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沈辽之战

沈辽之战(明尽失辽河以东)

沈辽之战简介

沈辽之战:沈辽之战,明与后金的一次重要战役。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后金努尔哈赤率大军攻克沈阳。随后攻克辽阳,辽东经略袁应泰自杀。后金乘胜下金州(今辽宁大连金州区)、复州(今辽宁瓦房店西北)、海州(今辽宁海城)、盖州(今属辽宁)等七十余城,并迁都辽阳。明尽失辽河以东地。

沈辽之战过程分析——

战争档案

时间: 1619 年至1621年

参战方:后金;明朝

战场:沈阳、辽阳

主要将帅:努尔哈赤;熊廷弼、袁应泰

战争回放

萨尔浒一战后, 努尔哈赤向诸贝勒按军功大小分发战利品,激励女真贵族奴隶主继续为了扩大地盘,对明发动战争。同后金的勃勃雄心相反,明在辽东的将士则人心日益惊惶,斗志日益低落。开原几乎有一半商贾士民逃离,宽旬、瑷阳等城堡里的民众也溃逃一空,各地守备岌岌可危,大有不保之势。事隔两个月,京师仍旧一片混乱,竟不见朝廷有任何举措。

努尔哈赤方面,让军队稍加休整,并扩充军队规模以后,便挥师进攻开原、铁岭。

开原西接蒙古,东邻建州,北接叶赫,是明朝的军事重镇,但守将却是在萨尔浒一战中大败而归的总兵马林,非常无能。开原的守军又毫无斗志,腐败不堪,而且还处于兵无粮饷,马缺草料的状态。对此,努尔哈赤早已派侦察兵打探得清清楚楚。

天命四年(1619) 六月十日,努尔哈赤调集八旗兵4万,其中少数兵力派往沈阳,进行佯攻,目的是牵制明朝的援军。他自己则率主力经过靖安堡,直抵开原城下,同先期潜人的间谍相配合,不到6天就攻占了开原,马林及其属下皆被杀。

七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又统兵五六万人,出三岔儿堡,围攻铁岭。在沈阳北部,铁岭是一座重要的城堡,努尔哈赤不惜重金,早早收买了守城的参将丁碧。后金军抵达后,还没等明朝援军赶到,丁碧就已经开门投降,铁岭陷落。

八月,后金军又乘胜攻灭了叶赫部。至此,后金进军沈阳的道路全部打通。正当努尔哈赤节节胜利时,新任的明朝辽东经略熊廷弼来到沈阳。摆在他面前的沈阳情况是:只有少量残兵,而且这些士兵都是身无片甲,手无寸铁,只是在军营中混饷银之人,面对主帅的出战要求全都装死扮活,不肯出阵作战;额兵则已经全数消耗殆尽;征募新兵,前来应征的多为游手好闲、混吃混喝的无赖之徒,根本不懂得使用武器、骑马打仗;前来沈阳的援兵,也是弱兵老马,朽甲钝戈,不堪入目。

至于辽东官将,经过几场败仗,已所剩无几,而且面对努尔哈赤的军队全都胆战心惊,不敢作战。军械武器已丧失殆尽,仅存的弓箭也是断背断弦,缺羽少镞,刀钝枪秃,不能使用。战马也仅剩下万余匹,而且缺草缺料。总之,在沈阳设防的明朝军队已毫无战斗力可言。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 六月,明廷任命熊廷弼接替杨镐为辽东经略。熊廷弼是明末一位刚直不阿、有谋有识的将领。他深知辽东残破、后金崛起,敌我力量对比上明朝已由优势转为劣势,上疏朝廷建议:“ 臣以为眼下应当做的事情,是整顿辽东防务。辽镇是京师北部要塞,想要保护京师,则一定不可放弃辽镇。而河东是辽镇腹心,要想保住江镇,就必需保住河东。开原为河东的根基,要保住河东,开原也必需守住。不守辽沈,就必然不能保住辽镇进而保卫京师,不收回开原,就无法保住辽沈和辽沈内的辽镇。”

明廷认为熊廷弼的意见可行,将防务具体事宜交由熊廷弼负责,给予见机行事的权力。

于是,熊廷弼修复城堡,加强防务,招集流亡人员,整肃军令,训练军队,使辽东形势有所好转。然而由于明朝政治腐败,熊廷弼不幸地成了党争的牺牲品。

次年七月二十一日,明神宗朱翊钧驾崩之后,帝位飞速更迭,朱常洛、朱由校先后袭位,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派别斗争。刚直不阿的熊廷弼,拒绝曲意奉承专权的阉党头目魏忠贤,结果被加上“不听众大臣意见、自己独断专行、军马不训练、将领不部署”等莫须有的罪名,遭到排挤,被撤去职务,辽东经略由袁应泰接任。

袁应泰虽然也有治辽的志向,也进行过一番整顿,但用兵并不是他的长项,他制定的策略多有失误。在招降蒙古人时,袁应泰防控松弛,以使大批间谍混入辽阳、沈阳,埋下了很大隐患。袁应泰在军事上急功近利,上任后将熊廷弼的积极防御部署废除,对后金采取进攻态势。

袁认为:“ 抚顺是女真军队出入关内必须经由之处,他可以从此处向境内发动进攻,我也可以从此地前往关外征讨努尔哈赤,这是兵家必争之地。”袁应泰将战略核心放在仓忙收复抚顺一事上,对辽东全局的战守进退,却无良策。努尔哈赤看到明廷内部派别斗争激烈,皇位更替频繁,将帅换人,军心涣散,边防紊乱,认为再次对明军发起进攻的时机已经到来。于是,他置备车营,制造钩梯,储备粮草,准备进攻辽沈。

万历四十九年二月十一日,后金数万兵分8路进攻奉集堡,揭开了沈辽之战的序幕。该堡位于沈阳东南40里,西南方与虎皮驿相邻,二堡形成掎角之势;而奉集堡西南距辽阳、东北距抚顺各90里,是后金进攻辽阳、抚顺、马根单的必经之地。

努尔哈赤首指奉集堡的目的,不仅要试探沈阳、辽阳的虚实;更为关键的是切断辽阳与沈阳之间的联系。但是,由于明总兵富李秉诚率大(大同镇)、宣(宣府镇)的军队声援,所以没有能占领奉集堡。接着,他又转攻王大人屯、虎皮驿。八旗兵往来无定,使明军捉摸不定,难以应对。

三月十日,努尔哈赤率领大军水陆并进,沿浑河而下。第二天夜里,八旗兵假装要渡浑河。明军的哨探使用火把将此消息传报至沈阳城内,沈阳的守将尤世功、贺世贤大惊,率兵登城。十二日辰时,八旗兵到达沈阳城下,于城东7里浑河北岸扎营。

沈阳城外浚壕,伐木为栅,埋伏火炮。外壕两道,深2丈,宽5丈,涧底插尖木。壕沟内侧建筑一道拦马墙, 墙上留有炮眼,内侧排列战车、火炮。城四周及城上设游兵保卫,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三月十三日,八旗兵在努尔哈赤号令下布战车、竖云梯攻城,明军极力抵御。后金兵布置好战阵后迟迟不攻城,实际是努尔哈赤的诱战之记,贺世贤却误认为是怯弱,于是就轻率地出城对阵。努尔哈赤见明兵冲出城外,就立即命令后金兵边战边退。

贺世贤在追击后金部队的过程中离城越来越远,被八旗兵重重包围后力战而死。

努尔哈赤立即令八旗将士攻城。城上明军连发铳炮,久而炮身发热,火药一装人就会爆炸,无法轰击后金部队。八旗兵乘机冒死挖土填涧,越过城壕,进逼城下。东门守城的士兵中有蒙古降兵临阵背叛,他们砍断桥索,放下吊桥,后金兵蜂拥而人。沈阳城陷落。明参将夏国卿、张纲、副总兵尤世功部下的7万兵民全部被杀。

沈阳被围时,袁应泰立即命令总兵官陈策、童仲揆从辽阳黄山处率师前去支援。

陈策部听说沈阳已经陷落,北上渡过浑河之后,就在离沈阳城7里处安营,随即用长枪、大刀、利剑、竹竿等发起进攻,3次挫败了后金兵。后金兵用战车抗击,在激战中陈策战死。这时,各路援军皆先后在沈阳城南及城东浑河南北廛战。

浑河南岸的战斗最为激烈。还没有等明军的战车枪炮布置完毕,后金就已经发兵来攻了。总兵朱万良、李秉诚率兵3万赴援,都是无功而返。游击周敦吉和土司秦邦屏渡河后于桥北扎营,副将戚金、董仲贵和都司张名世等率浙兵3000人营于桥南,还没有完成结阵即被金兵击败,副将、把总120余人战死……当时明方评价这次战斗说:“自从女真向我方发难,我方兵卒多望风先逃,只有本次战役,凭借万余人兵力抵挡住数万敌兵,尽管力量不足最终战死,至今众将士英魂仍威风凛凛,水垂不朽。”

三月十八日,努尔哈赤又统率大军,直捣辽阳城。辽阳是辽东重镇,也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明朝对于辽阳的重视和镇守,远远超过沈阳。所以明军在辽阳城环城四面都分兵把守,城墙周園开掘战壕,沿战壕排列火器。沈阳失陷后,袁应泰又撤回各路兵马,集中兵力守卫辽阳,又引太子河水注人城壕,关闭了西闸,护城河内岸排列火器,城四面排兵,以加强城防。

三月十九日,努尔哈赤率军经由虎皮驿,从辽阳城东南的太子河渡河后,包围了辽阳,之后引诱明守兵出城。在袁应泰命令全城军民严加防守,同时又督促侯世禄、李秉诫、朱万良、梁仲普、姜弼五总兵率兵5万出东门,到5里处设埋伏迎击后金军。见明军被诱出城,努尔哈赤立即令左翼四旗兵进击,明军发射火炮迎战。后金军也发起冲锋,施放火器,结果明军在炮火之下很快溃散。后金军追至鞍山,胜利返回。另一支明兵从西门出战,遇到后金兵后退到了城外7里处安营。

三月二十日卯时(5~7 时),努尔哈赤对诸贝勒说:“ 环绕此城的护城河,西侧有排水闸门,可以让左固山的军队破坏它;东侧有进水口,让右固山的军队堵住它。”于是率领右翼四旗兵于城边排布战车,令众兵装土运石,堵塞水口。明军出东门外安营,排列了三层枪炮,连发火箭,后金兵受挫。

不久,后金右翼四旗中的战车兵向东门发起进攻,明兵连放枪炮,两军激战良久,明兵最终不敌,被迫后撤,后金兵乘胜追杀。在追击战中,后金军杀伤杀死明兵无数,护城河水都变得满眼殷红。明总兵梁仲善、朱万良战死。在莽古尔泰、阿敏率领下,后金左翼四旗兵冒炮火夺占小西门桥后又攻西城。城上火箭、火炮齐发,后金兵又竖云梯、列檐车,奋勇突击,在城墙上同明军肉搏,双方激战至天亮,最终后金兵夺占了西城一面及两角楼。明监军高出、牛维曜、邢慎言等乘乱逃跑,城内乱作一团。

二十一日,在努尔哈赤的命令下,后金兵发起总攻。后金军右翼官兵下马,用草木填塞内壕,对北面城墙发起进攻。袁应泰、张铨等以东城为依托死守。后金兵则奋战力图夺城,最后凭借着内应,于傍晚时分从小西门突人城中。袁应泰见大势已去,不可挽回,在城东北角镇远楼上自焚身亡。张铨被俘,参将房承勋及以下将官均死于混战之中。

历史影响

辽阳之战,是后金与明军的又一次交锋。在三天时间内,后金兵攻下辽阳,破坏了明朝京城北方的最后一道屏障,令明朝的京师暴露在了后金的铁骑面前,严重威胁到明王朝的安全,如此,努尔哈赤领导的后金已成为可以动摇明朝统治的强大力量。夺取沈阳、辽阳后,努尔哈赤迁都辽阳,后金统治中心进一步迫近明朝,成为可与明朝对峙的政权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