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曹洪

曹洪(曹魏骠骑将军)

三国大富翁曹洪

曹洪简介

曹洪:曹洪,字子廉,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年出生,232年因病去世,官至骠骑将军,封乐城侯,谥号恭侯。曹操与董卓战时,曾败,曹洪舍命献马并救护曹操,使曹操免于厄难。后多随军征伐,讨黄巾、张邈、吕布、袁绍,拒张飞、马超,咸有功劳。曹洪家富,但曾拒绝曹丕的借钱要求,曹丕即位时找借口欲判其死刑,幸得卞太后求情,得以保全。

曹洪传记——

一 弃官从戎

曹洪(?-232年),字子廉,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魏武帝曹操从弟。曹洪早年随曹操起兵讨伐董卓。荥阳兵败,舍命献马,救驾于危难。随军征伐四方,平兖州、征刘表、讨祝臂。官渡之战时,留守本阵,击退张郃、高览的猛攻。汉中之战时,抵御刘备,破斩吴兰、任夔,逼退张飞与马超。魏文帝曹丕即位,曹洪出任骠骑将军。因事下狱,得到卞太后的求情,免死贬为庶民。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出任后将军,受封乐城县侯,累拜骠骑将军。太和六年(232年),逝世,谥号为恭。正始四年(243年),配享魏武帝(曹操)庙庭。

舍命何以不舍财,吝啬原是加罪词。

捞钱专家做将军,将军帐下美人舞。

做官

这一天,曹洪接到了一纸任命:蕲春县(今湖北省蕲春县)长。

县长?连个县令也不是!东汉时,大县置令,千石,其次置长,四百石。虽然级别一样,但是县令的年薪要多两倍还多呢!蕲春?哪里?曹洪看了半天地图,才在长江边上的崇山峻岭间找到这个小地方,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为了给四百石的县长找个心理平衡点,政府在一些更小的县置长,但是年薪只有三百石。三百石!曹洪的心开始疼了。他找到伯父曹鼎诉冤:年薪也太可怜人了!

曹鼎何许人也?尚书令也!尚书令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全国人事任免。曹洪这个蕲春县长的任命书,就是他运作的结果。

其实,按照历史记载,曹鼎只能是曹洪的疑似伯父。《三国志》说“曹洪子廉,太祖从弟也”,裴注引《魏书》又说“(曹)洪伯父曹鼎为尚书令”,曹鼎如果是曹洪的伯父,那他就是曹操的叔伯,就是曹操祖父曹腾的侄子。可是,《后汉书·党锢列传·蔡衍传》又载“(蔡衍)又劾奏河间相曹鼎臧罪千万。鼎者,中常侍腾之弟也”,在这里,曹鼎的辈分升了一级,成了曹腾的弟弟。两部史书都是权威作品,我们已经无法断定曹鼎到底是伯伯级别,还是爷爷级别,但是有一点可以断定:曹鼎对自己家的年轻人很照顾。

看着一脸不满的曹洪,曹鼎说:“年轻人要谦虚,你这么嫩,给你一个大县,干不好,砸了牌子,以后就难提拔了。”曹洪这才明白官场老油条曹鼎早就为自己制定好了人生规划:先练地摊卖袜子,积累经验,再办上市公司。

于是曹洪就这样走马上任,这一年,他也就是二十出头。

曹营八虎骑,以夏侯惇和曹仁为首,可是这二位年轻时都有历史污点:夏侯惇十四岁杀人;曹仁“少不修行检”,“阴结少年,得千余人,周旋淮、泗之间”。这时的曹洪,却率先一步成了公务员,准备在仕途上上下而求索。按照伯父给他的人生规划,曹洪的人生轨迹应该是这样的:在地方上锻炼两三年,镀镀金,混个刺史之类的,再找机会进中央,弄个校尉什么的,最后说不定能跻身公辅,死了也能获得封谥。

可是,有一天,蕲春县衙的人却找不到自己的县长了。

弃官

二十多岁,正是个人无限大,一切都在掌握中的年龄。曹洪忍受不了曹鼎的设计。曹鼎的设计本来很完美,但是今天就能知道自己十年后要做什么,每个年轻人都忍受不了。何况,蕲春穷山恶水,兔子在这里也不拉屎,好玩的没有,美女没有,好歌好舞好文章没有。更要命的是,这里没钱,偶尔有打官司的来送礼,只是送一把韭菜,吃了原告吃被告,不就两把韭菜吗?

当时,董卓进京,朝野纷扰。在官场混了一段时间的曹洪,敏锐地嗅到了乱世的气味,也敏感地意识到,乱世之下,朝纲荒废,自己的仕途恐怕难以走下去了。滚滚长江东逝水。刚刚年过二十的曹洪,眼看着自己的青春一天天地随江水流走,他一点看不到自己四十年后做公卿的风光。他决定要离开这里。可是,要到哪里去呢?他没有知名度,不会有哪一路诸侯来哪怕是个一顾茅庐。机会只能自己去寻找。

说机会,机会到。机会是曹操给的。

董卓乱政,以袁绍为代表的天下英雄莫不义愤填膺,莫不慷慨陈词,纷纷发射“爱国者”号唾沫导弹,就是无人敢率先发难。189年,愣头青曹操陈留起兵,树起了一面旗帜,上写二字:诛董。向来奉行“不为天下先”的中国人纷纷跟风起哄,有枣没枣地打一竿子。也许是曹洪也想打几竿子枣,赚个钵满盆满,也许是年轻气盛的他心怀天下,反正是他把蕲春县长的大印一扔,投奔曹操,加入到三国这个精彩纷呈的大舞台当中。曹操当时正处于原始扩张阶段,大把大把的用人,又和曹洪是堂兄弟,就把他招至麾下。

曹操起兵,自己的级别是奋武将军,自己的人事任免权有限,他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嫡系将领任重要职位:夏侯惇,司马;夏侯渊,别部司马、骑都尉;曹仁,别部司马、厉锋校尉;曹纯,以议郎参司空军事;曹休、曹真、夏侯尚那时可能还穿着开裆裤用尿搓泥巴玩,上战场那是再过几年的事情。

曹洪呢?曹洪是在一开始就加入到曹操的革命队伍里的,曹操却没给他一个能写在史书上的官职。是曹操能掌握的提干名额用完了?显然不是,当时曹操宁可让夏侯渊、曹仁身兼二职,也不肯施舍给曹洪一个拿得出手来的乌纱帽。曹洪舍弃了官位来投奔堂兄,却受到冷遇。很明显,曹操对曹洪是瞧不起的。

可是,很快,曹操就被曹洪感动得哭了。

升官

190年二月,曹操追杀董卓,被吕布掩杀,向荥阳逃去,遇上徐荣的伏兵,先是被徐荣射中胳膊,后又被两个小卒子用枪刺于马下,被他们擒住,这时,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两个步军,下马救起曹操。操视之,乃曹洪也。操曰:“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洪曰:“公急上马!洪愿步行。”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操上马,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洪急扶操下马,脱去袍铠,负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操带水而走。这是《三国演义》第六回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段。“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至今仍让人一吟三叹。

可是,历史真相果真如此吗?

对曹操,罗贯中极尽揶揄嘲笑之能事,把三国时最风光的一个英雄写得灰头土脸的:七星刀行刺董卓被察觉,吓得跪地献刀;战张绣,张绣夜袭,靠典韦拼命才逃过一劫;濮阳一战,被吕布交马画戟盔上一击;攻下邳城,被陈宫一箭射穿麾盖;攻冀州,被审配指挥城上乱箭射中头盔,差点穿透被挂;被马超偷袭,狼狈地割须断袍,只差把裤子脱掉裸奔;阳平关外,被魏延一箭射落两个门牙;最后几乎就是直接被东吴献来的关羽首级吓死的。曹操身边名将如云,又怎会这么容易落得如此囧的地步?罗作家“抑曹”有失历史原则。同样,荥阳之战,曹操先被徐荣射中,又被两个无名小卒擒获,最后又被曹洪背着渡河逃命,同样是虚构。除此,《三国演义》上的这段描写基本上还是符合历史真相的。

董卓一看自己惹不起这么多人,就准备迁都长安。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个“一战而天下定”的机会,但此时所谓的盟军却似乎毫无进取之意。那些平时以英雄自居的诸侯们,冷眼看着愤怒的曹操孤军西进,等着看热闹。只有好朋友张邈良心未泯,派了卫兹带一支军队帮助这个孤独的家伙。

曹操志在必得,曹洪作为曹操的基本武装力量自然也随军同行。一腔热情却独木难支的曹操在荥阳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在那里,董卓部将徐荣以逸待劳,大败曹操,“太祖为流矢所中”。既是流矢,那就不能确定是徐荣所射。曹操“所乘马被创”,至于是不是像《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被两个无名小卒刺伤,估计很难考证了。两条腿的毕竟跑不过四条腿的,眼看敌人就要追上来了。曹操一边气喘吁吁地跑着,一边想:人最宝贵的不是生命,而是战马。说战马,战马到,一直殿后为曹操挡箭雨的曹洪赶上来,在曹操面前下了马,对一脸狼狈的曹操说:“兄长先走!”曹操一愣,不明白他在说什么。曹洪把曹操向马上拽,着急地说:“快上马,快走,要不就来不及了!”曹操这才明白过来曹洪是要把马让给他,感动之余,他连连后退,说:“我怎么能让你替我而死?”能为天下人舍命出头的曹操当然不愿意接受曹洪的战马。这时,战马就意味着生命。但是,曹洪看来不是虚让,他马上以“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这番颇为大义凛然的话语成功地将曹操劝解上了自己的坐骑。

骑在曹洪献出的马上,看着曹洪马后为自己掩护,曹操想起以前对曹洪的轻视,羞愧交加。骑着马,曹操很快逃到了汴水岸边。面对茫茫江面,听着渐行渐近的马蹄声,他知道那是追兵。曹操不是孙悟空,变不出船来,曹操就是乌江边的项羽,揣测敌人会以何种方式来擒捉自己。但是,与项羽不同的是,曹操有个堂弟叫曹洪。在曹操万念俱焚的时候,曹洪不但没有独自逃命,而是冒着被流矢射中的危险,冒着被追兵发现的危险,到处搜寻,终于找到了一只小船。等到徐荣兵马赶到时,只有无声流动的汴河等待着他们。

《三国演义》里写曹洪身背曹操过河,明显失真———他背着曹操能过河,徐荣士兵更能过河。汴河对岸,惊魂甫定的曹操,看着身边疲惫不堪的曹洪,他除了感激是感动,除了感动是惭愧。曹操想着该怎样弥补以前对曹洪的亏欠?

募兵

曹操已经没有能力弥补曹洪的献马救命之恩。当时他基本上不能自保。汴水之战,曹操陈留起兵的五千兵马所剩无几。没了士兵,曹操就给军官们放假,曹洪于是就回到了谯县,自己和夏侯惇等人去扬州募兵。扬州刺史陈温、丹阳太守周昕给曹操四千多人敷衍一下。四千,不多,可是曹操当时就是一个乞丐,只有资格对陈温表示感激。曹操和夏侯惇率领这讨来的四千多人马离开扬州,来到了龙亢。

夜晚,士兵们自发地开起了会议。大家普遍认为,跟着曹操没好果子吃,那么多兵强马壮的诸侯都不出面讨董,他以区区五千人去追袭董卓,这不是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吗?会议结果,大家决定烧了曹操的帐篷,把这个愣头青烧死,然后大家各奔东西。可是,他们不知道愣头青曹操亲手拿剑,杀了数十人,逃出了军营。只有五百多胆小的士兵还跟着曹操。五百人,也就是守个小县城,曹操绝望了。可是,他马上又高兴了,因为有一个人带着七八千人投奔他来了!

曹操的运气总是不错的,这次的好运气是曹洪带来的。

在三国富豪榜上,曹洪始终在前几位。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财产更多的时候不是财富,而是负担,于是,曹洪就成立了自己的家庭保安团。曹洪家庭保安团规模不小,有一千多人。送走了曹操,陈温正心疼那四千多人马,差吏报告:曹洪求见。陈温几乎要跳起来:他来干什么?金融危机时代,听见朋友来访,就怀疑他是来借钱的。战火连绵的东汉末年,听见朋友来访,就怀疑他是来募兵的。

可是,陈温还不得不去见曹洪,因为曹洪是他的好朋友。也许是曹洪和陈温确实有交情,也许是曹洪带来的一千多人的家庭保安团起了威慑作用,反正最后陈温把庐江上等的甲兵两千多人给了曹洪。曹洪对陈温说:“哥们,我是来要饭的吗?”陈温的脸都发绿了,尴尬地说:“我的碗里也只剩下汤了。”曹洪拍着他的肩膀说:“天下人都知道丹阳兵能打,你就给我就几块肉吃吧。”陈温痛苦地挤出一丝笑:“你这不是剜我的心头肉吗?”

丹阳兵以精壮善战闻名。李陵五千死士也是来自丹阳的精兵,在李陵进袭匈奴时,以五千人抗击匈奴八万精骑,以匈奴骁骑之勇,五千丹阳兵竟然能令单于丧胆,几乎要撤退,最后探知李陵无援才敢进攻,丹阳兵善战可见一斑。后来,吴国的丹阳太守岑莹对晋作战里面,仅仅率领500余丹阳兵,头绑青巾,手执刀盾,数次向晋军的阵地冲锋,突破晋军的坚牢防守。丹阳兵之勇令人闻风丧胆。

不过,曹洪还是得到了数千(具体数字不可考,我们就算四千吧)丹阳兵。这样,家庭保安团千余人,庐江甲兵二千人,丹阳兵数千,曹洪已经拥有了七八千人的兵力。曹洪在龙亢与曹操会师。看看自己身后的五百人,都是一些连叛逃也不敢的猥琐男,再看看曹洪身后的七八千人,不是甲兵,就是丹阳兵,曹操羞愧死了。可是,曹操心中的更多是高兴。汴水献马,曹洪救了曹操一命,扬州募兵,曹洪又挽救了曹魏势力。

曹洪,终于获得了曹操的信任。他要对曹洪委以重任了。

筹粮

当初在龙亢只有五百士兵的曹操,有了曹洪募来的七八千人,底气足了,走路他也能昂首挺胸了。他本来就是那种给一点阳光就灿烂的人。渐渐的,曹操又忽悠陈宫把自己推上兖州牧的位子,他又拥有了几十万青州兵。曹操,终于成了大鳄。

大鳄是具有攻击性的,曹操带兵攻打陶谦。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陈宫策划张邈的吕布在兖州树起反曹大旗。兖州是曹操的根据地,曹操急忙回兵。几十万大军征战徐州数月,把军粮都吃没了,本来打算攻下徐州后补充粮草,可是,现在被迫回师,粮草从哪里来?粮草解决不了,军队战斗力就保证不了,兖州就收复不了,刚成大鳄的曹操就陷入无立足之地的困境。所以找个能筹粮草的人先回去聚集粮草等待大军,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谁可当此大任?这人不好选。第一,要忠诚,不忠诚的人回去投奔了吕布,那就雪上加霜;第二,要能战,不能战的人回去被吕布灭了,白送死;第三,要善于敛财,不能敛财的人回去,聚集不起粮草来,大军回去也是饿死。这个人选不好,刚刚发展起来的曹魏势力就可能从此夭折。

曹操一下就想到了曹洪。前两条标准可能不好量化,但是曹洪家产富有那是出名的。不会敛财,能上富豪排行榜吗?

受命于危难,曹洪先杀回了兖州。曹洪忠诚,他一回到兖州,就拼死拼活地战斗;曹洪能战,在兖州诸县皆叛、曹操大军未回的情况下,他在留守的夏侯惇、荀彧、程昱的配合下,很快在东平、范县站稳了脚跟;曹洪善于敛财,这在当时是他最大的优点。他以东阿、范县为粮仓,聚集了大量粮草。

他刚刚清点完粮囤,曹操大军就到了。曹操看着满满的粮囤,得意地说:“吕布啊吕布,你小子想断我后路,想让我连个吃饭的地儿都没有,想让我有吃饭的地儿也没饭吃,可是你就是没想到我还有一个敛财专家,哈哈哈哈哈哈!”曹洪不高兴了,嘟囔着说:“我还会打仗呢!”曹操说:“好,现在我就把你派上战场!”

中郎将

汴水献马显忠心,扬州募兵显才能,曹洪终于赢得了一展宏图的机会。

从徐州战场上先杀回兖州,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曹洪部队养精蓄锐。和姗姗来迟征尘未洗的曹操主力相比,曹洪部队算是精兵了。与张邈、吕布的战斗,往往是曹洪部队冲在前面。兖州战场,到处活跃着曹洪战斗的身影,捷报频传,大都是曹洪的胜利。曹军很快占据了东阿,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曹操的胜利,其老婆卞氏后来有过评价:“梁、沛之间,非子廉(曹洪)无有今日”。没有曹洪,曹操刚刚打造的战船也许在兖州就被吕布、张邈掀起的波浪弄翻了。

先前被遗忘在角落的曹洪,终于见到了阳光。曹洪拜鹰扬校尉,不久又迁扬武中郎将。东汉末年,征战连连,需用大量人才,以前那些军官官号不够用了,大家就都拍拍脑袋,拍热了,一个新的官号就诞生了。于是,我们发现,三国时的杂号将军比三国时的战争还多。鹰扬校尉和扬武中郎将就都是杂号将军。校尉之上是中郎将,中郎将之上是将军,曹洪离将军只有一步之遥。

不久,曹洪就跨出了这一步。

骠骑将军

也许是兖州战场上差强人意的表现打动了曹操,曹洪又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西迎汉帝到许昌。当时,逃离李催的魔爪,汉献帝在洛阳的日子很狼狈。洛阳连个像样的房子都没有,召见朝臣的时候,一帮士兵就爬在墙头上跟看耍猴似的看皇帝朝会。更要命的是,皇帝连粮食都没有。张杨给了皇帝点粮食就换了个大司马来做。汉献帝虽然穷得饭都吃不上,各路诸侯谁也不肯给皇帝一碗饭吃,但是皇帝就是皇帝,广告效应还是有的。感觉三国争霸,有点像今天的各品牌争夺市场,要是有个专家推荐那就先胜一筹,要是有个国家推荐,那就独占市场了。皇帝的要求比今天的代言明星低多了,他就是要求能有碗饭吃。

谁占有了汉献帝,谁就获得国家推荐的资格。曹操的谋士纷纷给他提建议,建议他去争取这个国家推荐的资格。当时,曹洪在兖州筹粮,夏侯惇在太寿水屯田种稻,曹操是个粮食大户,就想把汉献帝弄到自己身边。曹洪任重而道远,率领大军西行。半路上,先头部队停止了前进:董承和袁术的部队扼守险要,拦住去路。有人搅局,曹洪应该把这些人消灭掉,眼里只有金钱的曹洪根本看不到挟天子的深远意义,他可不想为了一个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穷皇帝大打出手,就下令回去。看到小气鬼曹洪两手空空地回来,曹操很失望,只好亲自出马把汉献帝接到许昌。后来,曹洪又从曹操的视野里消失了。再后来,曹操的战场越来越多,信任的猛将都派出去了,曹洪又有机会了。

208年7月,曹操攻打刘表,曹洪出征。不过,曹操不放心让他自己带兵,只是让他跟在自己屁股后面去打刘表。曹洪是个小气鬼,但是还算是有点勇气有点谋略;刘表不是小气鬼,可是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谋略。曹洪打败了刘表打先锋的一些小喽啰,占领了舞阳、阴叶、堵阳、博望。凭着这一些功劳,加上资历,曹洪迁厉锋将军,封国明亭侯。后来又打了一些不见史载的小仗,曹洪拜都护将军。文帝即位后,曹洪虽然没打仗,可是他依然从卫将军升到骠骑将军,距离征四方将军只差一步。

这时———夏侯惇,大将军;曹仁,车骑将军,都督荆、扬、益诸州的军事。即使和一贯不受重用的外姓将领比,工作时间最早的曹洪也汗颜———徐晃,右将军,伐蜀;张辽转封前将军,屯兵合肥。曹洪,仅仅是一个安慰性质的杂号将军,并无实际权力。

曹洪的升官,很大程度上是论资排辈的结果。这仿佛在一个办公室里,为了提拔后进,就要先把老资格提拔起来———曹洪,就是这个老资格。老资格曹洪为什么在八虎骑里是最黯淡的一个呢?

二 失意相随

机会

其实,曹操并非没有给过曹洪机会。

公元218年,已在益州站稳了脚跟的刘备北望中原,看到曹操正忙着对付孙权,就天真地想趁火打劫。在法正的建议下,他兵分两路:一路,先令张飞、马超、吴兰进攻武都,即在下辩一带随时阻挡关中曹军增援汉中;一路,亲率法正、黄忠、赵云等人主力进攻夏侯渊所据守的阳平关。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事即将拉开序幕……不久,当曹操闻得这个消息后,便赶忙让待岗的曹洪上岗,带人前去支援汉中。临行时,曹操特意安排曹休、辛毗二人作为曹洪的参军。

这时,曹洪终于熬成了一把手,成了元帅,这是曹操照顾他的老资格。暗地里,曹操对曹休说:“你虽然是个参军,但是,你要负起元帅的责任来!”曹操的这句话对曹洪是毁灭性的打击,所以是偷偷说的。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曹洪知道了曹操的这句话,也就把大小事务都交给曹休,自己乐得去做甩手掌柜。

我们无从考证这时老干部曹洪的心理:委屈?愤怒?洒脱?

在曹洪带军挺进下辩的同时,刘备却嗅出了危险———孤军前出过远,曹洪军主力一旦南下切断辎重供应之路,则必陷困境!紧急书令张飞进军下辩,先摆出一副欲断曹军后路的态势。为了增加威慑力,刘备又派出马超从右翼出动到了沮县,此地能阻挡汉中曹军对下辩的威胁;主要看张飞能否再施当阳长坂坡时的威风,令曹洪军畏险而退。刘备采用的是忽悠计策,他的主力部队都去定军山对付夏侯渊了,已经无力再分兵作战。一连派出张飞和马超两员名将,刘备幻想能把曹洪吓回去。张飞也是一名出色的演员,进至固山,充分利用多种舆论渠道,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即将出动切断南下曹军的归路!

考验曹洪的时刻到了!偏偏曹洪在这时暴露出了自己的缺点:没头脑。他真的被刘备忽悠了,没来得及做一道脑筋急转弯,就失去了一个元帅应有的判断力。曹洪勒马不前,众将唯他马首是瞻,也狐疑不前了。张飞得报,哈哈大笑。在他笑的时候,曹休说话了:“张飞如真的断我归路,应当伏兵潜行呀。现在先张声势,说明必然不去。应当趁其大军尚未云集武都,我军抛掉一切顾虑,疾行奔袭下辩,吴兰军破则张飞自然退军。”

本来,作为一军主帅,曹洪完全可以仅仅把参军曹休的提议作为一条可采可不采的建议,可是,出征前曹操已经说曹休才是真正的帅,于是,曹休的建议就成了决定。

曹军催军疾行,昼夜兼程,直袭下辩。张飞的大张旗鼓没有把曹休唬住,反倒把吴兰给忽悠了:吴兰部闻听张飞大军已经出动去断曹军归路,顿时放下心来,哪有这么大胆的曹兵?防备松懈是自然的事,谁知偏碰到了那不信邪的曹休,所率主力又是天下闻名的虎豹精骑,惯打无后方的突袭作战,吴兰竟在不知所措中发现:曹军骑兵已经扑进了疏防的下辩城!慌乱中集结部队已经迟了,部将雷铜、任夔等拼死与战,结果被发飙的曹军铁骑胡砍乱踏于马下,脑袋被砍走;吴兰死战得脱,率残部逃进了大山,谁知太不走运了,到阴平竟又被氐人首领强端偷袭,脑袋被砍下送给了曹军邀功,吴兰部竟落得个全军覆没,尸骨无存。这一次胜利,更像是曹休的胜利。可是曹洪却开起了庆功宴。庆功宴上,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

压抑

下辩之战,固然是曹休决策的胜利,但是坐在主帅位置上的曹洪想当然地把功劳记在了自己身上。于是,他大宴部将。庆功宴会上,得意忘形的曹洪请来了倡女,让她们穿着清凉露点的罗縠之衣,在鼓上蹋步跳舞。这些倡女虽然没有汉赵飞燕的知名度,不可做“掌上舞”,但能做鼓上舞,那也都是魔鬼身材惹火辣舞了。

在大家流着鼻血欣赏着艳舞时,有一个人闯了进来,把这些猥琐男一顿臭骂。这时,大家才发现自己过火了,都用袖子擦擦嘴角的哈喇子,站好,肃然起敬地看着杨阜。杨阜何许人?当时的武都太守,地方官,负责军队招待工作。在军中聚众观看淫秽色情表演,曹洪确实肆无忌惮,但是也似乎有自暴自弃的样子。一个地方太守都能当众把他臭骂一顿,我们可以想象,曹洪的失宠已被天下人知晓。

下辩之战,曹军胜利,但是曹洪失败了。因为按照他的想法,部队本来该撤退的。如果下辩之战失败,那还有可能证明曹休是错的,他是对的。

有时,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是相冲突的。下辩之战的胜利捷报一送走,曹洪就知道自己以后再也没有出征的机会了,就自暴自弃了。在军营里组织并观看艳舞,是曹洪在发泄内心的郁闷,是一个败者的心理补偿。他压抑太久了!按照潜规则,作为曹操的堂弟,他本来该威风八面;他曾献马救曹操,曾率家兵1000为曹操募得数千人马。可是,他却始终被边缘化,很少有独立领兵的机会。下辩之战,他好不容易靠资历熬到了元帅的位子上,可是,曹操却又把实际指挥权暗地里交给了曹休。为什么?曹洪想不通。

孤独

曹洪想不通曹操为什么让他做元帅,却把帅旗交给曹休。

人类的最大缺点,就是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下辩之战,曹操虽然让曹洪为帅,却是十二万分不放心,除了让曹休暗地里掌握军权外,当时还把辛毗派去监督曹洪。大军出征前,曹操望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忧虑重重,他把曹休和辛毗叫来,语重心长地说:“过去高祖(刘邦)贪财好色,而良(张良)、平(陈平)匡其过失。今佐治(辛毗)、文烈(曹休)忧不轻矣。”

领导说话有水平,短短两句话———交代了任务:监督曹洪;说明了任务的艰巨性:曹洪贪财好色的程度不亚于刘邦,其气焰也堪比刘邦,监督起来难度很大;让马儿跑之前,先喂马儿草:表扬二人是张良、陈平一样的人,日后必受重用。元帅还要归我管!———心里美滋滋的曹休和辛毗,肯定是把曹操的重托说了出来。曹休和辛毗也许无意贬损曹洪,但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受宠,他们必然要把曹洪失宠的事情说出来。

中国从来不乏好事者,曹洪能不知道曹操对自己的评价吗?这时,曹洪已经为曹操工作了二十多年,却落得这么一个评价!完了,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曹洪万念俱灰。

下辩之役,曹洪只想尽快回去了却残生,所以,当初他主张退军,也许不是因为没头脑,而是没心情———战败与否,已经与他无关,他还愿意再前进吗?一个人,个人利益缺少时,就很难再去为集体利益而奋斗了。

曹洪的消极有道理。下辩之战胜利,辛毗被提拔为丞相长史,曹休被提拔为中领军,从此成了国家重臣。曹洪,却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不但没有升官,反而从此再无出战记录。战争尚未结束。曹洪的政治生涯却在下辩之战后戛然而止。失去了战马,没有了战场,带着几分落寞的他随即缓缓地走了下来,逐渐在众人眼前开始变得模糊……耳边消失了刀剑的碰撞声,曹洪在家里数点着自己的财产,一遍又一遍。偶尔,他还会在家里欣赏艳舞,杨阜再也不会闯进来大声斥责了。这时,他已经引不起杨阜的注意了。

夏侯渊死了,曹操死了,夏侯惇死了,曹仁死了……昔日的战友,一个个地走了。访旧半为鬼,叹息肠内热。失意相随一生,孤独的曹洪,再无欲念。他只希望平静地走到生命的尽头,但是,他的侄子曹丕却向他举起了屠刀。

三 死亡时间

有一天,曹丕得报:曹洪的门客犯法了。曹丕把拳头攥起来,举到空中,又狠狠地砸在桌子上,心里想:你这个老不死的,终于犯到我手里来了!他立马下令把曹洪老叔关进监狱里去,并指示有关部门要判他死刑。曾经舍命救过曹操的曹洪,开始进入自己的死亡时间。

当时实力派曹真在曹丕身边,他请示说:“现在你如果杀了曹洪,他一定会认为是我整他!”曹真为了曹洪变鬼后不来找他麻烦,就请求曹丕放过曹洪。看来,曹洪人缘不好,和曹休的矛盾自不用说,和曹真也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可是,曹丕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不管不顾地说:“我正要办这个老家伙呢,你担心什么呢?”很明显,曹丕对曹洪采用了从重从快从严的政策。门客犯法,曹洪顶多是管教不严,可是曹丕却要判他死罪,很明显是欺负人,怪不得曹真先想为自己摆脱嫌疑。遗憾的是,要欺负曹洪的是曹丕。

大家都看不下去了,一向人缘不好的曹洪顿时成了受害者,得到了广泛的同情。大家纷纷去找曹丕,千方百计地救他。可是,曹丕铁了心要整死曹洪,谁的话也不听。身陷囹圄的曹洪,白发苍苍,形容枯槁,目光呆滞,老泪纵横,只等着吃一顿好的,然后“上路”。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卞太后出面了。卞太后的面子很大———她是曹丕的母亲。当母亲的对儿子说:“梁、沛之间,非子廉(曹洪)无有今日”,卞太后也知道曹洪这人贪财好色,优点不多,只得拿曹洪在兖州平定张邈反水时的功劳来说话。儿大不由娘,何况这个儿还是皇帝!亲娘出面,曹丕仍然不愿意收回“诛洪令”。女人最知道男人的弱点,何况知子莫若母。卞太后祭出绝招,这一次不是朝着曹丕而去,而是朝着曹丕最宠幸的郭皇后而去。卞太后拿出婆婆的威严来,义正词严地说:“要是今天曹洪死了,明天我就敕令皇帝把你给废了!”卞太后这一招很有效,郭皇后在群臣的争议声里被封皇后,地位岌岌可危,要是太后再反对,那她就真得让出皇后的凤冠了。为自保,郭皇后也祭出了自己的绝招———女人对付男人的绝招。至于她对曹丕用了什么具体的招数,这个作为皇家绝密没有记载下来,反正她充分利用最受宠幸的地位,让曹丕收回了“诛洪令”。

曹洪从监狱出来,抬头看看蓝天白云,不由得回想起失去自由的黑暗岁月,浑身颤抖。老干部曹洪,经历生死一劫。他知道做了皇帝的侄子就不是侄子而是主子了,也许是害怕再受迫害,他出狱后给皇帝侄子写了一封表忠信,大意就是说自己不是东西,犯了不赦之罪,幸亏侄子赦免了他。一个老人,被侄子整到鬼门关又拽回来,还要涎着脸说感恩的话,内心的凄楚,能和谁诉说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曹丕老侄子为何要往死里整自己的老叔?《三国志》言之凿凿地说,富豪曹洪生性吝啬,曹丕年轻时候和他借钱,他不给,曹丕就忌恨他,于是就借门客犯法的事,把他搞进了监狱。陈寿把这件事看成了小气鬼和吝啬鬼之间的矛盾。鬼才信呢!曹丕气量狭隘,这个在历史上是挺出名,但也不至于为了早年借不到钱的经历而留下心理阴影,即使真有心理阴影,那也不至于非置曹洪于死地不可。

曹丕也以如此冷漠专横的态度对待过另外一个人———丁仪。丁仪是“拥植派”的领军人物。曹操当初有意立曹植为太子,而丁仪又趁机称赞曹植。等到曹丕做上太子后,要丁仪自杀,重臣夏侯尚叩头求情,声泪俱下。但是,丁仪不是曹洪,夏侯尚不是卞太后,曹丕却还是曹丕,丁仪只能赴死。如此,曹丕还不解恨,又把丁仪家里的男丁斩尽杀绝。要不是郭皇后在卞太后逼迫下使出的女人撒手锏,估计即使以“曹营八虎骑”的元老身份,曹洪也难以活命。这矛盾是很难用借钱不给而结仇来解释的。对于这件事,史书所载难以服人,我们只得从字里行间找寻真相。

四 没有谜底

谜底1

古人有“财不外露”的戒条,是为了避免引起别人的仇富心理。可是,曹洪太有“财”了,家里金光闪烁,怎么也掩盖不住,加上曹洪这个人多多少少有点没头脑,不懂得明哲保身,所以就为自己惹来了麻烦。

官渡之战前,曹操担任司空,狠抓官员个人财产申报工作,但是他可以不申报。他为什么搞这项工作?反腐倡廉?三国时代,个人主义极度膨胀,英雄们都想把江山贪了,谁还管贪污的事情?《三国志》上无贪官,并非没有贪官,而是那时贪污是合情合理的,是一种本能。谯县县令把当地的官员财产情况明细表报送给曹操,曹操看完,扔下报表,叹息道:“什么时候我家的财产能和子廉(曹洪)一样多呢!”在民生凋敝的东汉末年,曹洪是当之无愧的大富翁。

曹操为何而叹?羡慕?钦佩?嫉妒?不满?官渡战前,曹氏集团还未发迹,曹洪的财产已经达到公侯标准了。官渡战后,曹氏集团逐渐壮大,曹洪虽然在曹氏集团被边缘化,但是,来自曹操家族,本身就是本钱。曹洪也跟着曹营八虎骑的其他人一块得到封赏———曹操时代被封为国明亭侯,曹丕时代被封为野王侯,后转封为都阳侯。不是公侯的时候,财产达到公侯水平,封了侯之后呢?有钱不是错,有钱不给曹操花就是错了。曹操命令官员申报个人财产的目的,就是要掏这些人的腰包,这当然有点霸道,但是谁让人家拳头硬呢?

曹营八虎骑里,夏侯惇最受曹操重视。夏侯惇“有余财辄以分施”“不治产业”,他的财产不是给了族人就是给了部下,这样就省了曹操的钱;曹真最受曹丕重视,曹真主动把自己的食邑分给他人,帮助曹丕解决革命后代的抚恤问题。

可是大富翁曹洪眼里只有钱,认为自己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了曹氏父子的战争,怎么还得把财产拿出来?他是理财专家,却是一个政治白痴,没意识到曹氏父子把整个天下都看成自己的,别人可以过得好一点,但是那是在自己的封赏之下的。现在,曹洪不用他们封赏,居然财产比他们还多,他们的心理能平衡吗?于是,他们就不高兴了。何况,不愿意把钱财奉献出来,不仅仅是吝啬的问题,而且也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曹氏父子的贪婪,在于要别人为他们浴血疆场,也在于要别人为他们倾家荡产。

没头脑遇上了不高兴!曹氏父善嫉,气量小,这在历史上是出名的。曹操一直不重用曹洪,恐怕就是因为曹洪让他“不高兴”。因此,曹丕要置曹洪于死地,绝对不是因为一次借钱不给,而是因为曹洪守着钱财不放,不为曹魏的事业大厦添砖加瓦,加上他是老干部,所以影响恶劣,妨碍了曹丕的财政收入,于是,曹丕更加“不高兴”,就想把他“咔嚓”了。但是,这仅仅是可能的谜底之一而已。曹丕对曹洪要痛下杀手,还有其他可能吗?

谜底2

如果曹洪知道曹丕以后要成为世子,他还会不借钱给他吗?我们这样想的时候,曹丕肯定早就把这个问题想了无数遍。

在立世子问题上,曹洪也许并不是“拥丕派”,而是疑似“拥植派”。为什么说曹洪疑似“拥植派”?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通过了解曹洪身边的人,就能了解曹洪是一个怎样的人?曹洪是一个怎样的人,就决定了他会拥护怎样的人做世子。

第一个人:荀粲。荀粲是荀彧的儿子,他在历史上名声不好,说来很搞笑,大家说他好色的理由,是因为他痴迷自己的妻子。在大家都以道德君子自居,暗地里男盗女娼的时候,荀粲直接响当当地喊出来一个口号:择妻色为先。他听说曹洪的女儿很漂亮,于是鼓动父亲前去提亲,并最终如愿抱得美人归。有一年冬天,荀粲的妻子得了感冒,高烧不退,荀粲为给妻子降温,竟将衣服脱光,跑到寒冷的院中,将自己冻得像个冰块后跑回屋内,抱住爱妻,用自己冰冷的身体紧紧贴住妻子,这种降温方法真是很傻很天真,但很感人。但是,荀粲的痴情还是没有留住美貌的妻子,妻子死后,整整一年,荀粲人为相思瘦,衣带渐宽终不悔,留下一句著名的话“佳人难再得!”,就到阴间找美貌的妻子去了。死时,他才29岁。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荀粲是一个当时社会的不和谐音符,《晋阳秋》上说他“不能与常人交接”。他死后,送葬的人只有十几个。看来大家都看他不顺眼。其实,在今天来看,荀粲是一个执著于爱情的人。可是在“妻子如衣服”的东汉,荀粲反倒成了离经叛道的另类。有这样一个女婿,我们可以知道有一个怎样的岳父。

第二个人:曹丽。曹洪的女儿,荀粲的妻子,史上无名,请允许我们给她临时起一个曹丽的名字。曹丽死后,荀粲茶饭不思,一步步地走向阎王殿,一位朋友劝他:“找一个人生伴侣,才色兼备是比较难的。但你的夫人,只是容貌出众,像她这样的人并不太难遇到。你何必为她的辞世过于悲伤呢?”朋友口中的“才”,其实是指“德”。朋友能当着荀粲的面,说曹丽只是容貌出众,看来曹丽也不被世俗接受。虽然曹丽在朋友口中没有什么德才,但是这个“德”,也就是封建伦理那一套。想来曹丽也不是一个恪守纲常的人。有这样一个女儿,我们可以想象有一个怎样的父亲。

第三个人:乳母。魏明帝曹睿即位后,曹洪成了三朝元老,被曹丕免的官位削的爵位又恢复了,曹洪又把持不住了。曹洪的态度也影响了自己的下人。他的乳母与临汾公主的侍者一起去祭祀无涧山神,而这在当时的情况下属于一种不合理的礼制,影响不好。于是,掌管此事的司马芝便将其下狱。连乳母都公然违背礼制,我们可以想象曹洪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四个直至第N个:门客。以上三个人,和曹洪的关系都很亲密,从他们身上我们大致可以推知曹洪是一个不那么在乎秩序的人。曹洪的门客在许县内“数犯法”,满当时的地方官满宠铁面无私,把他们都抓了起来,曹洪已告书求情,满宠不为所动,把他们斩了。门客犯法,不但不严惩,反而为之开脱,这不更说明了曹洪是一个眼里没有秩序、心里没有规则的人吗?这样的人,很有可能成为“拥植派”。遵守秩序、遵守规则的人,自然也遵守“立嫡以长”的规则,曹昂死了,曹丕自然该成世子。蔑视秩序、不守规则的人,很可能提出要立民间呼声很高的曹植为世子。

说曹洪疑似“拥植派”,还因为他和曹植同声同气,都是喜欢文采的人。很多人都知道阮籍喜欢翻白眼,可是他的父亲阮瑀也曾经对曹洪翻过白眼。曹洪听说阮瑀很有才华,就想聘他做掌管秘书档案的掌书记,可是阮瑀看不起曹洪,不愿意为他效劳。一个掌书记,负责公文写作,用得着聘请建安七子之一阮瑀吗?曹洪也许太热衷文采,也许附庸风雅,也许华而不实,这一些,都和曹植太相似了。更可笑的一次是,他给曹丕写信,居然让建安七子中的另一个人———陈琳为自己代笔。也许曹洪想在曹丕面前卖弄一下文采,可是曹丕也是一个文学家,一眼就看穿了曹洪的“代笔门”。

这让我们想起曹植的“代议门”。曹操要和曹植谈话,曹植自作聪明地让杨修准备好,自己事先背熟练,曹操提问时,他侃侃而谈,被曹操识破。如果当初借钱的是曹植,曹洪也许会慷慨解囊了。曹洪与曹植之间不清不楚的关系或许曹丕有所察觉,加上他富有却守财,让一些人心里不舒服,还有他为人处事总是有些随便,得罪人是难免的。这些人再在曹丕耳边扇几句风凉话,曹洪便成了曹丕的眼中钉。也许,这才是曹丕要置曹洪于死地的真正原因。

真正的谜底

公元226年5月,曹丕死了。曹洪成了魏明帝曹睿的叔祖父,成了曹营八虎骑的化石,再也没有人要杀他了。曹睿正需要树立对付逐渐膨胀的司马集团的旗帜,在司马懿面前,曹洪还是有一些底气的。曹睿就拜曹洪为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公元230年,曹洪复拜骠骑将军。可是,这一些,不再与他相关。

望着墙角早已锈迹斑斑的刀枪,年迈的曹洪,极力回忆着自己的最后一次战斗。他也许有能力回忆起来,219年的下辩之战,是他最后一次出征。战场,已属于孙子辈了。他,只属于回忆。回忆也是一种负担,不想回忆的时候,大家狗撕猫咬地打成一团,不在家好好理财过日子,这又何苦呢?这可真是一个谜!他艰难地集中老化的思路,想:为什么非要你死我活地争做皇帝呢?做上皇帝,不也是难免一死甚至死得更快吗?这也是一个谜!渐渐地,他合上了眼睛,停止了呼吸……原来,这才是谜底。