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浙东之战

浙东之战(浙东抗英)

浙东之战简介

浙东之战:鸦片战争期间,中国清军在浙江东部的定海、镇海和宁波等地抗击英军入侵的作战。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月,英政府改派璞鼎查(即H.波廷杰)为全权代表,扩大侵华战争。六月底,璞鼎查抵澳门与海军司令巴加(即W.帕克)、陆军司令郭富(即H.高夫)率舰队再次北犯,七月初十侵占厦门、鼓浪屿后,进窥浙东。

浙东之战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 1841 年

参战方:清政府;英国

战场:浙江

主要将帅:奕经

战争回放

英军第二次北犯后,相继攻陷厦门、定海、镇海、宁波,于是江苏、山东、直隶、奉天纷纷告急:朝廷内外也是纷纷上奏章提议,有的主张调兵堵剿,有人散布妥协乞和的论调,众说纷纭。道光帝为维护其统治利益,决定再实行一次大反攻,以挽回败局,显示“天朝兵威”。

早在道光二十一年(1841)十月份,就先后任命吏部尚书奕经为扬威将军,副都统特依顺、侍郎文蔚为参赞大臣,飞驰前往浙江,办理军务。同时,下令江苏、安徽、江西、河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抽调部队迅速开赴浙江,听候调遣。他要求奕经等严肃部队纪律,做到赏罚必信,并事先发下翎顶、赏品和用银7万两制作的武功牌750张,激励部队锐惑图功。

早在厦门失陷后,道光帝就命令奕山等督率兵勇对留驻香港的英军痛加剿洗,使彼首尾不能相顾。定海、镇海和宁波失守后,他命令厦1 ]守将说:“ 你们应乘机整顿军队,痛加攻剿,严厉催促拥有兵勇3万余名的奕山集兵攻剿,使浙江的剿办可以成功。”

但奕山回答说:“臣恐一经剿办,则这些逆贼带来的大帮夷船,必致窜回广东,再图滋扰。”

因此他始终按兵不动,福建方面也毫无行动。这种只图偏安一隅,不顾战争全局的行径,使英军得以毫无后顾之忧地专意对付浙江的清军。至于奕经,自离京以后,也以各种借口蓄意迁延,直至道光二 二十二年一月二十一日才到达嘉兴,筹划反攻事宜。

他认为:“ 浙江河渠港汊纵横,陆地多为水田,积水泥泞,道路狭窄,势必不能只正兵大队攻剿,应以正兵明攻其前,以奇兵暗袭其后,同时并举。”

当时,他的幕僚臧纡青建议:“从山东、河南招募勇士万人,于沿海及本地招募渔、蛋、盐民2万人,分别埋伏在宁波、镇海、定海,袭扰敌人,使他们步步都疑忌惊惶,处处风声鹤唳,等到他们魂飞气馁,然后集合大军,在港口布置战船,内外交逼,全歼对方。再同时派当地绅士各率兵员分别埋伏在定海、镇海、宁波三城,作为内应。”

奕经说:“你们也言之有理,如此,不妨里应外合,摈弃散战疲敌之策。

二月十日,弈经等移驻省城杭州。三月上旬,各省援兵1。1万人及水勇、乡勇2万余人,抵达了浙东前线。奕经等决定本着明攻暗袭的方针,实施反攻作战,收复失地。

具体部署如下:水路上(即东路)以乍浦为基地,由已故总兵郑国鸿之子郑鼎臣指挥水勇、义勇及用作火攻的船只,陆续渡海,潜伏在定海城外、舟山岛各岛以及敌船必经要道六横山一带,等待时机,不可轻举妄动。陆路(即南路)分为两支:一由总兵段永福率领,共2300余名兵勇,在距宁波30余里的大隐山集结,准备进攻宁波; 一由副将朱贵率兵勇1900人,在慈溪西门外的大宝山集结,准备进攻镇海。此外,还在宁波、镇海之间的梅圩预伏壮勇3900人,准备截击援应之英船。

另由余步云率兵2000余人驻泰化防堵;文蔚率兵2000人进驻慈溪西北之长溪岭督战;奕经率兵1350人驻绍兴以东的东关居中调度;特依顺率兵1200余人驻杭州城南万松岭,作为后路援应,兼顾省城和乍浦等地。

当奕经等得知内应壮勇,均已安插妥协,而兵阵距敌较近,惟恐稍迟,致有漏泄,便决定于三月十日夜发起反攻。其实,英军已对清军的行动有所察觉,并作了相应的准备,所以反攻作战已不存在出敌不意的优势。

十日夜,清军从大隐山出发进攻宁波的一路,分头进攻南门和西门。都司李燕标带领前锋义勇400多人,潜赴南门,与内应配合冲进城内,但他们在直奔府署的途中,受到英军阻击而后退。稍后,段永福率领的大队赶到西门,爬墙而人,沿街进攻。英军从楼房上抛掷火球、火箭,清军进攻受阻。第二天天亮,清军全部撤出战斗,反攻宁波宣告失败。

从大宝山出发进攻镇海的一路,分攻镇海西门和招宝山炮台。进攻西门的都司刘天保部的数百人遭到英军顽强抵抗,加上由朱贵率领的后续大队因走错道路未能及时应援,刘军便于天色微明时撤出战斗。进攻招宝山的部队,进至炮台附近时,突遭守台英军和英舰炮火轰击,不支而退。反攻镇海的战斗也宣告失败。

渡海进攻定海的义勇,有的因风潮不顺,有的因英军已有戒备,一再推迟行动。

直至四月十四日,才由郑鼎臣组织了一次夜袭,围攻泊于道头港的3艘英船,虽然使其受到了一定损坏,但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清军反攻失败后,主力集结在慈溪大宝山及长溪岭一带。英军决定由防御转人进攻。

三月十五日早晨,巴加和郭富率领“皇后”号、“复仇神”号及“弗莱吉森”号3艘轮船和数十只舢板,运载1200多名士兵,以及4门火炮,从宁波沿江而上。慈溪守军不战而逃,英军穿城而过,分路进攻大宝山清军营地。

防守大宝山左侧的刘天保部500人,稍事抵抗便全部溃散。防守大宝山右侧的朱贵父子率领400多人,与敌人作战一整天, 坚守阵地。因为驻在长溪岭的文蔚畏敌怯战,不及时派兵增援,最后朱贵父子壮烈牺牲,部下的官兵大部阵亡。英军攻占大宝山后,于次日中午向长溪岭进攻。文蔚拥兵数千,竟不敢与敌交锋,当晚就逃往曹娥江以西的绍兴。十七日,英军撤回宁波。

二十日,奕经以应援靠近省城的尖山为借口,率领属下军队退守杭州。他在奏折中称:“曹江以东,到处汉奸充斥,官兵虚实,逆夷全部得知,所以两次接仗,全部失利。”的确,在这次反侵略战争中,无论广东还是浙江,是有一批见利忘义、为虎作伥的汉奸,给英军充当向导、提供情报、接济食品,给清军的作战造成了困难。但是,把作战的失利说成完全是汉奸造成的,显然与事实不符。清军反攻作战失败主要的原因,在于奕经等战役指导上的严重失误。

他们既不采纳臧纡青伏勇散攻的计策,又不采取集中兵力各个破敌之策,却以还不到敌人一半的兵力,分成三路,同时主动袭击各有1000多名英军( 当时英军已从印度新调来2个团的兵力)驻守的浙东3城,而且在具体部署上只有奔袭这一手准备,而无强攻的准备,如此轻率用兵,怎能取胜!宁波、镇海反攻作战失利后,还有6000多清军未受损失,如果奕经、文蔚等将领身先士卒,激励士气,严明纪律,战事可能还有胜利的机会。无奈,奕经远离前线,文蔚率先逃跑,丧失了扭转败局的最后希望。

浙东反攻失败后,道光帝说:“ 既不能冲锋击敌,复不能凭借城池固守。一见逆夷,就纷纷溃散。大清颜面何存?”

于是,道光抗战的决心再次动摇。他在奕经的奏折上朱批:“前番布置,似乎确实有把握,一经动作,受亏退步,又想要等待数千里之外续调之兵到齐,再图谋进剿。无论旷日持久,必定能保证成功?朕恐怕外患未除,内讧又起。现命各军都做好战与和之准备。望前线奋勇作战,以振国威。

“所以如今朕令奕经一面继续增兵浙东,激励士气,相机攻剿,收复郡县;令牛鉴等严防吴淞海口;催促奕山等伺机反攻,收复香港; 一面任命盛京将军耆英为钦差大臣、署理杭州将军,随同革职大臣的伊里布至浙江前线,办理军务等事宜。”

而此时英军已决定进行新的军事行动,对清廷的乞和予以拒绝。

历史影响

清军在浙东的这些战役的态度,进一步暴露了清廷的懦弱无能、政治腐败,助长了英国侵略者的囂张气焰,为日后鸦片战争的彻底失败,以及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