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杨荣

杨荣(明朝初年政治家)

四朝元老 辅国重臣

杨荣简介

杨荣:杨荣(1372年-1440年),原名道应、子荣,字勉仁,福建建宁府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朝初年政治家、文学家,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因居地所处,时人称为“东杨”。建文二年(1400年),杨荣进士及第,授翰林编修。明成祖朱棣即位后,杨荣受其赏识,得以入阁,累迁至文渊阁大学士、翰林侍读,任首辅。在朱棣去世后,帮助明仁宗朱高炽顺利即位,拜太子少傅、谨身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此后随从明宣宗朱瞻基平朱高煦叛乱。宣德十年(1435年),进升少傅。明英宗即位后,与杨士奇等同心辅佐。正统三年(1438年),升任少师。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病逝,年七十,赠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杨荣性警敏通达,善于察言观色,尤其是在明成祖时最为突出。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老成持重,尤其擅长谋划边防事务。史称其“挥斤游刃,遇事立断” ,被比作唐代的姚崇。杨荣既以武略见重,又好诗文,他和杨士奇、杨溥等多有唱和,为“台阁体”文学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等。

杨荣传记——

杨荣(1371—1440年),初名子荣,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明建文二年(1400年)进士。与杨士奇、杨溥并称“三杨”,是明朝前期的台阁重臣,曾辅弼明成祖、仁宗、宣宗、英宗四朝,故有“四朝元老”之称。

当朱棣率“靖难”之师进入南京时,杨荣请先谒太祖陵,然后登基,由此得到赏识。成祖即位后,入文渊阁参与国家军机要务,更名为“荣”。曾五次随朱棣出师北伐,参与决定军机大事。仁宗即位,官至太常寺卿,不久,加封太子少傅。仁宗宣德元年(1426年),汉王高煦起兵造反,随驾亲征,平叛而还。英宗正统三年(1438年),加封少师。

杨荣有文名,曾重修《太祖实录》。其诗风格独具,他与其他台阁大臣交游唱和,形成一种雍容典丽、平整醇实的风格。上层士大夫竞相模仿,以至于形成流派,被称作“台阁体”。

杨荣于正统五年(1440年)返乡途中病逝,时年七十岁,被追封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号“文敏”。

建文朝进士及第

明代的福建,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朝历代的才俊之士,多出于此,杨荣的祖上就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据说他的祖宗三代都是划渡舟的船夫,直到杨荣这一代,才读书做官。

福建地处江南,山川河网相间,不少地区很富饶。元朝后期,荒淫的统治者只顾聚敛钱财,不顾百姓死活,江河的堤坝也是年久失修,每到夏季,常常河水泛滥,夺取人们的生命,冲走人们的财产。每当这个时候,很多摆渡的船夫借机捞取财物,不管落水的人们。可是杨荣的曾祖父和祖父,总是以救人为先,面对满河漂流的财物,丝毫不为所动。这些被救上来的大多是穷苦人家,洪水冲走仅有的财产以后,更是一贫如洗,即使有心报答,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所以,周围的人都嘲笑他们,说他们傻,见了财产也不知道要。

到了杨荣父亲这一带,已经是明朝朱元璋统治时期,国家安定,人们的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杨荣的父亲靠着勤劳的双手,使家境渐渐地宽裕起来。有一天,一位道人路过杨家的门口,对杨荣的父亲说:“你的祖上积下了功德,该你这一代有转机,你把祖坟迁到县城西北,将来你的家里定会出一名贵人,可以在朝位列三公。”杨父听了道人的话,把祖坟迁到他所说的方位,就是今天的白兔坟。后来杨荣出生了,他积极进取,入朝为官,果然作到了太傅。这当然是一个迷信的传说,不过,杨荣祖上贫困,出身有德之家,是可以肯定的。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杨荣出生了,勤劳憨厚的父亲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盼望他将来能够求取功名,换来荣华富贵,因此取名叫“子荣”。为了让他继承祖上的“仁德”,又起了个字,叫做“勉仁”。他们从小给孩子讲“仁、孝”的道理,将他自己仅有的一点知识传给孩子。在孩子六岁的时候,父母为了让孩子尽早成才,就把他送到私塾里,跟随一位博学的老先生读书。

一开始,先生觉得孩子太小,不愿意收,等到一见到这孩子,师傅就乐了。这孩子太漂亮了,牙如碎玉,面似敷粉,长相像一个女孩子一样,说起话来,又响又脆。老师问:“在家都学过什么呀?”父母忙说:“我们也没有多深的文化,就教孩子背个《三字经》、《百家姓》什么的。”老师说:“孩子,你能把《三字经》背下来,我就收下你。”没想到这孩子一口气背了下来。老师高兴地说:“好,太好了,我就收下你这个小学生。”就这样,杨荣从小跟随老师读书,打下了坚实的功底。

杨荣从小不仅聪明而且机智。有一天,他和同学们在学堂读书,外面下起了大雨,靠窗的地方不时地有雨吹进来。杨荣的外面是一个富家子弟名叫贾贵,比杨荣大两岁,看到天下雨了,就把杨荣拉到外面靠窗的座位。杨荣一看他欺负自己,就和他争吵了起来。老师见了说:“你们先不要争,我有一个上联,谁要是能对得出来,谁就坐到里面去,好不好?”杨荣一听,高兴地说:“好啊,谁对不出来就是大笨蛋。”老师说出上联:“细雨肩头滴”,正在贾贵挠头的时候,小杨荣脱口而出:“青云足下生”。老师对贾贵说:“人要有志气,要知道读书,不要在意环境的好坏。本来你应该回到你的座位上去,不用让你们对对子比高低。之所以这样,是要让你明白:人有学识才是最重要的。”放学回家以后,贾贵说起了这件事,他的哥哥贾富是乡里的秀才,对弟弟说:“你放心,我替你教训那个小孩子,看他有什么本领。”贾富在杨荣放学的时候,拦在面前,盛气凌人地冲着杨荣说:“谁谓犬能欺得虎”,杨荣随口说道:“焉知鱼不化为龙”。贾富非常震惊,正在想词,很多同学们鼓掌叫好,贾富红着脸灰溜溜地走了。

杨荣回家以后,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高兴地说:“好,焉知鱼不化为龙,我儿子将来必成大器。”从此以后,他们对孩子的培养更加尽心,再苦再累也感觉到生活是甜美的。

杨荣的童年是在老师的教导下、父母的关怀下走过的,以至于杨荣身为高官之后,还念念不忘父母的养育和老师的教诲之恩。他曾经写过一首诗给父母,诗中透露出父母已去世,自己再也不能报答养育之恩的悲伤:

莫报春晖德,翻成隔九原。

音容嗟已逝,梦寐想犹存。

蒿里秋霜冷,萱闱夜月昏。

凄凉千古恨,挥涕不堪论。

他也写过一首诗给他的师傅,表达了对他的师傅的怀念之情:

夙昔承先训,孜孜重义方。

音容长若睹,梦寐讵能忘。

时光飞逝,一转眼就是二十多年过去了,杨荣的诗赋策论无一不精。建文元年(1399年),杨荣参加了乡试,取得了全福建第一名。父母听了这个好消息,在家里烧香拜佛,求神佛保佑,保佑自己的孩子连连高中。果然,第二年,好消息频频传来。杨荣在礼部会试中,中第三名。后来在殿试中,中二甲第二,被御赐为进士出身。不久,授予翰林编修。从此,杨荣就踏上了他的辅政报国之路。

成祖朝入阁参政

朱棣攻入南京,建文朝的主要官员几乎被诛杀殆尽。当时的杨荣只是个翰林编修,没有参与政治,因而幸免于难。

朱棣的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进南京,向皇宫进发。这时,有一个人身穿朝服拦住朱棣的去路,声称要见燕王。朱棣吩咐把来人带到自己的面前,一看是一名官员,就大声喝问:“你是什么人,因何拦住我的去路?”来人向上叩头,从容答道:“臣是翰林院的编修官,名叫杨子荣,现在有一事,想提醒燕王千岁。”燕王一听,疑惑地说:“有什么事,请讲。”杨荣深施一礼,继续说道:“我看您是在向皇宫进发,请问殿下,您觉得是应该先拜谒太祖的陵墓呢,还是先登基呢?”朱棣一听,恍然大悟。这次进兵南京,虽然自己觉得理直气壮,但毕竟有谋逆之嫌。如果不拜太祖陵,直奔皇宫,给天下人的印象就是为了夺帝位而丧。现在先拜太祖陵,就加强了自己的正统地位。于是,他对杨荣说了声“多谢先生”,就命令军队掉头直奔太祖的皇陵。

朱棣登上帝位以后,设法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开始把大权尽量地揽在自己手中,他不设宰相,国家大事他一个人说了算。但是,那么大一个国家,千头万绪,总得有人帮他办事呀,于是就想成立内阁。关于内阁成员,必须忠于皇上本人,还要灵活干练。想来想去,他就想到了杨荣,进京那一天,杨荣给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也许这个人是个人才,于是召杨荣问话。在谈话中,成祖发现杨荣对于国家大事,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尤其对于军事,谈得更是头头是道,不得不让朱棣暗自钦佩。他自己打仗几十年,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对杨荣的见解很是认同,于是决定把他调入内阁。

杨荣是年龄最小的一个。虽然他年龄最小,却是最机敏的一个。一天晚上,宁夏传来军情急报,说是宁夏城被敌军围困。成祖赶忙找内阁的七名阁员商议,恰巧其他六个人有事出去了,只剩下杨荣一个人。成祖就把他召过来,把上奏的奏折给他看,忧心忡忡地说:“我向来不放心的就是北方的元朝余孽,屡屡进犯我们大明国土。你看,现在又围攻宁夏城,真让我担心啊。先生可有退敌的计策吗?”杨荣看了以后说:“陛下不必担心,宁夏城池坚固,易守难攻,况且守城将士都久经沙场,现在离上奏的时间已经有十来天了,敌人攻不下来,自然撤退,想必现在早已解围了。”到了半夜,宁夏传来战报,已经解围。第二天,成祖见了杨荣,一边大笑一边握住杨荣的手说:“先生怎么料事如神,说得这么准呢,真是诸葛亮在世,刘伯温复出啊!”从此,杨荣开始受到器重。

杨荣进入内阁以后,主要帮成祖处理军国大事。成祖是武将出身,平时很威严,百官都很怕他,跟大臣商议事情有争议的时候,成祖有时拍案大怒,别人就全不说话了。杨荣一来,成祖往往怒气消解,转为笑脸,事情也就随之解决了。

当时,朱棣虽然作了皇帝,但四年的战争使国家实力锐减,北方的蒙古贵族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元顺帝妥欢帖木儿的孙子脱吉思帖木儿战败以后,被他的部下杀害,北元的内部分裂,分为三个主要势力,在中国北方,自东向西依次是:兀良哈部、鞑靼部、瓦剌部。在这三个部中,鞑靼部势力最大,以蒙古大汗的正统自居。脱吉思帖木儿死后,又传两世到坤帖木尔。坤帖木尔被鞑靼别部首领鬼力赤所杀,不再称“元”这一国号,自称鞑靼可汗。鬼力赤又被阿鲁台所杀,立坤帖木尔的弟弟本雅失里为可汗。再说瓦剌,在鞑靼西部,今甘肃北部。元朝灭亡以后,猛可铁木儿带领着一部分人分裂出来,他死后,瓦剌分裂为三部分:分别由马哈木、太平、把秃孛罗执掌军政大权。兀良哈在今东北一带,和明朝政府关系最好。

明永乐年间,鞑靼部和瓦剌部经常骚扰北部边境,所以,明成祖朱棣从永乐八年到永乐二十二年,先后动用五十万大军,五次出征塞外,严厉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

甘肃北部是瓦剌分裂后的残部,经常骚扰明朝边地居民。成祖特别重视,由于边患严重,杨荣又通晓边防事务,所以在永乐五年(1407年),被派往甘肃规划军务。杨荣不负圣望,作了细致的考察,回朝奏明皇上。他把所经过的山川形势、地理位置作了准确地记录,把哪里可伏兵、哪里可绕道,哪里易守难攻,哪里是薄弱地带,作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民情士气,也作了细致的调查,发现边地的军民同仇敌忾,痛恨蒙古贵族骑兵的入侵。这一切都为朝廷决策提供了准确的依据。成祖听完杨荣的汇报,非常高兴。当时正值盛夏,天气酷热难当,成祖亲自为杨荣切西瓜吃,欣慰地说道:“没想到你的汇报这么细致,朕有了你,边疆的问题我就放心了。”不久就加封为右庶子,仍然兼任内阁大学士。

在朱棣对残元蒙古贵族不断的征讨中,蒙古贵族内部的力量也在不断的消长变化,鞑靼受到重创,瓦剌的力量相对增长,逐渐吞并其他各部。脱脱不花是元朝宗室,被奉为可汗。永乐五年六月,朱棣派右都监何福为甘肃总兵,镇守西北边陲。由于详细的规划,认真的准备,瓦剌的几次进攻都遭到重创,想反击也无机可乘,于是在永乐七年,可汗脱脱不花请求和好明王朝。杨荣受命同何福一起和谈,封瓦剌马哈木为顺宁王、把尔索马为安乐王、太平为资议王。

其实,他们的这次和好,是权宜之计,并没有真正地臣服,在永乐七年六月,当给侍中郭骥奉命出使瓦剌的时候,被本雅失里杀害。消息传到北京,成祖朱棣气得暴跳如雷,立刻派甘肃总兵何福讨伐瓦剌。瓦剌杀了明朝使臣,知道朱棣会出兵征讨,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何福在讨伐中屡屡受挫,何福战死。大军失去主帅以后,顿时一片混乱,瓦剌军乘势追击,把何福的军队打得七零八落,只有少数士兵逃回。现在,朱棣彻底看清了脱脱不花真正面目,决定御驾亲征,给对方一次沉痛的教训。

永乐八年,朱棣亲自挂帅,率大军二十万出征,命杨荣随军处理军务,并且挑选了三百名勇士充当杨荣的卫队。这些人不属于其他将领,直接由杨荣节制。这次征讨瓦剌持续了大约三个月,战斗进行得非常艰苦,不是缺水,就是断粮,士气逐渐地低落。杨荣就把供应成祖所剩余的粮食全部分发下去,各部队中有剩余的,暂且借给粮食短缺的,承诺回京之后,加倍偿还,就这样勉强维持。杨荣看到,假如不能速战速决,打消耗战非常危险,于是就上奏说:“这样下去,形势对我们不利,依臣之见,陛下应走到军中,与士兵一起生活,以鼓舞士气。汉代大将军李广,在艰苦的条件下却能取胜,就是因为他能爱护士兵,请陛下效法李广,此战必胜。”朱棣深知士气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就采纳了他的建议。水运来以后,士兵没有喝完,朱棣决不喝一口。吃饭也取消了肉食,与士兵同吃干粮蔬菜。士兵们看到一国之君竟然能与自己同甘苦,非常感动,都表示以死报效朝廷。从此以后,士兵作战更加勇猛,本雅失里很快战败,只带领七个人冲出了重围,狼狈逃窜,其余的全军覆没。

永乐十年,甘肃总兵宋琥上奏说:“叛寇老的罕逃入蒙古,而且经常骚扰边疆,请陛下降旨,发兵剿灭叛匪,以安定边疆。”于是,朱棣派杨荣去前线视察,准许他临机决断。杨荣进入陕西以后,一路查访民情,询问叛兵骚扰的情况,一个老汉告诉杨荣:“他们有时候三五成群,有时候十多个人,骑着快马,抢了东西就走。”又走访了其他地方,发现情况并不严重。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就去找当地的驻军统领丰城侯李彬。走到那里,正好遇见他们在商讨如何进兵,杨荣就告诉他们只需要坚守,不需要进兵。回到朝中,杨荣上奏说:“现在正值严冬,不是用兵的时候,陛下仁慈,更应体恤士兵的艰苦。况且,经常骚扰的不过十来个人,他们也是缺少了食物才过来抢劫,只需严加防范,敌人无机可乘,不久就会投降,不必出动大军征讨、兴师动众。”朱棣点头,赞许地说:“爱卿言之有理,就依卿所奏。”于是下旨,不许李彬出兵。果然,几天以后,李彬上奏,骚扰边境的那一伙人请求投降。

永乐十六年,由于杨荣处事明决果断,有计安天下之才,越来越受到成祖朱棣的亲近和信任。这遭到了许多大臣的嫉妒,想要疏远他们的关系。于是,有几个大臣联名上疏,让杨荣做祭酒。成祖冷笑了一声说:“我知道有谁想代替杨荣,你们不必再说了。”这几个人一听,心里想的事全被皇上说中了,吓得不敢再说话。

永乐二十年,杨荣又跟随成祖出征塞外,所有的军机大事,都让杨荣参与解决,因而也得到了许多赏赐。有一次,出征回来,犒赏将士,分为四等赐宴,杨荣和金幼孜都坐在前席,受一等的赏赐。后来,下令讨伐阿鲁台,有人上奏,士兵都打仗去了,缺少运粮的人,请求调用建文帝时征集的江西民兵。当初,朱棣为了安抚民心,允许江西民兵回家种田,不再征用。现在,有人提出再征调他们,成祖犹豫不决,就问杨荣,杨荣说:“陛下允许他们回家种田,现在应经过了二十年了,一旦再征调他们,陛下就会失信于天下,我们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成祖点头答应。

正在前线战士吃紧的时候,闽浙一带上奏有山贼作乱。成祖正在烦恼,军前战争胜负难料,后院又起火,这可怎么办,又找来杨荣商议。杨荣镇定自若,从容答道:“陛下为平边患,连年用兵,征调钱粮兵马,各级官员催得也很急,有些愚民不理解,受不了繁多的征发差派,于是聚众闹事。他们本不是土匪,不必征讨,只要陛下派人安抚,山贼自然归附。”于是,朱棣下令招抚,盗贼作乱事件平息了,人们得以安居乐业。

三朝更替智勇安国

永乐二十二年,杨荣再次跟随成祖出征塞外,也是最后一次。当时,塞外作战条件非常艰苦,漫天的风沙、刺骨的寒风,军粮又是迟迟不到。士兵们又饿又冷,死亡的十有二三。这时,大军抵达答兰纳木儿河。经过连年的征战,敌人也是元气大伤,不敢出击。大军驻扎了几天,也见不到敌人的影子。这时的朱棣,由于饱受风霜之苦,竟然病倒在军中。朱棣把群臣召到病床前面,问到:“我们还要进军吗?”大臣们多数唯唯诺诺,没有主见,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杨荣和金幼孜跪到朱棣的床前奏道:“现在陛下龙体欠安,士兵冻饿而死的十有二三,敌军也暂时不敢来犯。我们应该班师回朝,等到陛下病好了,在整军讨伐不迟。”朱棣叹口气说:“也只有如此了。”于是下令班师回朝。

这一天,大军来到榆木川。晚上,天空阴沉沉的,北风呼啸。杨荣正在自己的帐中休息,皇帝身边的贴身侍卫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让杨荣抓紧到成祖的大帐中。杨荣赶到那儿的时候,金幼孜、马云等大臣已经到了,就见朱棣面色苍白清瘦,没有了昔日王者的风采。他走到床前轻轻地呼唤陛下,朱棣慢慢地睁开眼睛,虚弱地说:“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边患未平,我一生征战,没想到最终却要死在军中,难道这就是我的命吗?”他拉住杨荣的手,把传位的遗诏放到他的手中,断断续续地说:“辅佐……新皇……”没有等到把话说完,头一歪,就永远地闭上了眼睛。杨荣大惊,连喊了两声:“陛下,陛下!”见没有任何反应,知道已经驾崩,就对身边的金幼孜招了招手,两个人来到外帐,金幼孜说:“这可怎么办?是不是要抓紧通知太子呀?”杨荣说:“不行,现在离京师这么远,消息传出去,就会引起混乱。蒙古贵族听说以后,恐怕要带兵追击,朝中是不是有人趁机篡权,拥兵自重的大将会不会起兵造反,这些事都不得不防啊。”金幼孜说:“那么,依您之见?”杨荣一字一顿地说:“秘不发丧。”两个人计议好了,把知道这件事的人,全部找来,要他们保守秘密,否则立刻处斩。就这样,送饭的人也不知道,每天还是一日三餐给皇上送饭。杨荣一方面命工匠搜寻带来的锡器,熔化以后做成圆形的内棺,把朱棣的尸体成殓起来,以防止腐烂。另一方面让人通知皇太子。

朱棣的灵柩运到开平以后,皇太子朱高炽命皇太孙朱瞻基去迎接。皇太孙说:“我去迎接可以,但是我没有印信,不能证明我的身份,还是不行啊。”杨士奇建议把成祖皇帝以前授予朱高炽的太子印章先交给皇太孙朱瞻基,等回来以后,马上归还。朱高炽说:“过去先皇君临天下,太子之位长期空缺,引起不少是非。现在,我直接把太子的印章交给皇太孙,以后他就是太子了,还谈什么交还呢。这样,以后就不会引起争议了。”等成祖的棺材抵达京城之后,皇太子把它迎人仁智殿。杨荣宣布了成祖的遗诏,皇太子朱高炽继承大统,这就是以后的仁宗皇帝。

朱高炽上台以后,因为杨荣军功卓著,加封为太常寺卿,仍旧兼任大学士。并且赏赐他一枚银章,上面刻着“绳愆纠谬”四个字,意思是:杜绝错误,纠正偏差。并下诏书让杨荣和其他大臣一道齐心协力,共同处理政务,百官凡是有失误或者做错的地方,应当上奏的,要写好奏折,用这枚印章加印密封,皇帝自当重视,迅速处理。

仁宗把朝中的事情处理好以后,立刻推行自己的政策,他一改太祖、成祖以来的刚猛政策,不再征讨蒙古贵族,平反冤狱,停止郑和下西洋等等。十二月,下令减缓刑罚,在建文朝的诸位大臣,他们的全家和亲戚戍守边疆的,留一人在军中,其余的都放回家。

对外关系方面,仁宗讲究罢兵息战,尤其是交趾问题,仁宗作了妥善的处理。交趾在明朝、在历史上是个棘手的问题,成祖朱棣曾经兴兵八十万征服交趾,然后作为一个省,设置官吏管理。但是,交趾并没有真正的臣服,曾经屡次反抗,朝廷也派兵屡次镇压。成祖朱棣死了以后,交趾更是不稳定,明朝连年派兵进攻交趾,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仁宗为政宽缓,也是为了人民的休养生息,变剿灭镇压为招抚。到了宣宗,主张剿抚并用。宣德元年(1426年)四月,宣宗与杨荣等内阁大臣商议,如何改变直接统治交趾的做法,而恢复交趾为附属国。这样既可以罢兵休战,又可以从连年征战的沉重负担中解脱出来。这种做法当然有人反对,但最终在杨荣和杨士奇鼎力支持下,逐步实现了这一目标。宣德二年(1427年),陈通率领的军队击败了黎利,消灭一万多人。迫使黎利请求明廷罢兵,宣宗有意答应,但是英国公张辅等人极力反对。宣宗召见杨士奇和杨荣,商议对策,杨荣说:“我们年年对交趾用兵,劳民伤财,没有一点收益,这样做,是老百姓的福气。我皇体恤民情,我等当然全力支持。”宣宗由此坚定了罢兵的信心,命令陈通从交趾撤兵。后来连续几次,黎利进献贡物,请求册封,宣宗最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册封黎利为交趾国王。这样,交趾独立,成了明朝的附属国。从此以后,明朝和交趾相安无事,免除了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也为明朝节省了大量的开支。可惜的是,这么仁慈的皇帝,不知道什么原因,执政仅八个月,就得病去世了。

皇太子朱瞻基即位,就是以后的宣宗皇帝。朱瞻基,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生于燕王府,他从小聪明伶俐,机智勇敢,深得朱棣的宠爱,在永乐九年(1441年)立为皇太孙。每当朱棣出征的时候,都让他随军出发,培养他的意图很明显。一路上跟他讲如何分析敌情,如何使用计谋,如何使用将领等等。回到府中,还从翰林院选派大臣传授他经史子集,处理政务,当时的翰林学士、右庶子杨荣就是朱瞻基的老师之一。

朱瞻基即位不久,汉王朱高煦起兵造反。朱高煦是朱高炽的弟弟,武艺超群,机谋善断,很受成祖朱棣的赏识。当初攻打南京的时候,朱高煦几次把朱棣从极度危险中解救出来,朱棣特别感动,曾经公开宣布把他立为太子。朱棣登基以后,朝中大臣推举朱高炽为太子,不符合成祖朱棣的心意,因此,迟迟没有立太子。后来,内阁学士谢缙上疏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请立为太子。”成祖正在迟疑,低头不语。谢缙知道他喜欢孙子朱瞻基,就接着说:“这样就有了好圣孙。”朱棣这才同意。后来,谢缙还专门作了一首诗,暗示成祖,这样没有错误。诗歌如下:“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就这样,朱高炽沾了儿子的光,被立为太子。

本来,朱高炽即位的时候,汉王高煦就不服,但是,当时有大臣的大力辅助,君臣一心,朱高炽的一系列政策又深得民心,所以汉王没有敢轻举妄动。谁知道朱高炽做皇帝不到一年就驾崩了,二十八岁的朱瞻基继承大统。

汉王朱高煦认为新皇年轻,没有什么经验,认为时机已经到了,就想仿效朱棣“靖难”,叔叔夺侄子的帝位。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汉王高煦在封地今山东惠民起兵造反。宣宗皇帝已经成年,而且屡次随皇祖父出征,所以并不慌张。在大殿上,他问群臣:“今日,皇叔想夺朕帝位,诸位爱卿有什么好主意啊?”杨荣说:“现在天下太平,汉王高煦造反,不得民心。况且,以前他也犯过错误而被惩罚。陛下如果能够御驾亲征,必能平定叛乱。”大臣纷纷表示赞同,宣宗采纳了杨荣的意见,决定亲征汉王高煦。于是,命郑王、襄王留守后方,阳武侯薛禄、清平伯吴成为先锋官,从京师出发,浩浩荡荡开往山东。大军走到乐安,就是高煦据守的城池。宣宗为了少让士兵伤亡,两次派使者进城劝朱高煦投降,又写了劝降书绑在箭上,射进城中。这些宣传果然起了作用,追随高煦的人也没有斗志,劝他不要跟朝廷对抗。过了几天,朱高煦投降,宣宗朱瞻基班师回朝。

英宗朝辅政抑宦

朱瞻基实行仁政,却没想到仅仅执政十年就去世了。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定年号为正统,这就是历史上的英宗皇帝。

因为英宗年龄还太小,就由太皇太后张氏听政,张氏知道杨荣、杨溥、杨士奇德高望重,对朝廷忠心耿耿,在关键时刻总能转危为安。于是就命他们三个人辅佐幼主,朝廷有什么事都要询问这三位老臣之后,才能办理,这在历史上叫做“三杨辅政”。

这时候,杨荣等人年龄渐渐地大了,太监王振受到英宗的宠爱,逐渐培植自己的势力,羽翼渐渐地丰满起来,就想排挤三位辅政大臣。

王振是河北蔚州人,入宫之前读过几年书并且当了几年的教书先生。他几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名落孙山,他索性自行阉割,入宫当了太监,盼着某一天能够一步登天。由于识字的太监没有几个,他还粗通文墨,就被派到东宫,陪太子朱祁镇读书。王振知道自己陪伴的是将来的大明皇帝,就非常地尽心,竭尽全力讨好太子,变着法地逗太子开心,时间一长,两个人的关系渐渐亲密,太子对王振也非常尊敬,从来不直呼其名,总是尊敬地叫“先生”。

太子登基以后,任用王振为司礼太监。司礼监是明代宫廷里二十四个宦官机构中最重要的一个,他总管宫中宦官事务,还管着东厂等特务机构,替皇帝掌管章奏和文件,代替皇帝传旨。王振掌握了这些大权以后,欺上瞒下,假传圣旨,滥施淫威,于是,朝中有不少人依附他。于是,他的野心越来越大,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的朋党大部分都得到了提升。他对于违逆自己的人,予以坚决的打击。工部尚书王卺不趋附王振,被勒令提前退休。侍讲刘球上疏反对王振,被他罗织罪名,然后处死。英宗当然知道这些事,不过,他早就对王振言听宣宗采纳了杨荣的意见,决定亲征汉王高煦计从,默认王振干这些他认为合理而实际上坑国害民的事情。

这些事情引起了杨荣的担心,他怕长此下去,王振会独揽朝廷大权。宦官专权,自古误国。于是他和太皇太后张氏商议这些事情,他说:“我朝从建国以来,不准宦官参与政事,可是现在,王振欺上瞒下,培植自己的力量,臣恐怕长此下去会出现宦官之祸。皇上特别宠信他,臣也不敢造次。”太后一听,生气地说道:“这还了得,一个小小的太监想乱我大明江山吗?”太皇太后打定主意,准备严惩王振,给他一个警告。一天,她让宫中女官穿上戎装,佩戴好刀剑,守卫在便殿旁边,太皇太后嘱咐她们听号令进屋抓人。然后,太皇太后把英宗和大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召到便殿。她首先指着五大臣对英宗说:“这五位大臣是前朝元老,受先皇的遗命辅佐你治理国家,你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们商量,万万不可重用宦官,葬送了我大明江山。”接着太皇太后传旨召王振进殿,喝令他跪在地上,大声申斥:“太祖以来就定下了规矩,宦官不得干政,违犯的人定斩不饶。现在,你不是一心侍奉皇帝,还通过皇帝提拔你的同党,诬陷违背你的意思的人,真是好大的胆子,今天我要为国除害,一定把你杀掉。”太皇太后的话刚一说完,事先安排好的几个女官闯进来,抓住王振就要推出去斩首。王振吓得面如土色,浑身颤抖。英宗急忙跪下替王振求情,王振也声泪俱下,保证以后再也不敢了,太皇太后心一软,就命人把他放了。最后,太皇太后警告说:“今后不许你干预国政,下次再让我听说,我一定会杀了你。”王振连连点头称“是”,不断地磕头谢恩。王振受到这一次教训,还真的老实了一段时间。

杨荣等大臣回去以后,聚在一起,连连叹息。杨荣对杨士奇和杨溥说:“哎!这次没有斩杀王振,实在是可惜。王振狼子野心,他是不会改的,他可能会老实一阵子,等太皇太后去世,我等退隐以后,谁还能管得住他呀。后果不堪设想啊。”杨士奇说:“他有皇上庇护,我等有什么办法?”杨溥也跟着说:“当今圣上年幼无知,受奸人诱骗,真是国家的不幸啊!”杨荣沉思了许久,才慢慢说道:“我们都老了,要抓紧培养出我们的力量,才能和王振抗衡啊。”对这个问题,杨士奇不无忧虑地说:“那样不是又开始搞党争了吗?”杨荣手捻须髯,叹了口气说:“现在也只有这样了,不然就眼睁睁地看着大明朝混乱、衰亡。”

自从上次太皇太后教训了王振,他还真就老实了,怕做得过于出格,惹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就改变策略,在太皇太后和“三杨”面前,装作毕恭毕敬、忠于职守、丝毫不敢有非分之想的样子,他还真的没有在表面上干预朝政,而是进一步讨好英宗,在暗地里结党营私,大量培植党羽,为以后专权擅政打下基础。

后来,太皇太后去世了,王振除去了他最大的障碍,再也没有人能对他构成威胁了,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把杨荣等人排挤出去。这一天,王振来到内阁,想刺探“三杨”的打算,于是就阴阳怪气地说:“大明朝廷的政事多亏你们三位杨先生尽心尽力,才有今天的太平盛世呀。但是,你们三位眼看着年纪也大了,我也担心三位的身体吃不消啊,请问你们日后有什么打算呢?”杨士奇性情耿直,不加思考的说:“老臣自当尽忠报国,年龄大了又有何妨呢?我们为国效力,就算死了,也心甘情愿。”杨荣一想,知道王振来者不善。太皇太后去世以后,他又骄横起来了,把我们看作眼中钉,今天听王振这么说话,不由得怒火上撞,也冷笑着不温不火的说:“公公不要这样说话,虽然我们已经衰老了,没有办法再为朝廷效力,可是我们会选择一些可担当国家大事的后起之秀,推荐到朝中,来报答当今圣上的恩德。”王振一听,很不高兴,就强装出笑脸说:“三位还是多多保重身体,不知道你们举荐的人才,皇上是不是欣赏啊?”言外之意就是说你们举荐的人,皇上不一定用,皇上还是听我的。双方话不投机,王振起身告辞。

王振走了以后,杨荣和杨溥、杨士奇说:“我们应该尽早举荐接班人,假如动手晚了,我们的人即使进入内阁,也会因为资历浅没法跟王振抗衡。假如王振先动手的话,在皇上面前极力推荐某个人,那时候就真是王振的天下了,我们几位就束手无策了。事不宜迟,我们要马上行动。”第二天早朝,杨荣推荐曹鼐、苗衷、陈循、高谷进入内阁。杨荣毕竟德高望重,又是皇帝的老师,所以当场准奏。王振听说以后,连连跺脚,后悔莫及。就这样,杨荣挫败了王振插手内阁的图谋。

正统三年(1438年),杨荣已经是六十八岁的老人了,身体渐渐的不行了,几次请求退休回家,都没有被批准。英宗说:“北方还有边患,国家大事还有赖于杨爱卿,你就先勉为其难、为朕分忧吧。”于是,他和杨士奇一起被加封为少师。

杨荣年老的时候,国家暂时无事。处理日常事务的闲暇之余,他经常与杨溥、杨士奇等人往来酬唱,逐渐形成了一个诗歌流派,称为“台阁体”。他把平生所写的诗文收集成集,后被称为《文敏集》,把跟随成祖北征的文稿整理成《后北征记》。杨荣在朝四十年,把大半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平叛辅政等国家大事上,现在年老了,翻看自己的诗作,禁不住回忆起往事,想到家乡的山山水水,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有两首题画诗,触动了他的情思,这背后还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说杨荣福建老家有一位穷书生,有一年进京赶考,等到皇榜张贴出来,才知道自己没有考取。这时,他身上盘缠已经花光了,在京城举目无亲、求告无门。好在此人有一种手艺,画画不错,于是他就画家乡的山水,然后上街叫卖,希望这样能够挣些钱过日子并攒下回家的路费。但是,因为他没有名气,在街上喊破了嗓子,也没有人买他的画。

这一天,正在他守着画好的画发愁的时候,来了一位官员模样的人,站在画旁不断地称赞。他说:“我看你的画还是有些功夫,你如果能找到名家题词,这画的价格就会增长几十倍,或者更多,哪里还用上愁吃穿呢。”这个人听了恍然大悟,他想起了官居宰辅的老乡杨荣。但是,这位书生与杨荣向来不认识,更别说交往了,只是在家的时候,听人说杨荣平易近人,不知这次肯不肯帮我。于是,第二天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杨府,求见杨荣。这天杨荣正好在府中,听说是老乡来访,赶忙把他让进府中。见面以后,穷书生把自己的来意说明。说自己实在是迫不得已,才来麻烦老人家。杨荣见来人说得诚恳,欣然答应。他命人打开画轴,一看,果然妙笔丹青,画技不错。面对着家乡的山水,他作了两首诗,分别题写在画上。

第一首是:

谁家老屋枕溪濆,

十里青山半是云。

此处更无尘迹到,

只应啼乌隔花闻。

第二首是:

小桥流水漾晴沙,

策仗归来日未斜。

昨夜东风花落尽,

一林高树锁烟霞。

题写完之后,杨荣把他的“白鹤山房杨氏”的印章印在年月的下面。穷书生千恩万谢,带上书画,高兴地走了。

第二天,穷书生把这两幅画挂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高声喊出是当朝内阁大学士杨荣的题词。一时间,围观的人很多,富家子弟或者有收藏雅兴的人争相购买,穷书生因此发了一笔小财,就平安的回乡了。

正统五年(1440年),杨荣七十岁,已经老得耳聋眼花,牙齿也掉光了,实在不能处理朝政了,上疏请求回家养老。英宗见此情景,只好批准了杨荣的请求,命人带领护卫护送杨荣回家。哪知道,他们刚走到武林驿,杨荣就死了。

消息传到京城,“几家欢乐几家愁”。王振暗自高兴,朝中又少了一个绊脚石。英宗特别悲伤,下旨举行国丧,为杨荣举哀,追封为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赠谥号“文敏”。杨荣的死,对大明王朝是一个重大损失。从此,王振开始无所顾忌。在北方的也先率兵攻打北京的时候,无才无德的王振怂恿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兵败遭杀,英宗也被俘获。

起初,杨荣和方孝孺同时为建文朝大臣,一个为气节而死,一个却拜迎新皇帝入朝,其中的是是非非,让我们如何评价。我们只能说,造成方孝孺悲剧的,是他不切实际的改造社会的理念和他执著的愚忠。杨荣历仕四朝,每朝都深受信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他机智而不奸诈,功高而不谋反;与人交往和蔼可亲,处理国事体恤民情;他首倡的“台阁体”一时蔚为风气。他不愧为一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在中国历史上永远闪烁着璀璨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