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王充

王充(思想大儒)

王充简介

王充生平:王充(公元27 ~ 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今浙江绍兴)。王充10岁时,父亲去世,就成了孤儿。乡里人都称赞他孝顺。后来往京城,到太学(中央最高学府)里学习,拜扶风(地名)人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无神论著作。

历史评价:王充对中国哲学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他以气一元论的理论,对古代哲学中天人关系、形神关系问题做出了新的回答;在认识论、历史观方面的探索,为后起的哲学开拓了思路;对谶纬神学和天人感应论的尖锐批判,推动了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发展。他把“天”“气”实物化,比做“玉石之类”“云烟之属”,具有朴素性和直观性;当他用元气直接说明社会现象时,更显露出局限性,他不了解造成人们等级差别的社会原因,认为“凡人遇偶及遭累害,皆由命也”,甚至还用骨相解释人的富贵贫贱;他一方面强调“汉高于周”,宣扬历史进化的观点,另一方面又认为历史是循环的。王充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对儒家正统思想的挑战,使他的学说在封建社会屡遭排斥。他死后许多著作散失,直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蔡邕入吴得《论衡》,王充才开始受到社会重视。在东汉之后的封建社会中,他的思想时常遭到攻击。然而王充的思想一直受到进步思想家的推崇,中国近代著名思想家章炳麟对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王充大事记

公元27年 出生。

约公元44年 到太学学习。

约公元86年 完成《论衡》。

约公元97年 病死家中。

人物关系

王充传记

▲王充画像

随着王莽政权的消失,王氏家族逐渐走向没落。王充年幼时家境虽贫寒,但长辈们对他十分关爱。王充少时,其他小孩喜欢掩雀捕蝉,他从来不去参与,表现出孤介寡和、端庄严整的气质。这引起王诵的重视,6岁便教他读书写字,8岁送他上小学。书馆中学童百余人,都因过失和书法不工遭到先生体罚,唯有王充书法日进,又无过错,从未受到过责罚。学会写字后,王充便告别了书馆,开始学习儒家经典,修炼儒家道德。

由上可见,王充接受的正规教育仍然是儒家的伦理,使用的系统教材仍然是儒家的经典《论语》《尚书》,与常人并无两样。乡学既成,王充乃负笈千里,游学于京都洛阳。在洛阳,王充入太学,访名儒,阅百家,观大礼,学问大增,眼界大开,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实的学术风格。

▲桓谭画像

桓谭(公元前23~公元50年),字君山,东汉哲学家、经学家、琴家。爱好音律,善鼓琴,博学多通,遍习五经。

负笈京师

东汉的京师洛阳,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即光武帝)本是南阳的一位书生,即帝位后,特别注重文雅,尤为推崇儒术。为了安抚这批饱学通经之士,光武帝特立太学,设博士,用他们来教授生徒,造就人才。太学既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典籍丰富,名流云集,也是全国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中心。因此四方郡县都挑选优秀青年进入太学深造,王充亦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太学学习。

王充到太学的时间,大约在公元44年。王充风华正茂,正是学知识、长见识的大好时机。不过,当时太学受今文经学的影响,盛行章句之学。传经注重家法师承,先生们将先师的遗教记下,章有章旨,句有句解,称为“章句”。弟子们反复记诵,味同嚼蜡;恪守师训,不敢越雷池一步。加之光武帝沉迷纬书谶记,事无巨细,皆决于图谶,神学迷信,充斥学坛。太学教育,不仅方法僵死,而且内容虚诞。好在这时王充的前辈学者社林、郑众、桓谭、班彪等人都在京师,他们都是古文经学家,号称大儒。在数家之中,王充对桓谭和班彪最为推崇,受他们的影响也最深。

王充得益于桓谭,在思想方法上颇具求实精神,喜好古文经学,常与刘歆、扬雄辩论分析有疑义的地方,尤其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他曾在光武皇帝面前冒着杀头的危险非议谶纬神学,对俗儒的鄙俗见解更是深恶痛绝,常常调笔讥讽。他后来撰著《论衡》一书,其主旨也是“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对作》),与桓谭《新论》的主题如出一辙。

当时在京师的青年学者还有班固、贾逵、傅毅、杨终。四人都恰同学少年,共在兰台,风华正茂,酬酌诗文,好不风光!公元74年,五色雀群集,明帝下诏群儒学士各献《神雀赋》。百官众僚,纷纷响应,结果只有他们四人和侯讽的赋受明帝欣赏。王充亲睹其盛,好不羡慕!一再赞美说:“兰台之史,班固、贾逵、傅毅、杨终,名香文美。”到了晚年,王充穷居陋巷,仍希望朝廷有朝一日也把他征在兰台,一颗以还平生未遂之愿,二则报主隆恩。

▲王充《论衡》书影

▲王充在书市苦读图

博览百家

王充在洛阳除了从名师、交胜友外,还广泛博览,穷读群书。《后汉书》说王充在洛阳常常光顾卖书的地方,看过之后就能背诵,逐渐能贯通百家之言。在熟读经史之余,王充还兼及百家,通诸子之学。王充通过对儒书与诸子百家的对比研究,认为诸子与儒经同等重要,有时诸子书甚至比经书还要可靠。他说:“五经遭秦朝燔烧禁防,经书本身的正误已难以辨别,更莫说经师讲解的是是非非了。相反的是,诸子书就没有受到如此多的焚烧限制。由此看来,经书有遗篇,而诸子无缺文。孰劣孰优就不辨自明了。对一个希望成为心胸开阔、知识渊博的人来说,博涉经书以外的众流百家更显必要。

王充还注意训练自己通博致用和造书属文的能力,他将当时的儒学之士分为四等,即:儒生、通儒、文人、鸿儒。他说:“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他认为儒生托身儒门,治圣人之经,学圣人之道,远远胜过不学无术的俗人;然而儒生仅能死守一经,不知世务,不通古今,远不及博览古今的通人;通人识古通今,诚然可贵,但是识古通今,只是一种知识的象征,只要“好学勤力,博闻强识”即可做到,能力如何不得而知。如果学而不能用,犹如鹦鹉学舌,文人能草章属文,正是“博通能用”的人,故贵于通人。但是,文人仅能作单篇文章,不能“连结篇章”,写成专书,所以不及能写长文大著,自成一家之言的鸿儒。他认为鸿儒最为珍贵,如果说文人是知识分子中的超人奇士的话,那么鸿儒就是“超而又超”,“奇而又奇”的特级人物。汉代的谷永、唐林,能上书言奏,依经论事,属于“文人”;而董仲舒、司马迁、扬雄、刘向、刘歆、桓谭等人能鸿篇大论,著书立说,则是“鸿儒”。王充把他们与圣人同科,视为稀世之珍。王充对鸿儒如此看重,他的努力方向自然也就是成为一名为世所贵的鸿儒了。师事班彪,不守章句,博览百家,都是他通往鸿儒之路的有效措施。

袁山松(?~公元401),梁武帝评书作袁崧,字不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祖上数代为官,尚书郎袁乔孙。生年不详,卒于晋安帝隆安五年。博学有文章,为吴郡(今江苏苏州)太守。能书,梁武帝评云:“如深山道士,见人便欲退缩。”《梁武帝评书、晋书本传》。

▲王充塑像

历史上并未记载王充在京师游学历时多久,袁山松《后汉书》说王充赶上了汉明帝临辟雍的盛典。明帝在即位之年,恢复了许多久废的儒礼,以表示对礼治的提倡。皇帝戴上九寸高的通天冠,穿上绣着日月星辰的礼服,先祭光武皇帝于明堂,既而登灵台,望云物,吹奏迎春的乐曲,观察物候的变化,制定《时令》书,颁给列侯、诸王,重演了一番早为孔子所叹息的授时“告朔之礼”。这年冬天,明帝又亲临辟雍,举行尊老养贤之礼。事先推定年老博学的李躬为“三老”,曾授明帝《尚书》的桓荣为“五更”。这天,天子先行到达辟雍,举行典礼,然后派人用安车蒲轮(用蒲草裹轮以免颠簸)将“三老”“五更”接来,皇帝亲自到门屏之间迎接,以宾主(而非君臣)之礼迎上柞阶。这天,平时被人骂为穷酸腐儒的儒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王充看到了这出从前只在礼书上记载、在儒生们口头传诵的敬老尊儒大典,甚感兴奋,于是欣然作《大儒论》以颂其事。

功曹

官名。汉代郡守有功曹史、县有主吏,功曹史简称功曹、主吏即为功曹。除掌人事外,得以参预一郡或县的政务。北齐后称功曹参军。唐时,在府的称为功曹参军,在州的称为司功。

仕途落拓

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王充学成之后,也曾抱着致君尧舜的梦想,走“学而优则仕”之路。王充在官场的境遇并不比他的老师们好多少。王充一生只当过地方官。东汉地方机构,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王充历仕三级,但都位不离“掾”。掾,是汉代各级机构中的属官。在县里,他做官至掾功曹,主管一县人事和考功。在郡里,他曾先后在军事长官都尉府做过掾功曹,在行政长官太守府代理五官曹和功曹。在州里,他亦被州刺史征辟为从事属官。王充生平就没逃脱过为人下僚的命运。 造成王充这种徘徊州县、淹滞不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后来王充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曾对仕路穷通做过全面的分析和论述。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贤才常有,但仕宦的机会不常有。生逢其时,仕遇其主,虽才浅德薄也因缘得进;反之,如果生不逢时,所遇非人,即使才高八斗,德比夷齐,也会落拓在野,沉沦下僚。在缺乏健全的竞争机制时更是如此。王充生当光武、明帝、章帝、和帝之世,正是东汉王朝的上升时期,连征辟举拔之制,还是比较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