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灭弘光战斗

灭弘光战斗(清继续扩大领土)

灭弘光战斗简介

灭弘光战斗:灭弘光战斗,即清朝灭南明弘光政权之战,又称清灭弘光之战,崇祯帝朱由检殉国后,明神宗朱翊钧之孙,福恭王朱常洵长子,崇祯皇帝的堂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改明年为弘光元年,在位仅一年余。弘光元年(1645),清军南下,朱由崧被俘,押往北京,翌年遇害。

灭弘光战斗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 1644 年至1645年

参战方:南明;清朝

战场:中国南部

主要将帅:史可法;多铎、博洛、李成栋、刘良佐

战争回放

李自成攻占北京导致明朝政权崩溃之后,明朝一些皇族、 旧臣、遗民先后建立了一些试图延续明朝统治的政权,因为地处中国南方,故在历史上被称为“南明”。这些南明小朝廷分别有:南京的弘光政权、福州的隆武政权、绍兴的鲁王政权、广州的绍武政权和肇庆的永历政权。清军在击溃李自成领导下的大顺军后,便转而向这些南明政权发起进攻,以期实现其统一大业。

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十五日,明朝遗臣们把福王朱由崧推上帝位,以第二年为弘光元年。一边是清军虎视眈眈, 意欲进攻;另一边, 本就不够强大的弘光政权却在倾其所有镇压农民起义,并未做任何应对清廷攻击的准备工作。弘光朝始终一厢情愿地幻想着“联虏平寇”,与清方划疆而治、各不相扰,即便遭到清廷的拒绝和敌视,仍未提高警惕。不仅如此,在阉党头目马士英、阮大铖的操纵下,弘光朝政治腐败、战乱迭起、防务废驰。清军倾力西攻大顺军长达三个月,而在此期间弘光朝廷上下于应对清军进攻的军务准备上竟然毫不作为。

与此同时,清廷在主力镇压农民军的同时,也开始着手于消灭南明小朝廷的战争准备。政治方面,清廷招搅汉人人朝为官,用满汉联合统治的政策来笼络人心,稳固新建立的政权。军事方面,清廷在河北、山东、山西等地设立军营,将关外积蓄的粮草运往关内,建立起对南明发动战争所需的战略基地,解决了继续进军的人员、粮饷供应问题。清军还补充八旗兵力,增设了以明朝降军为主体的绿营军队,分驻各地,保护新政权稳定。一切准备就绪后清廷开始东征。

清顺治二年三月,完成了击溃大顺政权的清军多铎部由西安向江南进发,于虎牢关(今河南荥阳池水镇)起兵分三路,围攻弘光政权在中原的统治中心归德,所过州县都望风而降。四月九日,清军在归德分成两路军队,一路在多铎率领下进攻亳州进而向淮南进发,一路在都统准塔率领下进攻砀山、徐州,意欲直取准北。此时,南明督师大学士史可法迫于许定国降清转而退保扬州,而江北诸镇则在抵御左良玉声讨阉党马士英、阮火铖而发动的内战。清军乘南明朝廷内部大乱,势如破竹,渡过淮河长驱而入,当月十八日便包围了扬州……

扬州此时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兵力单薄,孤立无援,史可法决定封闭城池、固守抵抗。清军围堿期间,多铎七次送去书信力图劝降史可法,均遭拒绝。二十一日,扬州城总兵李栖凤、监军副使高歧凤出城投降,守城力量更为薄弱。史可法率4000亲军,坚守扬州城西门。二十五日,清兵使用大炮攻城,终于轰开西北角,不久扬州城陷落。史可法领导下的南明军在巷战中坚持抵抗清军到最后,全部牺牲,史可法被俘。

多铎劝降史可法未果,没过几日,史可法也被杀。清兵进入扬州后纵兵杀掠十天,居民死伤数十万,扬州几成空城,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扬州十日”。

五月初,清军由瓜洲渡江,南明在长江以南所存防线全部瓦解。镇江被占后,朱由崧逃往芜湖。十五日,南京留守官员开城降清。南明弘光小朝廷仅仅存活了一年便宣告灭亡。朱由崧于七天后被叛将刘良佐俘获献至清营,次年在北京被处死。

历史影响

清军占领南京,不仅埋葬了最有可能复兴明朝的一个政权,而且为在江南继续扩大领土、进而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