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李崇

李崇(北魏名臣)

李崇简介

李崇:李崇(455-525年),字继长,小字继伯,黎阳郡顿丘(今河南省浚县)人。北魏外戚,大臣,南朝宋济阴太守李方叔之孙,公爵李诞之子,文成元皇后李氏之侄。初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郡公,拜镇西大将军,历经高祖孝文帝、世宗宣武帝、肃宗孝明帝三朝,历治八州,五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孝昌元年(525年)薨于位,时年七十一,追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太尉公、雍州刺史,谥号武康。

李崇传记——

李崇(455~525),字继长,小名继伯,顿丘(今河南省清丰西南)人。他是北魏时期的重臣,历任兖州刺史、梁州刺史、河南尹、右卫将军兼七兵尚书、左卫将军、相州大中正、镇南将军、侍中、东道大使、车骑将军、骠骑将军、仪同三司、中书监、尚书佐仆射、尚书令等职。死后朝廷追赠侍中、骠骑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重赠太尉公。他率军镇压鲁阳、东荆州蛮族起义,阻止南朝粱军北进,显出不凡的将略。他颇有断案审讯之才,力断疑案,为人称道。但他性好财货,贩肆聚敛,为时论所鄙。

一、身为国戚 委以重任

李崇是北魏文成帝刘濬元皇后第二个哥哥元诞之子。在十四岁的时候,他被召拜为主文中散,袭封陈留公爵位,任镇西大将军。

北魏孝文帝年间(471~499),任命李崇为荆州刺史,镇守上洛。孝文帝元宏敕令调拨秦、陕二州军队护送他去上任,他辞谢说:“边境人民互相争斗失和,本来就怨恨州刺史,而今我奉诏前往治理,只需去宣布圣上的诏旨即可,不需劳顿发兵保护我,以免弄得人人畏惧不安。”孝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李崇轻装带领几十名骑兵奔驰到上洛,宣布诏令,妥加安抚,当地百姓都很安宁驯服。有时边防部队抓到南齐的人,他也下令放还。为此,南齐人被他的善德所感动,也送还荆州人二百多名。北魏和南齐两朝边境安宁和睦,不再有战争的紧张气氛。李崇在荆州任职四年,政绩不凡,为民称道。孝文帝将他召回京师,赏赐隆厚,另有重任。

不久,李崇又被任命为兖州刺史。兖州地区过去经常发生劫盗。李崇到任后,下令各村设置一座瞭望楼,楼上悬挂一面鼓,一村发现有盗贼,守楼人用双槌击鼓,附近四面的村民闻鼓声后,即刻把守住要道;顷刻间,声布百里,各处险要之地都布置伏兵。这样,只要盗贼一来,很快就会被捉住。他这种置楼悬鼓的做法颇有效用,被朝廷推广至四州郡。

后来,李崇照例降为侯爵,改任安东将军。孝文帝车驾南征时,诏命李崇为副骠骑大将军,咸阳王元禧都督左翼诸军事。徐州投降的郭陆聚众造反,响应他的人很多。李崇指派卜冀州诈称犯罪,逃到郭陆叛军中。郭陆接收了卜冀州,并把他作为心腹谋士。几个月以后,卜冀州斩杀郭陆,将首级送到李崇那里,叛军溃散。李崇被任命为河南尹。

二、南讨汉阳 立有战功

孝文帝南讨汉阳郡,任命李崇为梁州刺史。氐族首领杨灵珍派遣其弟婆罗儿子杨双率领步骑兵共一万多人,攻占武兴,与南齐联结反魏。李崇奉诏任使持节、都督陇右诸军事,率部前去讨伐。他从山路偷袭,出其不意,内外夹击。氐族人大多背弃杨灵珍散归原地,杨的兵力减去多半。李崇率军进驻赤土。杨灵珍又派遣堂弟杨建率领五千人屯驻龙门,自己亲率一万名精兵据守鹫硖。氐族军在龙门之北几十里间,伐树堵塞通道;又在鹫硖之口屯聚大树、礌石,从硖口悬崖上往下扔,借以抗拒官军。李崇命令统军慕容拒率兵五千人,从其他通路乘黑夜破袭龙门。李崇亲自率军攻打杨灵珍的精锐。杨部连战皆败而逃,李崇俘获了杨的妻子儿女。李崇广又设疑兵,袭克武兴。南齐梁州刺史阴广宗派兵支援杨灵珍。李崇指挥若定,追逃打援,大败敌军,并斩杀杨婆罗,俘获郑猷等南齐将领。杨灵珍逃奔汉中。

北魏孝文帝正在南阳,他见到捷报手大喜道:“使寡人没有西顾之忧,全是李崇的功劳啊!”于是,任命李崇为梁州刺史,并下一道手诏说:“可便宜行事,善自经略,去其可除,安其可安,公私所患,悉听处置。”杨灵珍偷偷驻扎在白水,李崇将其一举攻破,杨氏遂逃往远方。

三、掌兵屡胜 断案分明

北魏景明初年(500),李崇担任右卫将军兼七兵尚书,转任左卫将军、相州大中正。此间,各地少数民族纷纷起义,其中鲁阳和东荆州的起义影响较大。

鲁阳蛮族柳北喜、鲁北燕等率领百姓起义,其他地区的蛮族也纷纷响应。起义军围攻湖阳,当时北魏游击将军李晖光镇守湖阳北城,正尽全力保卫城池。义军兵势十分强大。朝廷下诏命令李崇为使节、都督征蛮诸军事,前去湖阳镇压起义。蛮族起义军有数万之众,并且屯据险要地形,抗拒官军。李崇率军多次苦战,最终镇压了起义,杀死鲁北燕,并将一万多户蛮族百姓迁徙到幽、并诸州。宣武帝元恪追赏李崇镇压起义之功,封为魏昌县伯。

紧接着,东荆州蛮族人樊安在龙山率众起义,僭称国号。南朝梁武帝派兵响应。北魏多次派将前去镇压,但均告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又任命李崇为镇南将军、都督征蛮诸军事,率兵骑大军再去镇压。李崇分遣各将,攻击义军寨垒,连战连捷,最后生擒樊安,转而进攻西荆,于是各部蛮族纷纷向官军投降。

不久,李崇兼任侍中、车道大使。甄别考察和升降官员,赏罚分明,为人称誉。接着又出任散骑常侍、征南将军、扬州刺史。为此,孝文帝下诏说:为了应敌叛变,考虑应周全。南梁武帝狡诈,诡计多端,应该派遣精锐部队作好战斗的准备,以防不测。李崇可以担任都督江西诸军事的大任,让他坐镇指挥,以壮声威。

延昌初年(512),李崇加侍中、车骑将军、都督江西诸军事。李崇有断案审讯的奇才,他对于疑难案件颇有研究,审案也十分精细。在他为官期间,处理过许多难断的案件。

寿春县人苟泰有个三岁的儿子,遭遇盗贼而丢失,数年不知下落。后来他看见儿子在同县赵奉伯家里。苟泰向县府告状,苟、赵二人对簿公堂,都说这孩子属于自己的,且有邻居作证。对于此案,郡、县官府都判断不清。

李崇接受审理此案。开庭之日,他让两位父亲与儿子分开,各在一处,几十天不让父子见面。然后,李崇告诉两位父亲说:“你们的儿子突然得了重病,已经暴死,你们去安葬他吧!”听到这个消息,苟泰当即哀嚎起来,悲不自胜;赵奉伯却只是嗟叹而已,一点也没有悲伤之意。李崇尽察隐情,命将孩子还给了苟泰,追审赵奉伯欺诈之罪。赵奉伯认罪,说是先前儿子死了,故而冒认这个儿子。

还有一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因罪被流放到扬州。弟弟解思安扔下罚役逃回定州,他的哥哥害怕当差的人追问,便隐瞒名籍,冒认城外的一具死尸,诈称其弟被人所杀,打算送回老家殡葬。尸首模样有点像解思安,人们看见后也难辨真假。又有一名女巫自称见鬼,说是解思安被害时痛苦不堪,在鬼城里饥渴交加。解庆宾诬告同事苏显甫、李盖等人杀了他的弟弟。此案提请扬州官府诉讼。苏、李二人在公堂上禁不住皮肉之苦,各自屈打成招。案情即将判定,李崇有些怀疑,命令暂时停止判决。他秘密找来两名扬州城内人们不认识的外乡人,让这二人自称从外地而来,前去告诉解庆宾说:“我们家住北州,曾有一个人来我家借宿。晚上交谈之间,我们怀疑他有什么隐情,便追问起来。他说是一名开小差的流兵,姓解字思安。当时,我们要将他送交官府,他苦苦哀求,对我们说:‘家兄庆宾,现在扬州相国城内,嫂子姓徐,你们可前去找他,陈说隐情,家兄得知,必当重报。我甘愿作你们的人质,如若去扬州后没有结果,那时候将我送交官府也为时不晚。’所以,我们二人特来拜访,说明情况,你能给我们多少酬谢呢?若不相信此事,你可以随我们去看你弟弟。”解庆宾听后怅然失色,央求二人暂缓时日,而后必有重谢。那二人将详细情况报告给李崇。李崇找来解庆宾加以审问,解庆宾认罪;又审问李盖等人,他们自认是屈打成招。几天之内,解思安也被押解到扬州。李崇命人找来那个女巫,鞭笞一百,以示警戒。李崇的精彩断案,受到百姓的一致称赞。

四、抵梁竭智 抗洪尽忠

北魏孝明帝元诩登基(516),褒赐给李崇许多宝衣好马。这时,南朝梁派遣游击将军赵祖悦偷袭占据了西硖石,并筑建外城,逼迫沿淮水居住的百姓迁徙到所筑城内。梁朝又派遣昌义之、王神念二将率水军溯淮水而上,以图规取寿春;派田道龙侵扰边城,路长平攻五门,胡兴茂攻开、霍二地。至此,扬州外围屏障全在梁军的包围攻逼之中。李崇分遣诸将与梁进行战略相持;另一方面又秘密装备二百多艘船舰,进行水战操练,严阵以待。

南梁霍州司马田休等率军攻建安。李崇派统军李神轨率兵将其击退,又命令守城将邵申贤截其退路,在濡水大败梁军,俘虏、斩杀田休的军将共三千多人。临朝听政的灵太后为此特地致信慰勉。

北魏许昌县令兼苎麻戍主陈平王,向南勾结梁朝军队,献苎麻戍归降。李崇向朝廷十多次上表,请求援军,朝廷才诏遣镇南将军崔亮援救硖石,命镇东将军萧宝夤在梁堰上游决淮水东流。朝廷担心诸将不受命赴援,便派尚书李平兼右仆射持节加以节制。李崇派李神轨率战舰一百多艘,沿淮水与李平、崔亮合攻硖石。李神轨的水军攻克赵祖悦所筑东北外城。赵祖悦无力抗拒,投降北魏。朝廷嘉奖李崇,进封他为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刺史、都督如故。

李崇为人深沉有将略,宽厚而善于统率部众。在州官任上十年,他培养了数千名壮士作为常备军,当敌寇盗贼侵扰边境时,这支常备军立即出动,所向披靡,被人们称赞为“卧彪”。敌人对他们十分害怕。

南朝梁武帝对李崇久镇淮南非常生气,屡次利用反间计。北魏宣武帝对李崇却十分信任。梁武帝无可奈何,又生一计,遥授李崇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万户郡公,封李崇诸子皆为县侯爵位,企图以此来构陷李崇。李崇将此事上表陈述给朝廷,宣武帝多次赐玺书对他加以慰勉,赏给他许多奇珍异宝,每年都有三五回。皇帝对他的恩宠无与伦比。梁武帝对魏宣武帝能如此信任重用李崇,深表叹服。很显然,没有哪个皇帝不欣赏和重用将略之才的。

宣武帝元恪在位期间,八公山顶曾有泉水涌出,寿春城内地下忽然涌出活鱼,野鸭飞入城中,与鸟鹊争巢。五月里,下了十三天的暴雨,洪水冲入城内,房屋全被淹没。李崇率领兵士避于城墙上,洪水有增无减。李崇乘船在女墙边划行,墙头离水面仅有两版之距。州府官员劝李崇放弃寿春城而退保北山,李崇说:“我受国家重恩,愧为方面大员。淮南万里之地,系于我一身。我一旦抬脚就走,百姓人心瓦解,扬州之地,恐怕就不再是我朝所有了。昔日西汉王尊慷慨报国,义感黄河,我岂能顾惜区区一身,留千载骂名。只是哀怜扬州百姓,无辜与我同死。你们赶快让百姓们乘船避难,人人自救。我要誓死守护此城。”

当时,州城中有个叫裴绚的人,暗地里接受南梁许给的豫州刺史的封号,乘洪水为虐之机,想图谋作乱,李崇领兵将其镇压。

因洪水造成灾害,李崇向朝廷请罪,并请求解除职务,以示惩责。皇帝下诏说:“夏天洪水泛滥,非人力所能阻止,怎能因此而辞官请罪。而今洪水退去,道路可通,官员、百姓又可以各安其业。你可以着手缮甲积粮,修复城池,抚慰将士百姓,务必要尽心尽力治理军政事务。”李崇再次请求解职,均被驳回。

由于梁朝淮水堤堰未被掘破泄洪,水势日增。李崇在硖石戍间编舟为桥;在北边立起十座船楼,各高三丈;十步远设置一围篱,直至两岸,蕃版组装,四箱解合,敌至举用,不战则解下。又在楼船的北边,连覆大船,沉于水下,东西都有水,以防备敌人的火攻。又在八公山的东南另筑一城,以防备洪水。为此,宣武帝封李崇为魏昌县伯,州里人把此城叫做“魏昌城”。

李崇累次上表请求解除州职务,前后共有十多次。到孝明帝元诩时,才派元志来代替他。不久,李崇出任中书监、骠骑大将军,仪同以前。又出任使持节、侍中、都督四州诸军事、定州刺史。又征拜为尚书左仆射、升迁尚书令、加侍中。

五、出师六镇 坐罪免官

孝明帝在位期间,蛮族首领阿那瑰率部侵犯北魏边塞,朝廷诏令李崇以本官兼任都督北讨诸军事,率部前往讨伐。此时,李崇虽然已经六十九岁高龄,但雄风不减当年,在宫中显阳殿向魏帝辞行时,一身戎服装饰,斗志昂扬,精干得像少壮之人。孝明帝见后大加夸赞,朝中大臣无不称善。李崇率军出边塞,攻敌达三千多里,没能追上敌人便回来了。他请求朝廷将六镇改为州建制,将兵士编为户籍,灵太后没有批准。

六镇是沿长城一线的六个军镇,自西向东为沃野、怀朔、武州、抚冥、柔玄、怀荒,是北魏为防御柔然等漠北民族而设立的,镇将和镇兵都是鲜卑族人,另有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居民以及内地因犯罪而发配北边的人等。

北魏正光五年(524),匈奴人破六韩拔陵率众起义,所在地区都起兵响应。北魏屡次出兵进行镇压,均遭失败。孝明帝召集丞相、令、仆、尚书、侍中、黄门等朝臣,在显阳殿举行紧急会议。孝明帝说:“敌寇气焰日盛,战火烧连桓、朔,祖宗陵墓所在金陵危急,寡人日夜忧惶不安,请诸爱卿陈述良策。”吏部尚书元修义认为,必须选择要员,去镇守桓、朔二地,统帅大军,捍卫皇陵。最后,孝明帝认为李崇身为国戚,德高望重,英明果断,有超凡器识,决定派他总都三军,出师六镇。于是,李崇出任本官加使持节、开府、北讨大都督;命抚军将军崔暹、镇军将军广阳王元深,都听从李崇的节制调度,又诏令李崇之子、光禄大夫李神轨代理平北将军,跟随其父北讨。

李崇率军到五原(今内蒙古五原),这时崔暹在白道以北被打败,义军合力攻击李崇。李崇与广阳王元深率部力战,累次攻破义军。他们与义军相持到冬天,李崇才引军退回平城。广阳王元深上表揭发李崇的长史祖莹诈增功级,盗没军资。李崇被牵连,坐罪免官爵,被朝廷召还。

据史书记载,李崇生性喜爱财货贿赂,肆贩聚敛。孝明帝、灵太后曾去视察宫廷库藏,跟从而去的王公嫔妃公主有一百多人,帝、后命这些随从尽量用所有力气去扛库藏的布绢,能扛多少便赏赐多少。当时扛得最多的有二百多匹,扛得最少的也有百余匹;唯有长乐公主只用两手拿着二十匹绢出来,表示其随大流而已,世人称赞她还算廉俭。李崇和章武王元融二人,因扛得太多,跌倒在地上。李崇伤了腰,元融扭了脚。当时社会上有人为此嘲讽道:“陈留、章武,伤腰折股,贪人败类,秽我明主。”

北魏朝廷多次镇压六镇起义,后来,接连派将,终不能胜。朝廷又诏令恢复李崇原先的官爵,新任为徐州大都督、节度诸军事。正巧李崇病重,只好以卫将军、安丰王元延明替他出征。让李崇改任为开府、相州刺史、侍中、将军,仪同如故。

北魏孝明帝孝昌元年(525),李崇病逝于官位上,终年七十岁。朝廷追赠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司徒公、雍州刺史,谥号为“武康”。后重赠太尉公,其余追赠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