军力量大为减弱。而与此同时,荷兰人正在大力造船买炮,扩充自己的远洋舰队。

1652年11月21日,特罗普奉命护送250艘商船从海勒武特斯莱斯起航前往东印度群岛。当商船安全离开多佛海峡后,特罗普率领舰队前去搜索英国舰队的踪迹。很快,英国人就发现了海面上的荷兰战舰。特罗普的舰队由88艘战舰和5艘纵火船组成,而英国此刻只有42艘战舰可以出海。不少英国舰长都对即将发生的战役表示悲观,但在布莱克的劝说下,他们投入了战斗。虽然兵力悬殊,布莱克还是于11月29日率领舰队离开唐斯,主动迎战特罗普。布莱克急于求战的原因可能是害怕被特罗普包围,因为在1639年的唐斯海战中,特罗普就曾派船堵住唐斯泊地的入口,导致西班牙舰队无法出港,只能被动挨打。

英国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荷兰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很快,双方就在唐斯以南的海域相遇。尚未接战,海上就起了大风,双方被迫先行寻找避风港口,特罗普率舰队停泊在南佛兰海岸,布莱克则把舰队开进了多佛尔港。第二天,风停了,双方在肯特诺克附近的外海再度相遇。相遇时,英荷舰队分别处于沙洲的南北方,双方发现对方后,平行向西行驶。由于太靠近海岸,英国舰队无法有效调动。下午3点,在邓杰内斯海角附近,双方先锋分队交火。开战后,特罗普下令舰队冲入敌阵,并亲自率领旗舰“布雷得罗德”号冲向布莱克的旗舰“凯旋”号。英舰“花环”号和“文德”号试图拦截“布雷得罗德”号,但被其击伤,随后围上来的荷兰战舰俘虏了它们。

特罗普继续冲向布莱克,“海上混战之王”和未来“英国海军之父”相遇了,双方都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海军将领,但特罗普在混战方面更胜布莱克一筹。两舰相遇后,特罗普凭借出色的操船技巧弥补了“布雷得罗德”号在吨位和火炮上与对手的差距。“布雷得罗德”号一上来就用猛烈的火力打断了“凯旋”号的前桅杆,导致其暂时无法正常操作,再加上吃水太深,“凯旋”号在邓杰内斯的浅水中无法有效机动,很快,布莱克就被荷兰战舰包围了。在这危险时刻,海上突然刮起了东北风,荷兰人攻击受阻,随风而来的乌云也让夜幕提前降临。趁着夜色和有利的风向,“凯旋”号逃回英国,被打散的英舰大部分也安全返回泰晤士河的锚地。

此战中,英国人有3艘战舰被击沉,2艘被俘,许多战舰重伤,荷兰人仅有“海尔德兰”号被烧毁。战后,荷兰人重新控制了北海和英吉利海峡,英国人被封锁在港口内。虽然没有全歼英国舰队使特罗普很不高兴,但根据记载,他还是在自己旗舰的桅杆上绑了把扫帚,表示海面上英国人的势力已经被清扫干净。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说法,因为当时,挂扫帚的意思跟中国插草标的意思一样,是要出售这条船。

战后,布莱克向共和议会提出辞职,但议会没有批准,他得继续担任英国舰队总司令。海军委员会派专员对海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不少舰长在战斗时抗命或者怯战。有6名舰长被撤职,包括布莱克的弟弟本杰明。

◎ 波特兰海战交战图与荷军撤退路线

波特兰海战

邓杰内斯海战后,荷兰的商船在英吉利海峡畅通无阻。没有了来自海上的威胁,荷兰经济很快就得到了复苏。英国人虽然一直被封锁,但他们也在慢慢扩充自己的海军力量,经过整个冬天的休整,布莱克手下的战舰恢复到65艘以上,为了夺回制海权,英国决定再度开战。

1653年1月初,特罗普护送一支商船船队安全进入大西洋后,返回拉罗舍尔休整。2月,另外一支超过200艘商船的船队要从大西洋返回,特罗普此行的任务之一就是负责为这支船队护航。双方会合后,特罗普带着自己的81艘战舰,和商船一起返回荷兰。

特罗普原计划于2月11日出航,但是恶劣的天气使他被迫在港口多等了3天。此时,布莱克把自己的80艘战舰分成几个分队,在海面上四处搜索荷兰船只的踪影。2月18日,在波特兰海角西南方,特罗普发现了处于下风处的布莱克舰队。

此战中,英国舰队被布莱克分为三个分队,前锋分队(白)、中央分队(红)与后卫分队(蓝)。每个分队都有一位中将司令和一位少将副司令,这个设置使英国舰队第一次在指挥层级上有了明确的结构。

特罗普发现英国舰队的阵型十分散漫,由布莱克指挥的中央分队在行进中分成两半,布莱克在前,约翰·劳森在后,双方相距1英里,由威廉·佩恩指挥的后卫分队在布莱克前方,而蒙克指挥的前锋分队此刻离布莱克有4英里远,正在全力追赶后卫和中央分队。

上午9点,特罗普决定趁英军还没有集合完毕,以优势兵力吃掉布莱克的分队。在他的命令下,荷兰战舰抛下商船,三个分队的81艘战舰一齐冲向东南方的英军。此时为西北风,英军处于下风处,无法有效机动。再加上分队之间距离又远,面对来势汹汹的荷兰战舰,英军一度不知所措。佩恩发现特罗普冲来,下令后卫分队掉头支持布莱克,但舰队需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转向工作。

英国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荷兰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一名英军军官的日记里这样描写了当时的战况:“舰队在我们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突然投入战斗,敌人占据着有利风向,而我军末尾的战舰因为逆风的原因无法支持战场。战斗中,旗舰“凯旋”号和整支舰队都承受了猛烈的攻击,幸好上帝与我们同在。”英军事后的官方报告中也提到了当时的战况:“蒙克率领前锋分队进入战场之前,布莱克的中央分队已经激战了整整一天。”

和邓杰内斯海战时一样,特罗普再次操纵“布雷得罗德”号冲向“凯旋”号,在海上展开对决。在单打独斗方面,特罗普是位绝顶高手,只有40米长,吨位较小,并且只装载了59门炮的“布雷得罗德”号又一次压倒了“凯旋”号。激战中,特罗普率舰在几米的距离上与“凯旋”号进行侧舷互射,然后“布雷得罗德”号越过“凯旋”号,以小半径转弯后折返回来,向“凯旋”号另一侧开火,随后再度越过、折返、开火。同样的时间里,“布雷得罗德”号开了三次火,而“凯旋”号只来得及开了一次火。密集的炮火给“凯旋”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布莱克为了避免缠斗,利用自己火力上的优势,下令与“布雷得罗德”号拉开距离。特罗普紧随其上,但此时有几艘英舰挡住了“布雷得罗德”号的去路,在数倍于己的火炮面前,特罗普无法突破对方的拦截,只好放弃了歼灭“凯旋”号的打算。一名荷军士兵的日记中写道:“我所在的前锋分队越过特罗普上将的船,冲向英国舰队,并试图分割他们的阵型,但我们还没靠近,便有五六艘战舰集中火炮一齐向我们开火,我因此而身负重伤。”艾佛森中将的战后报告也写道:“英军两支分队依靠密集的炮火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在特罗普和布莱克缠斗的时候,艾佛森的右分队与蒙克的先锋分队交火,鲁伊特尔则率领左分队攻击英国的后卫舰队。鲁伊特尔用登舷作战的方式俘虏了“繁荣”号、“橡树”号和包恩少将的旗舰“协助”号,但紧接着,佩恩率领战舰包围了鲁伊特尔所在的“白羔羊”号,鲁伊特尔左冲右撞,最终杀出重围,但3艘俘获的英舰又被英军夺了回去。

下午4点,劳森带领中央分队的另外一部分战舰从西南方赶到了战场,佩恩的后卫分队也及时地投入了战斗,两人带领自己的舰队突破荷兰战舰的封锁,成功与布莱克会合。英舰会合后,特罗普担心自己的旗舰被包围,同时考虑到英舰可能会越过自己去攻击那些毫无武装的商船,因此他率领“布雷得罗德”号脱离了战场,带领一部分战舰去护卫商船。布莱克发现特罗普离开后,下令进行追击,在追击过程中,双方零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由于没有风,英国舰队最终也没有赶上荷兰舰队。

英国在此次战斗中损失了1艘名为“参孙”号的战舰,另外,“橡树”号、“终告”号和“协助”号损坏都十分严重,必须撤回朴茨茅斯港进行修理。此外,此战英军伤亡也很惨重,总司令布莱克大腿受伤,后卫分队副司令、“协助”号舰长包恩少将头部受伤,布莱克的秘书和旗舰舰长以及“参孙”号舰长埃德蒙·巴顿和船上大多数船员都阵亡了。比起英军,荷军在战斗中的损失更为严重,提督巴尔克和12名舰长阵亡,3艘战舰被击沉,“鸵鸟”号被俘虏,另有数艘战舰被烧毁。

19日上午,荷兰舰队向东南方行驶,为了保护商船,特罗普将他们安排到舰队的中心,然后将整支舰队排成利于防守的月牙形。特罗普率旗舰位于后卫中心,艾佛森位于左翼,鲁伊特尔位于右翼。

经过紧急的休整,英国人追上了荷兰舰队,双方的战斗从下午持续到傍晚,荷兰人一共击退了英国战舰的五次进攻。太阳落山后,英国人撤退,荷兰人有2艘战舰和12艘企图脱队单独逃跑的商船被英国人俘虏,鲁伊特尔的“白羔羊”号被打得伤痕累累,已经无法行驶,需要别的船拖动才能在海上航行。在英国人的打击下,荷兰舰队的士气十分低落。

2月20日上午9点,英国舰队再度和荷兰舰队接战,英舰队试图在战斗中绕到荷兰人前面,切断对方的归家之路。战斗持续到晚上,荷兰舰队只剩下35艘战舰还有弹药可以开火,一些弹尽的战舰试图逃走,但被特罗普阻止了。面对不利的局面,特罗普决定全军撤退。

兵行险着的特罗普趁着夜色率领舰队进入格力内兹角附近海域,然后沿着海岸向荷兰方向行进。荷兰舰队的撤退路线距海岸只有3英里,这个距离内的海域到处都是浅滩,吃水深的英国战舰无法进入,而荷兰舰队船只吃水较浅,对水文情况的要求不高。在英军战舰的威胁下,特罗普充分发挥了自己优秀的航海技术,荷兰船队最终在布莱克的目送下安全驶入敦刻尔克港口。

本次战役中,英国人在局部战场采用了新型的战列线战术,为了发挥自己在火炮上的优势,他们把船排成一排,用侧舷的火炮和荷兰人对射。荷兰人虽然精于混战,但在对方炮火的打击下也无法靠近英国战舰。在战斗中,英国舰长们不能随意脱队,必须在指定的位置向对手开炮,否则就会遭到军法处置。和英国人相比,荷兰人没有遵守纪律的习惯。他们习惯混战,也不大尊重总司令的权威。战斗中,起码有20名舰长拒绝执行特罗普的命令,还有舰长在危急时刻试图逃走。严格遵守纪律的英国人最终战胜了以航海技术闻名于世的荷兰水手,这一点连荷兰人也不得不承认。特罗普在战斗报告中写道:“在战斗中,不止一名舰长缺乏应有的战斗意志,英国人可以坚定地面对敌人,同时给自己的战友应有的支持,而我们做不到这点。”

波特兰海战中,英国损失战舰2艘,荷兰损失战舰9艘、商船20—40艘。战术上,英国人没有对荷兰舰队造成太大的损伤,大部分荷兰战舰和商船都安全返航了。不过从战略上看,英国人夺回了海峡的控制权,致使荷兰的海上贸易又一次处于威胁之下。

加巴德沙洲海战

1653年3月29日,在波特兰海战中受损的英国战舰在朴茨茅斯修理完毕。出海前,迪恩和蒙克向舰长们发布了两套新的训令,分别为《舰队在航行中的队形规范》(简称《航行训令》)和《舰队在战斗中的队形规范》(简称《战斗训令》)。

这不是英军第一次发布训令。早在1525年,奉命占领西班牙加迪斯的英军舰队总司令爱德华·塞西尔爵士就颁布过若干条战斗训令。1636年,英国舰队总司令阿尔杰农·珀西爵士也颁布过10条战斗训令。但和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发布的训令将航行训令与战斗训令明确分开,作为两个独立训令相互配合。此外,此次的训令还去除了行政、纪律等无关的东西,只留下航行或战斗时的标准规范。《航行训令》和《战斗训令》发布后,海战中的命令和行为就有了具体规范,无论是在指挥官下达命令的时候,还是在需要同僚配合的时候,舰长都有了参考标准,这大大提高了战斗的效率。

◎ 加巴德沙洲海战油画

《航行训令》有21条,它明确规定舰长在航行时应当遵从上级的指挥保持队形,不能随意抢占有利位置。另外,它还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联络信号,指挥官可以在航行中用炮声、旗语和灯光通知舰长们下一步该进行什么工作。

《战斗训令》有14条,它的前身是1653年2月颁布的战斗训令。旧版的战斗训令只有9条,发布于波特兰海战开战前8天,蒙克在旧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战斗训令》规定舰队必须分为前锋、中央和后卫,并分别悬挂白、红和蓝色的旗帜以示区别。三支分舰队分别有一名中将司令和一名少将副司令,舰队的总司令则由一名上将担任。其中最重要且与战列线战术最相关的是第3条——战斗中,舰队必须排成一条直线。

第一次英荷海战的条令是由各个舰队的司令在战前编写的,条令相当于舰队的作战标准、航行标准以及通信密码本,不同舰队所用的条令可能完全不同。条令的有效期很短,一般来说,战役结束后,条令便失去了意义,等到下一次战役打响前,司令官会重新制定他认为合理的新条令,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了1660年。等到王政复辟以后,英国才渐渐制定出永久性的航行条令和战斗条令。

《战斗训令》并不是一部单独的著作,而是《女王陛下(后改为国王陛下)舰队的航行与战斗条令》中的一个章节,这本书对舰队在航行和战斗中的所有行为都作了尽可能详细的规定,包括:抛锚、起锚、航行和锚泊时应该发出何种信号,如何用灯光区分不同旗帜,雾天如何航行,资深舰长和新任舰长的船舶在航行时的优先级如何区分,如何召集军官;关于技工、领航员、双桅小帆船、沿海供应船和单桅帆船的条例,关于纵火船的条例以及如何鼓励纵火船作战的条例。

◎ 加巴德沙洲海战交战图

战斗训令

1.发现敌舰后,总司令的旗舰会打出上将舰旗和狭长旗,看到信号后,每支分舰队派出两艘巡航舰,尽可能接近敌军,查看敌军舰队的船只构成、阵型和其他情况,侦察完成后,巡航舰返回所在舰队向上级提交侦察报告,在侦察过程中,如果不是占据有利态势,原则上不应与敌军交战。

2.发现敌军后,分舰队司令(海军中将)或海军少将应立即率领舰队分别护卫旗舰左、右两翼,在风向允许的情况下,两翼舰队和旗舰率领的中央舰队之间要留出航道,保障船只的航行空间。

3.当上将的中军舰队与敌军交火,或者上将的旗舰用两门号炮发出信号并同时在前桅桅顶升起红旗时,所有舰只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优势炮击临近的敌舰;作战时,所有战舰都要尽可能与总司令的旗舰保持同一战列线,除非司令受到重伤或阵亡(上帝绝不会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导致旗舰无法指挥战斗,如果这样的话,战舰应当与最接近敌人且指挥权仅次于总司令的指挥官所在旗舰列成一条战列线。

4.如果分舰队遭到敌军冲击,或遇到其他危机,临近战舰必须立刻前去救援,不同分舰队的求救信号略有区别,上将旗舰所在分舰队的求救信号是在前桅的桅顶打出一面长三角旗,中将司令以及少将副司令所率分舰队的求救信号是在主桅桅顶打出一面长三角旗。

5.如果战舰面临被击沉或者被俘的危险,应当用舰旗中的狭长旗发出信号,看到信号的临近战舰必须立刻前去救援。

6.需要远离敌军进行抢修的战舰应在后桅横桁或船尾旗杆上打出一面长三角旗。如果发出这样信号的战舰是总司令的旗舰,全体战舰应当尽力靠近敌军并保持战列线,把敌军和旗舰隔开,同时注意保护旗舰,避免敌军骚扰;如果发出信号的是分舰队旗舰,那么其所在舰队的战舰亦应照此方法保护该旗舰。

7.如果总司令的旗舰处于敌军上风处,而舰队其他战舰处于总司令旗舰的上风处,当旗舰在后桅横桁或后桅桅顶打出一面蓝旗后,所有战舰必须跟随旗舰一起冲向下风处的敌军,违者军法论处;如果总司令的旗舰处于敌军下风处,而舰队其他战舰处于总司令旗舰的下风处,当旗舰打出上述旗帜后,所有战舰必须同旗舰一起冲向上风处的敌军,如果其他战舰看到信号却不执行,将遭到军法处理。

8.总司令希望战舰进入敌军上风处时,应当在斜杠帆、桅顶支索、前桅支索或主桅桅顶支索上打出一面红旗,首先发现这个信号的战舰应张开风帆并升降船帆或舰旗,其他战舰看到后应照此执行。

9.如果总司令旗舰在后桅支索或后桅横桁打出一面红旗,所有旗舰都应率舰队跟随总司令旗舰的行动。

10.如果上帝在作战时把敌人的战舰送到我们手中,我们应当尽力拯救对方水兵,并对其作出特殊关照;但同时我们要立刻击沉或者焚毁敌舰,避免其阻碍我方的行动。而且,不能让对方的弃船人员和小艇影响我军战舰行动,所有指挥官都必须记住这一点。

11.如果我军士兵已经成功登上对方战舰,那么我方战舰不可向该舰射击,仅在可以确保我军将士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对该敌舰射击。

12.所有小型巡航舰、双桅小帆船、单桅小帆船的职责如下:发现敌军纵火船,观察敌军活动,尽可能阻断敌军的活动,在有机会的时候登舷以便俘获或摧毁敌舰。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战斗开始后,他们应当位于舰队上风处,如果他们无法阻止敌军纵火船的靠近,那么他们就必须紧急出动,用小艇、多爪锚或其他手段摧毁敌军纵火船。如果行动成功,战后会得到奖励,如果失败,战后会受到严惩。

13.各支分舰队的纵火船都应当尽力守住上风,这样才能及时注意到来自指挥官的信号,他们和小型巡航舰都应当尽量靠近大舰,如果上将在后桅横桁或桅顶升起白旗,那么舰队中的所有小型巡航舰都应当时刻待命准备行动。

14.如果发生在白天的战役持续到夜晚,上将会用信号告诉舰队下一步的行动。如果上将认为应该下锚,那么他的旗舰会按照航行训令中的规定发出下锚信号;如果上将认为应该撤退,那么他的旗舰会用两门号炮射击,其射击间隔会在保证人可以分辨出两声的状况下尽量缩短,射击后三分钟,旗舰会用另外两门炮再次重复此信号。

波特兰海战后,荷兰为了夺回制海权,大力发展海军,特罗普和威斯都提议建造火力更大、防护更强的巨舰,但荷兰联省议会没有采取他们的建议,虽然舰队规模增大了,但船只的情况并未改善。

英国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荷兰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1653年5月,特罗普、威斯和鲁伊特尔将80艘商船送往设得兰群岛进行贸易活动。返航后,特罗普前往唐斯搜寻英国舰队。唐斯位于英吉利海峡北端,是英国舰队重要的泊地之一,同时也是荷兰商船进入英吉利海峡的入口,英国经常在此拦截荷兰商船。唐斯的地形利于进攻,在1639年的唐斯海战中,特罗普曾经率领12艘战舰在此处击退67艘西班牙战舰。不过这次,特罗普没能重现当年的辉煌,因为英国人不在这里。经过唐斯后,他北上继续寻找英国舰队的踪迹。

与此同时,英军新任总司令蒙克也率主力从雅茅斯港出发,试图寻找特罗普的荷兰舰队。布莱克因为腿上有伤,不能担任主攻,他率领一支由18艘战舰组成的分队从泰晤士河口出发,伺机接应主力舰队。

6月1日,英国舰队的侦察船在加巴德沙洲附近发现停泊的荷兰舰队,当时双方相距12英里。由于风很弱,又有大雾,英国人只能在沙洲附近下锚停泊,特罗普停泊的位置在英军南方,两方相距几公里远。

雾散了之后,英国舰队开始朝特罗普的方向行进。6月2日清晨,英荷舰队都发现了对方。当时,海面上吹着东北风,荷兰舰队位于英国舰队西南方,因为风力微弱,双方缓缓前进,上午11点,双方进入射程,海战开始。

开战不久,迪恩便中炮身亡,为了避免士气低落,蒙克用斗篷盖住迪恩的尸体,其他水手并不知道副总司令阵亡的消息,战斗继续进行。

双方开始炮击后,鲁伊特尔率领自己的分队越过英军前锋,横在英军面前,与英军排成T字形,用侧舷火力不停轰击劳森的旗舰“乔治”号。特罗普看到这种情况,立即率领自己的分队穿插到蒙克和劳森之间,将两人的分队隔开。劳森被荷兰人包围后,蒙克率领中央分队支援劳森。双方的炮击持续到黄昏,荷兰战舰1艘爆炸,1艘被击沉。

这是战列线战术第一次正式被运用到海战中,现存记录表明,英国舰队在阵型的掌控上做得很出色。战役首日和次日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军始终处于上风处。战斗中,英国战舰排成纵队,迫使双方陷入互射的局面。一名英军士兵在战后的报告中写道:“我们的舰队在相互支持上做得比过去更出色,将领的命令也更容易贯彻到每一条船。”另外一份没有署名的记录中也写道:“在风力的帮助下,英国人在加农炮半个射程(约200码)的位置排出了计划好的阵型,然后痛击了荷兰人一天。”

晚上,布莱克率领自己的18艘战舰加入英军舰队,特罗普见取胜无望,在6月3日早晨撤退。上午11点,荷兰舰队接近奥斯坦德的时候,海上风力减弱,在英军的持续打击下,荷兰舰队崩溃了,虽然特罗普努力维持舰队阵型,撤退还是变成了溃逃,不少船只在逃离时相撞。到了傍晚,荷兰舰队撤退到佛兰德海岸的浅水区,英国战舰因为吃水太深,没有跟上去。

此战中,英军伤236人、阵亡126人,阵亡者包括迪恩上将和2名舰长;荷军战舰被俘11艘、被击沉9艘,包括6名舰长在内的1350人被俘。在以往的海战中,无论胜败,双方损失都很严重,因此,即便战胜,英国人也无法封锁荷兰商船,船只必须回港整修。而这次不同,由于损失很小,战后的英国舰队仍然有饱满的意志和完整的船只。为了封锁荷兰人,将布莱克送往岸上养伤后,蒙克继续在海上巡逻,他封锁了荷兰海岸整整一周。

斯赫维宁根海战

加巴德沙洲海战胜利后,英国人完全控制了海峡。蒙克在荷兰外海不停游弋,将荷兰舰队死死封锁在港口里,同时,他还俘虏了大量商船,荷兰一切海上贸易都中断了。经济危机动摇了荷兰人的战斗意志,联省议会甚至开始准备跟英国人讲和,但在荷兰内部,主战的声音并没有完全消退,毕竟主力舰队还没有被消灭,而且特罗普也是一名坚定的主战派。

◎ 斯赫维宁根海战交战图

1653年7月24日,特罗普在“布雷得罗德”号升起将旗后,率领80艘战舰和5艘纵火船从马斯河出发。他此行的目的地是特赛尔岛——在那里,威斯的30艘战舰已经被蒙克封锁很久了。

7月29日,发现特罗普的舰队后,蒙克放弃封锁威斯,开始向特罗普靠拢。为了解救威斯,特罗普把自己的舰队转向南方,吸引蒙克的舰队。下午5点,蒙克的先头部队追上特罗普的后卫,大约30艘英国战舰投入战斗,包括蒙克的旗舰“决心”号。战斗持续到傍晚,有2艘荷兰战舰被击沉,威斯趁双方交战的时候逃往公海。威斯逃走后,特罗普也撤出战场。

7月30日下午,威斯和特罗普在斯赫维宁根会合,两人的舰队加起来有超过100艘船,特罗普信心十足,决定明日和英国人决战。

7月31日,荷兰舰队发现了尾随上来的英国舰队,特罗普把联省舰队分成五队朝英军开去,蒙克则按照战斗训令,把英国舰队分为前锋、中央、后卫三队。

上午7点,占据下风处的荷兰舰队靠近了英国舰队,英国人把所有的分队排成一条直线面对荷兰人。开战后,特罗普率“布雷得罗德”号冲入英军战线,切断了英国舰队的队列。此时,一名位于索具上的英国狙击手发现了甲板上的特罗普,开枪击中了他,特罗普当场阵亡。

“布雷得罗德”号的舰长没有公开特罗普的死讯,鲁伊特尔接过指挥权,继续悬挂着特罗普的将旗指挥舰队作战。双方的战斗持续到下午。海战中,英国人并没有使用战列线战术。战列线战术要求战舰排成首尾相连的直线,然后以侧舷面对敌人,英国人虽然把战舰排成直线,却用船头对着荷兰舰队,形成一字横阵。战斗中,双方船只交错穿过对方的队列,以侧舷开火,随后越过对方船头,转向,然后双方位置互换,重复上述动作。英军强大的火力和精湛的炮术完全压倒了荷兰人。但当风向有利于荷兰一方时,荷兰人及时派出纵火船来回穿插在英军舰队中,给英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英国中央分队的詹姆斯·皮考克中将被三艘纵火船缠上,虽然他最终指挥座舰“胜利”号赶走了纵火船,但他本人却因烧伤严重死在船上。前锋分队的托马斯·格雷夫斯少将及其座舰上的许多船员也在大火中阵亡。“伍斯特”号被荷兰的纵火船烧得焦黑,荷舰“花环”号俘虏了它。

英国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荷兰舰队战斗序列如下:

战斗进行到下午1点,特罗普的阵亡消息已经传播开来,此刻许多荷兰战舰也受了重伤,为了保存实力,荷兰人撤退了。为避免像上次一样在撤退中遭受损失,荷兰人尽力维持着舰队的秩序,这次撤退,他们没有再损失战舰。

此战中,荷兰人损失了20—30艘战舰、8名舰长和大量船员,5名舰长和1300名船员被俘,总司令特罗普阵亡;英国人损失了“橡树”号和“伍斯特”号,35艘以上战舰重伤,700名船员受伤,1名中将、1名少将、5名舰长和250名左右船员阵亡。由于太多船只需要整修,蒙克被迫中止封锁荷兰人。荷兰用惨重的损失换取了战略上的胜利。

会战结束后,荷兰举国同悲,他们永远失去了自己的战神,荷兰境内再无一人有足够的实力和威望担任荷兰联省舰队的总司令。另外,荷兰人在英吉利海峡和北海损失了1500艘商船,是英国商船总数的2倍。荷兰的商业受到很大破坏,商人们开始觉得开战是个错误的决定,为了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不少商人派出代表游说联省议会的议员。在商人的影响下,英荷双方开始和谈。

四、战争之后

1654年4月,英荷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此约定,荷兰承认克伦威尔提出的《航海条例》,割让圣赫特拉岛给英国,赔偿英国军费27万英镑。约定中还规定,在东印度群岛,英国拥有和荷兰联省相同的贸易权。

由于克伦威尔并不愿意和同为新教国家的荷兰彻底交恶,在制定条约时,英国放弃了一些比较苛刻的主张,例如渔业税。不过,关于这点,有学者认为,克伦威尔之所以急于和谈,是因为英国的军费已经十分紧张,无法支持长久的作战了。除了以上条文外,和约中还附有一个秘密条款,禁止查理二世的继承人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未来的英王威廉三世)返回英国继承王位。

战后的荷兰

《威斯敏斯特和约》虽然看起来比较苛刻,但并未对荷兰的经济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与荷兰在全球所得的利润相比,英国所得的太微不足道了。虽然战败了,荷兰还是欧洲的造船中心,英国人在战争结束后也得到荷兰购买船只。由于英国人没有向荷兰征收渔业税,荷兰在战后可以继续从事自己擅长的捕鱼业。当时,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还没有在欧洲流行,美洲的咖啡和烟草也才刚刚被人发现,世界贸易的核心就是香料运输,只要东印度群岛还在荷兰人的掌控中,荷兰人的商业地位就无人能撼动。

按照科贝特的定义,制海权的本质是对海上交通线的掌握。英国人虽然取得了海战的胜利,但全球的海上交通线还是被荷兰人控制着。战后,荷兰继续从事能给自己带来巨额利润的香料贸易,各省海军军部得到的军费比以往更多了。荷兰重新建立了联省舰队,并获得了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海战的胜利。一些学者把第一次英荷海战当成荷兰衰落的转折点,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荷兰衰落的主要原因是18世纪香料贸易的没落,其次是1672年的荷法战争——在这场战争里,荷兰整个国土几乎被法军攻陷,虽然荷兰获得了战争的最后胜利。

战后的英国

为了取得第一次英荷海战的胜利,克伦威尔四处举债建设海军,虽然最后打赢了,所得的战争赔款却不足以弥补英国财政的亏空。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克伦威尔在1654年发动英西战争,想要通过战争掠夺更多的财富,但英国商船在西班牙私掠船的袭击下损失惨重。1658年,克伦威尔去世。此时英国政府已负债数百万英镑,海军水手因为几个月都无法领到薪水而拒绝出海。在财政的压力下,英国共和国政府倒台。1659年,英国国会迎回查理二世,宣布复辟君主制。

虽然航海条例让英国人垄断了英国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但由于运输成本高于荷兰人,为了保证利润,英国商人只能比以往更加残酷地压榨殖民地人民,这种行为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不满,这也是美国独立的原因之一。

五、关于第一次英荷海战

第一次英荷海战本质上是一场贸易战争,所有战役都未在双方领土上发生。战争结束后,战胜国也没有太多的领土要求,双方的战争策略都围绕着商业霸权制定。英国一直攻击荷兰商船,并试图封锁荷兰沿海,摧毁荷兰联省的海上贸易。商贸是荷兰立国之本,荷兰人为了保证自己的海贸能够正常进行,组织护航舰队保护商船,只要商船能够安全靠岸,荷兰的战争目标就达成了。

商人对这场战争的影响很大,他们可以左右国策的走向,决定下一步是战是和。中小商人是克伦威尔政权的拥护者,因为在殖民地贸易竞争中居于劣势,所以他们游说政府开战,想要依靠国家势力的介入来驱逐对手。荷兰的各级议会也被商业寡头把持着,当战争伤害到贸易时,他们就会逼迫联省议会停止战争,与英国人议和。此外,这场战争的爆发还有一些非经济原因,克伦威尔是清教徒,他希望英国和同为新教国家的荷兰组成英荷邦联,但这个提议被荷兰联省议会拒绝了。1648年荷兰与西班牙停战议和让克伦威尔很失望,他认为作为一个新教分子,应该同天主教国家斗争到底。战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宗教上的分歧也是此战爆发的催化剂之一。

英国取胜的原因

英国之所以能够击败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荷兰联省舰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英国领导者对海军建设的支持。英国国会于1649年处死查理一世,成立共和国政府,但军阀克伦威尔掌权后开始实行军事独裁,并在1653年解散了国会,自封为护国主。克伦威尔上台后,通过增加税收和出售充公土地让英国政府每年的收入增加到200万英镑。此外,他还向海军承诺,每年会投入40万英镑从事海军建设。单是1649年,他就下令建造了至少77艘护卫舰。在克伦威尔的大力支持下,英国海军战舰的总数达到了157艘,总吨位是斯图亚特王朝时的数倍,海军人员达到3万人。英国扩充海军的速度,在全球都是最快的。

相对于英国人不惜以政权倒台的代价大力发展海军,荷兰人对战争的支持一直很有限。荷兰的国策由议会制定,议会则由商人控制,商人之所以支持战争,是因为海贸遭到了英国人的破坏,开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但如果开战的成本大于因此而获得的利润,荷兰商人便会转而支持议和。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荷兰一直没有组织大型舰队,也没有大力征集水手投入战争。

二是英国海军在管理组织上具有优势。英国海军部和海军委员会直属国会,海军部负责制定战略,有12—15名成员,每周举行一次例会,海军委员会负责处理行政事务,如船只建造、人员招募、后勤供应等,同时还监督各地海军——各地海军每周都要向海军委员会汇报工作。

英国海军军政统一,荷兰联省海军的管理却十分混乱。荷兰有五个海军部,分别由临海五省各自掌控,各个海军部不受联省议会节制,只听从自己所在省份的调遣。和平时期,各省各自收税造船,开战后,联省议会从各省征调船只,组成联合舰队。由于各省之间没有从属关系,在战争中,他们之间的配合就很成问题,各省的船只只听各自海军部将领的命令,即便是总司令,也可能指挥不动其他省的舰队。例如,在肯特诺克沙洲海战中,来自荷兰省的总司令威斯中将,就根本无法处罚私自离队的舰队。荷兰唯一有能力和威望的总司令是特罗普上将,但即便是他,也无法完全解决荷兰海军的纪律问题。因为荷兰各省财政独立,开战后,舰队作战所需的各种费用都由战舰所在省的海军部负责,如果某省的战舰受伤了,维修的费用就要该省的海军部自己来出,无论是其他四省的海军部,还是联省议会,都不会为它的维修承担费用。在这种情况下,舰长们在作战时就特别喜欢抢夺战利品,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会俘虏敌舰,战后拿去卖钱。因此,荷兰舰队在战斗中经常无法维持队列,这对战争的结局有重要影响。

抗命在荷兰海军中是正常的,但在英国却是不可能发生的。英国海军将领都是新模范军出身,十分注重纪律,如果有舰长抗命,将会在战后被指挥官吊死。

三是船只的差异。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远洋舰队的国家,在荷兰独立战争时期,荷兰海军有三项主要任务,一是为商船船队护航,二是封锁私掠船在南尼德兰的港口和驱赶西班牙私掠船,三是拦截定期经过北海的西班牙战舰和运输船。这三项任务都要求船只能够进行远程活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荷兰船只必须设计得很纤细,因为这样才可以减轻重量,得到较快的速度和较佳的适航性。另外,由于荷兰海港普遍水浅,荷兰战舰的吃水不能大于4.5米,否则便有搁浅的危险。在上述条件的限制下,轻型护卫舰成为荷兰联省海军的标准战舰,这种舰的甲板是单一甲板,装载40门炮,重约300吨。随着轻型护卫舰的普及,重型战舰渐渐被荷兰人淘汰了,只留下少数几艘。

荷兰拥有大量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也需要巡逻的战舰,护卫舰不仅适合远洋护航,执行巡逻任务也胜过重型战舰。没有任务的时候,护卫舰由于航行速度快,还可以充当商船投入航运。除了轻便灵活外,荷兰选择护卫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无力承担重型战舰所需的大量火炮。荷兰人无法自己铸造火炮,所有舰炮都要从外国进口,当时的铸铁炮技术不成熟,而青铜炮的价格很昂贵,如果全部修建重型战舰的话,单是火炮一项,荷兰人就无法承受。作为典型的护卫舰,“海王星”号可以被视为当时荷兰联省海军的代表军舰。此舰于1651年下水,长39米,宽9.09米,货舱深度3.68米,上载24磅 (1) 炮4门、12磅炮14门、8磅炮8门、6磅炮4门、3磅炮4门。

护卫舰虽然没有强大的火力,但灵活的机动性使它在近距离炮战中占有一定优势。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优势,荷兰联省海军在战斗中喜欢用纵火船配合护卫舰作战。特罗普曾经使用这种战术在1639年大败西班牙舰队,当时对方的战舰数量是他的5倍以上。

和荷兰偏好轻型战舰不同,英国在斯图亚特王朝时期就有建造重型战舰的习惯 (2) ,但当时的重型战舰灵活性很差,冬天和海况差的时候都无法出海。以“海上君主”号为代表,1637年下水时,威廉·蒙森爵士对它的评价是“几乎无法操纵”。

克伦威尔上台后,对英国的战舰政策进行了修改,虽然还是以重型战舰为主,但不再建造“海上君主”号那样夸张的巨舰。新建的战舰大部分重1000吨左右,长宽比较大,上载火炮60—70门,船上基本没有装饰。

除了重型战舰外,英国也有不逊于荷兰联省舰队的护卫舰 (3) 。英国内战期间,王党勾结西班牙海军和法国海军,派出大量私掠船袭击议会军。为了扫荡私掠船,同时也为了和喜欢使用护卫舰的荷兰海军抗衡,英国建造了大量护卫舰。英国的护卫舰有多种类型,最大的和重型战舰一样,有双甲板和60门炮。

双方在海战中的战术和人员情况

在16世纪,混战是海战最常用的战术。当时的主流船只是桨帆船,船头装载重炮。战争开始后,舰长会在冲向敌舰的同时,用船头重炮射击敌军;当战舰与敌舰擦肩而过的时候,再发射侧舷的轻炮;越过敌舰后,用船尾炮射击;发射完船尾的火炮,舰长会下令战舰掉头,用另一侧的轻炮射击敌军。

混战中,火炮对战舰造成的杀伤很有限,炮击后,船上的水兵会登上敌舰的甲板,同敌军水兵进行肉搏,肉搏的胜败是决定胜负的最终关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16世纪的战舰上装载的火炮数量太少,威力也不够,以轻炮为主。更重要的是,当时虽然已经有了四轮炮车,但火炮在战场上是无法进行装填的,如果要装填弹药,战舰必须驶离战场。由于每次只能打一发,很多舰队会在战前就把所有弹药装填完毕,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就是如此。16世纪后期,加利恩帆船被发明出来,许多国家开始把大量火炮部署在船的两侧,但当时的战术并没有随着装备的改变而进步,大部分国家的海军还是习惯登舷作战。

◎ 17世纪海战典型混战战术之一

到了17世纪,这种情况有了改变,虽然混战还是海战的主流作战方式,但炮击已经代替了登舷作战,成为主要的伤敌手段。另一种辅助手段是纵火船的纵火。加利恩帆船是17世纪的主流战舰,这种船的最强火力在两侧,船头船尾只部署少量火炮。以荷兰旗舰“布雷得罗德”号为例,它共有54门火炮,其中只有10—12门装在船的两端,并且都是轻炮,剩下的火炮都装在上、下甲板的两侧。

随着时代的发展,战舰搭载的火炮越来越多:1571年的勒班多海战中,基督教联军的212艘战舰不过搭载了1815门大小火炮;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的130艘战舰搭载火炮的总数是2431门;到了第一次英荷海战的时候,在肯特诺克沙洲海战中,60艘荷兰战舰一共搭载了1900门以上的火炮,以每艘战舰平均搭载的火炮数来说,是当年无敌舰队的1.6倍;1673年,参与奇吉敦海战的75艘荷兰战舰共有4233门火炮,其中搭载火炮数量不少于40门的战列舰有60艘。1630年后,战舰可以在战场上装填弹药,无需像以前那样驶离战场了,火炮的射速因此大大提高。英军在1588年击败无敌舰队时,火炮每小时只能发射1.5—2发,到了第一次英荷海战时,每小时已经可以打出4发炮弹了。

射速的计算方式是用每天炮弹的消耗量除以每天的平均战斗时间。笔者认为,当时射速之所以这么慢,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 17世纪海战典型混战战术之二

一是火炮装填步骤繁琐。根据后世的复原实验(Discovery频道的节目),即使是在舒适的平地上,实验者装填火药和炮弹也需要两分钟时间。

二是炮管冷却时间太长。火炮发射后,炮管必须经过充分冷却,然后才可以再度装填,如果没有等到炮管冷却完毕就重复操作的话,可能会造成炮管变形,同时灼热的炮膛也会引爆新填入的火药,伤害到装填人员。炮管的冷却只能缓慢进行,如果用冷水降温的话,炮管就有破裂的危险。1453年,奥斯曼在攻打君士坦丁堡的时候,曾以用温醋擦拭炮管的方法来加快炮管的降温速度,虽然这个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但有的火炮还是炸膛了。当时陆军的重炮射速是每小时8发,每天不能超过80发,否则就有炸膛的危险;铁炮的炮管寿命是600发,青铜炮的炮管寿命是1000发。

◎ 双方皆采用战列线战术时的作战流程

三是环境的恶劣。在战场上,对死亡的畏惧,敌军炮火的阻碍,以及风浪造成的颠簸都会影响水手操作火炮的速度,因此海上火炮装填的效率比在陆地上更差。

作战时,指挥官常用的一种战术是多路前进,率领舰队突击对方。如果成功将对方切成数段,就可以趁机包围敌舰,然后用交叉火力打击被包围的敌舰或进行混战。例如,在加巴德沙洲海战中,鲁伊特尔先行抢占T字方位,横在英军舰队前面,特罗普则趁机切断蒙克和劳森的联系,然后两人一起包围劳森。另外一种常用的战术是双方都把舰队排成一字横队,如斯赫维宁根海战中,双方战舰交错穿过对方的队列,用侧舷开火后,越过对方船头并转向,然后双方互换位置,重复上述动作。

因为英国重型火炮多,对炮手的训练也胜于荷兰,在双方炮数相同的情况下,英国人发射的弹药总重量是荷兰人的1.5倍。当战斗陷入互相炮击的状况时,荷兰人往往处于下风。

虽然实践证明英国人在混战中很占优势,但在第一次英荷海战里,英国人还是尝试了新型的战列线战术。其主要原因是查理一世被处死后,原本支持议会军的一部分海军将领无法接受克伦威尔这个弑君者,转而投向王党。为了控制海军,克伦威尔将大量新模范军的陆军军官安插到海军中。布莱克、蒙克、迪恩原本都是新模范军的陆军将领,这些人把陆军战术中对秩序、火力和稳定性的要求带入到了海军中。

战列线战术要求战舰在作战时排成一线,首尾相连,以侧舷面对敌人,因为侧舷的火力最为强大。同时,首尾相连的单列阵型也可以避免战舰互相遮挡射界,可以最有效地发挥出舰队的全部火力,当敌人靠近时,以火力阻挡敌舰的冲锋。战舰如果没有得到指挥官的命令,不得私自离队,因为一旦战舰私自离队,舰队的队列和火力完整性就会遭到破坏,如果敌舰在此时穿插过来,舰队就很容易遭到对方的分割。

战列线战术牺牲了灵活性,放弃了在战斗中对敌军进行突击的可能,舰长的个人技巧被忽略,舰队的整体性变得至关重要。和荷兰人相比,英国人的纪律性较好,舰长们的操船技术虽然稍差,但他们在战斗中会服从指挥官的命令,而不是任意行事。船只方面,英国人的战舰普遍较大,吃水也深,在战斗中不如荷兰人的轻型战舰灵活,但同时,英国战舰的火力也远胜于荷兰战舰。战列线战术有利于发挥英国人的两个优势——火力和纪律,是英军将领根据自身特色所制定出的新型战术。

英国在采取新战术之前,虽然也可以依靠混战在海战中取胜,但在互相炮击中,自身的损失往往也很严重。由于每次作战之后,船只都要回港修理,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英国取得战役的胜利(如多佛尔海战与肯特诺克沙洲海战),也无法达成封锁荷兰的战略目标。采取战列线战术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作战时,冲锋的荷兰战舰往往会面对多艘英舰的阻挡,在数倍于己的火力下,荷兰战舰很难突破英舰的火力网,冒险靠近的荷舰都被击沉或者击伤,无法对英国战舰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因为机动性受到限制,表面战果不如混战时的收获多,但由于敌舰无法靠近攻击,自身的损失比起混战时减少了很多,英军持续行动的能力增强了不少。以加巴德沙洲海战为例,英军取胜后不需要像以往那样修理船只,直接就可以出海继续封锁荷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战列线战术是在考虑如何降低己方伤亡的前提下采取的防御性质战术。

战列线战术在第一次英荷海战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严格来算只有一次半,一次为加巴德沙洲海战,半次为局部战场采用战列线战术的波特兰海战。不少书籍上说英国在第一次英荷海战中大量使用战列线战术,这其实是错误的。

波特兰海战时,1653年版本的《战斗训令》尚未颁布,出现战列线阵型属于指挥官的临时起意。此战后,布莱克上岸养伤,蒙克可能是根据上一战的经验,制定出了新的《战斗训令》,加巴德沙洲海战可以算是战列线战术的第一次正式登场。斯赫维宁根海战时,养伤完毕的布莱克重新执掌舰队,他没有采用蒙克的《战斗训令》,而是颁布了新的《战斗训令》,依照旧的战术作战,这也是为什么斯赫维宁根海战中英军没有采用战列线战术的原因。

第二次英荷海战时,英国海军大臣兼舰队司令约克公爵宣布战列线战术为英国海军的唯一战术,而荷兰吸取了第一次海战失败的教训,也建造了大量重型战舰,并采取战列线战术。从第二次英荷海战开始,战列线战术成为主流海军强国的通用战术。

航海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在当时,大部分海军水手都是从商船水手中选拔招募的。杰弗里·帕克曾经说过:“商船人员是海军天然的后备队。”荷兰有着庞大的商船船队,其总吨位多达56万吨,占欧洲商船总吨位的一半,而英国商船总吨位仅有17万吨。在人力资源上,荷兰远胜英国,这也是炮火较弱的荷兰人能够跟英国人抗衡的原因之一。

虽然荷兰有大量熟练的水手,但在战争期间,特罗普的舰队同样被人力短缺的问题所困扰,和英国人一样,荷兰也把大量闲散人员强征入伍,填补船员的空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商船需要大量的水手,商人把持的联省议会是不会为了解决联省舰队的人力问题而影响自己商船出海航行的,二是由于东印度公司给予船员的薪水是联省舰队的数倍,大部分水手在找工作时都会优先选择东印度公司而不是联省舰队。

六、第一次英荷海战的影响和意义

1588年,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不少人把此战当成英国崛起的开始,但实际上,英国的胜利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无敌舰队的主要损失也是来自第二天的台风,而非英国人的打击。虽然击败了西班牙人,不过在欧洲,英国海军还只是一支二流军队,1620年,英国对加迪斯和拉罗舍尔进行海上袭击,最后都惨遭失败。

1630年,为了宣示海上主权,英国人建造了大量豪华巨舰,但这些战舰并不实用,面对海军强国没有任何意义。1639年,西班牙人逃到唐斯寻求英国人庇护,而荷兰人丝毫没有顾忌英国的中立国身份,直接冲入唐斯歼灭了西班牙舰队,港口停泊的英国舰队既没有胆量,也没有实力阻止荷兰人的行为。由于建造巨舰需要大量的资金,查理一世被迫向内地收取舰队维持费,这直接导致了英国内战。

英国人的这种尴尬处境直到第一次英荷海战后才扭转过来,克伦威尔建立了共和国舰队,并击败了荷兰人,英国从此跻身世界一流强国,开始与其他列强在海上争雄。由于欧洲其他国家都有陆上的邻国,因此为了国防安全,无论是法国还是荷兰,都必须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而英国独悬海上,没有陆地上的威胁,不需要太强的陆军力量,这样一来,英国人就可以把大部分军费投入到海军建设上。其他国家因为要建设陆军,无法像英国一样长期保持海军的高昂军费,所以他们的舰队虽然可以在某个时期内胜过英国海军,但在陆军军费的压力下,这种优势根本无法维持,最终,英国海军把欧洲所有国家都甩在了身后。

在第一次英荷海战中,英国首次采用新型的战列线战术,这也标志着第四次海军军事革命的开始。

文艺复兴后,欧洲军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步兵战术方面,线式阵型代替了长枪方阵;骑兵战术方面,马刀冲锋代替了半回转射击。由于这些战术对训练和纪律的要求远高于对个人武勇的要求,欧洲开始出现常备军。

战略上,欧洲军队的组织度和纪律性的进步使得他们可以执行更复杂的作战计划,不必再担心军队在多路行动时会逃跑或者哗变;军队规模上,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军队的数量比起中世纪时膨胀了数十倍,战争对社会的影响比过去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各国的财政和行政制度都作出了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战争带给社会的改变。

和陆军一样,文艺复兴后的海军战术也在不断变化。第一次变革由葡萄牙人主导,卡拉维尔船(caravel)与瑙(naos)(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对船的称呼)的出现使欧洲海船适合远洋航行;第二次变革中,威尼斯人把重炮搬上划桨船的船头,靠重炮与更多的火炮打赢了勒班多海战;第三次变革中,各国把火炮从船头搬到两侧,侧舷开火被普遍接受,虽然装备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战术并没有太大的进步。在英国人击败无敌舰队一战中,无敌舰队的阵型仍是船首对敌的新月型战阵,战斗中,英国舰队靠近无敌舰队,然后用侧舷开火,开火后,英国人以走8字形路线的方式脱离战场,然后装填炮弹。当时虽然已经发明了四轮炮车,但重炮的炮弹还是无法在战场上装填。1630年英军的《战斗训令》里规定:战舰在开火后必须驶离战场,然后才可以装填炮弹。

第一次英荷海战标志着第四次海军革命的开始,在此战中,战列线战术开始出现,这是一种全新的战术,在它出现之前,欧洲各国舰队都以混战作为正式战术。以第一次英荷海战为例,在大部分战斗中,英荷双方的战术都是典型的混战战术,双方都习惯率舰队穿插对方,如果穿插成功,就可以切断对方舰队,然后包围对方,以交叉火力打击被包围的敌舰。荷兰由于缺少重炮,喜欢在近战中攻击英舰的桅杆和帆具,扰乱英舰的航行和指挥,然后抢占不利于英舰发挥火力的位置炮击英舰。在大多数时间里,荷兰战舰都是各自为战,有人率舰穿插,有人寻找单舰进行决斗,有人四面开火、无目的射击,也有人以登舷为主,试图俘虏对方战舰。荷兰的舰长们从来不会完全遵守指挥官的命令,他们一般以自己习惯的打法对敌,一旦战况不利,便私自脱离战场,毫无纪律可言。相比之下,英国人比较遵守纪律,大体上可以保证战前计划的顺利执行。

英国人在波特兰海战的部分战场首先使用了战列线战术,然后用这个战术获得了加巴德沙洲海战的胜利。和混战不同,战列线要求战舰必须排成一列,每艘战舰必须待在自己指定的位置上,既不能随意抢占有利地形,也不能随意支持友舰或者追击敌舰,违者就会遭到军法的处置。以后世眼光看,战列线战术十分呆板,为了纪律放弃了战舰的主动性,但在当时,这种战术却是最好的选择。在17世纪,舰长们的水平良莠不齐,经常有武装商船参与作战,战斗时,商船经常会因为抢夺战利品而离开队列。即使没有武装商船的参加,舰长们也会因为各种因素脱离队伍。战列线战术之所以把纪律放到首位,目的就是为了减少舰长个人对战斗的影响,将舰队变成一个整体,而不是之前的一盘散沙。

战列线战术成熟后,混战便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排成队列的战舰面前,个人的能力变得微不足道,如果一支舰队试图以混战的方式攻击一支排成一条直线的舰队,那么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己方混乱出击的战舰被对方密集的火力击沉或者击退。根据英荷三次交战的经验来看,一支训练正常、指挥得当的战列线舰队可以击败任何富有攻击性的混战攻击,虽然在后世,海战天才纳尔逊曾经成功地使用混战战术击败法西联军,但那更多地是因为对方炮手素质太差的缘故,假设联军的炮手与英国炮手相仿的话,纳尔逊是万万不敢以混战方式接敌的。

第一次英荷海战在世界海战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虽然以现今的眼光来看,第一次英荷海战中的英国人既没有严格细致的战术,也缺乏足够规范的船只设计和人员训练方式,但在当时,英国人对于战术的革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英国的影响下,各大海军强国先后都放弃了混战的习惯,将战列线战术作为海战的主要作战战术。第一次英荷海战标志着古典海战时期的结束,往后的数十年间,欧洲海军完成了从古典海上战术到近代海上战术的过渡,战术的更替意味着欧洲海军发生了质的改变。在战前,和其他地区的海军相比,欧洲海军只在部分领域有着局部的技术优势,但到了战后,随着战术体系的整体更新,欧洲海军将世界其他各国海军远远抛在了身后,双方的差距最终拉大到一个无法追赶的程度。在17世纪之前,地区强国可以通过数量优势来抵消欧洲殖民者的技术优势,但当欧洲海军强国完成战术革新后,这种情况就不复存在了,一如《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一书中所说,军事优势造就了欧洲的全球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