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元璋

朱元璋(明太祖)

崛起布衣——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简介

朱元璋:明太祖,幼名重八,改名兴宗,字国瑞。属龙。性格开朗。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农民出身,幼失父母。后参加元末农民起义军,建立明朝。在位31年,病死,终年71岁。

生卒年:公元1328年~公元1398年

性格特点: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注重招贤纳士,广采众议,严格治军,完善军制,练兵育将,强调将领要识、谋、仁、勇兼备。

历史功过:灭亡元朝,统一中国;颁行法律,整顿吏治;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屡兴大狱,滥杀功臣;创建特务机构,加剧极权统治。

名家评点:明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崛起布衣,乘时应运,戡乱摧强,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朱元璋传记

出身寒微 投奔红巾

朱重八这个名字,是按照当时他们兄弟之间的排列顺序而起的。朱五四有兄 弟二人,其兄朱五一生有四子,分别起名为重一、重二、重三、重五;朱元璋身上有三 个哥哥,分别取名为重四、重六、重七,所以,他起名重八,顺理成章。朱重八后来发 达以后,曾几次更换雅名,最后选定为:名元璋,字国瑞,这个名字从此载人了史册。 为了前后一致,本传此后只称朱元璋。

朱元璋家境贫寒,从小就饱受苦难的生活,7岁就操起皮鞭给地主放牛牧羊。父母亲的美好愿望,并没有使得小元璋受到点滴实惠。然而,他的聪明才智,在小 小的年纪里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一次,在同食不果腹的小伙伴们山中放牧时,饿得 饥肠辘辘,小元璋指挥大家七手八脚地宰杀了自己放养的一头小牛,然后捡些干柴 烤起牛肉来。当大家狼吞虎咽将半生不熟的牛肉吃下肚后,才想到由此所引起的 严重后果来,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于是面面相觑,并且互相埋怨、指责起来。

小元璋 此时表现出了大丈夫的气概,胸脯-拍,很大度地说:“主意是我出的,有什么事由 我一人承担,只要大家按照我说的做就行了。”说完,便吩咐大家用沙土掩埋了小牛 的皮、骨、血迹等,并把牛尾巴扯下,牢牢地插入石缝中。回去后,对地主谎称小牛 钻进了山洞里,夹在了石头缝里边。地主明明知道有诈,却找不到充足的理由驳斥 元璋,只好不了了之。自此,小伙伴们对朱元璋既感激又佩服,小元璋自然而然地 成为了他们的“领袖”,玩起游戏来,总是被推举做“皇帝"。

至正三年(1343),朱元璋17岁那年,淮北发生了多年不遇的干旱荒年,旱灾引 起了蝗灾和瘟疫,广大农民在饥饿与瘟疫的双重折磨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过着 朝不保夕的生活,不少人家相继病死,成了绝户。朱元璋一家也难逃厄运,先是64 岁的父亲撒手人寰,紧接着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他的长兄、长侄以及母亲也离开 了人间。多年的贫寒生活,再加上亲人的离去,此时的朱元璋已经厌倦了这个昏暗 的世界,恨不得随亲人而去。然而,这个家庭已经没有人能再抚摩他的伤痛、安稳 他的心灵了。朱元璋走投无路,只好剃光了脑袋进了皇觉寺。他穿起了衲衣,做起 了小行童。整天除了扫地上香,打钟击鼓,还要为主持担水劈柴、烧饭洗衣,几乎无所不做。

低眉弯腰,劳苦疲乏,还要受师父的责骂、师兄的刁难。他开始羡慕大墙 外面的生活,特别是怀念与少年伙伴们一起放牛、一起割草那些无拘无束的日子。 但是,为了生存下去,为了混口饭吃,朱元璋只得忍气吞声。

由于旱情严重,地里的植物颗粒无收,靠收租来度日的皇觉寺终于维持不下去 了。人寺才50天,经文没念上-卷,各种杂活倒做了不少的小沙弥朱元璋,被主持 打发去“云游”,实际上就是流浪各地,向大户人家“化缘”,求乞度日。这样一去就 是三年。

朱元璋几年来的流浪生活,尝尽了人间的辛酸,也看到了各地百姓同样的困 苦。到处是衣服褴褛,到处是如土的面色,到处是成群结队的逃难人群。百姓们已 不再对腐败的朝廷、官府抱有任何希望,他们只有把满腹的希望寄于神灵、菩萨的 保佑。他发现,一路上,除了各大小寺院里虔诚的信男信女之外,百姓们普遍信仰 白莲教,并大有积蓄力量、蠢蠢欲动之势。

三年后,朱元璋又回到了皇觉寺。“云游"中,他目睹国事日非,预感到天下大 乱的时候就要到了,即立志勤学,广交朋友,以待时而动。他在这里学习了三教九 流的许多知识,诵经,打坐,做布施,做道场,外加清除,上香,劈柴,担水,读书,识 字。一晃,又过了较为平静的四年时间。

这时的中国,正处于元朝末年社会矛盾空前激化的年代。不堪忍受元朝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的农民们终于在元至正十一年(1351)勇敢地行动起来 了。白莲教主韩山童乘机聚集数千人,斩白马乌牛,祭告天地,揭竿起义。因起义 军头裹红巾,身穿红衣,打着红旗,被称为“红巾军”。

接着,彭莹玉、徐寿辉在湖北 组织起义,土豪方国珍、盐贩张士诚也先后在浙江和苏北起兵反元。与此同时,郭 子兴在濠州起兵响应,袭杀州官,占领了濠州城。至此,农民起义的烈火迅速燃烧 在大江南北。

虽然身居静门,内心却早已不安分的朱元璋,听到不断传来的农民起义的消 息,已是热血沸腾。面对所生活的黑暗社会,他早就有了投奔“红巾军"的念头,只 是对“红巾军"内部不甚了解,再加上元军追杀得太紧,怕他们成不了气候,而犹豫 不决,持观望态度。正在这时,已在郭子兴的军队里当上了小头目的儿时的穷伙伴 汤和,给朱元璋捎来了一封信,邀请他前去投军。此时他仍举棋不定。同屋的师兄 偷偷告诉他:汤和来信邀他参军一事已被人知道了, 就要去报官领赏。被逼上绝路: 的朱元璋,终于看清了自己所面临着的危险形势。丢掉幻想,告别了朋友,连夜向 濠州城急急奔去。

广交豪杰 不断壮大

至正十二年( 1352)闰三月初一,天刚蒙蒙亮,朱元璋就来到了濠州城下,被守城卫兵绑去见了郭子兴。当这个时年25岁、身强力壮、气度不凡的精壮汉子站到 面前,立即把郭子兴吸引住了。子兴便留他做了帐下亲兵。朱元璋不负子兴的重 望,更加苦练武艺,听从指挥;并且处事沉稳,计虑周详,仗打得漂亮,且能独当一 面,是个难得的人才。由此,郭子兴就把他当作知己,时常把他叫到内宅议事,宠信 有加。

此时,郭子兴身边有个养女,她是郭子兴的刎颈之交的老友马公的独生女。马 公夫妇死后,所留下的小女就由郭氏夫妇收养。马姑娘勤劳贤惠,深得郭氏夫妇的 喜爱,二人也把她视为己出。此时,马姑娘已是待嫁的年龄,郭氏夫妇决心把她嫁 给一个有出息的人物,以了却自己及死去的老友的心事。朱元璋的到来,使郭子兴 心地开朗,并同时得到了郭夫人的喜爱,又征得了马姑娘的同意,就择日给他们成 了亲。

这位马姑娘出生于至顺三年( 1332)七月十八日,此时刚满21岁,比朱元璋小 4岁。她脸上有几颗麻子,说不上十分漂亮,却聪明、端庄、秀气,颇有大家闺秀的 风度。自从与朱元璋结婚,夫妻感情一直很好,对朱元璋的事业也很有帮助,后来 成为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后妃。

出身低微的朱元璋,投军时间不长,能与大帅的养女结亲,自然是身价百倍。 人们对他不得不刮目相看,官兵们也不直呼其名了, 而尊称他为朱公子。但朱元璋的好运,却惹恼了郭子兴的二位公子。这郭氏二兄弟,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对突然 出现的朱元璋,眼见着地位一天比一天高,如今又做了郭家的乘龙快婿,与自己称 兄道弟,感到心里很不舒畅。于是,兄弟两个三天两头到父亲郭子兴面前搬弄是 非,说朱元璋的坏话,说他讨你的好,听从你的指挥,实际上是有一天要夺你的兵 权,等等。起初,郭子兴对此并不以为然,还叱责他们胡说八道。久而久之,不免对 朱元璋也起了疑心。

终于,有一天,郭子兴把朱元璋关进了禁闭室。郭氏二兄弟兄 阴谋得逞,又商量着如何将朱元璋置于死地,这时,他们的阴谋首先被马姑娘察觉, 并告知了郭夫人。郭夫人一听,大怒,立即找来郭子兴和两个公子,把他们骂了个 狗血喷头,逼着他们说出实情。两个公子眼看隐不下去,就把他们的所作所为一五 一十地道了出来,并认了错。郭子兴听了,非常惭愧,感到非常对不起朱元璋。从 此后,郭氏一家对朱元璋更加厚待,朱元璋也通过这件事品尝到了做人的艰难,自 己逐渐成熟起来。

不久,队伍里又发生了内讧事件。当初,郭子兴与孙德崖、俞某、鲁某、潘某一 起举事,倒也能协同作战,相安无事。当取得胜利后,在立名号、排坐次的问题上, 却各不相让,相互猜疑。当时,元帅郭子兴与歃血为盟的副帅孙德崖因战事不和而 发生了冲突。孙遂设下圈套,将郭子兴骗到家中,想秘密处死他,自立为帅。朱元璋出征归来闻讯后,即带领亲兵追到孙家,拔剑而指:“敌人逼近城下,副帅不去杀 敌,却要谋杀主帅,这是什么道理?”遂指挥兵士砍断锁链,救出郭子兴。有此救命 之恩,郭子兴对朱元璋更加宠爱和厚待了。

通过这个事件,朱元璋对时局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他们五人(包括郭子兴在 内) ,都不是能成大事的人。为了自己的地位、排名,他们互不服气,互不支持,内耗 太多。长此下去,不是自己把自己打败,就是被元军消灭掉。要想成就一 番大事 业、还是靠自己。但目前自己手下无兵,如何能树立起自己的威望呢?于是,朱元 璋就说服了郭子兴,让他批准自己回家乡招兵。1353年春天,朱元璋回到了久违 了的故乡钟离,十几天的功夫,就拉起了一支700多人的队伍。郭子兴喜出望外, 当即升任元璋为镇抚,并把这700人的精壮部队交给他率领。这是朱元璋独自带 领的第一支队伍。

朱元璋手握兵权,再也不愿呆在多事的濠州,他决心独自打下一片天地。经郭 子兴的允许,至正十四年(1354)正月初一,朱元璋带领着精心挑选出来的24名士 兵,离开濠州,向南奔向定远。这些精兵强将是他从700名士兵中挑选出来的,其 余的全部留给了郭子兴。这24人是:徐达、汤和、吴良、吴祯、花云、陈德、顾时、费 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 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他们都曾经是受尽苦难的穷苦庄稼汉,但此次南 行,便成了与朱元璋一起打江山的亲信、骨干和时代的风云人物。后来,他们3人 封公、21人封侯(其中,耿再成和花云在开国前战死,公与侯为追封),全部都成了 有明一代名垂青史的开国功臣。

南下定远后,第一仗是智取驴牌寨,收编了这支3000多人地下武装,使自己拥 有了一支名副其实的武装部队。

这时,定远县同其他混乱地区一样,兵匪如蝗,军寨林立。有的是游兵团聚,有 的是财主结寨自保。收降这些散兵游勇,是壮大势力的途径。朱元璋看准了这一 点,凭着自己手中的3000人马,说降了盘踞豁鼻山的秦把头,得部众800人。又乘 胜夜袭拥兵数万余众的元朝义兵元帅缪大亨。险居横涧山的缪大亨,睡梦中慌忙 迎战,因摸不清对方的虚实,士兵伤亡惨重。看到如此形势,他只好率领所剩下的 2万多人投降,归顺朱元璋。收编了缪大亨的人马后,队伍迅速扩大,朱元璋威名 大震,四方归附。

就在朱元璋将要离开横涧山去他处征战时,接到邻近的冯国用、冯国胜兄弟的 邀请。元璋欣然应邀前往。这冯氏二兄弟,是两个20岁上” 下的青年。他们靠着祖 上留下的一些产业,专好习弄刀箭,攻读兵书,钻研攻防计略,结交天下豪杰,成为 远近闻名的文武全才。元末,群雄并起,他们也拉起了队伍,结寨于妙山。当得知 元璋智取驴牌寨,义说秦把头,夜袭缪大亨,队伍作战勇敢,纪律严明,人心所向,心 里很是佩服,便有投靠之意。朱元璋见冯家兄弟举止得体,温文尔雅,知道是读书 之人,心里非常高兴,便向他们请教取天下的大计。国用回答:“书生有六字相告。” 元璋急忙请教,国用说:“‘有德昌,有势强。’建康(今南京)虎踞龙蟠,帝王之都,拔 而取之以为根本,成有势之强。

然后命将出师,倡仁义,收人心,不贪子女玉帛,则 为有德之昌。而后天下可定。”听到这番议论,有茅塞顿开之感。自打从军以来,朱元璋接触的都是些无知识的小农,还没有听见过这样清晰明白、高瞻远瞩的谈话, 他第一 次感到读书人的高明。于是,就将冯氏兄弟留在了身边,作为他的幕中参 谋,为他出谋划策。向建康即集庆路发展,成为他追求的目标。眼下第-步,是兵 发滁州。

朱元璋在定远的一举一动 ,还被另外一个读书人密切注视着,他就是与朱元璋 的帝位关系密切的李善长。

李善长,原名元之,祖籍安徽歙县,生于延祐元年 (1314),比元璋大14岁。少时曾在家闭门苦读。他喜欢文案书牍、兵家法家著作, 善于推测人们的心理活动,预见某些事物的发展与结局。因不满元朝的腐朽,而弃 文经商,遂成了定远一带有名的大财主。但他仍然密切注视着形势的变化,等待着 大显身手的时机。对韩山童、郭子兴等,他都感到不能成大器,而不轻易出头。眼 下,朱元璋的出现,使他看到了希望,仿佛看到了“真龙天子”的幻影。冯氏兄弟的 主动投靠,使他下定了决心。他当机立断,把家稍做安排,就急急忙忙去追赶朱元 璋的队伍。

至正十四年(1354)七月,42岁的李善长在去滁州的途中求见朱元璋,元璋大 喜,立即请李善长上座叙谈。二人越谈越投机,善长特别生动详细地叙述了出身微 贱的汉高祖刘邦取天下的故事,使元璋听得人了迷。你问我答,整整谈了一天,晚 饭后,秉烛对座,谈兴更浓,不知不觉中,又迎来了第二天的朝霞。善长特别指出:“主公祖居沛县,正同汉高祖同乡,山川王气,正应在主公身上。”元璋强作镇静,缓 声说道:“照先生看,这四方战乱什么时候可结束?”善长略作沉吟,回答道:“汉高 祖虽然出身布衣百姓,然而豁然大度,知人善任,不贪图眼前的富贵享乐,不烧杀抢 掠,五年就成就了帝业。今日的时局,与秦末有些相似。只要主公效仿汉高祖,天 下很快就会平定的。”

李善长的一席长谈,不但鼓起了朱元璋的雄心,而且对他今后 的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他看来,李善长的到来,就是萧何转世,是来帮助他 成就大业的。于是,当即任命李善长做记室(秘书官),一切机密谋议都认真听取他 的意见和建议。

文人儒士的韬略,更坚定了朱元璋夺取天下的雄心壮志,也加快了他横扫群 雄、统一天下的步伐。

此时,元军围攻在六合的另一支反元武装。六合守将派人到滁州求援。郭子 兴同六合守将有过节,不肯派兵前往。朱元璋深知六合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性,若 六合被攻破,必危及滁州,于是,便苦口婆心地向郭子兴申明利害关系,终于使子兴 同意派兵。当时攻六合的元军号称百万,无人敢与之迎战。

朱元璋奋勇当先,点齐 兵马直指六合。朱元璋设伏打退了一股元军之后,故意将夺得的马匹还给元军。 元军以后遇到了红巾军主力,遂引兵撤离。朱元璋勇救六合,计驱元兵,其胆识、智 谋令诸将折服,同时也显示出了他的杰出的军事才能。

至正十五年(1355)春,朱元璋率军攻下和州(今安徽和县)后,郭子兴任命他, 为总兵官,统率和州诸将的兵马。当时和州的诸将成分复杂,多为郭子兴的部下,纪律松弛,为所欲为,很不得人心。朱元璋上任后,并未被他们所看重,每次议事, 争抢上席,而把最末的一个座位留给他。朱元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

不久,他创议 修建城池,规定每人负责一段,限定三天完工。届时只有朱元璋负责的一段修完。 于是,他拿出郭子兴的金牌,厉声说:“我这个总兵官是郭元帅任命的,大家理应服 从。修建城池已有约在先,大家不能按时完工,万一敌人来犯,我们怎么对付?此 事既往不咎,今后再有违抗命令者,一律军法严惩!”众将从此听命于朱元璋,再也 没有违纪现象发生。

同年三月,郭子兴这位起义领袖故去了。此时,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被拥立为 小明王,国号宋。小明王任命朱元璋为左副元帅。不久,其两副帅又先后战死,朱 元璋遂被升任为大元帅。至此,他的岳丈郭子兴所创建的起义军旧部全部归为朱 元璋指挥了。

朱元璋成了一军之主后,越来越感到自己所掌管的地盘狭小,兵马太少,难以 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必须打过长江去,才能求得进一步的发展。于是,他特别注 意瓦解敌人,壮大自己;同时,又采取措施,鼓舞士气,使他们勇猛作战,一往无前。 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亲统水陆大军,进攻集庆(今南京),三天内,攻破 城外的陈兆先军营,陈部36000人投降。朱元璋看到这支投降的军队顾虑重重,恐 惧万分,心神不定,就从中挑选出500名勇士当自己的亲军,让他们在夜里当自己的守卫,而自己平时的卫士一个不留,全部打发走。朱元璋独自脱下战甲,酣然人 梦,-觉到天亮。3万多降兵知道了这件事,大为感动,便赤胆忠心地为朱元璋效 力,心甘情愿地跟随朱元璋打天下。

三月十日,朱元璋攻下了集庆。第二天,朱元璋带领徐达等巡视全城,看到它 的雄伟、它的富庶和繁华,恍惚如在梦中,那种激动与兴奋简直无法按捺,遂对徐达 等人说:“金陵枕山带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块宝地,难怪古人称之为长江天堑。况 且仓廪实,人民足,今天终为我有。再加上诸位同心协力相助,还有什么样的功业 不能建立!"徐达附和道:“元帅建功立业决非偶然。今天能够得到它,实在是上天 所授!"听到这话,元璋更是喜欢。

于是,改集庆为应天府。设置大元帅府,朱元璋自任大元帅。从此,朱元璋有 了一个为将来打天下而积蓄力量的可以立足的基地。

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经过了几年的努力,拥有集庆路、太平路、镇江路、 广德路等江南地盘、十几万军队,成为江南很有势力的割据政权。此时,他的上游 有义军徐寿辉,下游有张士诚,今天的浙江宁波、临海沿海一带有方国珍,其他江南 地区仍为元朝所占有。江北则有韩林儿的大部队牵制着元朝主力,做了南方农民 军的屏障,使他们得以任意地蚕食元属领地,并在彼此之间展开厮杀与拼搏。此时 的朱元璋,已不是早先的小和尚了,已成长为一名驰骋疆场的将帅、一个称雄一方 的霸主。

运筹帷幄 登基称帝

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后,如何发展今后的事业,是摆在朱元璋面前的首要问题。

至正十七年( 1357)在攻占了徽州后,朱元璋亲自到了石门山拜访老儒朱升,请教夺 取天下的计策。朱升高瞻远瞩地送给他三句话:“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就是 说,要扩充兵力,巩固后方;发展生产,储备粮食;不图虚名,暂不称王。朱元璋认为 老儒的话很有道理,即提出了一个在两淮、江南地区“积粮训兵,待时而动”的行动 计划。

“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按照老儒朱升的提示, 朱元璋首先抓紧军队建设, 提高军队的作战本领,尤其重视军事纪律的训练和整顿,强调“惠受加于民,法度行 于军”。同时,朱元璋大抓农业生产。他设置营田司,任命营田使,负责兴修水利。 并且还抽出-部分将士,在战事之余开荒屯田;推行民兵制度,组织农村丁壮,一面 练武,一面耕种。这样一来,所生产的粮食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支援贫苦的百姓, 改变了军队历来吃粮靠百姓的习惯,深受农民的欢迎。

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朱元璋还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刘基、叶琛、宋濂、章溢 四大名士被应聘至应天,朱元璋称他们为“四先生”,特筑礼贤馆,给他们居住。 此外,朱元璋为了避免树大招风、较早暴露自己,以防止在自己力量脆弱的时 候被吃掉,他在形式上一直对小明王保持臣属关系,用的还是宋政权的龙凤年号, 打的还是红巾军的红色战旗,连斗争的口号也不改变。

直到朱元璋改称吴王后,发 布文告,第一句话仍是“皇帝圣旨,吴王今旨”,表示自己仍是小明王的臣属。朱元 璋经过如此数年卧薪尝胆,积蓄力量,开拓疆土,其所辖的根据地终于巩固地建立 起来了,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拔地崛起一支 足以与元军相匹敌的强大军事力量。 随着朱元璋势力的一天比一.天强大起来,原先的盟友,为了争得利益,也逐渐 变成了对头,变成了朱元璋改朝换代的强大阻力。于是,朱元璋在同元军进行殊死 搏斗的同时,不得不对盘踞在周围的敌对势力进行清除。四周的陈友谅、张士诚、 方国珍、陈友定部,以陈友谅部的势力最大,他也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后所遇到的第 -个劲敌。

至正二十年( 1360)五月,陈友谅以派人祝贺胜利的名义去江州(今九江)杀死 徐寿辉。他估计应天指日可下,野心勃发,就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草草即了皇帝. 位,改国号为汉。随后盛食厉兵,约张士诚夹攻朱元璋。

陈友谅当时的势力相当强大,光战舰就有百余艘,且兵众士广,杀气腾腾。驻 守应天城中的朱元璋的文官武将,风闻陈友谅部已顺江而下,旌旗指向应天,都吓 得惊慌失措。一时间,众将领议论纷纷,有的主张投降,有的主张放弃应天,也有的 主张抵抗,各执一词,乱成一团。唯有谋臣刘基成竹在胸,静坐不语。

朱元璋问计 刘基,刘基答道:“张士诚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只满足于割据一方,没有什么可怕的。陈友谅占据上流,拥有精兵利舰,来势凶猛,是一支不可小视的队伍,我们必须 集中力量打败他们。这样,张士诚便不敢出兵,应天城就没有什么忧患了。我们再 北向中原,必定可成王业。”

朱元璋又问他:“如何打败陈友谅呢?”刘基说:“陈友谅 自恃人多势众、装备精良,骄傲轻敌。诱敌深人,用伏兵截击,定能取胜。”朱元璋觉 得刘基的分析非常深刻,人木三分,便采纳了他的意见,遂决定伏兵智取陈友谅。 如何诱使陈友谅迅速东下、进人伏击圈?使朱元璋颇费思量。

突然,他想起了 一个人,这就是他早年攻打集庆时招降的元水军元帅康茂才。康本是陈友谅的好 友,但归顺朱元璋后,深得器重和宠信。他早有报答朱元璋之意,只是没有机会。 此时,朱元璋将他找来,如此这般地告知了他这次行动的计划,他非常痛快地接受 了任务,遵照朱元璋的指令,康茂才派一个亲信将其亲笔信秘密送给“老友”陈友 谅,约陈及早来攻应天,由他作内应,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应天城。陈友谅见信后, 大喜,忙问来人:“康将军现驻在何处?”来人答称在龙江(应天附近)。陈友谅深信 不疑,迫不及待地率主力直奔龙江,没有见到康茂才的踪影,方知受骗中计,急令舟 师转移。

此时为时已晚,朱元璋的伏兵早把陈友谅部团团围住,插翅难逃。只见朱 元璋站在高高的卢龙山上擂鼓助战,顿时杀声四起,水陆并进,把陈友谅苦心经营 的精锐部队打得丟盔弃甲,死伤无数,落荒而逃。

张士诚见状,果然未敢轻举妄动。 接着,朱元璋又挥师攻下安徽,收复江西等许多州县,扩大、巩固了胜利成果。 三年后,陈友谅倾其全力,统兵60万包围洪都(今南昌) ,以报龙江之仇。朱元 璋亲率20万大军救援洪都,逼陈友谅退至鄱阳湖。陈军几百艘战舰用铁索联结起 来,有十几里长,在兵力,上占了显著优势。朱元璋利用敌舰高大、联舟布阵所带来 的行驶不灵活的弱点,就决定采取火攻的战术。他派出敢死队,用轻舟装满火药和 芦苇,乘机点火,借着风势,冲人敌舰阵。霎那间,火借风势,风助火势,火焰冲天, 湖水皆赤。陈部官兵围困在转移不得的战舰上,冲不上,逃不走,只能眼睁睁地看 着被大火吞没。眼看这场战斗是无法再继续打下去了,陈友谅只好带兵突围。他 刚冲出湖口,不料又遇伏兵拦截,陈友谅被一支飞箭射穿了头颅,而一命归天。 消灭了势力最强、野心最大的陈友谅后,朱元璋又挥师东进,征旗直指雄据东 方的自称“吴王”的张土诚。

张士诚本是个盐贩子,其手下也多是一些盐贩子、盐丁、中小地主和部分贫苦 农民。他们由于不堪忍受元朝统治者的压迫凌辱,而趁元末大乱时聚众起兵,作战 也十分勇敢。但其领导集团却非常腐败,自称“吴王”的张士诚,胸无大志,只图保 住一块地盘尽情地享乐。他终日不理政事,与一批地主文人谈古论今,舞文弄墨。. 其属下的将军大臣也争相修花园,玩古董,养戏班子,整日寻欢作乐,甚至打仗时还 带着舞女作伴解闷,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对于张士诚,朱元璋不是急于一下子将他消灭掉,而是分三个阶段对其围攻: 首先,攻苏北和淮河下游地区;然后,取湖州、杭州;最后,南北夹击,攻破平江。 朱元璋在围攻张士诚的同时,派大将廖永安去滁州假意迎接小明王至应天,从 瓜州(今江苏六合东南)渡江时,廖乘机把船弄翻,使小明王溺死江中。这样,又为 以后的登基,扫清了一个绊脚石。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制服了浙江的方国珍,平定了福建的陈友定,又乘胜南进 攻克了广东、广西。在实现了整个南部中国除四川、云南外的统一后,不失时机地 调集精锐部队实施北伐,同元朝政权展开了最后的大决战。

元朝政权虽然依靠地主武装,于至正十九年(1359)攻陷了宋政权都城汴梁 (今开封) ,后又拔掉了宋最后一个据点安丰(今安徽) ,把北方红巾军也镇压下去。 但它的统治基础,也在各支起义军,特别是北方红巾军的沉重打击下趋于瓦解。此 时,它仅仅依靠几支地主武装支撑残局,且内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已是摇摇欲 坠不堪一击了。

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北伐,大军出发 前,他亲自制定了一个周密的作战计划:“先取山东,撤除大部的屏障;再回师河南, 剪掉它的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它的门槛。如此一来,天下形势为我所掌握,然后进 兵大都,元朝势孤援绝,可不战而胜。”

北伐战争按照朱元璋的计划顺利实施了。当年十一月,徐达就率军推进到山 东,平定了山东全境;继而兵分两路,又胜利进军河南,所向披靡,元朝将领纷纷归 附。至第二年三四月间,北伐军包围元大都的战略已告完成。

元朝最后的一个皇帝一 元顺帝眼看援军无望, 孤城难守, 慌忙带后妃、太子 北逃。八月,徐达率领大军攻进大都,统治近百年的元朝政权宣告被推翻。明朝呼 之即出。

虽然朱元璋从骨子里就想登基做皇帝,但却不好自己提出来,好在有一批贴心 的下属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

早在七月间,在朱元璋兴致勃勃地与熊鼎等文臣研究庆典雅乐时,李善长便率 群臣上表,劝元璋即皇帝位。朱元璋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一统之势未成,四方之途 尚便" ,而没有采纳。到了十二月,在战场上南北大局已定时,李善长又率文武百官 奉表劝进。朱元璋自谦说:自己“功德浅薄,自愧弗如,还不足以当此造福万民的皇 帝重任”,而再一次推辞不就。第二天,李善长再率百官恳请,说道:“殿下谦让之 德,已经著于四方,感于神明。愿为生民百姓的利益着想,答应群臣的要求。”朱元 璋终于同意登基做皇帝了。

布衣皇帝 强权政治

朱元璋梦寐以求、文臣武将们翘首以待的好日子就要到来了。经过多日的准. 备,至正二十八年( 1368)正月,在北伐胜利攻克山东的凯歌声中,40岁的朱元璋在 文武百官的欢呼声中于应天城中的奉天殿内正式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大明,年号为 洪武,应天为南京。同时,册封马氏为皇后,长子朱标为太子;任命李善长、徐达为 左右丞相,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至此,一个出身农家、横笛牛背的牧童,经过 奋斗,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继刘邦之后的又一位出身布衣的开国君主。

凡事冷静,是朱元璋成功的一大秘诀。越是打了胜仗,越是办事顺利,他的头 脑就越清醒,就越是能从中捕捉到可能发生的隐忧隐患。现在衮冕登极,实现了多 年的愿望,他自然处在极度的兴奋当中,不过他很快就从激动的情绪中平静下来。 即位第二天,他就告诉身边侍臣,说:“你们知道,创业之初是怎样的困难,而不知道 守成会更加困难。”第三天,在奉天殿内外大宴群臣时,他又专门讲了保持忧患意识 的重要性,说:“处天下者,当以天下为忧;处一国者,当以一国为忧;处一家者,当以 一家为忧。身担天下国家之重,不可顷刻忘却警畏。”

朱元璋登基以后,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批阅奏章,接见大臣,一直忙到深夜。他 兢兢业业,一一心想着如何巩固统治,使大明的江山、朱家王朝得以万世长存。

元末明初,经过近20年的战争,人们转徙流离,或死于饥荒,或亡于战火。到 处都是灌莽弥望、一片荒凉的景象。同时,元政权垮台后,蒙古贵族虽退居漠北,但 仍然保存有-定的势力,其“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也;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也”, 随时准备卷土重来,严重威胁着明朝边疆的安全。在明王朝内部,伴随着新政权的 确立,统治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矛盾与日俱增。这一切,都危及着新王朝的统治。面对严酷的现实,他决心在幅员广阔的大明帝国建立起-套权力高度集中、运转自 如犹臂使指的统治政权。于是,他首先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改革旧制,以建立高度 发展的中央集权制。

洪武初年的官僚机构,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元朝的建置。在实践中,朱元璋逐渐 感到,现行的政治体制潜伏着十分严重的危机,特别是中书省。中书省总管天下政 事,掌管中书省的丞相统率百官,对政务有专决能力,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掌握 着行政大权,容易造成大权旁落,酿成军权与相权的对立。

地方政权机构也沿袭元制,即设行中书省。元代行中书省统管一省军政、民 政、财政大权,便形成了枝强干弱、地方跋扈的局面。实际上,一个行中书省就是一 个独立王国。朱元璋曾做过小明王的行中书省丞相。想当初,他表面拥戴小明王, 实则不把小明王放在眼里。所以,他对元代设置行中书省的弊端看得最深刻了。

看到了官僚机构设置的弊端,朱元璋就着手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为了缩小 矛盾,他首先对地方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他决计把地方政权控制在中央,只许地 方奉令唯谨。于是,朱元璋把行中书省改为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布政 司和行中书省的性质有着根本的不同:行中书省是中书省的分出机构,布政司则是 皇室的派出机构。前者是中央分权于地方,后者是地方集权于中央。布政使是中 央派住地方的使臣,负责宣传、执行朝廷的政令,秉承朝廷的意旨。同时,地方还设 置了掌管军事的都指挥使司和管理司法的提刑按察使司。这三个机构合称“三 司”,彼此互不统辖,既各自独立,又相互牵制,都直接听命于朝廷的指挥,达到了朝 廷收回大权的目的。

实现了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改革之后,朱元璋又开始集中精力对中央政府机构, 首先是总揽天下政事的中书省的改革。本来中书省在中央各机构中位置都重要, 其行政长官左、右丞相又负有统率百官之责,这样君权与相权、皇帝与丞相之间的 矛盾最容易激化。明初的第一任丞相李善长、徐达,因与朱元璋共同打得江山,又 遇事必请示朱元璋,得到朱元璋的首肯后才执行,他们之间相处得倒也相安无事。

但是,相位传至胡惟庸时就不同了,1373年,定远人胡惟庸被晋升为中书省丞相。

他因是朱元璋建国的第一号功臣李善长的女婿,深得朱氏的宠信,于是在朝中结党 营私,组成一个淮人官僚集团,且大权独揽,独断专行,对官员升降、生杀之事,他都. 自作主张,不向朱元璋请示。刘基曾对朱元璋说过:“胡惟庸是一头难驯的小犊,将 来会愤辕而破犁。”而极力让朱元璋罢免胡惟庸。但是,朱元璋念及李善长的友谊, 又从内心里宠爱胡惟庸,就没有采纳刘基的意见。这样一来,胡惟庸更是有恃无 恐,变本加厉地网罗自己的党羽,组织自己的小团体,肆无忌惮地排斥异己,妄图与 朱元璋分庭抗礼,称霸天下,终于引起了朱元璋的警觉。洪武十三年(1380),有 人 告发胡惟庸阴谋叛乱,朱元璋毫不留情地对他进行抄家灭族,并乘机下令废除中书 省,声称今后永不再设丞相一职,大臣中如有奏请再立者,处以重刑。同时,提高 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各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奉行皇帝的命令。

六部分任而无总揽之权,政务由皇帝亲裁。此时,朱元璋实际上在 兼行宰相的职权,封建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峰,他成了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君主之 朱元璋在继废中书、罢丞相之后,对中央监察、审判机构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调整。

中央的监察机关明初为御使台,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把它改为都察院, 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其职权是:纠察百官,辨明冤枉,凡有大臣奸邪、小人构党, 擅作威福,扰乱朝政,或贪污舞弊、变乱祖制的,都要随时检举弹劾。这实际上是些 “天子耳目风纪之司”,起着为皇帝搏击异已的鹰犬作用。

朱元璋即位时,中央军事机关为大都督府,统领全国所有的卫所军队。他认为 大都督府的权力太大,在废除中书省时就把它一分为五,设立左、右、中、前、后五军. 都督府,分别统领所辖的卫所军队。并规定,都督府只管军籍和军政,而由兵部掌 握军令颁发和军官铨先之权。若遇战事,调遣军队和任命将帅将由皇帝决定。只 有在皇帝做出决定之后,兵部发出调兵命令,都督府长官才可奉命出为将帅,带领 所调集的军队出征。一旦战事结束,将帅即要交还帅印。这样一来,军权也集中到 了皇帝手里。

经过一番改革和经营,朱元璋把全国军政大权都集中到了中央,最后统归皇帝 一人掌握。他认为这套严密的统治制度,是确保朱家王朝“万世一统"的最好制度, 特地编订一部《皇明祖训》,要求他的子孙后代必须世代遵守,不可妄加改变。 这样一来,朱元璋的皇权确实强化了,但皇帝的政务也随之繁重起来了。过 去,政务有丞相协助,现在,朱元璋一人独揽大权,事无巨细,一切事情都要他亲自 处理。当时,国事待兴,政务十分纷繁,长此下去,或者要误大事,或者要把皇帝的 身体累垮。朱元璋便在洪武十五年( 1382)设置了华盖殿、文华殿、武英殿、文渊殿、 东阁等殿阁大学士,以帮助朱元璋阅读奏章,处理起草文书,襄助侍从,以备顾问, 无丞相之名,实干丞相之事。昔日的忙乱现象逐渐得了改观,工作效率也增加了不 少。

设锦衣卫 无孔不人

还是在大明王朝建立的前夕,朱元璋就将文武百官请到自己身边,给大家出了 个题目:元朝为什么会土崩瓦解?不久将诞生的新王朝的当务之急是什么?让大 家各抒己见。刘基首先进言:“宋元以来,宽纵日久,当使纪纲整肃然后才能实施新 政。”朱元璋一边洗耳恭听,一边陷人思索:想当初元朝统一海内,政治不可谓不清 明,只是到了后来,贵戚专权,奸邪得宠,内外勾结,使法度松弛,纪纲日坏,造成国 家土崩瓦解。现在是大明创业之初,要改变这种状况,恢复建立封建秩序,必须制定严格的法律。 根据朱元璋的命令,李善长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就开始了从事法律的制订 工作。

对各级官吏的职权任务以及应当遵守的事项,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官吏 的违法乱纪行为,也制定出了具体的惩处办法。洪武三十年( 1397) ,经朱元璋的授 权,终于正式颁布了几经修改、已趋完善的《大明历》。该历法十分具体,执行起来 非常方便,尤其是对官吏贪污,处罚得特别重,这也反映出执政之初的朱元璋仍然 保留着质朴的农民习气,对贪官污吏尤其深恶痛绝。法律规定:凡犯有贪赃罪的官 吏一经查证属实,一律发配到北方荒漠地区充军;官吏贪污获赃白银60两以上者, 处以枭首示众、剥皮实草之刑。

后来,朱元璋根据《大明历》的施行情况,又差人编出了《大诰》,共汇编了案例 一万多件,要求每户都持有一册,经常翻阅,起到警示作用。朱元璋在《序言》中写 道:“将残害百姓的事例昭示天下,各级官吏敢有不务公而务私、贪赃酷民的,务必 追究到底,严加惩处。”

朱元璋对自己主持制定的法律非常满意,除要求各级严格施 行外,还要求自己的家人和大臣带头执行,若有违犯,执法即相当严厉,这在中国古 代封建帝王中是很少有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在这里仅略举一二:他的女婿、驸马 都尉欧阳伦,因违犯法律贩运私盐,且不听小吏的劝阻,朱元璋知道后,立即下令赐 死欧阳伦,并发了通敕令,表扬了那位劝阻的小吏;他的义子、亲侄朱文正,因违法 乱纪,朱元璋就撤了他的官职;开国功臣汤和的姑父,自以为有强硬的靠山,就隐瞒 土地数量,不纳税粮,朱元璋也依法将他处死。

为了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同贪赃枉法者的斗争十分坚决,顶住了一切 压力,毫不手软。他除了注意平时依法严查以外,还集中力量处理了几个权力大、 根子深影响坏的贪污案件,一查到底,严查严办,不给他们留有任何幻想,得到了 全国百姓的广泛赞同。

洪武十八年( 1385),御史徐敏、丁举廷告发北京承宣布政使 司、提刑按察使司的官吏李或、赵全德等人,伙同户部次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人 贪污舞弊,吞盗官粮。朱元璋听说这件事后,十分愤怒,当即命令司法部门依法严 加追查。查到后来,进展缓慢,司法部门也感到很棘手,因为这个案件一直牵连到. 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志得等高级官员和许 多布政使司的官员。在追查他们内外勾结,狼狈为奸,盗窃国库的金银财宝,盗卖 官仓里的粮食时,又发现他们还贪污了大量的没有入库的税粮和渔盐等项税款,其 数量之大,令人震惊,案件查清后,看到如此大案要案,且牵扯到的要犯职位之高、 人数之广,司法部门不敢依法执行,只好请示朱元璋。

朱元璋当即下令将赵瑁、王 惠迪等人弃市,郭桓及六部侍郎以下的官员也统统处死。一时间,与各布政使司有 牵连的大小官吏几万人也都被逮捕人狱,严加治罪。各地卷入这个案件的官吏、富 豪被抄家、处死者不计其数。-.段时间里,彻底打击了贪赃枉法者的气焰,此类案 件的发生数量急剧下降,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为了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控制,及早发现有不忠于自己的地方,朱元璋一贯采取彼此提防、加强监视的措施,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早在战争时期,元璋曾以多 收义子做耳目,达到监视的目的;建国前后,已开始使用太监做眼。后来,朱元璋设 立了负责保卫和侦缉的两个特务系统一个系统叫检校,一个系统叫锦衣卫。检校 “专主察听。

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重要的头目有高 见贤、夏煜、杨宪、凌说等人。元璋把这几个人比作自己养的几条恶狗,使人见人 怕。他们都以“伺察搏击”即访人的阴私、打小报告以博取主子的欢心,同时也把自 己搞得声名狼藉,后来,连朱元璋也容不下他们了,把他们统统处决。锦衣卫的前 身是拱卫司和亲军都尉府,正式建立于洪武十五年(1382),是皇帝的仪仗和贴身的 警卫部队,它还专门设立有刑讯机构镇抚司,朱元璋亲自过问的案子都交镇抚司刑 讯办理。这样一来,锦衣卫从缉察逮捕到刑讯一应俱全,就构成了严密的特务系 统。

这些特务几乎是无孔不人,不管是文官武将的所作所为,都逃不过他们的鹰眼 犬鼻。对京城武将的监视之细微,涉及到了他们的家庭琐事。大将华高、胡大海之 妻礼佛敬僧,与外籍僧人有来往,向他们学习西天教法。被他们知道后,就告了,上 去,朱元璋勃然大怒,命人将两家的妇人和僧人一起投入水中致死。

浙江绍兴70 多岁的老儒钱宰被征到京城编书,因年老力衰、精神疲倦,一天,不觉吟到:“四鼓咚 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文华殿 赐宴,元璋对钱宰说:“昨天你作得好诗。可是,我何尝嫌你,‘嫌’字何不换成‘忧’ 字?”钱宰吓黄了脸,忙跪下谢罪。大学士宋濂有一次请客喝酒,朱元璋秘密遣人监 视,看这个老实谨厚的人是否表里如一。

第二天,问宋濂:昨天饮酒了吗?请的什 么客,吃的是什么菜?宋濂答毕,朱元璋笑着说:“说的对。你真是个老实人。”国子监祭酒宋讷很受朱元璋的信任,-天,朱元璋突然问他:“宋祭酒昨天为什么独坐发 怒?”宋讷大惊,说道:“昨天有诸生走路颠跑而跌倒,摔破了茶具。臣觉得是自己的 教育没尽到责任,就独坐着自责。皇上是怎么知道的?”当朱元璋把偷偷监视他的 特务画的画像拿给他看时,他连忙跪地叩头谢罪。由此可见,朱元璋所建立的特务 组织之严密,特务们的无孔不入。

朱元璋不仅有一套严密的政治统治制度,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也相当严密。 也正因为如此,他亲手酿造了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文字狱。

像朱元璋这样,家境贫困,自幼失学,成年以后在战争与厮杀中才开始读书学 习,而能够操觚成文,马背哼诗,粗通文史,已实在是很不容易的了。但是,比起朝 中那些从小就饱读经书的文人墨客,朱元璋所掌握的学识实在是少得可怜。在那 个讲门]第、讲资格、讲知识的年代,以皇帝之尊也无法弥补这种心理上的缺陷,他不 免感到自惭形秽。这时,他会觉得眼前那些舞文弄墨的文臣,趾高气扬,看不起他。

这种高贵与卑贱两种相互矛盾的潜意识的冲击,使朱元璋与贤士大夫之间,形成了 相当微妙的关系。他最不高兴人们提他的出身经历;对于臣属的言词文字,他都反 复推敲,注意寻找有否挖苦诽谤之处。因为朱元璋做过几年和尚,故与和尚有关的“僧”、“光"、“秃”字都是他最忌讳的,甚至连与此有关的谐音字也不能在奏章文字 中出现。杭州府学教授徐一夔在其起草的《贺表》里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 世作则”的话。这本来是歌颂朱元璋的,可读罢他却勃然大怒:“这个腐儒竟敢这么 侮辱我。‘生’者,‘僧’也, 骂我当和尚;‘光’则,‘秃’也,说我是个秃子;‘则'字音 近‘贼’字,骂我做过贼。”于是下令将他处死。

这样一来,在朝野文人当中造成了 一个“开口怕锦衣卫,提笔怕文字狱”的人人自危的恐怖局面。这可以说是当时整 治国家机构,进行法律建设取得成效之中的一一个不合拍的“音符”。

医治创伤 发展生产

建国之后,朱元璋在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实行大刀阔斧、卓有成效地改革的 同时,也着手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明帝国建立后,朱元璋在经济,上所面临的是一幅凋敝不堪的景象。元末明初 的20多年的战乱,使整个中国遍地荆棘,满目疮痍。当时的河北平原,荆榛丛生, 积骸成丘,人烟断绝;一向发达的汉中地区,也是一片荒草灌丛,虎豹出人其中;就 连唐宋以来的南北交通枢纽、繁华的扬州城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面对着这个衰败的局面,朱元璋即位不久(洪武元年正月十三日),就将御史中 丞刘基召到偏殿,寻问治理的良策,说道:“十几年来,群雄角逐,生灵涂炭。而今天 下开始太平,恐怕要考虑一下百姓休养生息的事情。”刘基略一沉吟, 便答道:“要对 人民采取宽仁的政策。”朱元璋说:“笼统讲宽仁:不讲实惠,也无益。依我看来,必须使民众的财,力增加,减少劳役,安养生息,为国家创造财富,百姓足而后国富,百姓 逸而后国安,未有民困穷而国独富安者。”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生产部门。朱元璋在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中,把农 业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为了稳定经济残破的北方新平定地区,朱元璋下令免除其 农民一年到三年的租税,并对贫户饥民输谷赈济。洪武二年(1369)三月平定了陕 西时,正值关中大饥,朱元璋命令立即调运粮食,每户发粟3石,一下子稳定了陕西 的局势。因为朱元璋懂得:“得民心者得天下。抚恤老幼,天下为人子弟父母者感 悦诚服。如果任他们贫困而不周恤,他们还要我这个皇帝有什么用?必然不听我 的指挥而叛乱、暴动。”

要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保证农业第一线有 足够的劳力资源。于是,就号召百 姓归农,垦荒种植。对因战乱而离乡出走者,若返乡复业,给予适当的奖励。奖励 之外,还采取了一些强制性措施。朱元璋下令将那些游手好闲、赌博无业的二流子 加以逮捕监禁,关进“逍遥牢”,改造一段时间后迫令其归农,有的则迁于边远的地 方。对那些有田不耕、任其荒芜的,则全家迁发荒凉边远的地区弃军。并把“开荒 垦种,劝民归农”作为对地方官考核的重要标准。

洪武五年(1372),又发布诏令,解放奴婢,计他们归农垦种。而且明令,除去贵族、官僚之外,一般百姓之家,再也 不准买卖收养奴婢。富贵之家的奴婢也应减少到最少数量。违者,施行杖刑。 除去就地开垦,还实行移民垦荒。移民垦荒又称民屯。迁出民户的,主要是那 些“地狭民多,小民无田以耕"的地区。

大规模的组织移民屯垦始于洪武三年 (1370) ,迁徙苏、松、杭、嘉、湖五府4000多无地民户到凤阳。其后又大规模迁民7 次之多,先后有20多万人迁徙到他地垦荒种田。移民一般由政府提供路费,发放 耕牛、农具、种子,并免除三年赋役。这些外来移民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分别管理,自 成聚落,一般称之为某某屯,以与原来土著称为乡、社的村落相区别。

除了民屯之外,还有军屯、商屯两种。军屯是由卫所军队来承担的。建国初 始,朝廷就明令:“天下卫所,一律屯田。”要求边地的军队三分守城、七分屯耕,内地 的军队二分守城、八分屯种。拨给士兵每人50亩地,并统一发放耕牛、种子和农 具。屯种的头几年不纳税,以后每亩只交税一斗,其余作为本卫所的军粮。明代初 期有100多万军队,其军粮绝大部分来自军屯。所以,朱元璋曾自豪地说:“我养兵 百万,不需要百姓支付一粒粮食。”商屯是军屯的补充。明初政府曾实行“中盐. 法”,要求商人运粮到边境人仓,商人再将盐运回内地贩卖。后来,商人干脆就在边 境地区募民屯垦,所获谷物就地人仓,以减省运费。

朱元璋奖励屯垦的政策,收到了显著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到洪武十三年 (1380) ,共垦荒地1.8亿多亩,加上军屯和商屯垦田,垦荒总面积远远超出了原来 的熟田面积,十几年间耕地面积增加了一倍多。使残破的经济逐渐走向复苏,满目 疮痍的局面初步得到根治。

但是,随之而来又出现了新问题。大规模的垦荒,不仅促进了自耕农的成长, 也促成了中小地主的再生。垦荒不仅是劳动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农具、牲畜、种子 的投入。谁更多地掌握这些生产资料,谁就可能占有更多的耕地。国家奖励垦荒, 不限制亩数,减免徭役赋税,就便利了这些有余力者占有了更多的土地并占有他人 的劳动。“富家隐藏逃户,辟地多而纳粮少,故积有余财而愈富。”使自耕农之间迅 速发生了两极分化,新的地主富户又不断地迅速成长起来。

当朱元璋了解到这个情况后,针对抢占荒地和出租雇佃的情况,洪武十四年 (1381)朱元璋下令在全国进行户口普查,洪武二十年(1378)又在全国普遍丈量土 地,并根据拥有田地的数量,对所交纳的赋税进行了适当的调整,辟地多者,纳粮亦 多。限制了贫富之间差别的加大,减轻了普通农民的负担,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

朱元璋虽然贵为一国之尊,但由于他出身贫苦,少年时代饱经沧桑,青年时又 度过了艰苦的军旅生涯,可以说,世间所有的苦,他都饱尝过。因而,他对“成由节 俭破由奢”、“节俭则倡,淫逸则亡”这样的古训有着切身的体会。正是因为有过艰 难的经历,使他把节俭既看作是一种美德,又看作是一种治国方策,看作是抚慰百 姓、安定民生的重要措施。

在此方面,朱元璋总是从我做起,从宫廷内部首先做起,以身垂范。他曾说过: “珠玉非宝,节俭是宝。”他的宫室起居、吃用等相对其他帝王来说,相当俭朴。并且 一生谨言饬行。他一般不近女乐歌舞,不看戏曲,更没有酣歌夜饮的习惯。他一心 扑在国事上,戴着星辰起床,日暮才回后宫。在公事的空闲,多是读读书,或是与文 人学士谈论经史文学,丰富自己的知识。

朱元璋对他的嫔妃、太监的要求也很严格。包表笺的包裹绣有金龙,元璋命宫 人清洗出来,将金粉积少成多,铸成金块。还命宫人将做衣服剩下的绸缎片缝成百 衲被面,供平时使用。一天,他回到后宫,见到地上散乱放堆着一些零碎丝绸,便把 嫔妃全部召来,给她们算一笔百姓养蚕丝织应役纳赋账目,而后下令,再有这样浪 费的,必严加惩处。他命令太监在皇宫墙边种菜,不要建造楼台亭阁,并要太监织 造麻鞋、竹藤。为了让皇子们得到锻炼,他规定他们出城稍远,要骑马十分之七,步. 行十分之三;并让他们深入到农家的茅草小屋,看看农民吃、住、用的情况,让他们 从小就体察民情。

朱元璋虽然因家境贫困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他却喜爱读书,推崇文人。在他的 队伍草创初期,便与李善长、冯氏兄弟、范常等读书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后,江浙 文人学士聚集在他麾下,他们于戎马倥偬之中,讲经论史,寻章摘句,联句吟诗。在 有了相当的阅读能力之后,元璋不仅择经读史,揣摩兵书,学习星占,浏览申、韩法 家南面之术,苏、张纵横辩说之词,李、杜诗家吟咏之作。

一直到称帝之后,这种学 习从不间断。通过学习,使他从一个识字不多的一介武夫变成了一一个文化人。他 粗通《四书》、《五经》、诸朝基本史实,与文臣讲论,常常引经据典,对许多历史上的著名人物、著名的事件都有独特的见解和评说。这些,为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卓越 政治家、军事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洪武三十一年( 1398),一代开国名君、71岁的朱元璋因病长逝,谥高皇帝,庙 号太祖。同历史上其他皇帝一样,朱元璋生前就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生前就在南 京钟山南麓的独龙阜建好了他的陵墓一孝陵,死后就安葬在此处。

他一生生育了24子、16公主。遗诏命太孙朱允蚊嗣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