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王猛

王猛(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

出将入相 皇帝名师

王猛简介

王猛:王猛(325年—375年6月),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今山东潍坊寿光东南)人,后移家魏郡(今河北魏县)定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在前秦官至丞相、大将军、冀州牧。王猛出身贫寒,隐居山中,博学好读兵书,善于谋略和用兵。后与苻坚一见如故,论废兴大事,异常契合,二人名为君臣,实则亲逾骨肉。苻坚即位,任中书侍郎,曾在一年中五次擢升,官至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封清河郡侯,成为苻坚主要的谋臣。王猛在前秦任职十八年,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前秦建元六年(370年)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在经济上,劝课农桑,开放山泽,兴修水利,改进耕作,以致田畴开辟,仓库充实。他执政期间,“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北方呈现小康景象。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去世,终年51岁,尊上谥为“武”。

王猛传记——

天下大事,智勇者谋之。居官从政者,必然才干过人,能称将称相的则智慧一定不同于常人。但是,只有深知通权达变的人,才能长期谋其政,尽其慧,在官场中如鱼得水,官居高位。在《中国通史》第四卷第423页中,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苻坚“最亲信的辅臣王猛,在将相群中也是第一流的。”而台湾史学家柏杨先生给了王猛超越诸葛亮第一人的美称。柏杨先生在《现代语文版资治通鉴》中如此评论:王猛先生是中国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在他之前有诸葛亮。在他之后有王安石。诸葛亮先生欠缺军事上的成就,王安石欠缺强大的支持力量。所以王猛先生得以施展才华,把一团乱糟糟的流氓大地痞,土豪恶霸,硬是拧成一个整体,不但国泰,而且民安。距今虽已一千余年,但仍使我们对那个辉煌的年代难以忘怀。可惜王猛先生早逝。假如上苍延长他十年二十年寿命,他的才能会进一步施展,对后世的影响会更大。

出为名将入为相,

武略文韬世无双;

治乱堪与管仲比,

争伐足令孔明羞;

十分天下收其九,

五族胡汉融唯一:

只因辅佐苻天王,

正史诋毁不流芳。

这首诗真是深刻道出了王猛的一生。但我看来,王猛不仅是一介名相,更可以称其为一代名师。

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大汉族主义者连起码的尊重、平等权利都不给,而是非常不恭地将少数民族称之为“胡人”“夷蛮”等。所以,在这种大环境下,是没有历史小说会将王猛树立为典型的。而唐太宗的大臣房玄龄等,在修《晋书》时,附录《载记》中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有关王猛的文字。在资料很少的条件下,房玄龄的这段文字显得尤为珍贵。

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民族大融合确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王猛所辅佐的氐天王苻坚是一个主张胡汉一家的有远见的伟大的政治家。他所统治的前秦国疆广阔,民族众多。在苻坚、王猛的统治下,各民族基本能和睦相处。前秦的强大与苻坚和王猛的民族和解政策有重要关系。站在全民族立场上看,王猛是功臣。

总而言之,“王猛在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位出将入相的绝世君子,功盖诸葛亮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是苻坚得意的辅佐大臣,在某些方面来讲,更是苻坚最值得信任和给予最多帮助的老师。现在,我们应该以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还原历史的一个真相。”——《王猛传》

王猛何许人也

王猛,字景略,明帝太宁三年(325年)生于青州北海郡据县(今山东寿光东南),十六国时期的前秦大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出生于中国历史上最动乱的时期,司马氏各藩王之间连年血战导致西晋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开始进军中原,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五胡乱中原”。王猛的家乡是暴君羯人石勒所建立的后赵。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从来纨绔少伟男”,王猛幼年时便随家人辗转流离,到处躲避战乱,最后只得定居魏郡(在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

战争不断,自然迁徙不定,也就留不下什么财产,王猛成年后,家里一贫如洗,只好靠卖簸箕为生,很是艰辛不易。有一天他到洛阳去卖簸箕,碰到一个要出高价买簸箕的人,但是他又说自己没有带钱,不过家离这里不远,于是要求王猛跟他一起回家去取钱。王猛,只是一个卖簸箕的,虽然胸怀大志,却还是需要这笔生意来养家糊口的啊。况且这生意根本也挣不了多少钱,于是他决定实在不应该放弃这个难得的买主,就跟着这个人回家取钱。也没觉得走了多远,却走进一座深山里。那个人领他去见一个老人,这个老人须发皓然,正襟危坐在一张胡床上,两旁有十几个侍者。王猛觉得很奇怪,于是上前拜见,老者大惊,说:“王公你怎么能拜我呢?”于是派人给了他十倍的价钱,并把他送出山去。王猛出了山,不禁回头一看,却发现这居然是中岳嵩山。

正如张良遇到黄石公一样奇特而又令人不敢置信,王猛遇到的这位老人虽然没有给他什么兵书战策或是良言警句,却也坚定了自己一定会出人头地,为国家作出一番大事业的信念。

要辅佐君主,做好皇帝的大臣或是“老师”,就要有很高的品质修养。据《晋书·王猛载记》记载,王猛长大以后“瑰姿俊伟,博学好兵书,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大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人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一屑怀。”也就是说,王猛不仅长得身材高大,面目英俊,而且博学多才,喜欢读兵书,性格谨慎稳重,而且志向十分远大,他对生活的细微小事从不放在心中,凡是不能和他在心灵上产生共鸣的人他根本不屑一顾。一副傲世绝俗的形象。

自古才子多自负。王猛自恃博学,当时的浮华之人都笑他“痴人”,都不大理他,王猛对此也毫不在乎,他坚信自己一定能够遇到值得自己辅佐的君主。但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他四处访求,却一无所遇,当时有一名官僚很赏识他,请他做自己的助手,王猛理都不理。因为知音难觅,一直也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人,虽然怀着辅佐君主的志愿,却遇不到真正的千里马,便跑到华阳山隐居起来,静待时局的变迁。

名师从何说起

当时东晋偏安江南,所说的中原地区就是北方,却被几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激烈争夺着,一时之间政局变幻,城头易帜。穆帝永和五年(349年),后赵主——有名的暴君石虎死了,他的子孙为争夺王位而不顾手足之情互相残杀,直杀得“横尸相枕,流血成渠。”一年里面,帝位竟然换了三次,大将冉闵乘机攻入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在穆帝永和六年(350年)把石虎的子孙一一灭绝,灭赵建魏,建国没有两年便被从东北扑进华北的鲜卑慕容氏的前燕政权灭掉,邺城落入燕帝慕容俊之手,而关中等地各族豪强则纷纷割据,北方到处都是称王的人。天下一时分崩离析,战火不断。

在这个时候,乱世中出了氐族首领苻洪,氐族属于西戎族,原居今甘肃东南,东汉末年内迁关中地带,与汉人杂居,逐渐“汉化”。苻氏一家分天下,世世代代都是氐族酋长,石虎强徙苻洪及其部众十万至邺城以南。冉闵称帝后不久,苻洪自立为王,但是又被部将毒死了。苻洪的儿子苻健遵遗命率领众人西归,在穆帝永和七年(351年)占领关中,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称天王单于,国号秦(史称前秦),第二年称帝,势力逐渐强大起来。永和十年(354年)二月,东晋征西大将军桓温进军到长安城东的灞上(今陕西西安市东北),长安城外的三辅郡县纷纷投降桓温。关中的老百姓都牵牛担酒欢迎东晋军。老人们都流着热泪说道:“没有想到今天能看到你们的到来啊!”(《晋书·桓温传》)顺阳太守薛珍力劝桓温进军长安,桓温没有同意,在灞上停留了下来,贻误了战机。王猛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就穿着粗布的短衣,来到桓温大营求见。桓温想试试王猛的学识才能,算是来一场“面试”,于是就请王猛谈谈天下大势。王猛不慌不忙,有条不紊地把南北双方的政治军事形势分析得一清二楚,见解也十分精辟,桓温听了不禁暗暗佩服。王猛一边滔滔不绝,一边把手伸进衣襟里摸虱子(文言是“扪虱”)。桓温左右的兵士们见了差一点笑出声来。但是王猛依然旁若无人,照样跟桓温谈得起劲。

桓温倒是很赞赏他这种见解,脱口问道:“我奉了天子的命令,统率十万精兵仗义讨伐逆贼,为老百姓除害,但是关中豪杰为什么就没有到我这里来效命的呢?”王猛淡淡一笑直言不讳地回答:“您不远千里,长途跋涉,深入敌人腹地,但是长安近在咫尺,而您却不渡过灞水把它拿下,大家都不知道您的心思,所以没有来愿意见您啊!”桓温的心思是什么呢?他盘算的是:自己收复关中,只能得个虚名,而夺取的地盘也只能落于朝廷。与其消耗实力,失去和朝廷较量的优势,为他人做嫁衣裳,还不如保存实力而不去与敌人干戈相接呢。王猛语含双关的话触及了他的心病。他默然,无言以对,同时越发意识到面前这位扪虱寒士的不同凡响。过了好久,桓温才抬起头来慢慢说道:“江东没有一个人可以比得上你的才干啊!”

桓温从远处而来,军饷紧缺,原打算就地筹集军备以做长久之计,不料秦军割尽麦苗,彻底断绝了粮草来源。十万大军没有粮食吃,自然无法停留,桓温只好撤军回到江南,他很赏识王猛的才干,赐给他华丽的马车,封他为高官督护,邀请他一起回到东晋故里。王猛是汉人,自然希望能在自己民族的政权里做事,尽管他知道桓温只是一世奸雄,并不是他期望的想要辅佐的人,但还是心动了。王猛回到华山向自己的老师请教,询问老师的意见。老师说:“君与桓温岂并世哉!在此自可富贵,何为远乎!”也就是说,桓温必然会要篡晋的,你能和这样的人共事吗?能为他尽忠吗?你留在这里就可以享有富贵了,何必到那么远的地方呢?王猛于是听从了老师的话,拒绝了桓温,继续在山中隐居。

皇帝的“老师”看起来风光,这位学生的背景却十分显赫。永和十一年(355年),苻健死了,他的儿子苻生继位。苻生生性残忍,继位以后更是残暴无道,峻刑极严,恣意屠杀大臣,上台没有两年,就已经把前秦拖到了崩溃的边缘,苻健的弟弟苻雄的儿子苻坚则雄才大略,而且朋党很多,一时聚集了的很多支持者,薛瓒、权翼见朝政混乱,危机四伏,国中一时无主,便在5月建议苻坚起来推翻苻生的腐朽统治。二人说:“现在的君主昏庸暴虐,天下分崩离析一时大乱,但是国家不能一天没有国君啊,实行仁道得人心的人才能到天下。这可是上天的旨意啊。能当君主的责任重大,怎么能让其他人夺取呢?我们都希望您能像汤、武王一样夺取天下,以抚顺民心啊!”苻坚听了这话很高兴,也坚定了信念,让薛瓒、权翼二人为他出谋划策,苻坚胸怀大志,做事也很有一套。又密诏尚书吕婆楼商议大事,吕婆楼慧眼识英雄,于是趁势向苻坚推荐王猛。苻坚对王猛一见如故,甚至都有相逢恨晚的感觉,两个人谈起历史上兴亡的大事,见解竟然完全吻合。据《晋书·王猛载记》记载,二人说起兴亡的事情件件都很契合。苻坚很高兴,认为就像是刘备找到了孔明一样。可见苻坚有多么器重王猛啊。苻坚即位以后,自称大秦天王。任命王猛为中书侍郎,成了他最亲信的大臣。一年里王猛竟然被连续提升了五次,真可谓平步青云,权力大得谁也不能比得上他。当时有个左仆射叫李威的人知道王猛很有才能,所以常常劝告苻坚要对王猛予以重任,苻坚便对王猛说:“你看李公多么了解你啊,就像鲍叔牙和管仲一样。”王猛听了苻坚的话很是感动,于是,从此以后对待李威就像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

苻坚即位当政以后,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用来缓和阶级矛盾,也算是有一些效果的,但是在前秦社会中,氐族贵族豪强飞扬跋扈,从上到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势力。当时的始平县的氐族豪强,大多是跟随苻洪白手起家在枋头起义的旧人,他们自恃有功,倚老卖老,横行乡里,鱼肉百姓,真是无法无天,老百姓们对此叫苦不迭,苻坚趁着这机会就让王猛去地方锻炼锻炼,也正好去治理这个地方,于是就下令让他出守始平。王猛有苻坚作为后盾,自然底气十足,他一下车,就明法峻刑,澄察善恶,严令打击豪强。一上台不久,就找了个机会鞭杀了一名作恶多端的豪门权贵,借以杀一儆百,这下可惹翻了氐族豪强,他们联名上书诬告王猛滥杀无辜百姓,想趁机把王猛弄下台,除掉这个眼中钉,肉中刺。当地的上司自然与这些氐族豪强沆瀣一气,偏袒氐族豪强,将王猛押解还京,押送到长安的监狱中。苻坚听了这件事大惊不已,亲自过问此事,并去狱中看望和责备王猛:“当官理政要把仁义道德放在首位,你怎么可以一上任就杀人呢!”王猛从容不迫干脆地说:“要依靠礼德治理国家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而如果是治理乱世呢?就要依靠刑法了啊,我一心只想为陛下铲除奸暴不法之徒,现在只是杀掉一个官吏,还有上千上万个奸吏扰乱社会治安而逍遥法外呢,如果陛下认为我不能消灭奸吏,安定社会治安,我甘愿受罚,如果陛下说我太残酷,我实在不敢接受啊。”苻坚顿时如醍醐灌顶,醒悟过来,原来一味实行德政是根本行不通的啊,他一下子认定王猛是治理乱世的干才,于是向在场的文武大臣说:“王猛果然是我的管仲、子产一类的人物啊!”于是不再追究王猛的责任,当即赦免王猛,并对他信任有加,王猛杀一儆百的举动果然起到了作用,豪强贵族再也不敢为非作歹,于是社会安定下来,风气也一下子好转了。公元359年8月,苻坚任命王猛为尚书左丞、咸阳内史,京兆尹。没多久,又被封为吏部尚书,太子詹事,又升迁为尚书左仆射,辅国将军,司隶校尉,加骑都尉,居中宿尉。当时的王猛才三十六岁,却得到了苻坚的重任,这当然引起了元老显贵的嫉恨。尚书仇腾、丞相长史席宝多次诋毁王猛,苻坚知道了,大怒,一气之下罢黜席宝为甘松护军,有些氐族对于“汉化”政策很是不满。大功臣、大贵族官僚樊世,是跟随苻健入定关中的氐族豪帅,他居功自傲,当众侮辱王猛说:“我们与先帝共创事业,打天下,现在却没有掌握实权,你不就是一个平民么,也没有立下什么汗马功劳,凭什么就坐享其成呢!真是我们耕种你食用果实!”王猛不客气地回驳说:“哼,让你去耕种还是便宜了你,还想让你当屠夫作厨子呢!”樊世听了勃然大怒,说:“姓王的,走着瞧,我要是不把你的脑袋割下来挂在长安城门上,我就不活在世上了!”苻坚听说了以后气急败坏,转而安慰王猛说:“总有一天我要处死这个老家伙替你出气!这样别的人也就不敢再对你无礼了!如果放任樊世这样的人跋扈不杀,朝纲就无法整治啊!”一会儿,樊世人朝奏事,听见苻坚问王猛:“我想让杨壁娶公主为妻,这个杨壁是什么人呢?”樊世一听,大喊:“杨壁是我的女婿,婚期早就定下来了,陛下您怎么能让他娶公主呢!”王猛斥责樊世说:“陛下享有天下的定夺权,而你居然敢跟陛下竞婚,怎么能行呢!”樊世暴跳如雷,与王猛当场吵起来,站起来就要打王猛,侍卫赶忙制止,樊世于是破口大骂,闹得优雅尽失,不成体统,苻坚忍无可忍,下令将樊世拉出去斩首,这时,氐族的贵族闹得更凶了,都联合起来恶语攻击王猛,苻坚气急无比,也不顾帝王的尊严了,对这些人是骂不绝口,又把所有的肇事者都鞭打了一顿。权翼后来跟苻坚说:“陛下您豁达大度,善于领导英豪,神武卓越,人人都说您有汉高祖的风度,但是陛下要时刻慎言,不可以冲动啊!”苻坚笑着说:“这次的事情是我的不对啊!”从这以后,朝野中的权贵们都大受震惊,对王猛也开始毕恭毕敬起来。

苻坚爱才心切,还是觉得对王猛的器重不够,升平三年(359年)8月,苻坚又迁升王猛为尚书令,太子太傅,加散骑常侍。王猛心知有愧,也觉得苻坚对自己期望过高,同时也认为自己的仕途过于平顺,也没有立过什么大功,自认为有些过分,所以多次觐见苻坚请求辞官,但是苻坚还是固执己见,没想到后来苻坚又加封他为司徒,录尚书事。王猛自认为没有什么功绩,不能胜任,不同意上任。苻坚也是个很有意思的君主,王猛越推辞官位,他竟然一次赐给他美妾五人,上等女妓十二人,中等三十八人,马百匹,车十乘。王猛更加认为自己才能不够,立即上奏坚决不接受。

三年八月,苻坚又封王猛为侍中中书令,统领京兆尹。当时氐族权贵大都聚居在京兆,很不好治理,当地的权贵仗势欺人,特进强德是苻健的妻弟,依仗自己是皇亲国戚,经常酗酒滋事。为非作歹,光天化日之下置王法于不顾抢掠别人的财货子女。老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有一天当王猛上任以后,正好碰见强德在大街上胡闹,王猛当即决定逮捕强德,斩首示众,陈尸街头。强太后听说以后,十分着急生气,赶紧找苻坚求情,苻坚无奈之下只得亲自下诏赦免强德。并下令派人赶到刑场放人。谁知道这个时候王猛已料到事情的发展,早已把强德斩首了。

当地有位御史中丞清廉刚直,耿直不挠,和王猛同心协力,惩治豪强。全面查处扰民乱政的权贵,短短的几个月之内,就接连诛杀了二十多个不法贵戚豪强,于是当地的所有的官僚都安分了很多。百官都震肃,从此以后豪强贵戚都特别老实守法了,社会风气大为好转。以至于当时的社会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秩序,老百姓都拍手叫好,大大加强了前秦的中央集权。苻坚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感慨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天下有法的好处啊!”

十月,苻坚又一次给王猛升官晋爵,王猛谦让,还推荐散骑常侍、杨评公苻融、光禄、散骑西河任群、处士京兆朱彤五个人,让他们一起来辅佐苻坚,代替他的职位,但是苻坚依旧不同意,另给苻融等人安排了其他职位。

兴宁三年(365年)七月,匈奴右贤王曹觳、左贤王刘卫辰背叛秦朝,曹觳率领部众两万人进攻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而鲜卑部落首领乌延也起兵与匈奴相呼应。天下大乱,苻坚怎能坐视不管呢?于是亲自率领大军讨伐他们,肉搏杀场。并且让王猛和卫大将军李威留在宫中辅佐太子苻宏留守长安保存实力,可见苻坚对王猛和李威的器重和信任。这时,王猛也没有辜负苻坚的信任,在惩恶除奸的同时,也发现了很多人才,在灭掉燕国以后,他举荐了房默、房旷、崔逞、韩胤、田勰等一批关东名士担任朝官或是郡县官长。特别是梁琛,当时的燕与秦结好,总是相互派使者往来,燕国的散骑侍郎太原郝晷和梁琛先后到了秦国,郝晷和王猛早就认识了,王猛就向他询问燕国的事,郝晷知道燕国就快要灭亡了,于是暗中就对王猛说了不少情况,而梁琛则说了一些秦国的弊端。秦国灭掉燕国以后,梁琛仍然对燕国没有丧失信心,于是王猛就受他之托,请求苻坚让梁琛当主簿。

苻融为人聪敏明慧,文武出众,见识远大,曾经因为一件小事做错了而局促不安,王猛大度地宽恕了他,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而且对他的信任只增不减,依然对他器重。

王猛在治国施政方面也是一位很好的老师,帮助苻坚创立了举荐赏罚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标准,前秦的法治良好和这些措施的施行有很大的关系。在培养人才方面,他大兴教育,为了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兴修水利,奖励农桑,着重发展农业,努力发展社会生产。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也做出了很大贡献,为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勾画了蓝图。在王猛的主持干预下,革新措施带来了一派崭新气象。据历史记载,“当时秦境安定清平,国富民足,从长安至诸州,皆夹路树树槐柳,二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旅行者取给于途,工商贩于道。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晋书·苻坚载记》)至少可以相信这是魏晋以来难得的清明政治了。

在政治上,王猛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前秦政治清明,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国家,而在军事上,王猛多次率军出征,也毫不逊色,为前秦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

太和元年七月,王猛率将军杨安、杨武及将军姚苌等2万人进攻东晋荆州南乡郡。晋荆州刺史桓豁请兵救援。八月,进驻新野(今河南新野南)。秦军见形势不利于作战,于是就赶紧将东晋汉水以北的万余户人民掳掠走撤退了。当时,割据陇西(今甘肃陇县西南)的李俨举郡投降前秦,不久后又和前凉相勾结。太和元年(366年)十二月,羌人剑岐略阳(今甘肃泰秦安东南)的4000户人背叛前秦,向李俨称臣,李俨于是和前秦、前凉断绝关系。

太和二年(367年)二月,王猛带领陇西太守姜衡、南安太守郡羌、姚苌将军等率兵1.7万人讨伐敛岐。三月,前凉主将张天锡也派遣前将军杨通出兵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征东将军常据出兵左南(今青海民和西北),游击将军张统出兵白土(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张天锡亲自率领步骑三万屯驻仓松(今甘肃武威南),讨伐李俨。羌人敛岐不战而降,王猛于是轻松攻下洛阳。四月,张天锡率领步骑三万人攻下李俨大厦(治今甘肃临洮西北),武始二郡。常据又在葵古(今甘肃永清境)打败李俨部众,张天锡进屯左南。李俨见状畏惧了,带领军队退回到桴罕(今甘肃临洮西南),派侄子李纯向前秦谢罪,并请求支援。苻坚派前秦将军杨安、建威将军王抚率领2万骑兵,与王猛会合,救援李俨。随后王猛带领军队大破前凉军,俘斩1.7万余人,和张天锡在桴罕城下相持,但是王猛审时度势,并利用手段俘获李俨,苻坚随即封李俨为光禄勋,赏赐他爵归安侯。又命令力忠将军彭越为平南将军、凉州刺史、镇守桴罕。

五月,前燕太宰慕容恪去世,苻坚听说以后,野心又一次占了上风,于是就有了图燕之志。正当苻坚为伐燕全面做好准备时,出现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

早在兴宁二年(364年)七月,秦汝南公苻腾谋反,被发现后派兵镇压并诛杀。这个苻腾是苻生的弟弟。当时苻生的弟弟苻腾还有晋公柳五个人一心谋反,王猛发现了就立刻劝诫苻坚说:“陛下,这五个人要是不赶紧赶尽杀绝,就一定会后患无穷啊!”岂料苻坚并没有接受王猛的忠告。在兴宁三年(365年)九月,在苻坚于朔方安抚匈奴归降的时候,征北将军、淮南公苻幼双于十月率众乘虚而入偷袭长安,但是被李威大将军及时击斩。当时的征东大将军、并州牧、晋公苻柳和征西大将军、秦州刺史、赵公苻双都和他同伙。但是苻坚念及血缘,认为苻双是他的同胞兄弟,苻柳又是明皇帝苻健的爱子,怎么能将他们灭绝呢?上天都难容啊。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搁置了起来再也不过问。

放虎归山终将酿成大祸。后来苻柳、苻双又与镇东将军、洛州刺史、魏公苻庾,安西将军,雍州刺史,燕公苻氏谋反,镇东将军府主簿南安人姚眺劝诫苻庾不要挑起灾难,不然总有一天会惹上杀身之祸,但是权利诱惑实在太大,苻庾坚决不从,苻坚知道以后,宣诏苻柳等来长安。

因为苻坚的心慈手软,姑息放纵,终于在十一月,苻柳据蒲扳(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苻双据上邦(今甘肃天水西南),苻庾据陕城(今河南三门峡西),苻武据安定(今甘肃泾川北)。同时举兵起义,都把矛头指向苻坚,一时间苻坚才知道自己的过错,他对众人说:“我对他们这些人的恩德已经都到了什么地步了!他们怎么还会造反呢!”苻柳众人依然拥兵自守。后来,战势越来越不利于前秦,前秦感到很害怕,派重兵防守陕城以西的重镇华阳(今陕西华阳东南)。前燕在政治上,王猛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前秦政治清明,成力当时最繁荣的国家,而在军事上,王猛这位军师多次率军出征,也毫不逊色,为前秦统一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魏尹范阳王慕容德请求发兵攻打前秦,很多燕国人也请求救援陕城,攻下关中,但是最终燕国也没有出兵,也使前秦躲过此劫,王猛再一次立下战功,打破陕城,俘获苻庾,送至长安,攻克上邦,斩苻柳及其妻子。至此,苻氏的内乱被平息。慕容恪病死之后,前秦、东晋都企图乘机占有,但是前秦却因萧墙之祸无暇外顾。而东晋则于太和四年四月,由桓温亲自率领五万步骑从姑熟(今安徽当涂)出发开始北伐,东晋的捷捷胜利,使慕容统治集团十分恐惧,派慕容垂代替慕容臧为南讨大都督,率征南将军慕容德等五万步骑抵御桓温,答应割地,让虎牢(今河南穹阳西北汜水镇)以西的土地给秦作为条件,苻坚这时召集大臣商议,大家都认为:“当初东晋桓温伐我们前秦的时候,到了灞上,燕国都没有来救援,而且燕国也从来也不对我们称藩,现在我们也没有必要救援他们啊!”但是王猛并不同意他们的意见,他认为:“燕国如果被东晋灭掉以后,桓温赢得山东,进屯洛邑,收复大部分地区,陛下的事业就付之东流了啊。现在我们不如与燕国一起对抗桓温,等到桓温撤退,燕国也已经大受损失,然后我们就乘机占领燕国,这不是很好吗?”苻坚听从了王猛的意见,八月,派苟池将军和洛州刺史邓羌率领2万步骑救援前燕,这时桓温在枋头徘徊不进,静待燕国的变化,打算坐获全胜,但是前燕慕容垂英勇善战,使晋军大受挫败,而且晋军水运断绝,军饷欠缺,又给东晋一沉重打击。九月,桓温作战接连失利,又听说前秦救援就要到达,一气之下下令焚烧战船,丢下辎重、铠甲,率军从陆路撤回,但是在撤回的路上也难逃前燕慕容垂的截击,又损失了三万人。十月,桓温才狼狈的逃回淮南,这时,前燕虽然战胜,但是国内的危机却大大加深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愈加严重,这时,苻坚的计谋达到了,但是愿望一直没有完全实现,主要因为国内总是战乱频繁,虽然现在已经基本稳定,剩下的就只有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对前燕的慕容垂的威名十分忌惮,但是没有想到,慕容垂被妒忌已久的太傅谋杀未遂,又是与太后勾结的,一时间走投无路,带着子侄投靠前秦,苻坚见状大喜,亲自到郊外去迎接,情不自禁的拉着他的手说:“你真是天生的贤良将才啊,如果有了你的帮助,我们一定会共创大业的,如果我得到了天下,我一定会还你本邦,世代封为幽州,让你虽然离国但是不失为臣子之孝,虽然归于我国却仍然不失忠诚的美名啊,这不是很好吗?”慕容垂十分感动,感慨万分地说:“我是流亡在外的罪臣,陛下不论我的罪,已经是我的幸运了,也是我国最高的荣尚了,我也不敢奢望了啊!”苻坚素来爱惜良才,对待慕容垂也是恩尚有加,赏赐巨万,当慕容垂每次觐见时,对他的意见都很重视。

苻坚的这些做法却引来了王猛的忧虑,他对苻坚说:“慕容垂是前燕的国戚,雄霸天下,明慧达敏,很多士卒都对他感恩戴德,他的才略、权智无人能敌,而且他的子侄都很有才干,都是杰出的人才,这些人都不容易驯服,可谓是蛟龙猛兽之类,依我的愚见,还是把他们除掉吧!”苻坚却反驳说:“我因为一向招揽人才,建世代功德,现在人们都知道我对他们是宽厚以待的,现在你又让我杀掉他们,天下的人们会怎么说我呢!”

这时前燕纲颓纪紊,日益腐败,等到桓温攻打前燕结束以后,又没有遵守诺言履行割地给前秦,前秦于是因为这个事情为借口,大动干戈,让王猛统帅军队攻打前燕,而且还令慕容垂的长子慕容令为参军,担当向军,这时,王猛心生一计,打算设一个圈套来考验慕容垂,于是在出发前,王猛去拜会慕容垂,慕容垂为他饯行,王猛表现出一副依依不舍的神态,叹息到:“今日一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啊,你能赠我一件东西,让我在思念你的时候睹物思人吗?”慕容垂深受感动,于是解下佩刀赠与王猛,十二月,秦军攻下洛阳,太和元年正月,前燕洛阳守将洛州刺史慕容筑因为援军总也不来,很是害怕和担心,于是就投降了。当梁成再一次进攻穹阳的时候,一下子歼灭燕军三千余人,使慕容臧退军到新乐(今河南新乡市),王猛攻下洛阳以后,买通了慕容垂的心腹金熙,让他把佩剑带给慕容令,又让他捎去一封信,装着偷偷摸摸的样子,假传慕容垂的口信说:“我们父子逃往到这里,是来逃难的,现在王猛对我们深恶痛绝,而秦王虽然外表宽厚和善,但是他的真实想法我们却无法猜透,大丈夫想逃难都不行,会被天下人耻笑的,我听说东晋现在好了很多呢,我们不如去那里吧,我现在已经动身了。你也赶快出发吧!”慕容令仔细思索,觉得实在有些可疑,犹豫不定,不过当金熙把父亲随身的佩刀拿出来以后,又不得不相信,于是假装出外打猎,投奔前燕石门守将慕容臧。王猛见状,立刻上书弹劾慕容令叛逃,慕容垂害怕,迫不得已骑马逃跑,却在蓝田被苻坚派来的骑兵追获。但是苻坚却没有丝毫责备慕容垂的意思,反而安慰他说:“你的国家分裂无奈委身去我国。贤子不忘本,怀念本国。这是父子之间都无法达到的境界啊。你怎么这么害怕呢!”于是把官位还给他,依旧如初。史学家司马光在评论此事时,对王猛的这种行为极为不满。一代英臣竟然如此狭隘,但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从以后的事情来看,也算是为难他了。

十一月,前燕已经像釜中之鱼,完全失去了抵抗能力。王猛在准备攻城的同时,命令邓羌率军攻信都(今河北冀县)以牵制北部前燕军,十一月初七,前秦军进入燕国,邺城失陷以后,各州郡牧守先后投降,前燕就此灭亡。这场战争,在战略上苻坚掌握战机,能够在前燕国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发动进攻;在指导战争时,有攻击重点,各个击破,攻其不备,直捣腹心,是获胜的基本原因。而王猛这位智勇双全的谋士,采取政治攻心与武力打击相结合,以及地道攻城,迂回夜袭等战法,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苻坚进入邺宫,接管了前燕的户籍和账册,根据这些资料,前秦得到了157郡,一千五百七十九个县,二百四十五万八千多户。共有九百九十八万多人。前秦灭掉前燕之后,苻坚为加强对关东地区的统治,任命王猛为使节,都督关东六州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国三司,冀州牧让他镇守邺城。晋爵清河郡侯,将慕容宫中的物品全部赐给王猛。并听任他在六州范围内便宜行事。郡守、县令也由他自行选任,只须在事后向吏部通报即可。

当初王猛大败张天锡时,曾得获甲士五千人,秦建元七年(371年)派人将他们送回,并捎去王猛给张天锡的一封信,信中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大势和凉国的危险处境,力劝他归降。张天锡心里本来已经很恐惧,又见秦军确实所向无敌,难以击破,于是向前秦称藩。苻坚大喜,立刻封张天锡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河右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国三司,凉州刺史,两域都护,西宁公。秦建元八年(372年)六月,苻坚让苻融接替镇守邺城,而把王猛调回京师,委任为丞相、中书监、尚书令、太子太傅、司隶校尉,授予王猛一切军国大事的裁定之权。王猛感恩戴德,刚明清肃,善恶分明,才尽其用,官称其职,劝课农桑,训练军队,井井有条,气象一新,前秦逐渐呈现了国富兵强的新局面。

贤人逝去淝水南流

王猛虽正值壮年,但由于事必躬亲,积劳成疾,终于在建元十一年(375年)六月病倒了。苻坚心急如焚,亲自到南郊、宗庙、社稷坛为王猛祈祷,并派侍臣遍祷于祖国各地名山大川,不敢落下一处。又派人到处寻找奇药为他治病,但是王猛的病情依然没有起色,苻坚看这一招并不管用,便下令在境内大赦,除了反叛、杀父母、祖父母这些诛死罪以下全部赦免。王猛听说以后,自知不久后就会溘然长逝,于是向苻坚上疏说:“想不到陛下您会这么做,真是自从开天辟地以来绝对没有的事,这让我既感激又不安啊!臣听说报答恩德最好的办法是进言直谏,请让我谨以垂危之命敬献遗诚。陛下的威名震慑八方的荒远之地,声望德化也光照六合之内,平定燕国定蜀,如拾草芥。然而素来都是有个好的开始却未必能落得个好的结果。所以,古来明君圣王都深知创业守成的不容易,都很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恳望陛下要以他们为榜样,则是天下的大幸啊!”苻坚看到王猛所上的表,万分悲恸,左右侍臣都为之感动。

这年七月,王猛病危,苻坚听说后大惊,赶紧亲自赶到王猛家中探望,并询问后事,王猛睁开双眼,弥留之际,望着苻坚说:“晋朝虽然僻处江南,却是华夏正统想承继的,而且全国上下一片安和。臣只希望,在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要灭掉晋朝。而鲜卑,西羌降服贵族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尽快逐渐斩除他们,以除后患,利国利民。”说完便停止了呼吸。时年51岁。苻坚悲痛不已,入殓的时候,苻坚再三瞻看他的遗容,前后三次去哭灵。他对太子苻宏说:“老天爷是不是想让我统一天下呀,怎么这样快就夺取了我的‘子房’啊?”苻家按照汉朝大将军霍光的葬礼仪式,隆重地安葬了王猛,并追谥王猛“威武侯”。朝野上下苍哭野祭三日,也如同诸葛亮死时一样。

诸葛亮死前表奏后主刘禅:“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五十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其余的别无所求,而王猛临死的时候,嘱咐儿子,“以二十头牛,耕田务农,”其余一无所求,比诸葛亮还要节俭。苻坚常把自己与王猛的关系比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但刘备比孔明年长二十岁,而苻坚却比王猛小十三岁,尽管限于君臣名分,苻坚却把王猛当作兄长敬重,双方感情极为深厚。王猛死时年仅五十一岁,而苻坚只有三十八岁,三十而立的他,却失去了这位兄长、师长以及最得力的助手。苻坚陷于极度悲痛之中,无法自拔,经常泣不成声,潸然泪下,不到半年便须发斑白了,苻坚恪尊王猛的遗教,兢兢业业地处理国家大事,时刻保持着了冷静的头脑和理性的分析。他气度宏大,敢于用人,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实属罕见。据史书上的记载,可以说对他是盛赞有加,称其为一代英主。而且在这半年中,他着重抓了扩大儒学教育和关心民间疾苦的两件大事,并且都大有成效,其后,苻坚迅速灭掉前凉和氐国,完全实现了北方的统一,东夷、西域六十二国和西南夷都遣使前来朝贡,原属东晋的南乡、襄阳等郡也都被其夺下来。至此,前秦臻于极盛。

但是苻坚也许是太想统一天下,成就千古伟业了,他对大臣们解释说:“只有扩充土地,增加人民,才能对得起人民啊。”于是在王猛死后八年,也就是建元十九年(383年),把王猛的遗教置之脑后,不顾大臣们的一致反对,悍然调集九十余万大军进攻东晋,结果在淝水(在今安徽境内)之战中一败涂地,将他和王猛辛辛苦苦打下的基业全部葬送,而王猛叮嘱再三要苻坚除掉的鲜卑、羌族上层阴谋分子,例如慕容垂、慕容冲、姚苌之流,因为没有被除掉从而留下后患,终于在这时举兵造反,纷纷割据自立,把前秦的一统江山搅得七零八落。到了建元二十一年,苻坚被姚苌杀害了,年仅四十八岁,又过了九年,前秦也终于灭亡。大分裂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元嘉十六年(439年),北魏统一北方才告一段落。

苻坚在淝水之战后,虽常常想起王猛的遗嘱,可惜为时已晚。但王猛可以力除贪官污吏,先斩后奏,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可成为后患的鲜卑、羌族降虏却无能为力,也是十分令人不解。苻坚的失败或许不仅在于灭晋,而更多地在于慕容垂、慕容冲、姚苌的内部分裂,有人说不遗贼虏于君父,王猛谓愧对此言,岂仅是苻坚的错误呢?

王猛,是唯一可以和诸葛亮相比的人。二人都处于一个大分裂的时代,都可谓乱世出英杰。而且二者同样都隐居民间,静待时机等候出山,从而出将入相,位极人臣。在与君主的关系上,二人都同样受到主上的绝对信任,君臣亲如一体。

王猛确实像诸葛亮一样是最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二人都为国家立下了大功,但是他也和诸葛亮一样,事必躬亲,却没有培养出能够继承事业的人才,只得落得个悲惨的结局,诸葛亮和王猛辅佐的朝廷在他们死后都迅速地衰败下去,一定不只因为君主的过错,更是在于内部原因吧。两个人虽不是一个时代,经历却惊人地相似,真可谓千古一叹!

年轻气盛、易于冲动的苻坚没有了王猛的谆谆教诲,犯下了那么大的错误,致使王猛在九泉之下都难以瞑目吧。历史不能重写,我们只有吸取教训,让历史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