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灭赤眉之战

灭赤眉之战(统一全国的关键战役)

灭赤眉之战简介

灭赤眉之战:东汉建武三年(27年)闰正月,在赤眉农民起义战争中,光武帝刘秀在宜阳(今河南宜阳西北)击降赤眉军10余万人的一次大规模作战,刘秀以穷寇必灭之势,将赤眉军全部歼灭。

灭赤眉之战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公元25年一公元27年

参战方:刘秀军、赤眉军

战场:关中

主要将帅:邓禹、冯异

战争回放

新王莽更始三年(公元25年)九月,赤眉攻克长安、推翻更始政权后,未能认清代表地主阶级的刘秀是主要敌人,对绿林余众及各地起义军没有进行安置和联络,对四周的割据势力也未采取任何措施。诸将论功争赏,互不上下。加之关中屡遭战乱,人民饥馑,地主豪强又隐粮聚众,坚壁抗拒,赤眉军的补给发生困难,军纪逐渐废弛,与当地人民的关系日趋恶化。

十月,刘秀已建都洛阳,截断了赤眉军与东方的联系;南阳的王常,汉中的刘嘉,扼住了赤眉向东南活动的道路;隗嚣又据天水,邓禹占据枸邑,阻止了赤眉向西北的发展。赤眉已处于四面受敌、孤立无授的境地。汉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正月,长安粮尽,赤眉军不得已引兵向陇就食,受到隗嚣的袭击和大雪的阻拦,回军关中,击败了袭占长安的邓禹,再人长安。这是长安地区正在闹大饥荒,竟然有人吃人的现象,城市一片空虚,白骨都遮蔽了原野,赤眉军二十余万人由于粮食无着,不得不放弃长安东归。

刘秀在攻取河西、攻占洛阳后,便集中全力来对付赤眉。他首先用政治手腕拉拢南阳的王常、汉中的刘嘉和天水的隗嚣,以孤立赤眉;同时命邓禹乘赤眉向陇就食的机会,袭取长安。邓禹在长安被赤眉回军击败,刘秀判断赤眉缺粮,必定东归。但他看到赤眉还有二十余万人,有较强的战斗力,如果硬拼将要付出较大的代价,而且不一定有胜利的把握,于是决定撤换急于邀功的邓禹,另派冯异为征西大将军,担任围困赤眉的任务。

他指示冯异说:“你要注意收买人心,不要引起地方势力的反对。”

同时告诚邓禹说:“赤眉军没有粮食吃,肯定会来东方;我们吃得饱饱的,来对抗饥饿的赤眉军,:我们休息的足足的,来对抗疲惫的敌人,有什么可担忧的呢?不要再随便进兵了,就在这里等着就是了。”

刘秀又命冯异占领华阴,向西阻击赤眉;命侯进等屯兵新安( 今河南渑池东),耿宾等屯兵宜阳(今河南宜阳西),以断赤眉东归的要道,迫使赤眉饥困于关中一隅之地。

他指示诸将说:“赤眉要是往东走,你们可以带领宜阳的士兵去新安会和;要是赤眉往南走,你们可以率领新安的士兵在宜阳会和。”

他企图以这样的部署围困赤眉军,待其粮尽力竭时一举消灭之。

华阴之战

冯异率军西进,到达华阴时,同赤眉东归的部队遭遇,相持了六十余日。汉光武帝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六日,邓禹率领车骑将军邓弘等部自河西回到湖县(故城在今河南灵宝西),因屡为赤眉军所败,西征无功,妄想侥幸取胜,就邀约冯异共同出击。邓弘首先率军向赤眉军进犯,激战之后,赤眉军佯为败退,并遗弃辎重来引诱敌人。辎重内装满泥土,上盖黄豆。邓弘的士兵饥饿,争着取食。赤眉军乘势回军反击,邓弘军溃败。邓禹与冯异合兵救援,赤眉军的反击暂时受阻。冯异以士兵饥饿疲乏,主张停战息兵,邓禹不听。两军继续激战,邓、冯军再败。邓禹仅以二十四骑逃回宜阳;冯异也弃马奔走,与部属数人到回谿阪收集溃散部队,坚壁自守。

华阴一战,邓禹、冯异都遭受重创。这不仅证明赤眉军作战英勇,而且能佯败诱敌,乘势反击,在战术上也是灵活机动的。

崤底之战

赤眉军虽在华阴附近击败邓禹和冯异,但是并没有改善饥疲的困境,仍急欲东归。

冯异看到了赤眉军的弱点,又子同年二月十八8与赤眉激战。冯异先派出一支部队穿着赤眉军的服装,夜间埋伏在路旁。

次晨,赤眉军以万人进攻冯异的先头部队。冯异故意示弱,仅以少数兵力赴援。

赤眉军误中敌人诡计,以为冯异兵少,就以全力进攻,冯异也使用主力抗拒。双方相持至下午,赤眉军攻势渐衰。冯异突出伏兵袭击,赤眉军饥饿疲劳,又因服装相同不好识别,以至溃败,被冯异追至崤底(即崤山,在今河南洛宁西北),迫降八万余人。

赤眉军的主力遭到重大损失,余部十几万人折向东南,不幸又在宜阳被刘秀亲率的重兵所包围。赤眉军虽经苦战,始终未能打破被动局面,最后粮尽力竭,被迫投降。同年夏天,樊崇、逄安等再谋起义,表现了英勇不屈的精神,但很快即被镇压下去了。

以绿林、赤眉为主的西汉末年的农民起义战争,不仅推翻了王莽的反动统治,而且给了地主阶级特别是豪强地主以沉重的打击,使西汉末年濒于崩溃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绿林、赤眉起义军在进入长安后,虽然建立了政权,却都提不出恢复社会秩序和巩固政权的军政措施。绿林军在进占洛阳、长安,推翻王莽政权后,没有利用天下响应的大好形势,团结各地起义军,消灭割据势力,反而排斥赤眉,驱友为敌,以致造成互相敌对残杀的局面。

加之绿林军领导集团迅速腐化变质,刘玄排除异己,杀害有功将领,造成内部分裂,失去人民的希望和支持,所以终于被赤眉军所消灭。赤眉军虽然始终保持着农民起义军的本质,但其领导集团没有通观全局的能力,认不清当时复杂的形势,不去打击对其威胁最大的敌人刘秀集团,却西攻长安,同绿林军火并,消耗了自己的力量。

在推翻刘玄政权后,对南阳的王常、汉中的刘嘉和散在关中的绿林余部以及割据天水的隗嚣等,均未采取任何争取的措施,致使他们被刘秀拉拢或收买,使自己困处长安,四面受敌。一场轰轰烈烈、斗争达十年之久的农民起义,虽然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由于缺乏正确的领导,致使起义的胜利果实终于被地主阶级分子刘秀所篡夺。

绿林军在受到刘秀和赤眉两面夹攻的情况下,没有作出任何改变这种不利情况的军政决策,却用消极的防御办法分兵抵挡,使自已完全处于被动挨打、两面作战的不利态势。战争过程中,各将领又互不支援,以致被各个击破。

赤眉军是勇敢善战的,战术上亦较机动灵活,并屡次获得战斗胜利。但也由于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和全盘的军事战略计划,只在长安周围东驰西击,无明确的作战目的;对几十万大军的补给问题也没有一个统筹规划,寻找出解决的办法,以致陷于饥疲的困境。最后被迫由长安东归,又不出武关,走南阳,避开崤函险道,以摆脱刘秀在潼关东预先布下的重兵堵截,犯了转移路线选择不当的错误。

出长安时尚有二十余万的雄厚兵力,但未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锐意东向,却在华阴同冯异进行长达两月的持久消耗战,以致更加陷于被动,这些,都是作战指导上的失策。由于以上原因,弄得粮尽兵疲,战斗力大大削弱。虽然英勇搏斗取得华阴的胜利,但终于突不破宜阳、新安地区的重重封锁,以致遭到全军覆没。

刘秀是在农民起义军的血泊中登上皇位的。他对农民起义的威力,历历在目,对王莽失败的教训,记忆犹新。所以,他懂得在政治上要以废除王莽苛政为号召,“布惠泽”,“务悦民心”,竭力争取社会。上层人士和农民的支持,在军事上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军队,以农民军为主要打击目标,才能夺取天下。他在用人方面也有一些经验,注意收罗人才,善于用权术去驾驭。他的重要文武部属,有不少是地主阶级中较有才干的人物,形成了他在政治、军事上的一个强有力的集团。

刘秀在绿林、赤眉两大农民军在关中火并时,命寇恂巩固河内,作为南下洛阳的基地;命邓禹西取河东,以便乘隙抢夺关中。他亲率主力经略河北,不断扩大地盘,扩张势力,待绿林、赤眉两大农民起义军两败俱伤的时候,坐收渔利。在更始政权濒于败亡之际,即迅速南渡黄河,诱降朱鲔,抢占关东的战略要地洛阳,扼住赤眉东归的咽喉;同时拉拢隗器、刘嘉、王常,又派冯异进据华阴,实现其四面困锁赤眉的目的。

他对赤眉的分析是:此时内部比较团结,战斗力较强,因形势所迫,急于求战,初来其锋必锐。对自己的估计是:部队虽多,但战斗力不如赤眉,如急于同赤眉军决战,硬拼不一定有胜利把握。因而他抓住赤眉缺粮这个致命的弱点,控制崤函间险要之地,采取“以饱待机,以逸待劳”,先困后打的作战方针,使赤眉这一支英勇善战的农民军,因无打破困锁的对策,终于粮尽力竭,遭到全军覆没。

历史影响

崤底之战是刘秀建立东汉的关键战役,经过一连串的作战,赤眉军被刘秀军击败,全军投降于刘秀军。这就为往后刘秀进一步消灭地方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